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三四)大品釋問經第十八(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陀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

爾時,天王釋聞佛遊摩竭陀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時,天王釋告五結樂子:「我聞世尊遊摩竭陀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五結!汝來共往見佛。」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於是,五結樂子挾琉璃琴從天王釋行,三十三天聞天王釋其意至重,欲往見佛,三十三天亦復侍從天王釋行。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猶如力士屈申臂頃,於三十三天忽沒不現已,住摩竭陀國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去石室不遠。

爾時,鞞陀提山光曜極照,火㷿,彼山左右居民見之,便作是念:「鞞陀提山火燒普燃。」

時,天王釋住一處已,告曰:「五結!世尊如是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有大威德,諸天共俱,樂彼遠離,宴[*]坐安隱,快樂遊行。我等未通,不應便前。五結!汝往先通,我等然後當進。」

執樂神以情歌讚佛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於是,五結樂子受天王釋教已,挾琉璃[*]琴即先往至因陀羅石室,便作是念:「知此處離佛不近不遠,令佛知我,聞我音聲。」住彼處已,調琉璃[*]琴,作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而歌頌曰:

禮汝父母,  月及耽浮樓
 謂生汝殊妙,  令我發歡心。
 煩熱求涼風,  渴欲飲冷水,
 如是我愛汝,  猶羅訶愛法
 如收水甚難,  著欲亦復然,
 無量生共會,  如施與無著。
 池水清且涼,  底有金粟沙
 如龍象熱逼,  入此池水浴。
 猶如鉤牽象,  我意為汝伏,
 所行汝不覺,  窈窕未得汝。
 我意極著汝,  煩冤燒我心,
 是故我不樂,  如人入虎口。
 如釋子思禪,  常樂在於一,
 如牟尼得覺,  得汝妙淨然。
 如牟尼所樂,  無上正盡覺,
 如是我所樂,  常求欲得汝。
 如病欲得藥,  如飢欲求食,
 賢汝止我心,  猶如水滅火。
 若我所作福,  供養諸無著,
 彼是志淨妙,  我共汝受報。
 願我共汝終,  不離汝獨活
 我寧共汝死,  不用相離生。
 釋為與我願,  三十三天尊,
 汝人無上尊,  是我願最堅。
 是故禮大雄,  稽首人最上,
 斷絕諸愛刺,  我禮日之親。」

於是,世尊從三昧起,讚歎五結樂子曰:「善哉,善哉,五結!汝歌音與琴聲相應,琴聲與歌音相應,歌音不出琴聲外,琴聲不出歌音外。五結!汝頗憶昔時歌頌此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耶?」

五結樂子白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昔時世尊初得覺道,遊鬱鞞羅尼連禪岸,阿闍和羅尼拘類樹下。爾時,耽浮樓樂王女,名賢月色。有天名結,摩兜麗御車子,求欲彼女。大仙人!彼當求欲於彼女時,我亦復求欲得彼女。然,大仙人!求彼女時竟不能得,我於爾時住彼女後,便歌頌此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大仙人!我歌頌此偈時,彼女迴顧,怡然含笑而語我曰:『五結!我未曾見彼佛世尊,然我已從三十三天聞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五結!若汝能數稱歎世尊者,可與汝共事大仙人。』我唯一共會,自後不復見。」

天帝釋求教於佛

於是,天王釋而作是念:「五結樂子已令世尊從定覺起已,通我於善逝。」彼時,天王釋告曰:「五結!汝即往彼,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語:『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天王釋及三十三天欲見世尊!』」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

於是,五結樂子捨琉璃[*]琴,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天王釋及三十三天欲見世尊!」

爾時,世尊告曰:「五結!今天王釋安隱快樂,及諸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安隱快樂。五結!天王釋欲見我者,隨其所欲。」

於是,五結樂子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天王釋所,白曰:「天王!我已為白世尊,世尊今待天王,唯願天王自當知時。」

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往詣佛所。時,天王釋稽首佛足,再三自稱名姓言:「唯大仙人!我是天王釋,我是天王釋。」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拘翼!汝是天王釋。」

時,天王釋再三自稱名姓[*],稽首佛足,卻住一面;三十三天及五結樂子亦稽首佛足,卻住一面。時天王釋白曰:「唯大仙人!我去世尊近遠坐耶?」

世尊告曰:「汝近我坐。所以者何?汝有大天眷屬。」於是,天王釋稽首佛足,卻坐一面,三十三天及五結樂子亦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爾時,因陀羅石室忽然廣大。所以者何?佛之威神及諸天威德。

時,天王釋坐已,白曰:「唯大仙人!我於長夜欲見世尊,欲請問法。大仙人!往昔一時世尊遊舍衛國,住石巖中,大仙人!我爾時自為及為三十三天,乘千象車,往至鞞沙門大王家。爾時,鞞沙門大王家有妾,名槃闍那,爾時,世尊入定寂然,彼妾叉手禮世尊足。大仙人!我語彼曰:『妹!我今非往見世尊時,世尊入定,若世尊從定覺者,妹便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說:「唯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彼妹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世尊為憶不耶?」

世尊告曰:「拘翼!彼妹為汝稽首我足,具宣汝意,問訊於我,我亦憶,拘翼!當汝去時,聞此音聲,便從定覺[*]。」

女居士生為天子,三比丘生為低階天眾

「大仙人!昔時我聞,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於世時,增諸天眾,減阿修羅。大仙人!我自眼見世尊弟子比丘從世尊修習梵行,捨欲離欲,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大仙人!瞿毘釋女是世尊弟子,亦從世尊修習梵行,憎惡是女身,愛樂男形,轉女人身,得男子形,捨欲離欲,身壞命終,得生妙處三十三天,為我作子。彼既生已,諸天悉知,瞿婆天子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大仙人!我復見有世尊弟子三比丘等,亦從世尊修習梵行,不捨離欲,身壞命終,生餘下賤伎樂宮中,彼既生已,日日來至三十三天供事諸天,奉侍瞿婆天子。天子見彼已,而說頌曰:

