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九眾生居品第四十

導讀

(一)[0764c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世時>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眾生居處,是眾生所居之處。云何為九?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所謂天及人也;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所謂梵迦夷天最初出現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光音天也;或有眾生,一身一想,所謂遍淨天也;或有眾生無量空,所謂空處天也;或有眾生無量識,識處天也;或有眾生不用處,[*]所謂不用處天也;或有眾生有想無想,有想無想處天也;諸所生之處名為九也。是謂,比丘!九眾生居處,群萌之類,曾居、已居、當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離此九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四十=三十九【聖】*

  「四十」,聖本作「三十九」。
  「三十九」,大正藏原為「四十」,今依據聖本改作「三十九」。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

四+(九法初)【明】,四=二【聖】

  ????

~A. IX. 24. Sattāvāsa.

  ???

梵迦夷天~Brahmakāyikā.

  ???

光音天~Ābhassarā.

  ???

遍淨天~Subhakinhā.

  ???

〔所謂〕-【宋】*【元】*【明】*,所謂=處【聖】

  ????

識+(處)【聖】

  「識」,聖本作「識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想+(處)【宋】【元】【明】

  「想」,宋、元、明三本作「想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九眾生居處: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禪天(例如無想天無想、無所覺知) (6)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7)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8)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 (9) 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詳見《長阿含經》卷八第5經眾集經。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眾生居中。

梵迦夷天:色界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通稱,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身天」。

最初出現也:梵迦夷天在剛形成時,大梵天以為梵天眾都是自己所生,梵天眾也都以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時間久了之後,梵天眾開始有不同的心想。因此「若干種身一想」只適用於梵迦夷天最初出現的時候。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遍淨天:色界第三禪天之第三天。此天淨光周遍,故名遍淨天。

空處天: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無量空處」。

識處天: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不用處天: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無所有入處」。

有想無想處天: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是世間最深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又譯為「非想非非想入處」。

群萌:群生;眾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若干身、若干想

通俗上說眾生有身、心。從五陰來看,身即色陰,心即受想行識陰。

本經所說的身、想,其實就是指身、心,以「想」代表心。

「九眾生居」為欲界的人及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無色天)等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身形不同,心想也不同。就像人們各自有各自的長相、各自的想法。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梵天眾的身形有差異,例如大梵天身形最大、最莊嚴,梵輔天(大梵天的大臣)身形次之,梵眾天(一般天眾)身形一般。在梵天剛形成時,大梵天以為梵天眾都是自己所生,梵天眾也都以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時間久了之後,梵天眾才開始有不同的心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光音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遍淨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心想則都單純是三禪的快樂,沒有其他的想法,因此是「一想」。
  5. 色界的四禪天──例如無想天有色,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眾有身體,但無想、無所覺知。(本經缺少四禪天的例子。)

無色界的眾生沒有可觀察到的身體,只有心識,因此身形的區別在無色界沒有意義,就只區分其心識的四種不同的層次了。

(二)[0765a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嚫願有九種[*]之德,汝等善思念之!吾今當敷演其義。」是時,諸比丘受佛教誡。

佛告比丘:「彼云何名為嚫願九種之德?比丘當知,檀越施主成就三法;所施之物亦成就三法;受物之人亦成就三法。彼檀越施主云何成就三法?於是,檀越施主信成就,誓願成就,亦不殺生,是謂檀越施主成就此三法。所施之物云何成就此三法?於是,施物色成就、香成就、味成就,是謂施物三事成就。云何受物之人成就三事?於是,受物之人戒成就、智慧成就、三昧成就,是謂受施之人成就三法。如是,達嚫成就此九法,獲大果報,至甘露滅盡之處。夫為施主欲求其福者,當求方便,成就此九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誡=戒【宋】【聖】

  「誡」,宋、聖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戒」。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嚫願:祈福,在這裡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後,對布施者的祝福。又譯為「咒願」。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達嚫:供養僧眾時,所供養的財物叫做達嚫,而受供的僧人會回報說法或咒願,也叫達嚫。有轉(施主的)財施成為(僧人的)法施的意義。

