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八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世記經]

《長阿含經》的第四分為《世記經》。這部分的內容在佛典傳抄的歷程中,有的部派稱為經,也有的部派稱為論,例如漢譯的對應經典有稱為經的《大樓炭經》、《起世因本經》、《起世經》,也有稱為論的《立世阿毘曇論》,南傳《長部尼柯耶》則沒有對應的經文。

在佛典的定義中,一個世界是有眾生居住的一個恆星所照亮的範圍,如《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4經:「日所周行,照於諸方」,本經也定義一個世界為:「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也可說是一個行星系。一千個這樣的行星系是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大千世界,而一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也就是佛陀教化的範圍,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世記經》主要有四個部分,分別描述這個世界的狀況、世界壞滅時經歷的各種劫難、新的世界成立時的狀況,乃至此世間眾生的誕生,含蓋了這個世界的成、住、壞、空四個時期,顯示了宇宙尺度的無常。以現代用語來說,即是古印度對於太陽系的成立、存續、壞滅、空無的描述。

(三〇)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

閻浮提洲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俱利窟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時,眾比丘於食後集講堂上議言:「諸賢!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敗?何由而成?眾生所居國土云何?」

爾時,世尊於閑靜處天耳徹聽,聞諸比丘於食後集講堂上議如此言。爾時世尊於靜窟起,講堂坐,知而故問,問諸比丘:「向者所議,議何等事?」

諸比丘白佛言:「我等於食後集法講堂議言:『諸賢!未曾有也,今是天地何由而敗?何由而成?眾生所居國土云何?』我等集堂議如是事。」

佛告諸比丘言:「善哉,善哉,凡出家者應行二法:一賢聖默然,二講論法語。汝等集在講堂,亦應如此賢聖默然,講論法語。諸比丘!汝等欲聞如來天地成敗、眾生所居國邑不耶?」

時,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正是時,願樂欲聞。世尊說已,當奉持之。」

佛言:「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

佛告比丘:「今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際,地止於水,水深三千三十由旬,其邊無際,水止於風,風深六千四十由旬,其邊無際。比丘!其大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其邊無際,須彌山王入海水中八萬四千由旬,出海水上高八萬四千由旬,下根連地,多固地分,其山直上,無有阿曲,生種種樹,樹出眾香,香遍山林,多諸賢聖,大神妙天之所居止。其山下基純有金沙,其山四面有四出,高七百由旬,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四埵斜,曲臨海上。

「須彌山王有七寶階道,其下階道廣六十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金牆銀門,銀牆金門,水精琉璃門,琉璃牆水精門,赤珠馬瑙門,馬瑙牆赤珠門,車璩牆眾寶門。其欄楯者,金欄銀,銀欄金桄,水精欄琉璃桄,琉璃欄水精桄,赤珠欄馬瑙桄,馬瑙欄赤珠桄,車璩欄眾寶桄。其欄楯上有寶羅網,其金羅網下懸銀鈴,其銀羅網下懸金鈴,琉璃羅網懸水精鈴,水精羅網懸琉璃鈴,赤珠羅網懸馬瑙鈴,馬瑙羅網懸赤珠鈴,車璩羅網懸眾寶鈴。其金樹者金根金枝銀葉華實,其銀樹者銀根銀枝金葉華實,其水精樹水精根枝琉璃華葉,其琉璃樹琉璃根枝水精華葉,其赤珠樹赤珠根枝馬瑙華葉,其馬瑙樹者馬瑙根枝赤珠華葉,車璩樹者車璩根桄眾寶華葉。

「其七重牆,牆有四門,門有欄楯,七重牆上皆有樓閣臺觀,周匝圍遶有園觀浴池,生眾寶華葉,寶樹行列,花果繁茂,香風四起,悅可人心,鴛鴦,異類奇鳥,無數千種,相和而鳴

「又須彌山王中級階道廣四十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如下階。上級階道廣二十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寶牆、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如中階。」

佛告比丘:「其下階道有鬼神住,名曰伽樓羅足。其中階道有鬼神住,名曰持鬘。其上階道有鬼神住,名曰喜樂。其四捶高四萬二千由旬,四天大王所居宮殿,有七重寶城、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諸寶鈴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寶城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又復如是。過三十三天由旬一倍有焰摩天宮,過焰摩天宮由旬一倍有兜率天宮,過兜率天宮由旬一倍有化自在天宮,過化自在天宮由旬一倍有他化自在天宮,過他化自在天宮由旬一倍有梵加夷天宮。

「於他化自在天、梵加夷天中間,有摩天宮,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過梵伽夷天宮由旬一倍有光音天宮,過光音天由旬一倍有遍淨天宮,過遍淨天由旬一倍有果實天宮,過果實天由旬一倍有無想天宮,過無想天由旬一倍有無造天宮,過無造天由旬一倍有無熱天宮,過無熱天由旬一倍有善見天宮,過善見天由旬一倍有大善見天宮,過大善見天由旬一倍有色究竟天宮,過色究竟天上有空處智天、識處智天、無所有處智天、有想無想處智天,齊此名眾生邊際、眾生世界,一切眾生生、老、病、死、受陰、受有,齊此不過。」

四洲形狀及人臉

佛告比丘:「須彌山北有天下,名欝單,其土正方,縱廣一萬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圓,像彼地形。須彌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其土形如半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面亦爾,像彼地形。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其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人面亦爾,像此地形。須彌山北面天金所成,光照北方。須彌山東面天銀所成,光照東方。須彌山西面天水精所成,光照西方。須彌山南面天琉璃所成,光照南方。

「欝單[*]曰有大樹王,名菴婆羅,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弗于逮有大樹王,名伽藍浮,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俱耶尼有大樹王,名曰斤提,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又其樹下有石牛幢,高一由旬。閻浮提有大樹王,名曰閻浮,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金翅鳥王及龍王樹,名俱利睒婆羅,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阿修羅王有樹,名,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忉利天有樹,名曰晝度,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

須彌山邊群山

「須彌山邊有山,名伽陀羅,高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其山去須彌山八萬四千由旬,其間純生優鉢羅花、鉢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亦充遍。去佉陀羅山不遠有山,名伊沙陀羅,高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二萬一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佉陀羅山四萬二千由旬,其間純生優鉢羅花、鉢頭摩花、俱勿頭花、[*]分陀利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去伊沙陀羅山不遠有山,名樹巨陀羅,高萬二千由旬,縱廣萬二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伊沙陀羅山二萬一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去樹[*]巨陀羅山不遠有山,名善見,高六千由旬,縱廣六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樹巨陀羅山萬二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

「去善見山不遠有山,名馬食上,高三千由旬,縱廣三千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善見山六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去馬食山不遠有山,名尼民陀羅,高千二百由旬,縱廣千二百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馬食山三千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去尼民陀羅山不遠有山,名調伏,高六百由旬,縱廣六百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尼民陀羅山千二百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去調伏山不遠有山,名金剛圍,高三百由旬,縱廣三百由旬,其邊廣遠,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去調伏山六百由旬,其間純生四種雜花,蘆葦、松、竹叢生其中,出種種香,香氣充遍。

「去大金剛山不遠有大海水,海水北岸有大樹王,名曰閻浮,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邊空地復有叢林,名菴婆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閻婆,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娑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多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那多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為男,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為女,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男女,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散那,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栴檀,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佉詶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波㮈婆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毗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香㮈,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為梨,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安石留,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曰為甘,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呵梨勒,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毗醯勒,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阿摩勒,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阿摩犁,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㮈,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甘蔗,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葦,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竹,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舍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舍羅業,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木瓜,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大木瓜,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解脫華,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瞻婆,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婆羅羅,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修摩那,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婆師,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多羅梨,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伽耶,縱廣五十由旬。復有叢林名葡萄,縱廣五十由旬。

「過是地空,其空地中復有花池,縱廣五十由旬,復有鉢頭摩池、俱物頭池、[*]分陀利池,毒蛇滿中,各縱廣五十由旬。過是地空,其空地中有大海水,名欝禪那,此水下有轉輪聖王道,廣十二由旬。[*]挾道兩邊有七重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閻浮提地轉輪聖王出于世時,水自然去,其道平現。去海不遠有山,名欝禪,其山端嚴,樹木繁茂,花果熾盛,眾香芬馥,異類禽獸所不有。去欝禪山不遠有山,名金壁,中有八萬窟,八萬象王此窟中,其身純白,頭有雜色,口有六牙,齒間金填。過金壁山已,有山名雪山,縱廣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東西入海,雪山中間有寶山,高二十由旬。

「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頂上有阿耨達池,縱廣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淨無穢,七寶砌壘、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種種異色,七寶合成。其欄楯者,金欄銀桄,銀欄金桄,琉璃欄水精桄,水精欄琉璃桄,赤珠欄馬瑙桄,馬瑙欄赤珠桄,車璩欄眾寶所成。金網銀鈴,銀網金鈴,琉璃網水精鈴,水精網琉璃鈴,車璩網七寶所成。金多羅樹金根金枝銀葉銀果,銀多羅樹銀根銀枝金葉金果,水精樹水精根枝琉璃花果,赤珠樹赤珠根枝馬瑙葉馬瑙花果,車璩樹車璩根枝眾寶花果。

「阿耨達池側皆有園觀浴池,眾花積聚,種種樹葉,花果繁茂,種種香風,芬馥四布,種種異類,諸鳥哀鳴相和。阿耨達池底,金沙充滿。其池四邊皆有梯,金桄銀陛,銀桄金陛,琉璃桄水精陛,水精桄琉璃陛,赤珠桄馬瑙陛,馬瑙桄赤珠陛,車璩桄眾寶陛。周匝皆有欄楯,生四種花,青、黃、赤、白,雜色參間,華如車輪,根如車,花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蜜。阿耨達池東有恒伽河,從牛口出,從五百河入于東海。阿耨達池南有新頭河,從師子口出,從五百河入于南海。阿耨達池西有婆叉河,從馬口出,從五百河入于西海。阿耨達池北有斯陀河,從象口中出,從五百河入于北海。阿耨達宮中有五柱堂,阿耨達龍王恒於中。」

佛言:「何故名為阿耨達?阿耨達其義云何?此閻浮提所有龍王盡有三,唯阿耨達龍無有三患。云何為三?一者舉閻浮提所有諸龍,皆被熱風、熱沙著身,燒其皮肉,及燒骨髓以為苦惱,唯阿耨達龍無有此患。二者舉閻浮提所有龍宮,惡風暴起,吹其宮內,失寶飾衣,龍身自現以為苦惱,唯阿耨達龍王無如是患。三者舉閻浮提所有龍王,各在宮中相娛樂時,金翅大鳥入宮或始生方便,欲取龍食,諸龍怖懼,常懷熱惱,唯阿耨達龍無如此患;若金翅鳥生念欲住,即便命終,故名阿耨達(阿耨達秦言無惱熱)。」

佛告比丘:「雪山右面有城,名毗舍離,其城北有七黑山,七黑山北有香山,其山常有歌伎樂音樂之聲。山有二窟,一名為晝,二名善晝,天七寶成,香潔,猶如天衣,妙音闥婆王從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晝、善晝窟北有娑羅樹王,名曰善住,有八千樹王圍遶四面。善住樹王下有象王,亦名善住,止此樹下,身體純白,七處平住,力能飛行,其頭赤色,雜色毛間,六牙纖傭,金為間填,有八千象圍遶隨從;其八千樹王下八千象,亦復如是。

「善住樹王北有大浴池,名摩陀延,縱廣五十由旬,有八千浴池周匝圍遶,其水清涼,無有塵穢,以七寶塹周匝砌壘,遶池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七寶成,金欄銀桄,銀欄金桄,水精欄琉璃桄,琉璃欄水精桄,赤珠欄馬瑙桄,馬瑙欄赤珠桄,車璩欄眾寶桄。其金羅網下銀鈴,其銀羅網下埀金鈴,水精羅網埀琉璃鈴,琉璃桄網埀水精鈴,赤珠羅網垂馬瑙鈴,馬瑙羅網埀赤珠鈴,硨璩羅網埀眾寶鈴。其金樹者金根金枝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銀根銀枝金葉花實,水精樹者水精根枝琉璃花實,琉璃樹者琉璃根枝水精花實,赤珠樹者赤珠根枝馬瑙花實,馬瑙樹者馬瑙根枝赤珠花實,硨璩樹者車璩根枝眾寶花實。

「又其池底金沙布散,遶池周匝有七寶階道,金陛銀,銀陛金[*]蹬,水精陛琉璃[*]蹬,琉璃陛水精[*]蹬,赤珠陛馬瑙[*]蹬,馬瑙陛赤珠[*]蹬,車璩陛眾寶[*]蹬。挾陛兩邊有寶欄楯。又其池中生四種華,青、黃、赤、白,眾色參間,華如車輪,根如車轂,花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蜜。遶池四面有眾園觀、叢林、浴池,生種種花,樹木清涼,花果豐盛,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善住象王念欲遊戲,入池浴時,即念八千象王,時,八千象王復自念言:『善住象王今以念我,我等宜往至象王所。』於是,眾象即往前立。

「時,善住象王從八千象至摩陀延池,其諸象中有為王持蓋者,有執寶扇扇象王者,中有作倡伎樂前導從者。時,善住象王入池洗浴,作倡伎樂,共相娛樂,或有象為王洗鼻者,或有洗口、洗頭、洗牙、洗耳、洗腹、洗背、洗尾、洗足者,中有拔華根洗之與王食者,中有取四種花散王上者。爾時,善住象王洗浴、飲食,共相娛樂已,即出岸上,向善住樹立。其八千象然後各自入池洗浴、飲食,共相娛樂。訖已還出,至象王所。

「時,象王從八千象前後導從,至善住樹王所,中有持覆象王者,有執寶扇扇象王者,中有作倡伎樂在前導者。時,善住象王詣樹王已,坐臥行步隨意所遊,餘八千象各自在樹下,坐臥行步隨意所遊。其樹林中有圍八尋者,有圍九尋至十尋、十五尋者,唯善住象王婆羅樹王圍十六尋,其八千婆羅樹枝葉墮落時,清風遠吹置於林外,又八千象大小便時,諸夜叉鬼除之林外。」

佛告比丘:「善住象王有大神力,功德如是,雖為畜生,受福如是。」

[校勘]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大正藏無「長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經」,明本作「經第十一」。

「洲」,大正藏原為「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洲」。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天」,宋、元、明三本作「天王」。

三=二【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十=千【元】

  「十」,元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元本改作「千」。

直=真【元】

  「直」,元本作「真」。
  「真」,大正藏原為「直」,今依據元本改作「真」。

斜=邪【宋】【元】【明】

  「斜」,宋、元、明三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為「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低=俹【元】【明】

  「低」,元、明二本作「俹」。
  「俹」,大正藏原為「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俹」。

挾=俠【宋】,夾【元】【明】

  ????

圍=繚【宋】【元】【明】

  「圍」,宋、元、明三本作「繚」。
  「繚」,大正藏原為「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繚」。

〔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葉」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列=烈【宋】

  「列」,宋本作「烈」。
  「烈」,大正藏原為「列」,今依據宋本改作「烈」。

階+(其)【宋】【元】【明】

  「階」,宋、元、明三本作「階其」。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伽=迦【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迦」。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四+(出)【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四出」。
  大正藏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諸寶鈴=寶鈴七重【宋】【元】【明】

  「諸寶鈴」,宋、元、明三本作「寶鈴七重」。
  「寶鈴七重」,大正藏原為「諸寶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寶鈴七重」。

加=迦【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迦」。
  「迦」,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曰=越【明】*

  「曰」,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明校譌曰。梵語弗于逮訛也。當作東毗提訶洲此云勝

  ???

下=上【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上」。
  「上」,大正藏原為「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提」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樹=其樹【元】【明】

  「樹」,元、明二本作「其樹」。
  「其樹」,大正藏原為「樹」,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其樹」。

修=脩【宋】

  「修」,宋本作「脩」。
  「脩」,大正藏原為「修」,今依據宋本改作「脩」。

畫=晝【宋】【元】【明】

  「畫」,宋、元、明三本作「晝」。
  「晝」,大正藏原為「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晝」。

十=千【元】【明】

  「十」,元、明二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千」。

陀=羅【宋】【元】【明】

  「陀」,宋、元、明三本作「羅」。
  「羅」,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羅」。

分=芬【明】*

  「分」,明本作「芬」。[*]
  「芬」,大正藏原為「分」,今依據明本改作「芬」。[*]

亦=氣【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氣」。
  「氣」,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氣」。

陀=羅【宋】【元】

  「陀」,宋、元二本作「羅」。
  「羅」,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羅」。

勿=物【宋】【元】【明】

  「勿」,宋、元、明三本作「物」。
  「物」,大正藏原為「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物」。

巨=臣【宋】【元】【明】*

  「巨」,宋、元、明三本作「臣」。[*]
  「臣」,大正藏原為「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臣」。[*]

上=山【宋】【元】【明】

  「上」,宋、元、明三本作「山」。
  「山」,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山」。

栴=旃【宋】【元】

  「栴」,宋、元二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旃」。

梨=㮈【宋】【元】【明】

  「梨」,宋、元、明三本作「㮈」。
  「㮈」,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㮈」。

留=榴【宋】【元】【明】

  「留」,宋、元、明三本作「榴」。
  「榴」,大正藏原為「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榴」。

業=葉【宋】【元】【明】

  「業」,宋、元、明三本作「葉」。
  「葉」,大正藏原為「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葉」。

名+(波)【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波」。
  大正藏無「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婆=波【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葡萄=蒲桃【宋】【元】,蒲萄【明】

  ????

校=交【宋】【元】【明】*

  「校」,宋、元、明三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交」。[*]

淨=清【宋】【元】【明】

  「淨」,宋、元、明三本作「清」。
  「清」,大正藏原為「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清」。

所成=為桄【宋】【元】【明】

  「所成」,宋、元、明三本作「為桄」。
  「為桄」,大正藏原為「所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桄」。

所成=為鈴【宋】【元】【明】

  「所成」,宋、元、明三本作「為鈴」。
  「為鈴」,大正藏原為「所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鈴」。

〔馬瑙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馬瑙葉」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馬瑙葉」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搏=愽【宋】

  「搏」,宋本作「愽」。
  「愽」,大正藏原為「搏」,今依據宋本改作「愽」。

宋作本文。明無夾註。

  ???

唱伎樂=舞唱妓(【宋】伎)【宋】【元】【明】

  ???
  

濡=軟【宋】,輭【元】【明】*

  ????

闥=沓【宋】【元】【明】

  「闥」,宋、元、明三本作「沓」。
  「沓」,大正藏原為「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沓」。

〔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畫」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蹬=隥【元】【明】*

  「蹬」,元、明二本作「隥」。[*]
  「隥」,大正藏原為「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隥」。[*]

盛=茂【宋】【元】【明】

  「盛」,宋、元、明三本作「茂」。
  「茂」,大正藏原為「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茂」。

〔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共」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十=至十【宋】【元】【明】

  「十」,宋、元、明三本作「至十」。
  「至十」,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十」。

婆=娑【宋】【明】

  「婆」,宋、明二本作「娑」。
  「娑」,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娑」。

婆=娑【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娑」。
  「娑」,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娑」。

[註解]

俱利窟:??見進階辯正??祇樹給孤獨園內的主要建築物之一,窟前種植了迦利樹(花帶麝香氣味的一種薔薇),又譯為花林窟。

未曾有:希有而值得讚嘆的事。

向者:剛才;不久前。

賢聖默然:賢聖的靜默,指修習禪定。

記:即「記說」。決定說;確定說。

今正是時,願樂欲聞:現在正是解說的時機,(比丘們)歡喜願意聽聞。

周行:循環運行;巡行、繞行。

須彌山王:佛經所載此世界最高的山。

龍:形狀似蛇、能呼風喚雨的眾生,有福報但由於瞋或癡而墮龍身。

金翅鳥:佛經所載世界上最大的鳥,展翅有三百多萬里,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一般人見不到,是天龍八部之一。音譯為「迦樓羅」、「迦留羅」。

泥犁:「地獄」的音譯。

閻羅王:地獄中的鬼王。又譯為「閻摩」、「閻魔」、「閻摩羅」、「琰魔」、「琰摩」、「燄摩」。是地獄的審判者,同時也承受地獄的燒炙毒痛之苦。在中國民間更進一步發展成十閻羅王乃至十八閻羅王的信仰。

周匝:環繞一周。??

佛剎:一個大千世界是一位佛的教化之境。

由旬:長度單位,公牛掛軛行走一日的距離,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埵:堅硬的土。讀音同「朵」。

雜色間廁:各種顏色間雜、混雜。「廁」讀音同「次」。

七寶:金、銀、瑠璃、頗梨(玻瓈)、車渠(硨磲)、赤真珠、瑪瑙。

七重:七列。

欄楯:欄杆。直的木條是欄,橫的木條是楯。

羅網:網子,在此特指由珠寶連綴而成,裝飾用的網子。帝釋天宮殿中的羅網又稱為「因陀羅網」。

行樹:成列的樹林。

水精:水晶。

琉璃:青色的寶石。

赤珠:紅色的寶珠。

馬瑙:一種隱晶質礦物。為結晶石英、石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有赤、白、灰各色相間,成平行環狀波紋,中心部的空隙常附著有石英結晶,可作飾物。又譯作「瑪瑙」。

車璩:一種蛤類。軟體動物硨磲貝科。世界最大的二枚貝,長者可達一公尺,厚達二十五公分,殼表有形似車輪的紋路,生活於熱帶海底。肉色白如玉,可食,殼可作裝飾品。又譯作「硨磲」、「車渠」。

桄:器物上的橫木。如:「門桄」、「織機桄」。讀音同「逛」。

悅可:取悅認可。

鳧:動物名。鳥綱雁形目。狀如鴨而略大。體長二尺許,嘴扁,腳短,趾間有蹼,翼長能飛翔,常群居於湖沼中。也稱為「野鴨」。讀音同「浮」。

鴈:同「雁」。

相和而鳴:互相應和、呼應而鳴叫。

伽樓羅:??伽樓羅、持鬘、喜樂。可能為四天王統領的夜叉部眾。??

遍淨天:色界十八天之一,是第三禪天中的最上層天。這天的天人相應於三禪的境界而身心清淨光明,充分體驗勝妙的快樂。又譯為「徧淨天」、「遍淨光天」。

果實天:色界四禪天的第三天。此天是色界天中凡夫所能達到果報最殊勝的天界,因此稱為「果實」。果實天中有一寂靜的高處稱為無想天,是外道修無想定所往生的地方,上座部等部派則將無想天算作另一天。又譯為「廣果天」、「因性果實天」、「嚴飾果實天」。

無想天:廣果天中有一寂靜的高處稱為無想天,是外道修無想定所往生的地方,上座部等部派則將無想天算作另一天。

無造天:離欲界苦、色界樂,不令苦樂煩擾身心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又譯為「無煩天」。

無熱天:意樂調柔,離於熱惱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善見天:定力殊勝而所見清澈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音譯為「阿迦尼吒天」。

邊際:盡頭。

欝單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鬱單越」、「欝多羅提舍」。

弗于逮: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五百歲,義譯為「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身形殊勝。另譯為「弗婆提舍」、「弗婆提」、「弗婆鞞陀提」。

俱耶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二百五十歲,義譯為「西牛貨洲」,因為此洲以牛作為貨幣。另譯為「拘耶尼」、「拘陀尼」、「瞿耶尼」、「瞿陀尼」、「瞿陀尼迦」。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閻浮提:肯氏蒲桃樹,為桃金孃科赤楠屬的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二十五公尺,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近葡萄香味,可供食用及藥用,為古代為重要的藥材,在糖尿病藥物發明前為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印度古代稱地球為「閻浮提」即因此樹而命名。

俱利睒婆羅:金翅鳥所棲息的巨樹,其性狀類似吉貝木棉樹。音譯為「究羅睒摩羅樹」、「居吒奢摩離樹」。

善畫:阿修羅居住處一株知名的樹。過去當阿修羅被三十三天趕出原居住地,撤退到現在的居住地時,見到了善晝樹,而知道到了哪裡。【校勘建議:畫改為晝】

晝度: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挾道:??本卷中的「挾道兩邊」、「挾岸兩邊」、「挾陛兩邊」或許該依第二品元明兩本的校勘改為「夾道兩邊」、「夾岸兩邊」、「夾陛兩邊」??因為教育部字典有夾道一詞,而無挾道,異體字典也沒在「挾道」這個意義上有合理的解釋。

端嚴:端正莊嚴。

芬馥:香氣濃盛。讀音同「吩咐」。

巖:高峻的山崖。

止:居住。

阿耨達池:義譯為「無熱惱池」,位於雪山山頂,香醉山以南,是四條大河的發源地,住有阿耨達龍王。又譯為「阿耨達池」、「阿耨大池」、「阿耨大薩羅」。

砌壘:一層層往上砌築積累。

陛:臺階、階梯。

遶:圍繞。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讀音同「穀」。

恒伽:恆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恒河」、「恆水」、「殑伽」。

新頭: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辛頭」、「私頭」。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亞最長的河流,是內流河,歷史上曾注入裏海,今日注入鹹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譯為「博叉」。

斯陀:??此河位置較有異說【一切經音義:於阿耨達池四面出四大河。皆共旋流遶池一匝流入四海。東面出者名私多河。古譯名斯陀河。南面者名兢伽河。古名恒河。西面出者名信度河。古名辛頭河。北而出者名縛蒭河。古名博叉河。】--這條河似乎不屬於恆河四大支流。??可參考大唐西域記卷十二;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

五柱堂:阿耨達龍王的居所。

患:禍患。

搏:撲打、打鬥。

撮:抓取。讀音同「搓」。

熱惱:逼於劇苦,而身熱心惱。

生念欲住,即便命終:??按:依他經看來,這邊欲住似乎應該是【生念欲往】?阿耨達龍王有大福報,所以金翅鳥想過去吃他的時候,一生起這個念頭就馬上命終了。??(註:CBETA 最新校訂為「生念欲往」。)

伎樂:音樂。

柔濡:校勘建議:可能「柔輭」較合理,查字典「輭」是「軟」的異體字,「濡」則是濕潤的意思。ref: 「濡」,宋、元、明三本作「輭」。ⓔ 濡=軟【宋】,輭【元】【明】*

乾闥婆: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沓和」、「揵沓和」。

娑羅樹:南亞常見的龍腦香科娑羅屬高大喬木。

纖傭:柔美細長。

埀:「垂」的異體字

蹬:??原意亦指階梯、石階【與陛重複】,在這邊或許指向台階前緣供腳踩踏的地方。通「隥」。??

