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世間正見]佛法中的「正見」有「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 出世間正見就如前三卷所解說的像是「四聖諦」等聖人所見,能讓人徹底解脫、沒有煩惱執著、離苦得樂,解脫輪迴。 世間正見則是處世要用的,雖然不能讓人完全沒有煩惱執著,但也能讓人離苦得樂,往生善處。 《中阿含經》有整理世間正見的內容,如下表所列:
在解脫之前,我們仍無法出離善業惡業,因此必須去惡向善,縱使還不能解脫,也要往生善處,而不要招致惡報。 《雜阿含經》「婆羅門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第四十二卷第1151~1163經、第四卷全卷、和第四十四卷第1178~1187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本卷即記載了佛陀和婆羅門們關於世間正見的討論。 (八八)[0022b20]如是我聞: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欝多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①行乞,持用供養父母,令得樂ⓐ離苦。世尊!我作如是,為多福不?」 佛告欝多羅:「實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養父母,令其安樂,除苦惱者,實有大福。」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如法ⓑ於父母, 恭敬修供養, 佛說此經已,年少欝多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樂」,宋、元、明三本作「安樂」。 ⓑ 「法」,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註解]① 如法:依照正法。 ② 現世名稱流:在今生有好的名聲流傳。 [對應經典]
(八九)[0022c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優波迦,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諸婆羅門常稱歎邪盛①大會,沙門瞿曇亦復稱歎邪盛大會不?」 佛告優波迦:「我不一向稱歎,或有邪盛大會可稱歎,或有邪盛大會不可稱歎。」 優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會可稱歎?何等邪盛大會不可稱歎?」 佛告優波迦:「若邪盛大會繫群少特牛②、水特③、水牸④,及諸羊犢⑤、小小眾生,悉皆傷殺,逼迫苦切⑥;僕使作人⑦,鞭笞恐怛⑧,悲泣號呼;不喜不樂,眾苦作役⑨。如是等邪盛大會,我不稱歎,以造大難故。若復大會不繫縛群牛,乃至不令眾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會,我所稱歎,以不造大難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馬ⓐ祀等大會, 造諸大難事, 佛說此經已,優波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馬」,元、明二本作「祠」。 ⓑ 「等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等」。 [註解]① 邪盛:祭祀。 ② 繫群少特牛:繋縛成群年幼的公牛。 ③ 特:公牛。 ④ 牸:母牛。 ⑤ 犢:小牛。 ⑥ 苦切:殘害。 ⑦ 僕使作人:僕人、工人。「作人」指作勞動工作的人。 ⑧ 恐怛:驚恐畏懼。「怛」指畏懼。 ⑨ 眾苦作役:做種種辛苦的差事。 ⑩ 大仙:此處指佛陀,譬喻佛陀是超凡的仙人中最尊貴的。 ⑪ 應法:與法相應。也就是「如法」。 ⑫ 梵行:清淨的修行。此處指清淨的修行人。 ⑬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九〇)[0023a0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廣說如上。差別者,謂隨說異偈言:
「無為無諸難①, 邪盛時清淨, 佛說此經已,優波迦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註解]① 無為無諸難:無各種使眾生受苦難的行為。 ② 凡鄙:平庸、鄙陋(的人或事)。 ③ 羅漢田:即福田。因為阿羅漢是眾生應當供養的修行人,也就是福田。 [對應經典]
(九一)[0023a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①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②安及現法樂?」 在家四法得現法安樂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③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④具足、正命具足。 「方便具足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⑤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⑥。於彼彼⑦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守護具足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⑧,自手執作⑨,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⑩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⑪,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善知識具足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⑫、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⑬;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正命具足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⑭,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⑮。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 在家四法得後世安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信具足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戒具足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⑯,是名戒具足。 