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三)第一分典尊經第三

梵王向天人講述世尊過去生為大臣、出家修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執樂天般遮翼,於夜靜寂無人之時,放大光明,照耆闍崛山來至佛所,頭面禮佛足已,在一面立。時,般遮翼白世尊言:「近梵天王至忉利天,與帝釋共議。我親從彼聞,今者寧可向世尊說不?」

佛言:「汝欲說者,便可說之。」

般遮翼言:「一時,忉利諸天集法講堂,有所講論。時,四天王隨其方面,各當位坐,提帝賴吒天王在東方坐,其面西向,帝釋在前;毘樓勒天王在南方坐,其面北向,帝釋在前;毘樓博叉天王在西方坐,其面東向,帝釋在前;毘沙門天王在北方坐,其面南向,帝釋在前。時,四天王皆先坐已,然後我坐,復有餘大神天,皆先於佛所,淨修梵行,於此命終,生忉利天,使彼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稱,四者天樂,五者天威德。時,諸忉利天皆踊躍歡喜言:『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爾時,釋提桓知諸天人有歡喜心,即為忉利諸天而作頌曰:

「『忉利諸天人,  帝釋相娛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王
  諸天受影福,  壽、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  故來生此間。
  復有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復殊勝。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王[*]。』

「爾時,忉利諸天聞此偈已,倍復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釋提桓因見忉利天歡喜悅豫,即告之曰:『諸賢!汝等頗欲聞如來八無等法不?』時,忉利諸天言:『願樂欲聞!』

八無等法「帝釋報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諸賢!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不見過去、未來、現在有如來、至真,十號具足,如佛者也。佛法微妙,善可講說,智者所行,不見過去、未來、現在有微妙法,如佛者也。佛由此法,而自覺悟,通達無礙,以自娛樂,不見過去、未來、現在能於此法而自覺悟,通達無礙,以自娛樂,如佛者也。諸賢!佛以此法自覺悟已,亦能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入於寂滅。譬如恒河水、炎摩水,二水流,入于大海。佛亦如是,善能開示涅槃徑路,親近漸至,入于寂滅,不見過去、未來、現在有能開示涅槃徑路,如佛者也。諸賢!如來眷屬成就,剎利、婆羅門、居士、沙門、有智慧者,皆是如來成就眷屬,不見過去、未來、現在眷屬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大眾成就,所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大眾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言行相應,所言如行,所行如言,如是則為法法成就,不見過去、未來、現在言行相應,法法成就,如佛者也。諸賢!如來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慈愍心利益天人,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如佛者也。諸賢!是為如來八無等法。』

「時,忉利天作是說言:『若使世間有八佛出者,當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時,忉利天言:『且置八佛,正使七佛、六佛,乃至二佛出世者,亦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何況八佛?』時,釋提桓因告忉利天言:『我親從佛聞,親從佛受,欲使一時二佛出世,無有是處。但使如來久存於世,多所慈愍,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則大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大梵王至忉利天時,般遮翼白佛言:「世尊!忉利諸天所以集法講堂上者,共議思惟,稱量觀察,有所教令,然後為四天王說。四王受教已,各當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異光照于四方。時,忉利天見此光已,皆大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諸大神天有威德者,亦皆驚怖:『今此異光,將有何怪?』時,大梵王即化為童子,頭五角,在天眾上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眾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光。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隨所詣坐,坐生欣悅,譬如剎利水澆頭種,登王位時,踊躍歡喜。其坐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天[*]眾上虛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而作頌曰:

「『忉利諸天人,  帝釋相娛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王
  諸天受影福,  壽、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  故來生此間。
  復有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復殊勝。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王[*]。』

「時,諸忉利天語童子曰:『吾等聞天帝釋稱說如來八無等法,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時,梵童子語忉利天言:『何等如來八無等法?吾亦樂聞。』時,天帝釋即為童子說如來八無等法,忉利諸天、童子聞說已,倍復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時,童子見天歡喜,復增欣踊,即告忉利天曰:『汝等欲聞一無等法不?』天曰:『善哉,願樂欲聞。』