倡伎樂:歌舞音樂。

前導:前方引導。

葢:「蓋」的異體字。

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對應經典]

  • 《大樓炭經》
  • 《起世因本經》
  • 《起世經》
  • 《立世阿毘曇論》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欝單曰品第二

欝單曰宜人的地貌及氣候

佛告比丘:「欝單[*]曰天下多有諸山,其彼山側有諸園觀浴池,生眾雜花,樹木清涼,花果豐茂,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又其山中多眾流水,其水洋順,無有卒暴,眾花覆上,汎汎徐流。挾岸兩邊多眾樹木,枝條柔弱,花果繁熾,地生[*]濡草,槃縈右旋,色如孔翠,香如婆師,濡若天衣,其地柔[*]濡,以足踏地,地凹四寸,舉足還復,地平如掌,無有高下。

「比丘!彼欝單[*]曰土四面有四阿耨達池,各縱廣百由旬,其水澄清,無有垢穢,以七寶廁砌其邊,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與摩陀延池嚴飾無異。彼四大池各出四大河,廣十由旬,其水洋順,無有卒暴,眾花覆上,汎汎徐流。挾岸兩邊多眾樹木,枝條柔弱,花果繁熾,地生[*]濡草,槃縈右旋,色如孔翠,香猶婆師,[*]濡若天衣,其地柔濡,以足蹈地,地凹四寸,舉足還復,地平如掌,無有高下。又彼土地無有溝澗、坑坎、荊棘、株,亦無蚊蛇、蜂蝎、虎豹、惡獸,地純眾寶,無有石沙,陰陽調柔,四氣和順,不寒不熱,無眾惱患,其地潤澤,塵穢不起,如油塗地,無有遊塵,百草常生,無有冬夏,樹木繁茂,花果熾盛,地生[*]濡草,[*]槃縈右旋,色如孔翠,香猶婆師,[*]濡若天衣,其地柔[*]濡,以足蹈地,地凹四寸,舉足還復,地平如掌,無有高下。

自然提供人們生活所需的環境

自然生出的糧食其土常有自然粳米,不種自生,無有糠糩,如白花聚,猶忉利天食,眾味具足。自然烹調的鍋具其土常有自然,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於[*]鍑下,飯熟光滅,不假火,不勞人功。自然生成的樹屋其土有樹,名曰曲躬,葉葉相次,天雨不漏,彼諸男女止宿其下。各種樹提供各種日用品復有香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自然香出,其樹或高六十里,或五十、四十,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自然香出。

「復有衣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衣,其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出種種衣。復有莊嚴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嚴身之具,其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里,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出種種嚴身之具。復有花鬘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鬘,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里,極小高五里,亦皆花果繁茂,出種種鬘。復有器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器,其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出種種器。復有果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果,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出種種果。復有樂器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樂器,其樹或高六十里、五十、四十,極小高五里,皆花果繁茂,出種種樂器。

娛樂設施

「其土有池,名曰善見,縱廣百由旬,其水清澄,無有垢穢,以七寶塹廁砌其邊,遶池四面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善見池北有樹,名菴婆羅,周圍七里,上高百里,枝葉四布遍五十里。其善見池東出善道河,廣一由旬,其水徐流,無有洄澓,種種雜花覆蔽水上,[*]挾岸兩邊樹木繁茂,枝條柔弱,花果熾盛,地生[*]濡草,[*]槃縈右旋,色如孔翠,香如婆師,[*]濡若天衣,其地柔[*]濡,足踏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地平如掌,無有高下。

「又其河中有眾寶船,彼方人民欲入中洗浴遊戲時,脫衣岸上,乘船中流,遊戲娛樂訖已,度水遇衣便著,先出先著,後出後著,不求本衣。次至香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雜香,以自塗身。次到衣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雜衣,隨意所著。次到莊嚴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莊嚴,以自嚴飾。次到鬘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雜鬘,以著頭上。次到器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寶器,取寶器已。次到果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美果,或噉食者,或口含者,或漉汁飲者。次到樂器樹,樹為曲躬,其人手取種種樂器,調之,並以妙聲和[*]絃,而行詣於園林,隨意娛樂,或一日、二日至于七日,然後復去,無有定處。

「善見池南出妙體河,善見池西出妙味河,善見池北出光影河,亦復如是。善見池東有園林名善見,縱廣百由旬,遶園四邊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其園四面有四大門,周匝欄楯,皆七寶成。園內清淨,無有荊棘,其地平正,無有溝澗、坑坎、陵阜,亦無蚊虻、蠅蚤虱、蚖蛇、蜂蝎、虎狼、惡獸,地純眾寶,無有石沙,陰陽調柔,四氣和順,不寒不熱,無眾惱患,其地潤澤,無有塵穢,如油塗地,遊塵不起,百草常生,無有冬夏,樹木繁茂,花果熾盛,地生[*]濡草,盤縈右旋,色如孔翠,香如婆師,[*]濡若天衣,其地柔[*]濡,足蹈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

「其園常生自然粳米,無有糠糩,如白花聚,眾味具足,如忉利天食。其園常有自然釜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於[*]鍑下,飯熟光滅,不假樵火,不勞人功。其園有樹,名曰曲躬,葉葉相次,天雨不漏,使諸男女止宿其下。復有香樹,高七十里,花果繁茂,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香,樹有高六十里、五十、四十,至高五里,花果繁茂,出種種香,乃至樂器樹,亦復如是。其土人民至彼園中游戲娛樂,一日、二日,至于七日,其善見園無人守護,隨意游戲,然後復去。

「善見池南有園林,名大善見。善見池西有園林,名曰娛樂。善見池北有園林,名曰等花,亦復如是。精緻利人的生活細節其土中夜、後夜,阿耨達龍王數數隨時起清淨雲,周遍世界而降甘雨,搆牛頃,以八味水潤澤普洽,水不留停,地無泥淖,猶如鬘師以水灑華,使不萎枯,潤澤鮮明。時,彼土於中夜後無有雲翳,空中清明,海出凉風,清淨柔和,微吹人身,舉體快樂。其土豐饒,人民熾盛須食時,以自然粳米著於釜中,以焰光珠置於釜下,飯自然熟,珠光自滅。諸有來者,自恣食之,其主不起,飯終不盡;若其主起,飯則盡賜。其飯鮮潔,如白花[*]聚,其味具足,如忉利天食,彼食此飯,無有眾病,氣力充足,顏色和悅,無有衰耗。

欝單曰人的特色

健壯好看的形貌又其上人身體相類形貌同等,不可分別,其貌少壯,如閻浮提二十許人,其人口齒平正潔白,密緻無間,髮紺青色,無有塵垢,髮八指,齊眉而止,不長不短。婚喪禮俗若其土人起欲心時,則熟視女人而捨之去,彼女隨後往詣園林,若彼女人是彼男子父親、母親骨肉中表不應行欲者,樹不曲蔭,各自散去。若非父親、母親骨肉中表應行欲者,樹則曲躬,迴蔭其身,隨意娛樂,一日、二日,或至七日,爾乃散去。彼人懷,七日、八日便產,隨生男女,置於四衢交道頭,捨之而去。諸有行人經過其邊,出指令,指出甘乳,充適兒身。過七日已,其兒長成與彼人等,男向男眾,女向女眾。

「彼人命終,不相哭泣,莊嚴死屍,置四衢道,捨之而去;有鳥名憂慰禪伽,接彼死屍置於他方。又其土人,大小便時,地即為開,便利已,地還自合。

個性灑脫其土人民無所繫戀,亦無畜積長命千歲,死後生天壽命常定,死盡生天。

修十善得生欝單曰

「彼人何故壽命常定?其人前世修十善行,身壞命終,生欝單[*]曰,壽命千歲,不增不減。是故彼人壽命正等

「復次,殺生者墮惡趣,不殺者生善趣,如是竊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者,墮惡趣中;不盜,不婬,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不貪取、嫉妬、邪見者,則生善趣。若有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不貪取、嫉妬、邪見,身壞命終,生欝單曰,壽命千歲,不增不減。是故彼人壽命正等。復次,慳悋貪取,不能施惠,死墮惡道;開心不悋,能為施惠者,則生善處。有人施沙門、婆羅門,及施貧窮乞兒、瘡病、困苦者,給其衣服、飯食、乘輿、花鬘、塗香、牀、房舍,又造立塔廟,燈燭供養,其人身壞命終,生欝單曰,壽命千歲,不增不減。是故彼人壽命正等。

「何故稱欝單[*]曰為勝?其土人民不受十善,舉動自然與十善合,身壞命終,生天善處,是故彼人得稱為稱欝單[*]曰。欝單曰[*]者,其義云何?於三天下,其土最上最勝,故名欝單[*]曰(欝單曰秦言最上)。」

[校勘]

〔佛說長…世記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佛說長…世記經」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長…世記經」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越【明】*

  「曰」,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挾=夾【元】【明】

  「挾」,元、明二本作「夾」。
  「夾」,大正藏原為「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夾」。

槃=盤【明】

  「槃」,明本作「盤」。
  「盤」,大正藏原為「槃」,今依據明本改作「盤」。

豹=狼【宋】【元】【明】

  「豹」,宋、元、明三本作「狼」。
  「狼」,大正藏原為「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狼」。

花聚=華叢【宋】【元】【明】

  「花聚」,宋、元、明三本作「華叢」。
  「華叢」,大正藏原為「花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叢」。

味=物【宋】【元】【明】

  「味」,宋、元、明三本作「物」。
  「物」,大正藏原為「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物」。

「鍑」,宋、元、明三本作「鑊」。[*]

殼=𣫘【宋】【元】*,[穀-(一/禾)+卵]【明】*

  ????

樹=其樹【元】【明】

  「樹」,元、明二本作「其樹」。
  「其樹」,大正藏原為「樹」,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其樹」。

無=亦無【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亦無」。
  「亦無」,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無」。

船=舡【宋】

  「船」,宋本作「舡」。
  「舡」,大正藏原為「船」,今依據宋本改作「舡」。

度=渡【宋】【元】【明】

  「度」,宋、元、明三本作「渡」。
  「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渡」。

絃=弦【宋】【元】【明】*

  「絃」,宋、元、明三本作「弦」。[*]
  「弦」,大正藏原為「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弦」。[*]

〔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蚤」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石沙=砂石【宋】【元】【明】

  「石沙」,宋、元、明三本作「砂石」。
  「砂石」,大正藏原為「石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砂石」。

盤=槃【宋】【元】

  「盤」,宋、元二本作「槃」。
  「槃」,大正藏原為「盤」,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槃」。

使=彼【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搆=𤙲【宋】,[(殼-一)/牛]【元】【明】

  ????

枯=茄【宋】

  「枯」,宋本作「茄」。
  「茄」,大正藏原為「枯」,今依據宋本改作「茄」。

賜=儩【宋】【元】【明】

  「賜」,宋、元、明三本作「儩」。
  「儩」,大正藏原為「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儩」。

形=顏【宋】【元】【明】

  「形」,宋、元、明三本作「顏」。
  「顏」,大正藏原為「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顏」。

塵垢=痿落【宋】【元】【明】

  「塵垢」,宋、元、明三本作「痿落」。
  「痿落」,大正藏原為「塵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痿落」。

眉=肩【宋】【元】【明】

  「眉」,宋、元、明三本作「肩」。
  「肩」,大正藏原為「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肩」。

人=人民【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人民」。
  「人民」,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民」。

嗽=𠲿【宋】【元】【明】

  「嗽」,宋、元、明三本作「𠲿」。
  「𠲿」,大正藏原為「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𠲿」。

長成=成長【宋】【元】【明】

  「長成」,宋、元、明三本作「成長」。
  「成長」,大正藏原為「長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長」。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為=人為【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人為」。
  「人為」,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為」。

〔欝單…上〕七字-【明】

  明本無「欝單…上」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欝單…上」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註解]

卒暴:(水流)急遽起伏。「卒」是倉猝、突然的意思,讀音同「促」。

汎汎:水順流無阻的樣子。

槃縈右旋:如圓盤般向右旋繞。

孔翠:孔雀、翠鳥的羽毛。

婆師:婆利師迦花的簡稱。素馨的一種,花白色,很香。

其地柔[*]濡:校勘建議-→可能「地生輭草」、「其地柔輭」較合理,查字典「輭」是「軟」的異體字,「濡」則是濕潤的意思。ref: 「濡」,宋、元、明三本作「輭」。ⓔ 濡=軟【宋】,輭【元】【明】*

舉足還復:抬起腳又恢復原來的高度。

塹:坑、壕溝。亦指護城河,讀音同「欠」。如:「溝塹」。

嚴飾:裝飾。

溝澗:溪澗,兩山之間的溪流。

荊棘:多刺的灌木。

杌:只有主幹而沒有旁枝的樹。

虻:昆蟲綱雙翅目虻科動物的通稱。頭闊、眼大、體粗壯多毛,小者體形如家蠅,大者體形如熊蜂,有刺吸式口器,吸食牛等牲畜血液,有時也吸食人血。讀音同「盟」。

蚖:蜥蜴類動物。古文作「螈」。

四氣:春、夏、秋、冬四時的氣候。

自然粳米:遠古時代自然生長的稻米,沒有糠、沒有殼、有香氣,採收後可直接食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被耕種的熟米」。

糠糩:「糠」、「糩」都指穀物的外殼。

釜: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如:「破釜沉舟」。

鍑: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為大口徑的鍋子。讀音同「復」。

摩尼珠:寶珠。

樵:柴。

相次:按照次第排列。

嚴身:整理、打扮身體。

花鬘:以花結串而成的飾品。

洄澓:蜿蜒曲折的水流、漩渦。

噉食:吃東西。

漉汁:過濾、濾清果汁。

鼓:敲擊、拍擊、彈奏。如:「鼓琴」、「鼓瑟」。

陵阜:土山。「阜」讀音同「父」。

周遍:遍布。

如搆牛頃:如同擠牛奶般短暫的時間。

八味水:??應是八功德水,但八味的定義有兩種。一: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二:甘、冷、軟、輕、清淨、無臭、飲不傷喉、飲不傷腹。??

泥淖:爛泥漿。「淖」讀音同「鬧」。

雲翳:陰暗的雲。

舉體快樂:全身快樂。

豐饒:富足。

顏色:容貌、氣色。

相類:相似;相像。

紺青:顏色青而含赤。

中表:父親的姊妹之子為外兄弟,母親的兄弟姊妹之子為內兄弟,合稱為「中表」。

姙:「妊」的異體字。

四衢: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交道:交叉的道路。

嗽:以口吸吮。如:「嗽飲」。

繫戀:比喻難以割捨。

畜積:儲存;積聚。「畜」通「蓄」。

壽命正等:壽命剛好一千歲,不多也不少。

慳悋:吝嗇。

施惠:給予恩惠、德澤。

乘輿:車子、轎子,泛指交通工具。

塗香:印度夏天酷熱,人體易流汗發臭,發展出以各種香如沉水、旃檀磨成粉末,拌水調和後塗抹身上,消除體臭的風俗習慣。

㯓:「榻」的異體字,類似床的坐臥用具。讀音同「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欝單曰的優缺點

欝單曰,也就是北俱盧洲,完全符合而且超越孔子在《禮運大同篇》對於大同世界的要求,也可說接近多數人希望生活所在的理想人間。

要往生到這樣的理想人間,就需要在此生奉行十善,由於善業而能出生在人人自在快樂、不分你我、長命千歲的欝單曰。

然而欝單曰也是「八難」(見佛聞法的八個障難)之一,由於生活只有快樂、沒有痛苦,而沒有修行解脫的動機,也不會產生覺悟的聖人,使得欝單曰人無法聽聞佛法乃至超脫輪迴。

  • 互惠的生態系

鬱單曰有許多種特殊樹木,可像全自動生產線般產出各種生活用品。樹木是完美的太陽能系統(100%綠電),而且負碳排(比零碳排還環保)。從本經種種敘述來看,鬱單曰人的生活與生態完美結合並且互惠。

從鬱單曰的例子,可見人類只要將資源投入在正確的方向,有辦法做到科技與環境完全共存的永續發展。只可惜南瞻部洲的人類不時過於貪心而短視近利、犧牲環境,過多瞋心而將資源投入軍事等毀滅性的用途,在愚癡造業之下終將招感極端氣候等天災反撲,以及人禍所致的刀兵劫。

  • 四大洲所指為何

佛典中描述世界組成的名詞,許多是採用古印度當時的既有詞彙,然而古印度婆羅門教認為世界有常存不滅的成分,佛陀則表明世界的所有組成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

那麼四大洲在哪兒?

一種解讀是四大洲指四個不同的行星,居住有不同物質組成但同為人形的人類。由於太空中沒有絕對的東南西北,不同的行星位於不同的公轉軌道,只是以古人所能理解的東南西北來稱呼其位置。不同洲的人類由於物質身體的組成不同,不一定能直接看得到別洲的人類,如同人和鬼縱使處於同個空間但彼此通常看不到對方。

也有學者認為經中對於四大洲的細部解說,在傳抄過程中混入了論師採用古印度世界觀來作的註解,因此包含了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傳說。以這種看法,佛典中世界組成的敘述就視為傳說即可,不須如同佛經的其他部分視為真理,也就不須過於講究。

還有人認為這些描述除了傳說外,也包含古代修行者藉由神通所感應到的世間現象,然而神通感應容易扭曲,將不同洲的人類之間的差異過度放大了。這些敘述古人難以精確理解,輾轉口傳及翻譯而更加失真。有些這樣解讀的學者認為四大洲相當於地球上的四塊大陸,例如三角形的閻浮提(南瞻部洲)為印度半島,半月形的俱耶尼(西牛貨洲)為美洲、方形的欝單曰(北俱盧洲)為歐亞大陸至印度以北的部分,圓形的弗于逮(東勝身洲)為東亞大陸。但這種解讀難以說明佛典所載四大洲人種迥然不同的習性及壽命。

總之,佛典中四大洲的描述可能混合了古印度傳說、神通所見、當時人們有限的理解、以及長年口傳和翻譯的失真,甚至不同的論師所提到的四大洲也可能基於不同的定義。因此不須要將這些敘述當作精確的說明,只要把握住背後的重點:世間一切是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轉輪聖王品第三

佛告比丘:「世間有轉輪聖王,成就七寶,有四神德。云何轉輪聖王成就七寶?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云何轉輪聖王金輪寶成就?若轉輪聖王出閻浮提地,剎利水澆頭種,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上高殿上,與婇女眾共相娛樂,天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其光色具足,天金所成,天匠所造,非世所有,輪徑丈四。轉輪聖王見已,默自念言:『我曾從先宿諸舊聞如是語:「若剎利王水澆頭種,以十五日月滿時,沐浴香湯,昇法殿上,婇女圍遶,自然金輪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輪徑丈四,是則名為轉輪聖王。」今此輪現,將無是耶?今我寧可試此輪寶。』

「時,轉輪王即召四兵,向金輪寶,偏露右臂,右膝著地,以右手摩捫金輪語言:『汝向東方,如法而轉,勿違常則。』輪即東轉。時,轉輪王即四兵隨其後行,金輪寶前有四神導,輪所住處,王即止駕。爾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以金盛銀粟,銀鉢盛金粟,來詣王所,拜首白言:『善哉!大王!今此東方土地豐樂,多諸珍寶,人民熾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順,唯願聖王於此治政,我等當給使左右承受所當。』時,轉輪王語小王言:『止!止!諸賢!汝等則為供養我已,但當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無令國內有非法行,身不殺生,教人不殺生、偷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之人,此即名為我之所治。』

「時,諸小王聞是教已,即從大王巡行諸國,至東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隨輪所至,其諸國王各獻國土,亦如東方諸小王比。此閻浮提所有名曰土沃野豐,多出珍寶,林水清淨,平廣之處,輪則周行,封圖度東西十二由旬,南北十由旬,天神於中夜造,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造此城已,金輪寶復於其城中,圖度封地東西四由旬,南北二由旬,天神於中夜造宮殿,宮牆七重,七寶所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造宮殿已,時,金輪寶在宮殿上虛空中住,完具而不動轉。轉輪聖王踊躍而言:『此金輪寶真為我,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金輪寶成就。

「云何白象寶成就?轉輪聖王清旦於正殿上坐,自然象寶忽現在前,其毛純白,七處平住,力能飛行,其首雜色,六牙纖傭,真金間填。時,王見已念言:『此象賢良,若善調者可御乘。』即試調習,諸能悉備。時,轉輪王欲自試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以還。時,轉輪王踊躍而言:『此白象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象寶成就。

「云何轉輪聖王紺馬寶成就?時,轉輪聖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馬寶忽現在前,紺青色,尾,頭頸如象,力能飛行。時,王見已念言:『此馬賢良,若善調者,可中御乘。』即試調習,諸能悉備。時,轉輪聖王欲自試馬寶,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時已還。時,轉輪王踊躍而言:『此紺馬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紺馬寶成就。

「云何神珠寶成就?時,轉輪聖王於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現在前,質色清徹,無有瑕穢。時,王見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宮內。』時,轉輪王欲試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寶珠置高幢上,於夜冥中,出城。其珠光明照一由旬,現城中人皆起作務,謂為是晝。時,轉輪聖王踊躍而言:『今此神珠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神珠寶成就。

「云何玉女寶成就?時,玉女寶忽然出現,顏色溶溶,面貌端正,不長不短,不麤不細,不白不黑,不剛不柔,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栴檀香,口出優鉢羅花香,言語柔[*]濡,舉動安詳,先起後坐,不失宜則。時,轉輪聖王見已無著,心不暫念,況復親近?時,轉輪聖王見已,踊躍而言:『此玉女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玉女寶成就。

「云何居士寶成就?時,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居士宿福,眼能徹視地中伏藏,有主無主皆悉見知,其有主者能為擁護,其無主者取給王用。時,居士寶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給與,不足為憂,我自能辦。』轉輪聖王欲試居士寶,即[*]船於水遊戲,告居士曰:『我須金寶,汝速與我。』居士報曰:『大王小待,須至岸上。』王尋逼言:『我今須用,正爾得來。』時,居士寶被王嚴勅,即於[*]船上長跪,以右手內著水中,水中寶瓶隨手而出,如虫緣樹,彼居士寶亦復如是,內手水中,寶[*]緣手出,充滿[*]船上,而白王言:『須寶用,為須幾許?』時,轉輪聖王語居士言:『止!止!吾無所須,相試耳,汝今便為供養我已。』時,居士聞王語已,尋以寶物還沒水中。時,轉輪聖王踊躍而言:『此居士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居士寶成就。

「云何主兵寶成就?時,主兵寶忽然出現,智謀雄猛,英略獨決,即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不足為憂,我自能辦。』時,轉輪聖王欲試主兵寶,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時,主兵寶聞王語已,即令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嚴者嚴,已嚴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時,轉輪聖王見已,踊躍而言:『此主兵寶真為我瑞,我今真為轉輪聖王。』是為轉輪聖王七寶成就。

謂四神德,一者長壽不夭無能及者,二者身強無患無能及者,三者顏貌端正無能及者,四者寶藏盈溢無能及者,是為轉輪聖王成就七寶及四功德。

「時,轉輪聖王久乃命駕出遊後園,尋告御者:『汝當善御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諦觀國土人民安樂無患。』時,國人民路次觀者,復語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諦觀聖王威顏。』時,轉輪聖王慈育民物如父愛子,國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琦盡以貢王,願納受,在意所與。時,王報曰:『且止!諸人!吾自有寶,汝可自用。』

「轉輪聖王治此閻浮提時,其地平正,無有荊棘、坑坎、堆阜,亦無蚊虻、蜂蝎、蠅蚤、蛇蚖、惡蟲,石沙、瓦礫自然沈沒,金銀寶玉現於地上,四時和調,不寒不熱,其地柔[*]濡,無有塵穢,如油塗地,潔淨光澤,無有塵穢。轉輪聖王治於世時,地亦如是,地出流泉,清淨無竭,生柔濡草,冬夏常青,樹木繁茂,花果熾盛,地生[*]濡草,色如孔翠,香若婆師,[*]濡如天衣,足蹈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無空缺處,自然粳米無有糠糩,眾味具足。時有香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氣馥熏。復有衣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衣。復有莊嚴樹,花果熾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莊嚴具。復有鬘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鬘。復有器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器。復有果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種種果。復有樂器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皮殼自裂,出眾樂器。

「轉輪聖王治於世時,阿耨達龍王於中夜後起大密雲,彌滿世界而降大雨,如[*]搆牛頃,雨八味水,潤澤周普,地無停水,亦無泥洹,潤澤沾洽,生長草木。猶如鬘師水灑花鬘,使花鮮澤,令不萎枯,時雨潤澤,亦復如是。又時於中夜後,空中清明,淨無雲曀,海出涼風,清淨調柔,觸身生樂。聖王治時,此閻浮提五穀豐賤,人民熾盛,財寶豐饒,無所匱乏

「當時,轉輪聖王以正治國,無有,修十善行,爾時諸人民亦修正見,具十善行。其王久久,身生重患,而取命終。時猶如樂人,食如小過,身小不適,而便命終,生梵天上。時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及國土民作倡伎樂,葬聖王身。其王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國內士民,以香湯洗浴王身,以劫貝纏五百張疊,次如纏之,奉舉王身,置金棺裏,以香油灌置鐵裏。復以木槨重衣其外,積眾香薪重衣其上,而耶維之,於四衢道頭起七寶塔,縱廣一由旬,雜色參間,以七寶成。其塔四面各有一門,周匝欄楯,以七寶成。其塔四面空地縱廣五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金牆銀門,銀牆金門,琉璃牆水精門,水精牆琉璃門,赤珠牆馬瑙門,馬瑙牆赤珠門,車璩牆眾寶門。其欄楯者,金欄銀桄,銀欄金桄,水精欄琉璃桄,琉璃欄水精桄,赤珠欄馬瑙桄,馬瑙欄赤珠桄,車璩欄眾寶桄。其金羅網下懸銀鈴,其銀羅網下懸金鈴,琉璃羅網懸水精鈴,水精羅網懸琉璃鈴,赤珠羅網懸馬瑙鈴,馬瑙羅網懸赤珠鈴,車璩羅網懸眾寶鈴。其金樹者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金葉花實,其琉璃樹水精花葉,水精樹琉璃花葉,赤珠樹者馬瑙花葉,馬瑙樹赤珠花葉,車璩樹眾寶花葉。其四園牆復有四門,周匝欄楯。又其牆上皆有樓閣寶臺,其牆四面有樹木園林、流泉浴池,生種種花,樹木繁茂,花果熾盛,眾香芬馥,異鳥哀鳴。其塔成已,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舉國士民皆來供養此塔,施諸窮乏,須食與食,須衣與衣,象馬寶乘,給眾所須,隨意所與。轉輪聖王威神功德,其事如是。」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八

[校勘]

〔佛說…世記經〕十一字-【明】

  明本無「佛說…世記經」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世記經」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所+(須)【元】【明】

  「所」,元、明二本作「所須」。
  大正藏無「須」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身=自【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為=曰【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提=地【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

土=土地【宋】【元】【明】

  「土」,宋、元、明三本作「土地」。
  「土地」,大正藏原為「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土地」。

廣=曠【宋】【元】【明】

  「廣」,宋、元、明三本作「曠」。
  「曠」,大正藏原為「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曠」。

盡=畫【宋】【元】【明】

  「盡」,宋、元、明三本作「畫」。
  「畫」,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畫」。

十=七【宋】【元】【明】

  「十」,宋、元、明三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七」。

墎=郭【宋】【元】【明】

  「墎」,宋、元、明三本作「郭」。
  「郭」,大正藏原為「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郭」。

已=邑【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邑」。
  「邑」,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邑」。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朱騣=珠毛【宋】【元】【明】

  「朱騣」,宋、元、明三本作「珠毛」。
  「珠毛」,大正藏原為「朱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珠毛」。

質=其【元】【明】

  「質」,元、明二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質」,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其」。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王)【宋】

  「時」,宋本作「時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本補上。

溶溶=從容【宋】【元】【明】

  「溶溶」,宋、元、明三本作「從容」。
  「從容」,大正藏原為「溶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容」。

栴=旃【宋】【元】

  「栴」,宋、元二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旃」。

明 譌曰宜當作儀

  ???

轉=時轉【宋】【元】【明】

  「轉」,宋、元、明三本作「時轉」。
  「時轉」,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轉」。

緣=淞【宋】【元】,沿【明】*

  ????

王+(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見」。
  大正藏無「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沒=投【宋】【元】【明】

  「沒」,宋、元、明三本作「投」。
  「投」,大正藏原為「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投」。

罰=伐【元】【明】

  「罰」,元、明二本作「伐」。
  「伐」,大正藏原為「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伐」。

已=以【宋】【元】

  「已」,宋、元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以」。

謂=河謂【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河謂」。
  「河謂」,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河謂」。

強=彊【宋】【元】,疆【明】

  ????

琦=奇【宋】【元】【明】

  「琦」,宋、元、明三本作「奇」。
  「奇」,大正藏原為「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奇」。

在=任【元】

  「在」,元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元本改作「任」。

堆=埠【宋】【元】【明】

  「堆」,宋、元、明三本作「埠」。
  「埠」,大正藏原為「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埠」。

蛇蚖=蚖蛇【宋】【元】【明】

  「蛇蚖」,宋、元、明三本作「蚖蛇」。
  「蚖蛇」,大正藏原為「蛇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蚖蛇」。

曀=翳【宋】【元】【明】

  「曀」,宋、元、明三本作「翳」。
  「翳」,大正藏原為「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翳」。

「賤」,明校譌曰:「賤當作穰」。

玉=王【明】

  「玉」,明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玉」,今依據明本改作「王」。

浴=沐【宋】【元】【明】

  「浴」,宋、元、明三本作「沐」。
  「沐」,大正藏原為「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沐」。

疊=㲲【元】【明】

  「疊」,元、明二本作「㲲」。
  「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㲲」。

奉=捧【宋】【元】【明】

  「奉」,宋、元、明三本作「捧」。
  「捧」,大正藏原為「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捧」。

耶=闍【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闍」。
  「闍」,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闍」。

羅=為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為羅」。
  「為羅」,大正藏原為「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羅」。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註解]

主兵寶:勇健又有智謀,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又譯作「主兵臣寶」、「典兵寶」。

香湯:加入香料煮成的熱水。

輻:車輪中連接軸心和圓外框的直木。

將無是耶:將無是耶:莫非我是(轉輪聖王)?(將無是莫非的意思)

常則:一定的規則。

鉢:泛稱可盛酒、裝東西或洗滌東西的圓形金屬或陶瓷用具。如:「酒缽」、「飯缽」。「鉢」是「缽」的異體字。

志性:心性;心念。

給使左右:在一旁輔佐,供你差遣。

偏枉:偏袒、冤枉。

圖度:規劃、度量、規度,對應的《起世經》文為:「東西經度闊七由旬,南北規畫十二由旬,如是規度為界分已,爾時諸天即於其夜從空來下,為轉輪王造立宮殿,應時成就。」。先規劃宮殿的大小、方位,然後施工、建造宮殿。

城墎:城牆、城市。「墎」是「郭」的異體字。

校飾:間雜裝飾。

踊躍:歡欣鼓舞的樣子。

瑞:吉祥的徵兆。

中:適合。

騣:同「鬃」,馬頸上的長毛。讀音同「宗」。

高幢:高舉的圓柱狀旗幟,在旗柱頂端的圓頂周圍繫上絲帛或布幔,垂下後呈現圓筒狀

夜冥:幽暗的黑夜。

齎:拿、持。讀音同「機」。

憧:應為「幢」,該句於《起世因本經》中作:「重雲黑闇,電光出時,轉輪聖王取此珠寶,懸置幢上,出遊苑中,驗珠德故。」

作務:起來工作、勞動。

溶溶:明淨且潔白的樣子。

栴檀:檀香,為檀香科檀香屬的常綠小喬木,有白檀、赤檀等種類。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十二公尺,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味,可作香料、藥用、或雕刻材料。

宜則:儀則,「儀」與「宜」同義。校勘明本作「儀則」。

無著:沒有執著。

徹視:透視。

伏藏:埋於地裡的寶藏。

給與:交付、拿財物給別人。如:「給與獎狀」、「給與救濟」。

向:剛剛、不久前。

討ⓠ罰:討伐,參考校勘本註解:ⓠ 罰=伐【元】【明】。

諦觀:仔細觀察。

路次:路途中。

瓦礫:磚瓦、砂礫。泛指鄙賤的物品。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彌滿:充滿;滿布。

泥洹:疑為「泥淖」的訛誤,參見上一品中類似敘述的段落。

沾洽:雨澤充足。「沾」文獻異文作「霑」。

豐賤:物多價廉。

匱乏:貧窮;缺乏、不足。

阿: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

抂:偏袒、冤枉的「枉」。「轉輪聖王以正治國,無有阿抂,修十善行」等句,為同品「但當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無令國內有非法行,身不殺生,教人不殺生、偷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之人。」等句的簡化說明。

倡伎樂:歌舞、演戲、音樂。

劫貝:棉花的音譯,在這裡指棉花所織的布。

槨:棺材外面的套棺。讀音同「果」。

耶維:火化。又譯為闍維、蛇旬、荼毘。

[對應經典]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九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第四分世記經地獄品第四

地獄所在

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遶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遶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於彼。彼有八大地獄,其一地獄有十六小地獄。

八大地獄

「第一大地獄名想,第二名黑繩,第三名堆壓,第四名叫喚,第五名大叫喚,第六名燒炙,第七名大燒炙,第八名無間。其想地獄有十六小獄,小獄縱廣五百由旬,第一小獄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四名飢,五名渴,六名一銅釜,七名多銅釜,八名石磨,九名膿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鐵丸,十三名釿斧,十四名犲狼,十五名劍樹,十六名寒

「云何名想地獄?其中眾生手生鐵爪,其爪長利,迭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𭺙,應手肉墮,想為已死;冷風來吹,皮肉還生,尋活起立。自想言:『我今已活。』餘眾生言:『我想汝活。』以是想故,名想地獄。

「復次,想地獄其中眾生懷毒害想,共相觸嬈,手執自然刀劍,刀劍鋒利,迭相剌,臠割,身碎在地,想謂為死;冷風來吹,皮肉更生,尋活起立。彼自想言:『我今已活。』餘眾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緣故,名想地獄。

「復次,想地獄其中眾生懷毒害想,迭相觸嬈,手執刀劍,刀劒鋒利,共相斫剌,㓟剝臠割,想謂為死;冷風來吹,皮肉更生,尋活起立。自言:『我活。』餘眾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緣故,名想地獄。

