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導讀:安般念]

「安般」是「出入息(呼吸)」的音譯,又譯為「安那般那」。觀呼吸以修禪定的方法,即稱為「安般念」。

(一)[0581c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羅雲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

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莫數起著想,  恒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壞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  敬奉師長尊。」

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恒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

爾時,世尊作是教勅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坐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世尊告曰:「於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又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遶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念,繫心鼻頭,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喜安,遊於初禪。有覺、有觀息,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遊於二禪。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遊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造[*]正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

是時,尊者羅雲已成羅漢,便從[*]坐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漏除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論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論持禁戒者,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得,  一切結使盡。」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七

[校勘]

卷第八首,〔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

〔之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M. 62. Rāhulovāda.

  ???

羅雲~Rāhula.

  ???

羅雲+(曰)【宋】【元】【明】

  「羅雲」,宋、元、明三本作「羅雲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祇桓=祇洹【宋】*【元】*【明】*

  「祇桓」,宋、元、明三本作「祇洹」。
  「祇洹」,大正藏原為「祇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祇洹」。

持=捨除【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捨除」。
  「捨除」,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捨除」。

安般~Ānāpāna.

  ???

之=心【宋】

  「之」,宋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本改作「心」。

除滅=除盡【宋】【元】【明】

  「除滅」,宋、元、明三本作「除盡」。
  「除盡」,大正藏原為「除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盡」。

莫數=數莫【宋】【元】【明】

  「莫數」,宋、元、明三本作「數莫」。
  「數莫」,大正藏原為「莫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數莫」。

戴奉敬=所戴奉【宋】【元】【明】

  「戴奉敬」,宋、元、明三本作「所戴奉」。
  「所戴奉」,大正藏原為「戴奉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戴奉」。

〔是〕-【聖】

  聖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今〕-【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師=獅【明】

  「師」,明本作「獅」。
  「獅」,大正藏原為「師」,今依據明本改作「獅」。

於=如【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入)+息【聖】

  「息」,聖本作「入息」。
  大正藏無「入」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又=有【宋】【元】【明】

  「又」,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惱亂=亂惱【宋】【元】【明】

  「惱亂」,宋、元、明三本作「亂惱」。
  「亂惱」,大正藏原為「惱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亂惱」。

〔已羅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羅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已羅雲」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佛足遶〕-【聖】,〔佛足〕-【宋】

  ????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持=歡【聖】

  「持」,聖本作「歡」。
  「歡」,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聖本改作「歡」。

〔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歡=觀【宋】【元】【明】

  「歡」,宋、元、明三本作「觀」。
  「觀」,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

守=專【宋】【元】【明】

  「守」,宋、元、明三本作「專」。
  「專」,大正藏原為「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專」。

十=千【聖】

  「十」,聖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聖本改作「千」。

計+(劫)【聖】

  「計」,聖本作「計劫」。
  大正藏無「劫」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彼=被【元】

  「彼」,元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元本改作「被」。

起=趣【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趣」。
  「趣」,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常)+行【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常行」。
  大正藏無「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有【聖】

  「復」,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正=等【宋】【元】【明】【聖】*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等」。

苦習=苦集【元】【明】

  「苦習」,元、明二本作「苦集」。
  「苦集」,大正藏原為「苦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苦集」。

(阿)+羅漢【宋】【元】【明】

  「羅漢」,宋、元、明三本作「阿羅漢」。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漏=媱【宋】【元】,=妄【明】,=望【聖】

  ????

論=諸【宋】*【元】*【明】*

  「論」,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譯」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羅雲: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不毀禁戒,誦讀不懈」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羅睺羅」。

