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

導讀

(一)[0578a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難陀在舍衛城象華園中。是時,尊者難陀在閑靜處,便生是念:「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億劫乃出,實不可見,如來久遠長夜時乃出耳。猶如優曇鉢花時乃出現,此亦如是。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億劫乃出,實不可見,此處亦難遇,一切諸行悉休息止,[*]愛盡無餘,亦無染污,滅盡泥洹。」

爾時,有一魔行天子,知尊者難陀心中所念,便往至孫陀利釋種女所,飛在虛空,以頌而嗟歎曰:

「汝今發歡喜,  嚴服作五樂;
 難陀今捨服,  當來相娛樂。」

爾時,孫陀利釋種女聞天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自莊嚴,修飾房舍,敷好坐具,作倡妓樂,如難陀在家無異。爾時,王波斯匿集在普會講堂,聞難陀比丘還捨法服,習于家業。所以然者,有天在空中告其妻曰。是時,王波斯匿聞是語已,便懷愁憂,即乘駕白象,往至彼園。到已,便入華象池中,遙見尊者難陀,便前至難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尊者難陀告波斯匿曰:「大王!何故來至此間,顏色變異?復有何事來至吾所?」

波斯匿報曰:「尊者當知,向在集講堂,聞尊者捨法服,還作白衣。聞此語已,故來至此,不審尊者何所勅告?」

是時,難陀含笑徐告王曰:「不見不聞,大王何故作此語耶?大王!豈不從如來邊聞:我諸結已除,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胞胎,如實而知,今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波斯匿曰:「我不從如來聞難陀比丘生死已盡,得阿羅漢,心得解脫。所以然者,有天來告孫陀利釋種女曰。是時,孫陀利夫人聞此語已,便作倡妓樂,修治服飾,敷諸坐具。我聞此語已,便來至尊者所。」

難陀告曰:「王不知不聞,何故大王而作是語?諸有沙門、婆羅門無不樂此休息樂、善逝樂、沙門樂、涅槃樂,而不自觀此婬火之坑。復當就者此事不然,骨猶如肉如聚石猶蜜塗刀,坐貪小利,不慮後患。亦如菓繁折枝,亦如假借不久當還,猶如劍樹之藪亦如毒害藥,亦如毒葉,如毒華[*]菓,觀此[*]婬欲亦復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從火坑之欲乃至毒[*]菓,不觀此事,欲得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者,此事不然。以不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而欲得入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大王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觀察此休息樂、善逝樂、沙門樂、涅槃樂,此事必然。彼以作是觀察,解了[*]婬坑之火,猶如骨鎖、肉聚、蜜塗利刀、菓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劍樹、毒樹,如毒害藥,悉觀了知,此則有處。已解了知婬火所興,便能得渡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渡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此事必然。云何,大王!以何見何知而作是說?今我,大王!已成羅漢,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母胞胎,心得解脫。」

爾時,王波斯匿心懷歡喜,善心生焉,白尊者難陀曰:「我今無狐疑如毛髮許,方知尊者成阿羅漢,今請辭還,國事眾多。」

難陀對曰:「宜知是時。」

爾時,王波斯匿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波斯匿王去未幾時,時彼魔天來至尊者難陀所,住虛空中,復以此偈向難陀曰:

「夫人面如月,  金銀瓔珞身,
 憶彼姿容顏,  五樂恒自娛。
 彈琴鼓絃歌,  音響甚柔軟,
 能除諸愁憂,  樂此林間為。」

是時,尊者難陀便作是念:「此是魔行天人。」覺知此已,復以偈報曰:

「我昔有此心,  [*]婬泆無厭足;
 為欲所纏裹,  不覺老病死。
 我度愛欲淵,  無污無所染;
 榮位悉是苦,  獨樂真如法。
 我今無諸結,  [*]婬怒癡悉盡;
 更不習此法,  愚者當覺知。」

爾時,彼魔行天人聞此語便懷愁憂,即於彼沒不現。

爾時,眾多比丘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端正比丘者,無有勝難陀比丘;諸根澹泊,亦是難陀比丘;無有欲心,亦是難陀比丘;無有瞋恚,亦是難陀比丘;無有愚癡,亦是難陀比丘;成阿羅漢,亦是難陀比丘。所以然者,難陀比丘端正[*],諸根寂靜。」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端正[*]者,難陀比丘是。諸根寂靜,是亦難陀比丘。」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經〕-【明】

  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阿含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cf. Theragāthā. V. 279.

