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二六)中阿含大品行欲經第十(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為有幾人行欲?」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十人行欲。云何為十?居士,有一行欲人,非法無道求索財物,彼非法無道求財物已,不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非法無道求索財物,彼非法無道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非法無道求索財物,彼非法無道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

「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財物,彼法非法求財物已,不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財物,彼法非法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財物,彼法非法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

「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不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而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如是有一行欲行人也。

「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染著縛,繳已染著,不見災患,不知出要而用。如是有一行欲人也。復次,居士!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能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不染不著,不縛不繳,不繳已染著,見災患,知出要而用。如是有一行欲人也。

「居士!若有一行欲人,非法無道求索財物,彼非法無道求財物已,不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不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下也。居士!若有一行欲人,法非法求索財物,彼法非法求財物已,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上也。

「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不染不著,不縛不繳,不繳已染著,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尊,為最妙也。猶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為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尊,為精妙也。如是,居士!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第一、最大、最上、最勝、最尊,為最妙也。」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非法求財,  及法非法求,
 不供不自用,  亦不施為福,
 二俱皆有惡,  於行欲最下。
 若如法求財,  自身懃所得,
 供他及自用,  亦以施為福,
 二俱皆有德,  於行欲最上
 若得出要慧,  行欲住在家,
 見災患知足,  節儉用財物,
 彼得出欲慧,  於行欲最上。」

佛說如是。給孤獨居士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欲經第十竟(千二百五十三字)

[校勘]

「中阿含」,大正藏原無此三字,今依據前後經補上。

「第三念誦」,明本無此四字,宋、元二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之後。

「精」,大正藏原為「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精」。

「欲最上」,宋本作「最上欲」。

「要」,元、明二本作「惡」。

明本無「行欲經第十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二百五十三字」七字。

[註解]

行欲:享受感官快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受用諸欲者」。

作使:僕役。

法非法求索財物:有時如法、有時不如法地賺錢。

繳:纏繞。

出要:出離;離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導讀:四向四果]

修道的階位粗分為四果,也可進一步細分,例如將四果各自之前的階段拆出來成為四向,而成為四向四果: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又稱為四雙或八輩。

在以下第127經中,這四向四果則稱為: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果位越高,剩餘輪迴的束縛越少,例如:

階位 輪迴的束縛
須陀洹向,包括「(隨)信行」、「(隨)法行」 不墮惡道。
須陀洹果 天界與人間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須陀洹果中進度快的又名「家家」 天界與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天界與人間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中進度快的又名「一種」 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上流色究竟」 先往生於色界的初禪天(色界天中較低層次的),漸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層次的色究竟天而證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無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 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中般涅槃」 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
阿羅漢果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其中,須陀洹向區分為「(隨)信行」、「(隨)法行」這兩種修行人,前者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後者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證涅槃的速度,由快到慢分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這五種。

此外,經中也有以入門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是否斷盡煩惱,來描述初果以上的聖者:

【以下待考慮本經的九無學而拓展】

階位 入門的性向 圓滿八解脫 斷盡煩惱 和四果的關係
信解脫 由「(隨)信行」入門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見到 由「(隨)法行」入門 初果以上、未滿四果
身證 (不區分) 三果以上、未滿四果
慧解脫 (不區分) 四果
俱解脫 (不區分) 四果

(一二七)中阿含大品福田經第十一(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為有幾福田人?」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世中學無學,  可尊可奉敬,
 彼能正其身,  口意亦復然,
 居士是良田,  施彼得大福。」

佛說如是。給孤獨居士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福田經第十一竟(二百六十七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福田人」,巴利本作 Dakkhineyya。

「學人」,巴利本作 Sekkha。

元、明二本無「脫」字。

明本無「福田經第十一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百六十七字」六字。

[註解]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無學人: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隨信行」。

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隨法行」。

信解脫:由「隨信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因為先前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修行而證果、趣向「解脫」,所以名為「信解脫」。

見到:由「隨法行」修行,證得初果但尚未證得四果的聖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脫」定力,也還沒斷盡煩惱者。因為先前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見到」真理而證果,所以名為「見到」。另譯為「見至」。

身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但還沒斷盡煩惱者,已曾親「身」入滅盡定(八解脫之一)而「證」得近似涅槃的寂滅,因此名為「身證」。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一種:「斯陀含果」的聖人中,只須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種子,因此名為「一種」。又譯為「一種子道」。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行般涅槃」。又譯為「有行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上流色究竟:「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甚至到「色究竟」天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色究竟」。又譯為「上流般涅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那含果除了往生色界的五種不還,還有當生即證得涅槃的,以及往生無色界而證得涅槃的,因此「得阿那含」不完全與五種阿那含重複。

「十八學人」中沒有單獨列出「阿羅漢向」,而是以五種不還作為阿羅漢向的代表。

延伸閱讀:七聖弟子

以下待修改作本經用:

  • 阿羅漢俱解脫、慧解脫

「俱解脫」的阿羅漢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都圓滿。其中「八解脫」包含能調伏三界一切貪欲的定力,可說是修行定力的極致。

「慧解脫」的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但還不具有完整的「八解脫」定力,例如已獲得色界的定力,就依此定力而成就了解脫智慧,但還沒有修無色定。慧解脫阿羅漢雖然尚未修完所有的八解脫,仍然是有超凡的定力,才能因定發慧。