分衛:「乞食」的音譯,即佛教出家人向在家人募得食物以維持生存。

獅子吼:以百獸之王獅子的吼聲,形容聖者說法內容真實且具震撼力。

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果氣息是由心而出入,也覺知氣息是由心而出入。這裡「心」可指心念,表示覺知身(氣息)與心的交互影響,例如緩慢深長的呼吸接著輕安的樂受,這樂受是否有造成貪著的心,或沒有造成貪著的心,這也是「四念處」中由粗至細,由身念住漸次進展到受念住、心念住的過程。另一種解法是將「心」解為心臟,表示覺知氣息經由肺循環交換氧氣後,藉由心臟的體循環將氧氣帶至全身或二氧化碳帶出全身,但若照這種解法,則應屬於「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步驟的一部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安般念的次第
  1. 出息長亦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覺知呼吸的長短。這是在不刻意控制呼吸的前提下觀察呼吸,例如通常在剛開始打坐時呼吸較短,之後漸漸變得較長。
  2. 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覺知呼吸的冷暖。這個步驟在其他經典中沒有提到,也較不易觀察,是選項而非必要的步驟。
  3. 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漸漸擴展到覺知呼吸的整個過程,甚至呼吸散布到全身的過程。第一個步驟中覺知呼吸的長短,可說已覺知了呼吸的開始及結束,在此階段隨著呼吸自然的緩慢深長,覺知得更完整,在開始及結束的中間也覺知到。
  4. 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覺知呼吸的有無。在呼吸越來越緩慢深長、心念越來越純淨後,呼吸可緩慢到似有似無,甚至最後自然暫停。
  5. 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覺知身(呼吸)與心的交互影響,例如緩慢深長的呼吸會造成輕安的樂受,這樂受是否有造成貪著的心,或沒有造成貪著的心。這也是「四念處」中由粗至細,由身念住漸次進展到受念住、心念住的過程。文字上,另一種解法是將「心」解為心臟,表示覺知氣息經由肺循環交換氧氣後,藉由心臟的體循環將氧氣帶至全身或二氧化碳帶出全身,但若照這種解法,則應屬於「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步驟的一部分。

經由安般念的修習,而能漸次證得初禪至四禪,「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甚至進而引發神通、證得解脫。

修行安般念初步的重點在於訓練專注,並非一定要觀察到呼吸的什麼現象,因此詳細的步驟並非一成不變,各經論中記載自然也會略有不同。

關於修習安般念步驟更詳細說明的經文,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尤其是第803經

  • 羅雲尊者能持禁戒

羅雲尊者十幾歲就出家,是佛教僧團中第一位沙彌。小朋友自然調皮搗蛋,羅雲沙彌也不例外,常說謊作弄別人。於是佛陀為他開示說謊的壞處,詳見《中阿含經》卷3〈2 業相應品〉第14經羅云經、《法句譬喻經》等經律所載。

在精進修行後,調皮犯戒的羅雲沙彌成為本經中佛陀稱讚能持禁戒第一的尊者,可見修行的成效。

  • 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在提到四無量心的修習前,多了一段,提到可一一觀察自身的地、水、火、風、空和外界相同,進而體會地、水、火、風、空都是無我的,而不執著、不起貪心;由於不執著,因此對於不合意的地、水、火、風、空也不會起瞋心。

增壹阿含經卷第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安般品之二

(二)[0582c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云何為二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轉輪聖王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二人出現於世間甚為難得。」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譯」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譯」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A. II. 6. 2.

  ???

(是謂比丘)+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謂比丘此」。
  大正藏無「是謂比丘」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二人+(者)【宋】【元】【明】

  「二人」,宋、元、明三本作「二人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對應經典]

 

(三)[0583a0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云何為二人?所謂辟支佛出現世間甚為難得;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出現世間甚為難得。是謂,比丘!此二人者出現於世甚為難得。」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四)[0583a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在於世間,甚為煩惱。云何為二法?所謂1作眾惡本,起諸怨嫌,復2不造善行諸德之本。是謂,比丘!二法甚為煩惱。是故,諸比丘!當覺知此煩惱法,亦當覺知不煩惱法。諸煩惱之法,當念斷除;不煩惱[*]之法,當念修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有此)+二【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有此二」。
  大正藏無「有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念斷除=離之【宋】【元】【明】

  「念斷除」,宋、元、明三本作「離之」。
  「離之」,大正藏原為「念斷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離之」。

[註解]

[對應經典]

 

