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九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十上經]

本經《十上經》和前一經《眾集經》類似,都是將重要法義依數字而整理。本經和前一經的不同,在於將名相整理出十類的脈絡:

  • 成法:助益修行的法。
  • 修法:應該修行的法。
  • 覺法:應該看透的法。
  • 滅法:應該滅除的法。
  • 退法:使修行退步的法。
  • 增法:使修行進步的法。
  • 難解法:深奧的法。
  • 生法:應該使其產生、發生的法。
  • 知法:應該了解的法。
  • 證法:應該證知的法。

(一〇)第二分十上經第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遊鴦伽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詣瞻婆城,止宿伽伽側。

以十五日月滿時,世尊在露地坐,大眾圍遶,竟夜說法,告舍利弗:「今者四方諸比丘集,皆各精勤,睡眠,欲聞說法,吾患背痛,欲小止息,卿今可為諸比丘說法。」

時,舍利弗受佛教已,爾時世尊即四褺僧伽梨,偃右脅臥如師子,累足而臥。

爾時,耆年舍利弗告諸比丘:「今我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舍利弗告諸比丘:「有十上法,除眾結縛,得至泥洹,盡於苦際,又能具足五百五十法,今當分別,汝等善聽。諸比丘!有一成法、一修法、一覺法、一滅法、一退法、一增法、一難解法、一生法、一知法、一證法。云何一成法[*]?謂於諸善法能不放逸。云何一修法?謂常自念身。云何一覺法?謂有漏觸。云何一滅法?謂是我慢。云何一退法?謂不惡露觀。云何一增法?謂惡露觀。云何一難解法?謂無間定。云何一生法?謂有漏解脫。云何一知法?謂諸眾生皆仰食存。云何一證法?謂無礙心解脫

「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覺法、二滅法、二退法、二增法、二難解法、二生法、二知法、二證法。云何二成法[*]?謂知慙、知愧。云何二修法?謂。云何二覺法?謂。云何二滅法?謂無明。云何二退法?謂毀戒、破見。云何二增法?戒具、見具。云何二難解法?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云何二生法?盡智無生智。云何二知法?謂是處、非處。云何二證法?謂與解脫。

「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覺法、三滅法、三退法、三增法、三難解法、三生法、三知法、三證法。云何三成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耳聞法音,三者法法成就。云何三修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云何三覺法?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云何三滅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云何三退法?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三增法?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云何三難解法?謂三難解:賢聖難解、聞法難解、如來難解。云何三生法?謂三相: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云何三知法?謂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捨離一切諸有為法,彼名為盡。云何三證法?謂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諸比丘!是為三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覺法、四滅法、四退法、四增法、四難解法、四生法、四知法、四證法。云何四成法[*]?謂:一者住中國,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謹慎,四者宿植善本。云何四修法?謂四念處: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云何四覺法?謂四食:摶食、觸食、念食、識食。云何四滅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云何四退法?謂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云何四增法?謂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扼[*]。云何四難解法?謂有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云何四生法?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云何四知法?謂四辯才:法辯、義辯、辭辯、應辯。云何四證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諸比丘!是為四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五成法[*]、五修法、五覺法、五滅法、五退法、五增法、五難解法、五生法、五知法、五證法。云何五成法[*]?謂五滅盡枝:一者信佛、如來、至真,十號具足;二者無病,身常安隱;三者質直無有諛諂,直趣如來涅槃徑路;四者專心不亂,諷誦不忘;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聖行盡於苦本。云何五修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五覺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云何五滅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云何五退法?謂五心礙結:一者比丘疑佛,疑佛已,則不親近,不親近已,則不恭敬,是為初心礙結;又比丘於法、於眾、於戒,有穿漏行、不真正行、為汙染行,不親近戒,亦不恭敬,是為四心礙結;又復比丘於梵行人生惡害心,心不喜樂,以麁惡言而毀罵之,是為五心礙結。云何五增法?謂五喜本:一悅、二念、三猗、四樂、五定。

「云何五難解法?謂五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未解得解,未盡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若比丘聞佛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思惟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便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實智,是為初解脫入。於是,比丘聞法歡喜已,受持諷誦,亦復歡喜,為他人說,亦復歡喜,思惟分別,亦復歡喜,於法得定,亦復如是。