[進階辨正]

(一二八)中阿含大品優婆塞經第十二(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給孤獨居士與大優婆塞眾五百人俱,往詣尊者舍梨子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五百優婆塞亦為作禮,卻坐一面。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坐一面已,尊者舍梨子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給孤獨居士及五百優婆塞亦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及眾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及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舍梨子!汝當記別聖弟子地獄盡,畜生、餓鬼及諸惡處亦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邊

「舍梨子!云何白衣聖弟子善護行五法,白衣聖弟子者,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一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不以偷所覆,常自護已。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二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邪婬、斷邪婬,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雇賃華鬘親,不犯如是女。彼於邪淫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三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四法。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離酒、斷酒。彼於飲酒淨除其心,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第五法。

「舍梨子!白衣聖弟子云何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白衣聖弟子念如來,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如是念如來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攀緣如來,心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得第一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法,世尊善說法,必至究竟,無煩無熱,常有不移動。如是觀、如是覺、如是知、如是念法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攀緣法,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得此第二增上心。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念眾,如來聖眾善趣正趣向法次法,順行如法,彼眾實有阿羅訶、趣阿羅訶,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須陀洹、趣須陀洹,是謂四雙八輩。謂如來眾成就尸賴,成就三昧,成就般若,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可敬可重,可奉可供,世良福田。彼如是念如來眾,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攀緣如來眾,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三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復次,舍梨子!白衣聖弟子自念尸賴,此尸賴不缺不穿無穢無濁,住如地不虛妄,聖所稱譽,具善受持。彼如是自念尸賴,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攀緣尸賴,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慼亦復得滅。白衣聖弟子是謂得第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舍梨子!若汝知白衣聖弟子善護行此五法,得此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者,舍梨子!汝記別[*]白衣聖弟子地獄盡,畜生、餓鬼及諸惡處亦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而得苦邊。」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慧者住在家,  見地獄恐怖,
 因受持聖法,  除去一切惡。
 不殺害眾生,  知而能捨離,
 真諦不妄言,  不盜他財物。
 自有婦知足,  不樂求他妻,
 捨離斷飲酒,  心亂狂癡本。
 常當念正覺,  思惟諸善法,
 念眾觀尸賴,  從是得歡喜。
 欲行其布施,  當以望其福,
 先施於息心,  如是成果報。
 我今說息心,  舍梨子善聽,
 若有黑及白,  赤色之與黃,
 愛樂色,  牛及諸鴿鳥。
 隨彼所生處,  良御牛在前,
 身力成具足,  善速往來快,
 取彼之所能,  莫以色為非。
 如是此人間,  若有所生處,
 剎帝麗梵志,  居士本工師。
 隨彼所生處,  長老淨持戒,
 世無著善逝,  施彼得大果。
 愚癡無所知,  無慧無所聞,
 施彼得果少,  無光無所照。
 若光有所照,  有慧佛弟子,
 信向善逝者,  根生善堅住。
 彼是生善處,  如意往入家,
 最後得涅槃,  如是各有緣。」

佛說如是。尊者舍梨子及諸比丘,給孤獨居士、五百優婆塞,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優婆塞經第十二竟(千五百四十九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給孤獨居士」,巴利本作 Anāthapiṇḍikagahapati。

「別」,宋、元、明三本作「莂」。[*]

「賃」,大正藏原為「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賃」。

「尸賴」,巴利本作 Sīla。

「自」,宋、元、明三本作「息」。

「求他」,大正藏原為「他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求他」。

「子」,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子」。

「牻」,大正藏原為「尨」,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牻」。

「麗」,明本作「利」。

「剎帝麗」,巴利本作 ~Khattiya。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明本無「優婆塞經第十二竟」八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百四十九字」七字。

[註解]

渴仰:仰慕佛、法,像口渴的人想喝水一樣。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稱之。

五法:即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四增上心:四種提升的心境,在這裡指對於佛、法、僧、戒的不壞信心。

現法樂居:當生保持於安樂。

不以偷所覆:不被偷盜的心所覆蓋。

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由父母兄長所監護的(未成年)女子。

有名雇賃:受雇工作還債的女子(??)。補充:雇賃即是雇用的意思,www.zdic.net。被(有名)正當雇用的女性工作者。從經文脈絡來看,因為印度從古到今女性地位較為弱勢,女性多在家而不出門工作,一旦出門工作常遭遇被侵犯的危險,不邪淫在此即告訴居士不要去侵犯這些在工作場所相對弱勢的女子。參考資料:https://www.hrw.org/zh-hant/news/2020/10/14/376622 (尚待確認)

華鬘親:戴花環束的女子,指已訂婚者。

明行成為: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又譯為「明行足」。

眾祐:具足眾德,而為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新譯為「世尊」。

靖:安定。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正趣:走向正確的道路。

尸賴:即「戒」的音譯,又譯為「尸羅」。

般若:為音譯,義譯為「慧」。

不缺不穿:沒有缺漏、沒有毀壞。

無穢無濁:沒有污穢、沒有雜質。

先施於息心:布施先讓自己的(貪)心寂靜。也可解為優先布施給心念寂靜的修行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首先施與諸寂靜者」【待確認南傳偈誦是否有另一種解釋】。

