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二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三寶品第二十一

導讀

(一)[0601c2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自歸之德。云何為三?所謂歸佛第一之德,歸法第二之德,歸僧第三之德。

「彼云何名為歸佛之德?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至維先天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至尼[*]維先天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眾生承事佛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云何名為自歸法者?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眾生承事法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云何名為自歸聖眾?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者,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第一承事佛,  最尊無有上;  次復承事法,  無欲無所著;
 敬奉賢聖眾,  最是良福田;
 彼人第一智,  受福最在前。
 若在天人中,  處眾為正導;
 亦得最妙座,  自然食甘露。
 身著七寶衣,  為人之所敬;
 戒具最完全,  諸根不缺漏。
 亦獲智慧海,  漸至涅槃界;
 有此三歸者,  趣道亦不難。」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A. IV. 34. Pasāda.

  ???

諸=謂【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

有想無想~Saññino vā asaññino.

  ???

尼維先天~Nevasaññināsaññino.

  ???

維=惟【宋】*【元】*【明】*

  「維」,宋、元、明三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為「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惟」。

酥=蘓【聖】*

  「酥」,聖本作「蘓」。
  「蘓」,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蘓」。

復=後【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後」。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所)+有【聖】

  「有」,聖本作「所有」。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諸有=所有諸【聖】

  「諸有」,聖本作「所有諸」。
  「所有諸」,大正藏原為「諸有」,今依據聖本改作「所有諸」。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復=彼【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道=導【聖】

  「道」,聖本作「導」。
  「導」,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聖本改作「導」。

[註解]

尼維先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為無色界第四天,三界中最高天,故又名有頂天。此處無粗想之煩惱,故謂非想;然非無細想之煩惱,故謂非非想。外道錯認此處為真正的涅槃處。

承事:聽從、事奉。

七寶衣:

[對應經典]

 

(二)[0602b1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福之業。云何為三?施為福業,平等為福業,思惟為福業。

「彼云何名施為福業?若有一人,開心布施沙門、婆羅門、極貧窮者、孤獨者、無所趣向者,須食與食,須漿給漿,衣被、飯食、床臥之具、病瘦醫藥、香花、宿止,隨身所便,無所愛惜,此名曰施福之業。

云何名平等為福業?若有一人不殺、不盜,恒知慚愧,不興惡想。亦不盜竊,好惠施人,無貪悋心,語言和雅,不傷人心。亦不他淫,自修梵行,己色自足。亦不妄語,恒念至誠,不欺誑言,世人所敬,無有增損。亦不飲酒,恒知避亂。復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八方、上下遍滿其中,無量無限,不可限,不可稱計。以此慈心普覆一切,令得安隱。復以悲、喜、護心,普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八方、上下悉滿其中,無量無限,不可稱計。以此悲、喜、護心悉滿其中,是謂名為平等為福之業。

「彼法云何名思惟為福業?於是,比丘!修行念覺意,依無欲、依無觀、依滅盡、依出要。修法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定覺意,修護覺意,依無欲、依無觀、依滅盡、依出要。是謂名為思惟為福業。

「如是。比丘!有此三福之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布施及平等,  慈心護思惟;
 有此三處所,  智者所親近。
 此間受其報,  天上亦復然;
 緣有此三處,  生天必不疑。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索此三處。如是,諸比丘!當作如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cf. A. IV. 32(gāthā)

  ???

此名曰施福=是謂布施為福【宋】【元】【明】

  「此名曰施福」,宋、元、明三本作「是謂布施為福」。
  「是謂布施為福」,大正藏原為「此名曰施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謂布施為福」。

〔曰〕-【聖】

  聖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彼)+云何【宋】【元】【明】

  「云何」,宋、元、明三本作「彼云何」。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淫=媱【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媱」。
  「媱」,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媱」。

〔為〕-【聖】

  聖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法〕-【明】

  明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擇)+法【聖】

  「法」,聖本作「擇法」。
  大正藏無「擇」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依無欲〕-【聖】

  聖本無「依無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依無欲」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要+(道)【聖】

  「要」,聖本作「要道」。
  大正藏無「道」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之)+業【宋】【元】【明】

