雜阿含經卷第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陰相應 (3/5)]

本卷屬於《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是解說五陰的相關經文。

(五九)[0015b10]

如是我聞:

一時,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受陰,受陰。觀此五受陰,是生滅法。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比丘!如是色集、色滅,是為色集、色滅;如是受、想、行、識集,受、想、行、識滅,是為受、想、行、識集,受、想、行、識滅。」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二本無「識」字。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行」,明本作「行識」。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如同第41經,此經所舉的因果例子可列表如下:

因緣
愛喜
名色

「愛喜」其實不只能緣生色,也能緣生受、想、行、識,此經中只是以色為舉例。參見卷二第58經:「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CBETA, T02, no. 99, p. 14, b21-22))。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會有六識。六根、六境、六識三者接「觸」,而能生起感「受」、心中映「想」、反應及造作(「行」)。因此觸集是受想行集。這個過程,在卷三第68經、卷八第218~229經、卷十一第273經、及卷三,都有進一步的分析:「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另一方面,「名色」可緣生「識」、「識」也可緣生「名色」,識與名色是輾轉相依的,可見卷十二第288經:「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8)

重點還是在如法的體會及實修上,瞭解五受陰是因緣所生、因緣所滅,而不執著。照此經所說,則可舉例:沒有貪愛 → 沒有色 → 沒有識 → 沒有觸 → 沒有受、想、行。五受陰不生,而不落輪迴。

以後讀到「十二因緣」時,還可見到佛陀對相關因緣的運作更詳細的解說。

[進階辨正]

[導讀:四果]

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親身體證解脫。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階位可略分為四果,果位愈高,已斷的煩惱愈多、剩餘輪迴的束縛愈少:

果位 條件 輪迴的束縛
須陀洹果 斷身見、戒取、疑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阿羅漢果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 身見:執著於有「我」。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貪:欲界眾生的貪愛。
  • 瞋恚:生氣。
  • 愚癡:無智;無明。


在證須陀洹果以前,趣向須陀洹果的修行路上,還區分為「隨信行」、「隨法行」這兩種修行人,前者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後者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墮惡道。

以下第60經、61經、64經,即會提到相關的一些名稱或概念。

(六〇)[0015b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所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於色,不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念、正智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平等捨住:平等地捨去貪著,並穩固在此狀態。其中「住」是「穩固」的意思。

正念、正智: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其中「正念」是「八正道」之一,「正智」又譯為「正知」,在這裡即「解脫知見」。

前際俱見:對過去世的種種看法。例如「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其中「前際」是「過去世」的意思,「前際、中際、後際」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封著:黏著、執著。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六一)[0015c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行受陰?謂六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是名信行超昇離生凡夫地,未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受」字。

「是名隨」,宋本作「名隨是」。

「未」,宋本作「來」。

[註解]

有餘:還有餘留的。這裡特指還有餘留的執著。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身:這裡指「種類」。

分別:分析;辨別。

忍:忍可;接受、安住。

隨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

超昇離生:超昇入聖道,朝向出離生(死)的方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性決定」。又譯為「正性離生」。

須陀洹果: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只要在證果前沒有死亡的話,遲早能得到須陀洹果。

增上智慧:更高的智慧。

隨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

三結:身見、戒取、疑。

斷知:(捨斷而)徹底地了知。

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必定正趣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趣通「趨」,指行動歸向。三菩提為音譯,另譯作「三佛」,義譯為「正覺」,指真正的覺悟。

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到達苦的盡頭(涅槃)。

不起心漏:心中不生起煩惱。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逮得己利:達到、獲得佛法對自己的利益。「逮」是「達到」的意思。

有結:後有(輪迴、不得解脫)的束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五陰,又稱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因為感官的功能是一系列的累積作用而來。初學者常無法將五陰銜接得很好,例如認為色(有個蛋糕)受(眼根看見蛋糕)想(意根浮現蛋糕好吃)行(動手拿來吃)識(舌識的確好吃),但這樣子的五陰解法對於實修比較沒有直接的幫助,也沒有把握住「積聚」的根本意涵。因為在這種解法下,看見蛋糕和其它的動作反應分屬不同的感官、分屬不同的時間點,而不是同個感官的五陰積聚。