  ???

(皆)+悉【宋】【元】【明】

  「悉」,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無「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止〕-【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止」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頌=此頌偈【宋】【元】【明】

  「頌」,宋、元、明三本作「此頌偈」。
  「此頌偈」,大正藏原為「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頌偈」。

妓=伎【聖】

  「妓」,聖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妓」,今依據聖本改作「伎」。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集=會【宋】【元】【明】

  「集」,宋、元、明三本作「會」。
  「會」,大正藏原為「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會」。

(於)+法服【宋】【元】【明】

  「法服」,宋、元、明三本作「於法服」。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勅告=告勅【宋】【元】【明】

  「勅告」,宋、元、明三本作「告勅」。
  「告勅」,大正藏原為「勅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勅」。

而知=知之【宋】【元】【明】

  「而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知之」,大正藏原為「而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之」。

曰王=王曰【宋】【元】【明】

  「曰王」,宋、元、明三本作「王曰」。
  「王曰」,大正藏原為「曰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曰」。

(一)+樂【聖】

  「樂」,聖本作「一樂」。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鎖=瑣【宋】【聖】

  「鎖」,宋、聖二本作「瑣」。
  「瑣」,大正藏原為「鎖」,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瑣」。

菓=果【宋】*【元】*【明】*

  「菓」,宋、元、明三本作「果」。
  「果」,大正藏原為「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亦+(如毒樹)【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亦如毒樹」。
  大正藏無「如毒樹」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葉」,大正藏原為「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葉」。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無明流+(者)【宋】【元】【明】

  「無明流」,宋、元、明三本作「無明流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泥洹=涅槃【宋】*【元】*【明】*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涅槃」,大正藏原為「泥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涅槃」。

「必」,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必」。

〔如〕-【聖】

  聖本無「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渡=度【宋】【元】【明】【聖】*

  「渡」,宋、元、明、聖四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度」。

(阿)+羅漢【宋】【元】【明】

  「羅漢」,宋、元、明三本作「阿羅漢」。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有)【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曰=說【宋】【元】【明】,(說)+曰【聖】

  ????

容顏=顏容【宋】【元】【明】

  「容顏」,宋、元、明三本作「顏容」。
  「顏容」,大正藏原為「容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顏容」。

絃=弦【宋】【元】【明】【聖】

  「絃」,宋、元、明、聖四本作「弦」。
  「弦」,大正藏原為「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弦」。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心=念【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念」。
  「念」,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

我度愛=今我度【宋】【元】【明】,度=今【聖】

  ????

天人=人天【聖】

  「天人」,聖本作「人天」。
  「人天」,大正藏原為「天人」,今依據聖本改作「人天」。

「正」,聖本作「政」。[*]

「是難陀比丘」,大正藏原為「難陀比丘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難陀比丘」。

弟子=第一【宋】【元】【明】

  「弟子」,宋、元、明三本作「第一」。
  「第一」,大正藏原為「弟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第一」。

(所謂)+難【宋】【元】【明】

  「難」,宋、元、明三本作「所謂難」。
  大正藏無「所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亦=亦是【宋】【元】【明】

  「是亦」,宋、元、明三本作「亦是」。
  「亦是」,大正藏原為「是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是」。

[註解]

優曇鉢: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

孫陀利:難陀尊者出家前的妻子。

嚴服:整裝;打扮好服飾。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普會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集講堂」。