「童子告曰:『汝樂聞者,諦聽,諦受,當為汝說。』告諸天曰:『如來往昔為菩薩時,在所生處聰明多智。諸賢!當知過去久遠時,世有王名曰地主,第一太子名曰慈悲。王有大臣名曰典尊,大臣有子名曰焰鬘。太子慈悲有朋友,其朋亦與六剎利大臣而為朋友。地主大王欲入深宮遊戲娛樂時,即以國事委付典尊大臣,然後入宮作倡伎樂,五欲自娛。時,典尊大臣欲理國事,先問其子,然後決斷;有所處分,亦問其子。』

「其後典尊忽然命終,時地主王聞其命終,愍念哀傷,撫膺而曰:『咄哉!何辜失國良輔?』太子慈悲默自念言:『王失典尊以為憂苦,今我宜往於大王,無以彼喪而生憂苦。所以然者?典尊有子名曰焰鬘,聰明多智乃過其父,今可徵召以理國事。』時,慈悲太子即詣王所,具以上事白其父王,王聞太子語已,即召焰鬘而告之曰:『吾今以汝補卿父處,授汝相印。彼時焰鬘受相印已,王欲入宮,復付後事。』

典尊善理政事「時,相焰鬘明於治理,父先所為焰鬘亦知,父所不及焰鬘亦知,其後名稱流聞海內,天下咸稱為大典尊。時,大典尊後作是念:『今王地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王位者,未為難也,我今寧可先往語彼六剎利大臣,今王地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君等亦當別封王土,居位之日,勿相忘也。』

「時,大典尊即往六剎利大臣,而告之曰:『諸君!當知今王地主年已朽邁,餘壽未幾,若以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汝等可往白太子此意,我等與尊生小知舊,尊苦我苦,尊樂我樂。今王衰老,年已朽邁,餘壽未幾,今者太子紹王位者,未為難也,尊設登位,當與我封。』時,六剎利大臣聞其語已,即詣太子,說如上事。太子報言:『設吾登位,列土封國,當更與誰?』

「時,王未久忽然而,國中大臣尋拜太子補王正位。王居位已,默自思念:『今立宰相,宜准先王。』復自思念:『誰堪此舉?正當即任大典尊位。』時,王慈悲即告大典尊:『我今使汝即於相位,授以印信,汝當勤憂,綜理國事。』時,大典尊聞王教已,即受印信,王每入宮,輙以後事付大典尊。

分封國土「大典尊復自念言:『吾今宜往六剎利所,問其寧憶昔所言不?』即尋往詣語剎利曰:『汝今寧憶昔所言不?今者太子以登王位,隱處深宮,五欲自娛,汝等今者可往問王,王居天位,五欲自娛,寧復能憶昔所言不?』時,六剎利聞是語已,即詣王所,白大王言:『王居天位,五欲自娛,寧復能憶昔所言不?列土封,誰應居之?』王曰:『不忘昔言,列土封邑,非卿而誰?』王復自念:『此閻浮提地,內廣外狹,誰能分此以為七分?』復自念言:『唯有大典尊乃能分爾。』即告之曰:『汝可分此閻浮提地,使作七分。』

兼任七相「時,大典尊即尋分之,王所治城,村邑郡國,皆悉部分,六剎利國亦與分部。王自慶言:『我願已果!』時,六剎利復自慶幸:『我願已果,得成此業,大典尊力也。』六剎利王復自思念:『吾國初建,當須宰輔,誰能堪任?如大典尊,即當使之,通領國事。』爾[*]時,六剎利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吾國須相,卿當為吾通領國事。』於是,六國各授相印。

「時,大典尊受相印已,六王入宮遊觀娛樂,時,皆以國事付大典尊,大典尊理七國事,無不成辦。時,國內有七大居士,典尊亦為處分家事,又能教授七百梵志諷誦經典,七王敬視大典尊相,猶如神明,國七居士視如大王,七百梵志視如梵天。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皆自念言:『大典尊相,常與梵天相見,言語坐起親善。』

