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壹入道品第十二

[導讀:四念處]

待補充。

(一)[0568a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入道,淨眾生行,除去愁憂,無有諸惱,得大智慧,成泥洹證。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云何名為一入?所謂專一心,是謂一入。云何為道?所謂賢聖八品道,一名正見,二名正治,三名正業,四名正命,五名正方便,六名正語,七名正念,八名正定,是謂名道,是謂一入道。

「云何當滅五蓋?所謂貪欲蓋、瞋恚蓋、調戲蓋、睡眠蓋、疑蓋,是謂當滅五蓋。

「云何思惟四意止?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外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內外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內觀痛痛自娛樂,外觀痛痛,內外觀痛痛。內觀心而自娛樂,外觀心,內外觀心。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而自娛樂。

「云何比丘內觀身而自娛樂?於是,比丘觀此身隨其性行,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此身中皆悉不淨,無有可貪。復觀此身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胃、心、肝、脾、腎之屬,皆悉觀知。屎、尿、生熟二藏、目淚、唾、涕、血脈、肪、膽,皆當觀知,無可貪者。如是,諸比丘!當觀身自娛樂,除去惡念,無有愁憂。

「復次,比丘!還觀此身有地種耶?水、火、風種耶?如是,比丘觀此身。復次,比丘!觀此身,分別諸界,此身有四種,猶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節解,而自觀見此是脚,此是心,此是節,此是頭。如是,彼比丘分別此界,而自觀察此身有地、水、火、風種。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不淨。猶如彼人觀竹園,若觀葦叢。如是,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諸不淨。

「復次,比丘!觀死屍,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膖脹,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免此患。若復比丘觀死[*]屍,烏鵲、鵄鳥所見噉食;或為虎狼、狗犬、虫獸之屬所見噉食。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患。是謂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死[*]屍,或噉半散落在地,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法。復次,觀死[*]屍,肉已盡,唯有骨在,血所塗染。復以此身觀彼身亦無有異。如是,比丘觀此身。復次,比丘!觀死[*]屍筋纏束薪,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如是,比丘觀此身。

「復次,比丘!觀死屍骨節分散,散在異處,或手骨、脚骨各在一處;或膞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脇骨,或脊骨,或項骨,或髑髏。復以此身與彼無異,吾不免此法,吾身亦當壞敗。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復次,比丘!觀死[*]屍白色、白珂色。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不離此法,是謂比丘自觀身。

「復次,比丘!若見死[*]屍、骨青、瘀想,無可貪者,或與灰土同色不可分別。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此身無常,為分散法。如是,比丘內自觀身,外觀身,內外觀身,解無所有。

「云何比丘內觀痛痛?於是,比丘得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樂痛;得苦痛時,即自覺知我得苦痛;得不苦不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不苦不樂痛。若得樂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覺知我食不苦不樂痛。若得不食樂痛時,便自覺知我得不食樂痛;若得不食苦痛時,亦自覺知我不食苦痛;若得不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覺知我得不食不苦不樂痛。如是,比丘內自觀痛。

「復次。若復比丘得樂痛時,爾時不得苦痛,爾時自覺知我受樂痛。若得苦痛時,爾時不得樂痛,自覺知我受苦痛。若得不苦不樂痛時,爾時無苦無樂,自覺知我受不苦不樂痛。彼習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習盡之法。或復有痛而現在前可知可見,思惟原本,無所依倚而自娛樂,不起世間想;於其中亦不驚怖,已[*]不驚怖,便得泥洹: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真實知。如是,比丘內自觀痛,除去亂念,無有愁憂;外自觀痛,內外觀痛,除去亂念,無有愁憂。如是,比丘內外觀痛。