骨猶如鎖:骨頭猶如鏈條鎖一節一節的連環。這是以鏈條鎖形容一節接著一節的骨頭。

肉如聚石:肌肉猶如堆聚的小石頭。這是以可填補空間的小石頭比喻填在身體中的肉塊。

猶蜜塗刀:好像將蜂蜜塗在刀口上,貪圖蜂蜜而舔了就會劃破舌頭。

菓繁折枝:樹枝上長了許多果子,果子太重導致枝條折斷。

劍樹之藪:茂密生長著樹葉如劍能傷人的樹的沼澤。這是對應到經文中說淫欲「猶蜜塗刀」。

欲流:感官之欲的煩惱。「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讓人流轉生死的煩惱。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煩惱。「有」即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見流:邪見的煩惱。

無明流:無明的煩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不要輕信無形界

本經記載了一位「魔行天子」散佈關於難陀尊者的假消息,在空中發聲宣佈難陀尊者要還俗了,這種天現的神蹟還驚動了波斯匿王,親自去問難陀尊者是不是真要還俗了?

其實難陀尊者此時已證阿羅漢,根本不為所動,並乘機給波斯匿王上了一堂課。魔行天子之後仍在空中發聲試圖說服難陀尊者還俗,難陀尊者知道這是魔天在作怪,就回了一偈,勸魔天別耍笨了。

經上常提到有天人幫助修行人,但也提到有魔天或鬼神會迷惑人們,因此不宜輕易相信無形界,例如鬼、神、甚至天人所說。

有志證得佛智的人,自然要以經典為依歸。

  • 難陀修行的成就

難陀修行的成就如何?《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5經:「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CBETA, T02, no. 99, p. 73, a26-29)

此句中的每一個項目,該經中都有更詳細的說明。

  • 本文脈絡與校勘,以「觀察欲望的災患能朝向涅槃」為觀察主題(暫以大正藏版本為主)

本經中,魔行天子散播謠言讓波斯匿王誤會難陀比丘還俗,實際上佛陀已認證難陀證得阿羅漢, 波斯匿王當面跟難陀求證,難陀說明如何才能證得涅槃,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本經一開始讀我覺得有點怪怪的,我嘗試由[此事不然⇒此事[不然 or 必然]⇒此則有處⇒此事必然]的轉折詞來解析: 原經文摘錄如下:

...(略)... 王不知不聞,何故大王而作是語?諸有沙門、婆羅門無不樂...涅槃樂,而不自觀此婬火之坑。復當就者[此事不然], 骨猶如鎖...猶蜜塗刀...,觀此婬欲亦復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從火坑之欲乃至毒菓,不觀此事,欲得度...無明流者,[此事不然]。 以不度...無明流,而欲得入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

大王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觀察此...涅槃樂,[此事[不然 or 必然]]。 彼以作是觀察,解了婬坑之火,猶如骨鎖、肉聚...,悉觀了知,[此則有處]。 已解了知婬火所興,便能得渡...無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渡...無明流,[此事必然]。 云何,大王!以何見何知而作是說?今我,大王!已成羅漢...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母胞胎,心得解脫。」..(略)

個人嘗試白話簡略語意解讀:

第一大段「範例說明」:從「王不知不聞」到「大王當知...」之前的文句: 那些沙門沒有一個不是樂於涅槃樂而沒有去觀察淫欲如火的,重新回到淫欲之事者,沒有這樣的事⇒ 猶如骨鎖、蜜刀等等,觀察淫欲如是。⇒ 染著淫欲(而想有涅槃樂者,參照第一句)者,沒有這樣的事⇒ 不觀察(淫欲猶如骨鎖、蜜刀等)而想要度過...無明流,沒有這樣的事⇒ 沒有渡過...無明流等想要得到涅槃樂者,沒有這樣的事。

上述為「範例說明」,說明了那些證得涅槃的沙門、婆羅門是如何觀察,以下承先啟後,難陀為波斯匿王講解「修行階段論」:

第二大段「修行階段論」 可能的第一種解法[沙門觀察此...涅槃樂,此事不然] 大王你要知道,那些沙門、婆羅門觀察涅槃樂者,沒有這樣的事⇒ (即此事不然,個人理解先以大正藏版本為主;個人理解是:直接觀察涅槃快樂的修行者無法得到涅槃的快樂)

那些人是如此觀察:了解淫欲如火、如蜜刀,這樣觀察才有證得涅槃的可能(原文:此則有處。概念呼應第一大段第一句:欲得涅槃樂者…)⇒ 已經徹底了解淫欲如火,便能渡過有流與見流等,這件事必定是這樣⇒ 已經渡過有流與見流,這件事必定是這樣。(修行過程的證悟層次說明:從「能渡」有流與見流到「已渡」有流與見流)。 ...大王你是見到了什麼而說我還俗呢,我已經成阿羅漢,不再受生...