佛陀教導我們分析的五陰,則是在一剎那間即積聚完成。「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的一切事物,以「識別到熱」為例,當環境的溫度升高時,是四大中的火大增加,這時人的身心反應可對應到五陰:

  • 身根(皮膚)接收的色:溫度上升。
  • 身識:產生觸覺,識別是熱。
  • 身觸生受:感受熱能(若過熱,會不適而有苦受)。
  • 身觸生想:對熱取相(只量熱能,不量光線、聲音等境界)。
  • 身觸生行:產生反應。

這一系列的累積就是五陰,因此而能識別到熱。

身識只是單純的覺知溫度,還沒有攙雜人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是在此訊息傳到意根時,由意識加以識別、意觸生想加以取相溫度的高低、意觸生行而有意志造作,因此意根緣生的五陰也在一剎那間即積聚完成。如果此時對於溫度不執著,就不會因溫度上升這個現象而有後續的身心造作。

[進階辨正]

(六二)[0016a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比丘!多聞聖弟子有慧有,於此五受陰不為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起貪欲。

繫著我見而生貪欲云何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見我繫著,使心結縛而生貪欲?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見色是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如是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說我繫著,使心結縛而生貪欲。

「比丘!云何聖弟子有慧有明,不說我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多聞聖弟子有慧有明,於五受陰不見我繫著,使結縛心而生貪欲,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正觀皆悉無常。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正觀皆悉無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我見:執著於有「我」的見解。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

(色、我)相在:「我」是色的一部分,或色是「我」的一部分。

正觀:正確的觀察、見解(而依之修行)。

 

[導讀:十二因緣的還滅]

理論上,十二因緣中只要有一支斷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從中切斷十二因緣的鎖鏈,這稱為十二因緣的「還滅」。佛教的重點不只在於十二因緣造成流轉生死的現象,更在於十二因緣的還滅、解脫。

然而十二因緣並不是每一支都容易下手斷除的,例如已「生」了,就無法不「老死」。一般認為原理上可在觸、受、愛、取這幾支下手,有「明」以照見五陰,即可滅掉後續的苦果。

前面第62經講述了什麼是「明」,接下來幾經則列舉「還滅」的一些重點:

  • 第63經:解說如何將「明」應用在「觸」的過程中。
  • 第64經:提到如何讓輾轉相依的「識、名色」不再增長。
  • 第65經:如實觀察「受」支,就能滅「愛」支。
  • 第66、67經:如實觀察五陰,就能滅「愛」支。
  • 第68經:滅「觸」支。

而斷除十二因緣的鎖鏈。

實務上,貪愛執著不見得說斷就能斷,因此佛陀教導修行的方法,即「八聖道」,是讓佛弟子能一步步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在卷二十八有進一步的說明。

(六三)[0016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有我,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計有我。何等為五?諸沙門、婆羅門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計我,無明分別,如是觀不離我所;不離我所者,入於諸根;入於諸根已,而生於觸;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生苦樂,從是生此等及餘。謂六觸身,云何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無明觸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言有、言無、言有無、言非有非無、言我最勝、言我相似,我知、我見。

於無明離欲而生於明復次,比丘!多聞聖弟子住六觸入處,而能厭離無明,能生於明。彼於無明離欲而生於明,不有、不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非有我勝、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見。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所起前無明觸滅,後明觸集起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註解]

計:思量分別。

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六觸入:「六觸入處」的略稱。「六觸入處」指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的過程、時空、或情境。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六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進而能生起其它心理運作,是十二因緣之一。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意界、法界、無明界:六根的意根這一類(意界)、六境的法境這一類(法界)、無明這一類。(在卷八會解說,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識,這三者和合生觸。這時如果是在無明的狀況下,就是無明觸。)

厭離:捨棄。

集起: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凡夫所經歷的十二因緣,通常每一支都帶有無明的成分。佛陀則教導我們,若離開了無明,「無明觸」就變成「明觸」,也就不是心意動搖、產生貪愛的「六觸入處」,而不會起煩惱。