「云何比丘觀心、心法而自娛樂?於是,比丘有愛欲心,便自覺知有愛欲心;無愛欲心,亦自覺知無愛欲心。有瞋恚心,便自覺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亦自覺知無瞋恚心。有愚癡心,便自覺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便自覺知無愚癡心。有愛念心,便自覺知有愛念心;無愛念心,便自覺知無愛念心。有受入心,便自覺知有受入心;無受入心,便自覺知無受入心。有亂念心,便自覺知有亂心;無亂心,便自覺知無亂心。有散落心,亦自覺知有散落心;無散落心,便自覺知無散落心。有普遍心,便自覺知有普遍心;無普遍心,便自覺知無普遍心。有大心,便自覺知有大心;無大心,便自覺知無大心。有無量心,便自覺知有無量心;無無量心,便自覺知無無量心。有三昧心,便自覺知有三昧心;無三昧心,便自覺知無三昧心。未解脫心,便自覺知未解脫心;已解脫心,便自覺知已解脫心。如是,比丘心相觀意止。

「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習盡之法,思惟法觀而自娛樂。可知、可見、可思惟、不可思惟,無所猗,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便無餘;已無餘,便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內自觀心心意止,除去亂念,無有憂愁;外觀心,內外觀心心意止。如是,比丘心、心相觀意止。

「云何比丘法、法相觀意止?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修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護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於愛欲解脫,除惡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猗念,樂於初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有覺、有觀,內發歡喜,專其一意,成無覺、無觀,念猗喜安,遊二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於念,修於護,恒自覺知身覺樂,諸賢聖所求,護念清淨,行於三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復次,比丘!捨苦樂心,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樂於四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彼行[*]習法,行盡法,并行[*]習盡之法而自娛樂,便得法意止而現在前。可知可見,除去亂想,無所依[*]猗,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生死便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諸比丘!依一入道眾生得清淨,遠愁憂,無復喜想,便逮智慧,得涅槃證。所謂滅五蓋,修四意止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阿含經」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M. 10. Satipaṭṭhāna.,[No. 26(98)].

  ????

調=掉【元】【明】

  「調」,元、明二本作「掉」。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睡眠」,大正藏原為「眠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睡眠」。

復=猶如【宋】【元】【明】【聖】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猶如」。
  「猶如」,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猶如」。

胃=胃【聖】

  「胃」,聖本作「胃」。
  「胃」,大正藏原為「胃」,今依據聖本改作「胃」。

無可=可無【聖】

  「無可」,聖本作「可無」。
  「可無」,大正藏原為「無可」,今依據聖本改作「可無」。

(常)+當【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常當」。
  大正藏無「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而)+自【宋】【元】【明】

  「自」,宋、元、明三本作「而自」。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當)+觀【宋】【元】【明】

  「觀」,宋、元、明三本作「當觀」。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觀+(察)【宋】【元】【明】,(還)+觀【聖】

  ????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叢=聚【聖】

  「叢」,聖本作「聚」。
  「聚」,大正藏原為「叢」,今依據聖本改作「聚」。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屍=尸【聖】*

  「屍」,聖本作「尸」。
  「尸」,大正藏原為「屍」,今依據聖本改作「尸」。

〔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獸=狩【聖】

  「獸」,聖本作「狩」。
  「狩」,大正藏原為「獸」,今依據聖本改作「狩」。

「已」,聖本作「以」。

以=次【聖】

  「以」,聖本作「次」。
  「次」,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次」。

膞=腨【宋】【元】【明】

  「膞」,宋、元、明三本作「腨」。
  「腨」,大正藏原為「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頂=頸【宋】【元】【明】,=項【聖】【麗-CB】【CB】

  ????

復+(次)【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復次」。
  大正藏無「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法=身【宋】

  「法」,宋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本改作「身」。

外+(自)【宋】【元】【明】

  「外」,宋、元、明三本作「外自」。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痛=樂【宋】【元】【明】

  「痛」,宋、元、明三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

我+(得)【聖】

  「我」,聖本作「我得」。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覺=覩【宋】

  「覺」,宋本作「覩」。
  「覩」,大正藏原為「覺」,今依據宋本改作「覩」。

〔得〕-【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泥洹=涅槃【宋】【元】【明】

  「泥洹」,宋、元、明三本作「涅槃」。
  「涅槃」,大正藏原為「泥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涅槃」。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亂+(念)【聖】

  「亂」,聖本作「亂念」。
  大正藏無「念」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心+(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心心」。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猗=倚【宋】*【元】*【明】*