第二大段「修行階段論」 可能的第二種解法[沙門觀察此...涅槃樂,此事必然]: 大王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觀察此休息樂、善逝樂、沙門樂、涅槃樂,此事必然... 此解法也有可能,即:一開始即將沙門、婆羅門的觀察涅槃樂視為綱領,再說明:先觀察淫欲如火⇒能渡有流⇒已渡有流。

而我傾向第一種解法的理由是⇒ 1.在「範例說明」第一大段時,是寫「樂」涅槃樂,而不是「觀察」涅槃樂,所以在說明「修行階段論」時,以觀察起頭,來說明可能的修行錯誤,是有可能的。 2.漸進式的程度加強:先從否定直接觀察涅槃樂能得涅槃樂開始,漸漸引導聽者轉換觀察的對象,觀察欲火過患⇒有可能證悟,「能渡」有流、無明流⇒「已渡」有流、無明流 此處可參照證初果者斷三結:身見(我見)、戒禁取、疑,必得涅槃。 由於本經目前我沒看到南傳版本,個人嘗試以經解經,以暫時的假設提出來跟大家討論看看。(阿建)

[進階辨正]

(二)[0579a1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無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彼云何名為無餘涅槃界?於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實知之,是謂為無餘涅槃界。此二涅槃界,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Itiv. 44.

  ???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界~Sa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

無…界~An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

〔來〕-【宋】

  宋本無「來」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來」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所作已辨)+更【宋】【元】【明】

  「更」,宋、元、明三本作「所作已辨更」。
  大正藏無「所作已辨」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受【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復受」。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故諸比丘)+當【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比丘當」。
  大正藏無「是故諸比丘」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有餘涅槃:在這裡特別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聖人已不再生於人間,只有餘留天界剩餘生命,遲早會在天界證得涅槃。案:「有餘涅槃」通常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因為還在人間行走的阿羅漢已斷絕一切煩惱及未來生死的起因,只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但在《阿含經》中也有用來形容阿那含果聖人,如本經所述。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即阿羅漢的境界。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44。

[讀經拾得]

「涅槃」是音譯,義譯是滅、寂滅、滅度。「有餘涅槃」是有殘餘東西的寂滅,「無餘涅槃」是沒有殘餘東西的寂滅。

本經中說的「斷五下分結」是三果聖者的定義,是斷了:

  1. 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
  2.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3.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4. 貪欲、
  5. 瞋恚。

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阿那含聖者,因為斷盡了任何跟欲界的牽連,永不還生於人世間,所以又稱「不還果」,原則上是往生於淨居天(又稱為不還天)然後於淨居天證阿羅漢果。因為所有來人間的業報已寂滅,但還有殘餘在淨居天的天身,在本經中形容為「有餘涅槃」。

至於證得阿羅漢的聖者,證得徹底的解脫,完全沒有煩惱了,因此是「什麼都沒有殘餘的涅槃」,即「無餘涅槃」。

可注意的是,「有餘涅槃」通常是作另一種用法,指阿羅漢聖者還沒有滅度前在人間行走:由於還有「身體」,因此稱滅度前的阿羅漢聖者是「有餘涅槃」,是證涅槃,能解脫而且也有解脫智慧了,但還有身體即「有殘餘東西」的涅槃。

因此「有餘涅槃」在本經中不算專有名詞,而是用「有餘」(有殘餘東西)作形容詞。後來佛經的翻譯名詞統一後,則會以「有餘依」形容阿那含聖者,「有餘涅槃」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