「云何五生法?謂賢聖五智定:一者修三昧現樂後樂,生內外智。二者賢聖無愛,生內外智。三者諸佛賢聖之所修行,生內外智。四者猗[*]寂滅相,獨而無侶,而生內外智。五者於三昧一心入、一心起,生內外智。云何五知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念,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因欲起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妬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云何五證法?謂五無學聚:無學戒聚、定聚、慧聚、解脫聚、解脫知見聚,是為五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六成法[*]、六修法、六覺法、六滅法、六退法、六增法、六難解法、六生法、六知法、六證法。云何六成法[*]?謂六重法: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云何六?於是,比丘身常行慈,敬梵行者,住仁愛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無雜。復次,比丘口慈、意慈,以法得養及鉢中餘,與人共之,不懷彼此。復次,比丘聖所行戒,不犯不毀,無有染汙,智者所稱,善具足持,成就定意。復次,比丘成就賢聖出要,平等盡苦,正見及諸梵行,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於眾,無有諍訟,獨行不雜。

「云何六修法?謂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云何六覺法?謂六內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云何六滅法?謂六愛:色愛、聲愛、香、味、觸、法愛。云何六退法?謂六不敬法: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增法?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難解法?謂六無上:見無上、聞無上、利養無上、戒無上、恭敬無上、念無上。云何六生法?謂六等法:於是,比丘眼見色無憂無喜,住捨專念,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不喜不憂,住捨專念。

「云何六知法?謂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餘比丘言:『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脫更生瞋恚者,無有是處。佛言:除瞋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心;行捨解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如是。云何六證法?謂六神通:一者神足通證,二者天耳通證,三者知他心通證,四者宿命通證,五者天眼通證,六者漏盡通證。是為六十法。諸比丘!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覺法、七滅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難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證法。云何七成法[*]?謂七財:信財、戒財、慙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是為七財。云何七修法?謂七覺意。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修法、修精進、修喜、修猗、修定、修捨,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

「云何七覺法?謂七識住處:若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識住。復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復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復有眾生,一身一想,徧淨天是,是四識住。或有眾生,空處住,是五識住,或識處住,是六識住。或不用處住,是七識住。云何七滅法?謂七使法:欲愛使、有愛使、見使、慢使、瞋恚使、無明使、疑使。

「云何七退法?謂七非法:謂比丘無信、無慙、無愧、少聞、懈墮、多忘、無智。云何七增法?謂七正法:於是,比丘有信、有慚、有愧、多聞、不懈墮、強記、有智。云何七難解法?謂七正善法:於是,比丘好義、好法、好知時、好知足、好自攝、好集眾、好分別人。云何七生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云何七知法?謂七勤:勤於戒行、勤滅貪欲、勤破邪見、勤於多聞、勤於精進、勤於正念、勤於禪定。云何七證法?謂七漏盡力:於是,漏盡比丘於一切諸苦、、滅、出要如實知見。觀欲如火坑,亦如刀劍,知欲見欲,不貪於欲,心不住欲。漏盡比丘逆順觀察,如實覺知,如實見已,世間貪嫉、惡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處,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多修多行。諸比丘!是為七十法,如實不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覺法、八滅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難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證法。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不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為八?於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慙愧心,有愛有敬,是謂初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復次,依世尊住,隨時請問,此法云何?義何所趣?時,諸尊長即為開演甚深義理,是為二因緣。既聞法已,身心樂靜,是為三因緣。既樂靜已,不為遮道無益雜論,彼到眾中,或自說法,或請他說,猶復不捨賢聖默然,是為四因緣。多聞廣博,守持不忘,諸法深奧,上中下善,義味諦誠,梵行具足,聞已入心,見不流動,是為五因緣。修習精勤,滅惡增善,勉力堪任,不捨斯法,是為六因緣。有以智慧知起滅法,賢聖所趣,能盡苦際,是為七因緣。觀五受陰,生相、滅相,此、色集、色滅,此,此識、識集、識滅,是為八因緣。未得梵行而有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謂賢聖八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覺法?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云何八滅法?謂八邪: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退法?謂八懈怠法,何謂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於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臥息。』懈怠比丘即便臥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復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過足,身體沈重,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寢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懈怠比丘設執事,便作是念:『我今日執事,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今宜寢息。』懈怠比丘即便寢息。懈怠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豫臥息。』懈怠比丘即便臥息。懈怠比丘設少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身體疲極,不能堪任坐禪、經行,我今宜當臥息。』懈怠比丘即便臥息。懈怠比丘設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必有疲極,今者不得坐禪、經行,當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六懈怠比丘。設遇小,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篤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當須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懈怠比丘所患已,復作是念:『我病瘥[*]未久,身體羸瘦,不能堪任坐禪、經行,宜自寢息。』懈怠比丘即尋寢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云何八增法?謂八不怠。

