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序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復重序也①。增壹阿含者,比法條貫以數相次也。數終十,令加其一,故曰增一也;且數數皆增,以增為義也。其為法也,多錄禁律,繩墨切厲,乃度世檢括也。外國巖岫之士、江海之人,於四阿含多詠味茲焉。 有外國沙門曇摩難提者,兜佉勒國人也,齠齓出家,孰與廣聞,誦二阿含,溫故日新,周行諸國,無土不涉。以秦建元二十年來詣長安,外國鄉人咸皆善之,武威太守趙文業求令出焉。佛念譯傳,曇嵩筆受,歲在甲申夏出ⓓ,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余與法和共考正之,僧䂮ⓔ②、僧茂助校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專在斯業之中。全具二阿含一百卷③、鞞婆沙、婆和須蜜、僧伽羅剎,傳此五大經。自法東流,出經之優者也。四阿含四十應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起盡,為錄偈焉④,懼法留世久,遺逸散落也。 斯土前出諸經班班,有其中者,今為二阿含,各為新錄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見經尋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凡諸學士撰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與沙彌⑤、白衣共視也。而今已後,幸共護之,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誨,幸勿藐藐聽也。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通中創也⑥。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愛道品⑦,乃不知是禁經,比丘尼法甚ⓕ慊切真,割而去之,此乃是大鄙可痛恨者也。此二經有力道士⑧乃能見,當以著心焉,如其輕忽不以為意者,幸我同志鳴鼓攻之可也。ⓖ [校勘]ⓐ 「經」,宋本作「經卷第一」。 ⓑ 「晉沙門」,宋、元二本無「晉沙門」三字。 ⓒ 「撰」,宋、元二本作「作」。 ⓓ 「出」,宋本作「乃」。 ⓔ 「僧䂮」,宋本作「僧畧」。 ⓕ 「甚」,宋本作「堪」。 ⓖ 高麗藏無此增壹阿含經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復重序也:我在《中阿含經》前面所作的序已經說明(阿含的意義),在這裡就不重複了。道安法師曾為《中阿含經》作序,然而《中阿含經》有兩個譯本,道安法師這邊所指的是曇摩難提法師的舊譯,不是後來由僧伽提婆法師增補的新譯,現存新譯《中阿含經》的前面沒有道安法師序。 ② 䂮:讀音同「略」。 ③ 全具二阿含一百卷:《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加起來共一百卷。其中舊譯《中阿含經》五十九卷、舊譯《增壹阿含經》四十一卷。後來由僧伽提婆法師增補《中阿含經》為六十卷、《增壹阿含經》為五十一卷。 ④ 四阿含四十應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起盡,為錄偈焉:四部《阿含經》是由四十位阿羅漢集成的,十個人撰寫一部,將其頭尾關鍵字收錄為攝頌(結集經典時弟子將關鍵名詞編成偈頌的形式,以避免遺漏、並協助憶念)。這裡可能不是指口語傳承時期的佛經結集,而或許是在後來將口語傳承寫下為文字的階段。 ⑤ 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⑥ 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通中創也:廣泛閱讀,卻不知要持戒,這是讀書人普遍有的問題。 ⑦ 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愛道品:由康孟祥所譯出的《中本起經》第九品是〈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等同《中阿含經》卷二十八〈林品 5〉第116經瞿曇彌經。「瞿曇彌」即大愛道比丘尼,該經記載比丘尼戒律中八敬法的緣起。 ⑧ 道士:有道之士,即修行人。中國早年稱呼佛教僧眾為道士,直到北魏太武帝獨尊神仙道術士為天師,術士建立道教並迫害佛教,這個稱謂才改為道教所用。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序品第一ⓔ
自歸①能仁②第七ⓕ仙③, 演說賢聖無上軌; 是時,尊者阿難及梵天將諸梵迦夷天㊻,皆來會集;化自在天㊼將諸營從,皆來會聚;他化自在天㊽將諸營從,皆悉來會;兜術天王將諸Ⓙ天之眾,皆來會聚;豔天㊾將諸營從,悉來會聚;釋提桓因㊿將諸三十三天,皆來會聚Ⓚ;提頭賴吒Ⓛ天王⑴將乾沓和等,悉來會聚;毘留勒Ⓜ叉天Ⓝ王⑵將諸厭鬼Ⓞ,悉來會聚;毘留跛叉Ⓟ天王Ⓠ⑶將諸龍眾,悉來會聚;毘沙門天王⑷Ⓡ將閱叉⑸、羅剎⑹眾,悉來會聚。 是時,彌勒大士告賢劫中諸菩薩等:「卿等勸勵Ⓢ諸族姓子⑺、族姓女,諷誦⑻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說是語時,諸天、世人、乾沓和、阿須倫、伽留羅Ⓣ⑼、摩休勒Ⓤ⑽、甄陀羅⑾等,各各白言:「我等盡共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終不中絕。」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我今以此增一阿含[*]囑累於Ⓥ汝,善諷誦讀,莫令漏減,所以者何?其有輕慢此尊經者,便為墮落為凡夫行。何以故?此,優多羅!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⑿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時,大迦葉問阿難曰:「云何,阿難!