[進階辨正]

(三)[0579a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烏喻,亦當說猪喻,善思念之,吾當演說。」

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人喻如烏?猶如有人在寂靜處,恒習婬欲,作諸惡行,後便羞恥,便自悔過,向人演說,陳所作事。所以然者,或為諸梵行人,所見譏彈:『此人習欲,作諸惡行。』彼作諸惡行已,向人悔過,自知羞恥,猶如彼烏恒患苦飢,便食不淨,尋即拭[口*雋],恐有餘鳥見言:『此烏食不淨。』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在閑靜處,習於[*]婬欲,作不善行,後便羞恥而自悔過,向人演說陳所作事。所以然者,或為諸梵行人所見記識,此人習欲,作諸惡行,是謂名為人猶如烏。

「彼云何名為人如猪?若有一人在閑靜處,長習[*]婬欲,作諸惡行,亦不羞恥,復非悔過,向人自譽,貢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娛,此諸人等不能得五欲。』彼作惡已,不羞恥,此人喻如猪,恒食不淨,臥於不淨,便自跳踉向於餘猪。此亦如是。若有一人習於[*]婬欲,作諸惡行,亦不羞恥,復非悔過,向人自譽,貢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娛,此諸人不能得五欲自娛。』是名為人如猪。是故,諸比丘!當捨遠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婬+(泆)【宋】【元】【明】,婬=淫【聖】*

  ????

彈=憚【宋】*,=別【聖】*

  ????

[口*雋]=觜【宋】【元】【明】

  「[口*雋]」,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為「[口*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鳥=烏【宋】【元】【明】【聖】

  「鳥」,宋、元、明、聖四本作「烏」。
  「烏」,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烏」。

名為人=為人喻【宋】【元】【明】

  「名為人」,宋、元、明三本作「為人喻」。
  「為人喻」,大正藏原為「名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人喻」。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不+(知)【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知」。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為人=謂為人【宋】【元】【明】

  「名為人」,宋、元、明三本作「謂為人」。
  「謂為人」,大正藏原為「名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為人」。

〔諸〕-【聖】

  聖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跳踉:跳動。

[對應經典]

 

(四)[0579b2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人有似驢者,有似牛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人像驢者?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衣鉢,都違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彈:『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取彈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彼作是說:『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猶如驢入牛群之中而自稱曰:『我亦是牛!我亦是牛!』然觀其兩耳復不似牛,角亦不似,尾亦不似,音聲各異。爾時,群牛或以角觝,或以脚蹋,或以口嚙者。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了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念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彈:『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見[*]彈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爾時彼作是說:『我是沙門。』猶如驢入於牛群,是謂人像驢者也。

「彼人云何像牛者耶?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念,爾時眼根則應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口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清淨。彼人便到諸梵行人所,諸梵行人遙以見來,各自揚聲:『善來,同學!』隨時供養,不使有短,猶如良牛入牛眾中,而自稱說:『我今是牛!』然其毛尾、耳角、音聲都悉是牛,諸牛見已,各來舐體。此亦如是,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念,爾時眼根則得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口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具足,是謂此人像牛者也。如是,諸比丘!當學如牛,莫像如驢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以+(作)【聖】

  「以」,聖本作「以作」。
  大正藏無「作」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牢=堅【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堅」。
  「堅」,大正藏原為「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堅」。

彈=憚【宋】*

  「彈」,宋本作「憚」。
  「憚」,大正藏原為「彈」,今依據宋本改作「憚」。

牛群=群牛【宋】【元】【明】

  「牛群」,宋、元、明三本作「群牛」。
  「群牛」,大正藏原為「牛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群牛」。

角觝+(者)【宋】【元】【明】

  「角觝」,宋、元、明三本作「角觝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脚蹋+(者)【宋】【元】【明】

  「脚蹋」,宋、元、明三本作「脚蹋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舌=口【聖】

  「舌」,聖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聖本改作「口」。

念=於【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爾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時」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口=舌【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舌」。

以見來=見來已【宋】【元】【明】

  「以見來」,宋、元、明三本作「見來已」。
  「見來已」,大正藏原為「以見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來已」。

短=乏【宋】【元】【明】

  「短」,宋、元、明三本作「乏」。
  「乏」,大正藏原為「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乏」。

得=應【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應」。
  「應」,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應」。

[註解]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想是指心中取像,眼見色,隨起色想,似乎是必然,如何做到眼見色,不起色想?