甘露滅盡之處:甘露之處、滅盡之處的縮寫。甘露是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滅盡則指滅除煩惱、生死的涅槃。

[對應經典]

可與《增壹阿含經》卷29〈六重品37〉第4經對讀。

 

(三)[0765a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成就九法。云何為九?強顏耐辱、貪心、慳著心念不捨離、健忘、少睡隱匿無返復為九。是謂,比丘!為成就此九法。惡比丘亦復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惡比丘強顏、耐辱、貪心、慳著、健忘、少睡、[*]婬泆靜匿、亦無返復、念不捨離為九。

「云何惡比丘強顏?於是,惡比丘不應求者而求之,違沙門之行。如是比丘名為強顏。

「[*]云何惡比丘耐辱?於是,惡比丘在諸賢善比丘所,自稱歎說,毀呰他人。如是比丘名為耐辱。

「云何比丘生貪心?於是,比丘見他財物皆生貪心,此名為貪也。

「云何比丘慳著?於是,比丘所得衣鉢不與人共,恒自藏舉。如是名為慳著。

「云何比丘健忘?於是,惡比丘恒多漏失妙善之言,亦不思惟方便,論說國事兵戰之法。如是惡比丘成就此健忘。

「云何惡比丘少於睡眠?於是,惡比丘所應思惟法而不思惟,如是惡比丘少於睡眠。

「云何惡比丘匿處[*]淫[*]泆?於是,惡比丘所為隱匿,不向人說。『我今婬勿令人知。』如是比丘所隱匿淫[*]泆。

「云何惡比丘無返復?於是,惡比丘無恭敬之心,不奉事師長、尊敬貴重之人。如是惡比丘無有返復。

「若惡比丘成就此九法,念不捨離者,終不成道果。是故,比丘!諸惡之法念當捨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泆=妷【宋】*

  「泆」,宋本作「妷」。
  「妷」,大正藏原為「泆」,今依據宋本改作「妷」。

亦無=無有【宋】【元】【明】

  「亦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無有」,大正藏原為「亦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有」。

心=食【聖】

  「心」,聖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聖本改作「食」。

靜=隱【宋】【元】【明】

  「靜」,宋、元、明三本作「隱」。
  「隱」,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隱」。

行婬=所行【宋】【元】【明】

  「行婬」,宋、元、明三本作「所行」。
  「所行」,大正藏原為「行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行」。

〔婬〕-【聖】

  聖本無「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婬」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所+(為)【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有)【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念當=當念【明】

  「念當」,明本作「當念」。
  「當念」,大正藏原為「念當」,今依據明本改作「當念」。

[註解]

強顏:厚臉皮。

耐辱:能夠忍受羞辱,在這裡特指沒有羞恥心。

慳著:吝嗇、執著財物。

心念不捨離:不想解脫;執著而放不下。

少睡:睡得少,在這裡特指心思太亂而失眠。

隱匿婬泆:偷雞摸狗;偷偷摸摸地縱慾。

無返復:不知感恩。

藏舉:收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有一些描述是以正面的詞彙來描述負面的行為,有反諷的意味。

(四)[0765b2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孔雀鳥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孔雀鳥顏貌端正,音響清徹,行步庠序,知時而行,飲食知節,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於睡眠,亦復少欲知於返復。是謂,比丘!孔雀之鳥成就此九法。賢哲比丘亦復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賢善比丘顏貌端正[*],音響[*]清徹,行步庠序,知時而行,飲食知節,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於睡眠,亦復少欲知於返復。

「云何賢善比丘顏貌端正[*]?所謂彼比丘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終不失敘。如是賢善比丘顏貌端正[*]。