尨色:各種顏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世尊說明,在家居士持五戒、得四增上心,能夠保持於安樂,並成就初果。

五戒:

  • 不殺生
  • 不偷盜
  • 不邪淫
  • 不妄語
  • 不飲酒

四增上心:

  • 憶念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 如果心中有惡欲、不善、穢污、愁苦、憂慼,立即會被滅除 → 心得到安定、喜悅
  • 憶念法:世尊善說法,必至究竟,無煩無熱,常有不移動。如是觀、如是覺、如是知、如是念法 → 如果心中有惡欲、不善、穢污、愁苦、憂慼,立即會被滅除 → 心得到安定、喜悅
  • 憶念僧:如來聖眾處於人天善道,走向正確的道路,依據修法的次序修習,趨向涅槃,僧眾有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稱為四雙八輩。如來聖眾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可敬可重,可奉可供,世良福田 → 如果心中有惡欲、不善、穢污、愁苦、憂慼,立即會被滅除 → 心得到安定、喜悅
  • 憶念戒:戒沒有缺漏、沒有毀壞、沒有污穢、沒有雜質、真實、聖者所讚譽 → 如果心中有惡欲、不善、穢污、愁苦、憂慼,立即會被滅除 → 心得到安定、喜悅

在家居士持五戒、得四增上心,心能夠得到安定、喜悅,將不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而得初果,在天上及人間往返投生七次後,將證得涅槃。

在般若經典中常提到的「般若」一詞,在《阿含經》中通常義譯為「慧」,在本經中也採音譯。

(一二九)中阿含大品怨家經第十三(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云何為七?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好色。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有好色,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雖好沐浴,名香塗身,然色故惡。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一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安隱眠。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安隱眠,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雖臥以御床,敷以氍氀、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迦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然故憂苦眠。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二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得大利。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得大利,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應得利而不得利,應不得利而得利彼此二法更互相違,大得不利。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三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朋友。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有朋友,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若有親朋友,捨離避去。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四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有稱譽。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有名稱,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惡名醜,聲周聞諸方。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五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極大富。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極大富,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彼作如是身、口、意行,使彼大失財物。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六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復次,怨家者,不欲令怨家身壞命終,必至善處,生於天上。所以者何?怨家者,不樂怨家往至善處,人有瞋恚,習瞋恚,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身、口、意惡行,彼身、口、意惡行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所以者何?因瞋恚所覆,心不捨瞋恚故。是謂第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此七怨家法而作怨家,謂男女輩瞋恚時來。」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瞋者得惡色,  眠臥苦不安,
 應獲得大財,  反更得不利。
 親親善朋友,  遠離瞋恚人,
 數數習瞋恚,  惡名流諸方。
 瞋作身口業,  恚纏行意業,
 人為恚所覆,  失一切財物。
 瞋恚生不利,  瞋恚生心穢,
 恐怖生於內,  人所不能覺。
 瞋者不知義,  瞋者不曉法,
 無目盲闇塞,  謂樂瞋恚人
 恚初發惡色,  猶火始起煙,
 從是生憎嫉,  緣是諸人瞋。
 若瞋者所作,  善行及不善,
 於後瞋恚盛,  煩熱如火燒。
 所謂煩熱業,  及諸法所纏,
 彼彼我今說,  汝等善心聽。
 瞋者逆害父,  及於諸兄弟,
 亦殺姊與妹,  瞋者多所殘。
 所生及長養,  得見此世間,
 因彼得存命,  此母瞋亦害。
 無羞無慚愧,  瞋纏無所言,
 人為恚所覆,  口無所不說。
 造作癡罪業,  而自夭其命,
 作時不自覺,  因瞋生恐怖。
 繫著自己身,  愛樂無極已,
 雖愛念己身,  瞋者亦自害。
 以刀而自刺,  或從巖自投,
 或以繩自絞,  及服諸毒藥。
 如是像瞋恚,  是死依於恚,
 彼彼一切斷,  用慧能覺了。
 小小不善業,  慧者了能除,
 當堪耐是行,  欲令無惡色。
 無恚亦無憂,  除煙無貢高,
 調御斷瞋恚,  滅訖無有漏。」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怨家經第十三竟(千一百十五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縠」,大正藏原為「穀」,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縠」。

「襯」,大正藏原為「儭」,今依據明本改作「襯」。

「迦」,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迦」。

「羅」,大正藏原「邏」,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羅」。

「迦陵伽波惒羅波遮悉多羅那」,巴利本作 Kadalimigapavarapaccattharaṇa。

「盛」,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盛」。

「業」,大正藏原為「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業」。

「造作癡罪業」,巴利本作 khūnahaccāni kammāni。

「像瞋恚」,巴利本作 kodharūpa。

明本無「怨家經第十三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百十五字」六字。

[註解]

怨家:與我結怨的人。

彼應得利而不得利,應不得利而得利:他原本應該得到的利益,(因為瞋心而)沒有得到,應該得不到利益的,卻(因為瞋心而)自以為得到利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拿了無益的而想:『我拿到有益的。』拿了有益的而想:『我拿到無益的。』」

彼此二法更互相違,大得不利:他像這樣的兩種狀況(應得的利益沒得到,自以為得到利益的卻是沒有利益的)完全搞反了,對他帶來極大的不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拿了這些互相相反的東西,為他導向長久的不利與苦。」

樂瞋恚人:愛生氣的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七怨家法

帶有瞋心的男子女子們,在瞋恨時有七怨家法。哪七個呢?