增一阿含[*]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阿難報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壹阿含[*]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含[*]亦復出生乎」? 阿難報言:「且置。迦葉!四阿含[*]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葉!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意清淨者,則無Ⓧ顛倒;以無顛倒,愚惑想滅,諸三十七道品之Ⓨ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豈非諸法乎?」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以此增一付授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一切諸法乎?」 阿難報言:「增一阿含[*]則是諸法,諸法則是增一阿含[*],一無有二。」 迦葉問曰:「以何等故,以此增一阿含[*]囑累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乎?」 阿難報曰:「迦葉當知,昔者九十一劫,毘婆尸⒀如來、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曰伊俱優多羅⒜,爾時彼佛以增一之法囑累此人,使諷誦讀。自此以[*]後三十一劫,次復有佛名式詰⒁如來、至真、等正覺。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目伽優多羅。式詰如來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即彼三十一劫中,毘舍婆⒝⒂如來、至真、等正覺,復出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龍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迦葉當知,此賢劫中有拘留孫⒃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雷電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拘那含[*]牟尼⒞⒄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天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迦葉⒅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梵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迦葉當知,今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今此比丘名優多羅,釋迦文佛雖般涅槃,比丘阿難猶存於世。世尊以法盡⒟囑累我,我今復以此法授與優多羅。所以者何?當觀其器,察知原本,然後授法。何以故?過去世⒠時於此賢劫中,拘留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⒆,出現於世。爾時,有王名摩訶提婆,以法治化,未曾阿曲,壽命極長,端正⒡無雙,世之希有,八萬四千歲中於童子身而自遊戲,八萬四千歲中以太子身以法治化,八萬四千歲中復以王法治化天下。 「迦葉當知,爾時世尊遊甘梨園中,食後如昔常⒢法中庭經行,我及侍者,爾時世尊便笑,口出五色光。我見已,前長跪白世尊曰:『佛不妄笑,願聞本末。如來、至真、等正覺,終不妄笑。』爾時,迦葉!佛告我言:『過去世時於此賢劫中,有如來名拘留孫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復於⒤此處為諸弟子而廣說法。復次,於此賢劫中,復有拘那含[*]牟尼[*]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彼佛亦於此處而廣說法。次復,此賢劫中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迦葉如來亦於此處而廣說法。』 「爾時,迦葉!我於佛前長跪白佛言:『願令⒥釋迦文佛亦於此處,與諸弟子具足說法,此處便為四如來金剛之座,恒不斷絕。』 「爾時,迦葉!釋迦文佛即⒦於彼坐,便告我言:『阿難!昔者此坐,賢劫之中有王出世,名摩訶提婆。乃至八萬四千歲以王法教化,訓之以德,經歷年歲⒧,便告劫比⒨⒇言:「若見我首有白髮者,便時告吾。」爾時,彼人聞王教令,復經數年,見王首上有白髮生,便前長跪白大王曰:「大王當知,首上已⒩生白髮。」時王告彼人言:「捉取金鑷,拔吾白髮,著吾手中。」爾時,彼人受王教令,便執金鑷,前拔白髮。 「爾時,大王見白髮已,便說此偈⒪:
「『於今我首上, 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來至, 宜當⒫時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爾時,王摩訶提婆便告第一太子,名曰長壽:『卿今知不?吾首已⒬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便為凡夫之行。夫⒭➊凡夫者⒮,長處三塗➋、八難之中。』爾時,王摩訶提婆以王之位授太子已,復以財寶賜與劫比,便於彼處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於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 「時,長壽王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未經旬日,便復得作轉輪聖王➌,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藏寶、典兵寶,是謂七寶。復有千子,勇猛智慧,能除眾苦,統領四方。 