「云何比丘音響[*]清徹?於是,比丘善別義理,終不錯亂。如是比丘音響[*]清徹。

「云何比丘行步庠序?於是,比丘知時而行,不失次[*]敘,又知可誦知誦,可習知習,可默知默,可起知起。如是比丘知於時節。

「云何比丘知時而行?於是,比丘應往即往,應住即住,隨順聽法。如是比丘知時而行。

「云何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所得遺餘,與人共分,不惜所有。如是比丘飲食知節。

「云何比丘少於睡眠?於是,比丘初夜時,習於,習三十七品無有漏脫,恒以經行、臥覺而淨其意;復於中夜思惟深奧,至後夜時,右脅著地,腳腳相累,思惟計明之想,復起經行而淨其意。如是,比丘少於睡眠。

「云何比丘少欲[*]知於返復?於是,比丘承事三尊,奉敬師長。如是比丘少欲[*]知於返復。如是,賢善比丘成就九法。今此九法當念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響」,聖本作「嚮」。*

宋、元、明三本無「就」字。

「欲」,聖本作「欲知足」。*

敘=緒【聖】*

  「敘」,聖本作「緒」。
  「緒」,大正藏原為「敘」,今依據聖本改作「緒」。

「順」,大正藏原為「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順」。

惜=昔【聖】

  「惜」,聖本作「昔」。
  「昔」,大正藏原為「惜」,今依據聖本改作「昔」。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警」,聖本作「景」。

[註解]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顏貌端政:容貌莊嚴好看,在這裡特指應對進退的行為得體。

警寤:警覺;警醒。

承事:聽從、事奉。

[對應經典]

 

(五)[0765c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云何為九?所謂歌、舞、、樂、笑、啼、常求方宜、自以幻術顏色形體,計爾許事中,唯有更樂,縛人最急,百倍、千倍,終不相比。如我今日觀察諸義,更樂縛人最急,無出是者,隨彼男子繫之牢固也。是故,諸比丘!當念捨此九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III. 17. Bandha.

  ???

許=諸【宋】

  「許」,宋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許」,今依據宋本改作「諸」。

[註解]

伎:技藝、才能。

常求方宜、自以幻術顏色形體:常向他人尋求方法、或自己嘗試能眩惑人的技巧來化妝。其中「方宜」指方法,「顏色形體」即化妝。

更樂:即「觸」的另譯。可以解為身體的摸觸,也可以解為十二因緣的「觸」。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六)[0766a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優迦羅竹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與汝當說妙法,初善、中善、竟善,義理深邃,清淨修行梵行,此經名曰一切諸法之本。汝等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佛告之曰:「彼云何名為一切諸法之本?於是,比丘!凡夫之人不睹賢聖之教,亦不掌護如來言教,不親近善知識,不受善知識言教。彼觀此地如實知之,此是地如審是地;如實是地,亦復是水,亦復是火,亦復是風,四事合以為人,愚者之所娛樂。天自知為天,樂於天中天;梵天自知為梵天,大梵自知為大梵,無能出者;光音天還自相知由光音天來;遍淨天自知為遍淨天;果實天自知為果實天而不錯亂;阿毘耶陀天自知為阿毘耶陀天;空處天自知為空處天;識處天自知為識處天;不用處天自知為不用處天;有想無想處天自知為有想無想處天;見者自知為見;聞者自知為聞;欲者自知為欲;智者自知為智;一類自知為一類;若干類自知為若干類;悉具足自知為悉具足;涅槃自知為涅槃,於中而自娛樂。所以然者,非智者之所說也。

「若聖弟子往聖人,承受其法,與善知識從事,恒親近善知識,觀此地種皆悉分明,知所來處,亦不著於地,無有污染之心。水、火、風亦復如是。人、天、梵王、光音、遍淨、果實、阿毘耶陀天、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見、聞、念、知,一種、若干種,乃至於涅槃,亦不著於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善分別、善觀察。若彼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盡生死原本,平等解脫,彼能分別地種,都不起想著。地種、人、天、梵王,乃至有想無想處,亦復如是。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婬、怒、癡之所致也。比丘當知,如來.至真.等正覺善能分別於地,亦不著於地種,不起地種之想。所以然者,皆由破愛網之致,因有有生,因生有老死,皆悉除盡,是故如來成最正覺。」佛說此語時,是時諸比丘不受其教。所以然者,由魔波旬閉塞心意故。