「復次,想地獄其中眾生懷毒害想,迭相觸嬈,手執油影刀,其刀鋒利,更相斫刺,㓟剝臠割,想謂為死;冷風來吹,皮肉更生,尋活起立。自言:『我活。』餘眾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緣,名為想地獄。

「復次,想地獄其中眾生懷毒害想,迭相觸嬈,手執小刀,其刀鋒利,更相斫剌,㓟剝臠割,想謂為死;冷風來吹,皮肉更生,尋活起立。自言:『我活。』餘眾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緣故,名想地獄。

想地獄的十六小地獄

「其中眾生久受罪已,出想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到黑沙地獄。時,有熱風暴起,吹熱黑沙,來著其身,舉體盡黑,猶如黑雲,熱沙燒皮,盡肉徹骨,罪人身中有黑焰起,遶身迴旋,還入身內,受諸苦惱,燒炙燋爛。以罪因緣,受此苦報,其罪未畢,故使不死。

「於此久受苦已,出黑沙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到沸屎地獄。其地獄中有沸屎鐵丸自然滿前,驅迫罪人使抱鐵丸,燒其身手,至其頭面,無不周遍。復使探撮,舉著口中,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有鐵𭉨虫,食皮肉,徹骨達髓,苦毒辛酸憂惱無量。以罪未畢,猶復不死。

「於沸屎地獄久受苦已,出沸屎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到鐵釘地獄。到已,獄卒撲之令墮,熱鐵上,舒展其身,以釘釘手、釘足、釘心,周遍身體,盡五百釘,苦毒辛酸,號咷呻吟。餘罪未畢,猶復不死。

「久受苦已,出鐵釘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到飢餓地獄。獄卒來問:『汝等來此,欲何所求?』報言:『我餓。』獄卒即捉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鐵鈎鈎口使開,以熱鐵丸著其口中,燋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苦毒辛酸,悲號啼哭。餘罪未盡,猶復不死。

「久受苦已,出飢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到渴地獄。獄卒問言:『汝等來此,欲何所求?』報言:『我渴。』獄卒即捉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熱鐵鈎鈎口使開,消銅灌口,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苦毒辛酸,悲號啼哭。餘罪未盡,猶復不死。

「久受苦已,出渴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到一銅地獄。獄卒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從底至口,從口至底,或在[*]鍑腹,身體爛熟。譬如煮豆,隨湯涌沸,上下迴轉,中外爛壞,罪人在[*]鍑,隨湯上下,亦復如是,號咷悲叫,萬毒普至。餘罪未盡,故復不死。

「久受苦已,出一銅[*]鍑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多銅[*]鍑地獄。多銅[*]鍑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獄鬼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從底至口,從口至底,或在[*]鍑腹,舉身爛壞。譬如煑豆,隨湯涌沸,上下迴轉,中外皆爛,罪人在[*]鍑,亦復如是,隨湯上下,從口至底,從底至口,或手足現,或腰腹現,或頭面現,獄卒以鐵鈎鈎取置餘[*]鍑中,號咷悲叫,苦毒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多銅[*]鍑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石磨地獄。石磨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獄卒大怒,捉彼罪人撲熱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熱石[*]壓其身上,迴轉磨,骨肉糜碎膿血流出,苦毒切痛,悲號辛酸。餘罪未盡,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石磨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膿血地獄。膿血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其地獄中有自然膿血,熱沸涌出,罪人於中東西馳走,膿血沸熱,湯其身體,手足頭面皆悉爛壞;又取膿血而自食之,湯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爛壞,苦毒辛酸,眾痛難忍。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膿血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量火地獄。量火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其地獄中有大火聚,自然在前。其火焰,獄卒瞋怒馳迫罪人,手執鐵斗,使量火聚,彼量火時,燒其手足,遍諸身體,苦毒熱痛,呻吟號哭。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量火地獄,慞惶馳走,自求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到灰河地獄。灰河地獄縱廣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灰湯涌沸,惡氣㶿迴波相搏,聲響可畏,從底至上,鐵剌縱廣鋒長八寸,其河岸邊生長刀劍,其邊皆有獄卒-[26-狐狼,又其岸上有劍樹林,枝葉花實皆是刀劍,鋒刃八寸。罪人入河,隨波上下,迴覆沈沒,鐵刺刺身,內外通徹,皮肉爛壞,膿血流出,苦痛萬端,悲號酸毒。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灰河地獄至彼岸上,岸上利劍割剌身體,手足傷壞。爾時,獄卒問罪人言:『汝等來此,欲何所求?』罪人報言:『我等飢餓。』獄卒即捉罪人撲熱鐵上,舒展身體,以鐵鈎僻口洋銅灌之,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復有犲狼,牙齒長利,來罪人,生食其肉。於是,罪人為灰河所煮,利剌所剌,洋銅灌口,犲狼所食已,即便𩣺馳走上劍樹,上劍樹時,劍刃下向,下劍樹時,劍刃上向,手攀手絕,足蹬足絕,劍刃刺身,中外通徹,皮肉墮落,膿血流出,遂有白骨筋相連。時,劍樹上有鐵𭉨鳥,啄頭骨壞,唼食其腦,苦毒辛酸,號咷悲叫。餘罪未畢,故使不死。還復來入灰河獄中,隨波上下,廻覆沈沒,鐵剌剌身,內外通徹,皮肉爛壞,膿血流出,唯有白骨浮漂於外,冷風來吹,肌肉還復,尋便起立,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鐵丸地獄。鐵丸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熱鐵丸自然在前,獄鬼驅捉,手足爛壞,舉身火然,苦痛悲號,萬毒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至出鐵丸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斧地獄。釿斧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彼入獄已,獄卒瞋怒捉此罪人撲熱鐵上,以熱鐵釿斧破其手足、耳鼻、身體,苦毒辛酸,悲號叫喚。餘罪未盡,猶復不死。

「久受罪已,出釿斧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犲狼地獄。犲狼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群犲狼競來𪙾,肉墮傷骨,膿血流出,苦痛萬端,悲號酸毒。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犲狼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劍樹地獄。劍樹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劍樹林中,有大暴風起吹,劍樹葉墮其身上,著手手絕,著足足絕,身體頭面無不傷壞。有鐵𭉨鳥立其頭上,啄其兩目,苦痛萬端,悲號酸毒。餘罪未畢,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劍樹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寒氷地獄。寒氷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大寒風來吹其身,舉體凍,皮肉墮落,苦毒辛酸,悲號叫喚,然後命終。」

佛告比丘:「黑繩大地獄有十六小地獄,周匝圍遶,各各縱廣五百由旬,從黑繩地獄至寒氷地獄。何故名為黑繩地獄?其諸獄卒捉彼罪人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熱鐵繩之使直,以熱鐵斧逐繩道,絣彼罪人,作百千段,猶如工匠以繩絣木,利斧隨斫,作百千段。治彼罪人,亦復如是,苦毒辛酸,不可稱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名為黑繩地獄。

「復次,黑繩地獄獄卒捉彼罪人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鐵繩絣,以鋸鋸之,猶如工匠以繩絣木,以鋸鋸之,治彼罪人,亦復如是,苦痛辛酸,不可稱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黑繩地獄。

「復次,黑繩地獄捉彼罪人撲熱鐵上,舒展其身,以熱鐵繩置其身上,燒皮徹肉,燋骨沸髓,苦毒辛酸,痛不可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黑繩地獄。

「復次,黑繩地獄獄卒,懸熱鐵繩交橫無數,驅迫罪人,使行繩間,惡風暴起,吹諸鐵繩,其身,燒皮徹肉,燋骨沸髓,苦毒萬端,不可稱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黑繩。

「復次,黑繩獄卒以熱鐵繩衣驅罪人被之,燒皮徹肉,燋骨沸髓,苦毒萬端,不可稱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黑繩。其彼罪人久受苦已,乃出黑繩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堆[*]壓大地獄有十六小地獄,周匝圍遶,各各縱廣五百由旬。何故名為堆[*]壓地獄?其地獄中有大石山,兩兩相對,罪人入中,山自然合,堆[*]壓其身,骨肉糜碎,山還故處,猶如以木擲木,彈却還離,治彼罪人,亦復如是,苦毒萬端,不可稱計。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曰堆[*]壓地獄。

「復次,堆[*]壓地獄有大鐵象,舉身火然呼而來,罪人,宛轉其上,身體糜碎,膿血流出,苦毒辛酸,號咷悲叫。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堆[*]壓。

「復次,堆[*]壓地獄其中獄卒。捉諸罪人置於磨石中,以磨磨之,骨肉糜碎,膿血流出,苦毒辛酸,不可稱計。其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堆[*]壓。

「復次,堆[*]壓獄卒捉彼罪人臥大石上,以大石[*]壓,骨肉糜碎,膿血流出,苦痛辛酸,萬毒竝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堆[*]壓。

「復次,堆[*]壓獄卒取彼罪人臥鐵中,以鐵從足至頭,皮肉糜碎,膿血流出,苦痛辛酸,萬毒竝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堆[*]壓。其彼罪人久受苦已,乃出堆[*]壓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叫喚大地獄有十六小地獄,周匝圍遶,各各縱廣五百由旬。何故名為叫喚地獄?其諸獄卒捉彼罪人擲大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苦痛辛酸,萬毒竝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叫喚地獄。

「復次,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大鐵中,熱湯涌沸而煮罪人,號咷叫喚,苦切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叫喚。

「復次,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置大鐵[*]鍑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苦痛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叫喚。

「復次,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小[*]鍑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苦痛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叫喚地獄。

「復次,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大上,反覆煎熬,號咷叫喚,苦痛辛酸。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叫喚。久受苦已,乃出叫喚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爾乃終。」

佛告比丘:「大叫喚地獄有十六小獄,周匝圍遶。何故名為大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著大鐵釜中,熱湯涌沸而煮罪人,號咷叫喚、大叫喚,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喚地獄。

「復次,大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大鐵瓮中,熱湯涌沸而煮罪人,號咷叫喚、大叫喚,苦切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喚地獄。

「復次,大叫喚獄卒取彼罪人置鐵鑊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苦毒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喚地獄。

「復次,大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小[*]鍑中,熱湯涌沸,煮彼罪人,號咷叫喚、大叫喚,苦痛辛酸,萬毒並至,故名大叫喚。

「復次,大叫喚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大鏊上,反覆煎熬,號咷叫喚、大叫喚,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故名大叫喚。久受苦已,乃出大叫喚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

佛告比丘:「燒炙[*]大地獄有十六小獄,周匝圍遶,何故名為燒炙[*]大地獄?爾時,獄卒將諸罪人置鐵城中,其城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燒炙地獄。

「復次,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將彼罪人入鐵室內,其室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燒炙地獄。

「復次,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著鐵樓上,其樓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燒炙地獄。

「復次,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著大鐵中,其陶火燃,內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燒炙地獄。

「復次,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擲大鏊上,其鏊火然,中外俱赤,燒炙罪人,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久受苦已,乃出燒炙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然後命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大燒炙地獄有十六小獄,周匝圍遶,各各縱廣五百由旬。云何名大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將諸罪人置鐵城中,其城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重大燒炙,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大燒炙地獄。

「復次,大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將諸罪人入鐵室中,其室火燃,內外俱赤,燒炙罪人,重大燒炙,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大燒炙地獄。

「復次,大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著鐵樓上,其樓火燃,內外俱赤,燒炙罪人,重大燒炙,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曰大燒炙地獄。

「復次,大燒炙地獄其諸獄卒,取彼罪人著大鐵陶中,其陶火然,內外俱赤,燒炙罪人,重大燒炙,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大燒炙地獄。

「復次,大燒炙地獄中自然有大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有大火山,其諸獄卒捉彼罪人貫鐵上,竪著火中,燒炙其身,重大燒炙,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久受苦已,然後乃出大燒炙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至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無間大地獄有十六小獄,周匝圍遶,各各縱廣五百由旬。云何名無間地獄?其諸獄卒捉彼罪人剝其皮,從足至頂,即以其皮纏罪人身,著火車輪,疾駕火車,輾熱鐵地,周行往,身體碎爛,皮肉墮落,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無間地獄。

「復次,無間大地獄有大鐵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東焰至西,西焰至東,南焰至北,北焰至南,上焰至下,下焰至上,焰熾迴遑,無間空處,罪人在中,東西馳走,燒炙其身,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無間地獄。

「復次,無間大地獄中有鐵城,火起洞然,罪人在中,火焰身,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無間地獄。

「復次,大無間地獄罪人在中,久乃門開,其諸罪人𩣺走往趣。彼當走時,身諸肢節,皆火焰出,猶如力士執大草炬逆風而走,其焰熾然。罪人走時,亦復如是。走欲至門,門自然閉,罪人𮛻蹈,伏熱鐵地,燒炙其身,皮肉燋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無間地獄。

「復次,無間地獄其中罪人,舉目所見,但見惡色,耳有所聞,但聞惡聲,鼻有所聞,但聞臭惡,身有所觸,但觸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惡法。又其罪人彈指之頃,無不苦時,故名無間地獄。其中眾生久受苦已,從無間出,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對所牽,不覺忽到黑沙地獄,乃至寒氷地獄,爾乃命終,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身為不善業,  口意亦不善,
 斯墮想地獄,  怖懼衣毛竪
 惡意向父母,  佛及諸聲聞,
 則墮黑繩獄,  苦痛不可稱。
 但造三惡業,  不修三善行,
 墮堆[*]壓地獄,  苦痛不可稱。
 瞋恚懷毒害,  殺生血污手,
 造諸雜惡行,  墮叫喚地獄。
 常習眾邪見,  為愛網所覆,
 造此卑陋行,  墮大叫喚獄。
 常為燒炙行,  燒炙諸眾生,
 墮燒炙地獄,  長夜受燒炙。
 捨於善果業,  善果清淨道,
 為眾弊惡行,  墮大燒炙獄。
 為極重罪行,  必生惡趣業,
 墮無間地獄,  受罪不可稱。
 想及黑繩獄,  堆[*]壓二叫喚,
 燒炙大燒炙,  無間為第八。
 此八大地獄,  洞然火光色,
 斯由宿惡殃,  小獄有十六。」

增佉大風

佛告比丘:「彼二大金剛山間有大風起,名為增佉,若使此風來至此四天下及八千天下者,吹此大地及諸名山須彌山王去地十里,或至百里,飛颺空中,皆悉糜碎。譬如壯士,手把輕散於空中。被大風力,若使來者,吹此天下,亦復如是。由有二大金剛山遮止此風,故使不來。比丘!當知此金剛山多所饒益,亦是眾生行報所致。

「又彼二山間風,焰熾猛熱,若使彼風來至此四天下者,其中眾生、山河、江海、草木、叢林皆當燋枯。猶如盛夏斷生濡草,置於日中,時萎枯。彼風如是,若使來至此世界,熱氣燒炙,亦復如是。由此二金剛山遮止此風,故使不來。比丘!當知此金剛山多所饒益,亦是眾生行報所致。

「又彼二山間風,臭處不淨,腥穢酷烈,若使來至此天下者,熏此眾生皆當失目。由此二大金剛山遮止此風,故使不來。比丘!當知此金剛山多所饒益,亦是眾生行報所致。

十地獄

「又彼二山中間復有十地獄:一名厚雲,二名無雲,三名呵呵,四名奈何,五名羊鳴,六名須乾提,七名優鉢羅,八名拘物頭,九名分陀利,十名鉢頭摩。云何厚雲地獄?其獄罪人自然生身,譬如厚雲,故名厚雲。云何名曰無雲?其彼獄中受罪眾生,自然生身,猶如段肉,故名無雲。云何名呵呵?其地獄中受罪眾生,苦痛切身,皆稱呵呵,故名呵呵。云何名奈何?其地獄中受罪眾生,苦痛酸切,無所歸依,皆稱奈何,故名奈何。云何名羊鳴?其地獄中受罪眾生,苦痛切身,欲舉聲語,舌不能轉,直如羊鳴,故名羊鳴。云何名須乾提?其地獄中舉獄皆黑,如須乾提華色,故名須乾提。云何名優鉢羅?其地獄中舉獄皆青,如優鉢羅華,故名優鉢羅。云何名俱物頭?其地獄中舉獄皆紅,如俱物頭華色,故名俱物頭。云何名[*]分陀利?其地獄中舉獄皆白,如[*]分陀利華色,故名[*]分陀利。云何名鉢頭摩?其地獄中舉獄皆赤,如鉢頭摩華色,故名鉢頭摩。」

佛告比丘:「喻如有受六十四滿中胡麻,有人百歲持一麻去,如是至盡,厚雲地獄受罪未竟,如二十厚雲地獄壽與一無雲地獄壽等,如二十無雲地獄壽與一呵呵地獄壽等,如二十呵呵地獄壽與一奈何地獄壽等,如二十奈何地獄壽與一羊鳴地獄壽等,如二十羊鳴地獄壽與一須乾提地獄壽等,如二十須乾提地獄壽與一優鉢羅地獄壽等,如二十優鉢羅地獄壽與一拘物頭地獄壽等,如二十拘物頭地獄壽與一[*]分陀利地獄壽等,如二十[*]分陀利地獄壽與一鉢頭摩地獄壽等,如二十鉢頭摩地獄壽,名一中劫,如二十中劫,名一大劫。鉢頭摩地獄中火焰熱熾盛,罪人去火一百由旬,火已燒炙;去六十由旬,兩耳已聾,無所聞知;去五十由旬,兩目已盲,無所復見。瞿波梨比丘已懷惡心,謗舍利弗、目犍連,身壞命終,墮此鉢頭摩地獄中。

「爾時,梵王說此偈言: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口。
  應毀者譽,  應譽者毀,
  口為惡業,  身受其罪。
  技術取財,  其過薄少,
  毀謗賢聖,  其罪甚重。
  百千無雲壽,  四十一雲壽,
  謗聖受斯殃,  由心口為惡。』」

佛告比丘:「彼梵天說如是偈,為真正言,佛所印可。所以者何?我今如來、至真、等正覺亦說此義。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應毀者譽,  應譽者毀,
 口為惡業,  身受其罪。
 [*]技術取財,  其過薄少,
 毀謗賢聖,  其罪甚重。
 百千無雲壽,  四十一雲壽,
 謗聖受斯殃,  由心口為惡。」

閻羅王宮

佛告比丘:「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然彼閻羅王晝夜三時,有大銅自然在前。若鑊出宮內,王見畏怖,捨出宮外。若鑊出宮外,王見畏怖,捨入宮內。有大獄卒,捉閻羅王臥熱鐵上,以鐵鈎擗口使開,洋銅灌之,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受罪已,復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為三?一者老,二者病,三者死。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身壞命終,墮地獄中。獄卒此罪人閻羅王所,到已,白言:『此是天使所召也,唯願大王善問其辭。』王問罪人言:『汝不見初使耶?』罪人報言:『我不見也。』王復告曰:『汝在人中時,頗見老人頭白齒落,目視矇矇皮緩肌🄐𣎅僂脊🄑柱杖,呻吟而行,身體戰掉,氣力衰微。見此人不?』罪人言:『見。』王復告曰:『汝何不自念:「我亦🄒如是。」』彼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王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沙門、婆羅門過。汝自有惡,汝今自受。』

「時,閻羅王以第一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二天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二天使耶?』對曰:『不見。』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見人疾病困篤,臥著,屎尿臭處,身臥其上,不能起居,飲食須人,百節酸疼,流淚呻吟,不能言語。汝見是不?』答曰:『見。』王又報言:『汝何不自念:「如此病苦,我亦當爾?」』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王🄓又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過,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沙門、婆羅門過。汝自為惡,汝今自受。』

「時,閻羅王以第二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三天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三天使耶?』答🄕言:『不見。』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見人死,身壞命終,諸根永滅,身體挺直,猶如枯木,捐棄塚間,鳥獸所食,或衣棺,或以火燒。汝見是不?』罪人報曰:『實見。』王又報言:『汝何不自念:「我亦當死,與彼無異。」』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王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汝今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沙門、婆羅門過。汝自為惡,汝今自受。』時,閻羅王以三🄖天使詰問已,即獄卒。時,彼獄卒即將罪人詣大地獄,其大地獄縱廣百由旬,下深百由旬。」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四方有四門,  巷陌皆相當,
 以鐵為獄牆,  上覆鐵羅🄗網。
 以鐵為下地,  自然火焰出,
 縱廣百由旬,  安住不傾動。
 黑焰㶿起,  赫烈難可覩
 小獄有十六,  火熾由行惡。」

佛告比丘:閻王看眾生受地獄苦,也發願修行「時,閻羅王自生念言:『世間眾生迷惑無識,身為惡行,口、意為惡,其後命終,少有不受此苦。世間眾生若能改惡,修身、口、意為善行者,命終受樂,如彼天神。我若命終生人中者,若遇如來,當於正法中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以清淨信🄘修淨梵行,所作已辦,斷除生死,於現法中自身作證,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雖見天使者,  而猶為放逸,
 其人常懷憂,  生於卑賤處。
 若有智慧人,  見於天使者,
 親近賢聖法,  而不為放逸。
 見生恐畏,  由生老病死,
 無受則解脫,  生老病死盡。
 彼得安隱處,  現在得無為
 已🄙渡諸憂畏,  決定般涅槃。」

[校勘]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後秦弘始年=姚秦三藏法師【宋】【元】【明】

  「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長阿含)+第【宋】【元】,〔第四分世記經〕六字-【明】

  ????

壓=𥑐【宋】【元】【明】*

  「壓」,宋、元、明三本作「𥑐」。[*]
  「𥑐」,大正藏原為「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𥑐」。[*]

小+(地)【宋】【元】【明】

  「小」,宋、元、明三本作「小地」。
  大正藏無「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丁=釘【宋】【元】【明】

  「丁」,宋、元、明三本作「釘」。
  「釘」,大正藏原為「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釘」。

㓟=皮【宋】【元】*

  「㓟」,宋、元二本作「皮」。[*]
  「皮」,大正藏原為「㓟」,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皮」。[*]

執+(自然)【宋】【元】【明】

  「執」,宋、元、明三本作「執自然」。
  大正藏無「自然」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其=于【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畢=盡【宋】【元】【明】*

  「畢」,宋、元、明三本作「盡」。[*]
  「盡」,大正藏原為「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盡」。[*]

餓=飢【宋】【元】【明】

  「餓」,宋、元、明三本作「飢」。
  「飢」,大正藏原為「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飢」。

以熱鐵…口中=銷銅灌口【宋】【元】【明】

  「以熱鐵…口中」,宋、元、明三本作「銷銅灌口」。
  「銷銅灌口」,大正藏原為「以熱鐵…口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銅灌口」。

消銅灌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宋】【元】【明】

  「消銅灌口」,宋、元、明三本作「以熱鐵丸著其口中」。
  「以熱鐵丸著其口中」,大正藏原為「消銅灌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熱鐵丸著其口中」。

「鍑」,宋、元、明三本作「鑊」。[*]

體=壤【宋】【元】【明】

  「體」,宋、元、明三本作「壤」。
  「壤」,大正藏原為「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壤」。

普=並【宋】【元】【明】

  「普」,宋、元、明三本作「並」。
  「並」,大正藏原為「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並」。

復=使【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卒=鬼【宋】【元】【明】

  「卒」,宋、元、明三本作「鬼」。
  「鬼」,大正藏原為「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鬼」。

沸熱=熱沸【宋】【元】【明】

  「沸熱」,宋、元、明三本作「熱沸」。
  「熱沸」,大正藏原為「沸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熱沸」。

舌=口【宋】【元】【明】

  「舌」,宋、元、明三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口」。

馳=驅【宋】【元】【明】

  「馳」,宋、元、明三本作「驅」。
  「驅」,大正藏原為「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驅」。

斗使=升以【宋】【元】【明】

  「斗使」,宋、元、明三本作「升以」。
  「升以」,大正藏原為「斗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升以」。

自求=求自【宋】【元】【明】

  「自求」,宋、元、明三本作「求自」。
  「求自」,大正藏原為「自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求自」。

湯=河【宋】【元】【明】

  「湯」,宋、元、明三本作「河」。
  「河」,大正藏原為「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河」。

廣=橫【元】【明】

  「廣」,元、明二本作「橫」。
  「橫」,大正藏原為「廣」,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橫」。

[26] 狐=犲【宋】【元】【明】

  「狐」,宋、元、明三本作「犲」。
  「犲」,大正藏原為「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犲」。

悲號酸毒=酸毒並至【宋】【元】【明】

  「悲號酸毒」,宋、元、明三本作「酸毒並至」。
  「酸毒並至」,大正藏原為「悲號酸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酸毒並至」。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𩣺=奔【宋】【元】【明】*

  「𩣺」,宋、元、明三本作「奔」。[*]
  「奔」,大正藏原為「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奔」。[*]

蹬=蹈【元】【明】

  「蹬」,元、明二本作「蹈」。
  「蹈」,大正藏原為「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蹈」。

遂=唯【宋】【元】【明】

  「遂」,宋、元、明三本作「唯」。
  「唯」,大正藏原為「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鳥=烏【宋】【元】【明】

  「鳥」,宋、元、明三本作「烏」。
  「烏」,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烏」。

〔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來」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破=斫【宋】【元】【明】

  「破」,宋、元、明三本作「斫」。
  「斫」,大正藏原為「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斫」。

𪙾=櫨【宋】【元】【明】

  「𪙾」,宋、元、明三本作「櫨」。
  「櫨」,大正藏原為「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櫨」。

嚙=囓【宋】【元】【明】

  「嚙」,宋、元、明三本作「囓」。
  「囓」,大正藏原為「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囓」。

抴=拽【宋】【元】【明】

  「抴」,宋、元、明三本作「拽」。
  「拽」,大正藏原為「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拽」。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鳥=烏【宋】【元】【明】

  「鳥」,宋、元、明三本作「烏」。
  「烏」,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烏」。

〔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來」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從黑繩…地獄〕-【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從黑繩…地獄」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從黑繩…地獄」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故)【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落=絡【宋】【元】【明】

  「落」,宋、元、明三本作「絡」。
  「絡」,大正藏原為「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絡」。

〔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石」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獄=地獄獄【宋】【元】【明】

  「獄」,宋、元、明三本作「地獄獄」。
  「地獄獄」,大正藏原為「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獄獄」。

罪=對【宋】【元】【明】

  「罪」,宋、元、明三本作「對」。
  「對」,大正藏原為「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對」。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至=命【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命」。
  「命」,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命」。

終+(亦復如是)【宋】【元】【明】

  「終」,宋、元、明三本作「終亦復如是」。
  大正藏無「亦復如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鐵=鑊【宋】【元】

  「鐵」,宋、元二本作「鑊」。
  「鑊」,大正藏原為「鐵」,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鑊」。

喚+(地獄其諸)【宋】【元】【明】

  「喚」,宋、元、明三本作「喚地獄其諸」。
  大正藏無「地獄其諸」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終+(亦復如是)【宋】【元】【明】

  「終」,宋、元、明三本作「終亦復如是」。
  大正藏無「亦復如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痛=毒【宋】【元】【明】

  「痛」,宋、元、明三本作「毒」。
  「毒」,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毒」。

其=時【宋】【元】

  「其」,宋、元二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時」。

叉=釵【宋】【元】【明】

  「叉」,宋、元、明三本作「釵」。
  「釵」,大正藏原為「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釵」。

剝+(取)【宋】【元】【明】

  「剝」,宋、元、明三本作「剝取」。
  大正藏無「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返=反【宋】【元】【明】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𩣺=奔【宋】【元】【明】

  「𩣺」,宋、元、明三本作「奔」。
  「奔」,大正藏原為「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奔」。

肢=支【宋】【元】【明】

  「肢」,宋、元、明三本作「支」。
  「支」,大正藏原為「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支」。

𮛻[跳-兆+匋]=<span class=‘gaiji’ data-id=‘CB03234’ data-des='[跳-兆+唐]' data-nor=‘踼’ data-uni=‘𨃠’ data-imgfile=‘C:\CBETA\CBReader2X\Bookcase\CBETA\gaiji-CB\03\CB03234.gif’>踼</span>跌【宋】【元】【明】

  「𮛻[跳-兆+匋]」,宋、元、明三本作「<span class='gaiji' data-id='CB03234' data-des='[跳-兆+唐]' data-nor='踼' data-uni='𨃠' data-imgfile='C:\CBETA\CBReader2X\Bookcase\CBETA\gaiji-CB\03\CB03234.gif'>踼</span>跌」。
  「<span class='gaiji' data-id='CB03234' data-des='[跳-兆+唐]' data-nor='踼' data-uni='𨃠' data-imgfile='C:\CBETA\CBReader2X\Bookcase\CBETA\gaiji-CB\03\CB03234.gif'>踼</span>跌」,大正藏原為「𮛻[跳-兆+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span class='gaiji' data-id='CB03234' data-des='[跳-兆+唐]' data-nor='踼' data-uni='𨃠' data-imgfile='C:\CBETA\CBReader2X\Bookcase\CBETA\gaiji-CB\03\CB03234.gif'>踼</span>跌」。

到=至【宋】【元】【明】

  「到」,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弊=蔽【元】【明】

  「弊」,元、明二本作「蔽」。
  「蔽」,大正藏原為「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蔽」。

增=僧【宋】【元】【明】

  「增」,宋、元、明三本作「僧」。
  「僧」,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僧」。

千=萬【宋】【元】【明】

  「千」,宋、元、明三本作「萬」。
  「萬」,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萬」。

濡=輭【元】【明】

  「濡」,元、明二本作「輭」。
  「輭」,大正藏原為「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輭」。

分=芬【明】*

  「分」,明本作「芬」。[*]
  「芬」,大正藏原為「分」,今依據明本改作「芬」。[*]

何+(名)【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名」。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轉=囀【宋】【元】【明】

  「轉」,宋、元、明三本作「囀」。
  「囀」,大正藏原為「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囀」。

俱=拘【宋】【元】【明】*

  「俱」,宋、元、明三本作「拘」。[*]
  「拘」,大正藏原為「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

優=憂【宋】【元】

  「優」,宋、元二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憂」。

已=以【明】

  「已」,明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明本改作「以」。

口=言【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技=伎【宋】*

  「技」,宋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宋本改作「伎」。[*]

明校譌曰無當作厚

  ???

