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四諦品第二十

導讀

四聖諦是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 滅: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一)[0631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四諦之法。云何為四?所謂初苦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盡。第二者苦習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盡。第三[*]者苦盡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盡。第四[*]者苦出要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盡。

「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彼云何[*]名為苦[*]習諦?所謂[*]習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是謂[*]名為苦[*]習諦。

「彼云何[*]名為苦盡諦?所謂盡諦者,欲愛永盡無餘,不復更造,是謂[*]名為苦盡諦。

「彼云何[*]名為苦出要諦?所謂苦出要諦者,謂賢聖八品道,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名為苦出要諦。

「如是,比丘!有此四諦,實有不虛,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諦。諸有眾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無色者,有想、無想者,如來最上。然成此四諦,故名為四諦。是謂,比丘!有此四諦。然不覺知,長處生死,輪轉五道。我今以得此四諦,從此岸至彼岸,成就此義,斷生死根本,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今有四諦法,  如實而不知,
 輪轉生死中,  終不有解脫。
 如今有四諦,  [*]以覺[*]以曉了,
 [*]以斷生死根,  更亦不受有。

「若有四部之眾,不得此諦,不覺不知,便隨五道。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成此四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七=六【聖】*

  「七」,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五+(四法初)【宋】【元】【明】,五=四【聖】

  ????

~S. 56. 21. Vijjā 1.

  ???

〔初〕-【聖】

  聖本無「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初」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不可盡義〕-【聖】

  聖本無「不可盡義」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可盡義」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第三者〕-【聖】

  聖本無「第三者」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三者」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說法無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說法無盡」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說法無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離〕-【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離」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諦〕-【聖】

  聖本無「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諦」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三足〕-【聖】

  聖本無「三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三足」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足+(多足)【聖】

  「足」,聖本作「足多足」。
  大正藏無「多足」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隨=墮【宋】【元】【明】

  「隨」,宋、元、明三本作「墮」。
  「墮」,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墮」。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人生一切的苦,總不離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而這些總歸是五陰所造成的。怎麼說呢:

宇宙一切外在、身心,都是五陰、六入組成的。當人的「六入」接「觸」到六境,就產生「受」,包括苦受(容易引起瞋心)、樂受(容易引起貪心)或不苦不樂受(容易引起癡心)。

「受」之後 → 「愛」→ 取 → 有 → 生→ 老死 →...,十二因緣的純大苦聚因此周而復始。

所以,換句話說,當我們把一切苦(苦)都研究透徹了,就會發現苦的源頭都來自於我們對於五陰、六入的貪愛(集);只要能於五陰、六入離「愛」,十二因緣的鎖鏈就會斷掉,我們就能究竟涅槃(滅);證得涅槃的方法,就是八正道(道),而證得涅槃之後,我們一切的身、語、意就會100%合乎八正道。

(melon註:以上還請大家不吝指正,謝謝。)


  • 苦與集
苦(苦的現象) 集(苦的原因)
生的痛苦 來自對?的渴愛
老的痛苦 來自對青春的渴愛?
病的痛苦 來自對健康的渴愛?
怨憎會的痛苦 來自對所愛人、事、物的渴愛
愛別離的痛苦 來自對所愛人、事、物的渴愛
求不得的痛苦 來自對幸福、順境的渴愛?
  • 對於有修行止觀的人,可以發現享受五欲雖然快樂,卻也時時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級美食為例,想要美食的當下,這個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當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痺感官的背後是「五陰熾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則是「愛別離苦」。

(二)[0631b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法,多饒益人。云何為四?第一法者當親近善知識,第二者當聞法,第三者當知法,第四者當法法相明。是謂,比丘!有此四法,多饒益人。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四預流支」不同說法的對照
《雜阿含經》卷30第843經 本經 《增一、卷6、利養品13》第5經
(1)親近善男子 (1)親近善知識
(2)聽正法 (2)當聞法
(3)內正思惟 (3)當知法
(4)法次法向 (4)法法相明 法法成就

(三)[0631b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若如來出現於世時,便有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云何為四?