(六四)[0016c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生滅以不樂  及三種分別
 貪著等觀察  是名優陀那

[校勘]

「優陀那」,巴利本作 Udāna。

「法……結」,巴利本作 Nocassa noca me siyā na bhavissatīti。 Evam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ññojanānīti。

「二」,元本作「一」。

「問」,宋、元、明三本作「聞」。

「受」,宋、元、明三本作「受界」。

[註解]

鹿子母講堂:即「鹿母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

優陀那偈:佛陀不問自說的感性語。

非當有:不是應當要有的;不是永存的。

比丘解脫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比丘勝解此」,指比丘徹底瞭解「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的意義。

下分結:即「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亦非知者,亦非見者:在覺知的這個也不是我、在看到的這個也不是我。按:這是「識陰非我」的舉例,參見卷六第133經將識陰舉例為「見」(眼識的作用)、「聞」(耳識的作用)、「覺」(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意識的作用),這裡的例子則更精簡為「知、見」。

漏盡:斷盡煩惱。

意生縛:意識所生的結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前半段講如何「斷五下分結」,也就是證三果。本經後半段講如何進一步證得四果阿羅漢,徹底斷除三毒,尤其是愚癡(無明),而得解脫。

本經中所說的「四識住」,可參見卷二第39經的說明。有同學問說:「五陰既然是積聚起來的,為何說『四識住』,看似『識』和『色受想行』是不同組?」其實五陰在因緣中本來就有不同的次序,例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在因緣中因為有「色」,而有「識」,再有「受、想、行(思是最主要的行)」,剎那間積聚完成。

[進階辨正]

(六五)[0017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受、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

[校勘]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宋、元、明三本無「受」字。

[註解]

方便禪思:努力於禪修。

不苦不樂受:不是苦、也不是樂的感受。又譯為「捨受」。

純大苦聚:全都是大苦的積聚。

廣說:詳細說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及以下各經皆講明要能如實觀察,得先「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有禪定的基礎。禪定的原理,可參考卷十四第347經的導讀

[進階辨正]

(六六)[0017b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已,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觀察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云何受、想、行、識集?比丘!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觀察色集、色味、色患、色離故,樂彼色,讚歎愛著,於未來世色復生。」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彼色生,受、想、行、識生已,不解脫於色,不解脫於受、想、行、識。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實觀察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色,亦不生未來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色不生,受、想、行、識不生故,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聚,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如是乃至作證十二經,亦應廣說。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如實知」三字。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純大苦」。

 

[對應經典]

 

(六七)[0017c1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已,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讚歎於色;樂著於色,讚歎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讚歎色故,愛樂滅;愛樂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云何多聞聖弟子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知彼故不樂著彼識,不讚歎於識;不樂著、讚歎識故,樂愛滅;樂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皆悉得滅。比丘!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乃至作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校勘]

「住」,明本作「在」。

宋、元、明三本在「滅」字之後尚有「云何多聞聖弟子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知彼故不樂著彼識,不讚歎於識;不樂著、讚歎識故,樂愛滅;樂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八十三字。

 

[讀經拾得]

此經舉例斷「愛」,即可滅掉十二因緣後續的苦果:
藉由止觀如實知五陰、不執著五陰 → 愛滅 → 取滅 → 有滅 →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進階辨正]

(六八)[0018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愛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觀察,乃至作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受與生及樂  亦說六入處
 一一十二種  禪定三昧

[校勘]

「及」,大正藏原為「乃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宋、元、明三本無「緣意」二字。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註解]

三事和合生觸:感官(根)、外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例如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

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感官。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

受與生及樂,亦說六入處,一一十二種,禪定三昧經:這是將《雜阿含經》第65經至第68經的關鍵字整理出來,以方便記憶的攝頌。

[讀經拾得]

本經指出,若「觸」滅,即可滅掉十二因緣後續的苦果:
觸滅 → 受滅 → 愛滅 → 取滅 → 有滅 →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既然觸是要三事和合才會生起,抽掉其中一事也就可不生觸。例如若在禪定中「關掉」六入處,就能暫時不生觸。