明校譌曰四十一雲當作一鉢頭摩

  ???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已=以【宋】【元】

  「已」,宋、元二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以」。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 𣎅=皺【宋】【元】【明】

  「𣎅」,宋、元、明三本作「皺」。
  「皺」,大正藏原為「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皺」。

🄑 柱=拄【宋】【元】【明】

  「柱」,宋、元、明三本作「拄」。
  「拄」,大正藏原為「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拄」。

🄒 如是=當爾【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當爾」。
  「當爾」,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爾」。

🄓 又=復【宋】【元】【明】

  「又」,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 今汝=汝今【宋】【元】【明】

  「今汝」,宋、元、明三本作「汝今」。
  「汝今」,大正藏原為「今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今」。

🄕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 天=大【元】

  「天」,元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元本改作「大」。

🄗 網=綱【元】

  「網」,元本作「綱」。
  「綱」,大正藏原為「網」,今依據元本改作「綱」。

🄘 修淨=淨修【宋】【元】【明】

  「修淨」,宋、元、明三本作「淨修」。
  「淨修」,大正藏原為「修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淨修」。

🄙 渡=度【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度」。

[註解]

金剛山:環繞世界的山,又譯作「鐵圍山」、「斫迦羅山」。

窈窈冥冥:形容精深微妙、渺茫恍惚。

八大地獄:《增壹阿含經》卷36〈八難品 42〉第2經稱為等活地獄、黑繩地獄、眾合地獄、號叫地獄、大叫地獄、炎熱地獄、大熱地獄、無間地獄。

五百ⓕ丁:??丁應為釘。??

氷:「冰」的異體字。

迭相瞋忿,懷毒害想:彼此間互相忿恨,懷著傷害對方的惡毒想法。

以爪相𭺙,應手肉墮:以手上的爪撲抓對方,一碰到身上的肉就整片掉下來。「爴」是「攫」的異體字。「攫」讀音同「絕」,鳥獸用爪撲抓、捕取獵物,如:「老鷹攫雞」、「餓虎攫羊」。

尋活起立:風一吹隨即復活站起來。

迭相:互相。「迭」讀音同「跌」,交替、輪流之意。

㓟:以刀割剝,將皮、肉析離。讀音同「皮」。

臠割:分割。

慞惶:恐懼驚惶。

馳走:奔走。

燒炙:燒烤;燒灼。「炙」讀音同「至」。

燋爛:燒傷;燒爛。「燋」讀音同「交」,用火燒的意思。

驅迫:驅使強迫。

探撮:抓取。

通徹:貫通。

唼:蟲咬東西。讀音同「煞」。

辛酸:悲傷痛苦。如:「滿懷辛酸」。

憂惱:憂愁煩惱。

偃:臥倒。

舒展:伸展。

號咷:大聲哭。也作「嚎咷」。「咷」讀音同「桃」。

悲號:悲傷的痛哭。

消銅:高溫融化成液態的銅漿。

鍑: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為大口徑的鍋子。讀音同「復」。

涌沸:水沸騰滾動的樣子。「涌」同「湧」,水從下向上冒出,如:「泉湧」。

石磨:一種用來磨碎去殼穀粒或雜糧的器具,由一對水平磨盤組成。操作時,一扇磨盤固定不動,另一扇磨盤在其上作水平轉動。經由上磨盤中的孔,不斷將待磨物放入固定磨盤內,幾經轉動,最後將其磨成粉狀。

揩:擦、抹。如:「揩汗」、「揩桌椅」。「揩」讀音同「開」。

糜碎:碎爛。糜是爛掉的樣子。

膿血:傷口潰爛所化的黏液與血液。

切痛:迫切沉痛。

熾:火勢旺盛。如:「熾熱」。「熾」讀音同「赤」。

熢:「烽」的異體字。讀音同「烽」。

㶿:煙升起的樣子。讀音同「伯」。

迴波相搏:迴盪的水波互相碰撞。

鐵鈎僻口:??用鐵鉤將嘴巴打開。「僻」是「辟」的異體字,「辟」是開拓的意思。??【按:查無僻口一詞】

洋銅:高溫融化成液態的銅漿。??洋是煬的通用字,煬在字典的解釋:鎔化金屬,同「烊」。如:「烊銅」、「烊鐵」。??

犲狼:「犲」為「豺」的異體字,讀音同「柴」。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的肉食性動物,形狀似狗但較瘦,口大耳小,毛色淺黃,性凶殘。為群體活動生物,常結群捕食各種獸類。

𩣺馳:奔馳;奔走。「𩣺」是「奔」的異體字。

手攀手絕,足Ⓒ蹬足絕:攀爬劍樹時,手抓到哪裡手就斷掉,腳一用力踩踏腳就斷掉。「蹬」讀音同「鄧」,腳底踩在某物,用力往前跳。

脉:血管。「脈」的異體字。

竝:「並」的異體字。

釿:以刀斧砍斷。讀音同「銀」。

𪙾:??罕見字,康熙字典才有。查無意義,從字的形相上看,可能也是撕咬相關意思。??

掣:牽引、牽動。讀音同「徹」。這邊指犲狼咬著拖動。

䶩:啃、咬。讀音同「記」。

齧:「齧」的異體字,也是啃咬的意思。「齧」讀音同「聶」。

瘃:手足的凍瘡。讀音同「竹」。

絣:纏、捆。讀音同「崩」。

交橫:縱橫錯雜。

歷落:參差不齊。

不可稱計:沒辦法衡量計算。

舉身火然:全身燃燒著火焰。「然」是「燃」的古字,《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哮:吼叫。如:「怒哮」、「大肆咆哮」。讀音同「消」。

蹴:踏踩。讀音同「促」。

蹹:「蹋」的異體字,腳著地或踩物。「蹋」通「踏」。

宛轉:身體轉動,翻來覆去。

臼:中間下凹的舂米器具。如:「石臼」、「磨臼」。

杵:舂米、擣藥、擣衣或擣實砂土時用的圓木棒。由上細下粗的堅木做成。如:「藥杵」、「杵臼」。

擣:舂、撞擊。如:「擣米」、「擣藥」。讀音同「島」。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讀音同「獲」。

瓮:「甕」的異體字,口小腹大,用以盛東西的器具。讀音同「甕」。

鏊:一種烙餅用的平底鍋。讀音同「敖」。

陶: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黑陶」、「彩陶」,這裡是指鐵鑄成的陶器狀容器。

叉:一端有分歧的器物。如:「刀叉」、「魚叉」、「音叉」。

無間地獄:即「阿鼻地獄」。無間有五義:(一)趣果無間。(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

周行往返:來回繞行。

焰熾迴遑,無間空處:??火焰旋轉環繞,沒有絲毫的空隙。??

火起洞然:起火而熊熊燃燒。「洞然」是火熊熊燃燒的樣子。

燎:焚燒。如:「燎原之火」。

草炬:草束做成的火把。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

𮛻蹈:??罕見字型難顯示,Cbeta上可看到。趴在地上的意思??

彈指之頃:捻彈手指作聲,比喻很短暫的時間。

怖懼衣毛竪:全身的毛都恐懼地豎起來。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長夜:長時間。

為眾⒥弊惡行:造作各種有壞處的行為。

洞然:火熊熊燃燒的樣子。又作「洞燃」。

宿惡殃:過去罪惡造成的災禍。

飛颺:高舉飄揚。「颺」通「揚」,風吹。

糠:穀粒上剝落下的外皮。如:「米糠」、「麥糠」。

遮止:攔阻、阻止。

行報:業報。

酷烈:殘酷暴烈。

段肉:長條的肉塊。

苦痛切身:切身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意思。這邊是指身體受到相當大的苦痛。

篅:竹製的圓形榖倉。讀音同「船」。

斛: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十斗為一斛,後改作五斗為一斛。讀音同「胡」。

滿中:裝滿。

胡麻:植物名。胡麻科胡麻屬,一年生草本。高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莖方形。葉橢圓形或卵形,對生或互生。花單生或二至三朵並生葉腋,向側方下垂;花萼小,表面有毛,花冠脣形筒狀,色白。蒴角長橢圓形,熟後縱裂,種子小而扁平,有白色及黑色等數種。嫩葉可食,種子供食用或榨油。原產中國大陸及印度。也稱為「芝麻」、「脂麻」、「油麻」。

瞿波梨:??提婆達多的弟子。??

已懷惡心:??校勘建議:明本「以」可能較合理。??

晝夜三時:??參考《業報迷蹤-11》【閰羅王火鍋】、【什麼是_晝四時_夜四時】,仍不確定其次數及詳細時間。或許是晝三次+夜三次,那就是一天六次??

將:拿、持。如:「將酒來」。讀音同「江」。

詣:到、前往。

矇矇:昏暗不明。

皮緩肌🄐𣎅:皮膚肌肉鬆弛有皺紋。??建議「𣎅」改為宋元明三本「皺」,因「𣎅」在異體字典為鳥名。??

僂脊柱杖:背部彎曲柱著拐杖。「僂」是彎曲的背部,如「佝僂」,讀音同「樓」。

戰掉:本為恐懼發抖的意思,在此為顫抖的樣子。

知識:熟識的人;朋友。

使人:僕人。

疾病困篤:病勢沉重。又作「病篤」。

牀:「床」的異體字。

褥:坐臥時鋪在身體下面的墊子。如:「床褥」、「被褥」。讀音同「入」。

百節酸疼:全身痠痛。節是動物骨骼相連接的部分。如:「關節」、「骨節」。

具:皆、都、全。通「俱」。

詰問:詢問、責問。

付:交付。

巷陌:街巷。「陌」是小路的意思,讀音同「莫」。

赫烈難可覩:??火焰赤紅猛烈,難以直視。「赫」是盛紅的樣子,《說文解字.赤部》:「赫,大赤貌。」??【按:覩是睹的異體字,在他經是看見的意思,所以這邊有可能有另一種解讀:火焰赤紅猛烈,稀有難以見到。】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按:這邊可能是說明「身受而心不受」的概念,參見《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1經箭喻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地獄的結構

依據本經的記載,二金剛山(又譯為「鐵圍山」)之間、光照不到的地方,有著:

  • 八大地獄:一個比一個凶險,每個周遭都有十六小地獄。
  • 十地獄:一個比一個折磨的時間久。
  • 增佉大風:猛、熱、臭。

中國民間傳說的「十八層地獄」是誤解,因為地獄並不是分「層」的,而這「十八」可能是八大地獄和十地獄相加而成的數字。

  • 惡業感召地獄

地獄業報是由惡業所感召。自己如何對付他人,自然會感召如何的業報。

其中「想地獄」是由地獄眾生之間互相殘殺,其餘地獄則是受環境或獄卒的殘害,而苦毒辛酸。

人們會為自己做的壞事找藉口,然而業報並不會因有藉口而能逃避,能騙自己但騙不了因果。損人利己者通常主張自己不做的話也會有別人做這些壞事,發動鬥爭或戰爭的人則都有充分的藉口,還會自稱正義,然而動機不外乎貪、瞋、或癡,結果無一不害人而自害,終將引致地獄業果。

  • 地獄因的實例

若想要深究八大地獄及十六小地獄的業因業果,可參考《正法念處經》卷五〈3 地獄品〉。

當中舉例說明,因殺生而往生「想地獄」:「彼殺生者,若殺善人、若受戒人、若善行人,有他眾生、有眾生想、有殺生心,斷其命根,此業究竟,心不生悔,向他讚說而復更作,復教他殺、勸殺隨喜、讚歎殺生,若使他殺;如是癡人,自作教他,罪業成就,命終生於活地獄中。」

依惡見說法而往生「黑繩地獄」:「若人說法依惡見論,以因譬喻,一切不實;不顧一切投崖自殺;無正善戒。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在黑繩大地獄中。」

因三惡業而往生「堆壓地獄」:「眾生三種作集惡業,生合地獄,受惡果報,所謂殺生、偷盜、邪行。」

  • 地獄之苦也是由六觸

《雜阿含經》第210經提到有六觸地獄、有六觸天,由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對應到地獄的苦或天界的樂。佛陀則表示「莫樂莫苦」,不要向地獄之苦去,也不要沉迷於天界之樂。

  • 天使

人們討厭老、病、死,但修行人見到老、病、死卻能獲得啟發,如閻羅王說老、病、死為天使(上天的信使),佛陀也是因為見到生、老、病、死而出家求道。這樣的「天使」概念,在《中阿含經》卷十四第67經大天㮈林經、《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四〈善聚品 32〉第4經也有說明。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龍鳥品第五

佛告比丘:「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為四種。有四種金翅鳥。何等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為四種。大海水底有娑竭龍王宮,縱廣八萬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嚴飾,皆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須彌山王與佉陀羅山二山中間,有難陀、婆難陀二龍王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大海北岸有一大樹,名究羅睒摩,龍王、金翅鳥共有此樹。其樹下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此大樹東有卵生龍王宮、卵生金翅鳥宮,其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其究羅睒摩羅樹南有胎生龍王宮、胎生金翅鳥宮,其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究羅睒摩羅樹西有濕生龍宮、濕生金翅鳥宮,其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究羅睒摩羅樹北有化生龍王宮、化生金翅鳥宮,其宮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若卵生金翅鳥欲搏食龍時,從究羅睒摩羅樹東枝飛下,以翅大海水,海水兩搏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食之,隨意自在,而不能取胎生、濕生、化生諸龍。

「若胎生金翅鳥欲搏食卵生龍時,從樹東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食之,自在隨意。若胎生金翅鳥欲食胎生龍時,從樹南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龍食之,隨意自在,而不能取濕生、化生諸龍食也。

「濕生金翅鳥欲食卵生龍時,從樹東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食之,自在隨意。濕生金翅鳥欲食胎生龍時,於樹南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龍食之,自在隨意。濕生金翅鳥欲食濕生龍時,於樹西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八百由旬,取濕生龍食之,自在隨意,而不能取化生龍食。

「化生金翅鳥欲食卵生龍時,從樹東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二百由旬,取卵生龍食之,自在隨意。化生金翅鳥欲食胎生龍時,從樹南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四百由旬,取胎生龍食之,隨意自在。化生金翅鳥欲食濕生龍時,從樹西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八百由旬,取濕生龍食之。化生金翅鳥欲食化生龍時,從樹北枝飛下,以翅搏大海水,海水兩披千六百由旬,取化生龍食之,隨意自在。是為金翅鳥所食諸龍。

「復有大龍,金翅鳥所不能得。何者是?娑竭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伊那婆羅龍王、提頭賴吒龍王、善見龍王、阿盧龍王、伽拘羅龍王、[*]伽毗羅龍王、阿波羅龍王、[*]伽㝹龍王、瞿[*]伽㝹龍王、阿耨達龍王、善住龍王、優睒[*]伽波頭龍王、得叉伽龍王,此諸大龍王皆不為金翅鳥之所搏食,其有諸龍在近彼住者,亦不為金翅鳥之所搏食。」

佛告比丘:「若有眾生奉持龍戒,心意向龍,具龍法者,即生龍中。若有眾生奉持金翅鳥戒,心向金翅鳥,具其法者,便生金翅鳥中。或有眾生持兔者,心向兔梟,具其法者,墮兔梟中。若有眾生奉持狗戒,或持牛戒,或持鹿戒,或持戒,或持摩尼婆陀戒,或持火戒,或持月戒,或持日戒,或持水戒,或持供養火戒,或持苦行穢汙法,彼作是念:『我持此瘂法、摩尼婆陀法、火法、日月法、水法、供養火法、諸苦行法,我持此功德,欲以生天。』此是邪見。」

佛言:「我說此邪見人必二處,若生地獄,有墮四生。或有沙門、婆羅門有如是論、如是見:『我、世間有常,此實餘虛;我及世間無常,此實餘虛;我及世間有常無常,此實餘虛;我及世間非有常非無常,此實餘虛。我、世有邊,此實餘虛;我、[*]世無邊,此實餘虛;我、[*]世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我、[*]世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是命是身,此實餘虛;命異身異,此實餘虛;非有命非無命,此實餘虛;無命無身,此實餘虛。』或有人言:『有如是他死,此實餘虛。』有言:『無如是他死,此實餘虛。』或言:『有如是無如是他死,此實餘虛。』又言:『非有非無如是他死,此實餘虛。』

「彼沙門、婆羅門若作如是論、如是見者,言世是常,此實餘虛者,彼於行有我見身見世間見,是故彼作是言:『我、世間有常。』彼言無常者,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是故彼言:『我、世間無常。』彼言有常無常者,行於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故言:『世間有常無常。』彼言非有常非無常者,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故言:『我、世間非有常非無常。』

「彼言我、世間有邊者,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言:『命有邊,身有邊,世間有邊,從初受胎至於塚間,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轉,極至七生,身、命行盡,我入清淨聚。』是故彼言:『我有邊。』彼言我、世間無邊者,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言:『命無邊,身無邊。世間無邊,從初受胎至於塚間,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轉,極至七生,身、命行盡,我入清淨聚。』是[*]言:『我、世間無邊。』彼作是言:『此世間有邊無邊。』彼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命有邊無邊,從初受胎至於塚間,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轉,極至七生,身、命行盡,我入清淨聚。』是故言:『我有邊無邊。』彼作是言:『我、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於行有我見、命見、身見、世間見:『命身非有邊非無邊,從初受胎至於塚間,所有四大身如是展轉,極至七生,身、命行盡,我入清淨聚。』是故言:『我非有邊非無邊。』

「彼言是命是身者,於此身有命見,於餘身有命見,是故言:『是命是身。』言命異身異者,於此身有命見,於餘身無命見,是故言:『命異身異。』彼言身命非有非無者,於此身無命見,於餘身有命見,是故言:『非有非無。』彼言無身命者,此身無命見,餘身無命見,是故言:『無命無身。』彼言有如是他死者,其人見今有命,後更有身、命遊行,是故言:『有如是他死。』無如是他死者,彼言今世有命,後世無命,是故言:『無如是他死。』有如是他死無如是他死者,彼言今世命斷滅,後世命遊行,是故言:『有如是他命無如是他命。』非有非無如是他死者,彼言今身、命斷滅,後身、命斷滅,是故言:『非有非無如是他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瞎子摸象「乃往過去有王名鏡面,時,集生盲人聚在一處,而告之曰:『汝等生盲,寧識象不?』對曰:『大王!我不識、不知。』王復告言:『汝等欲知彼形類不?』對曰:『欲知。』時,王即侍者,使象來,令眾盲子手自象。中有摸象得鼻者,王言此是象,或有摸象得其牙者,或有摸象得其耳者,或有摸象得其頭者,或有摸象得其背者,或有摸象得其腹者,或有摸象得其者,或有摸象得其者,或有摸象得其者,或有摸象得其尾者,王皆語言:『此是象也。』

「時,鏡面王即彼象,問盲子言:『象何等類?』其諸盲子,得象鼻者,言象如曲轅,得象牙者,言象如,得象耳者,言象如,得象頭者,言象如,得象背者,言象如丘阜,得象腹者,言象如壁,得象髀者,言象如樹,得象膊者,言象如柱,得象跡者,言象如,得象尾者,言象如。各各共互相是非,此言如是,彼言不爾,云云不已,遂至鬪諍。時,王見此,歡喜大笑。

「爾時,鏡面王即說曰:

「『諸盲人群集,  於此競諍訟
  象身本一體,  異相生是非。』」

佛告比丘:「諸外道異學亦復如是,不知苦諦,不知習諦、盡諦、道諦,各生異見,互相是非,謂己為是,便起諍訟。若有沙門、婆羅門能如實知苦聖諦、苦[*]習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師,同一水乳熾然佛法,安樂久住。」

爾時,世尊而說言:

「若人不知苦,  不知苦所起,
 亦復不知苦,  所可滅盡處,
 亦復不能知,  滅於苦集道,
 失於心解脫,  慧解脫亦失,
 不能苦本,  生老病死源。
 苦能知苦,  知苦所起因,
 亦能知彼苦,  所可滅盡處,
 又能善分別,  滅苦集聖道,
 則得心解脫,  慧解脫亦然。
 斯人能究竟,  苦陰之根本
 盡生老病死,  受有[*]之根原。

「諸比丘!是故汝等當勤方便思惟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九

[校勘]

〔佛說…記經〕十一字-【明】

  明本無「佛說…記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記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婆=跋【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跋」。
  「跋」,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

千=十【明】

  「千」,明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明本改作「十」。

校=交【宋】【元】

  「校」,宋、元二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交」。

〔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校=絞【宋】

  「校」,宋本作「絞」。
  「絞」,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本改作「絞」。

校=交【宋】【元】*

  「校」,宋、元二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交」。[*]

明校譌曰。龍下失王字。

  ???

得=食【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盧=蘆【宋】【元】【明】

  「盧」,宋、元、明三本作「蘆」。
  「蘆」,大正藏原為「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蘆」。

伽=迦【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迦」。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在〕-【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在」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四=畜【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畜」。
  「畜」,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畜」。

世+(間)【宋】【元】【明】*

  「世」,宋、元、明三本作「世間」。[*]
  大正藏無「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有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是+(他死)【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他死」。
  大正藏無「他死」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見+(有)【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見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於=於行【宋】【元】【明】

  「行於」,宋、元、明三本作「於行」。
  「於行」,大正藏原為「行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行」。

言=故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故言」。[*]
  「故言」,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故言」。[*]

邊+(身)【宋】【元】【明】

  「邊」,宋、元、明三本作「邊身」。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身)【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有身」。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䏶=髀【宋】【元】【明】

  「䏶」,宋、元、明三本作「髀」。
  「髀」,大正藏原為「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髀」。

膊=腨【元】*【明】*

  「膊」,元、明二本作「腨」。[*]
  「腨」,大正藏原為「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腨」。[*]

互=迭【宋】【元】【明】

  「互」,宋、元、明三本作「迭」。
  「迭」,大正藏原為「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迭」。

相=想【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相=善【宋】【元】【明】

  「相」,宋、元、明三本作「善」。
  「善」,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安樂=樂法【宋】【元】【明】

  「安樂」,宋、元、明三本作「樂法」。
  「樂法」,大正藏原為「安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法」。

源=原【宋】【元】

  「源」,宋、元二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原」。

之根=根之【明】

  「之根」,明本作「根之」。
  「根之」,大正藏原為「之根」,今依據明本改作「根之」。

老病死=苦死病【宋】【元】【明】

  「老病死」,宋、元、明三本作「苦死病」。
  「苦死病」,大正藏原為「老病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死病」。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註解]

卵生:受精卵自母體排出,由卵內蛋黃提供營養,在體外孵化成新的個體。如鳥類、魚類、爬蟲類等皆屬卵生動物。

胎生:受精卵在母體中,靠母體補給的營養,經過適當發育而後產生新的個體。

濕生:依濕氣而生的動物,如蚊蠅。

化生: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難陀、ⓑ婆難陀二龍王:??佛陀在以神足通飛行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前,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兩兄弟看不順眼有人能在他們頭上的天空飛行,因此放大火起煙試圖阻礙飛行,後來由大目犍連尊者降伏,受三皈五戒,成為護法龍神。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

究羅睒摩ⓔ羅:金翅鳥所棲息的巨樹,其性狀類似吉貝木棉樹。又譯為「居吒奢摩離樹」、「鐵叉樹」。

搏食:撲打、打鬥後捕食。

搏:拍打。

披:分散、散開。如:「披頭散髮」、「披髮左衽」。

梟:鳥綱鴟鴞科鳥類的總稱。

瘂:「啞」的異體字。

摩尼婆陀:??佛光字典注釋為夜叉大將之一。??

四生:四種出生型態。

有如是他死:如來死後常存,又作「如來死後有」。??

無如是他死:如來死後就沒了,又作「如來死後無」。??

有如是無如是他死: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又作「如來死後有無」。??

非有非無如是他死: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又作「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我見:執著於有「我」的見解。

命ⓢ見:??認為生命(靈魂)恆常存在。??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世間見:執著於世間實有的見解,不了知世間是因緣生滅的。??

彼ⓣ行於有我見:??宋元明三本「彼於行有我見」較合理:ⓣ 行於=於行【宋】【元】【明】

清淨聚:清淨的類聚、清淨的一類。聚是種類、聚集的意思。

生盲:出生時即為盲人;一出生就看不到。

形類:形相。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讀音同「必」。

膊:身體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近肩部分稱為「上膊」,近手部分稱為「下膊」。如:「胳膊」。讀音同「伯」。

跡:足跡;腳印。

却:退。如:「退卻」、「卻步」。「却」是「卻」的異體字。這裡指讓象退下、離開。

曲轅:彎曲的直木。轅是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

箕:篩米去糠的圓形竹器。俗稱為「簸箕」。讀音同「機」。

鼎: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丘阜:山丘。「阜」讀音同「父」,土山。

絙:繫在玉飾或印信上的絲帶。讀音同「環」。

諍:諍論;為了主張自己的看法而與人爭執。

是非:泛稱口舌的爭論。

云云:紛紜的議論。

鬪諍:爭吵;爭執。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譯作「異學」。

同一受,同一師,同一水乳:同一個老師所教授,如同水乳交融沒有分別。

熾然:猛烈燃燒的樣子,在這裡引申指明亮、明白的樣子。

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究:??字典有兩義,似乎都可用??一、探尋、推求。如:「推究」、「研究」、「追根究底」。二、窮、盡。《說文解字.穴部》:「究,窮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

苦本:苦的根源。

諦:??仔細、詳細。如:「諦視」、「凝神諦聽」。建議註解整句【苦能諦知苦,知苦所起因】??

斯人能究竟,苦陰Ⓗ之根本:??究竟有兩義,請選擇??一、窮盡、推求到完全明白。二、完畢、結束。??

勤方便:勤奮努力。

思惟:在這裡特指禪修的思惟,例如「思惟七覺意」中的用法。

[對應經典]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七)第四分世記經阿須倫品第六

佛告比丘:「須彌山北大海水底有羅呵阿須倫城,縱廣八萬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城高三千由旬,廣二千由旬。其城門高一千由旬,廣千由旬,金城銀門,銀城金門,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阿須倫王所治小城,當大城中,名輪輸摩跋吒,縱廣六萬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城高三千由旬,廣二千由旬。其城門高二千由旬,廣千由旬,金城銀門,銀城金門,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於其城內別立議堂,名曰七尸利沙,堂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議堂下基純以車璩,其柱樑純以七寶,其堂中柱千由旬,高萬由旬,當此柱下有正法座,縱廣七百由旬,彫文刻鏤,七寶所成。堂有四,周匝欄楯,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乃至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議堂北有阿須倫宮殿,縱廣萬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其議堂東有一園林,名曰娑羅,縱廣萬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其議堂南有一園林,名曰極妙,縱廣萬由旬,如娑羅園。其[*]議堂西有一園林,名曰睒摩,縱廣萬由旬,亦如娑羅園林。其議堂北有一園林,名曰樂林,縱廣萬由旬,亦如娑羅園林。

「娑羅、極妙二園中間生晝度樹,下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樹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又其睒摩、樂林二園中間有跋難陀池,其水清涼,無有垢穢。寶七重,周匝,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於其池中生四種華,華葉縱廣一由旬,香氣流布亦一由旬,根如車,其汁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蜜,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又其池邊有七重階亭,門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奈良興福寺阿修羅像

「其阿須倫王臣下宮殿,有縱廣萬由旬者,有九千、八千,極小宮殿至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小阿須倫宮殿有縱廣千由旬、九百、八百,極小宮殿至百由旬,皆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其[*]議堂北有七寶階道入於宮中,復有階道娑羅園,復有階道趣極妙園,復有階道趣睒摩園,復有階道趣樂林園,復有階道趣晝度樹,復有階道趣跋難陀池,復有階道趣大臣宮殿,復有階道趣小阿須倫宮殿。若阿須倫王欲詣娑羅園遊觀時,即念毗摩質多阿須倫王,毗摩質多阿須倫王復自念言:『羅呵阿須倫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大眾侍從圍遶羅呵阿須倫王前,於一面立。時,阿須倫王復念波羅呵阿須倫王,[*]波羅呵阿須倫王復自念言:『王今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大眾侍從圍遶,詣我羅呵王前,於一面立。

「時,阿須倫王復念睒摩羅阿須倫王,睒摩羅阿須倫王復自念言:『今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大眾侍從圍遶,詣羅呵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大臣阿須倫,大臣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大眾侍從圍遶,詣羅呵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小阿須倫,小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即自莊嚴,與諸大眾詣羅呵王前,於一面立。

「時,羅呵王身著寶衣,駕乘寶車,與無數大眾前後圍遶,詣娑羅林中,有自然風,吹門自開;有自然風,吹地令淨;有自然風,吹花散地,花至於膝。時,羅呵王入此園已,共相娛樂,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娛樂已,便還本宮。其後遊觀極妙園林、睒摩園林、樂園林,亦復如是。時,羅匝王常有五大阿須倫侍衛左右:一名提持,二名雄力,三名武夷,四名頭首,五名摧伏。此五大阿須倫常侍衛左右。其羅呵王宮殿在大海水下,海水在上,四風所持: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者堅固。持大海水,懸處虛空,猶如浮雲,去阿須倫宮一萬由旬終不墮落。阿須倫王福報、功德、威神如是。」

[校勘]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後秦弘始年=姚秦三藏法師【宋】【元】【明】

  「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長阿含)+第【宋】【元】,〔第四分世記經〕-【明】

  ????