「時,長壽王以前王法,如上作偈: 「『⒯於今我首上, 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來至, 宜當時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時,長壽王告第一太子善觀曰:『卿今知不?吾已首上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為凡夫之行。夫凡夫者,長處三塗、八難之中。』時,王長壽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時,王善觀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 「迦葉!知不?爾時摩訶提婆,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王者,今釋迦文是;時長壽王者,今阿難身是;爾時善觀者,今優多羅比丘是;恒受王法未曾捨忘,亦不斷絕。時,善觀王復興父王勅,以法治化,不斷王教。所以然者,以父王教,難得違故。」 爾時,尊者阿難便說偈曰:
「『敬法奉所尊, 不忘本恩報;
復能崇三業, 智者之所貴!』 「我觀此義已,以此增一阿含[*]授與優多羅比丘。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有所由。」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汝前作轉輪聖王時,不失王教,今復以此法而相囑累,不失正教,莫作凡夫之行。汝今當知,若有違失如來善教者,便墮凡夫地中。何以故?時,王摩訶提婆不得至竟解脫之地,未得解脫至安隱➍處;雖受梵天福報,猶不至究竟;如來善業,乃名究竟安隱之處,快樂無極,天、人所敬,必得涅槃。以是之故,優多羅!當奉持此法,諷誦讀念:莫令缺漏。」 爾時,阿難便說偈言⒰:
「於法當念故, 如來由是生; 尊者阿難說是語時,天地六反震動,諸尊神天在虛空中,手執天華而散尊者阿難上,及散四部之眾。一切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等,皆懷歡喜而悉歎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難!上中下言,悉無不善,於法當恭敬。誠如所說,諸天、世人無不從法而得成就。若有行惡,便墮地獄、餓鬼、畜生。」 爾時,尊者阿難於四部眾中而師子吼,勸一切人,奉行此法。爾時,座上三萬天、人得法眼淨。爾時,四部之眾、諸天、世人,聞尊者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聖本作「鋡」。[*] ⓑ 「增壹阿含」,巴利文作 Ekottara-Āgama。本經對應的南傳經典是「增支部尼柯耶」,巴利文是 Aṅguttara-Nikāya。 ⓒ 「經卷」,宋本作「序品」。 ⓓ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本作「前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元本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聖本無此段文字。[*] ⓔ 宋本無「序品第一」四字。 ⓕ 「七」,聖本作「一」。 ⓖ 「聖眾」,大正藏原為「眾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眾」。 ⓗ 「洹」,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明本改作「洹」。 ⓘ 「賢善」,宋、元、明三本作「賢哲」。 ⓙ 「揵椎」,宋本作「揵搥」,聖本作「揵推」。 ⓚ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在」,大正藏原為「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 ⓜ 「率」,大正藏原為「術」,今依據聖本改作「率」。 ⓝ 「顏」,大正藏原為「頻」,今依據前後文改作「顏」。 ⓞ 「叉十希」,大正藏原為「收捨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叉十希」。 ⓟ 「為」,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 「先」,大正藏原為「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先」。 ⓡ 「此」,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逮」,宋本作「還」。 ⓤ 「觀」,大正藏原為「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 ⓥ 「棄」,聖本作「并」。[*] ⓦ 「強」,聖本作「彊」。 ⓧ 「動」,聖本作「獄」。 ⓨ 「數業」,大正藏原為「業聚」,今依據聖本改作「數業」。 ⓩ 「波羅捺」,宋、元、明三本作「波羅奈」。 Ⓐ 「拘留」,大正藏原為「句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留」。 Ⓑ 「祇桓」,宋、元、明三本作「祇洹」。 Ⓒ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想」。 Ⓓ 「須拔」,元、明二本作「須跋」。 Ⓔ 「第一」,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 「三眼」,宋、元、明三本作「二眠」。 Ⓖ 「香華」,大正藏原為「華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香華」。 Ⓗ 「于」,聖本作「乎」。 Ⓘ 「義」,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 「諸」,宋、元、明三本作「諸兜率諸」。 Ⓚ 「皆來會聚」,大正藏原為「眾悉來集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來會聚」。 Ⓛ 「提頭賴吒」,宋本作「提地賴吒」。 Ⓜ 「勒」,聖本作「博」。 