「云何八精進?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還,即作是念:『我身體輕便,少於睡眠,宜可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是為初精進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飽滿,氣力充足,宜勤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有執事,便作是念:『我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欲執事,便作是念:『明當執事,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設有行來,便作是念:『我朝行來,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尋精進。精進比丘設欲行來,便作是念:『我明當行,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設遇患時,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終,今宜精進。』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精進比丘患得小瘥[*],復作是念:『我病初瘥[*],或更增動,廢我行道,今宜精進坐禪、經行。』未得者得,未獲者獲,未證者證,於是,比丘即便精進坐禪、經行,是為八。

「云何八難解法?謂八不閑妨修梵行。云何八?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有人生地獄中,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如來、至真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在畜生中、餓鬼中、長壽天中、邊地無識、無佛法處,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或有眾生生於中國,而有邪見,懷顛倒心,惡行成就,必入地獄,是為不閑處,不得修梵行。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或有眾生生於中國,聾、盲、瘖瘂,不得聞法、修行梵行,是為不閑處,不得修行梵行。如來、至真、等正覺不出世間,無有能說微妙法,寂滅無為,向菩提道,而有眾生生於中國,彼諸根具足,堪受聖教,而不值佛,不得修行梵行,是為八不閑。

「云何八生法?謂八大人覺:道當少欲,多欲非道;道當知足,無厭非道;道當閑靜,樂眾非道;道當自守,戱笑非道;道當精進,懈怠非道;道當專念,多忘非道;道當定意,亂意非道;道當智慧,愚癡非道。云何八知法?謂八除入: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初除入。內有色想,觀外色無量,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二除入。內無色想,外觀色少,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三除入。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若好若醜,常觀常念,是為四除入。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光、青見,譬如青蓮華,亦如青波羅奈衣,純一青色、青光、青見,作如是想,常觀常念,是為五除入。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光、黃見,譬如黃華、黃波羅奈[*]衣,黃色、黃光、黃見,常念常觀,作如是想,是為六除入。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色、赤光、赤見,譬如赤華、赤波羅奈[*]衣,純一赤色、赤光、赤見,常觀常念,作如是想,是為七除入。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白色、白光、白見,譬如白華、白波羅奈[*]衣,純一白色、白光、白見,常觀常念,作如是想,是為八除入。

「云何八證法?謂八解脫:內有色想,觀外色,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諸比丘!是為八十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覺法、九滅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難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證法。云何九成法[*]?謂九淨滅支法:戒淨滅支[*]、心淨滅支[*]、見淨滅支[*]、度疑淨滅支[*]、分別淨滅支[*]、道淨滅支[*]、除淨滅支[*]、無欲淨滅支[*]、解脫淨滅支[*]。云何九修法?謂九喜本: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如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

「云何九覺法?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或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居。

「云何九滅法?謂九愛本: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云何九退法?謂九惱法: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云何九增法?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

「云何九難解法?謂九梵行:若比丘有信而不持戒,則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聞,則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不能說法,則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不能養眾,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不能於大眾中廣演法言,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能於大眾廣演法言,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能在大眾廣演法言,而不得四禪,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能於大眾廣演法言,又得四禪,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在大眾中廣演法言,又得四禪,不於八解脫逆順遊行,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於大眾中廣演法言,具足四禪,於八解脫逆順遊行,則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在大眾中廣演法言,得四禪,於八解脫逆順遊行,然不能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能在大眾廣演法言,成就四禪,於八解脫逆順遊行,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則梵行具足。