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眼見色,相當於光子投射到視網膜,在視網膜上只有光點的資訊,這些資訊傳遞到視覺皮層,才產生了對於色彩、形狀、深度、物體等等的認知,這樣的認知,經文稱之為起色想,而這些認知是經由我們經由不斷地觀察學習並據此調整視覺皮質的神經連結建構而來的,因為神經連結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我們藉由修行,調整神經連結,便能夠做到,眼見色,不起色想,單純地觀察到世界的本質,而不貪愛染著於其中而生煩惱。

(五)[0580a1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不善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彼:「云何名為不善?云何名為善?所謂殺生為不善,不殺為善。不與取為不善,與取為善。婬泆為不善,不婬為善。妄語為不善,不妄語為善。綺語為不善,不綺語為善。兩舌為不善,不兩舌為善。鬪亂彼此為不善,不鬪亂彼此為善。貪他為不善,不貪他為善。起恚為不善,不[*]起恚為善。邪見為不善,正見為善。如是,比丘!行此惡已,墮畜生、餓鬼、地獄中。設行善者,便生人中、天上,及諸善趣阿須倫中。是故,當遠離惡行,修習善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
  大正藏無「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告+(曰)【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婬=淫泆【聖】

  「婬」,聖本作「淫泆」。
  「淫泆」,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泆」。

〔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諸比丘」。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故+(諸比丘)【宋】【元】【明】

  「是故」,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比丘」。
  大正藏無「諸比丘」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遠離=離遠【聖】

  「遠離」,聖本作「離遠」。
  「離遠」,大正藏原為「遠離」,今依據聖本改作「離遠」。

[註解]

鬪亂彼此:互相諍鬥。又譯為「惡口」。

[對應經典]

 

(六)[0580b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與汝等說微妙法,初善、中善、至竟亦善,有義、有味,得修具足梵行之法,所謂二法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具足說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為二法?所謂邪見、正見,邪治、[*]正治,邪語、[*]正語,邪業、[*]正業,邪命、[*]正命,邪方便、正方便,邪念、[*]正念,邪三昧、[*]正三昧,是謂[*]比丘名為二法。我今已與汝說此二法,如來所應為者,今已周訖。善念、觀誦,勿有懈惓,今不行者,後悔無及。」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與=為【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正=等【聖】*

  「正」,聖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等」。

正=等【宋】【聖】

  「正」,宋、聖二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等」。

為=曰【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觀=諷【宋】【元】【明】【聖】

  「觀」,宋、元、明、聖四本作「諷」。
  「諷」,大正藏原為「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諷」。

懈惓=懈倦【宋】【元】【明】

  「懈惓」,宋、元、明三本作「懈倦」。
  「懈倦」,大正藏原為「懈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懈倦」。

[註解]

[對應經典]

 

(七)[0580b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燭明之法,亦當說由燭趣道之業。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名燭明者?所謂貪[*]婬、瞋恚、愚癡盡。彼云何名為由燭趣道之業?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由燭趣道之業。我由此已說燭明,亦說由燭趣道之業,如來所應為者,今已周訖。善念、諷誦,勿有懈怠,今不行者,後悔無及。」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我由此=我為比丘【宋】【元】【明】,=我由比丘【聖】

  ????