「施具足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⑰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⑱,常自手與⑲,樂修行捨⑳,等心行施㉑,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慧具足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 積集能守護, 佛說此經已,欝闍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守」,宋本作「謂守」。 ⓑ 「令」,宋、元、明三本作「不令」。 ⓒ 「亡」,明本作「忘」。 ⓓ 「善」,宋、元、明三本作「不善」。 ⓔ 「秤」,宋、元、明三本作「稱」。 ⓕ 「果」,宋、元、明三本作「華」。 ⓖ 「貪」,宋、元、明三本作「食」。 ⓗ 「能」,明本作「皆」。 ⓘ 「垢」,宋、元、明三本作「妬」。[*]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迷」,大正藏原為「速」,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迷」。 [註解]① 俗人:在家人。 ② 現法:這一生。 ③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④ 善知識: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幫助眾生捨惡修善的人。 ⑤ 工巧業處:技能、行業。 ⑥ 書疏算畫:書寫、注疏、算術、繪畫。 ⑦ 彼彼:那些。 ⑧ 方便所得:努力而得到的(錢財穀物等)。 ⑨ 自手執作:親自動手執掌作事。 ⑩ 劫:災難。 ⑪ 不愛念者輒取:不喜歡的人總是拿走。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不生惡子」,南傳經文作「惹人厭的繼承人」。 ⑫ 落度:墮落不節制;行為狂放,不受拘束。 ⑬ 凶險:凶狠奸險。 ⑭ 周圓掌護:掌握得很周到。 ⑮ 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人們都說這像是聚果榕的果子,種子被挖掉而無後了;(亂花錢的人)在愚痴和貪欲下,不管以後如何。「優曇鉢」即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聚果榕由榕小蜂授粉,果實內常有許多榕小蜂,因此採收時通常先剖開,刮乾淨種子(以及其中的榕小蜂)後曝曬製作成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食財如優曇鉢果之食。』」 ⑯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人畜、不偷竊、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不說謊、不喝酒,合稱為「五戒」,是在家人修學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⑰ 慳垢:「慳」是吝嗇,「垢」是污穢。吝嗇是一種心中的污穢,因此稱作慳垢。 ⑱ 解脫施:沒有執著的施捨。 ⑲ 自手與:親手施與。 ⑳ 樂修行捨:樂於修行施捨;以布施鍛鍊自己能歡喜地捨離、放下。 ㉑ 等心行施:以平等的心而施捨。例如不計較誰施捨較多而嫉妒、誰施捨較少而鄙視、施捨誰較有功德而大小眼。 ㉒ 審諦尊:明白道理的尊者,指佛陀。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中佛陀教導在家眾,如何在現世、未來世,都能安樂:
關於「正命具足」一段所說的「等入等出」,有的同學會質疑那是不是就不儲蓄了?其實不是的,這段是指量入為出、量力而為,避免花的錢比賺的多(出多入少),或是吝嗇、捨不得花錢(入多出少)。佛陀在其餘經中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在《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中阿含經》〈善生經〉、《長阿含經》〈善生經〉中,都有列舉在家人可將收入做飲食維生、置產營生、投資求利、儲蓄備用的配置。 [進階辨正](九二)[0023c18]如是我聞: 爾時,舍衛國有憍慢③婆羅門止住④,父母種姓⑤俱淨,無瑕點ⓐ能說者,七世相承悉皆清淨;為婆羅門師,言論通達,諸論記典悉了萬名,解法優劣,分別ⓑ諸字,悉知萬事久遠本末因緣ⓒ,句句記說⑥,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⑦、容色志高、聰明志高、財富志高,不敬父母、諸尊、師長。聞沙門瞿曇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作是念:「我當往彼沙門瞿曇所,若有所說,我當共論;無所說者,默然而還。」 時,憍慢婆羅門乘白馬車,諸年少婆羅門前後導從,持金柄傘蓋,手執金瓶,往見世尊。至於園門,下車步進。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圍遶⑧說法,不時顧念憍慢婆羅門。 時,憍慢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不顧念我,且當還去。」 爾時,世尊知憍慢婆羅門心念,而說偈言:
「憍慢既來此, 不善更增慢⑨, 時,憍慢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欲修敬禮。 爾時,世尊告憍慢婆羅門:「止!止!不須作禮,心淨已足。」 時,諸大眾咸各高聲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羅門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聰明憍慢、財富憍慢,不敬父母、諸尊、師長,今於沙門瞿曇所謙卑下下,欲接足禮。」 時,憍慢婆羅門於大眾前唱令靜默,而說偈言:
「云何不起慢? 云何起恭敬?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父母及長兄, 和尚ⓔ⑫諸師長, 爾時,世尊為憍慢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⑬。如佛世尊次第⑭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⑮,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⑯……如是廣說,如白淨衣無諸黑惡,速受染色。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解四聖諦⑰——苦、集[*]、滅、道,得無間等⑱。 時,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⑲,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⑳不?」 佛告憍慢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校勘]ⓐ 「瑕點」,宋、元、明三本作「偷盜」。 ⓑ 「別」,大正藏原為「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別」。 