「此經名曰一切諸法之本,我今具足說之。諸佛世尊所應修行,我今已具足施行。汝等當念閑居樹下,端意坐禪,思惟妙義。今不為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誡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掌=寶【宋】【元】【明】

  「掌」,宋、元、明三本作「寶」。
  「寶」,大正藏原為「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寶」。

〔審是地如〕-【聖】

  聖本無「審是地如」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審是地如」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天〕-【聖】

  聖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自〕-【聖】

  聖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知〕-【聖】

  聖本無「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知」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都=睹【聖】

  「都」,聖本作「睹」。
  「睹」,大正藏原為「都」,今依據聖本改作「睹」。

著=於【聖】

  「著」,聖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著」,今依據聖本改作「於」。

破+(壞)【宋】【元】【明】

  「破」,宋、元、明三本作「破壞」。
  大正藏無「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不【聖】

  「所」,聖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聖本改作「不」。

致+(也)【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致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生)+老【宋】【元】【明】【聖】

  「老」,宋、元、明、聖四本作「生老」。
  大正藏無「生」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誡=戒【聖】*

  「誡」,聖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聖本改作「戒」。

[註解]

初善、中善、竟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善知識: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幫助眾生捨惡修善的人。

此是地如審是地:這是地大,如同所知道的是地大。???

覲:拜望、省候尊者或長輩。

地種:四大之一,指事物的堅固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說:「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婬、怒、癡之所致也。」和《金剛經》所言「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否?」的般若智慧相通。

(七)[0766b22]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羅閱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為困悴,臥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無比丘往瞻視者,晝夜稱佛名號:「云何世尊獨不見愍?」

是時,如來以天耳聞彼比丘稱怨,喚呼投歸如來。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吾與汝等,悉案行諸房,觀諸住處。」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世尊與比丘僧前後圍繞,諸房間案行。爾時,病比丘遙見世尊來,即欲從座起而不能自轉搖。是時,如來到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止!止!比丘!勿自動轉,吾自有坐具,足得坐耳。」

是時,毘沙門天王知如來所念,從野馬世界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釋提桓因知如來心中所念,即來至佛所。梵天王亦復知如來心中所念,從梵天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四天王知如來心中所念,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是時,佛告病比丘曰:「汝今患苦有損不至增乎?」

比丘對曰:「弟子患苦遂增不損,極為少賴。」

佛告比丘:「瞻病人今為所在?何人來相瞻視?」

比丘白佛言:「今遇此病,無人相瞻視也。」

佛告比丘:「汝昔日未病之時,頗往問訊病人乎?」

比丘白佛言:「不往問訊諸病人。」

佛告比丘:「汝今無有善利於正法中。所以然者,皆由不往瞻視病故也。汝今,比丘!勿懷恐懼,當躬供養,令不有乏。如我今日天上、人中獨步無侶,亦能瞻視一切病人,無救護者與作救護,盲者與作眼目,救諸疾人。」是時,世尊自除不淨,更與敷坐具。

是時,毘沙門天王及釋提桓因白佛言:「我等自當瞻此病比丘,如來勿復執勞。」

佛告諸天曰:「汝等且止!如來自當知時。如我自憶昔日未成佛道,修菩薩行,由一鴿故,自投命根,何況今日以成佛道,當捨此比丘乎?終無此處。又釋提桓因先不瞻此病比丘,毘沙門天王、護世之主亦不相瞻視。」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皆默然不對。