「『與眼優婆私,  我字名瞿毘,
  奉敬佛及法,  淨意供養眾。
  我已蒙佛恩,  釋子大祐德,
  妙生三十三,  彼知祐天子。
  見彼本比丘,  受生伎[*]樂神,
  叉手面前立,  瞿婆為說偈。
  是本瞿曇子,  我本為人時,
  來至到我家,  飲食好供養。
  汝本與聖等,  行無上梵行,
  今為他所使,  日來奉事天。
  我本承事汝,  聞聖善說法,
  得信成就戒,  妙生三十三。
  汝本受奉事,  行無上梵行,
  今為他所使,  日來奉事天。
  以汝何為面,  受持佛法已,
  反背不向法,  是眼覺善說。
  我昔見汝等,  今生下伎[*]樂,
  自行非法行,  自生於非法。
  我本在居家,  觀我今勝德,
  轉女成天子,  自在五欲樂。』

兩位低階天眾被苛責後憶起前世而離欲,往生梵天

「彼訶瞿曇子,厭已歎瞿曇:『我今當進行,天子真諦說。』

「二於彼勤行,憶瞿曇法律,知欲有災患,即彼捨離欲。彼為欲結縛,即得捨遠離,如象斷羈絆,度三十三天。因陀羅天梵,一切皆來集,即彼座上去,雄猛捨塵欲。

帝釋見已厭,勝天天中天:『彼本生下賤,度三十三天。』」

「厭已妙息言,瞿婆後說曰:

 『人中有佛勝,  釋牟尼知欲。
  彼子中失念,  我訶更復得,
  於三中之一,  則生伎[*]樂中。
  二成等正道,  在天定根樂,
  汝說如是法,  弟子無有惑。
  度漏斷邪疑,  禮佛勝伏根,
  若彼覺諸法,  二得昇進處。』

「彼得昇[*]進已,生於梵天中,我等知彼法,大仙來至此。」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此長夜無有諛諂,亦無欺誑,無幻質直。若有問者,盡欲知故,不欲觸嬈彼之所問亦復如是,我寧可說甚深阿毘曇。」世尊知已,為天王釋說此頌曰:

「於現法樂故,  亦為後世樂,
 拘翼自恣問,  隨意之所樂,
 彼彼之所問,  盡當為決斷。
 世尊已見聽,  日天求見義,
 在摩竭陀國,  賢婆娑婆問。」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

於是,天王釋白曰:「世尊!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幾結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二結,及嫉也。彼各各作是念:『令我無、無、無怨、無恚、無諍、無鬥、無苦,安樂遊行。』彼雖作是念,然故有杖、有結、有怨、有恚、有諍、有鬥、有苦,無安樂遊行。」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二結。彼作是念:『令我無杖、無結、無怨、無恚、無諍、無鬥、無苦,安樂遊行。』彼雖作是念,然故有杖有結、有怨、有恚、有諍、有鬥、有苦,無安樂遊行。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慳、嫉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慳、嫉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慳、嫉者,因愛、不愛,緣愛、不愛,從愛、不愛生,由愛、不愛有。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也。」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慳、嫉者,因愛、不愛,緣愛、不愛,從愛、不愛生,由愛、不愛有。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也。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愛、不愛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愛、不愛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愛、不愛者,因欲緣欲,從欲而生,由欲故有。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愛、不愛者,因欲緣欲,從欲而生,由欲故有,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欲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有欲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欲者,因念緣念,從念而生,由念故有。若無念者,則無有欲。」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欲者,因念緣念,從念而生,由念故有,若無念者,則無有欲。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念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有念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念者,因思緣思,從思而生,由思故有,若無思者,則無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愛、不愛,由愛、不愛故有慳、嫉,由慳、嫉故有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若無思者,則無有念,若無念者,則無有欲,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若無慳、嫉者,則無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念者,因思緣思,從思而生,由思故有,若無思者,則無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愛、不愛,由愛、不愛故有慳、嫉,由慳、嫉故有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若無思者,則無有念,若無念者,則無有欲,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若無慳、嫉者,則無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滅除煩惱的途徑

復問曰:「大仙人!何者滅戲道跡?比丘何行趣向滅戲道跡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滅戲道跡者,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拘翼,是謂滅戲道跡。比丘者,行此趣向滅戲道跡。」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滅戲道跡者,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大仙人!是為滅戲道跡。比丘者,行此趣向滅戲道跡。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幾法,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三法,修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拘翼!念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念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念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拘翼!求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求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求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三法,修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大仙人說念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念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便斷彼,若念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大仙人說求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求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便斷彼。若求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有幾法,護從解脫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有六法,護從解脫行六法也。云何為六?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拘翼!眼視色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眼視色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眼視色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意知法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者有六法,護從解脫行六法。云何為六?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大仙人說眼視色者,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眼視色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眼視色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大仙人說意知法者,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意知法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復斷幾法,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復斷三法,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喜,二曰憂,三曰捨。拘翼!喜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喜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喜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憂亦如是。拘翼!捨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捨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捨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斷三法,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喜,二曰憂,三曰捨。大仙人說喜者,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喜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喜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憂亦如是。大仙人說捨者,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捨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捨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修行人的差別