  「業」,宋、元、明三本作「之業」。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平等:心中平等,不與他人計較;不執著自我與他人的分別。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 己色自足: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施為福業,能對治貪欲;平等為福業,除了貪欲外也能對治瞋恚;思惟為福業,能夠對治愚癡。

作這三福,能伏三毒,自然有善報。

Also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802402589933579/

(三)[0602c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比丘!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復外識未應來趣,便不成胎。若復欲識來趣,父母不集,則非成胎。若復母人無欲,父母共集一處,爾時父欲意盛,母不大慇懃,則[*]非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母欲熾盛,父不大[*]慇懃,則非成胎。

「若復父母集在一處,父有風病,母有冷病,則不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母有風病,父有冷病,則[*]非成胎。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身水氣偏多,母無此患,則[*]非成胎。

「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相有子,母相無子,則不成胎。若有時父母集在一處,母相有子,父相無子,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俱相無子,則[*]非成胎。

「若復有時識神趣胎,父行不在,則[*]非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然母遠行不在,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然父身遇重患,時識神來趣,則[*]非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識神來趣,然母身得重患,則[*]非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識神來趣,然復父母身俱得疾病,則[*]非成胎。

「若復,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三因緣。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cf. M. 38. Taṅh saṇkhaya sutta.

  ???

欲識=識欲【宋】【元】【明】【聖】

  「欲識」,宋、元、明、聖四本作「識欲」。
  「識欲」,大正藏原為「欲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識欲」。

非=不【聖】*

  「非」,聖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聖本改作「不」。

慇懃=殷勤【聖】*

  「慇懃」,聖本作「殷勤」。
  「殷勤」,大正藏原為「慇懃」,今依據聖本改作「殷勤」。

若+(復)【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若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識神~Viññāṇaṃ.

  ???

不=非【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非」。
  「非」,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非」。

集+(在)【宋】【元】【明】

  「集」,宋、元、明三本作「集在」。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識神=神識【明】

  「識神」,明本作「神識」。
  「神識」,大正藏原為「識神」,今依據明本改作「神識」。

(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諸比丘」。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識神: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人類成胎的因緣,也可參考《佛說胞胎經》。

(四)[0603a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欲起慈心,有篤信意,承受奉事父母、兄弟、宗族、室家、朋友、知識,當安三處,令不移動。云何為三?當發歡喜,於如來所,心不移動,彼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復當發意於正法中。如來法者,善說無礙,極為微妙,由此成果。如是智者當學知之!

「亦當發意於聖眾所。如來聖眾,悉皆和合,無有錯亂,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者,四雙八輩十二賢聖,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貴,此是世間無上福田。諸有比丘學此三處,則成大果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II. 75. 2.

  ???

〔法〕-【聖】

  聖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處+(者)【宋】【元】【明】

  「處」,宋、元、明三本作「處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這些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四雙八輩:四組共八種聖人,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十二賢聖:

[]

[對應經典]

 

(五)[0603b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瞿波離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曰:「此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造諸惡行。」

世尊告曰:「勿作是語。汝發歡喜心於如來所,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純善,無有諸惡。」

是時,瞿波離比丘再三白世尊曰:「如來所說誠無虛妄;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無有善本。」

世尊告曰:「汝是愚人,不信如來之所說乎?方言:『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汝今造此惡行,後受報不久。」

爾時,彼比丘即於坐上,身生惡瘡,大如芥子,轉如大豆,漸如阿摩勒果,稍如胡桃,遂如合掌,膿血流逸,身壞命終,生蓮華地獄中。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聞瞿波離命終,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斯須退坐,白世尊曰:「瞿波離比丘為生何處?」

世尊告曰:「彼命終者生蓮華地獄中。」

是時,目連白世尊曰:「我今欲往至彼地獄,教化彼人。」

世尊告曰:「目連!不須往彼。」

目連復重白世尊曰:「欲往至彼地獄中,教化彼人。」

爾時,世尊亦默然不對。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如力士屈申臂頃,從舍衛沒不現,便至蓮華大地獄中。當爾時,瞿波離比丘身體火然,又有百頭牛,以犁其舌。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虛空中結跏趺坐,彈指告彼比丘。