爾時,如來手執掃篲除去污泥,更施設坐具,復與浣衣裳,三法視之,扶病比丘令坐,淨水沐浴。有諸天在上,以香水灌之。是時,世尊以沐浴比丘已,還坐床上,手自授食。

爾時,世尊見比丘食訖,除去鉢器,告彼比丘曰:「汝今當捨三世之病。所以然者,比丘當知,生有處胎之厄,因生有老。夫為老者,形羸氣竭。因老有病。夫為病者,坐臥呻吟,四百四病一時俱臻。因病有死。夫為死者,形神分離,往趣善惡。設罪多者,當入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吞飲融銅;或為畜生,為人所使,食以芻草,受苦無量;復於不可稱計無數劫中,作餓鬼形,身長數十由旬,咽細如針,復以融銅而灌其口,經歷無數劫中得作人身,榜笞拷掠,不可稱計。復於無數劫中得生天上,亦經恩愛合會,又遇恩愛別離,欲無厭足;得賢聖道,爾乃離苦。

「今有九種之人,離於苦患。云何為九?所謂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種性人為九。是謂,比丘!如來出現世間,甚為難值,人身難得,生正國中,亦復難遭,與善知識相遇,亦復如是,聞說法言,亦不可遇,法法相生,時時乃有。比丘當知,如來今日現在世間,得聞正法,諸根不缺,堪任聞其正法,今不慇勤,後悔無及。此是我之教[*]誡。」

爾時,彼比丘聞如來教已,熟視尊顏,即於[*]座上得三明,漏盡意解

佛告比丘:「汝[*]以解病之原本乎?」

比丘白佛:「我[*]以解病之原本,去離此生、老、病、死。皆是如來神力所加,以四等之心,覆護一切,無量無限不可稱計,身、口、意淨。」

是時,世尊具足說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今速打,諸有比丘在羅閱城者,盡集普會講堂。」

是時,阿難從佛受教,即集諸比丘在普會講堂,前白佛言:「比丘已集,唯願世尊宜知是時。」

爾時,世尊往至講堂所,就[*]座而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學道為畏國王、盜賊而出家乎?比丘!信堅固修無上梵行,欲得捨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欲離十二牽連。」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佛告諸比丘:「汝等所以出家者,共一師、同一水乳,然各不相瞻視。自今已往,當展轉相瞻視。設病比丘無弟子者,當於眾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離此已,更不見所為之處福勝視病之人者;其瞻病者瞻我無異。」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設有供養我,  及過去諸佛,
 施我之福德,  瞻病而無異。」

爾時,世尊說此教已,告阿難曰:「自今已後諸比丘各各相瞻視:若復比丘知而不為者,當案法律。此是我之教[*]誡。」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投歸=歸投【聖】

  「投歸」,聖本作「歸投」。
  「歸投」,大正藏原為「投歸」,今依據聖本改作「歸投」。

〔與〕-【聖】

  聖本無「與」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與」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心中)+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心中所」。
  大正藏無「心中」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人=比丘【聖】

  「人」,聖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聖本改作「比丘」。

人+(也)【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疾=病【宋】【元】【明】

  「疾」,宋、元、明三本作「病」。
  「病」,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病」。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篲=帚【宋】【元】【明】

  「篲」,宋、元、明三本作「帚」。
  「帚」,大正藏原為「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帚」。

視之=之床【宋】【元】【明】

  「視之」,宋、元、明三本作「之床」。
  「之床」,大正藏原為「視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床」。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是【明】

  「爾」,明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明本改作「是」。

去=其【宋】【元】【明】

  「去」,宋、元、明三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針=鍼【宋】【元】【明】

  「針」,宋、元、明三本作「鍼」。
  「鍼」,大正藏原為「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鍼」。

笞=𢰥【聖】

  「笞」,聖本作「𢰥」。
  「𢰥」,大正藏原為「笞」,今依據聖本改作「𢰥」。

生+(相)【聖】

  「生」,聖本作「生相」。
  大正藏無「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勤=懃【聖】

  「勤」,聖本作「懃」。
  「懃」,大正藏原為「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懃」。

椎=搥【宋】【元】【明】,=推【聖】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各+(各)【宋】【元】【明】

  「各」,宋、元、明三本作「各各」。
  大正藏無「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往>往]=後【宋】【元】【明】【聖】

  「[往>往]」,宋、元、明、聖四本作「後」。
  「後」,大正藏原為「[往>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後」。

為=施【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施」。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當)+相【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當相」。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護世:四天王居住於須彌山半山腰,各自守護其天下,因此名為護世。

種性人:修學接近向須陀洹,但還未到達的人。??