閉關四月修四無量「時,大典尊默七王、居士、梵志意,謂:『我常與梵天相見,言語坐起;然我實不見梵天,不與言語,不可,虛受此。我亦曾聞諸先宿言:「於夏四月閑居靜處,修四無量者,梵天則下,與共相見。」今我寧可修四無量,使梵天下,共相見不?』於是,典尊至七王所而白王言:『唯願大王顧臨國事,我欲於夏四月修四無量。』七王告曰:『宜知是時。』大典尊相又告七居士:『汝等各勤己務,吾欲夏四月修四無量。』居士曰:『諾!宜知是時。』又告七百梵志:『卿等當勤諷誦,轉相教授,我欲於夏四月修四無量。』梵志曰:『諾!今者大師宜知是時。』

梵天來見「時,大典尊於彼城東造閑靜室,於夏四月,即於彼止,修四無量,然彼梵天猶不來下,典尊自念:『我聞先宿言,於夏四月,修四無量,梵天下現。今者寂然,聊無髣髴。』時,大典尊以十五日月滿時,出其靜室,於露地坐,坐未久,有大光現,典尊默念:『今此異光,將無是梵欲下瑞耶?』

「時,梵天王即化為童子,頭五角髻[*],在典尊上虛空中坐,典尊見已,即說頌曰:

「『此是何天像?  在於虛空中,
  光照於四方,  如大火𧂐燃』。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唯梵世諸天,  知我梵童子,
  其餘人謂我,  祀祠於大神。』

「時,大典尊以偈報曰:

「『今我當承,  奉致恭敬,
  設種種上味,  願天知我心。』

「時,梵童子復以偈報曰:

「『典尊汝所修,  為欲何志求?
  今設此供養,  當為汝受之。』

「又告大典尊:『汝若有所問,自恣問之,當為汝說。』時,大典尊即自念言:『我今當問現在事耶?問未然事耶?』復自念言:『今世現事,用復問為?當問未然幽冥之事。』即向梵童子以偈問曰:

「『今我問梵童,  能決疑無疑,
  學何住何法,  得生於梵天?』

「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當捨我人想,  獨處修慈心,
  除欲無臭穢,  乃得生梵天。』

「時,大典尊聞是偈已,即自念言:『梵童子[*]說偈,宜除臭穢,我不解此,今宜更問。』時,大典尊即以偈問曰:

「『梵偈言臭穢,  願今為我說,
  誰開世間門,  墮惡不生天?』

生天之法「時,梵童子[*]以偈報曰:

「『欺妄懷嫉妬,  習慢增上慢
  貪欲瞋恚癡,  自恣藏於心。
  此世間臭穢,  今說令汝知,
  此開世間門,  墮惡不生天。』

「時,大典尊聞此偈已,復自念言:『梵童子[*]所說臭穢之義我今已解,但在家者無由得除,今我寧可捨世出家,剃除鬚髮,法服修道耶!』

「時,梵童子[*]知其志念,以偈告曰:

「『汝能有勇猛,  此志為勝妙;
  智者之所為,  死必生梵天。』

「於是,梵童子忽然不現。

國王挽留「時,大典尊還詣七王白言:『大王!唯願垂神善理國事,今我意欲出家離世,法服修道。所以者何?我親於梵童子[*]聞說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彼時,七王即自念言:『凡婆羅門多貪財寶,我今寧可大開庫藏,其所須,使不出家。』時,七國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設有所須,吾盡相與不足出家。』時,大典尊尋白王曰:『我今以為蒙王賜已,我亦大有財寶,今者盡留以上大王,願出家,遂我志願。』

「時,七國王復作是念:『凡婆羅門多貪美色,今我寧可出宮婇女,以滿其意,使不出家。』王即命典尊而告之曰:『若須婇女,吾盡與汝,不足出家。』典尊報曰:『我今已為蒙王賜已,家內自有婇女眾多,今盡放遣,求離恩愛,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童子[*]聞說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

「時,大典尊向慈悲王,以偈頌曰:

「『王當聽我言,  王為人中尊,
  賜財寶婇女,  此寶非所樂。』

「時,慈悲王以偈報曰:

「『檀特伽陵城,  阿婆布和城,
  阿槃大天城,  鴦伽瞻婆城,
  藪彌薩羅城,  西陀路樓城,
  婆羅伽尸城,  盡汝典尊造,
  五欲有所少,  吾盡當相與;
  宜共理國事,  不足出家去。』

「時,大典尊以偈報曰:

「『我五欲不少,  自不樂世間;
  已聞天所語,  無心復在家。』

「時,慈悲王以偈報曰:

「『大典尊所言,  為從何天聞,
  捨離於五欲,  今問當答我。』

「時,大典尊以偈答曰:

「『昔我於靜處,  獨坐自思惟;
  時梵天王來,  普放大光明;
  我從彼聞已,  不樂於世間。』

「時,慈悲王以偈告曰:

「『小住大典尊,  共弘善法化;
  然後俱出家,  汝即為我師。
  譬如虛空中,  清淨琉璃滿;
  今我清淨信,  充徧佛法中。』

「時,大典尊復作頌曰:

「『諸天及世人,  皆應捨五欲,
  蠲除諸穢污,  淨修於梵行。』

無常迅速、喘息之間「爾時,七國王語大典尊曰:『汝可留住七歲之中,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獲,我亦當同。』時,大典尊報七王曰:『世間無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間,猶亦難保,乃至七歲,不亦遠耶?』七王又言:『七歲遠者,六歲、五歲,乃至一歲,留住靜宮,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如汝所得,我亦宜同。』時,大典尊復報王曰:『世間無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間,猶亦難保,乃至一歲尚亦久爾[*],如是七月,至于一月,猶復不可。』王又語言:『可至七日,留住深宮,極世五欲,共相娛樂,然後捨國,各付子弟,俱共出家,不亦善耶?』大典尊答曰:『七日不遠,自可留爾[*],唯願大王勿違信誓,過七日已,王若不去,我自出家。』

「時,大典尊又至七居士所語言:『汝等各理己務,吾欲出家,修無為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天聞說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時,七居士報典尊曰:『善哉,斯志!宜知是時,我等亦欲俱共出家,如汝所得,我亦宜同。』

「時,大典尊復詣七百梵志所,而告之曰:『卿等當勤諷誦,廣探道義,轉相教授,吾欲出家修無為道。所以然者?我親從梵天聞說臭穢,心甚惡之,若在家者,無由得除。』時,七百梵志白典尊曰:『大師!勿出家也。夫在家安樂,五欲自娛,多人侍從,心無憂苦。出家之人獨在空閑,所欲悉無,無可貪取。』典尊報曰:『吾若以在家為樂,出家為苦,終不出家;吾以在家為苦,出家為樂,故出家爾[*]。』梵志答曰:『大師出家,我亦出家;大師所行,我亦盡行。』

「時,大典尊至諸妻所,而告之曰:『卿等隨宜欲住者住,欲歸者歸,吾欲出家,求無為道,具論上事,明出家意。』時,諸婦答曰:『大典尊在,一如我夫,一如我父,設今出家,亦當隨從,典尊所行,我亦宜行。』

「過七日已,時,大典尊即剃除鬚髮,服三法衣,捨家而去。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轉,有八萬四千人同時出家,從大典尊。時,大典尊與諸大眾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

「爾時,梵王告諸天眾曰:『時,典尊大臣豈異人乎?莫造斯觀,今釋迦文佛即其身也。世尊爾時過七日已,出家修道,諸大眾,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汝等若於我言有餘疑者,世尊今在耆闍崛山,可往問也,如佛所言,當受持之。』」

般遮翼言:「我以是緣,故來詣此。唯然,世尊!彼大典尊即世尊是耶?世尊爾時過七日已,出家修道,與七國王乃至八萬四千人同時出家,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耶?」