1. 不希望對方長得好看,希望對方長得醜 (不令好色)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長得好看。

為什麼呢? 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長得好看,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別人長得不好看的人,自己的容貌也會跟著不好看。

為什麼呢?因為帶有嗔恨心的緣故,雖然常常沐浴清潔身體,幫身體加上裝飾塗香水,然而容貌依然醜陋。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2. 不希望仇人睡得好(不欲令怨家安隱眠)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睡得好,安穩睡眠。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睡得好,安穩睡眠,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別人睡不好的人,自己也會跟著睡不好。

為什麼呢?因為帶有嗔恨心的緣故,雖然睡在各種舒適的床上,覆蓋各種棉被,輔以舒適的枕頭。然而依然難以安眠,心裏充滿憂心與苦。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3. 不希望仇人、敵對者得到大的利益、好處(不欲令怨家得大利)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得到大的利益、好處。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獲得巨大的利益、好處,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對方得不到利益的人,自己也跟著得不到利益。

自己應得(原本會獲得的)的好處與利益得不到,反而得到不會帶來利益與好處的東西、事務,而以為這是有利益的。

因為有上面與利益互相違背的兩法,從而帶來長久的不利與苦。

為什麼呢?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4. 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朋友 (不欲令怨家有朋友)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朋友。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有朋友,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對方沒有朋友的人,反而原本的親朋好友會避開他、捨離他。

為什麼呢?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5. 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好名聲,被人稱讚 (不欲令怨家有稱譽)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好名聲,被人稱讚。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有好名聲,被人稱讚,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對方沒有有好名聲、不會被稱讚的人,反而惡名傳遍四周。

為什麼呢?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6. 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很多財富 (不欲令怨家極大富)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有很多財富。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有很多財富,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對方沒有很多財富的人,他做了很多對應的身、口、意行,反而會使他自己失去很多財富。

為什麼呢?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7. 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死後往生善處 (不欲令怨家身壞命終,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帶有瞋心的人,不希望仇人、敵對者死後往生善處、生於天上。

為什麼呢?帶有瞋心的人,若想到仇人、敵對者死後往生善處、生於天上,心裡不樂、不歡喜。因為習於瞋恚,被瞋恨心所覆蓋,無法捨離嗔恨。

但這個希望對方死後往生善處的人,若一直無法捨離嗔恨,產生了很多身、口、意惡行,反而會他自己一定會往生惡處,至地獄中。

為什麼呢?因為心被瞋恚所覆蓋,無法捨離瞋恚心。

上面就是瞋恚的男子女子所做的七怨家法。

  •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瞋心重的人,以惡心向他人,卻造成自己的惡果:

  1. 不欲令怨家有好色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變醜
  2. 不樂怨家安隱眠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睡不好
  3. 不樂怨家得大利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失利
  4. 不樂怨家有朋友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沒有朋友
  5. 不樂怨家有名稱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臭名遠播
  6. 不樂怨家極大富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失財
  7. 不樂怨家往至善處 → 自己因為生氣的緣故,往生惡處

也因此可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法發洩出來的瞋恨,朝著自己就變成憂鬱,因此瞋心重會害自己。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嗔心投到別人身上,明明是自己在生氣卻說是別人在生氣,因此瞋心重的人覺得人人都對自己不好。

(一三〇)中阿含大品教曇彌經第十四(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曇彌生地尊長,作佛圖主,為人所宗,凶暴急弊,極為麤惡,罵詈責數於諸比丘,因此故生地諸比丘皆捨離去,不樂住此。於是,生地諸優婆塞見生地諸比丘皆捨離去,不樂住此,便作是念:「此生地諸比丘以何意故,皆捨離去,不樂住此?」生地諸優婆塞聞此生地尊者曇彌生地尊長,作佛圖主,為人所宗,凶暴急弊,極為麤惡,罵詈責數於諸比丘,因此故生地諸比丘皆捨離去,不樂住此。生地諸優婆塞聞已,即共往詣尊者曇彌所,驅逐曇彌,令出生地諸寺中去。

於是尊者曇彌,為生地諸優婆塞所驅,令出生地諸寺中去,即攝衣持鉢遊行,往詣舍衛國,展轉進至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於是,尊者曇彌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於生地諸優婆塞無所污、無所說、無所犯,然生地諸優婆塞橫驅逐我,令出生地諸寺中去。」

彼時世尊告曰:「止止曇彌!何須說此?」

尊者曇彌叉手向佛再白曰:「世尊!我於生地諸優婆塞,無所污、無所說、無所犯,然生地諸優婆塞橫驅逐我,令出生地諸寺中去。」

世尊亦再告曰:「曇彌!往昔之時,此閻浮洲有諸商人,乘船入海持視岸鷹行,彼入大海不遠便放視岸鷹,若視岸鷹得至大海岸者,終不還船。若視岸鷹不得至大海岸者,便來還船。如是曇彌!為生地優婆塞所驅逐,令出生地諸寺故,便還至我所。止止曇彌!何須復說此?」