ⓒ 大正藏無「字悉知萬事久遠本末因緣」十一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喻」,大正藏原為「諭」,宋版則為「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喻」。 ⓔ 「尚」,宋、元二本作「上」。 ⓕ 「即」,大正藏原為「則」,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即」。 ⓖ 「靜」,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註解]①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②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③ 憍慢:婆羅門名。憍慢即驕傲、傲慢。 ④ 止住:居住。 ⑤ 種姓:家世;血統;階級。 ⑥ 記說:記憶不忘而解說。 ⑦ 族姓志高:自恃血統高貴。「志高」即趾高氣揚。 ⑧ 圍遶:圍繞。 ⑨ 慢:傲慢。 ⑩ 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你是因為義理(或利益)而來的,應該要進而增大它。 ⑪ 慰喻:慰勞開導。 ⑫ 和尚:弟子對師父的尊稱,為音譯,又譯為「和上」,義譯為「親教師」。 ⑬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又稱為「示、教、利、喜」,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 ⑭ 次第:照次序的。 ⑮ 愛欲味患、煩惱:愛欲讓人起貪著的禍患和煩惱。 ⑯ 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清淨、出離、遠離等等清淨的說法。其中「清淨」、「出要」、「遠離」並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諸清淨分」指「各種清淨的部分(說法)」。 ⑰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⑱ 無間等:洞察。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又譯作「現觀」。 ⑲ 見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⑳ 受具足: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九三)[0024b13]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長身ⓐ婆羅門,作如是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特、牸、水牛及諸羊犢、種種小蟲悉皆繫縛,辦諸飲食、廣行布施,種種外道從諸國國皆悉來集邪盛會所。 時,長身婆羅門聞沙門瞿曇從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作是念:「我今辦邪盛大會,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乃至小小諸虫皆悉繫縛。為邪盛大會故,種種異道從諸國國來至會所。我今當往沙門瞿曇所問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會,分數①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馬車,諸年少婆羅門前後導從,持金柄傘蓋,執金澡瓶,出舍衛城,詣世尊所,恭敬承事②。至精舍門,下車步進,至於佛前,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今欲作邪盛大會,以七百特牛行列繫柱,乃至小小諸蟲皆悉繫縛。為邪盛大會故,種種異道從諸國國皆悉來至邪盛會所。又聞瞿曇從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今故來請問瞿曇邪盛大會法諸物分數,莫令我所作邪盛大會諸分數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羅門:「或有一邪盛大會主行施作福而生於罪,為三刀劍之所刻削,得不善果報。何等三?謂身刀劍、口刀劍、意刀劍。 「何等為意刀劍生諸苦報?如一會主造作大會,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會,當殺爾所少壯特牛,爾所水特、水牸,爾所羊犢及種種諸蟲。』是名意刀劍生諸苦報。如是施主雖念作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云何為口刀劍生諸苦報?有一會主造作大會,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會,汝等當殺爾所少壯特牛,乃至殺害爾所微細蟲。』是名口刀劍生諸苦報,大會主雖作是布施、供養,實生於罪。 「云何為身刀劍生諸苦報?謂有一大會主造作大會,自手傷殺爾所特牛,乃至殺害種種細蟲,是名身刀劍生諸苦報。彼大會主雖作是念種種布施、種種供養,實生於罪。 「然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為根本火ⓑ?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養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火。何故名為根本?若善男子從彼而生,所謂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以安樂。 「何等為居家火?善男子隨時育養ⓒ,施以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給妻子、宗親、眷屬、僕使、傭客,隨時給與,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處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家ⓔ。是故善男子隨時供給,施與安樂。 「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隨時恭敬,尊重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勞,如法所得,奉事供養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伏貪、恚、癡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建立福田,崇向增進,樂分樂報,未來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為世福田,謂為應供③,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根本及居家, 應供福田火, 「然,婆羅門!