彼比丘即仰問曰:「汝是何人?」

目揵連報曰:「瞿波離!我是釋迦文佛弟子,字目揵連,姓拘利陀。」

是時,比丘見目連已,吐此惡言:「我今墮此惡趣,猶不免汝前乎?」說此語訖,即其時[*]以有千頭牛以犁其舌。

目連見已,倍增愁悒,生變悔心,即於彼沒,還至舍衛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目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告曰:「我前語汝,不須至彼見此惡人。」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彼息我息,  此二俱善。
 已造惡行,  斯墮惡趣,  此為最惡,
 有盡無盡,  向如來惡,  此者最重。
 一萬三千,  六一灰獄,  謗聖墮彼,
 身口所造。」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學三法,成就其行。云何為三?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6. 1. 10. Kokālika.

  ???

瞿波離~Kokālika.

  ???

純=淳【宋】【元】【明】

  「純」,宋、元、明三本作「淳」。
  「淳」,大正藏原為「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淳」。

芥=疥【明】

  「芥」,明本作「疥」。
  「疥」,大正藏原為「芥」,今依據明本改作「疥」。

阿摩勒~Āmalaka.

  ???

膿=濃【明】

  「膿」,明本作「濃」。
  「濃」,大正藏原為「膿」,今依據明本改作「濃」。

流逸=流溢【宋】【元】【明】【聖】

  「流逸」,宋、元、明、聖四本作「流溢」。
  「流溢」,大正藏原為「流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流溢」。

蓮華地獄~Paduma niraya.

  ???

〔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至=往【聖】

  「至」,聖本作「往」。
  「往」,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聖本改作「往」。

斯須=須臾【聖】

  「斯須」,聖本作「須臾」。
  「須臾」,大正藏原為「斯須」,今依據聖本改作「須臾」。

丘+(曰)【宋】【元】,丘+(曰時)【聖】

  ????

彼比丘即仰問=時瞿波離報【宋】【元】【明】

  「彼比丘即仰問」,宋、元、明三本作「時瞿波離報」。
  「時瞿波離報」,大正藏原為「彼比丘即仰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瞿波離報」。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利=律【聖】

  「利」,聖本作「律」。
  「律」,大正藏原為「利」,今依據聖本改作「律」。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愁悒=愁邑【宋】【元】

  「愁悒」,宋、元二本作「愁邑」。
  「愁邑」,大正藏原為「愁悒」,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愁邑」。

還至=還到【宋】【元】【明】

  「還至」,宋、元、明三本作「還到」。
  「還到」,大正藏原為「還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還到」。

千=十【聖】

  「千」,聖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聖本改作「十」。

[註解]

瞿波離:又作瞿婆離、拘迦利,譯為惡時者、何時,提婆達多之弟子。

餘甘子,照片由grace提供

阿摩勒:是音譯,即「餘甘子」,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約1.5公分,可以生食,味酸、微澀苦而甘香,食用先苦後甘,口中尚餘甘味,可生津止渴,也可藥用。又譯為「菴羅摩羅」、「菴摩羅」、「訶梨勒」。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六)[0603c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三法,於現法中善得快樂,勇猛精進,得盡有漏。云何為三?於是,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

「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眼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意根。如是,比丘諸根寂靜。

「云何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思惟飲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猶如男女身生惡瘡,或用脂膏塗瘡。所以塗瘡者,欲使時愈故,此亦如是。諸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思惟飯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猶如重載之車所以者,欲致重有所至。比丘亦如是,飲食知節,思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如是,比丘飲食知節。

「云何比丘不失經行?於是,比丘前夜、後夜,恒念經行,不失時節,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若在晝日,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陰蓋。復於初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陰蓋。復於中夜,右脇臥,思惟繫意在明。彼復於後夜起,行思惟深法,除去陰蓋。如是,比丘不失經行。

「若有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此比丘便成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猶如善御之士,在平正道中,御四馬之車,無有凝滯,所欲到處,必果不疑。此比丘亦復如是,若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此比丘便成二果:於現法中漏盡、得阿那含。」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II. 16. Kataṃ.

  ???