Ⓝ 聖本無「天」字。 Ⓞ 「厭鬼」,宋、元二本作「魘鬼」,明本作「魔鬼」。 Ⓟ 「毘留跛叉」,宋、元、明三本作「毘留波叉」,聖本作「毘留勒叉」。 Ⓠ 「天王」,宋本作「火龍王」。 Ⓡ 「毘沙門天王」,宋、元、明三本作「毘沙羅門王」。 Ⓢ 「勵」,聖本作「厲」。 Ⓣ 「伽留羅」,宋、元、明三本作「迦流羅」。 Ⓤ 「摩休勒」,大正藏原為「摩睺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休勒」。 Ⓥ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 「之」,宋、元、明、聖四本作「足」。 Ⓧ 「無」,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 「優多羅」,宋、元二本作「憂多羅」。 ⒝ 「毘舍婆」,宋、元、明三本作「毘舍羅」。 ⒞ 大正藏無「牟尼」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盡」字之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正」,聖本作「政」。 ⒢ 「常」,宋本作「當」。 ⒣ 宋、元、明、聖四本無「至真」二字。 ⒤ 聖本無「復於」二字。 ⒥ 大正藏在「令」字之後有一「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年歲」,宋、元、明三本作「年數」。 ⒨ 「比」,聖本作「北」。[*] ⒩ 「已」,聖本作「以」。[*] ⒪ 「便說此偈」,宋、元、明三本作「說偈曰」。 ⒫ 「當」,聖本作「應」。 ⒬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 大正藏無「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者」,聖本作「行者」。 ⒯ 「於今我首上…便說偈曰」二百九十九字高麗藏本無,大正藏參考宋、元、明三本置於卷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得」,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本改作「得」。 ⒲ 「天人得奉行,便生安隱處」,宋、元、明三本作「便生安隱處,天人得奉行」。 ⒳ 「佛」,大正藏原為「尼」,今依據明本改作「佛」。 ⒴ 「迦留羅」,大正藏原為「加留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迦留羅」。 [註解]① 自歸:自己歸依。 ② 能仁:指釋迦牟尼佛,為「牟尼」的義譯。 ③ 第七仙: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過去七佛的第七位。 ④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⑤ 黎庶:眾生。 ⑥ 聖眾:證果的聖人、僧眾。 ⑦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意思是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此處以這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⑧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摩竭陀」。 ⑨ 四等:慈、悲、喜、護(捨)四無量心。又譯為「四等心」。 ⑩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⑪ 阿僧祇:數目字,10^(7.1^31),比喻極大的數目。又譯為「無央數」、「無數」。在此為「阿僧祇劫」的簡寫,指極長的時間。 ⑫ 三清淨眼:肉眼、慧眼、天眼。 ⑬ 知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又譯為「他心智」。 ⑭ 護世四王:四天王居住於須彌山半山腰,各自守護其天下,因此名為護世。 ⑮ 兜率: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陀天」,義譯為「知足」。 ⑯ 叉手: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十」。 ⑰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⑱ 覩:「睹」的異體字,看見。 ⑲ 叉十: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手」。 ⑳ 目不眴:目不轉睛、眼睛一眨也不眨。「眴」為眼動,讀音同「眩」。 ㉑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㉒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㉓ 度無極:又作波羅蜜多、度,意為到彼岸。 ㉔ 檀度:布施度,為六度之一。 ㉕ 坏:用土封塞空隙,讀音同「陪」。 ㉖ 書䟽:寫書信、奏章。「䟽」為「疏」之異體字,讀音為ㄕㄨˋ。 ㉗ 數業:計算等維生的方法。 ㉘ 釋翅: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㉙ 拘薩: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拘薩羅」、「憍薩羅」。 ㉚ 迦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拘薩羅國東南,中印度北部。又譯為「伽尸」。 ㉛ 瞻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婆」、「占波」。 ㉜ 拘留: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又譯為「拘留搜」、「居樓」。 ㉝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㉞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 ㉟ 阿須倫:即「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㊱ 乾沓和:八部眾之一,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 ㊲ 拘尸: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這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那竭、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㊳ 無放逸:不怠惰。 ㊴ 拘隣:比丘名,以「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聞名,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當中第一位證果的。又譯為「憍陳如」。 ㊵ 須拔: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㊶ 方便:方法。 ㊷ 二從二法三從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之法無不了: ㊸ 三垢:貪、瞋、癡,又譯為「三毒」。 ㊹ 繒綵:彩色絲織品。 ㊺ 玄邃:奧妙深遠。 ㊻ 梵迦夷天:色界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通稱,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身天」。 ㊼ 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娛樂,因此稱為「化自在」。又譯為「化樂天」。 ㊽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較其低的天所變化出的欲境,自由拿來給自己娛樂,因此稱為「他化自在」。 ㊾ 豔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炎摩天」、「焰摩天」、「夜摩天」。 ㊿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又譯為三十三天)的天主。 ⑴ 提頭賴吒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欲界六天的第一天(四天王天)中,東方提頭賴吒天的天王。此天率領乾闥婆、毘舍闍等二神眾護持國土,安撫眾生,因此又稱為「持國天」。又譯為「袟栗帝羅色吒羅天王」。 ⑵ 毘留勒叉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樓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領鳩槃荼、薜荔多等二神眾助人善根增長,因此又稱為「增長天王」。又譯為「毘樓勒迦天王」。 ⑶ 毘留跛叉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西方毘留跛叉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龍、富單那等二神眾,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因此又稱為「廣目天王」。又譯為「毘樓匐叉天王」、「毘留博叉天王」。 ⑷ 毘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⑸ 閱叉:即「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⑹ 羅剎:食人血肉的惡鬼。 ⑺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⑻ 諷誦:出聲讀誦經文、偈頌。 ⑼ 伽留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樓羅」。 ⑽ 摩休勒: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又譯為「摩睺羅伽」。 ⑾ 甄陀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又譯為「緊那羅」。 ⑿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品」。 ⒀ 毘婆尸:過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過去七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覺者。 ⒁ 式詰:過去七佛中,第二位的佛名。又譯為「尸棄」。 ⒂ 毘舍婆:過去七佛中,第三位的佛名。又譯為「毘舍羅婆」、「毘濕波浮」。 ⒃ 拘留孫:過去七佛中,第四位的佛名。又譯為「拘樓孫」、「迦羅迦孫提」。 ⒄ 拘那含牟尼:過去七佛中,第五位的佛名。又譯為「拘那含」、「迦那迦牟尼」。 ⒅ 迦葉:過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 ⒆ 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如來十號。「至真」又譯為「應供」,指應該接受供養的完美的人,「等正覺」指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 ⒇ 劫比:人名,也作「劫北」,為國王的理髮師或侍者。 ➊ 夫:發語詞,無意義,讀音為「福」。 ➋ 三塗: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其中「塗」通「途」,即道路。 ➌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➍ 安隱:安穩。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進階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