(五)[0583a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邪見眾生所念、所趣及餘諸行,一切無可貴者,世間人民所不貪樂。所以然者,以其邪見不善故也。猶如有諸苦菓之子。所謂苦[*]菓、苦蔘子、葶藶子、畢地槃持子,及諸餘苦子,便於良地種此諸子,然後生苗猶復故苦。所以然者,以其子本苦故。此邪見眾生亦復如是,所作身行、口行、意行,所趣、所念及諸惡行,一切無可貴者,世間人民所不貪樂。所以然者,以其邪見惡不善故。是故,諸比丘!當除邪見,習行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菓=果【宋】*【元】*【明】*

  「菓」,宋、元、明三本作「果」。
  「果」,大正藏原為「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葶藶=亭歷【宋】【聖】

  「葶藶」,宋、聖二本作「亭歷」。
  「亭歷」,大正藏原為「葶藶」,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亭歷」。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世間人民所不貪樂:世間人民不會喜歡。(因為邪見引發的身、口、意行還有報應,終究是苦的。)

[對應經典]

 

(六)[0583b0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正見眾生所念、所趣及諸餘行,一切盡可貴敬,世間人民所可貪樂。所以者何?以其正見妙故。猶如有諸甜[*]菓,若甘蔗、若蒲桃[*]菓,及諸一切甘美之[*]菓,有人修治良地,而取種之,然後生子皆悉甘美,人所貪樂。所以然者,以其[*]菓子本甘美故。此正見眾生亦復如是,所念、所趣及諸餘行,一切皆可貪樂,世間人民無不喜者。所以者何?以其正見妙故。是故,諸比丘!當習行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本=大【聖】

  「本」,聖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本」,今依據聖本改作「大」。

諸餘=餘諸【宋】【元】【明】

  「諸餘」,宋、元、明三本作「餘諸」。
  「餘諸」,大正藏原為「諸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諸」。

[註解]

[對應經典]

 

(七)[0583b1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在閑靜[*]之處,獨自思惟,便生是念:「諸有生民,興愛欲想,便生欲愛,晝夜習之,無有厭足。」

爾時,尊者阿難向暮即從坐起,著衣正服,便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向在靜閑之處,便生此念:『諸有眾生,興欲愛想,便生欲愛,長夜習之,無有厭足。』」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諸有人民,興欲愛想,便增欲想,長夜習之,無有厭足。所以者何?昔者,阿難!過去世時有轉輪聖王,名曰頂生,以法治化,無有奸罔,七寶成就。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謂七寶。復有千子,勇猛強壯,能降伏諸惡,統領四天下不加刀杖。阿難當知,爾時頂生聖王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閻浮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亦曾從耆年長老邊聞:「西有瞿耶尼土,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今當往統彼國土。』爾時,阿難!頂生適生斯念,將四部兵,從此閻浮地沒,便往至瞿耶尼土。

「爾時,彼土人民見聖王來,皆悉前迎,禮跪問訊:『善來,大王!今此瞿耶尼國,人民熾盛,唯願聖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聖王頂生即於瞿耶尼統領人民,乃經數百千年。

「是時,聖王頂生復於餘時便生此念:『我有閻浮提,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于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亦曾從長年許聞:「復有弗[*]于逮,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今當往統彼國土,以法治化。』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念,將四部兵,從瞿耶尼沒,便往至弗于逮。

「爾時,彼土人民見聖王來,皆悉前迎,禮跪問訊,異口同響而作是語:『善來,大王!今此弗[*]于逮,人民熾盛,多諸珍寶,唯願大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於弗[*]于逮統領人民,經百千萬歲。

「是時,聖王頂生復於餘時便生此念:『我於閻浮提,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于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今亦復有此弗[*]于逮國,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亦曾從耆年長老邊聞:「復有欝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所為自由,無固守者。壽不中夭,正壽千歲。在彼壽終必生天上,不墮餘趣,著劫波育衣,食自然粳米。」我今當往統領彼國土,以法治化。』