執著很深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此眾生類多有所著,若說不染著法時,亦復承受,念修行之,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於世時,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謂初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復次,阿難!輪轉不停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輪轉不住,恒在五道,正使欲說法時,亦復承受,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世時,有此二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復次,阿難!驕慢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此眾生類,恒懷憍慢,不去心首,若使說法,亦復承受,心不遠離。然復,阿難!此眾生類,恒懷憍慢,不去須臾,設復說法時,亦復承受,是謂第三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復次,阿難!無明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此眾生類,無明所覆,設復說有明法時,亦復承受而不忘失。若復,阿難!說此有明、無明法時,而心意柔和,恒喜修行。是謂,阿難!若如來出現世時,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若有多薩阿竭現在時,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故,阿難!當發喜心向如來所。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V. 127. Abbh tadhammā.

  ???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ā.

  ???

多薩阿竭~Tathāgata.

  ???

[註解]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讚嘆的事。

不去心首:(憍慢)不離開心頭。

不去須臾:(憍慢)片刻不離。

多薩阿竭:音譯,如來十號之一;義譯為「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之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是說,如來出現於世時,會有四種未曾有的事情:

1. 執著很深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
2. 輪轉不停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
3. 驕慢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
4. 無明的眾生,也能受法、行法。

  • 如來十號(以下出自佛光大藏經)

雖稱十號,然一般皆列舉十一號,即:
(一)如來(梵 tathāgata),音譯多陀阿伽陀,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
(二)應供(梵 arhat),音譯阿羅漢,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
(三)正遍知(梵 samyak-sajbuddha),音譯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
(四)明行足(梵 vidyā-carana-sajpanna),即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之行業悉圓滿具足。
(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槃。
(六)世間解(梵 loka-vid),了知眾生、非眾生兩種世間,故知世間滅及出世間之道。
(七)無上士(梵 anuttara),如諸法中,涅槃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
(八)調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ārathi),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雜語等,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
(九)天人師(梵 śāstā deva-manusyānāj),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脫煩惱。
(十)佛(梵 buddha),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
(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anuttara-samyak-sajbodhi):

其實就是佛的兩號:無上士(梵anuttara)-正遍知(梵samyak-sajbuddha)。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四)[0631c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擔,亦當說持擔人,亦當說擔因緣,亦當說捨擔。汝等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當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擔?所謂五盛陰是。云何為五?所謂色、痛、想、行、識陰,是謂[*]名為擔。

「彼云何名為持擔人?所謂持擔人者,人身是也。字某、名某,如是生,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壽命長短,是謂[*]名為持擔人。

「彼云何[*]名為擔因緣?所謂擔因緣者,愛著因緣是。與欲共俱,心不遠離,是謂[*]名為擔因緣。

「彼云何[*]名為當捨離擔?所謂能使彼愛永盡無餘,已除、已吐。是謂,比丘!名捨離擔。

如是,比丘!我今已說擔,已說擔因緣,已說持擔人,已說捨擔,然諸如來所應行者,我今已辦。若樹下、空處、露坐,常念坐禪,莫行放逸。」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當念捨重擔,  更莫造新擔,
 擔是世間病,  捨擔第一樂。
 亦當除愛結,  及捨非法行,
 盡當捨離此,  更不復受愛。

「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捨離於擔。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22. 22. Bhāra.

  ???

擔~Bhāra.

  ???

〔諦聽〕-【聖】

  聖本無「諦聽」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諦聽」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某名某=其【聖】

  「某名某」,聖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某名某」,今依據聖本改作「其」。

壽=受【聖】

  「壽」,聖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壽」,今依據聖本改作「受」。

〔擔〕-【聖】*

  聖本無「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比丘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比丘名」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丘名」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離〕-【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如是比丘〕-【聖】

  聖本無「如是比丘」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是比丘」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愛=有【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擔:五盛陰
  • 持擔人:人身
  • 持擔因緣:愛著
  • 當捨離擔:能使彼受永盡無餘

(五)[0632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生。云何為四?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彼云何名為卵生?所謂卵生者,鷄、雀、烏、鵲、孔雀、蛇、魚、蟻子之屬,皆是卵生。是謂[*]名為卵生。

「彼云何[*]名為胎生?所謂人及畜生,至二足蟲,是謂[*]名為胎生。

「彼云何[*]名為因緣生?所謂腐肉中虫、廁中虫、如尸中虫。如是之屬,皆名為因緣生。

「彼云何[*]名為化生?所謂諸天、大地獄、餓鬼、若人、若畜生,是謂名為化生。是謂,比丘!有此四生。諸比丘捨離此四生,當求方便,成四諦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烏=鳥【宋】【元】【明】【聖】