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也。」

時,天王釋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以何等故,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此世有若干種界,有無量界,彼隨所知界,即彼界隨其力,隨其方便,一向說此為真諦,餘者虛妄。拘翼!是故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耳。」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此世有若干種界,有無量界,彼隨所知界,即彼界隨其力,隨其方便,一向說此為真諦,餘者虛妄。大仙人!以是故,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耳。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不必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時,天王釋復問曰:「大仙人!以何等故?不必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不正善心解脫者,彼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拘翼!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不正善心解脫者,彼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大仙人!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白曰:「大仙人!我於長夜有疑惑刺,世尊今日而拔出之。所以者何?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故。」

佛陀高於外道修行人

世尊問曰:「拘翼!汝頗憶昔時曾問餘沙門、梵志如此事耶?」

時,天王釋答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三十三天集在法堂,各懷愁慼,數數歎說,我等若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者,必當往見。大仙人!然我等不得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已,便行具足五欲功德。大仙人!我等放逸,行放逸已,大威德天子於極妙處,即便命終,大仙人!我見大威德天子於極妙處,即命終時,便生極厭,身毛皆豎,莫令我於此處速命終。

「大仙人!我因此厭、因此憂慼故,若見餘沙門、梵志在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樂遠離,宴[*]坐安隱,快樂遊行。我見彼已,便謂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即往奉見。彼不識我,而問我言:『汝為是誰?』我時答彼:『大仙人!我是天王釋。大仙人!我是天王釋。』彼復問我:『我曾見釋,亦見釋種姓,以何等故名為釋?以何等故為釋種姓?』我便答彼:『大仙人!若有來問我事者,我便隨所能、隨其力而答彼。是故我名為釋。』彼作是說:『我等若隨其事以問釋者,釋亦隨其事答我,彼問我事,我不問彼,彼歸命我,我不歸命彼。』大仙人!從彼沙門、梵志竟不得威儀法教,況復得如是問耶?」

時,天王釋而說頌曰:

「釋往釋往已,  釋今作是說,
 遠離意所念,  除疑諸猶豫。
 久遠行於世,  推求索如來,
 見沙門梵志,  在遠離宴[*]坐。
 謂是正盡覺,  往奉敬禮事,
 云何得昇[*]進?  如是我問彼。
 問已不能知,  聖道及道跡。
 世尊今為我,  若意有所疑,
 所念及所思,  其意之所行,
 知心隱及現,  明者為我說。
 尊佛尊為師,  尊無著牟尼,
 尊斷諸結使,  自度度眾生。
 覺者第一覺,  御者最上御,
 息者尊妙息,  大仙自度度。
 故我禮大雄,  稽首人最上,
 斷絕諸愛刺,  我禮日之親。」

於是,世尊問曰:「拘翼!汝頗憶昔時,得如是離,得如是歡喜,謂於我得法喜耶?」

時,天王釋答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昔一時天及阿修羅而共鬥戰。大仙人!天及阿修[*]羅共鬥戰時,我作是念:『令天得勝,破阿修[*]羅,諸天食及阿修[*]羅食,盡令三十三天食。』大仙人!天及阿修[*]羅共鬥戰時,天便得勝,破阿修[*]羅,諸天食及阿修[*]羅食,盡令三十三天食。大仙人!爾時有離有喜,雜刀杖、結怨、鬥諍、憎嫉,不得神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大仙人!今日得離得喜,不雜[*]刀杖、結怨、鬥諍、憎嫉,得通得覺,亦得涅槃。」

天帝釋的未來

世尊問曰:「拘翼!汝何因得離得喜?謂於我得法喜耶?」

時,天王釋答曰:「大仙人!我作是念:『我於此命終,生於人間,彼若有族,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種種具足,謂剎利長者族、梵志長者族、居士長者族及餘族,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種種具足。生如是族已,成就諸根,如來所說法、律有得信者。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智。學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邊。學智[*],學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若有諸天,有大福祐,色像巍巍,光曜暐曄極有盛力,安隱快樂,長住宮殿,生於最上,我生彼中。』」

於是,天王釋說此頌曰:

「捨離於天身,  來下生人間,
 不愚癡入胎,  隨我意所樂。
 得身具足已,  逮質直正道,
 行具足梵行,  常樂於乞食。

「學智[*],學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邊,學智[*],學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當作最上妙天,諸天聞名,色究竟天,往生彼中。大仙人!願當得阿那含。大仙人!我今定得須陀洹。」

世尊問曰:「拘翼!汝何因得此極好、極高、極廣差降,而自稱說得須陀洹耶?」

時,天王釋以偈答曰:

「不更有餘尊,  唯世尊境界,
 得最上差降,  未曾有此處。
 大仙我此坐,  即於此天身,
 我更得增壽,  如是自眼見。」

說此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天王釋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有情人終成眷屬

於是,天王釋稱歎五結樂子曰:「善哉,善哉,汝五結大益於我。所以者何?由汝故,佛從定覺[*],以汝先使世尊從定覺[*]故,令我等後得見佛。五結!我從此歸,以耽浮樓伎[*]樂王女賢月色嫁與汝作婦,及其父樂王本國拜與汝作伎[*]樂王。」

淨信人得法眼淨

於是,天王釋告三十三天曰:「汝等共來!若我等本為梵天王,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今盡為世尊恭敬禮事。所以者何?世尊梵天,梵天當造化最尊生眾生,有及當有彼所,可知盡知,可見盡見。」

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若本為梵天,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盡為世尊恭敬禮事,稽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再三為世尊恭敬禮事,稽首佛足,繞三匝已,即於彼處忽沒不現。

爾時,梵天色像巍巍,光曜暐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即時以偈白世尊曰:

「為多饒益義,  見利義曰天,
 賢住摩竭國,  婆娑婆問事。

「大仙人說此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世尊告梵天曰:「如是,如是。如🄑梵天所說:

「『為多饒益義,  見利義曰天,
  賢住摩竭國,  婆娑婆問事。』

「梵天!我說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佛說如是。時,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并大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問經第十八竟🄒(七千三百六十八字)🄓

[校勘]

「含」,聖本作「鋡」。

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明、聖二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㮈林」,巴利本作 Ambasaṇḍā。

「鞞陀提」,巴利本作 Vediyaka。

「挾琉璃」,聖本作「協流離」。[*]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申」。

「曜」,大正藏原為「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曜」。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耽浮樓」,巴利本作 Timbaru。

「猶」,聖本作「猶如」。

「金粟沙」,巴利本作 Kiñjakkha。

「求」,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求」。

「志」,大正藏原為「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志」。

「活」,大正藏原為「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活」。

「鬱鞞羅」,巴利本作 Uruvela。

「禪」,宋、元、明、聖四本作「然」。

「尼連禪河」,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和」,大正藏原為「惒」,今依據聖本改作「和」。[*]

「阿闍和羅尼拘類」,巴利本作 Ajapālanigrodha。

「賢月色」,巴利本作 Bhaddā Suriya。

「往」,宋本作「任」,元、明、聖三本作「住」。

「今」,宋、元、明三本作「樂子」,聖本作「令」。

「繞」,大正藏原為「遶」,今依據聖本改作「繞」。

「姓」,聖本作「性」。[*]

「法」,聖本作「汝」。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聞」,宋、元二本作「問」。

「減」,聖本作「滅」。

「瞿毘」,巴利本作 Gopikā。

「得」,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瞿婆」,巴利本作 Gopaka。

「伎」,元、明二本作「妓」。[*]

「私」,聖本作「夷」。

「汝」,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以汝」,大正藏原為「汝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汝」。

「生」,聖本作「坐」。

「子」,大正藏原為「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子」。

「勤」,大正藏原為「懃」,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勤」。

「羈絆」,大正藏原為「羈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羈絆」。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於」,聖本作「施」。

「昇」,聖本作「升」。[*]

「諛」,聖本作「諭」。[*]

「嬈」,聖本作「繞」。

「日」,明本作「曰」。

「揵沓和」,巴利本作 Gandhabha。

「純」,元本作「結」。

「憎」,元、明二本作「慳」。

「支」,聖本作「枝」。

「減」,聖本作「滅」。

聖本無「曰」字。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減」。

「智」,聖本作「知」。

宋、元二本無「一」字。

聖本無「一欲」二字。

「彼隨」,宋、元、明三本作「隨彼」。

聖本無「數」字。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明」,宋本作「眼」。

「大雄」,大正藏原為「天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大雄」。

「修」,元、明二本作「脩」。[*]

「雜」,聖本作「離」。[*]

「喜」,宋本作「菩」。

「智」,聖本作「知」。[*]

「曜暐曄」,大正藏原為「耀煒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曜暐曄」。[*]

「盛」,大正藏原為「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盛」。

「說此」,大正藏原為「而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說此」。

「妙天」,宋本作「天妙」。

「含」,聖本作「鋡」。

「豫」,宋、元二本作「預」。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耽」,大正藏原為「躭」,今依據明本改作「耽」。

「天」,大正藏原為「天王」,宋、元、明三本作「天」,聖本作「志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大正藏在「眾生」字之後有「眾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大正藏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繞」,大正藏原為「遶」,今依據聖本改作「繞」。

🄐 聖本無「離」字。

🄑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明本無「釋問經第十八竟」七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千三百六十八字」八字。

[註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王舍城東邊鞞陀提山上的一個石窟,天帝釋(音譯「因陀羅」)曾在此問法,是佛陀時代王舍城地區的五個佛教精舍之一。又作「毘陀山因陀娑羅窟」、「界隔山天帝釋石窟」、「隔界山石窟」。

天王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譯為「天帝釋」。

五結:一位執樂神(天龍八部中的乾闥婆神)的名字,常為天帝釋演奏音樂,參見《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又譯「五髻」,音譯為「波遮旬」、「般遮翼」。

樂子:演奏音樂的師傅。

火㷿:火焰。「㷿」指火的樣子,意義同「焰」。

無事處: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作「無事處」、「空閑」、「空閑處」,音譯為「阿蘭若」、「阿練若」。

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五結執樂神所作,為追求執樂神女賢月色,而以龍、沙門、阿羅漢作比喻的情詩。

賢:執樂神女「賢月色」的簡稱。音譯為「跋陀」。

耽浮樓:執樂神之王的名字,他是賢月色的父親。

羅訶愛法:阿羅漢對佛法堅定不移的喜愛。按:根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1經,修行人以修習善法的欲望來斷愛欲,達成解脫後修習善法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因此不是一直有欲望,這裡只是五結執樂神感性的比喻。

無上尊:即佛陀。沒有人、天能超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此稱佛陀為無上尊。

日之親:即「日種」,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在這裡指釋迦牟尼佛。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鬱鞞羅:摩揭提國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 Urel 村,義譯為「苦行林」,又譯為「欝毘羅」、「優樓頻螺」。

尼連禪河:恆河支流。位於中印度摩竭提國伽耶城的東方,相當於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帕爾古河。又譯為「尼連然河」。

拘翼: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的姓,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又譯為「憍尸迦」。

優婆私: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又譯為「優婆夷」。

帝釋見已厭,勝天天中天:(兩位低階天眾因為被呵責而反省,得以超越三十三天,往生梵天,)天帝釋見到了,起了厭離的心,三十三天中的勝出者(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看見他們後婆娑婆作急迫感,征服天在天眾中(說)」。

鬼:這裡指人類以外的天龍八部眾生,特指天帝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夜叉」。

阿毘曇:為音譯,其中「阿毘」指殊勝,「阿毘曇」字面直譯為「勝法」,又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現法樂:當生的安樂、幸福。