  「猗」,宋、元、明三本作「倚」。
  「倚」,大正藏原為「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倚」。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般)+涅槃【宋】【元】【明】

  「涅槃」,宋、元、明三本作「般涅槃」。
  大正藏無「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憂愁=愁憂【宋】【元】【明】【聖】

  「憂愁」,宋、元、明、聖四本作「愁憂」。
  「愁憂」,大正藏原為「憂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愁憂」。

遊+(於)【宋】【元】【明】

  「遊」,宋、元、明三本作「遊於」。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遠+(離)【宋】【元】【明】

  「遠」,宋、元、明三本作「遠離」。
  大正藏無「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憂【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憂」。

涅槃證~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

  ???

[註解]

四意止:即「四念住」,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正治:即「正志」,正確的意向。

調戲:即「掉舉」,心浮動不安。

痛痛:「痛」為「受」的舊譯,這裡「痛痛」即「受受」。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樂痛:樂受。

食:這裡是以「吃」比喻藉以長養(身心)。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4經中「四食」以及《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5經的用法。

習法:1.可親近之法。2.修習之法。3.集起的本質;起因,「習」作「集」解,「法」作「狀態、情況、本質、原狀、實際的條件因素」解。 (引自 莊春江)

世間想: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

受入心:??

內發歡喜:「內淨(SA);內靜(MA);內信/內信歡悅(DA);內發歡喜/內自歡喜/內有喜心/內有歡喜(AA)」,南傳作「自信」(ajjhattaṃ sampasādanaṃ,另譯為「自身內的淨信;自身內的歡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內在的信任」(internal confidence)。 (引自 莊春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專注心念,修習八正道 (正見、正知、正業、正命、正方便、正語、正念、正定),以滅除煩惱、得到大智慧、證得涅槃的次第:

1. 滅除五蓋 (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 貪欲、瞋恚、掉悔、眠睡、疑。

2. 修習四念處

2.1 身念處: 觀身體的各個部位,觀身不淨、無有可貪,觀身之地、水、火、風,觀死屍,觀身與死屍同、無可貪、無常。

2.2 受念處: 觀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生起樂、苦、不苦不樂等感受時,能夠覺察到這樣的感受;觀察感受變化無常,感受的源起變化無常,無可依靠,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生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2.3 心念處: 當生起愛欲心、瞋恚心、愚癡心、愛念心、受入心、亂念心、散落心、普遍心、大心、無量心、三昧心、解脫心時,能夠覺察到這樣的心念生起;各種心念止息時,能夠覺察到心念的止息;觀察心念變化無常,心念的源起變化無常,無可依靠,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生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2.4 法念處: 修七覺支 (覺悟的七個要素: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此能夠斷除雜念,不生起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沒有恐怖,滅除憂愁苦惱。

待補註解:

不可思惟的討論,經文:[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習盡之法,思惟法觀而自娛樂。可知、可見、可思惟、不可思惟,無所猗,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

《瑜伽師地論》卷11(大正30,330b28-c4):「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又卷25(大正30,419a17-21):「云何思正法?謂如有一即如所聞、所信正法,獨處空閑,遠離六種不應思處,謂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果異熟、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思議諸佛諸佛境界。」

(二)[0569b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是中不見一法速磨滅者,憎梵行。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慈忍,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磨=摩【宋】【元】【明】

  「磨」,宋、元、明三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嫉=[序-予+矢]【聖】

  「嫉」,聖本作「[序-予+矢]」。
  「[序-予+矢]」,大正藏原為「嫉」,今依據聖本改作「[序-予+矢]」。

梵行+(人)【宋】【元】【明】

  「梵行」,宋、元、明三本作「梵行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不見一法速磨滅者,憎嫉梵行:沒有比憎恨、忌妒更快速損毀清靜的修行的了。

慈忍:慈悲、忍辱。

[對應經典]

 

(三)[0569b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世時,諸天、人民、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最尊最上,無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世時,過諸天、人民、阿須倫、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上,最尊最上,無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如是,諸比丘!常當供養如來。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可事可敬=可敬可事【宋】【元】【明】