  「烏」,宋、元、明、聖四本作「鳥」。
  「鳥」,大正藏原為「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鳥」。

蟻子之屬=之屬蟻子【宋】【元】【明】【聖】

  「蟻子之屬」,宋、元、明、聖四本作「之屬蟻子」。
  「之屬蟻子」,大正藏原為「蟻子之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之屬蟻子」。

「所謂人及」,宋、元、明三本作「捨欲界天及人之屬」。

「畜」,聖本作「六畜」。

尸=屍【聖】

  「尸」,聖本作「屍」。
  「屍」,大正藏原為「尸」,今依據聖本改作「屍」。

諸天大=大【宋】【元】,=天【明】

  ????

[註解]

卵生:受精卵自母體排出,由卵內蛋黃提供營養,在體外孵化成新的個體。如鳥類、魚類、爬蟲類等皆屬卵生動物。

胎生:受精卵在母體中,靠母體補給的營養,經過適當發育而後產生新的個體。

濕生:依濕氣而生的動物,如蚊蠅。

化生: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因緣生:此疑為濕生之誤植。

若人、若畜生:也有(少數)人及畜生是化生。前二段經文已說明人及畜生一般是胎生,這邊則提少數人及畜生是化生,例如劫初時從光音天墮落的人類,是化生的,因為他們原本是在光音天,化生於人間。

[對應經典]

 

(六)[0632a20]

聞如是:

一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連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世間有此四人。云何為四?所謂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或有一人與結相隨,然內有結如實知之。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知之。

「諸賢當知,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此二有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此人極為妙。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此人於二無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四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此人於無結人中最為第一。諸賢當知,世間有此四人。」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有何因緣,有結相隨人,一人下賤,一人最妙?復有何因緣,此二無結人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舍利弗對曰:「彼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人作是念:『我當作淨想。』彼便思惟作淨想。當作淨想時,便起欲心,以起欲心已,便有貪欲、瞋恚、癡心而命終。爾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便有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目連當知,猶如有人詣市買得銅器,塵土垢坌,極為不淨。彼人不隨時摩抆,不隨時淨洗,然彼銅器倍更生垢,極為不淨。此第一人亦復如是,與垢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便作是念:『我當思惟淨想。』已思惟淨想,便生欲心,已生欲心,則有貪欲、瞋恚、愚癡而命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

「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已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以思惟不淨想,便不生欲心,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及者及,便無貪欲、瞋恚、愚癡,亦復無結而命終。猶如有人從市中買得銅器,塵垢所染,彼人隨時修治,洗蕩使淨。此人亦復如是。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彼人便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更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教令得證,已無欲心、無瞋恚、愚癡而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目連曰:「復以何因緣,使此二人不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舍利弗曰:「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彼便作是思惟,我不求方便思惟,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人有欲心、瞋恚、愚癡所縛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買銅器,非塵垢所染,然不隨時洗治,亦不隨時修治;此第三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不知,亦不作是學,我當求方便,滅此諸結;而有貪欲、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

「彼第四人不與結俱,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令作證。彼以無此結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得好銅器極淨潔,復加隨時修治,磨洗其器。爾時,彼器倍復淨好,此第四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獲者獲、不得者得、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便無結使貪欲、瞋恚、愚癡,身壞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一人為上,一人下賤。」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何以故名曰結?」

舍利弗曰:「目連當知,惡不善法,起諸邪見,故名為結。或復有人而作是念:『如來問我義已,然後與諸比丘說法,不問餘比丘義,而如來與比丘說法。』或復有是時,世尊語餘比丘而說法,然不語彼比丘如來說法。『如來不語我與比丘說法。』或有不善,或有貪欲。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恒在諸比丘前而入村乞食,不使餘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或有是時,餘比丘在前而入村乞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我不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目連當知,或復有是時,比丘作是念:『我當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餘比丘先比丘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或復有時,餘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我不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食已與檀越說法,不使餘比丘食訖與檀越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彼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我食竟與檀越說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當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我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諸比丘不知我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諸比丘知此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不使餘比丘語我言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餘比丘語言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彼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清淨比丘告我,不使不清淨比丘告我。』或復有時,不清淨比丘告彼比丘言:『彼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若有比丘告我者,當在屏處,不在大眾之中。』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在大眾中告語,不在屏處。比丘復作是念:『此諸比丘在大眾中告我,不在屏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目連當知,此諸法之本,興起此行者,名為結使。目連!復知諸有四部之眾,犯此行者,皆共聞知。雖言我行阿練若,在閑靜之處,正使著五納衣,恒行乞食,不擇貧富,行不卒暴,往來住止,坐起動靜,言語默然,彼比丘作是念:『使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斯諸梵行者,恒來供養我。』彼比丘雖有是念,然四部眾亦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未除故,見聞念知。猶如有人,一銅器極為清淨,復以不淨盛著銅器中,復以餘器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君所持者是何物乎?我等欲得觀見。』是時,眾人素既飢儉,謂呼:『是好飲食。』尋發器蓋,然是不淨,皆共得見。此比丘亦復如是。雖有阿練若行,隨時乞食,著五納衣,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彼雖生此念:『欲使諸梵行者,隨時來供養。』然復諸梵行人,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法結使未盡故。