四等之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揵椎:磬。

普會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集講堂」。

差次:排定次序。

[對應經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 p.319。

 

(八)[0767b2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種[*]之人可敬可貴,供之得福。云何為九?所謂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種性人為九。是謂,比丘!九種之人,供之得福,終無耗減。」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X. 10. Ahuneyya.

  ???

阿羅漢~Arahaṁ.

  ???

阿那含~Anāgāmin.

  ???

斯陀含~Sakadāgāmin.

  ???

須陀洹~Sotāpanna.

  ???

向種性~Gotrabhū.,〔向〕-【宋】【元】【明】

  ????

[註解]

[對應經典]

 

(九)[0767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滿呼王子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滿呼王子白世尊言:「我曾聞:『朱利槃特比丘與盧迦延梵志共論,然此比丘不能答對。』我又曾聞:『如來弟子眾中,諸根闇鈍無有慧明,無出此比丘上者。如來優婆塞中在居家者,迦毘羅衛城中瞿曇釋種,諸根闇鈍,情意閉塞。』」

佛告王子曰:「朱利槃特比丘有神足之力,得上人之法,不習世間談論之宜。又王子當知,此比丘者極有妙義。」

是時,[*]滿呼王子白世尊言:「佛所說雖爾,然我意中猶生此念:『云何有大神力,而不能與彼外道異學而共論議?』我今請佛及比丘僧,唯除朱利槃特一人。」

是時,世尊默然受請。是時,王子已見世尊受請已,即從[*]座起,頭面禮世尊足,右遶三匝,便退而去。即其夜辦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而白:「時到,今正是時。」

爾時,世尊以鉢使朱利槃特比丘捉在後住,將諸比丘眾,前後圍遶,入羅閱城,至彼王子所,各次第坐。爾時,王子白世尊言:「唯願如來手授我鉢,我今躬欲自飯如來。」

佛告王子曰:「今鉢在朱利槃特比丘所,竟不持來。」

王子白佛言:「願世尊遣一比丘往取鉢來。」

佛告王子:「汝今自往取如來鉢來。」

爾時,朱利槃特比丘化作五百華樹,其樹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坐。

爾時,王子聞佛教已,往取鉢。遙見五百樹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於樹下坐禪,繫念在前,無有分散。見已,便作是念:「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是[*]滿呼王子即還來世尊所,而白佛言:「往彼園中,均是朱利槃特比丘。不知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

佛告王子曰:「還至園中,最在中央住,而彈指作是說:『其實是朱利槃特比丘者,唯願從[*]座起!』」

是時,[*]滿呼王子受教已,復至園中,在中央立,而作是說:「其實是朱利槃特比丘者,便從[*]座起。」

王子作是語已。其餘五百化比丘自然消滅,唯有一朱利槃特比丘在。是時,[*]滿呼王子共朱利槃特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滿呼王子白佛言:「唯願世尊!今自悔責,不信如來言教:『此比丘有神足大威力。』」

佛告王子曰:「聽汝懺悔!如來所說終無有二。又此世間有九種人周旋往來。云何為九?一者豫知人情,二者聞已便知,三者觀相然後乃知,四者觀察義理然後乃知,五者知味然後乃知,六者知義、知味然後乃知,七者不知義、不知味,八者學於思惟神足之力,九者所受義尟。是謂,王子!九種之人出現世間。如是,王子!彼觀相之人,於八人中最為第一,無過是者。今此朱利槃特比丘習於神足,不學餘法,此比丘恒以神足與人說法。我今阿難比丘觀相便知,豫知人情,知如來須是、不用是,亦知如來應當說是、離是,皆令分明,如今無有出阿難比丘上者,博覽諸經義,靡不周遍。又此朱利槃特比丘能化一形作若干形,復還合為一。此比丘後日當於虛空中取滅度。吾更不見餘人取滅度,如阿難比丘、朱利槃特比丘之比也。」