今善男子先ⓕ所供養三火應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恚火、癡火亦復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薪④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爾時,長身婆羅門默然而住⑤。 時,有婆羅門子名欝多羅,於會中坐。 長身婆羅門須臾⑥默然,思惟已,告欝多羅:「汝能往至邪盛會所,放彼繫柱特牛及諸眾生受繫縛者,悉皆ⓖ放不?而告之言:『長身婆羅門語汝:「隨意自在,山澤曠野,食不斷草,飲淨流水,四方風中受諸快樂。」』」 欝多羅白言:「隨大師教。」即往彼邪盛會所放諸眾生,而告之言:「長身婆羅門語汝:『隨其所樂,山澤曠野,飲水食草,四風自適。』」 爾時,世尊知欝多羅。知已,為長身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說法先後,說戒、說施及生天功德,愛欲味患,出要、清淨、煩惱清淨,開示顯現ⓗ。譬如鮮淨白㲲⑦易受染色,長身婆羅門亦復如是。即於座上見四真諦⑧,得無間等。 時,長身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飯食。」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時,長身婆羅門知佛受請已,為佛作禮,右繞三匝⑨而去。長身婆羅門還邪盛處,作ⓚ諸供辦淨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請佛,白言:「時到,惟聖知時。」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大眾圍繞,往到長身婆羅門會所,大眾前坐。 時,長身婆羅門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養種種飲食。食已,澡漱⑩洗鉢畢,別敷卑床⑪,於大眾前端坐聽法。 爾時,世尊為長身婆羅門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長身」,巴利本作 Uggatasarīra。 ⓑ 「火」,宋本作「內」。 ⓒ 「養」,宋、元、明三本作「善」。 ⓓ 「家」,宋、元、明三本作「家火」。 ⓔ 「家」,宋、元、明三本作「我」。 ⓕ 「先」,宋、元、明三本作「善」。 ⓖ 「皆」,宋、元、明三本作「開」。 ⓗ 「顯現」,大正藏原為「現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顯現」。 ⓘ 「整」,宋本作「正」。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作」,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註解]① 分數:部分、數量。 ② 承事:聽從、侍奉。 ③ 應供:應該接受供養。 ④ 薪:柴草。 ⑤ 默然而住:不發一語,保持沈默。 ⑥ 須臾:片刻;短時間。 ⑦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⑧ 四真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 ⑨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⑩ 澡漱:洗手、漱口。 ⑪ 卑床:矮的座位。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長生婆羅門準備殺生進行祭祀大會,佛陀告訴他殺生這些身、口、意的惡業反而會有惡報。婆羅門教有事火(投供物入火中祭天)的修法,佛陀也因勢利導以「火」為喻,告訴長生婆羅門應該要供養父母、家庭、修行人這三把火。同時還要滅了貪、瞋、癡三把火。 長身婆羅門領悟到殺生是錯的,而放生時,希望他們:「隨意自在,山澤曠野,食不斷草,飲淨流水,四方風中,受諸快樂。」不是為了自己而放生,而是為了讓他們解脫繫縛、生活快樂而放生。 [進階辨正](九四)[0025c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僧迦羅,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復問:「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係亦失,日夜消減ⓐ,乃至不現。如是,有人於如來所,得信寂ⓑ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於如來所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實ⓒ已,然後退失,於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復次,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①善知識,不數聞法②,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③泥梨ⓓ④中。如是,婆羅門!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羅門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⑤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譬如月無垢, 周行於虛空, 佛說此經已,僧迦羅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 「寂」,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寂」。 ⓒ 「實」,大正藏原為「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實」。 ⓓ 「梨」,宋、元、明三本作「犁」。 ⓔ 「諸」,大正藏原為「小」,宋版則為「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諸」。 [註解]① 習近:親近。 ② 不數聞法:不常聽聞佛法。 ③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④ 泥梨:「地獄」的音譯。 ⑤ 法、律:佛法、戒律。 [對應經典]