「目連當知,諸有比丘無此惡不善法,結使已盡,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猶是持法之人。或受人請,或受長者供養,彼比丘無此貪欲之想。是時,四部之眾及諸梵行者,皆來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行清淨故,皆見聞念知。猶如有人有好銅器,盛好飲食,氣味極香,復以物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此是何物,我等欲得觀見。』時尋發看,見是飲食,皆共取食。此亦如是,比丘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受長者供養,彼不作是念:『使諸梵行者來供養我。』然復諸梵行者,皆來供養之。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以除盡故。是故,目連!以此諸行故,名為結使。」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歎曰:「善哉!善哉!舍利弗!所以然者,我昔遊此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至彼車師舍,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彼工師手執斧而材。是時,更有長老工師有少事緣,來至此工師舍。是時,彼工師修治材板。是時,彼老工師而生此念:『此小工師斫材如我意不?我今當觀之。』是時,彼工師所嫌之處,彼工師盡取斫之。是時,彼老工師甚懷歡喜,而作是念:『善哉!善哉!卿所斫材盡如我意。』此亦如是,諸有比丘心不柔和,捨沙門行,心懷姦偽,不從沙門之法,性行麁踈,不知慚愧,強顏耐辱,為卑賤行,無有勇猛。或喜多忘失,不憶所行,心意不定,所作錯亂,諸根不定,然今尊者舍利弗觀察性行已,而修治之。

「諸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甚恭敬戒,不捨沙門賢聖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是非,諸根不亂。彼聞尊者舍利弗語已,便自承受,亦不忘失。猶如若男、若女,端正無雙,極自沐浴,著好新衣,用香塗身。若復有人,復加以優鉢華,持用奉上,彼人得已,即著頭上,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此亦如是,若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恭敬於戒,不失沙門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是非,諸根不亂。彼從尊者舍利弗聞是語已,甚懷歡喜,不能自勝,而受其教。如此諸族姓子說此法教。」

爾時,諸賢各各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5. Anaṅgaṇa.,[No. 26(87), No. 49]

  ????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二+(人)【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二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愚)+癡【宋】【元】【明】

  「癡」,宋、元、明三本作「愚癡」。
  大正藏無「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隨=俱【聖】*

  「隨」,聖本作「俱」。
  「俱」,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聖本改作「俱」。

摩抆不隨=磨拭不俱【宋】【元】【明】

  「摩抆不隨」,宋、元、明三本作「磨拭不俱」。
  「磨拭不俱」,大正藏原為「摩抆不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磨拭不俱」。

〔淨想已〕-【聖】

  聖本無「淨想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淨想已」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宋】【元】

  「淨想」,宋、元二本作「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
  大正藏無「如實知我今可捨」七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洗蕩=蕩器【宋】【聖】,=盪器【元】【明】

  ????

教=而【宋】【元】【明】

  「教」,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大正藏無「非」字,今依據前後文、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補上。

〔貪欲〕-【聖】

  聖本無「貪欲」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貪欲」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磨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磨洗」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磨洗」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聖】

  聖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不使…說法〕十二字-【聖】

  聖本無「不使…說法」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使…說法」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使〕-【聖】

  聖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我)+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我言」。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語【聖】*

  「諸」,聖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聖本改作「語」。

〔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眾【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之眾」。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蓋=看【宋】【元】【明】

  「蓋」,宋、元、明三本作「看」。
  「看」,大正藏原為「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看」。

得=惡【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

(之)+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之人」。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觀)+看【宋】【元】【明】

  「看」,宋、元、明三本作「觀看」。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聖】

  聖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新衣用香=華香兼用【宋】【元】【明】

  「新衣用香」,宋、元、明三本作「華香兼用」。
  「華香兼用」,大正藏原為「新衣用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香兼用」。

無有=又無【宋】【元】【明】,=有無【聖】

  ????