「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云何九知法?謂九異法:因界異、生觸異。因觸異、生受異。因受異、生想異。因想異、生集異。因集異、生欲異。因欲異、生利異。因利異、生求異。因求異、生煩惱異。🄐云何九證法?謂九盡:若入初禪,則聲刺🄑滅。入第二禪,則覺觀刺🄒滅。入第三禪,則喜刺滅。入第四禪,則出入息刺滅。入空處,則色想刺滅。入識處,則空想刺滅。入不用處,則識想刺滅。入有想無想處,則不用想刺滅。入滅盡定,則想受刺滅。諸比丘!是為九十法,如實不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復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覺法、十滅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難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云何十成法[*]?謂十救法:一者比丘二百五十戒具,威儀亦具,見有小罪,生大怖畏,平等學戒,心無傾斜🄓。二者得善知識。三者言語中正,多所合🄔受。四者好求善法,分布不恡。五者諸梵行人有所施設佐助,不以為勞,難為能為,亦教人為。六者多聞,聞便能持,未曾有忘。七者精進🄕,滅不善法,增長善法。八者常自專念,無有他想,憶本善行,若在目前。九者智慧成就,觀法生滅,以賢聖律而斷苦本。十者樂於閑居,專念思惟,於禪中間無有調戲

「云何十修法?謂十正行: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云何十覺法?謂十色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云何十滅法?謂十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云何十退法?謂十不善行迹:身殺、盜、婬,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增法?謂十善行:身不殺、盜、婬,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難解法?謂十賢聖居:一者比丘除滅五枝,二者成就六枝,三者捨一,四者依四,五者滅異諦,六者勝妙求,七者無濁🄗,八者身行已立,九者心解脫,十者慧解脫

「云何十生法?謂十稱譽處:若比丘自得信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得信者。自持戒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持戒者。自少欲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少欲者。自知足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知足者。自樂閑靜,為他人說,亦復稱歎樂閑靜者。自多聞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多聞者。自精進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精進者。自專念已,為他人說,亦復稱歎諸專念者。自得禪定,為他人說,亦復稱歎得禪定者。自得智慧,為他人說,亦復稱歎得智慧者。

「云何十知法?謂十滅法:正見之人能滅邪見,諸緣邪見,起無數惡,亦盡除滅。諸因正見,生無數善,盡得成就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正智之人能滅邪智,諸因邪智,起無數惡,悉皆🄘除滅;諸因正智,起無數善法,盡得成就。云何十證法?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諸比丘!是為百法,如實無虛,如來知已,平等說法。」

爾時,舍利弗佛所印可,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瞻婆」,巴利本作 Campā。

「伽伽」,巴利本作 Gaggarā。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捐」,聖本作「損」。

「睡眠」,大正藏原為「眠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睡眠」。[*]

「小」,大正藏原為「少」,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小」。

「褺」,大正藏原為「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褺」。

「泥洹」,巴利本作 Nibbāna。

「成法」,宋、元、明三本作「多成法」。[*]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謂」,宋、元、明三本作「謂不」。

「法法成就」,宋、元、明三本作「非惡露觀」。

「三昧」,巴利本作 Samādhi。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宋、元、明三本作「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宋、元、明三本作「生處:欲處、色處、無色處」。

「賢聖難解、聞法難解、如來」,宋、元、明三本作「三摩提相難解、三摩提住相難解、三摩提起相」。

「三相: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宋、元、明三本作「空、無相、無作」。

「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捨離一切諸有為法,彼名為盡」,宋、元、明三本作「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四」,宋、元、明三本作「四天人」。

「輪」,宋、元二本作「輪備悉具有天人四輪迴轉生長莊滿於諸善」,明本作「輪備悉具有天人四輪迴轉生長莊嚴於諸善」。

「自謹慎」,宋、元、明三本作「宿曾發精願」。

「我」,宋、元、明三本作「見」。

「見」,宋、元、明三本作「我」。

「扼」,宋、元、明三本作「枙」。[*]

「集」,宋本作「習」。

「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宋本作「苦智、習智、滅智、道智」,元、明二本作「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四辯才:法辯、義辯、辭辯、應辯」,宋、元、明三本作「知小、知大、知無量、知無邊法」。

「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大正藏未標明何部大藏經作「有法須身證有法須念證有法須眼證有法須慧證」。

「虛」,大正藏原為「空」,今依據高麗藏、宋、明、聖四本改作「虛」。

宋本無「枝」字。

宋本無「徑路」二字。

「掉」,宋、元、明三本作「調」。

「害」,大正藏原為「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害」。

「猗」,宋本作「倚」。[*]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念」字。

「天」,宋、元、明、聖四本作「天念」。

「香」,宋、元、明三本作「香愛」。

大正藏在「香」字之後有一「愛」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敬」,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敬」。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是」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法」字。