是時,佛復告諸比丘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變化身形,能大能小,無有如朱利槃特比丘之比。」

是時,[*]滿呼王子手自斟酌,供養眾僧,除去鉢器,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叉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朱利槃特比丘恒至我家,隨其所須衣被、雜物、沙門之法,盡在我家取之,當盡形壽供給所須。」

佛告王子:「汝今,王子!還向朱利槃特比丘懺悔,躬自請之!所以然者,非智之人欲別智者,此事難遇欲言智者能別有智之人,可有此理耳。」

是時,[*]滿呼王子即前向朱利槃特比丘禮,自稱姓名,求其懺悔:「大神足比丘,生意輕慢,自今已後更不敢犯。唯願受懺悔,更不敢犯。」

朱利槃特比丘報曰:「聽汝悔過,後莫復犯,亦莫復誹謗賢聖。王子當知,其有眾生誹謗聖人者,必當墮三惡趣生地獄中。如是,王子!當作是學。」

爾時,佛與[*]滿呼王子說極妙之法,勸發令喜,即於[*]座上,演咒願

「祠祀火為上,  經書頌為最,
 人中王為尊,  眾流海為首,
 星中月為先,  光明日第一。
 上下及四方,  諸所有形物,
 天及世間人,  佛者最為尊,
 欲求其福者,  供養三佛陀。」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座起。

是時,[*]滿呼王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滿=蒲【聖】*

  「滿」,聖本作「蒲」。
  「蒲」,大正藏原為「滿」,今依據聖本改作「蒲」。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曇=蜜【宋】【元】【明】

  「曇」,宋、元、明三本作「蜜」。
  「蜜」,大正藏原為「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蜜」。

論=議【宋】【元】【明】

  「論」,宋、元、明三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力=足【宋】【元】【明】

  「力」,宋、元、明三本作「足」。
  「足」,大正藏原為「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足」。

議=義【聖】

  「議」,聖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右遶=遶佛【宋】【元】【明】

  「右遶」,宋、元、明三本作「遶佛」。
  「遶佛」,大正藏原為「右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遶佛」。

(唯)+願【宋】【元】【明】

  「願」,宋、元、明三本作「唯願」。
  大正藏無「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作〕-【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作」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來=至【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極)+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極有」。
  大正藏無「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大【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有大」。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謂=為【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令=悉【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悉」。
  「悉」,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悉」。

上者=者上【宋】【元】【明】

  「上者」,宋、元、明三本作「者上」。
  「者上」,大正藏原為「上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上」。

覽=攬【宋】【聖】

  「覽」,宋、聖二本作「攬」。
  「攬」,大正藏原為「覽」,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攬」。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比+(也)【聖】

  「比」,聖本作「比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智」。

「前」,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前」。

「已」,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受」,明本作「求」。

大正藏在「演」字之前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祠祀」,宋、元、明三本作「祀祠」。

「陀」,大正藏原為「業」,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陀」。

[註解]

滿呼:優婆塞名,後來成為跋耆國(首都毘舍離)的國王,離車族人。他可能是曾在毘舍離城北邊建立重閣講堂的菩提王子,或菩提王子的長輩。

朱利槃特:意譯為小路、路邊生。稟性魯鈍愚笨,凡學習之教法,誦過即忘,故時人稱之為愚路。其後,佛陀教示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令其於拂拭諸比丘之鞋履時反覆念誦,遂漸除業障,某日忽然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證悟之後,具大神通,能示現各種形像,嘗現大神力為六群比丘尼說法。又作「周利槃特」。

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維羅衛」。

情意閉塞:心念遲鈍;笨蛋。

上人之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又譯為「上人法」。

豫知人情:先知人情世故。「豫」通「預」,事先。

所受義尟:所學得的義理很少;不受教。「尟」同「鮮」,少的意思。

小座:矮的座位。又譯為「小床」、「卑床」。

非智之人欲別智者,此事難遇:沒有智慧的人要辨別有智慧的人,這是很難的。

欲言智者能別有智之人,可有此理耳:要說有智慧的人能分辨有智慧的人,這樣說是合理的。

咒願:祈福,在這裡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後,對布施者的祝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本經最後佛陀說的咒願,只提到應供養佛,而沒特別提到應供養其他聖僧,和經中討論的義理似乎沒有貫通?」