[註解]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斫:以刀斧砍削。讀音同「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觀察心中的煩惱

覺察心念中有結、無結,是四念處中「心念處」的範疇,心念的活動與身、受相連,已能如實知「身念處」、「受念處」的人,因為心足夠敏銳,可進一步覺察到比身、受更細微的心念,觀照何時有或無貪、瞋、癡等煩惱,這就是「心念處」。

本經中的第三種人是「內無結,而如實不知」,雖然目前沒有煩惱,但是並未斷除煩惱的根源,由於這種人連心中當下有沒有煩惱都不知道,渾渾噩噩且毫無警戒,日後因緣俱足時就會再生起煩惱。

例如有人不吸毒,但對毒害沒有概念,不知道毒碰不得,這也算無結而不知。這樣的缺點是或許某一天有人誘惑他吸毒,他就陷進去了。

有結人 vs 無結人:

有沒有心結 用譬喻的話就是 優劣比一比
心裡有結,自己不知道 銅器買來就髒,又放著生灰塵
心裡有結,自己能知道 銅器買來就髒,可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心裡無結,自己不知道 銅器買來很乾淨,卻放著生灰塵
心裡無結,自己能知道 銅器買來很乾淨,加上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同場加映] 外表好壞 vs 內在境界:(《雜阿含經》卷35第991經)

外表和內在 優劣比一比
犯戒,而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
犯戒,但於心解脫、慧解脫能如實知
持戒者(掉動者、瞋恨者、苦貪者),但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
持戒者(掉動者、瞋恨者、苦貪者),而於心解脫、慧解脫能如實知

(七)[0634a1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果。云何為四?或有[*]果生而似熟,或有[*]果熟而似生,或有[*]果熟而似熟,或有[*]果生而似生。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果。世間有此四人,亦復如是。云何為四?或有人熟而像生,或有人生而像熟,或有人生而似生,或有人熟而[*]似熟。

何等人生而[*]似熟?或有人往來行步不行卒暴,眼目視瞻恒隨法教,著衣持鉢亦復隨法行步,視地不左右顧望;然復犯戒不隨正行,實非沙門而似沙門,不行梵行而自言行梵行,盡壞敗正法,根敗之種,是謂此人生而像熟。

「彼人云何熟而像生?或有比丘性行似踈,視瞻不端,亦不隨法行,喜左右顧視;然復精進多聞,修行善法,恒持戒律,不失威儀,見少非法,便懷恐懼,是謂此人熟而像生。

「彼云何人生而像生?或有比丘不持禁戒,不知行步禮節,亦復不知出入行來,亦復不知著衣持鉢,諸根錯亂,心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彼犯禁戒,不行正法,不是沙門而似沙門,不行梵行而似梵行,根敗之人,不可修飾,是謂此人生而[*]似生。

「彼云何有人熟而[*]似熟?或有比丘持戒禁限,出入行步不失時節,看視不失威儀;然極精進,修行善法,威儀禮節皆悉成就,見小非法,便懷恐怖,況復大者,是謂此人熟而[*]似熟。

「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果之人,當學熟[*]果之人。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V. 106. Ambāni.

  ???

果=菓【宋】*【元】*【明】*

  「果」,宋、元、明三本作「菓」。
  「菓」,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菓」。

像=似【聖】

  「像」,聖本作「似」。
  「似」,大正藏原為「像」,今依據聖本改作「似」。

似=像【宋】*【元】*【明】*

  「似」,宋、元、明三本作「像」。
  「像」,大正藏原為「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像」。

(彼)+何【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彼何」。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法=順【聖】

  「法」,聖本作「順」。
  「順」,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聖本改作「順」。

正=心【聖】

  「正」,聖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心」。

〔行〕-【宋】

  宋本無「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行」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人云何=云何有人【宋】【元】【明】

  「人云何」,宋、元、明三本作「云何有人」。
  「云何有人」,大正藏原為「人云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云何有人」。