「謂」,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

「何」,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何」。

「法深奧」,宋、元、明三本作「深奧法」。

「諦誠」,宋、元、明三本作「誠諦」。

「增」,大正藏原為「僧」,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增」

大正藏無「此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志」,大正藏原為「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志」。[*]

大正藏在「得」字之後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聖本無「尋」字。

「瘥」,大正藏原為「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宋、元、明三本無「能」字。

「眠」,聖本作「臥」。

「欲」,宋、元、明三本作「應」。

「明」,宋、元、明三本作「朝」。

「作」,聖本作「生」。

「就」,聖本作「熟」。

宋、元、明三本無「修行梵行」四字。

「不閑處,不得修行梵行」,大正藏原為「不閑」,宋、元、明三本作「不閑處,不得修行梵行」,聖本無「不閑處,不得修行梵行」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閑處,不得修行梵行」。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波羅奈」,大正藏原為「波羅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羅奈」。[*]

「波羅奈」,巴利本作 Bārāna。

「觀外」,大正藏原為「外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外」。

「內有色想,觀外」,大正藏原為「色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內有色想,觀外」。

「無」,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支」,大正藏原為「枝」,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支」。[*]

元本無「干」字。

「憎」,宋、元二本作「增」。

大正藏無「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有多聞」,大正藏原為「多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多聞」。

「若」,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大正藏無「不淨」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因界」,大正藏原為「生果異、因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因界」。

🄐 大正藏在「生煩惱異」後有「因煩惱異」四字,今依宋、元、明三本刪去。

🄑 「刺」,大正藏原為「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刺」。

🄒 「刺」,大正藏原為「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刺」。

🄓 「斜」,大正藏原為「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斜」。

🄔 「合」,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合」。

🄕 「進」,宋、元、明三本作「勤」。

🄖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智」。

🄗 「濁」,明本作「漏」。

🄘 「悉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 大正藏在此校勘標示「三本以歡喜奉行為卷第九終,第二分以下為卷第十」,三本指宋、元、明三本,三本以第十經一經為卷第九,並將第十一經列入第十卷。查磧砂藏、永樂北藏、萬曆嘉興藏、福州藏四藏皆將「(一一)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增一經第七」列在第十卷內。

[註解]

伽伽池:名為伽伽羅的睡蓮池。

竟夜:整夜。

耆年:長老??。

成法:助益修行的法。

修法:應該修行的法。

覺法:應該覺悟的法。

滅法:應該滅除的法。

退法:使修行退步的法。

增法:使修行進步的法。

難解法:深奧的法。

生法:應該使其產生、發生的法。

知法:應該了解的法。

證法:應該證知的法。

念身:繫念在身體上,覺知當下身體的狀態或本質。又譯為「身至念」。

有漏觸:引起煩惱的觸。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因為認為五陰有我而有的傲慢。

惡露觀:即「不淨觀」,以心念專注觀察身體各組成成分的不淨,可以對治貪欲。「惡露」指不乾淨的。

無間定:沒有任何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的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間斷的定;直接的定」。

有漏解脫:不為名聞利養所動之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動搖之智」。??

無礙心解脫:不可動搖的心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動心解脫」。??

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名:「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

色:「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愛:(對於結所繫法的)貪愛。

破見:毀壞正見。

戒具、見具:持守淨戒、具有正見。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24經:「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清淨身、口、意三業),然後修四念處。」

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有因緣(條件)使得眾生有垢;有因緣(條件)使得眾生清淨。參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1經:「有因、有緣眾生有垢,有因、有緣眾生清淨」,卷二十六第711經:「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

是處、非處:處,道理。知道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

明:智慧;徹底明白佛法。「無明」的對稱。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九810經。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四輪法:四個輪轉天上人間不墮惡趣的條件。?? c.f. 吉祥經,增支部4集31經/輪經

中國:有佛法流傳的地方。

五喜本:五個增加喜悅的特質??(按:巴利本此處為五根)

五解脫入:五個依之修行能獲得解脫的途徑:(1)從師長聽聞佛法、(2)讀誦佛法、(3)為他人解說佛法、(4)依法修觀、(5)修止。因此而能正確地理解佛法,因為正確地理解佛法而能歡悅,因為歡悅而能歡喜,因為歡喜而能輕安,因為輕安而能覺樂,因為覺樂而能心定,因為心定而能發起智慧乃至解脫。又譯作「五解脫處」。

中阿含經對應翻譯: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解脫處,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云何為五?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若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一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賢聖五智定:具備五種智慧的賢聖定/修賢聖定而生起的五種智慧??