佛陀及僧眾在接受供養後會為供養者咒願,祝福他們。而這咒願的偈子有時會客製化,有時則是誦常用的偈子,例如當今寺院中吃完飯後會祝願:「所為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也是常用的一偈。本經最後的咒願偈子在《增壹阿含經》中出現過幾次,是常用的咒願偈子之一,因此不必然對應到本經的內容。

(一〇)[0768c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人也,將引善道以至無為。」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言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識[*]人,即是全梵行[*]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人,全是梵行[*]人也。

「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阿難!若當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善知識非惡,  親法非為食
 將導於善路,  此親最尊說。

「是故,阿難!勿復更說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人也。』」

爾時,阿難從佛受教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人」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燈」,宋、元、明三本作「錠」,聖本作「鐙」。

「阿難若當」,大正藏原為「若當阿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難若當」。

「導」,聖本作「道」。

[註解]

半梵行:(成全)部分的清淨修行。也有解為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梵行的一半」。

全梵行:成全清淨修行。也有解為完成清淨修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就是梵行的全部」。

與共從事,將視好道:跟隨他(善知識)一起修行,將能看清正確的修行道路。

授決:對眾生未來成佛的預言。又作「授記」。

提和竭羅佛:燈光佛(燃燈佛)的音譯。

親法非為食:親近佛法,不是為了食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1. 本經和相當的南傳經文的意義大致為:「善知識之誼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識能成全我們的修行。另外,《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6經、卷二十八第768經、卷四十六第1238經在文字上和本經有部分重覆,但意義不同,較接近為:「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識,完全清淨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識」。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

[進階辨正]

(一一)[0769a05]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之眾五百人俱。

是時,釋提桓因三十三天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白世尊言:「天及人民有何想念?意何所求?」

佛告之曰:「世間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異,想念非一。天帝當知,昔我無數阿僧祇劫亦生此念:『天及眾生之類,意何所趣向?為求何願?』從彼劫至今日,不見一人心共同者。釋提桓因當知,世間眾生起顛倒[*]之想,無常計常[*]之想,無樂計樂[*]之想,無我有我[*]之想,不淨有淨[*]之想,正路有邪路[*]之想,惡有福想,福有惡想,以此方便,知眾生之類,其根難量,性行各異。

「若當眾生盡同一想,無若干想者,九眾生居處,則不可知,亦難分別九眾生居,神識所止亦復難明,亦復不知有八大地獄,畜生所趣亦復難知。不別有地獄之苦,不知有四姓之豪貴,不知有阿須倫所趣之道,亦復不知三十三天。設當盡共同一心者,當如光音天。以眾生若干種,想念亦若干種。是故,知有[*]九眾生居處、九神所止處,知有八大地獄、三惡道,至三十三天,亦復如是。以此方便,知眾生類,其性不同,所行各異。」

是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奇雅:『眾生之性,其行不同,想念各異,以其眾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黃、白、黑、長、短不均。』又且,世尊!諸天事,欲還天上。」

佛告釋提桓因曰:「宜知是時。」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止.嚫.孔雀  繫縛.法之本
 病.供養.槃特  梵行.若干想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

[校勘]

~A. IX. 24. Satta.

  ???

想=相【聖】

  「想」,聖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聖本改作「相」。

九=七【聖】*

  「九」,聖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七」。

〔不〕-【聖】

  聖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生+(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煩)+猥【宋】【元】【明】

  「猥」,宋、元、明三本作「煩猥」。
  大正藏無「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猥:眾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以其眾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黃、白、黑、長、短不均」,和《雜阿含經》卷十第267經:「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種種,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CBETA, T02, no. 99, p. 69, c21-23) 類似。

 
agama1/增壹阿含經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12 14: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46340274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