(有)+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有人」。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戒禁=禁戒【明】

  「戒禁」,明本作「禁戒」。
  「禁戒」,大正藏原為「戒禁」,今依據明本改作「禁戒」。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修行人的優劣要看內在,不能以外表來評斷;然而若能表裡如一、兩全其美當然是最好。以下是本品第 6、7、9三經對照:
經典 內在 外表 用譬喻的話就是 優劣比一比
第 6 經 有結 修梵行、阿練若行 (外表)乾淨銅器但(內在)裡面裝了穢物 不優
無結 修梵行、城傍而行 (外表)乾淨銅器而(內在)裡面裝了美食
第 7 經 犯戒不隨正行 威儀安詳 (內在)生而(外表)似熟的水果
持戒、精進、多聞 不威儀安詳 (內在)熟而(外表)似生的水果
犯戒不隨正行 不威儀安詳 (內在)生而(外表)似生的水果
持戒、精進、多聞 威儀安詳 (內在)熟而(外表)似熟的水果 優。應當學
第 9 經 犯戒不隨正行 威儀安詳 (內在)聲醜(外表)形好的鳥
持戒、精進、多聞 不威儀安詳 (內在)聲好(外表)形醜的鳥
犯戒不隨正行 不威儀安詳 (內在)聲醜(外表)形醜的鳥
持戒、精進、多聞 威儀安詳 (內在)聲好(外表)形好的鳥 優。應當學

(八)[0634b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空中有隨嵐風,設復有飛鳥至彼者,若鳥、鵲、值彼風者,頭腦、羽翼各在一處。此間一比丘亦復如是。捨禁戒已,作白衣行,是時三衣、鉢器、鍼六物之屬各在一處,猶隨嵐之風吹殺彼鳥。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梵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鳥=烏【宋】【元】【明】【聖】

  「鳥」,宋、元、明、聖四本作「烏」。
  「烏」,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烏」。

腦=脇【宋】【元】【明】

  「腦」,宋、元、明三本作「脇」。
  「脇」,大正藏原為「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脇」。

筩=筒【宋】

  「筩」,宋本作「筒」。
  「筒」,大正藏原為「筩」,今依據宋本改作「筒」。

[註解]

隨嵐風:音譯,又作毘藍、吠藍婆;義譯為迅猛風,劫災時的大猛風,所到之處,悉皆散壞,能壞世界。(不過應該不是大三災災後重建大千世界的「僧伽風」、「阿那毘羅大風」,也不是大三災風災時毀壞大千世界的「大僧伽風」)。

鴻:大雁。

鵠:天鵝。讀音同「胡」。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六物:出家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生活資具,其形狀、材料、製法都有嚴格規定,極其簡約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出家人將物質貪欲減少到最低。六物包括了:三衣、鉢、尼師壇(敷布坐臥之具)、飲水所用之漉水囊(避免誤傷水中蟲命)等六種。若略去後二者,一般稱為三衣一鉢。若加裁縫用具之針、筒,則為八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戒,不要視為拘束,它其實是一種隨身的保護。五欲,也不要視為及時行樂,它其實也可能是墮落的陷阱。


  • 世尊蠻常把四處遊化的「比丘」比喻為自由飛翔的「鳥」:

《雜阿含經》卷24第637:「衣鉢隨身,如鳥兩翼」。

《中阿含經》卷19〈80 迦絺那經第9〉: 阿那律尊者代佛說法:「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當復學極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

(九)[0634b2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知,有此四鳥。云何為四?或有鳥聲好而形醜,或有鳥形好而聲醜,或有鳥聲醜形亦醜,或有鳥形好聲亦好。

「彼云何鳥聲好而形醜?翅羅鳥是也。是謂此鳥聲好而形醜。彼云何鳥形好而聲醜?所謂鷙鳥是也。是謂此鳥形好而聲醜。彼云何鳥聲醜形亦醜?所謂兔梟是也。是謂此鳥聲醜形亦醜。復有何鳥聲好形亦好?所謂孔雀鳥是也。是謂此鳥聲好形亦好。是謂,比丘!有此四鳥,當共覺知。

「此亦如是,世間亦有四人似鳥,當共覺知。云何為四?於是,或有比丘顏貌端政,出入行來,著衣持鉢,屈申俯仰,威儀成就;亦復不能有所諷誦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不能承法之教,亦復不能善諷誦讀。是謂此人形好而聲不好。