「[*]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念,將四部兵,從弗[*]于逮沒,便往至欝單[*]越。遙見彼土青色,見已,便問左右臣曰:『汝等普見此土欝然[*]青色不乎?』對曰:『唯然,見之。』王告群臣曰:『此是柔軟之草,軟若天衣而無有異。此等諸賢當於斯坐。』小復前行,遙見彼土然黃色,便告諸臣曰:『汝等普見此土晃然黃色不乎?』對曰:『皆悉見之。』大王曰:『此名自然粳米,此等諸賢恒食此食。如今卿等,亦當食此粳米。』爾時,聖王小復前行,復見彼土普悉平正,遙見高臺顯望殊特,復告諸臣:『汝等頗見此土普地平正乎?』對曰:『如是,皆悉見之。』大王報曰:『此名劫波育樹衣,汝等亦復當著此樹衣。』

「[*]爾時,阿難!彼土人民見大王來,皆起前迎,禮跪問訊,異音同[*]響而作是說:『善來,聖王!此[*]欝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唯願大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於[*]欝單越統領人民,乃[*]經百千萬歲。

「是時,頂生聖王復於餘時便生此念:『我今有閻浮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于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弗[*]于逮及此[*]欝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亦曾從耆年長老邊聞:「有三十三天,快樂無比,壽命極長,衣食自然,玉女營從,不可稱計。」我今當往領彼天宮,以法治化。』

「[*]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念,將四部兵,從[*]欝單越沒,便往至三十三天上。爾時,天帝釋遙見頂生聖王來,便作是說:『善來,大王!可就此坐。』[*]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共釋提桓因一處坐。二人共坐,不可分別,顏貌舉動,言語聲[*]響,一而不異。[*]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在彼,乃[*]經數千百歲已,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閻浮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于膝;亦有瞿耶尼,亦復有弗[*]于逮,亦復有[*]欝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今至此三十三天,我今宜可害此天帝釋,便於此間獨王諸天。』[*]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此念,即於座上而自退墮,至閻浮里地,及四部兵皆悉落墮。爾時,亦失輪寶,莫知所在,象寶、馬寶同時命終,珠寶自滅,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斯皆命終。

「爾時,頂生聖王身得重病,諸宗族親屬普悉運集,問訊王病:『云何,大王!若使大王命終之後,有人來問此義:「頂生大王臨命終時,有何言教?」設有此問,當何以報之?』頂生聖王報曰:『若使我命終,命終之後有人問者,以此報之:「頂生王者,領此四天下而無厭足,復至三十三天,在彼[*]經數百千歲,意猶生貪,欲害天帝,便自墮落,即取命終。」』

「汝今,阿難!勿懷狐疑。爾時,頂生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時頂生王者即我身是。爾時,我領此四天下,及至三十三天,於五欲中,無有厭足。阿難!當以此方便,證知所趣,興貪欲心,倍增其想,於愛欲中而無厭足;欲求厭足,當從聖賢智慧中求。」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便說此偈:

婬如時雨,  於欲無厭足;
 樂少而苦多,  智者所屏棄。
 正使受天欲,  五樂而自娛;
 不如斷愛心,  正覺之弟子。
 貪欲延億劫,  福盡還入獄;
 受樂幾時,  輒受地獄痛。

「是故,阿難!當以此方便,知於欲而去欲,永不興其想。當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愛欲=欲愛【宋】【元】【明】

  「愛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愛」。
  「欲愛」,大正藏原為「愛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欲愛」。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靜閑=閑靜【宋】【元】【明】【聖】

  「靜閑」,宋、元、明、聖四本作「閑靜」。
  「閑靜」,大正藏原為「靜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閑靜」。

無有=有無【聖】

  「無有」,聖本作「有無」。
  「有無」,大正藏原為「無有」,今依據聖本改作「有無」。

奸罔=姦詐【宋】【元】【明】,=姧偽【聖】

  ????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強=彊【聖】

  「強」,聖本作「彊」。
  「彊」,大正藏原為「強」,今依據聖本改作「彊」。

〔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時阿難=阿難爾時【元】【明】*

  「爾時阿難」,元、明二本作「阿難爾時」。
  「阿難爾時」,大正藏原為「爾時阿難」,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阿難爾時」。