婆娑婆:天帝釋的別名之一。天帝釋的眾多別名,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又譯為「娑婆婆」。

揵沓和: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沓和」、「乾闥婆」。「沓」讀音同「踏」。

杖:拷打、爭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杖罰」。

結:結使;煩惱。

愛、不愛:在這裡特指喜愛與討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可愛、不可愛」。

滅戲道跡:滅除戲論(違反真理或不能增進善法的見解,也近似於前句中的「思」)的途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想之部分滅之行道的道跡」。

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一、惦記,二、口說,三,尋求。按:例如想念娛樂、爭論政治、尋求名利,不能增進善法;念佛、論法、求解脫,則增進善法。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喜[……]憂[……]捨[……]」。

從解脫:戒條,另譯作「波羅提木叉」。

命存一時頃:生命快結束時;臨終時。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身毛皆豎:全身的毛髮都豎立起來。

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音譯為「阿迦尼吒天」。

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差降:不同的程度。

若我等本為梵天王,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今盡為世尊恭敬禮事:就像我們原先再三恭敬禮拜在梵天上的梵天王,現在通通都要這樣地恭敬禮拜釋迦牟尼佛。按:梵天是色界初禪天的最高天,梵天王是欲界及色界初禪天中,層次最高的天神,因此天帝釋恭敬禮事梵天。

[對應經典]

  • 待加上:《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
  • 待加上:《佛說帝釋所問經》。
  • 待加上:《雜寶藏經》卷六第73經帝釋問事緣。
  • 待加上:南傳《長部尼科耶》〈大品2〉 第21經帝釋所問經。

[讀經拾得]

  • 苦的集起及滅苦的八正道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也是一種生起苦的過程,本經中舉例為:

思 → 念 → 欲 → 愛、不愛 → 慳、嫉 → 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
(這個過程只是舉例,並不是公式,也沒有和十二因緣在文字上直接的對應關係,雖然大方向上是相通的。)

舉例而言,辦公室裡常可見到有人因為覺得無聊而搬弄別人的是非,加油添醋。這種因為無聊而製造小劇場的行為,也是因為躁動的心行(「行」),浮現某些歪念頭(「念」),而想要(「欲」)講別人是非,接著同喜好的人成為小團體、受害者則討厭這些人(「愛、不愛」),人際上的不平等就會增長嫉妒和更多是非(「慳、嫉」),甚至引起各種愛恨情仇(「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要導向去除思(「滅戲」)、去除這些煩惱的方法,則為八正道。

行於八正道,意業上要如理思維,不做(「不可行」)增長惡法的惡念、惡言、惡求,做(「行」)增長善法的善念、善言、善求,而正念正知(「有念有智」)。

行於八正道,身業上要持戒,就要善護根門,不做增長惡法的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做增長善法的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而正念正知。

臨終時,面對可愛的境界會生喜受、面對不可愛的境界會生憂受、面對沒差別的境界會生捨受(不苦不樂受),凡夫貪求喜受、憎惡憂受、癡於捨受,而落於輪迴。行於八正道的修行人,則不追求增長惡法的喜、憂、捨,追求增長善法的喜、憂、捨。例如憂於墮落而正念正知,正念正知進而心定則產生喜禪支,進一步則不貪求這喜禪支,追求捨禪支,乃至最後達到無貪瞋癡的涅槃。

  • 環環相扣、首尾呼應的情節

本經內容豐富,除了與四聖諦相關的法義外,也含括了天界一些人事的因果,首尾呼應,例如:

  • 五結樂子在佛陀剛成道時說讚佛偈以追求賢月色,本經中他說讚佛偈請佛說法後,和賢月色結為夫妻。
  • 五結樂子將情詩和讚佛偈結合,通報佛陀天帝釋即將拜訪,最後五結樂子獲得妻子,天帝釋獲得佛法的果證。
  • 佛陀說修行人得不得究竟,要看是否愛盡解脫:女居士轉生為天帝釋的王子,三比丘轉生為低階樂子,其中二比丘回憶起佛法而離欲後,超越三十三天、轉生梵天;天帝釋過往遇過無法回答他問題的修行人,終於遇上能回答他問題的佛陀。
  • 三十三天原先禮拜梵天,佛說法後三十三天禮拜佛陀,梵天也隨喜。


  • 天帝釋在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義譯為「界隔山天帝釋石窟」)中問法*

本經記載天帝釋於石窟中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當中佛陀提到:「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基於這句話,日後天帝釋向佛陀進一步詢問什麼是「愛盡解脫」,該段對話又引生後續的問答及事件,算是橫跨四部阿含、尼柯耶,傳誦天上與人間的問答接龍。這些經載彼此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進階辨正]

(一三五)中阿含大品善生經第十九(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饒蝦蟆林。

爾時,善生居士子,父臨終時,因六方故,遺敕其子,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善生居士子聞父教已,白父曰:「唯。當如尊敕。」

於是,善生居士子,父命終後,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彼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世尊入王舍城乞食時,遙見善生居士子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見已,往至善生居士子所,問曰:「居士子!受何沙門、梵志教,教汝恭敬、供養、禮事,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耶?』」

善生居士子答曰:「世尊!我不受餘沙門、梵志教也。世尊!我父臨命終時,因六方故,遺敕於我,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世尊!我受父遺教,恭敬、供養、禮事故,平旦沐浴,著新摩[*]磨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聞已,告曰:「居士子!我說有六方,不說無也。居士子!若有人善別六方,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彼於現法可敬可重,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上生天中。居士子!眾生有四種業、四種穢。云何為四?居士子!殺生者,是眾生業種、穢種,不與取、邪婬、妄言者,是眾生業種、穢種。」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殺生不與取,  邪婬[*]犯他妻,
 所言不真實,  慧者不稱譽。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云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欲恚怖及癡,  行惡非法行,
 彼必滅名稱,  如月向盡沒。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斷欲無恚怖,  無癡行法行,
 彼名稱普聞,  如月漸盛滿。