校=交【宋】*

  「校」,宋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本改作「交」。[*]

一=二【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飾+(以)【宋】【元】【明】

  「飾」,宋、元、明三本作「飾以」。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議=義【宋】【元】【明】*

  「議」,宋、元、明三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樑=梁【宋】【元】【明】

  「樑」,宋、元、明三本作「梁」。
  「梁」,大正藏原為「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梁」。

彫=雕【宋】【元】【明】

  「彫」,宋、元、明三本作「雕」。
  「雕」,大正藏原為「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雕」。

亭=庭【宋】【元】【明】

  「亭」,宋、元、明三本作「庭」。
  「庭」,大正藏原為「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庭」。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於=又【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波=彼【元】【明】*

  「波」,元、明二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彼」。[*]

王今=今王【宋】【元】【明】

  「王今」,宋、元、明三本作「今王」。
  「今王」,大正藏原為「王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王」。

提=捉【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捉」。
  「捉」,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捉」。

者=名【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註解]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羅呵阿須倫:阿修羅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於被火吞噬的功德,迴向身體巨大,因此生為欲界身形最大的眾生,能變大變小。又譯為「羅睺羅阿修羅」。

圍:四周、周邊的大小長度。如:「周圍」、「外圍」。

彫文刻鏤:精美的雕刻、修飾。「鏤」是雕刻,讀音同「漏」。《爾雅.釋器》:「金謂之鏤,木謂之刻。」如:「鏤金刻玉」。

戶: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如:「小心門戶」、「夜不閉戶」。

亭:??可能宋元明三本的【庭】較適當??院子、大廳臺階前的空地。如:「庭院」。《文選.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三十三天的晝度樹?】

砌:堆疊。如:「砌牆」、「堆砌」。

廁:間雜。讀音同「次」。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名,他的女兒舍脂為帝釋天的第一天后。又譯為「毘摩質多羅」。

遊觀:遊玩觀覽。

[對應經典]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四天王品第七

佛告比丘:「須彌山王東千由旬提頭賴吒天王城,名賢上,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須彌山南千由旬有毗樓勒天王城,名善見,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須彌山西千由旬有毗樓婆叉天王城,名周羅善見,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須彌山北千由旬有毗沙門天王,王有三城:一名可畏,二名天敬,三名眾歸。各各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眾歸城北有園林,名伽毗延頭,縱廣四千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園城中間有池名那隣尼,縱廣四十由旬,其水清澄,無有垢穢,以七寶塹廁砌其邊,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中生蓮花,青、黃、赤、白、雜色,光照半由旬,其香芬薰聞半由旬,又其花根大如車轂,其汁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蜜,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除日月宮殿,諸四天王宮殿縱廣四十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諸宮殿有四十由旬、二十由旬,極小縱廣五由旬。從眾歸城有寶階道至賢上城,復有階道至善見城,復有階道至周羅善見城,復有階道至可畏城、天敬城,復有階道至伽毗延頭園,復有階道至那隣尼池,復有階道至四天王大臣宮殿。

「若毘沙門天王欲伽毘延頭園遊觀時,即念提頭賴天王,提頭賴天王復自念言:『今毘沙門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與無數乾沓和神前後圍遶,詣毘沙門天王前,於一面立。時,毘沙門王復念毘樓勒天王,毘樓勒天王復自念言:『今毘沙門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與無數究槃神前後圍遶,詣毘沙門天王前,於一面立。毘沙門王復念毘樓婆叉,毘樓婆叉復自念言:『今毘沙門[*]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龍神前後圍遶,詣毘沙門王前,於一面立。毘沙門王復念四天王大臣,四天王大臣復自念言:『今毘沙門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無數諸天前後導從,詣毘沙門天王前,於一面立。

「時,毘沙門天王即自莊嚴,著寶飾衣,駕乘寶車,與無數百千天神詣伽毘延頭園。有自然風,吹門自開;有自然風,吹地令淨;有自然風,吹花散地,花至於膝。時,王在園共相娛樂,一日、二日,乃至七日,遊觀訖已,還歸本宮。毘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侍衛左右:一名般闍樓,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跋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此五鬼神常隨侍衛。毘沙門王福報、功德、威神如是。」

[校勘]

〔佛說…記經〕-【明】

  明本無「佛說…記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記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婆=愽【宋】【元】,博【明】*

  ????

伽=加【宋】【元】

  「伽」,宋、元二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加」。

千=十【宋】【元】【明】

  「千」,宋、元、明三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十」。

〔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那」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王〕-【宋】

  宋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王」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王=天王【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天王」。
  「天王」,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王」。

乾=揵【宋】【元】【明】

  「乾」,宋、元、明三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揵」。

荼=茶【宋】【元】【明】

  「荼」,宋、元、明三本作「茶」。
  「茶」,大正藏原為「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茶」。

伽=迦【宋】

  「伽」,宋本作「迦」。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本改作「迦」。

[註解]

提頭賴吒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欲界六天的第一天(四天王天)中,東方提頭賴吒天的天王。此天率領乾闥婆、毘舍闍等二神眾護持國土,安撫眾生,因此又稱為「持國天」。又譯為「袟栗帝羅色吒羅天王」。

毗樓勒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樓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領鳩槃荼、薜荔多等二神眾助人善根增長,因此又稱為「增長天王」。又譯為「毘留勒天王」、「毘樓勒天王」、「毘樓勒迦天王」。

毗樓ⓑ婆叉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西方毘樓匐叉天的天王。此天率領龍、富單那等二神眾,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因此又稱為「廣目天王」。又譯為「毘留博叉天王」、「毘樓匐叉天王」。

毗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乾沓和:八部眾之一,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闥婆」。

究槃ⓘ荼:??Kumbhāṇḍ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鳩滿拏。鬼名。噉人精氣之鬼。譯作甕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長天王之領鬼。??

[對應經典]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

佛告比丘:「須彌山王頂上有三十三天城,縱廣八萬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城高百由旬,上廣六十由旬。城門高六十由旬,廣三十由旬,相去五百由旬有一門,其一一門有五百鬼神守侍衛護三十三天,金城銀門,銀城金門,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其大城內復有小城,縱廣六萬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城高百由旬,廣六十由旬,城門相去五百由旬,高六十由旬,廣三十由旬,一一城門有五百鬼神侍衛門側,守護三十三天。金城銀門,銀城金門,水精城琉璃門,琉璃城水精門,赤珠城馬瑙門,馬瑙城赤珠門,車璩城眾寶門。

「其欄楯者,金欄銀桄,銀欄金桄,水精欄琉璃桄,琉璃欄水精桄,赤珠欄馬瑙桄,馬瑙欄赤珠桄,車璩欄眾寶桄。其欄楯上有寶羅網,其金羅網下懸銀鈴,其銀羅網下懸金鈴,琉璃羅網懸水精鈴,水精羅網懸琉璃鈴,赤珠羅網懸馬瑙鈴,馬瑙羅網懸赤珠鈴,車璩羅網懸眾寶鈴。其金樹者金根金枝銀葉花實,其銀樹者銀根銀枝金葉花實,其水精樹水精根枝琉璃花葉,其琉璃樹琉璃根枝水精花葉,其赤珠樹赤珠根枝馬瑙花葉,馬瑙樹者馬瑙根枝赤珠花葉,車璩樹者車璩根枝眾寶花葉。

「其七重城,城有四門,門有欄楯,七重城上皆有樓閣臺觀周匝圍遶,有園林浴池,生眾寶花,雜色參間,寶樹行列,華果繁茂,香風四起,悅可人心,鳧雁、鴛鴦、異類奇鳥,無數千種,相和而鳴。其小城外中間有伊羅鉢龍宮,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其善見城內有善法堂,縱廣百由旬,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其堂下基純以真金,上覆琉璃,其堂中柱圍十由旬,高百由旬,當其柱下敷天帝御座,縱廣一由旬,雜色間廁,以七寶成,其座柔軟,軟若天衣,夾座兩邊左右十六座。

「堂有四門,周匝欄楯,以七寶成,其堂階道縱廣五百由旬,門郭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善見堂北有帝釋宮殿,縱廣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善見堂東有園林,名曰麤澁,縱廣千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麤澁園中有二石,天金[*]校飾,一名賢,二名善賢,縱廣各五十由旬,其石柔軟,軟若天衣。

「善見宮南有園林,名曰畫樂,縱廣千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園內有二石垛,七寶所成,一名晝,二名善[*]晝,各縱廣五十由旬,其垛柔軟,軟若天衣。善見堂西有園林,名雜,縱廣千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七寶所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園中有二石垛,一名善見,二名順善見,天金[*]校飾,七寶所成,各縱廣五十由旬,其垛柔軟,軟若天衣。善見堂北有園林,名曰大喜,縱廣千由旬,園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園中有二石垛,一名喜,二名大喜,車璩[*]校飾,縱廣五十由旬,其垛柔軟,軟若天衣。

「其麤澁園、樂園中間有難陀池,縱廣百由旬,其水清澄,無有垢穢,七重寶塹周匝砌廁,欄楯七重、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其池四面有四梯陛,周匝欄楯間以七寶,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又其池中生四種花,青、黃、赤、白、紅縹雜色間廁,其一花葉蔭一由旬,香氣芬熏聞一由旬,根如車轂,其汁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蜜。其池四面復有園林。其雜園林、大喜園林二園中間有樹名晝度,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樹外空亭縱廣五百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其餘忉利天宮殿縱廣千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其諸宮殿有縱廣九百、八百,極小百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諸小天宮縱廣百由旬,有九十、八十,極小至十二由旬,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匝圍遶,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善見堂北有二階道至帝釋宮殿,善見堂東有二階道至麤澁園,復有階道至畵樂園觀,復有階道至雜園中,復有階道至大喜園,復有階道至大喜池,復有階道至晝度樹,復有階道至三十三天宮,復有階道至諸天宮,復有階道至伊羅鉢龍王宮。若天帝釋欲麤澁園中遊觀時,即念三十三天臣,三十三天臣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即自莊嚴駕乘寶車,與無數眾前後圍遶至帝釋前,於一面立。帝釋復念其餘諸天,諸天念言:『今帝釋念我。』即自莊嚴,與諸天眾相隨至帝釋前,於一面立。帝釋復念伊羅鉢龍王,伊羅鉢龍王復自念言:『今帝釋念我。』龍王即自變身出三十三頭,一一頭有六牙,一一牙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大蓮華,一一蓮花有一百葉,一一花葉有七玉女,鼓樂絃歌,抃舞其上。時,彼龍王作此化已,詣帝釋前,於一面立。

「時,釋提桓因著眾寶飾,瓔珞其身,坐伊羅鉢龍王第一頂上,其次兩邊各有十六天王,在龍頂上次第而坐。時,天帝釋與無數諸天眷屬圍遶詣麤澁園。有自然風,吹門自開;有自然風,吹地令淨;有自然風,吹花散地,眾花積聚,花至于膝。時,天帝釋於賢、善賢二石垛上隨意而坐,三十三王各次第坐,復有諸天不得侍從見彼園觀,不得入園五欲娛樂。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復有諸天得見園林而不得入,不得五欲共相娛樂。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復有諸天得見、得入,不得五欲共相娛樂。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復有諸天得入、得見,五欲娛樂。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同故。

「遊戲園中,五欲自娛,一日、二日,至於七日,相娛樂已,各自還宮。彼天帝釋遊觀畵樂園、雜園、大喜園時,亦復如是。何故名之為麤澁園?入此園時,身體麤澁。何故名為畵樂園?入此園時,身體自然有種種畵色以為娛樂。何故名為雜園?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除阿須倫女,放諸婇女與諸天子雜錯遊戲,是故名為雜園。何故名為大喜園?入此園時,娛樂歡樂,故名大喜。何故名為善法堂?於此堂上思惟妙法,受清淨樂,故名善法堂。何故名為晝度樹?此樹有神,名曰漫陀,常作伎樂以自娛樂,故名晝度。又彼大樹枝條四布,花葉繁茂如大寶雲,故名晝度。

「釋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隨從侍衛。何等為十?一者名因陀羅,二名瞿夷,三名毘樓,四名毘樓婆提,五名陀羅,六名婆羅,七名耆婆,八名靈醯嵬,九名物羅,十名難頭。釋提桓因有大神力,威德如是。閻浮提人所貴水花: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須乾頭花,柔軟香潔。其陸生花:解脫花、薝蔔花、婆羅陀花、須曼周那花、婆師花、童女花。拘耶尼、欝單曰、弗于逮、龍宮、金翅鳥宮水陸諸花,亦復如是。阿須倫宮水中生花: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柔軟香潔。陸生花:殊好花、頻浮花、大頻浮花、伽伽利花、大伽伽利花、曼陀羅花、大曼陀羅花。四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所貴水陸諸花,亦復如是。

「天有十法,何等為十?一者飛去無限數。二者飛來無限數。三者去無碍。四者來無碍。五者天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脉、血肉。六者身無不淨大小便利。七者身無疲極。八者天女不產。九者天目不。十者身隨意色,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眾色,隨意而現。此是諸天十法。人有七色。云何為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黃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白色。諸天、阿須倫有七色,亦復如是。

「諸比丘!螢火之明不如燈燭,燈燭之明不如炬火,炬火之明不如積火,[*]積火之明不如四天王宮殿、城墎、瓔珞、衣服、身色光明,四天王宮殿、城墎、瓔珞、衣服、身色光明不如三十三天光明,三十三天光明不如焰摩天光明,焰摩天光明不如兜率天光明,兜率天光明不如化自在天光明,化自在天光明不如他化自在天光明,他化自在天光明不如梵迦夷天宮殿、衣服身色光明,梵迦夷天宮殿、衣服、身色光明不如光念天光明,光[*]念天光明不如遍淨天光明,遍淨天光明不如果實天光明,果實天光明不如無想天光明,無想天光明不如無造天,無造天光明不如無熱[*]天,無熱天光明不如善見[*]天,善見天光明不如大善[*]天,大[*]善天光明不如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光明不如地自在天,[*]地自在天光明不如佛光明。從螢火光至佛光明,合集爾所光明,不如苦諦光明,集諦、滅諦、道諦光明。是故,諸比丘!欲求光明者,當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光明,當作是修行。

「閻浮提人身長三肘半,衣長七肘,廣三肘半;瞿耶尼、弗于逮人身亦三肘半,衣長七肘,廣三肘半;欝單[*]曰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廣七肘,衣重一兩;阿須倫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旬,衣重六銖;四天王身長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衣重半兩;忉利天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旬,衣重六銖;焰摩天身長二由旬,衣長四由旬,廣二由旬,衣重三銖;兜率天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由旬,衣重一銖半;化自在天身長八由旬,衣長十六由旬,廣八由旬,衣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廣十六由旬,衣重半銖。自上諸天,各隨其身而著衣服。

「閻浮提人壽命百歲,少出多減拘耶尼人壽命二百歲,少出多減。弗于逮人壽三百歲,少出多減。欝單[*]曰人盡壽千歲,無有增減。餓鬼壽七萬歲,少出多減。龍、金翅鳥壽一劫,或有減者。阿須倫壽天千歲,少出多減。四天王壽天五百歲,少出多減。忉利天壽天千歲,少出多減。焰摩天壽天二千歲,少出多減。兜率天壽天四千歲,少出多減。化自在天壽天八千歲,少出多減。他化自在天壽天萬六千歲,少出多減。梵迦夷天壽命一劫,或有減者。光音天壽命二劫,或有減者。遍淨天壽命三劫,或有減者。果實天壽命四劫,或有減者。無想天壽命五百劫,或有減者。無造天壽命千劫,或有減者。無熱天壽命二千劫,或有減者。善見天壽命三千劫,或有減者。大善見天壽命四千劫,或有減者。色究竟天壽命五千劫,或有減者。空處天壽命萬劫,或有減者。識處天壽命二萬一千劫,或有減者。不用處天壽命四萬二千劫,或有減者。有想無想天壽命八萬四千劫,或有減者。齊此為眾生,齊此為壽命,齊此為世界,齊此名為生、老、病、死往來所趣,界、入聚也。」

佛告比丘:「一切眾生以四食存。何謂為四?搏、細滑食為第一,觸食為第二,念食為第三,識食為第四。彼彼眾生所食不同。閻浮提人種種飯、麨麵、魚肉以為[*]搏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拘耶尼、弗于逮人亦食種種飯麨麵、魚肉以為[*]搏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欝單[*]曰人唯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為[*]搏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龍、金翅鳥食黿鼉、魚鱉以為[*]搏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阿須倫食淨[*]搏食以為[*]搏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食淨搏食以為[*]搏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自上諸天以禪定喜樂為食。何等眾生觸食?卵生眾生觸食。何等眾生念食?有眾生因念食得存,諸根增長,壽命不絕,是為念食。何等識食?地獄眾生及無色天,是名識食。

「閻浮提人以金銀、珍寶、穀帛、奴僕治生販賣以自生活。拘耶尼人以牛羊、珠寶市易生活。弗于逮人以穀帛、珠璣市易自活。欝單[*]曰人無有市易治生自活。閻浮提人有婚姻往來、男娶女嫁。[*]拘耶尼人、弗于逮人亦有婚姻、男娶女嫁。欝單[*]曰人無有婚姻、男女嫁娶。龍、金翅鳥、阿須倫亦有婚姻、男女嫁娶。四天王、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有婚姻、男娶女嫁。自上諸天無復男女。閻浮提人男女交會,身身相觸以成陰陽。拘耶尼、弗于逮、欝單[*]曰人亦身身相觸以成陰陽。龍、金翅鳥亦身身相觸以成陰陽。阿須倫身身相近,以氣成陰陽。四天王、忉利天亦復如是。焰摩天相近以成陰陽。兜率天執手成陰陽。化自在天熟視成陰陽。他化自在天暫視成陰陽。自上諸天無復婬欲。

「若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身壞命終,識不斷生滅此後識滅,泥初識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身壞命終,墮畜生中,此後識滅,畜生初識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身壞命終,墮餓鬼中,此後識滅,餓鬼初識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壞命終,得生人中,此後識滅,人中初識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

「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壞命終,生四天王,此後識滅,四天[*]王識初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彼天初生,如此人間一、二歲兒,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坐,彼天即言:『此是我子。』由行報故,自然智生,即自念言:『我由何行,今生此間?』即復自念:『我昔於人間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由此行故,今得生天。我設於此命終,復生人間者,當淨身、口、意,倍復精勤,修諸善行。』兒生未久便自覺飢,當其兒前有自然寶器,盛天百味自然淨食,若福多者飯色為白,其福中者飯色為青,其福下者飯色為赤。彼兒以手探飯著口中,食自然消化,如酥投火。彼兒食訖,方自覺渴,有自然寶器盛甘露漿,其福多者漿色為白,其福中者漿色為青,其福下者漿色為赤。其兒取彼漿飲,漿自消化,如酥投火。

「彼兒飲食已訖,身體長大,與餘天等,即入浴池沐浴澡洗,以自娛樂。自娛樂已,還出浴池,詣香樹下,香樹曲躬,手取眾香,以自塗身。復詣劫貝衣樹,樹為曲躬,取種種衣,著其身上。復詣莊嚴樹,樹為曲躬,取種種莊嚴,以自嚴身。復詣鬘樹,樹為曲躬,取鬘貫首。復詣器樹,樹為曲躬,即取寶器。復詣果樹,樹為曲躬,取自然果,或食或含,或漉汁而飲。復詣樂器樹,樹為曲躬,取天樂器,以清妙聲和[*]絃而歌,向諸園林。彼見無數天女鼓樂[*]絃歌,語笑相向,其天遊觀,遂生染著,視東忘西,視西忘東,其初生時,知自念言:『我由何行,今得生此?』當其遊處觀時,盡忘此念。於是便有婇女侍從。

「若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壞命終,生忉利天,此後識滅,彼初識生,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彼天初生,如閻浮提二、三歲兒,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彼天即言:『此是我男,此是我女。』亦復如是。或有眾生身、口、意善,身壞命終,生焰摩天,其天初生,如閻浮提三、四歲兒。或有眾生身、口、意善,身壞命終,生兜率天,其天初生,如此世間四、五歲兒。或有眾生身、口、意善,身壞命終,生化自在天,其天初生,如此世間五、六歲兒。或有眾生身、口、意善,身壞命終,生他化自在天,其天初生,如此世間六、七歲兒,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半月三齋。云何為三?月八日齋、十四日齋、十五日齋,是為三齋。何故於月八日齋?常以月八日,四天王告使者言:『汝等案行世間,觀視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順沙門、婆羅門,宗事長老,齋戒布施,濟諸窮乏者不?』爾時,使者聞王教已,遍案行天下,知有孝順父母,宗事沙門、婆羅門,恭順長老,持戒守齋,布施窮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者,還曰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事師長,淨修齋戒,施諸窮乏者,甚少!甚少!』爾時,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答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若使者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則還白天王言:『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施諸窮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依正見行善有利諸天世間乃能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何故於十四日齋?十四日齋時,四天王告太子言:『汝當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不?』太子受王教已,即[*]案行天下,觀察萬民,知有孝順父母,宗[*]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具觀察已,見諸世間有不孝順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者,還白王言:『天王!世間孝順父母,敬順師長,淨修齋戒,濟諸貧乏者,甚少!甚少!』四天王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修齋戒,不濟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太子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即還白王言:『天王!世間有人孝順父母,敬順師長,勤修齋戒,施諸[*]貧乏者。』四天王聞已,即大歡喜,唱言:『善哉!我聞善言,世間能有孝事父母,宗敬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四日齋。

「何故於十五日齋?十五日齋時,四天王躬身自下,[*]案行天下,觀察萬民,世間寧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不?見世間人多不孝父母,不事師長,不勤齋戒,不施貧乏。時,四天王詣善法殿,白帝釋言:『大王!當知世間眾生多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貧乏。』帝釋及忉利諸天聞已,愁憂不悅言:『咄此為哉!世人多惡,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修齋戒,不施窮乏,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四天王若見世間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還詣善法堂,白帝釋言:『世人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帝釋及忉利諸天聞是語已,皆大歡喜,唱言:『善哉!世間乃有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勤修齋戒,布施[*]貧乏者,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是故十五日齋戒。是故有三齋。爾時,帝釋欲使諸天倍生歡喜,即說偈言: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帝釋說此偈,非為善受,非為善說,我所不可。所以者何?彼天帝釋婬、怒、癡未盡,未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未離苦本。若我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自獲己利,盡諸有結平等解脫。如此比丘應說此偈:

「『常以月八日,  十四十五日,
  受化修齋戒,  其人與我同。』」

佛告比丘:「彼比丘說此偈者,乃名善受,乃名善說,我所印可。所以者何?彼比丘婬、怒、癡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說其人離於苦本。」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佛告比丘:「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無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時,皆有鬼神隨逐擁護;若其死時,彼守護鬼攝其精氣,其人則死

佛告比丘:「設有外道梵志問言:『諸賢!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時,皆有鬼神隨逐守護;其欲死時,彼守護鬼神攝其精氣,其人則死者。今人何故有為鬼神所觸嬈者?有不為鬼神所觸嬈者?』設有此問,汝等應答彼言:『世人為非法行,邪見顛倒,作十惡業,如是人輩,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護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為非法行,邪見顛倒,作十惡業,如是人輩,若百若千,乃有一神護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見正信行,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譬如國王、國王大臣、有百千人衛護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以是緣故,世人有為鬼神所觸嬈者,有不為鬼神所觸嬈者。』」

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何等為三?閻浮提人的優勢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以此三事勝[*]拘耶尼。[*]拘耶尼人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多牛,二者多羊,三者多珠玉。以此三事勝閻浮提。閻浮提有三事勝弗于逮。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以此三事勝弗于逮。弗于逮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其土極廣,二者其土極大,三者其土極妙。以此三事勝閻浮提。

「閻浮提有三事勝欝單[*]曰。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能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以此三事勝欝單[*]曰。欝單[*]曰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無所繫屬,二者無有我,三者壽定千歲。以此三事勝閻浮提。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餓鬼趣。餓鬼趣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身大,三者他作自受。以此三事勝閻浮提。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龍、金翅鳥。龍、金翅鳥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身大,三者宮殿。以此三事勝閻浮提。

「閻浮提以上三事勝阿須倫。阿須倫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宮殿高廣,二者宮殿莊嚴,三者宮殿清淨。以此三事勝閻浮提。閻浮提人以此三事勝四天王。四天王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多樂。以此三事勝閻浮提。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此諸天復有三事勝閻浮提。何等為三?一者長壽,二者端正,三者多樂。」

佛告比丘:「欲界眾生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人,五者阿須倫,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色界眾生有二十二種: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輔天,三者梵眾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無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淨天,十者少淨天,十一者無量淨天,十二者遍淨天,十三者嚴飾天,十四者小嚴飾天,十五者無量嚴飾天,十六者嚴飾果實天,十七者無想天,十八者無造天,十九者無熱天,二十者善見天,二十一者大善見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無色界眾生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識智天,三者無所有智天,四者有想無想智天。」

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何等為四?一者地神,二者水神,三者風神,四者火神。昔者,地神生惡見言:『地中無水、火、風。』時,我知此地神所念,即往語言:『汝當生念言:「地中無水、火、風。」耶?』地神報言:『地中實無水、火、風也。』我時語言:『汝勿生此念,謂地中無水、火、風。所以者何?四大不獨自存在地中有水、火、風,但地大多故,地大得名。』」

佛告比丘:「我時為彼地神次第說法,除其惡見,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敷演開示,清淨梵行。我時知其心淨,柔軟歡喜,無有陰蓋,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演布開示。爾時,地神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譬如淨潔白衣,易為受色。彼亦如是,信心清淨,遂得法眼,無有狐疑,見法決定,不墮惡趣,不向餘道,成就無畏,而白我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

佛告比丘:「昔者,水神生惡見言:『水中無地、火、風。』時,地神知彼水神心生此見,往語水神言:『汝實起此見,言:「水中無地、火、風。」耶?』答曰:『實爾。』地神語言:『汝勿起此見,謂水中無地、火、風。所以者何?水中有地、火、風,但水大多故,水大得名。』時,地神即為說法,除其惡見,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敷演開示,清淨梵行。時,地神知彼水神其心柔軟,歡喜信解,淨無陰蓋,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演布開示。時,彼水神即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衣,易為受色。彼亦如是,信心清淨,得法眼淨,無有狐疑,決定得果,不墮惡趣,不向餘道,成就無畏,白地神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

佛告比丘:「昔者,火神生惡見言:『火中無地、水、風。』時,地神、水神知彼火神心生此見,共語火神言:『汝實起此見耶?』答曰:『實爾。』二神語言:『汝勿起此見。所以者何?火中有地、水、風,但火大多故,火大得名耳。』時,二神即為說法,除其惡見,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敷演開示,清淨梵行。二神知彼火神其心柔軟,歡喜信解,淨無陰蓋,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出要諦,演布開示。時,彼火神即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衣,易為受色。彼亦如是,信心清淨,遂得法眼,無有狐疑,決定得果,不墮惡趣,不向餘道,成就無畏,白二神言:『我今歸依佛、法、聖眾,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

佛告比丘:「昔者,風神生惡見言:『風中無地、水、火。』地、水、火神知彼風神生此惡見,往語之言:『汝實起此見耶?』答曰:『實爾。』三神語言:『汝勿起此見。所以者何?風中有地、水、火,但風大多故,風大得名耳。』時,三神即為說法,除其惡見,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敷演開示,清淨梵行。三神知彼風神其心柔軟,歡喜信解,淨無陰蓋,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演布開示。時,彼風神即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譬如淨潔白衣,易為受色。彼亦如是,信心清淨,逮得法眼,無有狐疑,決定得果,不墮惡趣,不向餘道,成就無畏,白三神言:『我今歸依佛、法、聖眾,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願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夷,慈心一切,不嬈眾生。』」

佛告比丘:「雲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白色,二者黑色,三者赤色。四者紅色。其白色者地大偏多,其黑色者水大偏多,其赤色者火大偏多,其紅色者風大偏多。其雲去地或十里、二十里、三十里,至四十四千里,除劫初復時雲上至光音天。電有四種。云何為四?東方電名身光,南方電名難毀,西方電名流炎,北方電名定明。以何緣故,虛空雲中有此電光?電位差造成閃電有時身光與難毀相觸,有時身光與流炎相觸,有時身光與定明相觸,有時難毀與流炎相觸,有時難毀與定明相觸,有時流炎與定明相觸。以是緣故,虛空雲中有電光起。復有何緣,虛空雲有雷聲起?衝擊造成雷聲虛空雲中有時地大與水大相觸,有時地大與火大相觸,有時地大與風大相觸,有時水大與火大相觸,有時水大與風大相觸。以是緣故,虛空雲中有雷聲起

「相師占雨有五因緣不可定知,使占者迷惑。云何為五?一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以火大多故,燒雲不雨,是為占師初迷惑緣。二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有大風起,吹雲四散,入諸山間,以此緣故,相師迷惑。三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時,大阿須倫接攬浮雲,置大海中,以此因緣,相師迷惑。四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而雲師、雨師放逸婬亂,竟不降雨,以此因緣,相師迷惑。五者雲有雷電,占謂當雨,而世間眾庶非法放逸,行不淨行,慳貪嫉妬,所見顛倒,故使天不降雨,以此因緣,相師迷惑。是為五因緣,相師占雨不可定知。」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

[校勘]

〔佛說…經〕十一字-【明】

  明本無「佛說…經」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經」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侍=衛【宋】【元】【明】

  「侍」,宋、元、明三本作「衛」。
  「衛」,大正藏原為「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衛」。

人=眾【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當其=其堂【宋】【元】【明】

  「當其」,宋、元、明三本作「其堂」。
  「其堂」,大正藏原為「當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堂」。

夾=俠【宋】

  「夾」,宋本作「俠」。
  「俠」,大正藏原為「夾」,今依據宋本改作「俠」。

晝=畫【明】*

  「晝」,明本作「畫」。[*]
  「畫」,大正藏原為「晝」,今依據明本改作「畫」。[*]

〔四〕-【宋】

  宋本無「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四」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蔭=陰【宋】

  「蔭」,宋本作「陰」。
  「陰」,大正藏原為「蔭」,今依據宋本改作「陰」。

芬熏=氛氳【宋】【元】【明】

  「芬熏」,宋、元、明三本作「氛氳」。
  「氛氳」,大正藏原為「芬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氛氳」。

欲+(至)【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至」。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天【元】

  「大」,元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元本改作「天」。

一一蓮花有一百=有百一【宋】【元】【明】

  「一一蓮花有一百」,宋、元、明三本作「有百一」。
  「有百一」,大正藏原為「一一蓮花有一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百一」。

絃=弦【宋】【元】【明】*

  「絃」,宋、元、明三本作「弦」。[*]
  「弦」,大正藏原為「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弦」。[*]

抃=弄【宋】

  「抃」,宋本作「弄」。
  「弄」,大正藏原為「抃」,今依據宋本改作「弄」。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樂=喜【宋】【元】【明】

  「樂」,宋、元、明三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喜」。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嵬=㝹【宋】【元】【明】

  「嵬」,宋、元、明三本作「㝹」。
  「㝹」,大正藏原為「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㝹」。

須=頭【宋】【元】【明】

  「須」,宋、元、明三本作「頭」。
  「頭」,大正藏原為「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頭」。

耶=那【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那」。
  「那」,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那」。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優=憂【宋】【元】

  「優」,宋、元二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憂」。

「白」,大正藏原為「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積=𧂐【宋】【元】【明】*

  「積」,宋、元、明三本作「𧂐」。[*]
  「𧂐」,大正藏原為「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墎=郭【宋】【元】【明】

  「墎」,宋、元、明三本作「郭」。
  「郭」,大正藏原為「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郭」。

念=音【元】【明】*

  「念」,元、明二本作「音」。[*]
  「音」,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音」。[*]

天+(光明)【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天光明」。[*]
  大正藏無「光明」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善+(見)【宋】【元】【明】*

  「善」,宋、元、明三本作「善見」。[*]
  大正藏無「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地=他化【宋】*

  「地」,宋本作「他化」。[*]
  「他化」,大正藏原為「地」,今依據宋本改作「他化」。[*]