  「可事可敬」,宋、元、明三本作「可敬可事」。
  「可敬可事」,大正藏原為「可事可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敬可事」。

謂+(此)【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謂此」。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如是=是故【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是故」,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

供養=供事【宋】【元】【明】

  「供養」,宋、元、明三本作「供事」。
  「供事」,大正藏原為「供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供事」。

[註解]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無與等:沒有比得上的。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四)[0569b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有看病者,則為看我已。所以然者,我今欲看視疾病。諸比丘!我不見一人於諸天、世間、沙門、婆羅門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得大功德,名稱普至,得甘露法味。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知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得大功德。我今因此因緣而作是說:『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而無有異,汝等長夜獲大福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語)+諸【聖】

  「諸」,聖本作「語諸」。
  大正藏無「語」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躬:親身;親自。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如來、至真、等正覺:佛陀。「如來、至真、等正覺」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至真」是「應供」的另譯,指應該接受供養的完美的人,「等正覺」指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看病是最大布施。

瞻視病者是慈悲的實踐,而且有機會同時做到財施、法施、無畏施的:

財施:協助病人生活需要。

法施:分享佛法使其心開意解。

無畏施:溫柔語、體諒、安慰協助其心情平靜。

[導讀:頭陀]

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

  1. 在阿蘭若處:居於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
  2. 常行乞食。
  3. 次第乞食:乞食時沿門托鉢,不分貧富之家。
  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
  5. 節量食:不吃過多,鉢中只受一糰飯。
  6. 中後不得飲漿:日中一食後不再飲漿。
  7. 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的襤褸衣。
  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
  9. 塚間住:住於墓地。
  10. 樹下止。
  11. 露地坐。
  12. 但坐不臥:不躺下。

特別地少欲知足,超過佛陀對一般出家眾的要求,值得鼓勵,但不是必需,是由有能力這麼做的比丘自行發心實行,而不是硬性規定。

(待補足。)

(五)[0569c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歎譽阿練若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今恒自歎譽阿練若行;其有誹謗阿練若者,則為誹謗我已。其有歎說乞食,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能乞食者;其有謗毀[*]乞食,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說獨坐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能獨坐者;其有毀獨坐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譽一坐一食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譽一坐一食者;其有毀者,則為毀我已。若有歎說坐樹下者,則為歎說我身無異。所以然者,我恒歎譽在樹下者;若有毀彼在樹下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說露坐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我恒歎說露坐者;其有毀辱露坐者,則毀辱我已。其有歎說空閑處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我恒歎說空閑處者;其有毀辱空閑處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著五納衣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我恒歎說著五納衣者;其有毀辱著五納衣者,則為毀辱我已。

「其有歎說持三衣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持三衣者;其有毀辱持三衣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在間坐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在塜間坐者;其有毀辱在塚間坐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一食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一食者;其有毀辱一食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日正中食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正中食者;其有毀辱[*]正中食者,則為毀辱我已。

「其有歎[*]說諸頭陀行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諸頭陀行;其有毀辱諸頭陀行者,則為毀辱我已。我今教諸比丘!當如大迦葉所行,無有漏失者。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有此諸行。是故,諸比丘!所學常當如大迦葉。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乞食+(者)【宋】*【元】*【明】*

  「乞食」,宋、元、明三本作「乞食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謗)+毀【宋】【元】【明】

  「毀」,宋、元、明三本作「謗毀」。
  大正藏無「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一坐一食)+者【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一坐一食者」。
  大正藏無「一坐一食」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歎說=歎詠【宋】*【元】*【明】*

  「歎說」,宋、元、明三本作「歎詠」。
  「歎詠」,大正藏原為「歎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歎詠」。

在=坐【宋】【元】【明】

  「在」,宋、元、明三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者何=然者【宋】【元】【明】

  「者何」,宋、元、明三本作「然者」。
  「然者」,大正藏原為「者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者」。

說=詠【宋】【元】【明】【聖】

  「說」,宋、元、明、聖四本作「詠」。
  「詠」,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詠」。

(為)+毀辱【宋】【元】【明】

  「毀辱」,宋、元、明三本作「為毀辱」。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說=譽【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譽」。
  「譽」,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譽」。