[註解]

燭明:照亮。

[對應經典]

 

(八)[0580b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為二力?所謂忍力、思惟力,設吾無此二力者,終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又無此二力者,終不於優留毘處六年苦行,亦復不能降伏魔怨,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以我有忍力、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眾,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得=為【聖】【麗-CB】【CB】

  「得」,聖、麗-CB、CB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為」。

以=已【聖】

  「以」,聖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已」。

(此)+忍力【宋】【元】【明】

  「忍力」,宋、元、明三本作「此忍力」。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忍辱之力也。法華經序品曰:「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無量壽經上曰:「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痴。」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思量所對之境而分別之也。[國語辭典(教育部)] 1.思量。《漢書.卷五九.張衡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2.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將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經由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步驟的認識活動的過程。也作「思維」。

無上正真之道:佛陀的智慧,音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經文中,忍力與思惟力撐過六年苦行與降伏魔王。個人解讀:有毅力超越單純的苦行,又能以思惟力捨下苦行,進而忍力與思惟力共同的運作而降伏魔王。

忍力可成就戒、定,思惟力可成就慧,因此有忍力及思惟力能成就戒、定、慧三增上學。

(九)[0580c0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那律拘尸那竭本所生處。爾時,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便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歸命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爾時,有梵志名曰闍拔吒,是梵摩喻弟子。復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問阿那律曰:「我昔在王宮生,未曾聞此自然之香,為有何人來至此間,為是天、龍、鬼神、人、非人乎?」

爾時,阿那律報梵志曰:「向者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而歎我曰:

「『自歸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梵志問曰:「以何等故,我今不見其形?釋、梵、四天王為何所在?」

阿那律報曰:「以汝無有天眼故也,是故不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及二十八大鬼神王。」

梵志問曰:「設我能得天眼者,見此釋、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大鬼神王耶?」

阿那律報曰:「設當得天眼者,便能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然復,梵志!此天眼者何足為奇!有梵天名曰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觀其寶冠。此梵天亦如是,見此千世界無有罣礙,然此梵天不自見身所著服飾。」

梵志問曰:「何以故?千眼梵天不自見形所著服飾?」

阿那律曰:「以其彼天無有無上智慧眼故,故不自見己身所著服飾。」

梵志問曰:「設我得無上智慧眼者,見此身所著服飾不耶?」

阿那律曰:「若能得無上智慧眼者,則能見己形所著服飾。」

梵志問曰:「願尊與我說極妙之法,使得無上智慧之眼。」

阿那律曰:「汝有戒耶?」

梵志問曰:「云何名之為戒?」

阿那律曰:「不作眾惡,不犯非法。」

梵志報曰:「如此戒者,我堪奉持如此之戒。」

阿那律曰:「汝今,梵志!當持禁戒,無失毫釐,亦當除去憍慢之結,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時,梵志復問阿那律曰:「何者是吾?何者是我?何者是憍慢結?」

阿那律曰:「吾者是神識也,我者是形體之具也。於中起識生吾、我者,是名為憍慢結也。是故,梵志!當求方便,除此諸結。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梵志即從座起,禮阿那律足,遶三匝而去。未至所在,於中道思惟此義,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有天昔與此梵志親友,知識梵志心中所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彼天復往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即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梵志未至家,  中道得道跡;
 垢盡法眼淨,  無疑無猶豫。」

爾時,尊者阿那律復偈告天曰:

「我先觀彼心,  中間應道跡;
 彼人迦葉佛,  曾聞此法教。」

爾時,尊者阿那律即其時離彼處,在人間遊,漸漸至舍衛國,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世尊具以法語告阿那律,阿那律受佛教已,便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得天眼第一者,所謂阿那律比丘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梵摩喻=梵摩踰【宋】【元】【明】

  「梵摩喻」,宋、元、明三本作「梵摩踰」。
  「梵摩踰」,大正藏原為「梵摩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摩踰」。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及=拜【宋】【元】【明】

  「及」,宋、元、明三本作「拜」。
  「拜」,大正藏原為「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拜」。

梵天+(王)【宋】【元】【明】【聖】

  「梵天」,宋、元、明、聖四本作「梵天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手=於【宋】【元】【明】

  「手」,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服飾」,大正藏原為「衣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服飾」。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能=服【聖】

  「能」,聖本作「服」。
  「服」,大正藏原為「能」,今依據聖本改作「服」。

〔名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之」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便【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以〕-【聖】