佛告般遮翼曰:「爾時大典尊豈異人乎?莫造斯觀,即我身是也。爾時,舉國男女行來舉動,有所破損,尋皆舉聲曰:『南無大典尊七王大相!南無大典尊七王大相!』如是至三。般遮翼!時,大典尊有大德力,然不能為弟子說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所說法,弟子受行,身壞命終,得生梵天;其次,行淺者生他化自在天;次生化自在天、兜率陀天、焰天、忉利天、四天王、剎利、婆羅門、居士大家,所欲自在。

「般遮翼!彼大典尊弟子,皆無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然非究竟道,不能使得究竟梵行,不能使至安隱之處。其道勝者,極至梵天爾[*]。今我為弟子說法,則能使其得究竟道、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終歸涅槃。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其次,行淺者斷五下結,即於天上而般涅槃,不復還此。其次,三結盡,薄婬、怒、癡,一來世間而般涅槃;其次,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道,極七往返,必得涅槃。般遮翼!我諸弟子不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究竟道法,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終歸滅度。」

爾時,般遮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羅閱祇」,巴利本作 Rājagaha。

「耆闍崛」,巴利本作 Gijjhakūṭa。

「執樂天般遮翼子」,巴利本作 Pañcasikha Gandhabba-putta。

聖本無「明」字。

「近」,大正藏原為「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近」。

「忉利」,巴利本作 Tāvatiṁsa。

「提帝賴吒」,明本作「提頭賴吒」。

「提帝賴吒」,巴利本作 Dhataraṭṭha。

「毘樓勒」,巴利本作 Virūḷhaka。

「毘樓博叉」,巴利本作 Virūpakkha。

「毘沙門」,巴利本作 Vessavaṇa。

「提桓」,大正藏原為「桓提」,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提桓」。

「釋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m Inda。

「王」,聖本作「法」。[*]

「來」,宋、元、明三本作「是」。

「于」,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于」。

大正藏無「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說。四」,大正藏原為「四天」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嘉興藏五本改作「說。四」。

「髻」,聖本作「結」。[*]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生」,宋、元、明、聖四本作「主」。

「其」,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王」,聖本作「法」。

「童子」,宋、元、明三本作「重」。

「踊」,大正藏原為「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踊」。

「地主」,巴利本作 Disampati。

「慈悲」,巴利本作 Reṇu。

「典尊」,巴利本作 Govinda。

「焰鬘」,巴利本作 Jotipāla。

「即」,宋、元、明、聖四本作「則」。

「問」,明本作「聞」。

「輔」,大正藏原為「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輔」。

「言」,大正藏原為「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典尊」,巴利本作 Mahā-Govinda。

「後」,明本作「復」。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覆」。

「位」,宋、元、明、聖四本作「耳」。

「即」,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即」。

「天」,元、明二本作「大」。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耳」。[*]

「命」,聖本作「令」。

「辦」,大正藏原為「辨」,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辦」。

「養」,大正藏原為「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養」。

宋、元、明三本無「夏」字。

大正藏在「宿」字之後有一「舊」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頭」,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大」,宋、元、明三本作「火」。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聖本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問」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子」字。

「開」,宋、元、明三本作「閉」。

「寶」,宋、元、明三本作「實」。

「檀特」,巴利本作 Dantapura。

「伽陵」,巴利本作 Kaliṅga。

「阿婆」,宋、元、明三本作「阿波」。[*]

「阿婆」,巴利本作 Assaka。

「布和」,巴利本作 Potana。

「阿槃」,明本作「可槃」。

「阿槃」,巴利本作 Avantī。

「大天」,巴利本作 Mahīssatī。

「鴦伽」,巴利本作 Aṅga。

「瞻波」,巴利本作 Campā。

「藪」,大正藏原為「數」,今依據聖本改作「藪」。

「路樓」,巴利本作 Roruka。

「婆羅」,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伽尸」,巴利本作 Kāsī。

大正藏在「世」字之前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探」,宋、元、明三本作「採」,聖本作「深」。

「閑」,大正藏原為「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閑」。

大正藏在「盡」字之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尋皆」,大正藏原為「皆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尋皆」。

「疑」,宋、元、明、聖四本作「癡」。[*]