尊者曇彌復三白曰:「世尊我於生地諸優婆塞,無所污、無所說、無所犯,然生地諸優婆塞橫驅逐我,令出生地諸寺中去。」

世尊亦復三告曰:「曇彌!汝住沙門法,為生地諸優婆塞所驅逐,令出生地諸寺耶?」

於是,尊者曇彌即從座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沙門住沙門法?」

世尊告曰:「曇彌!昔時有人壽八萬歲。曇彌!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曇彌!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歲乃嫁。曇彌!人壽八萬歲時,有如是病,大便、小便、欲、不食、老。曇彌!人壽八萬歲時,有王名高羅婆,聰明智慧,為轉輪王,有四種軍,整御天下,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具足千子,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故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治化,令得安隱。

「曇彌!高羅婆王有樹,名善住尼拘類王。曇彌!善住尼拘類樹王而有五枝,第一枝者,王所食及皇后。第二枝者,太子食及諸臣。第三枝者,國人民食。第四枝者,沙門、梵志食。第五枝者,禽獸所食。曇彌!善住尼拘類樹王果大如二斗瓶,味如淳蜜丸。曇彌!善住尼拘類樹王果無有護者,亦無更相偷。有一人來,饑渴極羸,顏色憔悴,欲得食果,往至善住尼拘類樹王所,飽噉果已,毀折其枝,持果歸去。善住尼拘類樹王,有一天依而居之,彼作是念:『閻浮洲人異哉!無恩無有反復。所以者何?從善住尼拘類樹王飽噉果已,毀折其枝,持果歸去,寧令善住尼拘類樹王無果不生果。』善住尼拘類樹王即無果,亦不生果。」

「復有一人來,饑渴極羸,顏色憔悴,欲得噉果,往詣善住尼拘類樹王所,見善住尼拘類樹王無果,亦不生果,即便往詣高羅婆王所,白曰:『天王!當知善住尼拘類樹王無果,亦不生果。』高羅婆王聞已,猶如力士屈伸臂頃,如是高羅婆王於拘樓瘦沒,至三十三天,住天帝釋前,白曰:『拘翼!當知善住尼拘類樹王無果,亦不生果。』於是,天帝釋及高羅婆王猶如力士屈伸臂頃,如是天帝釋及高羅婆王於三十三天中沒,至拘樓瘦。去善住尼拘類樹王不遠住,天帝釋作如其像如意足,以如其像如意足化作大水暴風雨,作大水暴風雨已,善住尼拘類樹王拔根倒豎。

「於是,善住尼拘類樹王居止樹天,因此故,憂苦愁慼,啼泣垂淚,在天帝釋前立。天帝釋問曰:『天!汝何意憂苦愁慼,啼泣垂淚,在我前立耶?』彼天白曰:『拘翼!當知大水暴風雨,善住尼拘類樹王拔根倒豎。』時,天帝釋告彼樹天曰:『天!汝樹天住樹天法,大水暴風雨,善住尼拘類樹王拔根倒豎耶?』樹天白曰:『拘翼!云何樹天住樹天法耶?』天帝釋告曰:『天!若使人欲得樹根,持樹根去,欲得樹莖、樹枝、樹葉、樹華、樹果持去者,樹天不應瞋恚,不應憎嫉,心不應恨。樹天捨意而住樹天,如是樹天住樹天法。』

「天復白曰:『拘翼!我樹天不住樹天法,從今日始樹天住樹天法,願善住尼拘類樹王還復如本。』於是,天帝釋作如其像如意足,作如其像如意足已,復化作大水暴風雨,化作大水暴風雨已,善住尼拘類樹王即復如故。如是,曇彌!若有比丘罵者不罵,瞋者不瞋,破者不破,打者不打。如是,曇彌!沙門住沙門法。」

於是,尊者曇彌即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啼泣垂淚,白曰:「世尊!我非沙門住沙門法,從今日始沙門住沙門法。」

世尊告曰:「曇彌!昔有大師,名曰善眼,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曇彌!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曇彌!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曇彌!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曇彌!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曇彌!彼時善眼大師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曇彌!彼時善眼大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曇彌!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如善眼大師,如是牟犁破群那、阿羅那遮婆羅門、瞿陀梨舍哆、害提婆羅摩納、儲提摩麗橋鞞陀邏,及薩哆富樓奚哆。

「曇彌!七富樓奚哆師亦有無量百千弟子。曇彌!七富樓奚哆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若七富樓奚哆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焰磨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若七富樓奚哆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曇彌!七富樓奚哆師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

「曇彌!彼時七富樓奚哆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曇彌!七富樓奚哆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曇彌!若有罵彼七師及無量百千眷屬,打破瞋恚責數者,必受無量罪。若有一成就正見佛弟子比丘得小果,罵詈打破瞋恚責數者,此受罪多於彼。是故,曇彌!汝等各各更迭相護。所以者何?離此過已,更無有失。」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須涅、牟梨破群那、 阿羅[*]那遮婆羅門、 瞿陀梨舍哆、 害提婆羅摩納、 儲提摩麗橋鞞陀羅[*]、 薩哆富樓奚哆。