為三=三法【宋】【元】【明】

  「為三」,宋、元、明三本作「三法」。
  「三法」,大正藏原為「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三法」。

飯=飲【宋】【元】【明】【聖】

  「飯」,宋、元、明、聖四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飲」。

思惟+(飲食)【宋】【元】【明】

  「思惟」,宋、元、明三本作「思惟飲食」。
  大正藏無「飲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前=初【聖】

  「前」,聖本作「初」。
  「初」,大正藏原為「前」,今依據聖本改作「初」。

〔若行〕-【聖】

  聖本無「若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若行」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而)+臥【宋】【元】【明】

  「臥」,宋、元、明三本作「而臥」。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若行若坐【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若行若坐」。
  「若行若坐」,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行若坐」。

凝=疑【宋】【元】【明】【聖】

  「凝」,宋、元、明、聖四本作「疑」。
  「疑」,大正藏原為「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疑」。

得+(阿羅漢若)【宋】【元】【明】,得+(羅漢)【聖】

  ????

[註解]

膏:潤滑。讀音同「告」。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讀音同「穀」。

[對應經典]

 

(七)[0604a2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大患。云何為三?所謂風為大患,痰為大患,冷為大患。是謂,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復此三大患有三良藥。云何為三?若風患者[*]酥為良藥,及[*]酥所作飯食。若[*]痰患者蜜為良藥,及蜜所作飯食。若冷患者油為良藥,及油所作飯食。是謂,比丘!此三大患有此三藥。

「如是,比丘亦有此三大患。云何為三?所謂貪欲、瞋恚,愚癡。是謂,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復此三大患,有三良藥。云何為三?若貪欲起時,以不淨往治,及思惟不淨道。瞋恚大患者,以慈心往治,及思惟慈心道。愚癡大患者,以智慧往治,及因緣所起道。是謂,比丘!此三患有此三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索此三藥。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痰=澹【宋】*【聖】*

  「痰」,宋、聖二本作「澹」。
  「澹」,大正藏原為「痰」,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澹」。

(大)+患【宋】【元】【明】

  「患」,宋、元、明三本作「大患」。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八)[0604b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惡行。云何為三?所謂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是謂,比丘!有三惡行。當求方便,修三善行。云何為三?身惡行者,當修身善行;口惡行者,當修口善行;意惡行者,當修意善行。」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當護身惡行,  修習身善行,  念捨身惡行,  當學身善行。
 當護口惡行,  修習口善行,
 念捨口惡行,  當學口善行。
 當護意惡行,  修習意善行,
 念捨意惡行,  當學意善行。
 身行為善哉,  口行亦復然,
 意行為善哉,  一切亦如是。
 護口意清淨,  身不為惡行,
 淨此三行跡,  至仙無為處。

「如是,諸比丘!當捨三惡行,修三善行。如是,比丘!當作如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Iti vuttaka, 64-65.

  ???

[註解]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64。
  • Itivuttaka 65。

 

(九)[0604c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眾多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是時,眾多比丘便生此念:「我等入城乞食,日時猶早,今可相率至外道梵志所。」

爾時,眾多比丘便往至異學梵志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梵志問沙門曰:「瞿曇道士恒說欲論、色論、痛論、想論,如此諸論有何差別?我等所論亦是沙門所說,沙門所說亦是我等所論。說法同我說法,教誨同我教誨。」

是時,眾多比丘聞彼語已,亦不言善,復非言惡,即從坐起而去。並作是念:「我等當以此義往問世尊。」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便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從梵志所,問事因緣本末,盡白世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設彼梵志作[*]是問者,汝等當以此義,彼來問:『欲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欲。色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色。痛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痛。』汝等設以此語詶彼來問者,彼諸梵志默然不對。設有所說者,亦不能解此深義,遂增愚惑,墮於邊際。所以然者,非彼境界。然復,比丘!魔及魔天、釋、梵、四天王、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能解此深義者,除如來.等正覺及如來聖眾受吾教者,此即不論。

「欲有何味?所謂五欲者是。云何為五?眼見色,為起眼識,甚愛敬念,世人所喜。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甚愛敬念,世人所喜。若復於此五欲之中,起苦、樂心,是謂欲味。