另外,有同學曾問:「有『眼』、『色』,就有『眼識』了,為什麼佛經中在分析這個流程時,又要多一個『觸』?」

這是因為佛經中以此「觸」的提出,強調「眼」、「色」、「眼識」三者都要有,後續的因緣才會產生。

[導讀:五陰的四聖諦及十二因緣]

四聖諦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其中苦諦、集諦與十二因緣的流轉相關。滅諦、道諦與十二因緣的還滅相關。

以下幾經即在講說五陰的四聖諦及十二因緣。

(六九)[0018a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有身集滅道。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見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

「云何有身集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是故說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校勘]

「有身集趣道」,巴利本作 Sakkāyasamudayagāmini。

宋、元、明三本無「集」字。

宋、元、明三本無「則」字。

「苦、惱」,宋、元、明三本作「惱、苦」。

[註解]

有身:由五陰構成的我。音譯為薩迦耶。舉例而言,執著於「五陰是我」的見解,則稱為身見、有身見、薩迦耶見。

有身集趣道:趨向「由五陰構成的我的集起」的途徑。

有身集滅道:滅除「由五陰構成的我的集起」的途徑。

道跡:途徑。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把這段經文的「當說」,用「有」及「當知」分別置換,就是另外兩篇經文。

[對應經典]

 

(七〇)[0018b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苦有身集邊有身滅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苦[*]邊?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苦[*]邊。云何有身集邊?謂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云何有身滅邊?即此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寂、沒,是名有身滅邊。是故當說有身苦[*]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無「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身邊」,巴利本作 Sakkāyanta。

「云何」,宋、元、明三本作「何等」。

「受」,元、明二本作「愛」。

宋、元、明三本無「愛」字。[*]

「受」,宋、元、明三本作「愛」。

「吐」,宋本作「苦」。

[註解]

邊:原意是「盡頭、邊界」,這裡引申為「部分」的意思。

有身集邊:「由五陰構成的我」集起的部分。

有身滅邊:「由五陰構成的我」滅除的部分。

受當來有愛: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此詞是以「受當來有」形容這種「愛」。

貪、喜俱:伴隨著貪欲、喜愛。

彼彼樂著:到處喜愛、執著。「彼」指「那個、那裡」,「彼彼」引申為「到處」的意思。

無餘斷:徹底地斷除。又譯為「永斷無餘」。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七一)[0018b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其道有三種  實覺亦三種
 有身四種說  羅漢有六種

[校勘]

「枝」,元、明二本作「支」。[*]

[註解]

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

邊際:盡頭。

梵行:清淨的修行。

純淨上士:完全清淨的上等人。

盡諸有漏:斷盡所有的煩惱。

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突破關口,渡過壕溝,超越疆界,脫離各巡邏者(的巡察範圍),建立聖法的旗幟。按:這是以戰士打勝仗比喻修行人超脫輪迴。

有愛:對存在的渴愛。這裡的「有」即是十二因緣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斷五枝:斷除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成六枝:成就對六根的守護;當六根對六境時,不喜不憂而安住於捨,有正念、正知。

守護一:以正念守護心。

依四種:依於四種事;《成實論》表示可解讀四種事為著糞掃衣、常行乞食、依樹下坐、服陳棄藥,也可解讀為熟思而遠離(惡象、惡馬等)、熟思而習近(衣服、飲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亂、疲勞等)、熟思而忍受(寒熱等)。相當的南傳經文解釋為後者。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解釋作四如意足

棄捨諸諦:捨棄外道以為真實的各種邪見。

離諸求:遠離種種的希求、執著。

淨諸覺:沒有不善的意向;捨斷欲的意向(欲覺)、惡意的意向(恚覺)、加害的意向(害覺)。

身行息:身體的各種造作都止息,例如第四禪呼吸止息。也有解為身體輕安(平靜、輕鬆)。

純一:沒有雜質;沒有任何缺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文中約略提到的比喻:「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以及「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在卷十五第387經第388經的「讀經拾得」有較為詳細的比對。

[進階辨正]

(七二)[0019a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什麼是智與智者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貪欲,是名為智。

「云何智者?阿羅漢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

「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非有他世死:非「死後有來世」。

非無他世死:非「死後無來世」。

非有無他世死:非「死後有來世、也無來世」。

非非有無他世死:非「死後並非有來世、也並非無來世」。

諸數永滅:已不在輪迴之數,不再受後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為什麼阿羅漢「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

不能說阿羅漢死後有來世(非有他世死),這很容易理解。

但是為什麼不能說阿羅漢死後沒有來世(非無他世死)?你認為呢?