「此在過去世,  七師有名德,
 無愛縛樂悲,  欲結盡過去。
 彼有諸弟子,  無量百千數,
 彼亦離欲結,  須臾不究竟。
 若彼外仙人,  善護行苦行,
 心中懷憎嫉,  罵者受罪多。
 若一得正見,  佛子住小果,
 罵詈責打破,  受罪多於彼。
 是故汝曇彌,  各各更相護,
 所以更相護,  重罪無過是。
 如是甚重苦,  亦為聖所惡,
 必得受惡色,  莫取邪見處。
 此是最下人,  聖法之所說,
 謂未離婬欲,  得微妙五根。
 信精進念慧,  正定及正觀,
 如是得此苦,  前所受其殃。
 自受其殃已,  於後便害他,
 若能自護者,  彼為能護外。
 是故當自護,  慧者無殃樂。」

佛說如是。尊者曇彌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教曇彌經第十四竟(二千四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曇彌」,巴利本作 Dhammika。

「長」,元、明二本作「者」。

「高羅婆」,巴利本作 Koravya。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故」,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故」。

「善住尼拘類」,巴利本作 Suppatiṭṭha-nigrodha。

大正藏無「樹」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斗」,大正藏原為「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斗」。

「人」,大正藏原為「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人」。

「天帝釋」,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m inda。

「拘翼當知」,巴利本作 Yaggha mārisa jāneyyāsi。

「樹」,宋、元、明三本作「諸」。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天」,宋、元、明三本作「王」。

「故」,元、明二本作「是」。

「善眼」,巴利本作 Sunetta。

「焰」,大正藏原為「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磨」,明本作「摩」。[*]

「梨」,大正藏原為「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牟梨破群那」,巴利本作 Mugapakkha。

「阿羅那遮婆羅門」,巴利本作 Aranemi-brāhmaṇa。

「瞿陀梨舍哆」,巴利本作 Kuddālaka-sattha。

「害提婆羅摩納」,巴利本作 Hatthipāla-māṇava。

「羅」,大正藏原為「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羅」。[*]

「儲提摩麗橋鞞陀羅」,巴利本作 Jotipāla-govinda。

「七富樓奚哆師」,巴利本作 Satta-Purohita。

「焰」,大正藏原為「㷿」,宋本作「煩」,元、明二本作「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焰」。

「頌」,大正藏原為「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頌」。

「莫」,大正藏原為「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莫」。

「妙」,宋、元、明三本作「微」。

「慧」,大正藏原為「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慧」。

「殃」,大正藏原為「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殃」。

「無殃」,巴利本作 Sadā。

明本無「教曇彌經第十四竟」八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四百二十四字」八字。

[註解]

生地:出生地的;家鄉的。

佛圖:「佛寺」的音譯,另譯為「浮屠」。

四梵室: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等「四無量心」,為梵天的境界。(然而若只有四梵室,則只是從小我變大我,還不是「無我」。)

[對應經典]

 

(一三一)中阿含大品降魔經第十五(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婆奇瘦,在鼉山怖林鹿野園中。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教授為佛而作禪屋,露地經行。彼時,魔王化作細形,入尊者大目揵連腹中。於是,尊者大目犍連即作是念:「我今腹重猶如食豆,我寧可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自觀其腹。」是時,尊者大目犍連至經行道頭,敷尼師壇,結跏趺坐,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自觀其腹,尊者大目犍連便知魔王在其腹中。

尊者大目犍連即從定覺,語魔王曰:「汝波旬出!汝波旬出!莫觸嬈如來,亦莫觸嬈如來弟子,莫於長夜無義無饒益,必生惡處,受無量苦。」

彼時,魔王便作是念:「此沙門不見不知而作是說:『汝波旬出!汝波旬出!莫觸嬈如來,亦莫觸嬈如來弟子,莫於長夜無義無饒益,必生惡處,受無量苦。』汝之尊師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彼猶不能速知速見,況復弟子能知見耶?」

尊者大目揵連復語魔王:「我復知汝意,汝作是念:『此沙門不知不見而作是說:「汝波旬出!汝波旬出!莫觸嬈如來,亦莫觸嬈如來弟子,莫於長夜無義無饒益,必生惡處,受無量苦。汝之尊師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彼猶不能如是速知速見,況復弟子能知見耶?」』」

彼魔波旬復作是念:「今此沙門知見我故,而作是說耳。」於是,魔波旬化作細形,從口中出,在尊者大目犍連前立。

尊者大目揵連告曰:「波旬!昔有如來名覺礫拘荀大無所著、等正覺,我時作魔,名曰惡,我有妹,名黑,汝是彼子。波旬!因此事故,汝是我外。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有二大弟子,一者名音,二者名想。波旬!以何義故,尊者音名音耶?波旬!尊者音住梵天上,以常音聲滿千世界,更無有弟子音聲與彼等者、相似者、勝者。波旬!以是義故,尊者音名音也。

「波旬!復以何義尊者想名想耶?波旬!尊者想所依遊行村邑,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善攝諸根,立於正念。彼乞食已,食訖,中後收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至無事處,或至山林樹下,或至閑居靜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速入想知滅定。彼時,若有放牛羊人、取樵草人,或行路人,入彼山林,人見入想知滅定,便作是念:『今此沙門於無事處坐而命終,我等寧可以燥樵、草拾已,積聚覆其身上而耶維之。』即拾樵、草積覆其身,以火然之,便捨而去。彼尊者想過夜平旦,從定覺[*]起,抖擻衣服,所依村邑遊行,如常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善攝諸根,立於正念。彼放牛羊人、取樵草人,或行路人,入彼山林人先見者,便作是念:『今此沙門在無事處坐而命終,我等昨已拾燥樵、草積覆其身,以火燒之,然已而去。然此賢者更復想也。』波旬!以是義故,尊者想名想也。