歎+(說)【宋】【元】【明】

  「歎」,宋、元、明三本作「歎說」。
  大正藏無「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為〕-【聖】

  聖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日)+正【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日正」。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大〕-【聖】

  聖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大」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阿練若:「阿練若行」的簡稱……【⇒要改為「阿練若行」的註解】

一坐一食:一天只吃一餐,即日中一食,而且一離開座位就算結束用餐,不會再吃更多東西,這是十二頭陀行之一。本經中提到「一坐一食」是戒律之一,但現存的出家戒律只要求過午不食,沒有強制要求日中一食,可能佛陀立了此戒後來放寬了規定。

五納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來源包括「道路棄衣、糞掃處衣、河邊棄衣、蟻穿破衣、破碎衣」這五種,也可指「火燒衣、水漬衣、鼠咬衣、牛嚼衣、嬭母棄衣」這五種。又譯作「糞掃衣」。穿五納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塚:墳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勿謗頭陀行

本經中佛陀以少欲知足的大迦葉尊者作為比丘們的榜樣,除了讚歎頭陀行,也表示毀謗頭陀行即是毀謗佛陀。

有同學提問:「為什麼這邊佛陀特別要大家別毀謗頭陀行?」

這或許是因為頭陀行者衣服破爛,甚至衣不蔽體,在《雜阿含經》卷四十一第1142經就記載:「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久住舍衛國阿練若床坐處,長鬚髮,著弊納衣,來詣佛所。[……]時,諸比丘見摩訶迦葉從遠而來,見已,於尊者摩訶迦葉所起輕慢心,言:『此何等比丘,衣服麁陋,無有儀容而來,衣服佯佯而來?』」

許多新人只看到一位衣衫藍縷、鬚髮沒剃的比丘,因此輕視大迦葉尊者。佛陀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就特別分半座給大迦葉尊者,要大迦葉尊者跟他一起坐,讓在場的新人們嚇了一跳,也學了一課,知道不可以貌取人,而要以少欲知足的比丘為榜樣。

另一方面,頭陀行者都是離群索居,除了乞食外不跟人打交道,在群體間有紛諍時,可能落單成為被毀謗的目標,類似後世有人為了強調菩薩行的殊勝而誤謗阿羅漢。或許也因此佛陀多次強調應以頭陀行的比丘為榜樣、切勿毀謗頭陀行,甚至強調有頭陀行在世則正法久住,樹立起「少欲知足」在佛教修行的核心地位,讓後世的弟子們有正確的修行榜樣。

[導讀:佛、辟支佛、阿羅漢]

依據佛經記載,佛、辟支佛、阿羅漢這三種聖者已證得究竟解脫的智慧:

  • 佛:在全無佛法的世界,自己覺悟解脫,又為大眾說法、建立僧團,使得佛法廣為流傳的聖者。
  •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獨覺)的聖者。
  •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聖人,一般指聽聞(聲聞)佛陀所傳的佛法而修行的聖者。

佛陀是「發現」佛法,而不是「發明」佛法,不管世人是否知道佛法,真理永遠在那裡,等人發現。這三種聖者發現或證得的真理都是一樣的,因此佛弟子只要證得阿羅漢,即能印證佛陀的解脫智慧,如《中阿含經》卷36〈梵志品 2〉所說:「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雖然證得的智慧相同,三者所需要的付出,還是有所不同:

要在沒有任何人教佛法的情況下覺悟,需要多生紮實的修行,才能自己藉由觀察世間而悟出因緣的原理乃至四聖諦。

了知世間的苦後,不為避苦而離群索居,反而願意在人間走動以為大眾說法,甚至建立僧團廣傳佛法,需要累世的發願,更需要無量福德的累積,才有能力廣為解說、說服世人相信原先沒聽過的觀念、並教導弟子一一證道,這在《雜阿含經》卷三第75經有提到。另外,過去生精勤學佛修行的人,由物以類聚的原理,一般會出生在有佛法的世界,因此需要過去世的特別發願,學佛者才能自主投生在完全無佛法的世界而成佛。已發願但尚未成佛的大修行人即稱為「菩薩」。