頂生+(聖王)【宋】【元】【明】

  「頂生」,宋、元、明三本作「頂生聖王」。
  大正藏無「聖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從【宋】【元】【明】

  「從」,宋、元、明三本作「便從」。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生)【聖】

  「便」,聖本作「便生」。
  大正藏無「生」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提=便【宋】【元】【明】

  「提」,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于=乎【聖】*

  「于」,聖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聖本改作「乎」。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響=嚮【聖】*

  「響」,聖本作「嚮」。
  「嚮」,大正藏原為「響」,今依據聖本改作「嚮」。

〔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經=逕【聖】*

  「經」,聖本作「逕」。
  「逕」,大正藏原為「經」,今依據聖本改作「逕」。

提=便【宋】【元】【明】,=地【聖】

  ????

欝單越=欝單曰【宋】【元】【明】【聖】*

  「欝單越」,宋、元、明、聖四本作「欝單曰」。
  「欝單曰」,大正藏原為「欝單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欝單曰」。

千歲=千年【宋】【元】【明】

  「千歲」,宋、元、明三本作「千年」。
  「千年」,大正藏原為「千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千年」。

〔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青=清【聖】*

  「青」,聖本作「清」。
  「清」,大正藏原為「青」,今依據聖本改作「清」。

(皆悉)+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皆悉見」。
  大正藏無「皆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當=常【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常」。

斯=其【聖】

  「斯」,聖本作「其」。
  「其」,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聖本改作「其」。

〔不〕-【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如是)+皆【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如是皆」。
  大正藏無「如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告)+曰【宋】【元】【明】,(報)+曰【聖】

  ????

土=地【宋】【元】【明】

  「土」,宋、元、明三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地」。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千百歲=百千年【宋】【元】【明】

  「千百歲」,宋、元、明三本作「百千年」。
  「百千年」,大正藏原為「千百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百千年」。

今=復【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落墮=墮落【宋】【元】【明】

  「落墮」,宋、元、明三本作「墮落」。
  「墮落」,大正藏原為「落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墮落」。

亦=即【聖】

  「亦」,聖本作「即」。
  「即」,大正藏原為「亦」,今依據聖本改作「即」。

〔屬〕-【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屬」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病=疾【宋】【元】【明】【聖】

  「病」,宋、元、明、聖四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疾」。

大=天【宋】【元】【明】

  「大」,宋、元、明三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命終〕-【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命終」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命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貪=命【聖】

  「貪」,聖本作「命」。
  「命」,大正藏原為「貪」,今依據聖本改作「命」。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屏=摒【元】【明】,=迸【聖】

  ????

欲=樂【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

如=知【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貪欲延=食福經【宋】【元】【明】

  「貪欲延」,宋、元、明三本作「食福經」。
  「食福經」,大正藏原為「貪欲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福經」。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生民:人民。

向暮:傍晚。

頂生:遠古以前的一位轉輪聖王,極有福報,財寶無數,統一人間四大洲後拜訪忉利天,天帝釋分一半的座位給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頂生王還不滿足,起了篡天帝釋位的念頭,此時卻墜落回人間,重病而死。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詳見卷八〈安般品 17〉第7經、《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0經四洲經

奸罔:奸詐欺騙。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瞻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熾盛:繁盛。

瞿耶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二百五十歲,義譯為「西牛貨洲」,因為此洲以牛作為貨幣。另譯為「瞿陀尼」、「拘耶尼」、「拘陀尼」、「瞿陀尼迦」。

弗于逮: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五百歲,義譯為「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身形殊勝。另譯為「弗婆提舍」、「弗婆提」、「弗婆鞞陀提」。

欝單越: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多羅提舍」、「鬱單曰」。

劫波育:棉花樹的音譯,為錦葵科棉屬灌木,高約一至二公尺,其蒴果成熟綻裂後,露出棉籽表皮長出的柔軟茸毛,即為棉花,可織布。又譯為「劫貝」。

劫波育樹衣:棉布衣;棉花樹所生產的棉花所織成的衣服。

欝:茂盛的樣子。「欝」是「鬱」的異體字。

晃:明亮。

汝等頗見此土普地平正乎:你們可見到這土地平整方正嗎?(這是因為棉花樹的蒴果表面具鉤刺,極易黏人衣物,要劃分界限清楚的走道,以方便採收。)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卿等見欝單曰洲中,若干種樹,淨妙嚴飾,種種綵色,在欄楯裏耶?」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又稱為「忉利天」。