「云何欲有何過者?若有一族姓子,學諸伎術,而自營己。或學田作,或學書疏,或學傭作,或學算數,或學權詐,或學剋鏤,或學通信,至彼來此。或學承事王身,不避寒暑,記累懃苦,不自由己,作此辛苦而獲財業,是為欲為大過。現世苦惱,由此恩愛,皆由貪欲。然復彼族姓子,作此懃勞,不獲財寶,彼便懷愁憂,苦惱不可稱記。便自思惟:『我作此功勞,施諸方計,不得財貨。如此之比者,當念捨離。』是為當捨離欲。

「復次,彼族姓子或時作此方計而獲財貨,以獲財貨,廣施方宜,恒自擁護,恐王勅奪,為賊偷竊,為水所漂,為火所燒。復作是念:『正欲藏窖,恐後亡失,正欲出利,復恐不剋。或家生惡子,費散吾財。』是為欲為大患,皆緣欲本,致此災變。

「復次,族姓子恒生此心,欲擁護財貨。後猶復為國王所奪,為賊所劫,為水所[*]漂,為火所燒;所藏窖者亦復不剋;正使出利亦復不獲;居家生惡子,費散財貨,萬不獲一,便懷愁憂苦惱,椎胸喚呼:『我本所得財貨,今盡忘失!』遂成愚惑,心意錯亂,是謂欲為大患,緣此欲本,不至無為。

「復次,緣此欲本,著鎧執仗,共相攻伐。[*]以相攻伐,或在象眾前、或在馬眾前、或在步兵前、或在車眾前,見馬共馬鬪、見象共象鬪、見車共車鬪、見步兵共步兵鬪,或相斫射,以矟相斫刺。如此之比,欲為大患。緣欲為本,致此災變。

「復次,緣此欲本,著鎧執[*]仗,或在城門、或在城上,共相斫射,或以矟刺、或以鐵輪而轢其頭,或消鐵相灑。受此苦惱,死者眾多。

「復次,欲者亦無有常,皆代謝變易,不停不解。此欲變易無常者,此謂欲為大患。

「云何當捨離欲?若能修行除貪欲者,是謂捨欲。謂諸有沙門、婆羅門,不知欲之大患,亦復不知捨欲之原,如實不知沙門、沙門威儀,不知婆羅門、婆羅門威儀,此非沙門、婆羅門,亦復不能舉身作證而自遊戲。謂諸沙門、婆羅門審知欲為大患,能捨離欲,如實不虛。知沙門有沙門威儀,知婆羅門有婆羅門威儀,已身作證而自遊戱,是為捨離於欲。

「云何色味?設有見剎利女種、婆羅門女種、長者女種,年十四、十五、十六,不長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端政無雙,世之希有。彼最初見彼顏色,起喜樂想,是謂色味。

「云何為色大患?復次。若後見彼女人,年八十、九十,乃至百歲,顏色變異,年過少壯,牙齒缺落,頭髮皓白,身體垢堺,皮緩面皺,脊僂呻吟,身如故車,形體戰掉,扶杖而行。云何,比丘!初見妙色,後復變易,豈非是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諸比丘:「是謂色為大患。復次,此若見彼女人,身抱重患,臥於床褥,失大小便,不能起止。云何,比丘!本見妙色,今致此患,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諸比丘!是謂色為大患。復次,比丘!若見彼女人身壞命終,將詣塜間。云何,比丘!本見妙色,今[*]以變改,於中見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死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乃至七日,身體胮脹爛臭,散落一處。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烏、鵲、鵄、鷲競來食噉,或為狐、狗、狼、虎所見食噉,或為蜎飛蠢動、極細蠕蟲而見食噉。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蟲鳥[*]以食其半,腸胃肉血污穢不淨。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血肉[*]以盡,骸骨相連。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血肉[*]以盡,唯有筋纏束薪。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復見彼女人身,骸骨散落,各在一處,或脚骨一處,或膊骨一處,或髀骨一處,或臗骨一處,或脇肋一處,或肩臂骨一處,或頸骨一處,或髑髏一處。云何,諸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身,骨皓白色,或似鴿色。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若見彼女人,骸骨經無數歲,或有腐爛壞敗,與土同色。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復次,此色無常、變易,不得久[*]停,無有老幼,是謂色為大患。