「居士子!有損財富的六種行為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一曰種種求財物者為非道。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五曰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居士子!若人種種戲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負則生怨。二者失則生恥。三者負則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懷喜。五者使宗親懷憂。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人非時行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不自護。二者不護財物。三者不護妻子。四者為人所疑。五者多生苦患。六者為人所謗。居士子!人非時行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諸鬥諍。四者隱藏發露。五者不稱不護。六者滅慧生癡。居士子!人飲酒放逸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親近賊。二者親近欺誑。三者親近狂醉。四者親近放恣。五者逐會嬉戲。六者以此為親友,以此為伴侶。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伎[*]樂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喜[*]聞歌。二者喜[*]見舞。三者喜[*]往作樂。四者喜[*]見弄鈴。五者喜[*]拍兩手。六者喜[*]大聚會。居士子!若人喜[*]伎[*]樂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有惰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大早不作業。二者大晚不作業。三者大寒不作業。四者大熱不作業。五者大飽不作業。六者大飢不作業。居士子!若人懶惰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種種戲逐色,  嗜酒喜[*]作樂,
 親近惡知識,  懶[*]惰不作業,
 放恣不自護,  此處壞敗人。
 行來不防護,  邪婬[*]犯他妻,
 心中常結怨,  求願無有利,
 飲酒念女色,  此處壞敗人。
 重作不善行,  很戾不受教,
 罵沙門梵志,  顛倒有邪見,
 凶暴行黑業,  此處壞敗人。
 自乏無財物,  飲酒失衣被,
 負債如涌泉,  彼必壞門族。
 數往至酒鑪,  親近惡朋友,
 應得財不得,  是伴黨為樂。
 多有惡朋友,  常隨不善伴,
 今世及後世,  二俱得敗壞。
 人習惡轉減,  習善轉興盛,
 習勝者轉增,  是故當習勝。
 習昇[*]則得昇[*],  常逮智慧昇[*],
 轉獲清淨戒,  及與微妙止
 晝則喜臥,  夜則好遊行。
 放逸常飲酒,  居家安得成,
 大寒及大熱,  謂有懶[*]惰人。
 至竟不成業,  終不獲財利,
 若寒及大熱,  不計猶如草。
 若人作是業,  彼終不失樂。

「居士子!有四不親而似親。云何為四?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居士子!因四事故,知事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以知事奪財。二者以少取多。三者或以恐怖。四者或為利狎習。」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人以知為事,  言語至柔軟,
 怖為利狎習,  知非親如親,
 常當遠離彼,  如道有恐怖。

「居士子!因四事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制妙事。二者教作惡。三者面前稱譽。四者背說其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制妙善法,  教作惡不善,
 對面前稱譽,  背後說其惡。
 若知妙及惡,  亦復覺二說,
 是親不可親,  知彼人如是。
 常當遠離彼,  如道有恐怖。

「居士子!因四事故言語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認過去事。二者必辯當來事。三者虛不真說。四者現事必滅,我當作不作認說。」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認過及未來,  虛論現滅事,
 當作不作說,  知非親如親,
 常當遠離彼,  如道有恐怖。

「居士子!因四事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教種種戲。二者教非時行。三者教令飲酒。四者教親近惡知識。」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教若干種戲,  飲酒犯他妻,
 習下不習勝,  彼滅如月盡,
 常當遠離彼,  如道有恐怖。

「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捨己。二者為彼捨財。三者為彼捨妻子。四者所說堪忍。」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捨欲財妻子,  所說能堪忍,
 知親同苦樂,  慧者當狎習。

「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卻怨家。」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教妙善制惡,  面稱卻怨家,
 知善親愍念,  慧者當狎習。

「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密事露不藏,  利喜無不憂,
 知善親求利,  慧者當狎習。

「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知財盡與物,  放逸教愍念,
 知善親饒益,  慧者當狎習。