辟支佛有多生紮實的修行,以獨修者的習性,堅持離群索居,只有乞食時會入村落,不會主動向人多的地方走動然後說法,更不想建立僧團自找麻煩,只會和剛好遇上的人隨緣說法,例如教導供養他的人。

由於佛陀已指引了明路,佛弟子不必從頭摸索,照著修行就能證阿羅漢。至於阿羅漢證悟後是要離群索居還是人間說法,是沉默寡言還是辯才無礙,端看每位阿羅漢的習性。

阿羅漢是指解脫的資格,廣義來說,阿羅漢中累世修行付出最多、福德最大、能力最強的,其實就是佛陀,如《增壹阿含經》卷14〈高幢品 24〉第5經所載:「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別譯雜阿含經》卷十第190經也說:「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佛陀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的「應供」,就是「阿羅漢」的義譯。

只要走在正確的方向,不管走的是哪一條路,到達目的時究竟的智慧都是一樣的,證得的涅槃也都是一樣的。

(六)[0570a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大迦葉住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年高長大。爾時,尊者大迦葉食後,便詣一樹下禪定。禪定已,[*]從坐起,整衣服,往至世尊所。

是時,世尊遙見迦葉來,世尊告曰:「善來,迦葉!」

時,迦葉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并受衣裳。」

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度人無量,廣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葉!此頭陀行在世者,我法亦當久在於世。設法在世,增益天道,三惡道便減,亦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於世。諸比丘!所學皆當如迦葉所習。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住=作【宋】【元】【明】【聖】

  「住」,宋、元、明、聖四本作「作」。
  「作」,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作」。

易=徒【宋】*【元】*【明】*

  「易」,宋、元、明三本作「徒」。
  「徒」,大正藏原為「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徒」。

〔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增益」,大正藏原為「益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增益」。

減=滅【宋】【元】【明】

  「減」,宋、元、明三本作「滅」。
  「滅」,大正藏原為「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

(是故)+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
  大正藏無「是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考慮老人感官衰退、身體不好,建議老年的大迦葉尊者可以考慮停止頭陀行。然而大迦葉尊者不改其志,堅持頭陀行,畢竟若他縱使沒有遇到佛陀,自己也會覺悟成為辟支佛,而辟支佛自然終身頭陀行。

佛陀則讚嘆大迦葉尊者度人無量、廣度人天,因為有頭陀行在世則正法久住,也才有四果乃至三乘的存世,並勸勉比丘們皆應以大迦葉尊者為榜樣。

依本經中佛陀所稱讚的角度,阿羅漢縱使沒有主動大興佛法,也能因其以身作則而讓正法住世,自然能廣度人天。

[進階辨正]

(七)[0570b2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所以然者,諸比丘!彼提婆達兜愚人,取彼王子婆羅留支五百食供養。設彼不與者,提婆達兜愚人終不作此惡;以婆羅留支王子五百釜食日來供養,是故提婆達兜起五逆惡,身壞命終,生摩訶阿鼻地獄中。以此方便,當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心不應生,已生當滅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令)+生【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令生」。
  大正藏無「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婆羅留支:阿闍世王之別稱。義譯折指、無指。阿闍世王初生時,相者言凶,其父遂令人從樓上拋下而不死,但斷損一指,故以為名。

釜:鍋。

方便:方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供養障礙

提婆達兜造五逆罪,原來起因是貪著供養,因為有阿闍世王子每天五百鍋食物的豪華供養,讓他漸漸生起後續的惡心。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70經也提到有比丘受到質多羅長者不間斷地長期供養之後,起了「供養障礙」,很久一段時間不拜訪佛陀;同卷第571經的另一位比丘則對供養障礙有所警覺,因此不繼續待著受供養。

佛陀的教誡,以及古來許多修行人的成敗,再再警惕出家人不應貪著利養。

出家人以解脫為業,因此不賺錢、不蓄財;在家人則要有居家生活,需要賺錢謀生,那麼佛陀對於在家人理財的教導如何呢?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283經前的導讀:「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