這議題在經中多次出現,例如卷五第104經、106經,卷三十二第905經,有較詳細的討論。

[進階辨正]

(七三)[0019a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重擔、取擔捨擔、擔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重擔?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云何取擔?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

「云何捨擔?若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永斷無餘已、滅已,吐、盡、離欲、滅、沒。

「云何擔者?謂士夫是,士夫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族,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

「是名為重擔、取擔、捨擔、擔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已捨於重擔,  不復應更取,
 重任為大苦,  捨任為大樂,
 當斷一切愛,  則盡一切行,
 曉了有餘境,  不復轉還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取擔」,巴利本作 Bhārādāna。

「捨擔」,巴利本作 Bhāranikkhepana。

「擔者」,巴利本作 Bhārahāra。

[註解]

取擔:拿起重擔,這裡用以譬喻四聖諦的「集諦」。

捨擔:放下重擔,這裡用以譬喻四聖諦的「滅諦」。

士夫:人。音譯為「補特伽羅」。

壽命齊限:壽命的盡頭;壽終。

不復轉還有:不會再受輪迴。即阿羅漢的「不受後有」。

[對應經典]

 

(七四)[0019b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所樂、讚歎、繫著住,色縛所縛,內縛所縛,不知根本,不知津濟,不知出離,是名愚癡無聞凡夫。以縛生,以縛死,以縛從此世至他世;於彼亦復以縛生,以縛死,是名愚癡無聞凡夫。隨自在,入魔網中,隨魔所化,魔縛所縛,為魔所牽。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貪喜色,不讚歎,不繫著住,非色縛所縛,非內縛所縛,知根本,知津濟,知出離,是名多聞聖弟子。不隨縛生,不隨縛死,不隨縛從此世至他世,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作,非魔所縛,解脫魔縛,離魔所牽;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患」,宋、元、明三本作「盡」。

「不」,宋、元、明三本作「有」。

「津濟」,大正藏原為「邊際」,今依據本經下文改為「津濟」。

「魔」,巴利本作 Māra。

[註解]

色縛所縛,內縛所縛:被色繫縛所束縛,被內心的繫縛所束縛。

根本:這裡指生死流轉的根源。

津濟:渡口,意謂由生死此岸渡脫到涅槃彼岸。

[對應經典]

 

(七五)[0019b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比丘於色、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復能」,宋、元、明三本作「能復」。

[註解]

如來、應、等正覺:佛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又譯為「正遍知」)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此處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無上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智。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正順:正確的、適合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此經前半表明了佛與阿羅漢的解脫沒有差別,與《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呼應:「梵志瞿默目揵連即問曰:『阿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有何差別?有何勝如?』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5, c27-p. 656, a3)

此經後半則表明了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在於佛陀是這個世界、這個時期,第一位無師自悟佛法並教導給眾生的覺者,而所有的聲聞眾乃至阿羅漢,則是聽聞佛陀講說佛法後,照著修行而得以解脫。在卷二十六第684經,則進一步闡述有「如來十力」,是佛陀超越聲聞眾的能力。

[進階辨正]

(七六)[0019c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汝等比丘當觀察於色,觀察色已,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已,於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七)[0019c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斷欲、斷陰、得斷知、根本斷當斷色欲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未來不復更生。如是受、想、行、識欲貪斷,乃至未來世不復更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截多羅樹頭」,巴利本作 Tālāvatthukatā。

[註解]

多羅樹照片,取自 Wikipedia 上 Borassus flabelliformis 照片

多羅樹:扇椰子,為棕櫚科喬木,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

[對應經典]