「居士子!聖法律中有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居士子!如東方者,如是子觀父母,子當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云何為五?一者增益財物。二者備辦眾事。三者所欲則奉。四者自恣不違。五者所有私物盡以奉上。子以此五事奉敬供養父母,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為五?一者愛念兒子。二者供給無乏。三者令子不負債[*]。四者婚娶稱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財物盡以付子。父母以此五事善念其子。居士子!如是東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東方者,謂子、父母也。居士子!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南方者,如是弟子觀師,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於師。云何為五?一者善恭順。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業善。五者能奉敬師。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養於師,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為五?一者教技術。二者速教。三者盡教所知。四者安處善方。五者付囑善知識。師以此五事善念弟子。居士子!如是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南方者,謂弟子、師也。居士子!若人慈順於師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云何為五?一者憐念妻子。二者不輕慢。三者為作瓔珞嚴具。四者於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親親。夫以此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云何十三?一者重愛敬夫。二者重供養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攝持作業。五者善攝眷屬。六者前以瞻侍。七者後以愛行。八者言以誠實。九者不禁制門。十者見來讚善。十一者敷設床待。十二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十三者供養沙門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順夫。居士子!如是西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西方者,謂夫、妻子也。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北方者,如是大家觀奴婢使人,大家當以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云何為五?一者隨其力而作業。二者隨時食之。三者隨時飲之。四者及日休息。五者病給湯藥。大家以此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奴婢使人當以九事善奉大家。云何為九?一者隨時作業。二者專心作業。三者一切作業。四者前以瞻侍[*]。五者後以愛行。六者言以誠實。七者急時不遠離。八者行他方時則便讚歎。九者稱大家庶幾。奴婢使人以此九事善奉大家。居士子!如是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北方者,謂大家、奴婢使人也。居士子!若有人慈愍奴婢使人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下方者,如是親友觀親友臣,親友當以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云何為五?一者愛敬。二者不輕慢。三者不欺誑。四者施與珍寶。五者拯念親友臣。親友以此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親友臣亦以五事善念親友,云何為五?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供給財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愛念。五者急時可歸依。親友臣以此五事善念親友。居士子!如是下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下方者,謂親友、親友臣也。居士子!若人慈愍親友臣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上方者,如是施主觀沙門梵志,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云何為五?一者不禁制門。二者見來讚善。三者敷設床待。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五者擁護如法。施主以此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一者教信行信念信。二者教禁戒。三者教博聞。四者教布施。五者教慧行慧立慧。沙門梵志以此五事善念施主。居士子!如是上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上方者,謂施主、沙門梵志也。居士子!若人尊奉沙門梵志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有四攝事,云何為四?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行利。四者等利。」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惠施及愛言,  常為他行利,
 眾生等同利,  名稱普遠至,
 此則攝持世,  猶如御車人。
 若無攝持者,  母不因其子,
 得供養恭敬,  父因子亦然
 若有此法攝,  故得大福祐。
 照遠於日光,  速利翻捷疾,
 不麤說聰明,  如是得名稱。
 定護無貢高,  速利翻捷疾,
 成就信尸賴,  如是得名稱。
 常起不懶[*]惰,  喜施人飲食,
 將去調御正,  如是得名稱。
 親友臣同恤,  愛樂有齊限,
 謂攝在親中,  殊妙如師子。
 初當學技[*]術,  於後求財物,
 後求財物已,  分別作四分。
 一分作飲食,  一分作田業,
 一分舉藏置,  急時赴所須,
 耕作商人給,  一分出息利,
 第五為取婦,  第六作屋宅。
 家若具六事,  不增快得樂,
 彼必饒錢財,  如海中水流。
 彼如是求財,  猶如蜂採花
 長夜求錢財,  當自受快樂。
 出財莫令遠,  亦勿令普漫,
 不可以財與,  兇暴及豪強。
 東方為父母,  南方為師尊,
 西方為妻子,  北方奴婢使
 下方親友臣,  上沙門梵志。
 願禮此諸方,  二俱得大稱,
 禮此諸方已,  施主得生天。」

佛說如是。善生居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生經第十九竟(四千二百五十五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三念誦)(萬一千六百二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聖本無「事」字。

「婬」,聖本作「淫」。[*]

「伎」,大正藏原為「妓」,今依據聖本改作「伎」。

「懶惰」,聖本作「事墮」。

「喜」,大正藏原為「憙」,今依據聖本改作「喜」。[*]

「懶」,聖本作「嬾」。[*]

「放」,元、明二本作「於」。

「很」,大正藏原為「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很」。

「兇」,大正藏原為「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兇」。

「債」,聖本作「責」。[*]

「逮」,聖本作「逐」。

「止」,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止」。

「喜」,聖本作「憙」。

「睡」,大正藏原為「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睡」。

「安」,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安」。

「似」,宋、元二本作「以」。

「居」,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技」,宋、聖二本作「伎」。[*]

「侍」,聖本作「待」。[*]

「拯」,宋、元、明三本作「極」。

「已」,聖本作「以」。

「待」,聖本作「侍」。

「於」,大正藏原為「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於」。

「護無貢」,大正藏原為「獲無功」,宋、元、明三本作「護無貢」,聖本作「護無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護無貢」。

「喜」,聖本作「善」。

「耕」,宋本作「𮇛」,元、明、聖三本作「𥞩」。

「花」,聖本作「華」。

「奴婢使」,大正藏原為「為奴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奴婢使」。

明本無「善生經第十九竟」七字。

「四千二百五十五字」,宋、元、明三本無「四千二百五十五字」八字,聖本作「第三念誦」。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萬一千六百二十三字」九字。

聖本在「字」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平旦:天亮的時候。

行怖:讓他人恐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去恐怖的不應該行處作惡業」。

戲:指「博戲」,賭博遊戲。

非時行:不適當時間的外出,例如半夜離家交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適合時間之街道行」。

不親而似親:假朋友裝作是朋友。

知事:耍小聰明而唬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論什麼東西都取走的人」。

面前愛言:只講我愛聽的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阿諛者」。

言語:只會出一張嘴巴。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光說不練者」。

惡趣伴:壞朋友。

承事:聽從、侍奉。

安處善方:為弟子在各方面作妥善的安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各方上作庇護」。

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妻子應該以這十三件事恭敬順從丈夫。按:本經經文區別地較細,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為五項:「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云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相當的南傳經文為五項:「以這五處憐愍丈夫:她是善整備工作者、攝持從僕者、不通姦者,她守護已得的,她對一切應該作的事是善巧者與不懶惰者。」一種可能性為本經的十三事包括傳抄者的註解混入經文,例如「對一切應該作的事是善巧者與不懶惰者」可區分為其它小項。

前以瞻侍:比丈夫早起而照顧侍奉。

後以愛行:比丈夫晚睡而照顧他。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稱大家庶幾:稱讚主人的賢明。按:三國及晉時稱賢人為「庶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維護名聲與讚美者」。

如果沒有四攝這樣的善巧,母親(沒帶好兒子)就不會因為兒子而得到供養與恭敬,父親教兒子也是這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沒有這些攝集,母親不因兒子,得到尊敬與供養,父親也一樣。」