「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戒」。[*]

[註解]

執樂天: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乾沓和」、「揵沓和」。

般遮翼:一位執樂神(天龍八部中的乾闥婆神)的名字,常為天帝釋演奏音樂,參見《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又譯為「波遮旬」、「五結」、「五髻」。

法講堂:三十三天議事的殿堂,位於善見城外的西南角。又譯為「善法講堂」、「善法堂」、「正法殿」。

方面:所在之方。

提帝賴吒: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東方提頭賴吒天的天王。此天率領乾闥婆、毘舍闍等二神眾護持國土,安撫眾生,因此又稱為「持國天」。又譯為「提頭賴吒」、「袟栗帝羅色吒羅」。

毘樓勒: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樓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領鳩槃荼、薜荔多等二神眾助人善根增長,因此又稱為「增長天王」。又譯為「毘留勒天王」。

毘樓博叉: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西方毘樓匐叉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龍、富單那等二神眾,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因此又稱為「廣目天王」。又譯為「毘留博叉天王」。

影福:仍有減損的五種福報。

悅豫:歡悅快樂。豫:快樂。

炎摩水: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為恆河的最大支流。又譯為「耶符那」、「耶扶那」、「耶蒲那」、「搖尤那」。

眷屬:親友,此處特指佛教四眾弟子。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稱量:反復推敲。

髻:盤起來的頭髮。

嶷然:超絕清高的樣子。「嶷」讀音同「匿」。

欣踊/躍:歡欣鼓舞的樣子。踊:跳躍。

倡伎樂:演戲看戲、歌舞音樂。

處分:處理;處置。

愍念:憐憫;同情。

撫膺:撫胸,表示悲恨。

咄哉:表示痛惜。

諫: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相印:宰相的官印。

朽邁:衰老。

紹:接續、繼承。

生小知舊:從小的朋友。生小:幼小。知舊:朋友。

列土:分封土地。也作「裂土」。

崩:古稱天子之死。如:「駕崩」、「崩殂」。

邑:封地。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宰輔:宰相的別名。

諷誦:背誦而熟記。

坐起:安坐與起立,指行為舉止。

識:知道、了解。

養默:沈默寡言。

稱:讚頌、讚譽。

閑居靜處:處在安靜的地方。

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聊無髣髴:似乎沒有。「髣髴」也作「彷彿」。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諮:商量、詢問。通「咨」。

誨:教導;明示。

未然:還沒成為事實。

增上慢:自以為了不起。

相與:給予。

不足:不值得。

小住:稍微停留一陣子。

蠲除:免除;去除。

極世五欲:盡量地享受五欲。極:窮盡、達到最高點。

無為道:無造作的法;不是由因緣而生(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的法。例如涅槃。

異人:別人。

行來舉動,有所破損:

究竟:最高;無上。

有漏:有煩惱。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滅度:又作般涅槃,與寂滅、入滅同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無常迅速,當及時修行。

本經中大典尊說:「世間無常,人命逝速,喘息之間,猶亦難保。」

相關的概念可參考:

雜阿含經卷七175~186諸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

《增壹阿含經》卷35:「是故,比丘!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如是,比丘!當知作如是學。」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8〈雙品8〉第73經
比丘們!當比丘這樣地修習死念:『啊!願我於吐氣後吸氣,或吸氣後吐氣的期間,作意世尊的教說,則會有許多我所做的。』,比丘們!這些被稱為:『比丘們住於不放逸,為滅盡諸煩惱而銳利地修習死念。

另一方面,修習隨死念(死想)成就七覺支,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七742經。
云何比丘修習隨死念?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修隨死念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捨覺分亦如是說。

(阿建) 1.五欲已體驗到極限的大典尊大臣,五欲已經不再是他需要的。 2.而且此世的佛陀,大典尊,在老國王將死時,主動向太子爭取之後的國家統治權,後續也做得很好,沒有眷戀權位去出家,在佛經中,我記得較少主動爭取統治權的,此為此經特色。

 
agama3/長阿含經第三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6/23 17:4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4752998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