明+(當作是學)【宋】【元】【明】

  「明」,宋、元、明三本作「明當作是學」。
  大正藏無「當作是學」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拘=瞿【宋】【元】【明】*

  「拘」,宋、元、明三本作「瞿」。[*]
  「瞿」,大正藏原為「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瞿」。[*]

〔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命」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界+(陰)【宋】【元】【明】

  「界」,宋、元、明三本作「界陰」。
  大正藏無「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搏=揣【宋】【元】【明】*

  「搏」,宋、元、明三本作「揣」。[*]
  「揣」,大正藏原為「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揣」。[*]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以=已【宋】

  「以」,宋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本改作「已」。

眾生=者【宋】【元】【明】

  「眾生」,宋、元、明三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眾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

〔眾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眾生」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眾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食」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女嫁娶龍=娶女嫁【宋】【元】【明】

  「女嫁娶龍」,宋、元、明三本作「娶女嫁」。
  「娶女嫁」,大正藏原為「女嫁娶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娶女嫁」。

梨=黎【宋】【元】

  「梨」,宋、元二本作「黎」。
  「黎」,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黎」。

〔初〕-【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初」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王+(天)【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王天」。[*]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探=掬【元】【明】

  「探」,元、明二本作「掬」。
  「掬」,大正藏原為「探」,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掬」。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酥=蘇【宋】*

  「酥」,宋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宋本改作「蘇」。[*]

取彼漿=所【宋】【元】【明】

  「取彼漿」,宋、元、明三本作「所」。
  「所」,大正藏原為「取彼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已=色【宋】

  「已」,宋本作「色」。
  「色」,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本改作「色」。

知=口【元】

  「知」,元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元本改作「口」。

處=戱【宋】【元】【明】

  「處」,宋、元、明三本作「戱」。
  「戱」,大正藏原為「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戱」。

案=按【明】【明】*

  「案」,明、明二本作「按」。[*]
  「按」,大正藏原為「案」,今依據明、明二本改作「按」。[*]

事=敬【宋】【元】【明】*

  「事」,宋、元、明三本作「敬」。[*]
  「敬」,大正藏原為「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敬」。[*]

老=者【元】【明】

  「老」,元、明二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者」。

天=大【元】【明】

  「天」,元、明二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大」。

乃=若【宋】【元】【明】

  「乃」,宋、元、明三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順」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貧=窮【宋】【元】【明】*

  「貧」,宋、元、明三本作「窮」。[*]
  「窮」,大正藏原為「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窮」。[*]

窮=貧【宋】【元】【明】

  「窮」,宋、元、明三本作「貧」。
  「貧」,大正藏原為「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貧」。

王=天【元】【明】

  「王」,元、明二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天」。

乏=之【明】

  「乏」,明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乏」,今依據明本改作「之」。

乃=能【宋】【元】【明】

  「乃」,宋、元、明三本作「能」。
  「能」,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能」。

是=以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以是」。
  「以是」,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是」。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我+(所)【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壽定=定壽【宋】【元】【明】

  「壽定」,宋、元、明三本作「定壽」。
  「定壽」,大正藏原為「壽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定壽」。

提+(人)【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提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飾=勝【宋】【元】【明】

  「飾」,宋、元、明三本作「勝」。
  「勝」,大正藏原為「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勝」。

為受=受染【宋】【元】【明】

  「為受」,宋、元、明三本作「受染」。
  「受染」,大正藏原為「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染」。

遂=逮【宋】【元】【明】

  「遂」,宋、元、明三本作「逮」。
  「逮」,大正藏原為「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逮」。

集+(諦)【宋】【元】【明】

  「集」,宋、元、明三本作「集諦」。
  大正藏無「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滅+(諦)【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滅諦」。
  大正藏無「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盜=妄【宋】【元】【明】

  「盜」,宋、元、明三本作「妄」。
  「妄」,大正藏原為「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妄」。

〔里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里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里至」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四=至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至四」。
  「至四」,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四」。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有=以【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雲+(中)【宋】【元】【明】

  「雲」,宋、元、明三本作「雲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攬=攪【元】【明】

  「攬」,元、明二本作「攪」。
  「攪」,大正藏原為「攬」,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攪」。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謂=為【宋】【元】

  「謂」,宋、元二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為」。

行不=汙清【宋】【元】,污清【明】

  ????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註解]

垛:合攏成堆的東西。讀音同「墮」。

梵迦夷天:色界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通稱,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身天」。

畵:同「畫」。

眴:眼動,指眨眼。讀音同「眩」。

少出多減:少數人活超過這個歲數,多數人活不到這個歲數。

半月三齋:農曆每半個月有三個齋日,也就是每個月有六個齋日,即農曆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案行:「案」、「按」同義,按行是巡行、巡視、考察的意思。《起世經》卷六譯作:「各往遍觀」(汝等各往遍觀四方,於世間中,頗亦有人修行孝順供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不?)。

敬順:恭敬順服。

宗事:尊崇效法、侍奉。

咄此為哉:這件事真是讓人感到痛惜。

減損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天眾的勢力減弱,阿修羅眾的勢力增加。因為行善的動機要清淨才能往生天界,動機不純正則往生為阿修羅甚至入三惡道,人心向惡則往生天界的人減少。

躬身:親身。

善受:善能納受。「善受」通常與「善持」並用,作「善受、善持」(納受、接受法義的同時,念持不失)。

不可:不認同。

漏盡阿羅漢:斷盡一切煩惱而住於阿羅漢之位的人。

所作已辦,捨於重擔: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捨離生死的重擔。

盡諸有結: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平等解脫:徹底地解脫。

屠兒:屠戶、屠膾之坊、屠膾之家。

市肆:城市中的商店。

丘塚:墳墓。

若其死時,彼守護鬼攝其精氣,其人則死:人命該絕的時候,守護他的鬼神會牽引他的精氣,這個人就死亡了。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唯習行惡及命終時,(天神)方始捨去」。

顛倒:違反真理的見解。

勇猛強記,能造業行:堅持而不忘,有意志力,而能造作業力(行善、行惡、或修行解脫)。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勇健」。按:閻浮提優勝的三事,在《起世因本經》則作五事:「一者勇健、二者正念、三者閻浮佛出世處、四者閻浮是修業地、五者閻浮行梵行處」。

繫屬:牽掛;附屬。

他作自受:他人所作能影響自己,例如他人奉上香火即成為餓鬼的食物。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自然衣食活命」。

梵身天:色界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通稱,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又譯為「梵迦夷天」。

梵輔天:色界初禪天的第二天,是輔佐大梵天的大臣。又譯為「梵富樓天」。

梵眾天:色界初禪天的第一天,是大梵天所帶領的子民。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不過在佛教的觀點,四大並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為因緣、無常的。一個東西的地大特別明顯時,我們稱它為地,但它其實還是有其他三大的特性,只是不那麼明顯。

紅色: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黃色」。

除劫初復時雲上至光音天:只有在世界剛生成、回復時,雲會往上遍布到光音天。按:這是說雲只存在於距地表一定的高度內,只有在物理世界剛生成或回復時才會散布到極高處。根據下一卷的描述,壞劫時火災燒光光音天之下的物理世界,而本卷則提到世界再次形成的初期雲遍布到光音天。依據現代地球科學的觀測,大部分的雲在距地表十二公里內,少部分可到三十公里高度,夏季高緯度地區偶爾在八十公里高度附近形成夜光雲。另一方面,天文物理學認為太陽系是由巨大分子雲的重力坍縮而逐漸形成成塊的天體,最大質量的中心成為太陽,次之的則成為各行星。

以是緣故,虛空雲中有電光起:由於不同位置的不同電相互接觸,天空上的雲中產生閃電。按:閃電是由於雲和雲之間、或雲和地面之間的巨大電位差造成放電現象,放電過程中發出強光所造成。「不同位置的不同電」可解為「電位差」。

以是緣故,虛空雲中有雷聲起:由於地大接觸其他三大,或是水大接觸其他三大,天空上的雲中起了雷聲。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則是寫雲中的風界接觸地界、水界、或火界,而產生雷聲。按:雷聲是放電過程中釋放高能量,將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產生衝擊而形成的聲波,整個過程也可說伴隨著四大之間激烈的反應。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三〇)第四分世記經三災品第九

佛告比丘:大劫「有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云何為四?一者世間災漸起,此世時,中間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間曠,無有世間,長久逈遠,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時,中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成已,久不壞,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是為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計量也。」

佛告比丘:三災「世有三災。云何為三?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有三災上際。云何為三?一者光音天,二者遍淨天,三者果實天。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

火災

「云何為火災?火災始欲起時,此世間人皆行正法,正見不倒,修十善行,行此法時,有人得第二禪者,即踊身上昇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覺、無觀第二禪樂,第二禪樂。』時,世間人聞此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唯願為我說無覺、無觀第二禪道。』時,空中人聞其語已,即為說無覺、無觀第二禪道。此世間人聞彼說已,即修無覺無觀第二禪道,身壞命終,生光音天。

「是時,地獄眾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無覺、無觀第二禪,身壞命終,生光音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乃至梵天皆盡。當於爾時,先地獄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忉利天王盡;忉利天[*]王盡已,炎摩天盡;炎摩天盡已,兜率天盡;兜率天盡已,化自在天盡;化自在天盡已,他化自在天盡;他化自在天盡已,梵天盡;梵天盡已,然後人盡,無有遺餘。人盡無餘已,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其後天不降雨,百穀草木自然枯死。」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有為諸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兩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汱澮、渠流皆悉乾竭。」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三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三日出。三日出已,此諸大水,恒河、耶婆那河、婆羅河、阿夷羅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舍河皆悉乾竭,無有遺餘。

「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四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四日出。四日出已,此諸世間所有泉源、淵池,善見大池、阿耨大池、四方陀延池、優鉢羅池、拘物頭池、分陀利池、離池,縱廣五十由旬皆盡乾竭。

「以是故知,一切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五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使令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五日出。五日出已,大海水稍減百由旬,至七百由旬。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是時,大海稍盡,餘有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在。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時,大海水稍稍減盡,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稍盡,至七多羅樹、六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轉淺,七人、六人、五人、四人、三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于[跳-兆+尃]、踝。」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海水猶如春雨後,亦如牛跡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指。」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六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深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六日出。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烟起燋燃,猶如陶家初然陶時,六日出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七個太陽「其後久久,有大黑風暴起,吹海底沙,八萬四千由旬,令著兩[*]岸飄,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七日出。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悉洞然,猶如陶家然竈焰起,七日出時亦復如是。」

佛告比丘:「以此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須彌山皆悉洞然;一時,四天王宮、忉利天宮、炎摩天宮、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宮亦皆洞然。」

佛告比丘:「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此四天下,乃至梵大火洞然已,風吹火焰至光音天,其彼初生天子見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此何物?』先生諸天語後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來,齊此而止。』以念前火光,故名光念天。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須彌山王漸漸頹落,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

佛告比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其後大地及須彌山盡無灰燼。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此大地火燒盡已,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變易朽壞,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火災起時,天不復雨,百穀草木自然枯死。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如是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自當知[*]耶?是為火災。

火災後重新生成世界

「云何火劫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在虛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歲雨,其水漸長,高無數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

「時,有四大風起,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百千由旬,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梵迦夷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波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他化自在天宮。

「其水轉減至無數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化自在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兜率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有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由此因緣有炎摩天宮。其水轉減至無數百千由旬,水上有沫,深六十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際,譬如此間,穴泉流水,水上有沫,彼亦如是。

「以何因緣有須彌山?有亂風起,吹此水沫造須彌山,高六十萬八千由旬,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金、銀、水精、琉璃。以何因緣有四阿須倫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吹大水沫,於須彌山四面起大宮殿,縱廣各八萬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復何因緣有四天王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海水沫,於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自然變成七寶宮殿,以是故名為四天王宮殿。以何因緣有忉利天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於須彌山上自然變成七寶宮[*]殿。

「復以何緣有伽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須彌山不遠,自然化成寶山,下根入地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間廁,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伽陀羅山。復以何緣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伽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伊沙山,高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二萬一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伊沙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伊沙山不遠,自然變成樹辰陀羅山,高萬二千由旬,縱廣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樹辰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樹辰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阿般泥樓山,高六千由旬,縱廣六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阿般尼樓山。

「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阿般尼樓山不遠,自然變成彌隣陀羅山,高三千由旬,縱廣三千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尼隣陀羅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尼隣陀羅山不遠,自然變成比尼陀山,高千二百由旬,縱廣千二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緣故有比尼陀山。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去比尼陀山不遠,自然變成金剛輪山,高三百由旬,縱廣三百由旬,其邊無際,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是因緣有金剛輪山。

「何故有月、有七日宮殿?其後亂風吹大水沫,自然變成一月宮殿、七日宮殿,雜色參間,七寶所成,為黑風所吹還到本處,以是因緣有日、月宮殿。

「其後亂風吹大水沫,自然變成四天下及八萬天下,以是因緣有四天下及八萬天下。其後亂風吹大水沫,在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自然變成大金剛輪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縱廣十六萬八千由旬,其邊無限,金剛堅固,不可毀壞,以是因緣有大金剛輪山。其後久久,有自然雲遍滿空中,周遍大雨,[*]渧如車輪,其水彌漫,沒四天下,與須彌山等,其後亂風吹地為大坑,澗水盡入中,因此為海,以是因緣有四大海水。海水鹹苦的三個原因海水鹹苦有三因緣。何等為三?天降及岩石洗出的礦物質一者有自然雲遍滿虛空,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宮,滌蕩天下,從梵迦夷天宮、他化自在天宮,下至炎摩天宮、四天下、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洗濯滌蕩,其中諸處有穢惡鹹苦諸不淨汁,下流入海,合為一味,故海水鹹。人為二者昔有大仙人禁呪海水,長使鹹苦,人不得飲,是故鹹苦。眾生排泄三者彼大海水雜眾生居,其身長大,或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呼哈吐納,大小便中,故海水鹹。是為火災。」

水災

佛告比丘:「云何為水災?水災起時,此世間人皆奉正法,正見,不邪見,修十善業,修善行已。時,有人得無喜第三禪者,踊身上昇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當知無喜第三禪樂,無喜第三禪樂。』時,世間人聞此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願為我說是無喜第三禪道。』時,空中人聞此語已,即為演說無喜第三禪道,此世間人聞其說已,即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

「爾時,地獄眾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畜生、餓鬼、阿須輪、四天王、忉利天、炎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天、光音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第三禪道,身壞命終,生遍淨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光音天趣皆盡。當於爾時,先地獄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忉利天盡;忉利天盡已,炎摩天盡;炎摩天盡已,兜率天盡;兜率天盡已,化自在天盡;化自在天盡已,他化自在天盡;他化自在天盡已,梵天盡;梵天盡已,光音天盡;光音天盡已,然後人盡無餘。人盡無餘已,此世間敗壞,乃成為災。

「其後久久,有大黑雲暴起,上至遍淨天,周遍大雨,純雨熱水,其水沸湧,煎熬天上,諸天宮殿皆悉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煎熬消盡,無有遺餘,光音天宮亦復如是。以此可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有為諸法,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雨復浸梵迦夷天宮,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無有遺餘,梵迦夷宮亦復如是。其後此雨復浸他化自在天、化自在天、兜率天、炎摩天宮,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無有遺餘,彼諸天宮亦復如是。其後此雨復浸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煎熬消盡,無有遺餘。猶如酥油置於火中,煎熬消盡,無有遺餘,彼亦如是。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此水煎熬大地,盡無餘已,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遍淨天宮煎熬消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能知耳。梵迦夷宮煎熬消盡,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當知耳。是為水災。

水災後重新生成世界

「云何水災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充滿虛空,至遍淨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萬歲,其水漸長,至遍淨天。有四大風,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無數百千由旬,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變成光音天宮,七寶[*]校飾,由此因緣有光音天宮。其水轉減無數百千由旬,彼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虛空中,自然變成梵迦夷天宮,七寶[*]校飾;如是乃至海水一味鹹苦,亦如火災復時。是為水災。」

風災

佛告比丘:「云何為風災?風災起時,此世間人皆奉正法,正見,不邪見,修十善業,修善行時,時,有人得清淨護念第四禪,於虛空中住聖人道、天道、梵道,高聲唱言:『諸賢!護念清淨第四禪樂,護念清淨第四禪樂。』時,此世人聞其聲已,仰語彼言:『善哉!善哉!願為我說護念清淨第四禪道。』時,空中人聞此語已,即為說第四禪道,此世間人聞其說已,即修第四禪道,身壞命終,生果實天。

「爾時,地獄眾生罪畢命終,來生人間,復修第四禪,身壞命終,生果實天;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遍淨天眾生命終,來生人間,修第四禪,身壞命終,生果實天。由此因緣,地獄道盡,畜生、餓鬼、阿須倫、四天王,乃至遍淨天趣皆盡。爾時,地獄先盡,然後畜生盡;畜生盡已,餓鬼盡;餓鬼盡已,阿須倫盡;阿須倫盡已,四天王盡;四天王盡已,如是展轉至遍淨天盡;遍淨天盡已,然後人盡無餘。人盡無餘已,此世間敗壞,乃成為災。其後久久,有大風起,名曰大僧伽,乃至果實天,其風四布,吹遍淨天宮、光音天宮,使宮宮相拍,碎若粉塵。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二宮相拍亦復如是。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風吹梵迦夷天宮、他化自在天宮,宮宮相拍,碎如粉塵,無有遺餘。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二宮相拍亦復如是。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此風吹化自在天宮、兜率天宮、炎摩天宮,宮宮相拍,碎若粉塵,無有遺餘。猶如力士執二銅[*]杵,杵杵相拍,碎盡無餘,彼宮如是碎盡無餘。以是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其後此風吹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置於虛空,高百千由旬,山山相拍,碎若粉塵。猶如力士手執輕糠散於空中,彼四天下、須彌諸山碎盡分散,亦復如是。以是可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其後風吹大地盡,地下水盡,水下風盡。是故當知,一切行無常,為變易法,不可恃怙,凡諸有為甚可厭患,當求度世解脫之道。」

佛告比丘:「遍淨天宮、光音天宮,宮宮相拍,碎若粉塵。誰當信者?獨有見者,乃能知耳。如是乃至地下水盡,水下風盡。誰能信者?獨有見者,乃能信耳。是為風災。

風災後重新生成世界

「云何風災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周遍虛空,至果實天,而降大雨,[*]渧如車[*]輪,霖雨無數百千萬歲,其水漸長,至果實天。時,有四風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漸漸稍減無數百千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變成遍淨天宮,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以此因緣有遍淨天宮。其水轉減無數百千由旬,彼僧伽風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變成光音天宮,雜色參間,七寶所成;乃至海水一味鹹苦,亦如火災復時。是為風災。是為三災,是為三復。」

[校勘]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後秦弘始年=姚秦三藏法師【宋】【元】【明】

  「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長阿含)+第【宋】【元】,〔第四分世記經〕-【明】

  ????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泉=眾【宋】【元】【明】

  「泉」,宋、元、明三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

耨+(達)【宋】【元】【明】

  「耨」,宋、元、明三本作「耨達」。
  大正藏無「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憂【宋】【元】

  「優」,宋、元二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憂」。

〔離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離池」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離池」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切+(行)【宋】【元】【明】

  「切」,宋、元、明三本作「切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淺=深【宋】

  「淺」,宋本作「深」。
  「深」,大正藏原為「淺」,今依據宋本改作「深」。

[跳-兆+尃]=𨄔【宋】【元】【明】

  「[跳-兆+尃]」,宋、元、明三本作「𨄔」。
  「𨄔」,大正藏原為「[跳-兆+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𨄔」。

岸=[山*岸]【宋】【元】【宋】【元】【明】

  「岸」,宋、元、宋、元、明五本作「[山*岸]」。
  「[山*岸]」,大正藏原為「岸」,今依據宋、元、宋、元、明五本改作「[山*岸]」。

〔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宮」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念=音【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音」。
  「音」,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音」。

災=炎【宋】

  「災」,宋本作「炎」。
  「炎」,大正藏原為「災」,今依據宋本改作「炎」。

耶=耳【宋】【元】【明】*

  「耶」,宋、元、明三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耳」。[*]

渧=滴【宋】【元】【明】*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滴」,大正藏原為「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校=交【宋】*

  「校」,宋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本改作「交」。[*]

〔波〕-【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波」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穴泉=泉源【宋】【元】【明】

  「穴泉」,宋、元、明三本作「泉源」。
  「泉源」,大正藏原為「穴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泉源」。

六十=十六【宋】【元】【明】

  「六十」,宋、元、明三本作「十六」。
  「十六」,大正藏原為「六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十六」。

〔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縱」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海水吹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海水吹大」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海水吹大」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海」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殿」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風+(起)【宋】【元】【明】

  「風」,宋、元、明三本作「風起」。
  大正藏無「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泥=尼【宋】【元】【明】

  「泥」,宋、元、明三本作「尼」。
  「尼」,大正藏原為「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尼」。

是+(因)【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因」。
  大正藏無「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彌=尼【宋】【元】【明】

  「彌」,宋、元、明三本作「尼」。
  「尼」,大正藏原為「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尼」。

緣故=因緣【宋】【元】【明】

  「緣故」,宋、元、明三本作「因緣」。
  「因緣」,大正藏原為「緣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因緣」。

有+(一)【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有一」。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下+(表)【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下表」。
  大正藏無「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彌=瀰【宋】【元】【明】

  「彌」,宋、元、明三本作「瀰」。
  「瀰」,大正藏原為「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瀰」。

哈=噏【宋】【元】【明】

  「哈」,宋、元、明三本作「噏」。
  「噏」,大正藏原為「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噏」。

輪=倫【宋】【元】【明】

  「輪」,宋、元、明三本作「倫」。
  「倫」,大正藏原為「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倫」。

水=灰【宋】【元】【明】

  「水」,宋、元、明三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灰」。

酥=蘇【宋】【元】【明】*

  「酥」,宋、元、明三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蘇」。[*]

遍=齊遍【宋】【元】【明】

  「遍」,宋、元、明三本作「齊遍」。
  「齊遍」,大正藏原為「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齊遍」。

輪=軸【宋】【元】【明】*

  「輪」,宋、元、明三本作「軸」。[*]
  「軸」,大正藏原為「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軸」。[*]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杵=[金*午]【宋】,釪【元】【明】

  ????

離=其【宋】【元】【明】*

  「離」,宋、元、明三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註解]

若火災起時,至光音天,光音天為際。若水災起時,至遍淨天,遍淨天為際。若風災起時,至果實天,果實天為際:火災的漫延以光音天(色界二禪天的最高天)為邊界;水災的漫延以遍淨天(色界三禪天的最高天)為邊界;風災的漫延以果實天(色界四禪天的最高天)為邊界。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其火災時,光音諸天,首免其災;水災之時,遍淨諸天,首免其災;風災之時,廣果諸天,首免其災。」

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有猛烈的大黑風生起,吹向大海水,將深八萬四千由旬的大海水吹得分成兩邊,吹出了一個太陽並將它吹到離地四萬二千由旬的空中,放到太陽運行的軌道上,因此世上出現兩個太陽。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有迦梨迦大風,吹散八萬四千由旬大海水已,於下即出日之宮殿,擲置海上須彌留山王半腹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諸比丘!此名世間第二日出」。按:天文物理認為在約五十到七十五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屆時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逐一吞噬包含地球在內的內側行星。本段經文可解讀為在紅巨星吞噬各行星前,太陽黑子活躍極大期的太陽風暴(「大黑風暴起」)伴隨的強烈電磁波及熱能,將逐一點燃較靠近太陽的行星及衛星,使得這些天體成為太空中的火球。如果在海邊來看,就像是急遽的高溫加上天體形變造成的重力變化引發海嘯後,從海平面下升起更多太陽。

汱澮:涓涓细流。其中「汱」是伏流,讀音同「太」;「澮」是田間的水溝,讀音同「會」。

其後海水稍盡,至七多羅樹、六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之後海水漸漸變淺,淺到只剩多羅樹高度的七倍、六倍、甚至只剩一株多羅樹的高度。

飃:「飄」的異體字。

大地及須彌山盡無灰燼:大地和須彌山都燒到連灰都不剩。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無有餘殘灰墨燋燼,可得知別」。按:對照天文物理,本段經文可解讀為火災時紅巨星將附近的天體燒融汽化,不剩任何固體,只剩下分子雲。

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風大(移動性)吹動水大(黏聚性、濕潤性),讓水大鼓動激盪、波濤洶湧,產生泡沫積聚起來,這些泡沫被風大吹離水大後,在空中自然凝固。按:天文物理學認為太陽系是由巨大分子雲的重力坍縮而逐漸形成成塊的天體。本段經文可解讀為先前火災時天體燒融汽化而僅剩具黏聚性(「水」大)的分子雲,在火災結束後,分子雲的各部分由於重力作用而移動(「風」大),互相沖擊激盪,其中較早脫離分子雲的較輕、較細的部分(泡「沫」),重力坍縮(「積聚」)而在太空中逐漸凝結(「在於空中自然堅固」)成較高層次天界的質材。

有大黑雲暴起,上至遍淨天,周遍大雨,純雨熱水,其水沸湧,煎熬天上:有猛烈的大黑雲生起,上到遍淨天,到處降大雨,這雨都是熱水,熱到沸騰,燒煮天上。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大雲遍覆,乃至光音諸天已來,雨沸灰水,無量多年,略說乃至,百千億年」。按:天文物理顯示各星系是持續移動的,在極久遠的宇宙時間尺度來看,也會有星系碰撞的時候。本段經文的一種解讀是當太陽系與較高濃度的星際雲或分子雲碰撞時,分子雲將淹沒太陽系大多區域,例如以氫分子佔據大多數空間,也稀釋地球富含氧氣的大氣層,需要氧氣的生物因而無法生存。而分子雲中粒子間的位能高,遇到太陽系物質時釋放的潛熱即如同燒煮般,釋放出巨大的熱能。在此事件中,太陽系較外圍的區域將先被分子雲淹沒,之後地球等較內側的區域才被淹沒,也符合本經描述四天下較晚被淹沒的次序。

有大風起,名曰大僧伽,乃至果實天,其風四布,吹遍淨天宮、光音天宮,使宮宮相拍,碎若粉塵:有名為大僧伽的大風吹起,上到果實天。這個風遍布四方,吹到遍淨天的宮殿、光音天的宮殿,使宮殿間互相拍打而粉碎為灰塵。相當的《起世因本經》經文作「有大風起,彼之大風,名僧伽多(隋言和合)。諸比丘!彼和合風,吹於遍淨諸天宮殿,令其相著揩磨壞滅,無有形相餘殘可知」。按:天文物理顯示各星系是持續移動的,在極久遠的宇宙時間尺度來看,也會有星系碰撞的時候。本段經文中的「僧伽」義譯為「和合」,「大僧伽」可引申解讀為「大引力」。當太陽系行經質量極高的天體時,異常高的萬有引力造成的異常移動(「大僧伽風」),將使得太陽系大地震,各天體乃至物件相撞粉碎。在此事件中,太陽系較外圍的區域將先被影響,之後地球等較內側的區域才被影響,也符合本經描述四天下較晚碎若微塵的次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人道利於修行

本經記載在火災剛要開始時,正值人們奉行正法、修十善行的時代,因此人們紛紛修到第二禪,而得以前往二禪天,避開火災。

之後從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阿修羅道、天道命終的眾生,往生人間後,也陸續修到第二禪,而避開火災。因此火災毀滅世界時,眾生皆已避居到二禪天以上。

可留意的是眾生是在往生人道後,才再修到第二禪。也可呼應前面經文提到南閻浮提眾生「勇猛強健,能造業行」:人道最容易造業,人類行善、作惡、或修行特別有力,因此在世界即將滅亡的壓力下,一一努力修行都能證到第二禪。相對地,其餘五道由於太苦或是太樂,一般是以受報為主,很難修行。

不只火災時如此,水災、風災時眾生也是經由人道修行而轉生更高層次的天界。

  • 三災所及的範圍

火災是由欲界往天界燒,燒至初禪天中的最高天光音天之下。

水災是由二禪天中的最高天遍淨天之下開始淹,往下淹至欲界。

風災是由三禪天中凡夫可及的最高天果實天之下開始吹,往下吹至欲界。

  • 生助世界的火水風與毀壞世界的火水風

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即地水火風這「四大」,其中「火大」指溫熱性,「水大」指凝聚性或濕潤性,「風大」指移動性。在佛教的觀點中,四大並非不可分割、永存的,四大彼此也是互為因緣、無常的,只是佛教也採用四大的文字來描述物理世界的現象。

本經描述世界毀壞然後空了之後,虛空中的「大黑雲」及「僧伽風」讓世界重新生成。「大黑雲」是水大,「僧伽風」是風大,在適量時能生助世界。

然而「大黑雲暴起」造成了水災,「大僧伽風」造成了風災。也就是過度的水造成水災、過度的風造成風災,風不調水不順就造成天災。

就火大來說,經中表示「一日一月一世界」,也就是有眾生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太陽,太陽即有充分的火大,然而火災即火大過度(最高達七個太陽)所造成。

在人體內四大失調時即罹患疾病,在宇宙的尺度上四大不調時即發生世界級的災害。

  • 三災的天文物理解讀

本經提到毀滅世界的火災、水災、風災,以及世界的重新生成,雖然許多人可能覺得難以想像甚至荒誕不經,但從天文物理的觀點也都有對應的宇宙尺度的現象。

火災的一種解讀:天文物理認為在約五十到七十五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屆時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逐一吞噬包含地球在內的內側行星。在紅巨星吞噬各行星前,太陽黑子活躍極大期的太陽風暴(「大黑風暴起」)伴隨的強烈電磁波及熱能,將逐一點燃較靠近太陽的行星及衛星,使得這些天體成為太空中的火球。如果在海邊來看,就像是急遽的高溫加上天體形變造成的重力變化引發海嘯後,從海平面下升起更多太陽。

水災的一種解讀:天文物理顯示各星系是持續移動的,在極久遠的宇宙時間尺度來看,也會有星系碰撞的時候。當太陽系與較高濃度的星際雲或分子雲碰撞時,分子雲將淹沒太陽系大多區域,例如以氫分子佔據大多數空間,也稀釋地球富含氧氣的大氣層,需要氧氣的生物因而無法生存。而分子雲中粒子間的位能高,遇到太陽系物質時釋放的潛熱即如同燒煮般,釋放出巨大的熱能。在此事件中,太陽系較外圍的區域將先被分子雲淹沒,之後地球等較內側的區域才被淹沒,也符合本經描述四天下較晚被淹沒的次序。