  • 都是苦行,不同的動機導致不同的果報

提婆達兜因為貪求利養,野心越來越大,最終造五逆重罪的惡行,和前幾經大迦葉尊者終身不求利養、堅持頭陀行,成為鮮明的對比。

另一方面,提婆達兜為了破僧,自行創立「提婆五法」以展現苦行的表相,作為比佛陀要求僧眾的戒律更為嚴格的戒律,目的是要破佛教僧團,並讓俗人覺得提婆達兜的僧團更厲害,以謀取利養。大迦葉尊者的頭陀行也超過佛陀對一般僧眾的要求,但大迦葉尊者的目的是為了捨棄貪著,以幫助修行。

表相上都是苦行,但在發心迥異之下,修行的成果自然大相逕庭。

[進階辨正]

(八)[0570c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提婆達兜壞亂眾僧,壞如來足,教阿闍世取父王殺,復殺羅漢比丘尼,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當受其報?我亦不作此惡而受其報。」

爾時,有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而聞此語。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而受其報?」爾時,眾多比丘食後攝取衣鉢,以尼師著右肩上,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云何為惡無殃,作福無報,無有受善惡之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有罪,善惡之行皆有報應。若彼提婆達兜愚人知有善惡報者,便當枯竭,愁憂不樂,沸血便從面孔出。以彼提婆達兜不知善惡之報,是故在大眾中而作是說:『無善惡之報,為惡無殃,作善無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審自明,  為惡為有福;
 我今了知,  善惡之報應。

如是,諸比丘!當遠離惡,為福莫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足=之【宋】

  「足」,宋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足」,今依據宋本改作「之」。

壇=檀【聖】

  「壇」,聖本作「檀」。
  「檀」,大正藏原為「壇」,今依據聖本改作「檀」。

為=無【宋】【元】【明】【聖】

  「為」,宋、元、明、聖四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無」。

福=報【聖】

  「福」,聖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福」,今依據聖本改作「報」。

如是=是故【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是故」,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

(如是)+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如是諸」。
  大正藏無「如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提婆達兜……復殺羅漢比丘尼:提婆達兜造五逆罪的記載,可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七〈放牛品 49〉第9經。

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當受其報?我亦不作此惡而受其報:哪邊有惡?惡從哪邊生起?(意指惡不是真實的。)有人作惡,而會受惡報嗎?(意指沒有受報的人,而撥無因果。)因此我也不會因為作這種(不是真實的)惡行而受到惡報。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豫:事先,通「預」。

惓:在這裡通「倦」,指疲倦。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明正見(包含「有善惡業報」)的重要性,有正見而能避免犯下地獄惡業。

(九)[0570c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重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之處。所以然者,利養之報,斷入人皮,已[*]斷皮,便斷肉;已[*]斷肉,便斷骨;以斷骨,便徹髓。諸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利養甚重。若未生利養心便不生,已生求令滅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故)+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
  大正藏無「是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應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應使」。
  「應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應使」。

「已」,聖本作「以」。*

[註解]

[對應經典]

 

(一〇)[0571a0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之處。所以然者,若彼師利比丘不貪利養者,不作爾許無量殺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受人利養重,  壞人清白行;
 是故當制心,  莫貪著於味。
 師利已[*]得定,  乃至天帝宮;
 便於神通退,  墮於屠殺中。

諸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受人利養甚為不易。如是,比丘當作是學,未生利養心制令不生,已生此心求方便令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

[校勘]

「師利」,宋、元、明、聖四本作「利師」。

「師利」,宋、元、明三本作「利師」。

宮=釋【聖】

  「宮」,聖本作「釋」。
  「釋」,大正藏原為「宮」,今依據聖本改作「釋」。

(是故)+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
  大正藏無「是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聖本在「五」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師利羅:疑為《增壹阿含經》卷六〈利養品 13〉第1經中「修羅陀」的另譯。比丘名,曾行頭陀行並有神通,提婆達兜也曾向他學習神通,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七〈放牛品 49〉。後來貪著於供養,終至還俗出家,以屠牛為業。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agama1/增壹阿含經壹入道品第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2/03 21:4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361690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