「云何色為出要?若能捨離於色,除諸亂想,是謂捨離於色。謂諸沙門、婆羅門,於色著色,不知大患,亦不捨離,如實而不知,此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不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不知婆羅門威儀,不能己身作證而自遊戲。謂諸有沙門、婆羅門,於色不著色,深知為大患,能知捨離,是謂於沙門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知婆羅門威儀,己身作證而自遊戲,是謂捨離於色。

「云何為名痛味?於是,比丘!得樂痛時,便知我得樂痛;得苦痛時,便知我得苦痛;若得不苦不樂痛時,便知我得不苦不樂痛。若得食樂痛時,便知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樂痛時,便知我得不苦不樂痛。不食苦痛時,便自知我不食苦痛;若不食樂痛時,便[*]自知我不食樂痛;若不食不苦不樂痛時,便自知我不食不苦不樂痛。

「復次,比丘!若得樂痛,爾時不得苦痛,亦復無不苦不樂痛,爾時我唯有樂痛。若得苦痛時,爾時無有樂痛,亦無不苦不樂痛,唯有苦痛。若復,比丘!得不苦不樂痛時,爾時無有樂痛、苦痛,唯有不苦不樂痛。復次,痛者無常、變易之法,[*]以知痛無常、變易法者,是謂痛為大患。

「云何痛為出要?若能於痛捨離於痛,除諸亂想,是謂捨離於痛。諸有沙門、婆羅門於痛著痛,不知大患,亦不捨離,如實而不知,此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不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不知婆羅門威儀,不能[*]以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痛不著痛,深知為大患,能知捨離,是謂於沙門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知婆羅門威儀,[*]以身作證而自遊戲,是謂捨離於痛。

「復次,比丘!若有沙門、婆羅門不知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如實而不知,復教化人使行者,此非其宜。若有沙門、婆羅門能捨離痛,如實而知,復勸教人使遠離之,此正其宜,是謂捨離於痛。

「我今,比丘![*]以說著欲、味欲,欲為大患,復能捨者;亦說著色、味色,色為大患,能捨離色;[*]以說著痛、味痛,痛為大患,能捨離痛,諸如來所應行者,所謂施設者,我今周訖。常當念在樹下空閑之處,坐禪思惟,莫有懈怠,是謂我之教勅。」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13. Mahā-Dukkhakkhandha sutta.,[No. 26(99), No. 53]

  ????

是時=時諸【宋】【元】【明】

  「是時」,宋、元、明三本作「時諸」。
  「時諸」,大正藏原為「是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諸」。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問=聞【宋】【元】【明】

  「問」,宋、元、明三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色)+痛【聖】

  「痛」,聖本作「色痛」。
  大正藏無「色」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即=則【聖】

  「即」,聖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聖本改作「則」。

伎=技【元】【明】

  「伎」,元、明二本作「技」。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疏=跡【聖】

  「疏」,聖本作「跡」。
  「跡」,大正藏原為「疏」,今依據聖本改作「跡」。

剋=刻【宋】【元】【明】

  「剋」,宋、元、明三本作「刻」。
  「刻」,大正藏原為「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刻」。

辛苦=勤苦【宋】【元】【明】

  「辛苦」,宋、元、明三本作「勤苦」。
  「勤苦」,大正藏原為「辛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勤苦」。

為=謂【明異】

  「為」,明異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明異本改作「謂」。

記=計【明】

  「記」,明本作「計」。
  「計」,大正藏原為「記」,今依據明本改作「計」。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勅=所【宋】【元】【明】,=劫【聖】

  ????

漂=[漂*寸]【聖】*

  「漂」,聖本作「[漂*寸]」。
  「[漂*寸]」,大正藏原為「漂」,今依據聖本改作「[漂*寸]」。

後亡=復忘【宋】【元】【明】

  「後亡」,宋、元、明三本作「復忘」。
  「復忘」,大正藏原為「後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忘」。

緣=由【宋】【元】【明】

  「緣」,宋、元、明三本作「由」。
  「由」,大正藏原為「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由」。

椎=槌【明】

  「椎」,明本作「槌」。
  「槌」,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明本改作「槌」。

(所有)+財【宋】【元】【明】

  「財」,宋、元、明三本作「所有財」。
  大正藏無「所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忘=亡【聖】

  「忘」,聖本作「亡」。
  「亡」,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聖本改作「亡」。

仗=杖【宋】【聖】*

  「仗」,宋、聖二本作「杖」。
  「杖」,大正藏原為「仗」,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杖」。

眾=兵【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兵」。
  「兵」,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兵」。

〔斫〕-【聖】

  聖本無「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斫」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為=原【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停=亭【聖】*

  「停」,聖本作「亭」。
  「亭」,大正藏原為「停」,今依據聖本改作「亭」。

〔謂〕-【聖】

  聖本無「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舉=與【宋】【元】【明】,=以【聖】

  ????