「復有何等人聲好而形醜?或有一比丘出入行來,屈[*]申俯仰,著衣持鉢,威儀不成就,恒好廣說;然復彼人精進持戒,聞法能知所學,多聞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義理深邃,具足修梵行,然復彼法善持善誦。是謂此人聲好而形醜。

彼復有何等人聲醜形亦醜?或有一人犯戒、不精進、不多聞,所聞便失;彼於此法,應具足行梵行,然不肯承受。是謂此人聲亦醜形亦醜。

彼何等人聲[*]亦好形亦好?或有比丘顏貌[*]端政,出入行來,著衣持鉢,不左右顧視;然復精進修行善法。然戒律具足,見小非法,尚懷恐懼,何況大者!亦復多聞,所受不忘,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修其善行,如此之法,善諷誦讀。是謂此人聲好形亦好。

「是謂世間有此四人,在世間者,當共覺知。是故,諸比丘!當學聲好形亦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拘翅羅=拘抧羅【宋】【元】【明】

  「拘翅羅」,宋、元、明三本作「拘抧羅」。
  「拘抧羅」,大正藏原為「拘翅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抧羅」。

翅+註(居梨)【聖】

  ???

云何=何者【聖】

  「云何」,聖本作「何者」。
  「何者」,大正藏原為「云何」,今依據聖本改作「何者」。

〔彼〕-【聖】

  聖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兔〕-【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兔」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何〕-【聖】

  聖本無「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端政」,宋、元、明、聖四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端正」。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不好=醜【宋】【元】【明】

  「不好」,宋、元、明三本作「醜」。
  「醜」,大正藏原為「不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醜」。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亦)+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亦不」。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彼+(人)【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肯=有【聖】

  「肯」,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肯」,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彼=復有【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復有」。
  「復有」,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有」。

[註解]

[對應經典]

 

(一〇)[0635a0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雲。云何為四?或有雲雷而不雨,或有雲雨而不雷,或有雲亦雨亦雷,或有雲亦不雨亦[*]不雷,是謂四種雲。世間四種人而像雲,何等四人?或有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雨而不雷,或有比丘亦不雨亦不雷,或有比丘亦雨亦雷。

「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聲誦習,所謂契經、祇夜、受決、偈、本末、因緣、已說、生經、頌、方等、未曾有法、譬喻。如是諸法,善諷誦讀,不失其義;不廣與人說法。是謂此人雷而不雨。

彼云何人雨而不雷?或比丘有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皆悉具知,修諸善法,無毫釐之失;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復不修行契經、本末、授決、偈、因緣、譬喻、生經、方等、未曾有法,然從他承受,亦不忘失,好與善知識相隨,亦好與他說法。是謂此人雨而不雷。

「彼何等人亦不雨亦復不雷?或有一人顏色不[*]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皆悉不具,不修諸善法;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讀,復不修行契經至方等,亦復不與他說法。是謂此人亦不雨亦不雷。

復有何等人亦雨亦雷?或有一人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亦悉具知,好喜學問,所受不失;亦好與他說法,勸進他人,令使承受。是謂此人亦雷亦雨。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諦.饒益.阿難  重擔.四生.結
 四果.隨嵐風  四鳥.雷在後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

[校勘]

~A. IV. 102. Valāhaka.

  ???

(不)+雨【宋】【元】【明】

  「雨」,宋、元、明三本作「不雨」。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雷【宋】【元】【明】

  「雷」,宋、元、明三本作「不雷」。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契經~Sutta.

  ???

祇夜~Geyya.

  ???

受決~Veyyākaraṇa.,受=授【宋】【元】【明】

  ????

偈~Gāthā.

  ???

本末~Itivuttaka(?).

  ???

生經~Jātaka.

  ???

頌~Udāna.(?)

  ???

方等~Vedalla.

  ???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

  ???