(九五)[0026a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①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②、如法說③耶ⓐ?法次法說④,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 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餘;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⑤。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黑若有白, 若赤若有色,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耶」,宋、元、明三本作「非」。 ⓑ 「說」,宋、元、明三本作「語」。 ⓒ 「梨」,大正藏原為「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 「生」,大正藏原為「牛」,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生」。 ⓔ 「於」,宋本作「施」。 ⓕ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 「槃」,大正藏原為「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槃」。 [註解]①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② 如說說:如實際上所說的而說。 ③ 如法說:契合正法而說。 ④ 法次法說:依著一個法、下一個法(次法)合於順序的說;指所說是正確的。 ⑤ 障施者施、障受者利:障礙施主的布施,障礙受施者的利益。 ⑥ 梨雜:斑駁雜色。 ⑦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⑧ 毘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鞞舍」、「居士種」。 ⑨ 首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奴隸階級,為工人、農奴。又譯為「工師種」。 ⑩ 旃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賤民階級,最被輕視,以屠殺為業。 ⑪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佛陀並沒有說施佛教才能得福,但有說施持戒的人得福較多。 在《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經瞿曇彌經 (CBETA, T01, no. 26, p. 722, a19-c21),佛陀則有進一步說明「七施眾」(供養聖眾得大福)、「十四私施」(供養聖人得大福,尤其是解脫者)、及「三淨施」(施者或受者是清淨的,因此布施清淨),有興趣深究的同學可參照該經。 (九六)[0026b1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有異婆羅門①,年耆根熟②,執杖持鉢,家家乞食。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拄ⓐ杖持鉢,家家乞食?」婆羅門白佛:「瞿曇!我家中所有財物悉付其子,為子娶妻,然後捨家,是故拄[*]杖持鉢,家家乞食。」 佛告婆羅門:「汝能於我所受誦一偈,還歸於眾中,為兒說耶?」 婆羅門白佛:「能受,瞿曇!」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生子心歡喜, 為子聚財物, 時,婆羅門從世尊受斯偈已,還歸婆羅門大眾中為子而說。先白大眾:「聽我所說。」然後誦偈……如上廣說。其子愧怖,即抱其父ⓘ,還將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為家主。 時,婆羅門作是念:「我今得勝族姓,是沙門瞿曇恩。我經所說:『為師者如師供養,為和尚ⓙ者如和尚[*]供養。』我今所得,皆沙門瞿曇力,即是我師,我今當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曇。」 時,婆羅門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曇力。我經記說:『為師者以師供養,為和尚[*]者以和尚[*]供養。』今日瞿曇即為我師,願受此衣,哀愍故。」 世尊即受,為哀愍故。 爾時,世尊為婆羅門說種種法,示、教、照、喜。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拄」,大正藏原為「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拄」。[*] ⓑ 「其父」,宋、元、明三本作「父母」。 ⓒ 「䵃」,宋、元、明三本作「𪍿」。 ⓓ 「杖」,宋本作「秘」。 ⓔ 「為」,宋、元、明三本作「離」。 ⓕ 「危」,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危」。 ⓖ 「扶」,宋本作「抉」。 ⓗ 「刺」,大正藏原為「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刺」。 ⓘ 「父」,大正藏原為「文」,今依據宋、元、明、麗四本改作「父」。 ⓙ 「尚」,宋、元二本作「上」。[*] [註解]① 異婆羅門: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婆羅門。 ②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③ 羅剎:惡鬼的總名。 ④ 䵃:大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中的婆羅門溺愛兒子,給他所有的財物、娶妻成家後,自己離家靠乞食維生,兒子卻沒想到要照顧年事已高的父親。經中「曲杖為最勝……峙立不墮落」一段,是描述這位老婆羅門可以依賴拐杖,暗指他的兒子連拐杖都不如。兒子聽了,趕快把父親接回家了。 本經的對應經典中,則都描述是兒子娶妻時把財物拿走、趕走父親,較本經所述更為不孝。偈誦的意義則與本經相同,結局也一樣。 在印度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下,婆羅門五十歲後要將家業交給兒子,自己離家修行苦行,乞食維生。這個家庭也算是照著習俗做,但這位老婆羅門卻不見得適合修行,只是受苦,他兒子也不關心父親。佛陀則不受限於婆羅門教習俗,將他們導向「應孝順父母」的世間正見上,點醒了老婆羅門的兒子。 (九七)[0026c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 時,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攝①杖持鉢,家家乞食。彼婆羅門遙見世尊而作是念:「沙門瞿曇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亦攝杖持鉢,家家乞食,我與瞿曇俱是比丘。」 爾時,世尊說偈答曰ⓐ:
「所謂比丘者, 非但以乞食, 佛說是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註解]① 攝:提起;牽提。 [對應經典]
(九八)[0027a10]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一那羅ⓐ聚落,住一那羅林中。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一那ⓑ羅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過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①作飲食處。」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五百具犁②耕田,為作飲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白言:「瞿曇!我今ⓔ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亦應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佛告婆羅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婆羅門白佛:「我都不見沙門瞿曇若犁、若軛③、若鞅④、若縻ⓕ⑤、若鑱⑥、若鞭⑦,而今瞿曇說言:『我亦耕田下種,以供飲食。』」 爾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說偈言:
「自說耕田者, 而不見其耕,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信心為種子, 苦行為時雨, 佛陀不因說法而受食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善耕田!瞿曇!極善耕田!瞿曇!」於是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世尊說偈,心轉增信,以滿鉢香美飲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說偈得故。即說偈言:
「不因說法故, 受彼食而食ⓝ。」 如是廣說,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⑩。 時,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白佛言:「瞿曇!今以此食安著何處?」 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羅門!汝持此食著無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時,婆羅門即持此食著無虫水中,水即煙起涌沸,啾啾作聲。如熱鐵ⓟ丸投於冷水,啾啾作聲。如是彼食投著無虫水中,煙起涌沸,啾啾作聲。 時ⓠ,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實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飲食神變⑪如是。」 時,彼婆羅門見食瑞應⑫,信心轉增,白佛言:「瞿曇!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族姓子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一那羅」,巴利本作 Ekanālā。 ⓑ 「那」,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那」。 ⓒ 「太」,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 「耕田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Kasibhāradvāja。 ⓔ 「今」,明本作「見」。 ⓕ 「縻」,宋、元、明三本作「繫」。 ⓖ 「犁」,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犁」。 ⓗ 「包」,宋、元、明三本作「保」。 ⓘ 「如」,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真」,宋本作「直」,元、明二本作「其」。 ⓚ 「無懈怠」,大正藏原為「為懈息」,今依據宋本改作「無懈怠」。 ⓛ 「無」,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無」。 ⓜ 「廢」,宋本作「癡」。 ⓝ 宋、元、明三本在「食」字後有「但為利益他,說法不受食。」十字。 ⓞ 「火」,宋本作「大」。 ⓟ 大正藏無「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註解]① 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以耕田維生、種姓是豆婆遮的婆羅門。《別譯雜阿含經》譯為「耕作婆羅門名豆羅闍」。 ② 犁:耕田時用牛拉的翻土器具。 ③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④ 鞅:套在牛、馬頸上的皮帶。 ⑤ 縻:牽引牛的繩子。讀音同「迷」。 ⑥ 鑱:犁地掘土的一種鐵器。讀音同「禪」。 ⑦ 鞭:驅策牛、馬用的鞭子。 ⑧ 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 ⑨ 轉還:輪迴。 ⑩ 如前為火與婆羅門廣說:如同《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中佛陀為火與婆羅門所做的開示。 ⑪ 神變:神奇的變化。 ⑫ 瑞應:吉祥的應驗。 ⑬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雜阿含經》中有幾則記載,佛陀若因說偈而得到原本不信佛的人的供養,則不接受這個供養,以表示佛陀不是為了求取供養而說偈的。 而見到食瑞應相(食著無蟲水後煙起涌沸)的婆羅門們,各人反應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嚇到,趕緊回去拜拜收驚。 從這一經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佛陀接受供養的原則:不以說法來換取供養。 不過,這個原則並不是說法之後就不能接受供養;佛陀也曾在說法之後,默然接受食物供養。例如《雜阿含經》第1030經記載:有一次給孤獨長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並且為長者說三受及四不壞淨等法。說法後,長者請佛陀留下來接受食物供養,佛陀默然接受長者的邀請。 若細心去體會,會發現這兩者情況大不相同:在第1030經中,給孤獨長者平時就信仰佛法並供養三寶;而在本經中情況是,邀請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養三寶。但在佛陀說法之後,才相信佛法而發心供養。由這兩個情況的差異,可以體會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供養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中,則記載了佛陀「因偈得食,則不受」的原則: 相關記載可參考本經、本卷第102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卷四十四第1184經,以及《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 (九九)[0027b2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 時,有尊者名曰淨天ⓐ,在鞞提訶①國人間遊行,至彌絺羅城②菴羅園中。時,尊者淨天晨朝著衣持鉢,入彌絺羅城乞食。次第乞食③,到自本家④。時,淨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⑤,求生梵天⑥,不覺尊者淨天在門外立。 時,毘沙門天王⑦於尊者淨天所極生敬信。時,毘沙門天王,諸夜叉⑧導從,乘虛而行,見尊者淨天在門外立。又見其母手擎飲食,在中堂上供養祀火,不見其子在外門立。見已,從空中下,至淨天母前,而說偈言:
「此婆羅門尼⑨, 梵天極遼遠, 時,尊者淨天即為其母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復道⑭而去。 [校勘]ⓐ 「淨天」,巴利本作 Brahmadeva。 ⓑ 「揣」,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揣」。 ⓒ 「正」,宋、元、明三本作「淨」。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註解]① 鞞提訶:古代印度國名,位於當時的中印度北部,當今印度北部,與北方離車族等共八個國家同盟為十六大國之一的「跋祇」共和國。另譯為「鞞陀提」。 ② 彌絺羅城:鞞提訶國的首都。又譯為「彌梯羅城」、「彌薩羅城」。 ③ 次第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行乞」、「次行乞食」。 ④ 到自本家:到了自己出家前的俗家。 ⑤ 祀火:投穀物、酥油等供物入火中祭祀供養,以圖升天,是印度古代外道修法之一。 ⑥ 梵天:婆羅門教認為的造物主。佛教中則認為梵天為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⑦ 毘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⑧ 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⑨ 婆羅門尼:婆羅門階級的女性。此處指在家的女性修行人。 ⑩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聖人,因此尊稱佛或聖人為天中天。 ⑪ 淳熟龍:指受過調教,溫馴成熟的龍。 ⑫ 初揣:最先享用的食物。「揣」是握、抓的意思,而古印度用手抓食物吃,因此也稱為揣。 ⑬ 洲:水上的陸塊,引申為「依靠」的意思。 ⑭ 復道:照原先來的道路回去。 [對應經典]
(一〇〇)[0028a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面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佛者,云何為佛?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①」時,婆羅門即說偈言:
「佛者是世間, 超渡[*]之勝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佛見過去世, 如是見未來, 佛說偈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註解]① 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是父母為你取名為佛?還是婆羅門為你取名為佛? ② 劫: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③ 拔諸使刺本:拔除一切煩惱利刺的根本。「使」指結使、煩惱。 [對應經典]
[導讀: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指人類以外的八種守護佛法的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略為介紹如下: 1. 天:受善報而生於天界的眾生。天界可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三大類。其中和人間一樣在欲界的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2.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其中最高級的為龍王,分為法行龍王(善龍)及非法行龍王(惡龍)兩類。法行龍王能讓天下風調雨順,非法行龍王則會造成疾疫及水災。 3. 夜叉:義譯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有地行(在地面奔馳)、虛空(在天空飛行)及宮觀飛行(有宮殿娛樂)等三種。《雜阿含經》卷四十九第1319經即有記載佛陀及弟子們經過夜叉住處,受其招待而夜宿。 4.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嗅覺敏感的修行者有時聞到一陣不知來處的檀香味,即可能是有乾闥婆經過。 5. 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阿修羅有許多種,散布於天道、鬼道、畜道等各處,因此佛經中有時說眾生分為「五道」即是指將「六道」中的「阿修羅道」併入其餘各道中。阿修羅道愛喝酒卻沒有酒,男性三頭六臂,女性則極為豔麗,因此阿修羅常與天界戰鬥以搶酒,天界若戰勝則贏得美女。帝釋天的第一天后是舍脂阿修羅女,極為美豔,《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即記載帝釋天的名號之一叫舍脂鉢低(舍脂的老公)。 6.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龍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但是人類肉眼見不到,相傳因此有些外道將金翅鳥認為是有翅膀的天使。 7. 緊那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其男性馬頭人身,很會唱歌,女性則是很漂亮的人形,很會跳舞。緊那羅的音樂極為動聽,聽的人會情不禁的起舞、修行人也暫時沒有了神通。緊那羅與乾闥婆都常在諸天的法會奏樂,而也有許多緊那羅女嫁給乾闥婆。 8.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相傳一心想求神通的學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進但瞋心變重,若無法容許異己,則離正道日遠。其禮佛方式如同蛇類的腹行。 八部眾定期在人間巡查,和人類接近的機會較多,其中守護佛法的則為護法神,否則可為惡鬼神。在佛寺常可見到四大天王塑像的腳下各踏著兩個鬼眾,也是被降伏而順從的部眾。 [進階辨正](一〇一)[0028a20]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有從ⓐ迦帝ⓑ聚落、墮鳩羅ⓒⓓ聚落二村中間,一樹下坐,入晝ⓔ正受①。 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②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脚跡千輻輪相③,印文④顯現,齊輻圓輞⑤,眾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跡,今當隨跡以求其人。」