 

(七八)[0020a0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色起、住、出,則苦於此起,病於此住,老、死於此出;受、想、行、識亦如是說。比丘!若色滅、息、沒,苦於此滅,病於此息,老、死於此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滅、息、沒:盡滅、寂止、滅沒。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

[對應經典]

 

(七九)[0020a1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尚無常,況復現在色。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已,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滅寂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若無過去色者,多聞聖弟子無不顧過去色;以有過去色故,多聞聖弟子不顧過去色。若無未來色者,多聞聖弟子無不欣未來色;以有未來色故,多聞聖弟子不欣未來色。若無現在色者,多聞聖弟子不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盡向;以有現在色故,多聞聖弟子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盡向。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苦、空、非我三經,亦如是說。

[校勘]

「以」,宋本作「已」。[*]

「有」,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有」。

[註解]

滅盡向:即「向滅盡」,朝向滅除煩惱、生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南傳譯本,以及和本經意義雷同的《雜阿含經》卷一第8經、《中阿含經》「跋地羅帝偈」,都沒有提到三世「色」的「有」或「無」。

[進階辨正]

[導讀:聖法印]

佛陀所闡述的真理可以透過禪定實證,其中的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這三種禪定,搭配佛法的智慧可以證得解脫,而能稱作「三解脫門」。這三解脫門有實作的方法、明確的目標、和驗證的條件,讓每個人都能一步步實證佛法解脫的境地。由於是可以透過確實的流程讓每個人都親自驗證的,佛陀就將修習這三解脫門證得的知見稱為「聖法印」。

禪定的練習,在古印度已相當普遍,而佛教即將禪定修習加上四聖諦的智慧觀察,證無我、無我所,而能解脫。

(八〇)[0020a25]

阿難菩提樹,由阿難求得佛陀的許可後,由給孤獨尊者在祇樹給孤獨園種下。照片取自 wikipedi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聖法印見清淨。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

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空三昧的修法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無相三昧的修法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無作(無願)三昧的修法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

「復作是觀察:『若、若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

「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者」,宋、元、明三本作「斷」。

「相」,宋本作「想」。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正思惟三昧」,宋、元、明三本作「思惟」。

[註解]

聖法印:正法的印記;證入解脫的印記。如同印章可證實一個人的身分,佛法的印章就是「法印」,可用以證實正法。

見清淨:正確、清淨的見解。

無相:不念一切相(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等)。

無所有:斷除貪瞋癡、沒有任何造作。又譯為「無作」。

離慢:離於我慢;沒有自我中心的傲慢。

知見:了知、見解。

無有是處:沒有這樣的情形。

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參考前後文及本經異譯,這裡的「弟子」疑為「法印」的訛誤。

正思惟三昧:意向正確的三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對應經典有《佛說法印經》及《佛說聖法印經》,這兩部經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值得對三三昧有興趣的同學深入研究。

綜合這幾部對應經典的內容,聖法印的幾個重點整理如下:

三三昧 觀法重心 解脫五陰的次第 三法印
空三昧 觀五陰無常、本空 〔色、受〕 諸行無常
無相三昧 觀六境(色聲香味觸法)滅盡,離諸有想〔,無我相、無我所相〕 諸法無我
無作(無願)三昧 觀無所有、貪瞋癡斷〔,觀因緣生滅、無我、無我所〕 行、識〔,五蘊皆空,證法寂滅〕 涅槃寂滅

(本表為綜合第80經及其對應經典而整理,細部的次第,例如上表內中括弧〔〕的部分,不同的經論略有出入,請以實修印證為依歸。)

這裡所講的「聖法印」,也可以對應到用以判別是否為佛陀正法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如其餘經律中所說:

  • 《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CBETA, T02, no. 99, p. 66, b12-14)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九:「諸行皆無常,諸法悉無我,寂靜即涅槃,是名三法印。」(CBETA, T23, no. 1442, p. 670, c2-3)

[進階辨正]