大毗婆沙論三十一卷十頁云:如契經說:如來成就五聖智三摩地。云何為五?一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是聖離染。二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非愚者所近,是智者所讚。三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現樂後樂。四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寂靜微妙,是止息道,令心一趣,有所證得。五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正念故入;正念故出。問:此五聖智三摩地、誰幾智性?答:此五皆是世俗智性。有作是說:皆八智性。謂除滅智,及他心智。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皆六智性。謂除苦、集、滅、他心智。評曰:如是所說,雖亦有理;然契經中說此五種,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別故。問:此五聖智三摩地、何力所攝?答:皆處非處智力所攝。
十增經

(八)哪些是應該使之生出的五法呢?正定五智:『此定有現樂在與未來樂之果報。』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是聖的、精神的。』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不被劣惡人實行。』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是寂靜的、勝妙的、已得安息的、已達統一的、不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的。』就生起各自的智;『我具念地進、出此定。』就生起各自的智,這些是應該使之生出的五法。

修三昧現樂後樂:修習三昧有當下生起的樂,以及未來的樂果。

內外智:由定所生的智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各自的智」。??

賢聖無愛:賢聖的、超越對世俗事物的貪愛。

猗寂滅相,獨而無侶: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個定是寂靜的、勝妙的、得安息的、到達專一性的、不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的」。

於三昧一心入、一心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具念地進、出此定」。??

不樂、不念:不感到快樂、不惦記。

五無學聚: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包括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又作「五分法身」。

六重法:六種比丘讓人敬重的法。身口意慈;不吝分享托缽所得;持守聖戒;成就梵行。

獨行無雜:所行一致,無有雜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合一、一致性」。??

定意:得初禪至第四禪。(Ref(七四)中阿含長壽王品八念經第三的讀經拾得)??

平等盡苦:徹底地斷盡所有的苦。

六無上:??六無上對應經文:增支部6集30經/無上經(詳細解釋)、增支部6集140經、增支部6集8經

六等法:六根對六境不起貪喜或排斥,專心一意安住在捨心上。

依無欲、依寂滅、依遠離:??

七使法:七種驅使人、讓人不能休息的煩惱。又譯為 「七使」、「七隨眠」。

強記:記憶力特強。

七正善法:??

七漏盡定:??

南傳對應經文:

(十)哪些是應該被作證的七法呢?七諸漏已盡之力: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以正確之慧善見一切行是無常的,學友們!凡諸漏已盡的比丘以正確之慧善見一切行是無常的者,這是諸漏已盡的比丘之力,由於此力,比丘自稱漏的滅盡:『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以正確之慧善見欲如炭火坑,學友們!凡……(中略)『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比丘的心是傾向遠離的、斜向遠離的、坡斜向遠離的、在遠離上的、極樂於離欲的、從能被一切漏住立的法終結的,學友們!凡……(中略)『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已修習、已善修習四念住,學友們!凡……(中略)『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已修習、已善修習五根,學友們!凡……(中略)『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已修習、已善修習七覺支,學友們!凡……(中略)『我的諸漏被滅盡。』
  再者,學友們!這裡,諸漏已盡的比丘已修習、已善修習八支聖道,學友們!凡諸漏已盡的比丘已修習、已善修習八支聖道者,這是諸漏已盡的比丘之力,由於此力,比丘自稱漏的滅盡:『我的諸漏被滅盡。』這些是應該被作證的七法。

集:集起;生起。

味:快樂的滋味,能讓人回味、愛著。

過:過患。

如實知見: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見到。又譯為「如實知、如實見」。

見不流動:不輕易改變見解。

堪任:能夠擔當、有熱忱。

八懈怠:八個心存懈怠的人找藉口的例子。詳見《增支部尼柯耶》集8〈雙品8〉|第80經

行來:往來。

豫:事先,通「預」。

患:這邊指生病的意思。

困篤:病勢沉重。

瘥:病痊癒。

八不閑妨修梵行:八種難以修學佛法的地方、狀況。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壽命極長的天界,例如色界最高天「無想天」的壽命五百大劫,無色界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劫)、邊地無佛法處、或雖然生在中國(有佛法流傳的地區)卻懷有邪見、生在中國而聾盲瘖瘂、不遇如來。詳見《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2〉第124經、《增壹阿含經》〈八難品42〉第1經、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8〈居士品3〉第29經。