即尋脚跡至於佛所,見ⓖ世尊坐一樹下,入晝[*]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⑥,止ⓗ⑦觀⑧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見已,白言:「為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 「為龍⑨、夜叉、乾闥婆⑩、阿修羅⑪、迦樓羅⑫、緊那羅⑬、摩睺羅伽⑭、人、非人等?」 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 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為是何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天龍乾闥婆, 緊那羅夜叉, 佛說此經已,豆摩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路而去。 [校勘]ⓐ 「從」,永樂北藏作「徙」。 ⓑ 「有從迦帝」,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 「墮鳩羅」,永樂北藏作「隨鳩羅」,大正藏校勘有「墮鳩羅=隨鳩羅」,但未註明版本。 ⓓ 「墮鳩羅」,巴利本作 Setavya。 ⓔ 「晝」,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晝」。[*] ⓕ 「豆磨」,巴利本作 Doṇa。 ⓖ 大正藏在「見」字之前有一「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止」,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止」。 ⓘ 「芬」,宋、元、明三本作「分」。 ⓙ 「際」,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際」。 [註解]① 入晝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 ② 豆磨種姓婆羅門:族姓是「豆磨」的一位婆羅門。 ③ 千輻輪相:腳掌有許多分明的紋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輻」是車輪中連接軸心和圓外框的直木。 ④ 印文:印紋,指千輻輪相的腳紋。 ⑤ 齊輻圓輞:腳掌紋路整齊而圓整。「輞」是車輪的圓外框。 ⑥ 第一調伏:具備最好的身口意的訓練。 ⑦ 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⑧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⑨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 ⑩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沓和」、「揵沓和」。 ⑪ 阿修羅:喜愛戰鬥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又譯為「阿須倫」。 ⑫ 迦樓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留羅」。 ⑬ 緊那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又譯為「甄陀羅」。 ⑭ 摩睺羅伽: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又譯為「摩休勒」。 ⑮ 無善阿修羅:即阿修羅,「無善」是因偈子的字數須要而擺入的形容詞。阿修羅偶爾也譯為「無善神」。 ⑯ 芬陀利:白蓮花。 [對應經典]
(一〇二)[0028b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 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①,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②,慎勿近我門!」 佛告婆羅門:「汝知領群特、領群特法耶?」 婆羅門言:「我不知領群特,亦不知領群特法,沙門瞿曇知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是時,婆羅門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婆羅門白佛言:
「如是大精進, 如是大牟尼⑧,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偈如上說。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校勘]ⓐ 「領群特」,巴利本作 Vasalaka。 ⓑ 「憋」,宋、元、明三本作「弊」。 ⓒ 「椎」,宋、元二本作「搥」,明本作「槌」。 ⓓ 「怛」,宋、元、明三本作「恒」。 ⓔ 「護」,宋、元、明三本作「詆」。 ⓕ 「受」,元、明二本作「愛」。 ⓖ 「財與」,宋、元、明三本作「與責」。 ⓗ 「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 「初上」,宋、元二本作「和上」,明本作「和尚」。 ⓙ 「直」,宋、元、明三本作「真」。 ⓚ 「譽」,宋本作「舉」。 ⓛ 「事火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Aggikabhāradvāja。 ⓜ 「於」,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 宋、元、明三本無「戒」字。 ⓞ 「即」,宋、元、明三本作「而」。 [註解]① 火具:引火生火的器具。 ② 領群特:領群的特牛(公牛)。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旃陀羅」(賤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賤民」。 ③ 一生二生者:胎生和卵生的眾生。 ④ 迫愶:脅迫;以威勢相逼迫。「愶」通「脅」。 ⑤ 父母諸尊長,兄弟親眷屬:這邊疑有闕漏,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為「父母兄弟及姊妹,罵詈惡口無遜弟」,指對親屬的惡口。 ⑥ 實非阿羅漢,自顯羅漢德,世間之大賊:其實不是解脫的聖人,卻大妄語自稱是解脫的聖人,這是欺世盜名的大賊。 ⑦ 須陀夷:比丘名,七歲時和佛問答流利,因此佛陀破例允許他未滿二十歲即受具足戒。出身旃陀羅(賤民)種姓。又譯為「須陀延」、「蘇陀夷」。 ⑧ 大牟尼:寂靜的聖者,指佛陀。「牟尼」是「寂靜」的意思。 ⑨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雜阿含經卷第四此經此卷,國、宋二本文義全同,皆有十九經,總二十五紙。丹本有十五經,若依宋藏式ⓐ寫之,可成二十七紙。又其文義與國、宋二本全別,未知去取。今撿國、宋本經,則下流函中,此經第四十二卷耳。宋藏錯將彼卷重刊于此,為初四卷,國亦仍之者,錯也。故令去彼,取此丹本經焉ⓑ。 [校勘]ⓐ 「式」,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式」。 ⓑ 宋、元、明三本無「此經……經焉」一百零六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