貪婬如時雨:對貪愛的沉溺如同及時雨(是一陣子突然而來的)。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天雨妙珍寶」。

詎:不料、哪知;豈、何,表示反問的語氣。讀音同「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八)[0584c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生漏婆羅門便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生漏婆羅門白世尊曰:「當云何觀惡知識人?」

世尊告曰:「當觀如觀月。」

婆羅門曰:「當云何觀善知識?」

世尊告曰:「當觀如觀月。」

婆羅門曰:「沙門瞿曇今所說者,略說其要,未解廣義。唯願瞿曇廣普說義,使未解者解。」

世尊告曰:「婆羅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

婆羅門對曰:「如是,瞿曇!」生漏婆羅門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猶如,婆羅門!月末之月,晝夜周旋,但有其損,未有其盈。彼以減損,或復有時而月不現,無有見者。此亦如是,婆羅門!若惡知識,[*]經歷晝夜,漸無有信,無有戒,無有聞,無有施,無有智慧,彼以無有信、戒、聞、施、智慧,是時彼惡知識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是故,婆羅門!我今說是惡知識者,猶如月末之月。[*]猶如,婆羅門!月初生時,隨所經過日夜,光明漸增,稍稍盛滿,便於十五日具足盛滿,一切眾生靡不見者。如是,婆羅門!若善知識,[*]經歷日夜,增益信、戒、聞、施、智慧。彼以增益信、戒、施、聞、智慧,爾時善知識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故,婆羅門!我今說此善知識所趣,猶月盛滿。」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若人有貪欲,  瞋恚癡不盡;
 於善漸有減,  猶如月向盡。
 若人無貪欲,  瞋恚癡亦盡;
 於善漸有增,  猶如月盛滿。

「是故,婆羅門!當學如月初。」

爾時,生漏婆羅門白世尊曰:「善哉!瞿曇!猶如屈者得伸,冥者見明,迷者見路,於闇冥然明。此亦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為我說法,我今自歸世尊及法、眾僧,自今以往,聽我為優婆塞,盡形壽不殺生……」

爾時,生漏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cf. A. V. 31. Verses.,[No. 26(148)]

  ????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猶如婆羅門=婆羅門猶如【元】【聖】*

  「猶如婆羅門」,元、聖二本作「婆羅門猶如」。
  「婆羅門猶如」,大正藏原為「猶如婆羅門」,今依據元、聖二本改作「婆羅門猶如」。

入=生【宋】【元】【明】

  「入」,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生=滿【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滿」。
  「滿」,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滿」。

隨所=若【宋】【元】【明】

  「隨所」,宋、元、明三本作「若」。
  「若」,大正藏原為「隨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盛=成【宋】【元】【明】

  「盛」,宋、元、明三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善哉+(善哉)【宋】【元】【明】

  「善哉」,宋、元、明三本作「善哉善哉」。
  大正藏無「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註解]

生漏: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又譯為「生聞」。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對應經典]

 

(九)[0585a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知識法,亦當說惡知識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惡知識法?於是,比丘!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於豪族出家學道,餘比丘者卑賤家出家。』依己姓望,毀訾餘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極精進奉諸正法,餘比丘者不精進持戒。』復以此義,毀呰他人,而自貢高,是謂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者復作是念:『我三昧成就,餘比丘者無有三昧,心意錯亂,而不一定。』彼依此三昧,常自貢高,毀呰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復作是念:『我智慧第一,此餘比丘無有智慧。』彼依此智慧,而自貢高,毀呰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復次,惡知識人復作是念:『我今常得飯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此餘比丘不能得此供養之具。』彼依此利養之物,而自貢高,毀呰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是謂,比丘!惡知識人行此邪業。