為=謂【明】

  「為」,明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明本改作「謂」。

端政=端正【宋】【元】【明】

  「端政」,宋、元、明三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端正」。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喜=苦【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為色=色為【宋】【元】【明】【聖】

  「為色」,宋、元、明、聖四本作「色為」。
  「色為」,大正藏原為「為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色為」。

後=復【宋】

  「後」,宋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本改作「復」。

垢堺=垢圿【宋】【元】【明】【聖】

  「垢堺」,宋、元、明、聖四本作「垢圿」。
  「垢圿」,大正藏原為「垢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垢圿」。

僂=屢【聖】

  「僂」,聖本作「屢」。
  「屢」,大正藏原為「僂」,今依據聖本改作「屢」。

見=現【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現」。
  「現」,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現」。

謂=為【宋】【元】【明】【聖】

  「謂」,宋、元、明、聖四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為」。

胮=膖【聖】

  「胮」,聖本作「膖」。
  「膖」,大正藏原為「胮」,今依據聖本改作「膖」。

「飛」,聖本作「[( (雪-雨)/(雪-雨))*?]」。

編輯註:由於 Ⓘ 「飛」,聖本作「[( (雪-雨)/(雪-雨))*?]」。
此項有連續兩個左括弧,會造成 dokuwiki 顯示錯誤,因此暫時在兩個左括弧間手動加上一個空白,以後編輯書本時再修正。

蠕=螺【宋】

  「蠕」,宋本作「螺」。
  「螺」,大正藏原為「蠕」,今依據宋本改作「螺」。

此=豈【宋】【元】【明】,此+(豈)【聖】

  ????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散落=離散【宋】【元】【明】

  「散落」,宋、元、明三本作「離散」。
  「離散」,大正藏原為「散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離散」。

髀=髀【宋】【元】【明】

  「髀」,宋、元、明三本作「髀」。
  「髀」,大正藏原為「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髀」。

肋=勒【聖】

  「肋」,聖本作「勒」。
  「勒」,大正藏原為「肋」,今依據聖本改作「勒」。

頸=項【宋】【元】【明】

  「頸」,宋、元、明三本作「項」。
  「項」,大正藏原為「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項」。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老幼=牢強【元】【明】

  「老幼」,元、明二本作「牢強」。
  「牢強」,大正藏原為「老幼」,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牢強」。

能=乃於色【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乃於色」。
  「乃於色」,大正藏原為「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於色」。

〔謂〕-【聖】

  聖本無「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為名=名為【宋】【元】【明】【聖】

  「為名」,宋、元、明、聖四本作「名為」。
  「名為」,大正藏原為「為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名為」。

〔得〕-【聖】

  聖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得〕-【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我+(自)【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自」。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化=他【宋】*【元】*【明】*

  「化」,宋、元、明三本作「他」。
  「他」,大正藏原為「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他」。

而知=知之【宋】【元】【明】

  「而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知之」,大正藏原為「而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之」。

〔欲〕-【聖】

  聖本無「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欲」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痛為大患〕-【聖】

  聖本無「痛為大患」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痛為大患」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謂=應【宋】【元】【明】,〔謂〕-【聖】

  ????

周訖=具說【宋】【元】【明】,=說訖【聖】

  ????