風災的一種解讀:在極久遠的宇宙時間尺度來看,當太陽系與其他星系碰撞而且行經質量極高的天體時,異常高的萬有引力造成的異常移動(「大僧伽風」,其中「僧伽」義譯為「和合」,「大僧伽」可引申解讀為「大引力」),將使得太陽系大地震,各天體乃至物件相撞粉碎。在此事件中,太陽系較外圍的區域將先被影響,之後地球等較內側的區域才被影響,也符合本經描述四天下較晚碎若微塵的次序。

世界重新生成的一種解讀:天文物理學認為太陽系是由巨大分子雲的重力坍縮而逐漸形成成塊的天體。在三災時太陽系的天體燒融、煮溶或粉碎,僅剩具黏聚性(「水」大)的分子雲,在三災後分子雲的各部分由於重力作用而移動(「風」大),互相沖擊激盪,其中較早脫離分子雲的較輕、較細的部分(泡「沫」),重力坍縮(「積聚」)而在太空中逐漸凝結(「在於空中自然堅固」)成較高層次天界的質材。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戰鬪品第十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命忉利諸天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講堂,吾欲觀之。』時,忉利諸天受帝釋教已,各自莊嚴。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命諸阿須倫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釋提桓因,以五繫繫縛,將詣七葉講堂,吾欲觀之。』時,諸阿須倫受毘摩質多阿須倫教已,各自莊嚴。

「於是,諸天、阿須倫眾遂共戰鬪,諸天得勝,阿須倫退。時,忉利諸天捉阿須倫王,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堂所,示天帝釋。時,阿須倫王見天上快樂,生慕樂心,即自念言:『此處殊勝,即可居止,用復還歸阿須倫宮為?』發此念時,五繫即得解,五樂在前。若阿須倫生念欲還詣本宮殿,五繫還縛,五樂自去。時,阿須倫所被繫縛,轉更牢固。魔所繫縛復過於是,計吾我人為魔所縛,不計吾我人魔縛得解,愛我為縛,[*]愛愛為縛,我當有為縛,我當無為縛,有色為縛,無色為縛,有色無色為縛,我有想為縛,無想為縛,有想無想為縛,我為大患、為癰、為刺。是故,賢聖弟子知我為大患、為癰、為刺,捨吾我想,修無我行,觀彼我為重擔、為放逸、為有。當有我是有為,當有無我是有為,有色是有為,無色是有為,有色無色是有為,有想是有為,無想是有為,有想無想是有為,有為為大患、為剌、為瘡。是故,賢聖弟子知有為為大患、為剌、為瘡故,捨有為,為無為行。」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子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命忉利天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阿須倫共鬪,若得勝者,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講堂,吾欲觀之。』時,忉利諸天受帝釋教已,各即自莊嚴。時,毘摩質多阿須倫復命諸阿須倫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釋提桓因,以五繫繫縛,將詣七葉講堂,吾欲觀之。』時,諸阿須倫受毘摩質多阿須倫教已,各自莊嚴。於是,諸天、阿須倫眾遂共戰鬪,諸天得勝,阿須倫退。忉利諸天捉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堂所,示天帝釋。彷徉遊善法堂上,阿須倫王遙見帝釋,於五繫中惡口罵詈。時,天帝侍者於天帝前,即說偈言:

「『天帝何恐怖,  自現己劣弱,
  須質面毀呰,  默聽其惡言。』

「時,天帝釋即復以偈答侍者曰:

「『彼亦無大力,  我亦不恐畏,
  如何大智士,  與彼無智諍。』

「爾時,侍者復作偈頌白帝釋言:

「『今不折愚者,  恐後轉難忍,
  宜加以杖捶,  使愚自改過。』

「時,天帝釋復作偈頌答侍者曰:

「『我常言智者,  不應與愚諍,
  愚罵而智默,  即為信勝彼。

「爾時,侍者復作偈頌白帝釋言:

「『天王所以默,  恐損智者行,
  而彼愚騃人,  謂王懷怖畏。
  愚不自忖量,  謂可與王敵,
  沒死來觸突,  欲王如牛退。』

「時,天帝釋復作偈頌答侍者曰:

「『彼愚無知見,  謂我懷恐怖,
  我觀第一義,  忍默為最上。
  惡中之惡者,  於瞋復生瞋,
  能於瞋不瞋,  為戰中最上。
  夫人有二緣,  為己亦為他,
  眾人諍有訟,  不報者為勝。
  夫人有二緣,  為己亦為他,
  見無諍訟者,  乃謂為愚騃。
  若人有大力,  能忍無力者,
  此力為第一,  於忍中最上。
  愚自謂有力,  此力非為力,
  如法忍力者,  此力不可沮。』」

佛告比丘:「爾時,天帝釋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時,天帝釋即我身是也。我於爾時,修習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稱讚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當修忍默,勿懷忿諍。」

佛告比丘:「昔者,忉利諸天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語質多阿須倫言:『卿等何為嚴飾兵仗,懷怒害心,共戰諍為?今當共汝講論道義,知有勝負。』彼質多阿須倫語帝釋言:『正使捨諸兵仗,止於諍訟論義者,誰知勝負?』帝釋教言:『但共論議,今汝眾中、我天眾中,自有智慧知勝負者。』時,阿須倫語帝釋言:『汝先說偈。』帝釋報言:『汝是舊天,汝應先說。』爾時,質多阿須倫即為帝釋而作頌曰:

「『今不折愚者,  恐後轉難忍,
  宜加以杖捶,  使愚自改過。』

「時,阿須倫說此偈已,阿須倫眾即大歡喜,高聲稱善;唯諸天眾默然無言。時,阿須倫王語帝釋言:『汝次說偈。』爾時,帝釋即為阿須倫而說偈言:

「『我常言智者,  不應與愚諍,
  愚罵而智默,  即為勝彼愚。』

「時,天帝釋說此偈已,忉利諸天皆大歡喜,舉聲稱善;時,阿須倫眾默然無言。爾時,天帝語阿須倫言:『汝次說偈。』時,阿須倫復說偈言:

「『天王所以默,  恐損智者行,
  而彼愚騃人,  謂王懷怖畏。
  愚不自忖量,  謂可與王敵,
  沒死來觸突,  欲王如牛退。』

「時,阿須倫王說此偈已,阿須倫眾踊躍歡喜,舉聲稱善;時,忉利天眾默然無言。時,阿須倫王語帝釋言:『汝次說偈。』時,天帝釋為阿須倫而說偈言:

「『彼愚無知見,  謂我懷恐畏,
  我觀第一義,  忍默為最上。
  惡中之惡者,  於瞋復生瞋,
  能於瞋不瞋,  為戰中最勝。
  夫人有二緣,  為己亦為他,
  眾人為諍訟,  不報者為勝。
  夫人有二緣,  為己亦為他,
  見無諍訟者,  不謂為愚騃。
  若人有大力,  能忍無力者,
  此力為第一,  於忍中最上。
  愚自謂有力,  此力非為力,
  如法忍力者,  此力不可沮。』

「釋提桓因說此偈已,忉利天眾踊躍歡喜,舉聲稱善;阿須倫眾默然無言。時,天眾、阿須倫眾各小退却,自相謂言:『阿須倫王所說偈頌,有所觸犯,起刀劍讐,生鬪訟根,長諸怨結,樹三有本。天帝釋所說偈者,無所觸嬈,不起刀劍,不生鬪訟,不長怨結,絕三有本。天帝所說為善,阿須倫所說不善。諸天為勝,阿須倫負。』」

佛告比丘:「爾時,釋提桓因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即我身是。我於爾時,以柔濡言,勝阿須倫眾。」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復與阿須倫共鬪。時,阿須倫勝,諸天不如。時,釋提桓因乘千輻寶車怖懼而走,中路見晱婆羅樹上有一巢,巢有兩子,即以偈頌告御者言,頌曰:

「『此樹有二鳥,  汝當迴車避,
  正使賊害我,  勿傷二鳥命。』

「爾時,御者聞帝釋偈已,尋便住車迴避鳥。爾時,車頭向阿須倫,阿須倫眾遙見寶車迴向,其軍即相謂言:『今天帝釋乘千輻寶車迴向我眾,必欲還鬪,不可當也。』阿須倫眾即便退散,諸天得勝,阿須倫退。」

佛告比丘:「爾時,帝釋者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即我身是也。我於爾時,於諸眾生起慈愍心。諸比丘!汝等於我法中出家修道,宜起慈心,哀愍黎庶。」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與阿須倫共鬪。」爾時,諸天得勝,阿須倫退。時,天帝釋戰勝還宮,更造一堂,名曰最勝,東西長百由旬,南北廣六十由旬。其堂百間,間間有七交露臺,一一臺上有七玉女,一一玉女有七使人。釋提桓因亦不憂供給諸玉女衣被、飲食、莊嚴之具,隨本所造,自受其福,以戰勝阿須倫,因歡喜心而造此堂,故名最勝堂。又千世界中所有堂觀無及此堂,故名最勝。

佛告比丘:「昔者,阿須倫自生念言:『我有大威德,神力不少,而忉利天、日月諸天常在虛空,於我頂上遊行自在,今我寧可取彼日月以為耳璫,自在遊行耶?』時,阿須倫王瞋恚熾盛,即念捶打阿須倫,捶打阿須倫即復念言:『今阿須倫王念我,我等當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詣阿須倫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舍摩梨阿須倫,舍摩[*]梨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詣阿須倫王前,在一面立。

「時,王復念毘摩質多阿須倫,毘摩質多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往詣王前,在一面立。時,王復念大臣阿須倫,大臣阿須倫即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往詣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諸小阿須倫,諸小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自莊嚴,備具兵仗,與無數眾相隨,往詣王前,於一面立。時,羅呵阿須倫王即自莊嚴,身著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數百千阿須倫眾兵仗嚴事,前後圍遶出其境界,欲往與諸天共鬪。」

「爾時,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以身纏遶須彌山七匝,震動山谷,薄布微雲,渧渧稍雨,以尾打大海水,海水波涌,至須彌山頂。時,忉利天即生念言:『今薄雲微布,[*]渧渧稍雨,海水波涌,乃來至此。將是阿須倫欲來戰鬪,故有此異瑞耳。』

「爾時,海中諸龍兵眾無數巨億,皆持戈鉾、弓矢、刀劍,重被寶鎧,器仗嚴整,逆與阿須倫共戰,若龍眾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龍眾退,龍不還宮,即𩣺趣伽樓羅鬼神所,而告之曰:『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戰,我往逆鬪,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時,諸鬼神聞龍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與諸龍眾共阿須倫鬪,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持華鬼神界,而告之言:『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

「諸持華鬼神聞龍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常樂鬼神界,而告之言:『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與我併力,共彼戰鬪。』時,諸常樂鬼神聞是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四天王,而告之曰:『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

「時,四天王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共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者,四天王即詣善法講堂,白天帝釋及忉利諸天言:『阿須倫欲與諸天共鬪,今忉利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眾共併力,往共彼戰。』時,天帝釋命一侍天而告之曰:『汝持我聲往告[*]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子言:「阿須倫與無數眾欲來戰鬪,今者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助我鬪戰。」』時,彼侍天受帝教已,即詣焰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持天帝釋聲而告之曰:『彼阿須倫數無來戰鬪,今者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助我戰鬪。』

「時,[*]焰摩天子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百千天眾前後圍遶,在須彌山東面住。時,兜率天子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敷巨億百千天眾圍遶,在須彌山南面住。時,化自在天子聞此語已,亦嚴兵眾,在須彌山西面住。時,他化自在天子聞此語已,亦嚴兵眾,在須彌山北住。

「時,天帝釋即念三十三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諸天眾前後圍遶,詣天帝釋前,於一面立。時,天帝釋復念餘忉利諸天,餘忉利諸天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諸天眾前後圍遶,詣帝釋前,於一面立。時,帝釋復念妙匠鬼神,妙匠鬼神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無數千眾前後圍遶,詣帝釋前立。時,帝釋復念善住龍王,善住龍王即自念言:『今天帝釋念我,我今宜往。』即詣帝釋前立。

「時,帝釋即自莊嚴,備諸兵仗,身被寶鎧,乘善住龍王頂上,與無數諸天鬼神前後圍遶,自出天宮與阿須倫往鬪。所謂嚴兵仗、刀劍、鉾矟、弓矢、釿、斧、旋輪、羂索,兵仗鎧器,以七寶成,復以鋒刃加阿須倫身,其身不傷,但刃觸而已。阿須倫眾執持七寶刀劍、[*]鉾矟、弓矢、[*]斲[*]釿、鉞斧、旋輪、羂索,以鋒刃加諸天身,但觸而已,不能傷損。如是欲行諸天共阿須倫鬪,欲因欲是。」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校勘]

〔佛說…記經〕-【明】

  明本無「佛說…記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記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多+(羅)【宋】【元】【明】

  「多」,宋、元、明三本作「多羅」。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慕=募【宋】

  「慕」,宋本作「募」。
  「募」,大正藏原為「慕」,今依據宋本改作「募」。

即可=可即【宋】【元】【明】

  「即可」,宋、元、明三本作「可即」。
  「可即」,大正藏原為「即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即」。

愛=受【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有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即」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釋+(時天帝釋)【宋】【元】【明】

  「釋」,宋、元、明三本作「釋時天帝釋」。
  大正藏無「時天帝釋」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彷=傍【宋】

  「彷」,宋本作「傍」。
  「傍」,大正藏原為「彷」,今依據宋本改作「傍」。

遊+(行)【宋】【元】【明】

  「遊」,宋、元、明三本作「遊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帝+(傍)【宋】【元】【明】

  「帝」,宋、元、明三本作「帝傍」。
  大正藏無「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怖=畏【宋】【元】【明】

  「怖」,宋、元、明三本作「畏」。
  「畏」,大正藏原為「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畏」。

呰=罵【宋】【元】【明】

  「呰」,宋、元、明三本作「罵」。
  「罵」,大正藏原為「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罵」。

默=嘿【宋】【元】【明】

  「默」,宋、元、明三本作「嘿」。
  「嘿」,大正藏原為「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嘿」。

即為信勝彼=則為勝彼愚【宋】【元】【明】

  「即為信勝彼」,宋、元、明三本作「則為勝彼愚」。
  「則為勝彼愚」,大正藏原為「即為信勝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為勝彼愚」。

諍有=有諍【元】【明】

  「諍有」,元、明二本作「有諍」。
  「有諍」,大正藏原為「諍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有諍」。

乃=反【宋】【元】【明】

  「乃」,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義=議【宋】

  「義」,宋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本改作「議」。

彼=時【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論義=共論義【宋】【元】【明】

  「論義」,宋、元、明三本作「共論義」。
  「共論義」,大正藏原為「論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論義」。

杖=仗【宋】

  「杖」,宋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本改作「仗」。

勝=上【宋】【元】【明】

  「勝」,宋、元、明三本作「上」。
  「上」,大正藏原為「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不=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濡=輭【宋】【元】【明】

  「濡」,宋、元、明三本作「輭」。
  「輭」,大正藏原為「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輭」。

巢巢=樔樔【宋】【元】【明】

  「巢巢」,宋、元、明三本作「樔樔」。
  「樔樔」,大正藏原為「巢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樔樔」。

〔頌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頌曰」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頌曰」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頭=徑【宋】【元】【明】

  「頭」,宋、元、明三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徑」。

遙=逢【宋】【元】【明】

  「遙」,宋、元、明三本作「逢」。
  「逢」,大正藏原為「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逢」。

〔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間」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嚴=飾【宋】【元】【明】

  「嚴」,宋、元、明三本作「飾」。
  「飾」,大正藏原為「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飾」。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梨=黎【宋】【元】【明】*

  「梨」,宋、元、明三本作「黎」。[*]
  「黎」,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黎」。[*]

渧渧=滴滴【宋】【元】【明】*

  「渧渧」,宋、元、明三本作「滴滴」。[*]
  「滴滴」,大正藏原為「渧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滴」。[*]

鉾=矛【元】【明】

  「鉾」,元、明二本作「矛」。
  「矛」,大正藏原為「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矛」。

鬪+(龍)【宋】【元】【明】

  「鬪」,宋、元、明三本作「鬪龍」。
  大正藏無「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走𩣺=[馬*奔]走【宋】【元】【明】*

  「走𩣺」,宋、元、明三本作「[馬*奔]走」。[*]
  「[馬*奔]走」,大正藏原為「走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馬*奔]走」。[*]

(既)+聞【宋】【元】【明】

  「聞」,宋、元、明三本作「既聞」。
  大正藏無「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併=并【宋】【元】【明】

  「併」,宋、元、明三本作「并」。
  「并」,大正藏原為「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并」。

倫+(王)【宋】【元】【明】

  「倫」,宋、元、明三本作「倫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鬪戰=戰鬪【宋】【元】【明】

  「鬪戰」,宋、元、明三本作「戰鬪」。
  「戰鬪」,大正藏原為「鬪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戰鬪」。

帝+(釋)【宋】【元】【明】

  「帝」,宋、元、明三本作「帝釋」。
  大正藏無「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眾+(欲)【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眾欲」。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來=求【明】

  「來」,明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明本改作「求」。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往=共【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共」。
  「共」,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鉾=牟【宋】*,矛【元】【明】*

  ????

𣃆=斵【元】【明】*

  「𣃆」,元、明二本作「斵」。[*]
  「斵」,大正藏原為「𣃆」,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斵」。[*]

釿=斤【宋】【元】【明】

  「釿」,宋、元、明三本作「斤」。
  「斤」,大正藏原為「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斤」。

欲因欲=緣欲因如【宋】【元】【明】

  「欲因欲」,宋、元、明三本作「緣欲因如」。
  「緣欲因如」,大正藏原為「欲因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緣欲因如」。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對應經典]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第四分世記經三中劫品第十一

佛告比丘:「有三中劫。何等為三?一名刀兵劫,二名穀貴劫,三名疾疫劫。云何為刀兵劫?此世間人本壽四萬歲,其後稍減壽二萬歲,其後復減壽萬歲,轉壽千歲,轉壽五百歲,轉壽三百歲、二百歲,如今人壽於百歲少出多減;其後人壽稍減,當壽十歲,是時女人生五月行嫁。時,世間所有美味,酥油、蜜、石蜜、黑石蜜,諸有美味皆悉自然消滅,五穀不生,唯有稊稗。是時,有上服錦綾、繒絹、劫貝、芻摩皆無復有,唯有麤織草衣。爾時,此地純生荊棘、蚊虻、蜂螫、蚖蛇、毒虫,金銀、琉璃、七寶珠玉自然沒地,唯有石沙穢惡充滿。是時,眾生但增十惡,不復聞有十善之名,乃無善名,況有行善者?爾時,人有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能為惡者,則得供養,人所敬待,如今人孝順父母,敬事師長,能為善者,則得供養,人所敬待。彼人為惡,便得供養,亦復如是。時人命終墮畜生中,猶如今人得生天上。時,人相見懷毒害心,但欲相殺。猶如獵師見彼群鹿,但欲殺之,無一善念。其人如是,但欲相殺,無一善念。爾時,此地溝澗、溪谷、山陵、塠阜,無一平地,時,人來恐怖惶懼,衣毛為竪。

「時,七日中有刀劍劫起,時,人手執草木、瓦石,皆變成刀劍,刀劍鋒利,所擬皆斷,展轉相害。其中有黠慧者見刀兵相害,恐怖逃避,入山林、坑澗無人之處,七日藏避,心口自言:『我不害人,人勿害我。』其人於七日中,食草木根,以自存活,過七日已,還出山林。時,有一人得共相見,歡喜而言:『今見生人,今見生人。』猶如父母與一子別,久乃相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彼亦如是,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人民於七日中,哭泣相向,復於七日中,共相娛樂,歡喜慶賀。時人身壞命終,皆墮地獄中。所以者何?斯由其人常懷瞋怒,害心相向,無慈仁故,是為刀兵劫。」

佛告比丘:「云何為飢餓劫?爾時,人民多行非法,邪見顛倒,為十惡業,以行惡故,天不降雨,百草枯死,五穀不成,但有莖稈。云何為飢餓?爾時,人民收掃田里、街巷、道陌、糞土遺穀,以自存活,是為飢餓。復次,飢餓時,其人於街巷、市里、屠殺之處及丘塚間,拾諸骸骨,煮汁飲之,以此自存,是為白骨飢餓。復次,飢餓劫時,所種五穀盡變成草木,時,人取華煮汁而飲。復次,飢餓時,草木華落,覆在土下,時,人掘地取華煮食,以是自存,是為草木飢餓。爾時,眾生身壞命終,墮餓鬼中。所以者何?斯由其人於飢餓劫中,常懷慳貪,無施惠心,不肯分割,不念厄人故也,是為飢餓劫。」

佛告比丘:「云何為疾疫劫?爾時,世人修行正法,正見,不顛倒見,具十善行。他方世界有鬼神來,此間鬼神放逸婬亂,不能護人,他方鬼神侵嬈此世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使人心亂,驅逼將去。猶如國王勅諸將帥有所守護,餘方有賊寇來侵嬈,此放逸之人劫於村國。此亦如是,他方世界有鬼神來,取此間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驅逼將去。」

佛告比丘:「正使此間鬼神不放逸婬亂,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來,此間鬼神畏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嬈此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殺之而去。譬如國王、若王大臣,遣諸將帥守衛人民,將帥清慎,無有放逸;他方有強猛將帥,人兵眾多來破村城,掠奪人物。彼亦如是,正使此間鬼神不敢放逸,他方世界有大力鬼神來,此間鬼神恐怖避去,彼大鬼神侵嬈此人,撾打捶杖,接其精氣,殺之而去。時,疾疫劫中人民身壞命終,皆生天上。所以者何?斯由時人慈心相向,展轉相問:『汝病差不?身安隱不?』以此因緣得生天上。是故名為疾疫劫。是為三中劫也。」

[校勘]

〔佛說〕-【宋】【元】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後秦弘始年=姚秦三藏法師【宋】【元】【明】

  「後秦弘始年」,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長阿含)+第【宋】【元】,〔經〕-【宋】【元】,〔第四分世記經〕-【明】

  ????

酥=蘇【宋】

  「酥」,宋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宋本改作「蘇」。

螫=蝎【宋】,蠍【元】【明】

  ????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塠=埠【宋】,堆【元】【明】

  ????

逃+(走)【元】【明】

  「逃」,元、明二本作「逃走」。
  大正藏無「走」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怒=忿【宋】【元】【明】

  「怒」,宋、元、明三本作「忿」。
  「忿」,大正藏原為「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忿」。

稈=幹【宋】*

  「稈」,宋本作「幹」。[*]
  「幹」,大正藏原為「稈」,今依據宋本改作「幹」。[*]

活=命【宋】

  「活」,宋本作「命」。
  「命」,大正藏原為「活」,今依據宋本改作「命」。

存=命【宋】【元】【明】

  「存」,宋、元、明三本作「命」。
  「命」,大正藏原為「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命」。

此+(世)【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世」。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力)【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大力」。
  大正藏無「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使)+守【宋】【元】【明】

  「守」,宋、元、明三本作「使守」。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為主成份的堅硬糖塊。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世本緣品第十二

佛告比丘:「火災過已,此世天地還欲成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於光音天命終,生空梵處,於彼生染著心,愛樂彼處,願餘眾生共生彼處。發此念已,有餘眾生福、行、命盡,於光音天身壞命終,生空梵處。時,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無造我者,我自然有,無所承受,於千世界最得自在,善諸義趣,富有豐饒,能造化萬物,我即是一切眾生父母。』其後來諸梵復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自然有,無造彼者,於千世界最尊第一,無所承受,善諸義趣,富有豐饒,能造萬物,是眾生父母,我從彼有。』彼梵天王顏貌容狀常如童子,是故梵王名曰童子。

「或有是時,此世還成世間,眾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壽命長久。其後此世變成大水,周遍彌滿。當於爾時,天下大闇,無有日月、星辰、晝夜,亦無歲月、四時之數。其後此世還欲變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皆悉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久住此間。爾時,無有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世,故名眾生。

「是時,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於地,猶如醍醐,地味出時,亦復如是,猶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後眾生以手試甞知為何味,初甞覺好,遂生味著。如是展轉甞之不已,遂生貪著,便以手掬,漸成摶食,[*]摶食不已,餘眾生見,復效食之,食之不已。時,此眾生身體麤澁,光明轉滅,無復神足,不能飛行。爾時,未有日月,眾生光滅,是時,天地大闇,如前無異。其後久久,有大暴風吹大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使令兩披飄,取日宮殿,著須彌山半,安日道中,東出西沒,周旋天下。

「第二日宮從東出西沒,時,眾生有言:『是昨日也。』或言:『非昨日也。』第三日宮繞須彌山,東出西沒,彼時眾生言:『定是一日。』日者,義言是前明因,是故名為日。日有二義:一曰住常度,二曰宮殿。

「宮殿四方遠見故圓,寒溫和適,天金所成,頗梨間廁,二分天金,純真無雜,外內清徹,光明遠照,一分頗梨,純真無雜,[*]外內清徹,光明遠照。日宮縱廣五十一由旬,宮牆及地薄如梓柏。」

「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寶鈴、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金牆銀門,銀牆金門,琉璃牆水精門,水精牆琉璃門,赤珠牆馬碯門,馬碯牆赤珠門,車璩牆眾寶門,眾寶牆車璩門。又其欄楯,金欄銀桄,銀欄金桄,琉璃欄水精桄,水精欄琉璃桄,赤珠欄馬碯桄,馬碯欄赤珠桄,眾寶欄車璩桄,車璩欄眾寶桄。金網銀鈴,銀網金鈴,水精網琉璃鈴,琉璃網水精鈴,赤珠網馬碯鈴,馬碯網赤珠鈴,車璩網眾寶鈴,眾寶網車璩鈴。其金樹者銀葉華實,銀樹者金葉華實,琉璃樹者水精華實,水精樹者琉璃華實,赤珠樹者馬碯華實,馬碯樹者赤珠華實,車璩樹者眾寶華實,眾寶樹者車璩華實。宮牆四門,門有七階,周匝欄楯,樓閣臺觀、園林浴池,次第相比,生眾寶華,行行相當,種種果樹,華葉雜色,樹香芬馥,周流四遠,雜類眾鳥相和而鳴。

其日宮殿為五風所持:一曰持風,二曰養風,三曰受風,四曰轉風,五曰調風。日天子所止正殿,純金所造,高十六由旬,殿有四門,周匝欄楯。日天子座縱廣半由旬,七寶所成,清淨柔軟,猶如天衣。日天子自身放光照于金殿,金殿光照于日宮,日宮光出照四天下。日天子壽天五百歲,子孫相承,無有間異。其宮不壞,終于一劫。日宮行時,其日天子無有行意,言我行住,以常五欲自相娛樂。日宮行時,無數百千諸大天神在前導從,歡樂無倦,好樂捷疾,因是日天子名為捷疾。

「日天子身出千光,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由宿業功德,故有此千光,是故日天子名為千光。宿業功德云何?或有一人供養沙門、婆羅門,濟諸窮乏,施以飲食、衣服、湯藥、象馬、車乘、房舍、燈燭,分布時與,隨其所須,不逆人意,供養持戒諸賢聖人。由彼種種無數法喜光明因緣,善心歡喜。如剎利王水澆頭種初登王位,善心歡喜,亦復如是。以此因緣,身壞命終,為日天子,得日宮殿,有千光明,故言善業得千光明。

復以何等故,名為宿業光明?或有人不殺生,不盜,不邪婬,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不貪取,不瞋恚、邪見,以此因緣,善心歡喜。猶如四衢道頭有大浴池,清淨無穢,有人遠行,疲極熱渴,來入此池,澡浴清涼,歡喜愛樂。彼十善者,善心歡喜,亦復如是。其人身壞命終,為日天子,居日宮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緣故,名善業光明。

「復以何緣名千光明?或有人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以此因緣,善心歡喜,身壞命終,為日天子,居日宮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緣故,名善業千光明。

六十念頃名一羅耶,三十羅耶名摩睺多,百摩睺多名優波摩日宮殿六月南行,日行三十里,極南不過閻浮提,日北行亦復如是。」

「以何緣故日光炎熱?有十因緣。何等為十?一者須彌山外有佉陀羅山,高四萬二千由旬,頂廣四萬二千由旬,其邊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一緣日光[*]炎熱。二者佉陀羅山表有伊沙陀山,高二萬一千由旬,縱廣二萬一千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二緣日光[*]炎熱。三者伊沙陀山表有樹提陀羅山,上高萬二千由旬,縱廣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三緣日光[*]炎熱。四者去樹提陀羅山表有山名善見,高六千由旬,縱廣六千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四緣日光[*]炎熱。五者善見山表為馬祀山,高三千由旬,縱廣三千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五緣日光[*]炎熱。六者去馬祀山表有尼彌陀羅山,高千二百由旬,縱廣千二百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六緣日光[*]炎熱。七者去尼彌陀羅山表有調伏山,高六百由旬,縱廣六百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七緣日光[*]炎熱。八者調伏山表有金剛輪山,高三百由旬,縱廣三百由旬,周匝無量,七寶所成,日光照山,觸而生熱,是為八緣日光[*]炎熱。復次,上萬由旬有天宮殿,名為星宿,瑠璃所成,日光照彼,觸而生熱,是為九緣日光[*]炎熱。復次,日宮殿光照於大地,觸而生熱,是為十緣日光[*]炎熱。」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以此十因緣,  日名為千光,
 光明[*]炎熾熱,  佛日之所說。」

佛告比丘:「何故冬日宮殿寒而不可近,有光而冷?有十三緣,雖光而冷。云何為十三?一者須彌山、佉陀羅山中間有水,廣八萬四千由旬,周匝無量,其水生雜華:優鉢羅華、拘勿頭、鉢頭摩、分陀利、須乾提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一緣日光為冷。二者佉陀羅山、伊沙陀羅山中間有水,廣四萬二千由旬,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有水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二緣日光為冷。三者伊沙陀羅山去樹提陀羅山中間有水,廣二萬一千由旬,周匝無量,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三緣日光為冷。四者善見山、樹提山中間有水,廣萬二千由旬,周匝無量,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四緣日光為冷。五者善見山、馬祀山中間有水,廣六千由旬,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五緣日光為冷。六者馬祀山、尼彌陀羅山中間有水,廣千二百由旬,周匝無量,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六緣日光為冷。尼彌陀羅山、調伏山中間有水,廣六百由旬,周匝無量,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七緣日光為冷。調伏山、金剛輪山中間有水,廣三百由旬,周匝無量,生諸雜華,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八緣日光為冷。復次,此閻浮利地大海江河,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九緣日光為冷。閻浮提地河少,拘耶尼地水多,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十緣日光為冷。拘耶尼河少,弗于逮水多,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十一緣日光為冷。弗于逮河少,欝單曰河多,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十二緣日光為冷。復次,日宮殿光照大海水,日光所照,觸而生冷,是為十三緣日光為冷。」佛時頌曰:

「以此十三緣,  日名為千光,
 其光明清冷,  佛日之所說。」

佛告比丘:「月宮殿有時損質盈虧,光明損減,是故月宮名之為損。月有二義:一曰住常度,二曰宮殿。四方遠見故圓,寒溫和適,天銀、琉璃所成,二分天銀,純真無雜,內外清徹,光明遠照,一分琉璃,純真無雜,[*]外內清徹,光明遠照。月宮殿縱廣四十九由旬,宮牆及地薄如[*]梓柏,宮牆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寶鈴、七重行樹,周匝[*]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

「其月宮殿為五風所持:一曰持風,二曰養風,三曰受風,四曰轉風,五曰調風。月天子所止正殿,琉璃所造,高十六由旬,殿有四門,周匝欄楯。月天子座縱廣半由旬,七寶所成,清淨柔軟,猶如天衣。月天子身放光明,照琉璃殿,琉璃殿光照于月宮,月宮光出照四天下。月天子壽天五百歲,子孫相承,無有異系。其宮不壞,終于一劫。月宮行時,其月天子無有行意,言我行住,常以五欲自相娛樂。月宮行時,無數百千諸大天神常在前導,好樂無倦,好樂捷疾,因是月天名為捷疾。

「月天子身出千光明,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由宿業功德故有此光明,是故月天子名曰千光。宿業功德云何?世間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施諸窮乏飲食、衣服、湯藥、象馬、車乘、房舍、燈燭,分布時與,隨意所須,不逆人意,供養持戒諸賢聖人。猶是種種無數法喜,善心光明。如剎利王水澆頭種初登王位,善心歡喜,亦復如是。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為月天子,月宮殿有千光明,故言善業得千光明。

「復以何業得千光明?世間有人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不貪取、瞋恚、邪見,以此因緣,善心歡喜。猶如四衢道頭有大浴池清淨無穢,有人遠行,疲極熱渴,來入此池,澡浴清涼,歡喜快樂。彼行十善者,善心歡喜,亦復如是。其人身壞命終,為月天子,居月宮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緣故,名善業千光。

「復以何因緣得千光明?世間有人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以此因緣,善心歡喜。身壞命終,為月天子,居月宮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緣故,名善業千光。六十念頃名一羅耶,三十羅耶名摩睺多,百摩睺多名優婆摩。若日宮殿六月南行,日行三十里,極南不過閻浮提,是時,月宮殿半歲南行,不過閻浮提;月北行亦復如是。

以何緣故月宮殿小小損減?有三因緣故月宮殿小小損減:一者月出於維,是為一緣故月損減。復次,月宮殿內有諸大臣身著青服,隨次而上,住處則青,是故月減,是為二緣月日日減。復次,日宮有六十光,光照於月宮,映使不現,是故所映之處月則損減。是為三緣月光損減。

「復以何緣月光漸滿?復有三因緣使月光漸滿。何等為三?一者月向正方,是故月光滿。二者月宮諸臣盡著青衣,彼月天子以十五日處中而坐,共相娛樂,光明遍照,遏諸天光,故光普滿。猶如眾燈燭中燃大炬火,遏諸燈明。彼月天子亦復如是,以十五日在天眾中,遏絕眾明,其光獨照,亦復如是,是為二因緣。三者日天子雖有六十光照於月宮,十五日時月天子能以光明逆照,使不掩翳,是為三因緣月宮團滿無有損減。復以何緣月有黑影?以閻浮樹影在於月中,故月有影。」

告比丘:「心當如月,清涼無熱,至檀越家,專念不亂。復以何緣有諸江河?因日月有熱,因熱有炙,因炙有汗,因汗成江河,故世間有江河。有何因緣世間有五種子?有大亂風,從不敗世界吹種子來生此國,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節子,四者虛中子,五者子子,是為五子。以此因緣,世間有五種子出。

時差閻浮提日中時,弗于逮日沒,拘耶尼日出,鬱單[*]曰夜半;拘耶尼日中閻浮提日沒,鬱單[*]曰日出,弗于逮夜半;鬱單[*]曰日中,拘耶尼日沒,弗于逮日出,閻浮提夜半;若弗于逮日中,鬱單[*]曰日沒,閻浮提日出,拘耶尼夜半。閻浮提東方,弗于逮為西方;閻浮提為西方,拘耶尼為東方;拘耶尼為西方,鬱單[*]曰為東方;鬱單[*]曰為西方,弗于逮為東方。

「所以閻浮提名閻浮者,下有金山,高三十由旬,因閻浮樹生,故得名為閻浮金。閻浮樹其果如蕈,其味如蜜。樹有五大,四面四觚[*],上有一觚[*],其東觚[*]果乾闥和所食;其南觚[*]者七國人所食:一曰拘樓國、二曰拘羅婆、三名毘提、四名善毘提、五名漫陀、六名婆羅、七名婆梨;其西觚[*]果海虫所食;其北觚[*]果者禽獸所食;其上觚[*]果者星宿天所食。七大國北有七大黑山:一曰裸十,二曰白鶴,三曰守宮,四者仙山,五者高山,六者禪山,七者土山。此七黑山上有七婆羅門仙人,此七仙人住處,一名善帝,二名善光,三名守[*]宮,四名仙人,五者護宮,六者伽那那,七者增益。」

佛告比丘:「劫初眾生食地味已,久住於世,其食多者顏色麤悴,其食少者顏色光潤,然後乃知眾生顏色形貌優劣,互相是非,言:『我勝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懷諍競故,地味消竭。又地皮生,狀如薄餅,色味香潔。爾時,眾生聚集一處,懊惱悲泣,椎胷而言:『咄哉為禍!今者地味初不復現。』猶如今人得盛美味,稱言美善,後復失之以為憂惱,彼亦如是憂惱悔恨。後食地皮,漸得其味,其食多者顏色麤悴,其食少者顏色潤澤,然後乃知眾生顏色形貌優劣,互相是非,言:『我勝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懷諍競故,地皮[*]消竭。

「其後復有地膚出,轉更麤厚,色如天華,軟若天衣,其味如蜜。時,諸眾生復取共食,久住於世,食之多者顏色轉損,食甚少者顏色光澤,然後乃知眾生顏色形貌優劣,互相是非,言:『我勝汝,汝不如我。』以其心存彼我,懷諍競故,地膚[*]消竭。其後復有自然粳米,無有糠糩,不加調和,備眾美味。爾時,眾生聚集而言:『咄哉為禍!今者地膚忽不復現。』猶如今人遭禍逢難,稱言:『苦哉!』爾時,眾生亦復如是懊惱悲歎。

「其後眾生便共取[*]粳米食之,其身麤醜,有男女形,互相瞻視,遂生欲想,共在屏處為不淨行。餘眾生見言:『咄此為非!云何眾生共生有如此事?』彼行不淨男子者,見他呵責,即自悔過言:『我所為非。』即身投地。其彼女人見其男子以身投地,悔過不起,女人即便送食。餘眾生見,問女人言:『汝持此食,欲以與誰?』答曰:『彼悔過眾生墮不善行者,我送食與之。』因此言故,世間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送飯與夫,因名之為妻。

「其後眾生遂為婬逸,不善法增,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緣故,始有舍名。其後眾生婬逸轉增,遂成夫妻。有餘眾生壽、行、福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世間有處胎名。爾時,先造瞻婆城,次造伽尸婆羅🄐捺城,其次造王舍城。日出時造,即日出時成。以此因緣,世間便有城郭、郡邑王所治名。

「爾時,眾生初食自然粳米時,朝🄑收暮熟,暮收朝熟,[*]收後🄒復生,無有莖[*]稈。時,有眾生默自念言:『日日[*]收穫,疲勞我為?今當併取以供數日。』即時併穫,積數日粮。餘人於後語此人言:『今可相與共取[*]粳米。』此人答曰:『我已先積,不須更取。汝欲取者,自隨意去。』後人復自念言:『前者能取二日餘粮,我豈不能取三日粮耶?』此人即積三日餘粮。復有餘人🄓語言:『共取粮去來。』此人答曰:『我已取三日餘粮。汝欲取者,自隨汝意。』此人念言:『彼人能取三日🄔粮,我豈不能取五日粮🄕耶?』取五日粮已。時,眾生競積餘粮故,是時[*]粳米便生糠糩,[*]收已不生,有枯🄖稈現。

「爾時,眾生集在一處,懊惱悲泣,拍胷而言:『咄此🄗為哉!』自悼責言:『我等本皆化生,以念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其後地味始生,色味具足,時,我等食此地味,久住於世。其食多者顏色轉麤,其食少者🄘色猶光澤,於是眾生心懷彼我,生憍慢心言:「我色勝,汝色不如。」諍色憍慢故,地味[*]消滅。更生地皮,色香味具。我等🄙時復共取食之,久住於世。其食多者色轉麤悴,其食少者色猶光澤,於是眾生心懷彼我,生憍慢心言:「我色勝,汝色不如。」諍色憍慢故,地皮[*]消滅。更生地膚,轉更麤厚,色香味具。我等時復共取食之,久住於世。其食多者色轉麤悴,其食少者色猶光澤,於是眾生心懷彼我,生憍慢心言:「我色勝,汝色不如。」諍色憍慢故,地膚🄚滅。更生自然[*]粳米,色香味具。我等時復共取食之,朝穫暮熟,暮穫朝熟,[*]收以隨生,無有載[*]收。由我爾時競共積聚故,🄛便生糠糩,收🄜已不生,現有🄝根[*]稈。我等今者寧可🄞共封田宅,以分疅畔。』

「時,即共分田以異🄟疅畔,計有彼我。其後遂自藏己米,盜他田穀。餘眾生見已,語言:『汝所為非,汝所為非。云何自藏己物,盜他財物?』即呵責言:『汝後勿復為盜。』如是不已,猶復為盜,餘人復呵言:『汝所為非,何故不休?』即便以手杖打,將詣眾中,告眾人言:『此人自藏[*]粳米,盜他田穀。』盜者復言:『彼人打我。』眾人聞已,懊惱涕泣,拊胷而言:『世間轉惡,乃是惡法生耶?』遂生憂結熱惱苦報,此是生、老、病、死之原,🄠墜墮惡🄡趣。有田宅疅畔別異,故生諍訟,以致怨讐,無能決者。『我等今者寧可立一平等主,善護人民,賞善罰惡,我等眾人各共減割以供給之。』

「時,彼眾中有一人形質長大,容貌端正,甚有威德,眾人語言:『我等今欲立汝為主,善護人民,賞善罰惡,當共減割以相供給。』其人聞之,即受為主,應賞者賞,應罰者罰,於是始有民主之名。初民主有子,名曰珍寶。珍寶有子,名曰好味,好味有子,名曰靜齋,靜齋有子,名曰頂生,頂生有子,名曰善行,善行有子,名曰宅行,宅行有子,名曰妙味,妙味有子,名曰味帝,味帝有子,名曰🄢水仙,水仙有子,名曰百智,百智有子,名曰嗜欲,嗜欲有子,名曰善欲,善欲有子,名曰斷結,斷結有子,名曰大斷結,大斷結有子,名曰寶藏,寶藏有子,名曰大寶藏,大寶藏有子,名曰善見,善見有子,名曰大善見,大善見有子,名曰無憂,無憂有子,名曰洲渚,洲渚有子,名曰🄣殖生,殖生有子,名曰山岳,山岳有子,名曰神天,神天有子,名曰🄤遣力,[*]遣力有子,名曰🄥牢車,[*]牢車有子,名曰十車,十車有子,名曰百車,百車有子,名曰[*]牢弓,[*]牢弓有子,名曰百弓,百弓有子,名曰養🄦牧,養[*]牧有子,名曰善思。

「從善思[*]已來有十族,轉輪聖王相續不絕。一名伽㝹🄧麤,二名多羅🄨婆,三名阿葉摩,四🄩名持🄰施,五[*]名伽楞伽🄱,六[*]名瞻婆,七[*]名拘羅🄲婆,八者般闍羅,九者彌私羅,十者🄳聲摩。伽㝹[*]麤王有五轉輪聖王,多羅[*]婆王有五轉輪聖王,阿葉摩王有七轉輪聖王,持[*]施王有七轉輪聖王,🄴伽楞伽王有九轉輪聖王,瞻婆王有十四轉輪聖王,拘羅婆🄵王有三十一轉輪聖王,般闍羅王有三十二轉輪聖王,彌私羅王有八萬四千轉輪聖🄶王,[*]聲摩王有百一轉輪聖王,最後有王,🄷名大善生從。

「[*]聲摩王有子,名烏羅婆,烏羅婆有子,名渠羅婆,渠羅婆有子,名尼求羅,尼求羅有子,名師子頰,師子頰有子,名曰🄸白淨王,[*]白淨王有子,名菩薩,菩薩有子,名羅睺羅。由此本緣有剎利名。

「爾時,有一眾生作是念言:『世間所有家屬萬物皆為刺棘癰瘡,今宜捨離,入山行道,靜處思惟。』時,即遠離家刺,入山靜處,樹下思惟,日日出山,入村乞食。村人見已,加敬供養,眾共稱善:『此人乃能捨離家累,入山求道,以其能離惡不善法。』因是稱曰為婆羅門。婆羅門眾中有不能行禪者,便出山林,遊於人間,自言:『我不能坐禪。』因是名曰無禪婆羅門,經過下村,為不善法,施行毒法,因是相生,遂便名毒。由此因緣,世間有婆羅門種。

「彼眾生中習種種業以自營生,因是故世間有居士種。

「彼眾生中習諸🄹技藝以自生活,因是世間有首陀羅種。

「世間先有此釋種出已,然後有沙門種。剎利種中有人自思惟:『世間恩愛汙穢不淨,何足貪著也?』於是捨家,剃除鬚髮,法服求道:『我是沙門!我是沙門!』婆羅門種、居士種、首陀羅種眾中有人自思惟:『世間恩愛汙穢不淨,何足貪著?』於是捨家,剃除鬚髮,法服求道:『我是沙門!我是沙門!』

「若剎利眾中,有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行不善已,身壞命終,一向受苦。或婆羅門、居士、首陀羅,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彼行不善已,身壞命終,一向受苦。剎利種身行善、口行善、意🄺念善,身壞命終,一向受樂。婆羅門、居士、首陀羅,身行善、口行善、意🄻等念善,身壞命終,一向受樂。剎利種🄼身中有二種行,口、意🄽有二種行,彼身、意行二種已,身壞命終,受苦樂報。婆羅門、居士、首陀羅,身二種行,口、意二種行,彼身、意行二種行已,身壞命終,受苦樂報。

「剎利眾中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求道,彼修七覺意,彼以信堅固出家為道,修無上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我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求道,彼修七覺意,彼以信堅固出家為道,修無上梵行,於現法中作證:我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更不受後有。此四種中,出明行成,得阿羅漢為最第一。是時,梵天說是偈言:

「『剎利生為最,  能集諸種姓,
  明行成具足,  天人中為最。』」

佛告🄿諸比丘:「彼梵天說此偈為善說,非不善說,善受,非不善受,我所印可。所以者何?我今如來、至真、等正覺亦說此偈:

「『剎利生為最,  能集諸種姓,
  明行成具足,  天人中為最。』」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長阿🅀含具足,歸命一切智,一切眾安樂,眾生處無為,我亦在其例。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十二

[校勘]

〔佛說…記經〕十一字-【明】

  明本無「佛說…記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佛說…記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cf D. 27, 10-23.參考D. 27, 10-23.

此世天地…壽命長久 cf D. 24, 2. 15-16.

  ???

(忽)+變【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忽變」。
  大正藏無「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味=水【宋】【元】【明】

  「味」,宋、元、明三本作「水」。
  「水」,大正藏原為「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水」。

(時)+地【宋】【元】【明】

  「地」,宋、元、明三本作「時地」。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掬=探【宋】

  「掬」,宋本作「探」。
  「探」,大正藏原為「掬」,今依據宋本改作「探」。

摶=揣【宋】【元】【明】*

  「摶」,宋、元、明三本作「揣」。[*]
  「揣」,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揣」。[*]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是」字之下有一「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外內=內外【宋】【元】【明】*

  「外內」,宋、元、明三本作「內外」。[*]
  「內外」,大正藏原為「外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內外」。[*]

宮+(殿)【宋】【元】【明】

  「宮」,宋、元、明三本作「宮殿」。
  大正藏無「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梓柏=葦籜【宋】【元】【明】*

  「梓柏」,宋、元、明三本作「葦籜」。[*]
  「葦籜」,大正藏原為「梓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葦籜」。[*]

校=交【宋】*

  「校」,宋本作「交」。[*]
  「交」,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宋本改作「交」。[*]

光+(出)【宋】【元】【明】

  「光」,宋、元、明三本作「光出」。
  大正藏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光出=出光【宋】【元】【明】

  「光出」,宋、元、明三本作「出光」。
  「出光」,大正藏原為「光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出光」。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日」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婬+(不欺)【宋】【元】【明】

  「婬」,宋、元、明三本作「婬不欺」。
  大正藏無「不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愛=受【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炎=焰【宋】【元】【明】*

  「炎」,宋、元、明三本作「焰」。[*]
  「焰」,大正藏原為「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焰」。[*]

頂=縱【宋】【元】【明】

  「頂」,宋、元、明三本作「縱」。
  「縱」,大正藏原為「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縱」。

陀+(羅)【宋】【元】【明】

  「陀」,宋、元、明三本作「陀羅」。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者+(去)【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去」。
  大正藏無「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九=光【元】

  「九」,元本作「光」。
  「光」,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元本改作「光」。

勿頭鉢頭摩=物頭摩華【宋】【元】【明】

  「勿頭鉢頭摩」,宋、元、明三本作「物頭摩華」。
  「物頭摩華」,大正藏原為「勿頭鉢頭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物頭摩華」。

有水廣=水【宋】【元】【明】

  「有水廣」,宋、元、明三本作「水」。
  「水」,大正藏原為「有水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水」。

〔四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四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四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山=照【元】【明】

  「山」,元、明二本作「照」。
  「照」,大正藏原為「山」,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照」。

(復次…江河)十一字=金剛輪山閻浮提地中間有水【宋】【元】【明】

  「(復次…江河)十一字」,宋、元、明三本作「金剛輪山閻浮提地中間有水」。
  「金剛輪山閻浮提地中間有水」,大正藏原為「(復次…江河)十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剛輪山閻浮提地中間有水」。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損=圓【宋】【元】【明】

  「損」,宋、元、明三本作「圓」。
  「圓」,大正藏原為「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圓」。

殿+(宮殿)【宋】【元】【明】

  「殿」,宋、元、明三本作「殿宮殿」。
  大正藏無「宮殿」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圓=團【宋】

  「圓」,宋本作「團」。
  「團」,大正藏原為「圓」,今依據宋本改作「團」。

〔月〕-【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月」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座=坐【宋】【元】

  「座」,宋、元二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坐」。

系=繼【宋】【元】【明】

  「系」,宋、元、明三本作「繼」。
  「繼」,大正藏原為「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繼」。

好=歡【元】【明】

  「好」,元、明二本作「歡」。
  「歡」,大正藏原為「好」,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歡」。

猶=由【宋】【元】【明】

  「猶」,宋、元、明三本作「由」。
  「由」,大正藏原為「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由」。

〔因〕-【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優=憂【宋】【元】【明】

  「優」,宋、元、明三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憂」。

〔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歲」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光明=明光【宋】【元】【明】

  「光明」,宋、元、明三本作「明光」。
  「明光」,大正藏原為「光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光」。

天=大【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是為二因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為二因緣」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是為二因緣」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團=圓【宋】【元】【明】

  「團」,宋、元、明三本作「圓」。
  「圓」,大正藏原為「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圓」。

告+(諸)【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諸」。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界=間【宋】【元】【明】

  「界」,宋、元、明三本作「間」。
  「間」,大正藏原為「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間」。

虛=捷【宋】,接【元】,疐【明】

  ????

提=地【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

三=二【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

蕈=簞【宋】【元】【明】

  「蕈」,宋、元、明三本作「簞」。
  「簞」,大正藏原為「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簞」。

「觚」,大正藏原為「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觚」。[*]

大正藏在「果」字之上有一「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和=婆【宋】【元】【明】

  「和」,宋、元、明三本作「婆」。
  「婆」,大正藏原為「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漫=曼【宋】【元】【明】

  「漫」,宋、元、明三本作「曼」。
  「曼」,大正藏原為「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曼」。

鶴=鵠【宋】【元】【明】

  「鶴」,宋、元、明三本作「鵠」。
  「鵠」,大正藏原為「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鵠」。

守宮=狩𧎡【宋】*

  「守宮」,宋本作「狩𧎡」。[*]
  「狩𧎡」,大正藏原為「守宮」,今依據宋本改作「狩𧎡」。[*]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椎=槌【宋】,拊【元】【明】

  ????

初=忽【宋】【元】【明】

  「初」,宋、元、明三本作「忽」。
  「忽」,大正藏原為「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忽」。

甚=尠【宋】【元】【明】

  「甚」,宋、元、明三本作「尠」。
  「尠」,大正藏原為「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尠」。

粳=秔【明】【宋】【元】【明】

  「粳」,明、宋、元、明四本作「秔」。
  「秔」,大正藏原為「粳」,今依據明、宋、元、明四本改作「秔」。

忽+(然)【宋】【元】【明】

  「忽」,宋、元、明三本作「忽然」。
  大正藏無「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共+(眾)【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共眾」。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逸=泆【元】【明】

  「逸」,元、明二本作「泆」。
  「泆」,大正藏原為「逸」,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泆」。

逸=妷【宋】,泆【元】【明】

  ????

伽=迦【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迦」。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婆=波【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 捺=奈【宋】【元】【明】

  「捺」,宋、元、明三本作「奈」。
  「奈」,大正藏原為「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奈」。

🄑 收=刈【宋】【元】【明】*

  「收」,宋、元、明三本作「刈」。[*]
  「刈」,大正藏原為「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刈」。[*]

🄒 復生=隨復【宋】【元】【明】

  「復生」,宋、元、明三本作「隨復」。
  「隨復」,大正藏原為「復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隨復」。

🄓 語=謂【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

🄔 〔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粮」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耶(【元】邪)+(即)【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元】邪(即)」。
  大正藏無「【元】邪」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稈=株【宋】【元】【明】*

  「稈」,宋、元、明三本作「株」。[*]
  「株」,大正藏原為「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株」。[*]

🄗 為+(禍)【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為禍」。
  大正藏無「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色猶=顏色【宋】【元】【明】

  「色猶」,宋、元、明三本作「顏色」。
  「顏色」,大正藏原為「色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顏色」。

🄙 時復=食時【宋】【元】【明】

  「時復」,宋、元、明三本作「食時」。
  「食時」,大正藏原為「時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時」。

🄚 滅=銷滅【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銷滅」。
  「銷滅」,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滅」。

🄛 便=米【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米」。
  「米」,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米」。

🄜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根=故【宋】【元】【明】

  「根」,宋、元、明三本作「故」。
  「故」,大正藏原為「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故」。

🄞 共=各【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各」。[*]
  「各」,大正藏原為「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各」。[*]

🄟 疅=壃【宋】【元】【明】

  「疅」,宋、元、明三本作「壃」。
  「壃」,大正藏原為「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壃」。

🄠 墜=遂【元】【明】

  「墜」,元、明二本作「遂」。
  「遂」,大正藏原為「墜」,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遂」。

🄡 趣+(因)【宋】【元】【明】

  「趣」,宋、元、明三本作「趣因」。
  大正藏無「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水=外【宋】【元】【明】*

  「水」,宋、元、明三本作「外」。[*]
  「外」,大正藏原為「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外」。[*]

🄣 殖=植【宋】【元】【明】

  「殖」,宋、元、明三本作「植」。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遣=進【宋】【元】【明】*

  「遣」,宋、元、明三本作「進」。[*]
  「進」,大正藏原為「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進」。[*]

🄥 牢=窂【宋】【元】【明】*

  「牢」,宋、元、明三本作「窂」。[*]
  「窂」,大正藏原為「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窂」。[*]

🄦 牧=收【宋】【元】【明】*

  「牧」,宋、元、明三本作「收」。[*]
  「收」,大正藏原為「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收」。[*]

🄧 麤=遮【宋】【元】【明】*

  「麤」,宋、元、明三本作「遮」。[*]
  「遮」,大正藏原為「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遮」。[*]

🄨 婆=業【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業」。[*]
  「業」,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業」。[*]

🄩 名=者【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

🄰 施=地【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

🄱 「伽楞伽」,元、明二本作「枝術」,宋本作「伎術」。

🄲 婆=娑婆【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娑婆」。
  「娑婆」,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娑婆」。

🄳 聲=懿【宋】【明】*

  「聲」,宋、明二本作「懿」。[*]
  「懿」,大正藏原為「聲」,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懿」。[*]

🄴 伽楞=迦陵【宋】【元】【明】

  「伽楞」,宋、元、明三本作「迦陵」。
  「迦陵」,大正藏原為「伽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陵」。

🄵 大正藏原為「婆羅」,今依據麗本改作「羅婆」。

🄶 王=下【宋】

  「王」,宋本作「下」。
  「下」,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本改作「下」。

🄷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白」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技=伎【宋】

  「技」,宋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宋本改作「伎」。

🄺 念=行【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身中=中身【宋】【元】【明】

  「身中」,宋、元、明三本作「中身」。
  「中身」,大正藏原為「身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中身」。

🄽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立=五【宋】【元】

  「立」,宋、元二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五」。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上/下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含=舍【明】*

  「含」,明本作「舍」。[*]
  「舍」,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明本改作「舍」。[*]

🅁 (第四分)+卷【宋】【元】

  「卷」,宋、元二本作「第四分卷」。
  大正藏無「第四分」三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註解]

第二日宮從東出西沒,時,眾生有言:『是昨日也。』或言:『非昨日也。』第三日宮繞須彌山,東出西沒,彼時眾生言:『定是一日。』:第二次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這時,眾生有的說:「這就是昨天那個太陽。」也有的說:「不是昨天那個太陽。」第三次太陽繞須彌山而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後,那些眾生都說:「(這三天的太陽)應該是同一個太陽沒錯了。按:這邊講太陽剛形成,第二次日出日落時,眾生不知這是同一個太陽的第二次經過空中,還是第二個太陽經過空中?但第三次日出日落時,眾生就明白其實都是同一個太陽反覆在日出日落了。

其日宮殿為五風所持:太陽是由五種移動性所支持而運行(而能保持形狀及移動位置)。相當的《起世經》經文作「彼日天勝大宮殿,有五種風吹轉而行」。按:太陽是由核融合的熱電漿而形成的球體,雖然電漿不是固體,但能維持幾乎完美的球形,而且有運行的軌道,是由於各種移動性互相影響的結果,例如太陽自轉引起的柯里奧利力、核融合反應產生熱量造成的膨脹、熱傳輸引起的對流運動、太陽相對於銀河系的公轉、分子之間排斥的凡得瓦力等。

日天子所止正殿:以日為名的天神所依止的太陽本體。按:《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第30經世記經:「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太陽這個天體稱為日宮殿,依附太陽的天神稱為日天子。

六十念頃名一羅耶,三十羅耶名摩睺多,百摩睺多名優波摩:六十「念頃」(音譯:「剎那」)即一「羅耶」(義譯:「少時」),三十「羅耶」即一「摩睺多」(另譯:「須臾」),一百「摩睺多」即一「優波摩」。按:這邊是說明古印度用來表示短時間的幾個名詞之間的單位換算法。

日宮殿六月南行,日行三十里,極南不過閻浮提,日北行亦復如是:太陽所處的軌道有六個月漸漸偏南,每天往南偏移三十里,最南不超過閻浮提,另外六個月則反之。按:這是指太陽在天上運行的軌道,最北不超過北迴歸線,最南不超過南迴歸線,其中有六個月軌道是漸漸從北迴歸線往南迴歸線偏移,接下來的六個月軌道是漸漸從南迴歸線往北迴歸線偏移。

日光照山,觸而生熱:太陽光照射在山上,接觸土地後,產生熱量。按:太陽輻射經由電磁波穿過太空,傳達到地面後,造成地表升溫加熱。這一段提到各種高度的山,在接受日光照射時,地表都會生溫而加熱。

有光而冷:有日光照射,但是溫度較低。按:當水由液態變成氣態時會吸熱,造成環境溫度下降。這一段提到各處的水池,都有吸收熱量而蒸散的功能,讓環境較涼爽,因此有日照而冷涼。這邊列舉十三處的水池,即十座山中間有九個凹處,加上四天下,九加四即為十三,只是列舉而不是說世界上的水池只有十三處。

以何緣故月宮殿小小損減:月亮為什麼會漸漸從盈變虧?按:本經這段敘述由天文學來看不知所云,但對應的《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六〈云何品 20〉則表示月亮的陰晴圓缺是由日與月的相對位置所造成,符合天文學的觀點:「云何黑半?云何白半?由日黑半,由日白半。日恒逐月行,一一日相近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日日相離亦復如是。若相近時,日日月圓被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被覆則晝,是日黑半滿。日日離月亦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月日日開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則開淨圓滿,世間則名白半圓滿日月。若最相離行,是時月圓,世間則說白半圓滿日月。」對應的《起世經》經文則介於《長阿含經》和《佛說立世阿毘曇論》之間,不同的傳抄和翻譯者造成差異頗大的中譯。

閻浮提日中時,弗于逮日沒:閻浮提洲日正當中的時候,弗于逮洲已經日落了。按:這段表明四大洲有時差,而古印度當時的外道認為世界如龜背的圓盤狀,則不會有時差的現象,可見佛教的世界觀並非承襲自古印度外道傳說,雖然有採用古印度舊有的名詞。

觚:角,指大枝幹。讀音同「孤」。

毒法:在這裡特指能讓人成癮的事物。相當的《起世經》經文作「諸欲法」。

[對應經典]

是否考慮加上:

  • 參考《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讀經拾得]

依本經所載,印度四種姓的產生也是依因緣生滅。早期剎帝利種被視為第一的種姓,不像後來婆羅門種被視為最尊貴的種姓,因此種姓尊卑也是因緣生滅。依佛法修行身口意才是解脫之道。

[進階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三十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04 13:4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3567337989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