〔彼〕-【聖】

  聖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人=比丘【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

比丘有=有比丘【宋】【元】【明】【聖】

  「比丘有」,宋、元、明、聖四本作「有比丘」。
  「有比丘」,大正藏原為「比丘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有比丘」。

之宜=威儀【聖】

  「之宜」,聖本作「威儀」。
  「威儀」,大正藏原為「之宜」,今依據聖本改作「威儀」。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宜=儀【聖】*

  「宜」,聖本作「儀」。
  「儀」,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聖本改作「儀」。

〔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復=彼【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亦雷亦雨=亦雨亦雷【宋】【元】【明】

  「亦雷亦雨」,宋、元、明三本作「亦雨亦雷」。
  「亦雨亦雷」,大正藏原為「亦雷亦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雨亦雷」。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的比喻中:
    • 雲:修行人的分類。
    • 雷:讀誦經文、修行如實知。(雷是種光電的作用,造成本質的變化。)
    • 雨:以佛法滋潤眾生、廣結善緣。(雨下在很多地方,投射在很多人的心上。)

雨及雷在四種狀態裡指稱的事項略有不同??

對應的南傳經文比喻也不太相同:

  • 雲:修行人的分類。
  • 雷:能讀法、說法。
  • 雨:實踐、體驗法義。
  • 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一般我們常說「三藏十二部經」,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十二部經,也稱為十二分教。

「十二部經」是指將佛經依照表現形式、敘述形式、內容等等,做出不同的分類,而佛所說的法,有時屬於其中的一項,有時屬於兩項,或是三項。這些分類是在經典結集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有作「三分教」(這是最原始的分法:契經、祇夜、記別)、「九分教」或「十二分教」。

本經提到的十二分教分別是︰契經、祇夜、受決(記別)、偈(諷頌)、本末(本事)、因緣、已說(論議?)、生經(本生)、頌(自說)、方等(方廣)、未曾有法、譬喻。

(以下參考《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1)「契經」(su^tra,sutta,修多羅、經、線經)

  • 簡單來說:簡潔地將要點敘述下來的散文集。
  • 廣義來說:契經包含一切佛經。
  • 本意是:本來所謂的su^tra是絲或線之意,就像是把長的絲和花串在一起做成花環。經也是如此,把簡單的散文連結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


(2)「祇夜」(geya,geyya,應頌、重頌)︰

  • 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
  • 簡單來說:散文與韻文(偈)兼而有之的佛的說法形式。應頌:『對應著散文的頌(韻文)』。重頌:『重複散文內容所說的頌』。
  • 例如:本品的第 4 經,上文說完之後,複述上文再說一次偈。常見:「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3)「受決」、記別(vya^karan!a,veyya^karan!a,和伽羅那、記說、受記、懸記)︰

  • 本意是:『問答體的解說文章』,後來又進一步解為『對簡單的做詳細解說』的意思。
  • 在大乘佛教裡,也引申有『受記(授記)』的意思。


(4)「偈」、諷頌(ga^tha^,伽陀、偈)︰

  • 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都是其中一例。


(5)「本末」、本事(itivr!ttaka,itivuttaka,伊帝目多伽、如是語)︰

  • 一般是指佛弟子過去事的故事。


(6)「因緣」(nida^na,尼陀那)︰

  • 1.世尊過去世修行的因緣故事。
  • 2.制定戒律戒條的因緣。


(7)「已說」 = 論議(upades/a,優波提舍、論議)?

  • 廣解義,是一種詳細註釋的說法。(相對於「略說法」)。


(8)「生經」、本生(ja^taka,闍多伽)︰

  • 一般是指佛陀前生的故事。


(9)「頌」、自說(uda^na,優陀那、無問自說、感興語)︰

  • 本意是:世尊無問而說。
  • 佛陀通常都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自說是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在形式上散文韻文都有。

例如《雜阿含經》卷3第6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
 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10)「方等」、方廣(vaipulya,vedalla,毗佛略、毗陀羅、有明)︰

  • 1.問與答。(為了得到知識上的滿足而有詢問,以及針對這個詢問所作的解答。)
  • 2.在大乘佛教中,語義上是︰『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泛指一切大乘經。


(11)「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abbhuta-dha-mma,阿佛陀達磨)︰

  • 希有、未曾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出世法的第一義,或神通事蹟。
  • 例如:本周的第 2 經,「如來出世,有四種未曾有法。....」


(12)「譬喻」(avada^na,apada^na,阿婆陀那、阿波陀那)︰

  • 本意是:『英雄行為的故事』,與因果業報說有關係。某些人在現世有傑出的表現,在過去世也曾有過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連串起來的故事就是譬喻。
  • 例如:上周maki導讀的長壽王經就算是「譬喻」的經文。
 
agama1/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二十五.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6:2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08194017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