[註解]

道士:有道之士,即修行人。中國早年稱呼佛教僧眾為道士,直到北魏太武帝獨尊神仙道術士為天師,術士建立道教並迫害佛教,這個稱謂才改為道教所用。

詶:應答。「詶」是古字,同「酬」。

族姓子:婆羅門大族的子弟。

田作:耕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以通俗的例子說明五欲及五陰的味、患、離。《雜阿含經》卷二第41、42、58等經則有定義味、患、離:「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4〉第99經苦陰經 (CBETA, T01, no. 26, p. 585, c17-p. 586, a28) 也有舉出色及受的味、患、離的實例。
  • 色、受、想、行、識之「味」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味:漂亮的東西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識味:正確的識別,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什麼是愛著於「識味」?以打坐時來舉例,明明是要練習專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腦袋一直轉、停不下來,也算是因為染著於識,無法放下。

  • 色、受、想、行、識之「患」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患:漂亮的東西會毀壞。
  受患:舒服的感受會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敗。
  識患:識別可能錯誤。
  • 色、受、想、行、識之「離」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離:見美不貪著,見醜不嫌惡。
  受離:受苦不生瞋,受樂不忘形。
  想離:心中不管浮現什麼相,都不貪著。
  行離: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貫徹、都不起煩惱。
  識離:不管識別正確或錯誤,都不執著。

在禪修中觀照的實例,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八第198209經的「讀經拾得」。

(一〇)[0606c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不牢要。云何為三?身不牢要、命不牢要、財不牢要。是謂,比丘!有此三不牢要。於此,比丘!三不牢要中,當求方便,成三牢要。云何為三?不牢要身,求於牢要;不牢要命,求於牢要;不牢要財,求於牢要。

「云何不牢要身,求於牢要?所謂謙敬禮拜,隨時問訊。是謂不牢要身,求於牢要。

「云何不牢要命,求於牢要?於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形壽不殺生,不加刀杖,常知慚愧,有慈悲心,普念一切眾生;盡形壽不盜,恒念惠施,心無悋相;盡形壽淫,亦不他[*]淫;盡形壽不妄語,常念至誠,不欺世人;盡形壽不飲酒,意不錯亂,持佛禁戒。是謂命不牢要,求於牢要。

「云何財不牢要,求於牢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念惠施與沙門、婆羅門、諸貧匱者,須食者與食,須漿與漿,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舍宅、城郭,所須之具悉皆與之。如是,財不牢要,求於牢要。

「是謂,比丘!以此三不牢要,求此三牢要。」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知身不牢要,  命亦不牢固,
 財貨衰耗法,  當求牢要者。
 人身甚難得,  命亦不久停,
 財貨磨滅法,  歡喜念惠施。」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一德.福業  三因.三安.瞿
 三夜.病.惡行  苦除.不牢要

[校勘]

(得)+盜【宋】【元】【明】

  「盜」,宋、元、明三本作「得盜」。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相=想【宋】【元】【明】【聖】

  「相」,宋、元、明、聖四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想」。

淫=媱【宋】*【元】*【明】*

  「淫」,宋、元、明三本作「媱」。
  「媱」,大正藏原為「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媱」。

〔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床敷=床席【宋】【元】【明】,〔床〕-【聖】

  ????

悉皆=皆悉【宋】*【元】*【明】*

  「悉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皆悉」,大正藏原為「悉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悉」。

以=有【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牢=堅【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堅」。
  「堅」,大正藏原為「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堅」。

磨=摩【宋】【元】【明】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除=陰【宋】【元】【明】【聖】

  「除」,宋、元、明、聖四本作「陰」。
  「陰」,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陰」。

[註解]

牢要:穩當可靠。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不淫,亦不他淫:不(邪)淫,也不教他人(邪)淫。這裡「不他淫」是「不教他淫」的簡稱。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人們常以為身體是我,身體的延續則是生命,為了維生,人們也努力賺取錢財。

本經指出身體、生命、錢財三者都是無常的,都不牢靠。

如何用不牢靠的東西,求得牢靠的東西呢?

可以不牢靠的身體來禮拜,以不牢靠的生命來持戒,以不牢靠的錢財來布施。這三者也就是「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的前三法,是信佛、學佛的開始,邁向解脫的途徑;解脫涅槃是不生不滅的,自然極為牢靠。

與《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五所說偈子相呼應:「若人知淨信,歸依佛法僧,於身及命財,常念不堅固。知不堅固已,於彼不迷惑,能於身命財,永得常堅固。」

 
agama1/增壹阿含經三寶品第二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8/20 10:0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46381092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