「波旬!彼時惡魔便作是念:『此禿沙門以黑所縛,斷種無子,彼學禪,伺、增伺、數數伺,猶若如驢,竟日負重,繫在櫪上,不得麥食,為彼麥故,伺、增伺、數數伺。如是,此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學禪,伺、增伺、數數伺,猶如貓子在鼠穴邊,欲捕鼠故,伺、增伺、數數伺。如是,此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彼學禪,伺、增伺、數數伺,猶如鵂狐在燥樵積間,為捕鼠故,伺、增伺、數數伺。如是,此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學禪,伺、增伺、數數伺,猶如鶴鳥在水岸邊,為捕魚故,伺、增伺、數數伺。如是,此禿沙門為黑所縛,斷種無子,學禪,伺、增伺、數數伺。彼何所伺?為何義伺?求何等伺?彼調亂狂發敗壞,我不知彼何所從來?亦不知彼何所從去?亦不知住止,不知死不知生,我寧可教敕梵志、居士,汝等共來罵詈精進沙門,打破責數。所以者何?或罵打破責數時,能起惡心,令我得其便。』

「波旬!彼時惡魔便教敕梵志、居士,彼梵志、居士罵詈精進沙門,打破責數。彼梵志、居士或以木打,或以石擲,或以杖撾,或傷精進沙門頭,或裂壞衣,或破應器。爾時,梵志、居士若有死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彼生已,作是念:『我應受此苦,當復更受極苦過是。所以者何?以我等向精進沙門行惡行故。』

「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用傷其頭,裂壞其衣,破其應器已,往詣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所。爾時,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無量百千眷屬圍遶而為說法。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遙見弟子頭傷、衣裂、鉢破而來,見已,告諸比丘:『汝等見不?惡魔教敕梵志、居士:「汝等共來罵詈精進沙門,打破責數。所以者何?或罵打破責數時,儻能起惡心,令我得其便。」比丘!汝等當以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令惡魔求便不能得便。』

「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以此教諸弟子,彼即受教,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以此故,彼惡魔求便不能得便。

「波旬!彼時惡魔復作是念:『我以此事求精進沙門便,而不能得。我寧可教敕梵志、居士,汝等共來奉敬、供養、禮事精進沙門,或以奉敬、供養、禮事精進沙門,儻能起惡心,令我得其便。』波旬!彼梵志、居士為惡魔所教敕已,即共奉敬、供養、禮事精進沙門,以衣敷地而作是說:『精進沙門可於上行,精進沙門難行而行,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梵志、居士以髮布地而作是說:『精進沙門可於上行,精進沙門難行而行,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梵志、居士以手捧持種種飲食,住道邊待而作是說:『精進沙門受是食是,可持是去,隨意所用,令我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諸信梵志、居士見精進沙門,敬心扶抱,將入於內,持種種財物與精進沙門,作如是說:『受是用是,可持是去,隨意所用。』爾時,梵志、居士若有死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生於天上。生已,作是念:『我應受是樂,當復更受極樂勝是。所以者何?以我等向精進沙門行善行故。』

「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弟子得奉敬、供養、禮事已,往詣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所。是時,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無量百千眷屬圍遶而為說法。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遙見弟子得奉敬、供養、禮事而來,見已,告諸比丘:『汝等見不?惡魔教敕梵志、居士:「汝等共來奉敬、供養、禮事精進沙門、或以奉敬、供養、禮事精進沙門,儻能起惡心,令我得其便。」比丘!汝等當觀諸行無常,觀興衰法,觀無欲,觀捨離,觀滅,觀斷,令惡魔求便而不能得。』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以此教教諸弟子,彼即受教,觀一切行無常,觀興衰法,觀無欲,觀捨離,觀滅,觀斷,令惡魔求便而不能得。

「波旬!彼時惡魔復作是念:『我以此事求精進沙門便,而不能得。我寧可化作年少形,手執大杖,住在道邊,打尊者音頭,令破血流面。』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後所依村邑遊行,彼於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尊者音在後侍從。波旬!爾時,惡魔化作年少形,手執大杖,住在道邊,擊尊者音頭破血流[*]面。波旬!尊者音破頭流血已,隨從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後,猶影不離。

「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至村邑已,極其身力右旋顧視,猶如龍視,不恐不怖,不驚不懼而觀諸方。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見尊者音頭破血流污面,隨佛後行,如影不離,便作是說:『此惡魔凶暴,大有威力,此惡魔不知厭足。』波旬!覺礫拘荀大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語未訖,彼時,惡魔便於彼處,其身即墮無缺大地獄。波旬!此大地獄而有四名,一者無缺,二者百釘,三者逆刺,四者六更。彼大地獄其中有卒,往至惡魔所,語惡魔曰:『汝今當知,若釘釘等共合者,當知滿百年。』」