瘖瘂:不能說話,指啞巴。

八大人覺:八種有成就的人的念頭:(1)少欲覺、(2)知足覺、(3)閑靜覺、(4)自守覺、(5)精進覺、(6)專念覺、(7)定意覺、(8)智慧覺,詳見《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 7〕第74經念經。又譯作「大人之念」、「大人八念」,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八種大丈夫的思惟、想法」。

八除入:發起勝知勝見以征服對色的貪愛的八種禪定方法。通常前四除處可用不淨觀來修,後四除處則轉換為淨觀。又譯為「八除處」、「八勝處」。

九淨滅支:九種徹底清淨的要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九種遍淨勤奮支」按:南傳的「九成法」和「九修法」與北傳相比內容對調。

戒淨滅支:持戒清淨。

心淨滅支:禪定心清淨,指正確地證得禪定。

見淨滅支:知見清淨;見解清淨。可以解為斷除「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也有解為如實知四聖諦。

度疑淨滅支:清除對於真理、三寶的懷疑猶豫。度疑是超越、克服了疑惑。

分別淨滅支:對於正道、邪道辨識清楚明白。

道淨滅支:知道修行的道路,清楚明白。

除淨滅支:清楚明白修道終點的智慧。??

無欲淨滅支:??

解脫淨滅支:??

九喜本:九種本於歡喜而生的法:(如理作意、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心生歡喜而喜愛修行,喜愛修行而欣悅輕安,欣悅輕安而安樂,安樂而能得定,得定而能如實知,如實知而能捨離,捨離而無欲,無欲而解脫,類似的次第參見《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5〉第43經不思經。又譯為「九喜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九個根植於如理作意的法:當如理作意時,則欣悅被生起;對喜悅者,喜被生起;對意喜者,身變得寧靜;身已寧靜者感受樂;對有樂者,心入定;在心得定時,如實知、見;如實知、見者厭;厭者離染,從離貪被解脫」。

九愛本:九種本於愛而生的法:因為渴愛而有尋求,因為尋求而有獲得,因為獲得而有處置,因為處置而有欲貪,因為欲貪而有執著,因為執著而有嫉妒,因為嫉妒而有防衛,因為防衛而有保護。詳見《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大緣方便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九個根植於渴愛的法:緣於渴愛而有遍求;緣於遍求而有得到;緣於得到而有決斷;緣於決斷而有欲貪;緣於欲貪而有取著;緣於取著而持有;緣於持有而有慳吝;緣於慳吝而有守護;因為守護之故而有拿杖、拿刀、鬥諍、異執、諍論、指責、離間語、妄語等種種惡不善法生成」。

九惱法:九種引生嫌恨的情況:認為有人(1)已經找我麻煩、(2)正在找我麻煩、(3)將要找我麻煩、(4)已經找我所喜愛的(人事物的)麻煩、(5)正在找我喜愛的(人事物的)麻煩、(6)將要找我喜愛的(人事物的)麻煩、(7)已經幫助我所討厭的(人事物)、(8)正在幫助我所討厭的(人事物)、(9)將要幫助我所討厭的(人事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九種嫌恨事」。

九梵行:??

盡想:觀滅盡煩惱,止息一切苦的涅槃。

無欲想:觀無愛欲能離煩惱生死。

九盡:諸受漸次寂滅的九個階段,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七474經。

好求善法,分布不恡:喜好學習善法,且不吝分享、流傳。「恡」是「吝」的異體字。

施設:辦理(事務)。

佐助:輔助;幫助。

十賢聖居:十個賢聖所居住的境界,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的境界。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46〉第2經、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護品2〉第20經。

除滅五枝:斷除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成就六枝:成就對六根的守護;當六根對六境時,不喜不憂而安住於捨,有正念、正知。