  聖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此)+偈【宋】【元】【明】

  「偈」,宋、元、明三本作「此偈」。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彼)+天【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彼天」。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受佛=從佛受【宋】【元】【明】

  「受佛」,宋、元、明三本作「從佛受」。
  「從佛受」,大正藏原為「受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佛受」。

(第一)+弟子【宋】【元】【明】

  「弟子」,宋、元、明三本作「第一弟子」。
  大正藏無「第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第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本所生處:出生地;故鄉。在這裡特指拘尸那竭城為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而在城名後加上「本所生處」,不是指阿那律的出生地。

梵摩喻: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祭司階級的人)名,是拘薩羅國年紀一百二十歲的知名婆羅門教大師,他想要根據婆羅門相書所說,驗證佛陀是否有三十二相,在拜訪佛陀見到三十二相後即皈依佛陀,不久後就過世了,證阿那含果。詳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一〈梵志品 1〉第161經梵摩經。

中道:路途當中。

彼人迦葉佛,曾聞此法教:他曾經從迦葉佛聽聞過佛法。迦葉佛是地球上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為依何等禪?

本經一開始天人讚嘆阿那律尊者「為依何等禪」,雖然在本經中沒有進一步說明,其實即為《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6經所說不隨五蓋、不依一切相的「真實禪」,詳細的義理可參見該經。該經中也說修習真實禪的人會被:「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 護法天人

本經提到的「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是天人中較常和佛弟子互動的列舉,其中

二十八宿

  1. 天帝釋:欲界中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主,護持佛法不遺餘力。
  2. 梵天:色界初禪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天主,在佛陀成道時請佛說法。
  3. 四天王:欲界中四天王天的天王,是和人間最近的一天,較常和人間互動,也是佛教的護法。
  4. 二十八大鬼神王:以二十八星宿為名的大鬼神王。二十八星宿是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二十八個位置的星座。以空間來看,可分為東西南北四方各有七位;以時間來看,則農曆每月二十八天一日一位。十二藥叉大將中有七位即這二十八大鬼神王中的七位代表。
  • 肉眼見不到天人

由本經可知沒有天眼的人見不到天人,但像本經中的梵志能聞到香味,可能為乾闥婆的香氣。乾闥婆義譯「香神」,是天龍八部之一,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雜阿含經》中則提到一般人也可能在黑夜(日出前)見到天人聚集處的光明。

  • 為什麼「千眼梵天不自見形所著服飾」?

這裡可能是譬喻,表示梵天也見不到自己所執著的「隨雜染」(巴利文 upakkilesā,另譯為上煩惱、穢),要有無上智慧才能見到微細的煩惱。

  • 千眼

佛經中以千眼比喻超凡的明察秋毫能力,像本經中說梵天:「名曰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手掌中觀其寶冠」,《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則記載天帝釋:「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復名千眼。」(CBETA, T02, no. 99, p. 291, a15-17) 觀世音菩薩除了千眼外還有千手,以千眼照見、以千手護持佛法及眾生。

(一〇)[0581b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羅雲奉修禁戒,無所觸犯,小罪尚避,況復大者,然不得有漏心解脫。爾時,眾多比丘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羅雲比丘奉修禁戒,無所觸犯,然故有漏心不解脫。」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是故,諸比丘!常當念修治正法,無有漏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難陀.涅槃.烏  驢不善有二
 燭及忍思惟  梵志及羅雲◎

[校勘]

者+(阿那律)【聖】

  「者」,聖本作「者阿那律」。
  大正藏無「阿那律」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羅雲=羅云【宋】【元】【明】【聖】*

  「羅雲」,宋、元、明、聖四本作「羅云」。
  「羅云」,大正藏原為「羅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羅云」。

得=於【聖】

  「得」,聖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聖本改作「於」。

心+(得)【聖】

  「心」,聖本作「心得」。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往)+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卷第七終【■】

  ???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守好戒能夠漸漸滿足信、進、念、定、慧等善根。

 
agama1/增壹阿含經火滅品第十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0/02 00:5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26249027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