舉藏:收藏。

[對應經典]

  • 待加上:雜阿含1283經
  • 待加上:別譯雜阿含281經
  • 待加上:長阿含16經
  • 待加上:佛說善生子經
  • 待加上: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 待加上:南傳:長部31經

[讀經拾得]

不利在家居士求財的行為
本經 長阿含善生經佛說善生子經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一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 二者博戲 三為博戲遊逸 二者喜博掩
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 三者放蕩 二為不時入他房 六者憍慢輕人
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 一者耽湎於酒 一為嗜酒遊逸 一者喜飲酒
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 五者惡友相得五為惡友 五者喜與惡知識相隨
五曰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 四者迷於伎樂 四為大好伎樂 四者喜請客,亦欲令人請之
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六者懈墮 六為怠惰 三者喜早臥晚起
四類惡友
本經 長阿含善生經 佛說善生子經
一者知事非親似如親 一者畏伏 一為取異物
二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 二者美言 二為言佞
三者言語非親似如親 三者敬順 三為面愛
四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 四者惡友 四為邪教
四類善友
本經 長阿含善生經 佛說善生子經
一者同苦樂 一者止非 一為同苦樂
二者愍念 二者慈愍 二為利相攝
三者求利 三者利人 三為與本業
四者饒益 四者同事 四為仁愍傷


佛陀對「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的回應
→ 要自身離四方惡不善業垢
→ 要分別善惡知識
→ 要合理處理人際關係(佛陀所說的六方)
→ 要用四攝法


作者 chakwos (五五) 看板 BudaDigest
標題 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
時間 Tue May 10 01:07:40 2011

<已整理為其他經的導讀,待整合>

對一般在家人來說,生活中最怕面臨的問題便是沒錢了。故而在經典上世尊 便曾叮嚀說:俗人在家要能夠現法安、現法樂的話,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 圓掌護,能極守護是很重要的。

不過,相信大家也曾聽過一則老故事:有一天,佛陀與阿難尊者走在路上, 看到了地底裡的黃金,世尊便說:「財物危身猶如毒蛇。」要阿難不要去貪 著它。

那麼,如此般具有天使與魔鬼兩種特性的財物,為佛弟子該怎麼來面對它呢 ?這其實是我的疑問之一,也因此找了一些相關的經文。雖然或許有所不足 ,但畢竟是拋磚引玉嘛。希望透過大家一起補充,使得這方面的資料更為齊 全。 ^_^

關於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我將之分成三個部分。一開始是說明求財所需具 備的心態,接著則是取得財物後該如何的分配,最後則是如何避免已獲取財 物的減損。

◎ 求財心態

在家居士求財營生是難免的,但如何才是正確的心態呢?在<中阿含>中佛陀 便說了「不染不著,不縛不繳」是最好的了。

 [佛子營生求財的心態] <中阿含、三十、五、一二六>

 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  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  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不染不著,不縛不繳;  不繳已染著,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  第一。

除此之外,也要避免六種錯誤的方法:

 [求財要避免六種錯誤方法] <中阿含、三十三、一、一三五>

 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  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  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  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  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  五曰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  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 財物的分配

透過如法求財獲取財物後,接著的問題便是該如何來分配了。這一方面,佛 陀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解答給善生童子,這可說是古今通用的解答。相關的經 文如底下所列:

 <中阿含、三十三、一、一三五>  <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第十二>  <雜阿含、四十八、一二八三>

在經文中,佛陀是鼓勵善生童子將個人所得分成四份,這四份大略的分法為 :四分之一為生活必需(飲食)、四分之一要存起來,剩下的四分之二則是 用在賺錢方面。詳情可參考之前的討論串 → http://0rz.tw/ofBe5

除了佛陀對善生童子的開示外,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亦提供過去久遠 時某一長者的財物分配法,亦可作為參考。

 一分財寶,常求息利以贍家業;  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  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  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兩者相較下,可以發覺無論怎麼分配,日常生活的費用需保留,發展事業的 費用亦需保留,剩下的則是看要存在地上的銀行,或是天上的銀行(布施) ,隨個人所好。 ^_^

除了民眾級(以善生童子為例)的財物分配外,在《大寶積經》中,則是有 提到國王級的財物分配法,提供大財主們參考。 :Q

 我(波斯匿王)今願以財物庫藏金銀之屬。分為三分。  一分奉施如來世尊及比丘眾。  一分施與舍衛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  一分財物留資國用。

◎ 避免財物減損的方法

財物獲取了,也配置好後,剩下最後一項工作便是該怎麼避免它們不翼而飛 。錢財之所以會不翼而飛,可能的原因可歸納為外在與內在。就外在而言, 在 <雜阿含、三十二、九一四> 中便提出了九個財物減損的原因:

 王所逼、賊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減、抵債不還、  怨憎殘破、惡子費用…無常

內在而言,則可分為自己的行為與心態。以行為來說,在 <長阿含第二分善 生經第十二> 中,佛陀便說有六種行為會讓人破財:

 一者耽湎於酒,  二者博戲,  三者放蕩,  四者迷於伎樂,  五者惡友相得,  六者懈墮,  是為六損財業。

至於心態方面,若人在求財過程中,嚴重貪著,成了金錢的奴隸時,則會深 受其害,可說是被毒蛇咬到般。如 <雜阿含、四十六、一二三二> 中便說:

 彼諸世人得勝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作邪行者,  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及《佛般泥洹經》中說的:

 人在世間,其有貪欲,自放恣者,即有五惡。何等為五?  一者財產日耗減。

以上便是一些與理財相關經文的整理,不知有沒有遺珠之憾或是疑異之處。 若大家有想到什麼,隨時歡迎幫忙補充。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7/31 16: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44900035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