捨一:以正念守護心。

依四:依於四種事;《成實論》表示可解讀四種事為著糞掃衣、常行乞食、依樹下坐、服陳棄藥,也可解讀為熟思而遠離(惡象、惡馬等)、熟思而習近(衣服、飲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亂、疲勞等)、熟思而忍受(寒熱等)。相當的南傳經文解釋為後者。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解釋作四神足

滅異諦:捨棄外道以為真實的各種邪見。

勝妙求:超越種種的希求、執著。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離諸求」或「離四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尋求已捨並徹底衰滅」。

無濁想:捨斷欲貪的念頭(欲覺)、生氣的念頭(恚覺)、加害的念頭(害覺)。

身行已立:該以身體做的事已達到了,可解為達到並住於第四禪。

十稱譽處:十個應自己奉行、為他人說、並稱讚他人奉行的談論主題:(1)得信、(2)持戒、(3)少欲、(4)知足、(5)樂閑靜、(6)多聞、(7)精進、(8)專念、(9)得禪定、(10)得智慧。按:佛陀鼓勵比丘談論這十個主題,而不要去談論國王、盜賊、大臣等等世俗亂七八糟的主題,詳見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雙品7〉第70經

諸緣邪見,起無數惡,亦盡除滅:各種由於有邪見而生起的無數種惡法,也都完全除去、消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八懈怠」和「八精進」的例子值得我們一一反省,例如乞不到食,懈怠的人覺得餓肚子沒力氣而休息,精進的人覺得餓肚子身體輕便而修行;吃飽了飯,懈怠的人覺得吃飽了想睡而休息,精進的人覺得吃飽有力氣而修行;身體生病,懈怠的人覺得身體差不適合修行而休息,精進的人覺知無常及苦而修行。諸如此類,正如俗話說:「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修行進退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


本經列舉十類法,每一類又一一列舉了一法至十法,整理如下表所示,其中咖啡色者表示在《眾集經》中曾經提過的法:

十上法
成法
(助益修行的法)
於諸善法能不放逸 知慙、知愧親近善友、耳聞法音、法法成就四輪法(住中國、近善友、自謹慎、宿植善本) 五滅盡枝六重法七財八因緣九淨滅支十救
修法
(應該修行的法)
常自念身止與觀 三三昧四念處五根六念七覺意賢聖八道九喜本十正行
覺法
(應該看透的法)
有漏觸名與色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四食五受陰六內入七識住處世八法九眾生居十色入
滅法
(應該滅除的法)
我慢無明、愛欲愛、有愛、無有愛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愛本十邪行
退法
(使修行退步的法)
不惡露觀毀戒、破見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五心礙結六不敬法七非法八懈怠九惱十不善行迹
增法
(使修行進步的法)
惡露觀戒具、見具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扼五喜本六敬法七正法八精進九無惱十善行
難解法
(深奧的法)
無間定有因有緣,眾生生垢;有因有緣,眾生得淨賢聖難解、聞法難解、如來難解四聖諦五解脫入六無上七正善八不閑妨修梵行九梵行十賢聖居
生法
(應該使其產生、發生的法)
有漏解脫盡智、無生智息止相、精進相、捨離相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賢聖五智定六等法七想八大人覺九想十稱譽處
知法
(應該了解的法)
諸眾生皆仰食存是處、非處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無色界、捨離一切諸有為法彼名為盡)四辯才(法辯、義辯、辭辯、應辯)五出要界六出要界七勤八除入九異十滅
證法
(應該證知的法)
無礙心解脫明、解脫三明四沙門果五無學聚六神通七漏盡力八解脫九盡十無學

經文中是對應此表格從上到下縱向的說明,而我們閱讀時也可以試著從左到右橫向的閱讀。


關於本經所提到的法數,可透過底下所列的參考經典,幫助理解:

一法
二法
  • 二修法:《本事經》提到「若有苾芻於空閑處,常樂宴坐,勤修內心奢摩他定,不離靜慮,成就明淨毘鉢舍那,守護自心令無散亂,於諸善法修集無厭」。
三法
  • 三增法:《本事經》提到「若有苾芻,尊重正法、愛樂正法...。如是苾芻隨念正法,常樂永斷貪不善根,無貪善根修令圓滿;常樂永斷瞋不善根,無瞋善根修令圓滿;常樂永斷癡不善根,無癡善根修令圓滿。修三善根得圓滿已,修四念住亦令圓滿」。
四法
五法
六法
七法

[進階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十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8/17 19:4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32280540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