(八一)[0020b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耶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有離車名摩訶男,日日遊行,往詣佛所。時,彼離車作是念:「若我早詣世尊所者,世尊及我知識比丘皆悉禪思,我今當詣七菴羅阿耆毘外道所。」即往詣彼富蘭那迦葉住處。

時,富蘭那迦葉——外道眾主,與五百外道前後圍遶,高聲嬉戲,論說俗事。時,富蘭那迦葉遙見離車摩訶男來,告其眷屬,令寂靜住:「汝等默然!是離車摩訶男是沙門瞿曇弟子,此是沙門瞿曇白衣弟子,毘耶離中最為上首,常樂靜寂,讚歎寂靜,彼所之詣寂靜之眾,是故汝等應當寂靜。」

時,摩訶男詣彼眾富蘭那所,與富蘭那共相問訊,相慰勞已,却坐一面。時,摩訶男語富蘭那言:「我聞富蘭那為諸弟子說法:『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有此論,汝為審有此,為是外人相毀之言?世人所撰,為是法、為非法,頗有世人共論、難問、嫌責以不?」

富蘭那迦葉言:「實有此論,非世妄傳。我立此論,是如法論,我說此法,皆是順法,無有世人來共難問而呵責者。所以者何?摩訶男!我如是見、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

時,摩訶男聞富蘭那所說,心不喜樂,呵罵已,從座起去,向世尊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以向與富蘭那所論事,向佛廣說。

佛告離車摩訶男:「彼富蘭那為出意語不足記也。如是富蘭那愚癡,不辨、不善、非因而作是說:『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有垢,有因、有緣眾生清淨。

「摩訶男!何因、何緣眾生有垢,何因、何緣眾生清淨?摩訶男!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是苦,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摩訶男!若受、想、行、識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識非一向是苦,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識染著;染著故繫,繫故生惱。摩訶男!是名有因、有緣眾生有垢。

「摩訶男!何因、何緣眾生清淨?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摩訶男!若受、想、行、識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識而生厭離。摩訶男!以受、想、行、識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於識;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摩訶男!是名有因、有緣眾生清淨。

時,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知法及重擔  往詣、觀、欲貪
 生及與略說  法印、富蘭那

[校勘]

「毘耶離」,巴利本作 Vesālī。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i。

「 摩訶男」,巴利本作 Mahāli。

「富蘭那迦葉」,巴利本作 Pūraṇa Kassapa。

「靜寂」,宋、元、明三本作「寂靜」。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辨」,宋、元、明三本作「辯」。

大正藏在「一」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據本經下文及巴利本刪去。[*]

大正藏在「樂」字之前有一「非」字,今依據本經下文及巴利本刪去。[*]

[註解]

毘耶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鞞舍離」、「廣嚴城」。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知識:認識的人;朋友。

阿耆毘:「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這裡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譯作「異學」。

富蘭那迦葉:外道六師之一,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又譯為「不蘭迦葉」。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稱之。

汝為審有此:你是真有這樣的論點嗎?審是知道、推究的意思,引申為推究事情是否為真。

順法:順著正法。

出意語:虛浮不實的話。

不足:不值得。

長養:生長、滋養。

一向樂:一直都是安樂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法中所說的眾生「清淨」,在於心的解脫。

[進階辨正]

(八二)[0021a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何所而見無常、苦?」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多聞聖弟子於色見無常、苦,於受、想、行、識,見無常、苦。比丘!色為是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三)[0021b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耶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何所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正觀,如實知見?」

比丘白佛:「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多聞聖弟子於色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告諸比丘:「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佛說此經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又」,宋、元、明三本作「復」。

 

[對應經典]

 

(八四)[0021c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我;非我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是名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觀察;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八五)[0021c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於何所不見我、異我、相在?」

比丘白佛:「世尊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於色不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色為是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佛言:「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聖弟子觀察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八六)[0022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正觀於色,正觀已,於色生厭、離欲、不樂、解脫;受、想、行、識,生厭、離欲、不樂、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八七)[0022a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應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色為常、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非」字。

「得」,明本作「行」。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說」,宋、元、明三本作「說已」。

 

[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卷第三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2/22 17:4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24649047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