於是,魔波旬聞說此已,即便心悸,恐怖驚懼,身毛皆豎,向尊者大目揵連即說頌曰:

「云何彼地獄,  惡魔昔在中,
 嬈害佛梵行,  及犯彼比丘?」

尊者大目揵連即時以偈答魔波旬曰:

「地獄名無缺,  惡魔曾在中,
 嬈害佛梵行,  及犯彼比丘。
 彼鐵釘有百,  一切各逆刺,
 地獄名無缺,  惡魔昔在中。
 若有不知者,  比丘佛弟子,
 必得如是苦,  受黑業之報。
 若干種園觀,  人者在於地,
 食自然粳米,  居止在北洲。
 大須彌山巖,  善修之所熏,
 修習於解脫,  受持最後身。
 跱立在大眾,  宮殿住至劫,
 金色可愛樂,  猶火㷿晃昱。
 作諸眾妓樂,  往詣帝釋所,
 本以一屋舍,  善覺了為施。
 若釋在前行,  昇毘闍延殿
 見釋大歡喜,  天女各各舞。
 若見比丘來,  還顧有慚愧,
 若毘闍延殿,  見比丘問義。
 大仙頗能知,  愛盡得解脫?
 比丘即為答,  問者如其義。
 拘翼我能知,  愛盡得解脫。
 聞彼之所答,  釋得歡喜樂。
 比丘多饒益,  所說如其義。
 若毘闍延殿,  問帝釋天王,
 此殿名何等,  汝釋攝持城?
 釋答大仙人,  名毘闍延哆。
 是謂千世界,  於千世界中,
 無有勝此殿,  如毘闍延哆。
 天王天帝釋,  自在隨所遊,
 受樂那遊哆,  化作一行百。
 毘闍延殿內,  釋得自在遊,
 毘闍延大殿,  足指能震動。
 天王眼所觀,  釋得自在遊。
 若鹿子母堂,  築基極深堅,
 難動不可震[*],  如意足能搖。
 彼有琉璃地,  聖人之所履,
 滑澤樂更觸,  布柔軟綿褥
 愛語共和合,  天王常歡喜,
 善能作妓樂,  音節善諧和,
 諸天來會聚,  而說須陀洹。
 若干無量千,  及百諸那術,
 至三十三天,  慧眼者說法,
 聞彼所說法,  歡喜而奉行。
 我亦有是法,  如仙人所說,
 謂至梵天上,  問彼梵天事,
 梵故有此見,  謂見昔時有,
 我住有常存,  恒有不變易。
 梵天為答彼,  大仙我無見,
 謂見昔時有,  我恒常不變,
 我見此境界,  諸梵皆過去,
 我今何由說,  恒常不變易?
 我見此世間,  正覺之所說,
 隨所因緣生,  所往而轉還,
 火無有思念,  我燒愚癡人,
 火然若愚觸,  必自然得燒。
 如是汝波旬,  觸嬈於如來,
 久作不善行,  受報亦當久。
 魔汝莫厭佛,  莫嬈害比丘,
 一比丘降魔,  住在於怖林。
 彼鬼愁憂慼,  目連之所訶,
 恐怖無智慧,  即於彼處沒。」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魔波旬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降魔經第十五竟(三千二百七十四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九千五百一十五字)第三念誦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婆奇瘦」,巴利本作 Bhaggesu。

「鼉山怖林」,巴利本作 Suṁsumāragira Bhesakaḷāvana。

「大目犍連」,巴利本作 Mahāmoggallāna。

「重」,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覺」。[*]

「波旬」,巴利本作 Pāpiman。

「莫」,宋、元、明三本作「汝莫」。

「出」,元、明二本作「出出」。

「覺礫拘荀大」,巴利本作 Kakusandha。

「惡」,巴利本作 Dūsī。

「黑」,巴利本作 Kāḷī。

「外」,大正藏原為「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外」。

「甥」,宋本作「生」。

「音」,巴利本作 Vidhura。

「想」,巴利本作 Sañjīva。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本改作「跏」。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正」,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正藏在「坐」字之後有一「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責」,大正藏原為「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責」。

大正藏在「教」字之後有一「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所」,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在」,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

大正藏在「流」字之後有一「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于」,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眾」,大正藏原為「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眾」。

「毘闍延殿」,巴利本作 Vejayanta。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震」,宋、元、明三本作「振」。[*]

「琉」,明本作「瑠」。

「褥」,宋、元、明三本作「縟」。

「諸」,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目」,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目」。

明本無「降魔經第十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二百七十四字」八字。

宋、元、明三本無「九千五百一十五字」八字。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註解]

猶如食豆:像吃了豆子消化不良的狀況。

以黑所縛:被黑暗所束縛。

儻:如果、倘若。同「倘」。

身毛皆豎:全身的毛髮都豎立起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c.f. 各天與地獄的時間換算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dhism/0/F00101Q0&num=4

天魔波旬是欲界最高天主,欲界眾生猶如他的寵物,因此不喜歡寵物逃離籠子,習慣上要抓寵物回籠子。波旬可能以傷害來擾、毀罵來擾,必須要以慈心化解,慈悲沒有敵人,才不會起瞋心落入圈套;也可能以名聞利養來擾,必須要以無常想來化解,才不會起貪心落入圈套。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3/27 15:4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40470218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