「彼云何為善知識之法?於是,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豪族家生,此餘比丘不是豪族家。』己身與彼而無有異,是謂名為善知識法。

「復次,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餘比丘不持戒行。』己身與彼無有增減,彼依此戒,不自貢高,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復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此餘比丘意亂不定。』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三昧,不自貢高,亦不毀呰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智慧成就,此餘比丘無有智慧。』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智慧,不自貢高,亦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能得衣被、飯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此餘比丘不能得衣被、[*]飯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利養,不自貢高,亦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與汝分別惡知識法,亦復與汝說善知識法。是故,諸比丘!惡知識法當共遠離,善知識法念共修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訾=呰【宋】【元】【明】【聖】

  「訾」,宋、元、明、聖四本作「呰」。
  「呰」,大正藏原為「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呰」。

(名)+為【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呰=訾【聖】

  「呰」,聖本作「訾」。
  「訾」,大正藏原為「呰」,今依據聖本改作「訾」。

惡知識+(人)【宋】【元】【明】

  「惡知識」,宋、元、明三本作「惡知識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能」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養=給【聖】

  「養」,聖本作「給」。
  「給」,大正藏原為「養」,今依據聖本改作「給」。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亦)+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亦不」。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毀+(呰)【聖】

  「毀」,聖本作「毀呰」。
  大正藏無「呰」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疾病=病瘦【宋】【元】【明】

  「疾病」,宋、元、明三本作「病瘦」。
  「病瘦」,大正藏原為「疾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病瘦」。

[註解]

毀呰:詆毀;說人短處,毀謗他人。

貢高:自認為高人一等。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褒己貶他

惡知識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甚至詆毀他人。舉例來說,自己身世好、別人身世差;自己精進持戒、別人不精進持戒;自己成就定境、別人心意散亂;自己很有智慧、別人沒有智慧;自己衣食無缺、別人生活困苦。

善知識沒有自我的執著,不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也不會去詆毀他人。這樣也才能當別人的善知識。

在現象來說,善知識也明白自己精進持戒、成就定慧,但更清楚了解戒、定、慧是由因緣而生,是由行八正道而得的善果,只是因緣法則的呈現,而沒有該執著的自我,否則因執著自我而詆毀他人則是會導致惡果的惡行了。

  • 如何辨別善知識?

佛陀常教導弟子如何辨別善知識,最常見的是以觀察對方的「戒」作為開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4經表示應當依據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這五個條件,找到該親近奉事的比丘。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8經教導我們要觀察對方的戒行,觀察他是否清淨;看他遭遇苦難時的反應;並和他交談以知他的智慧。這些都要在長時間、用心、以智慧觀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膚淺的表相。

也可說是觀察對方是否相應於戒、定、慧,是否沒有貪、瞋、癡。

《中阿含經》卷36〈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則列出十個條件:修習禁戒、廣學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於燕坐、知足、常行於念、常行精進、修行智慧、諸漏已盡。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80經則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見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念,內心寂靜,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澁行」),才應奉事。

本經及《中阿含經》卷二十一〈長壽王品2〉第85經真人經則進一步表示:如果因為我出身高、我持戒、我成就禪定、我有智慧、我得到好的供養,而「自貴賤他」,就不是善知識的作為。

這也呼應最前面佛陀說的「慚、愧」的條件,善知識不會自我抬舉,而是修證無我。

至於神通感應、道場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師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條件之內。

(一〇)[0585c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尼拘留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國中豪貴諸大釋種五百餘人,欲有所論,集普義講堂。爾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詣彼釋種所,語彼釋種言:「云何,諸君!此中頗有沙門、婆羅門及世俗人,能與吾共論議乎?」

爾時,眾多釋報世典婆羅門曰:「此中今有二人,高才博學,居在迦毘羅越國。云何為二人?一名周利槃特比丘,二名瞿曇,釋種如來.至真.等正覺。眾中少知無聞,亦無智慧,言語醜陋,不別去就,如此槃特之比。又此迦維羅越一國之中,無知無聞,亦無黠慧,為人醜陋,多諸穢惡,如此[*]瞿曇之比。汝今可與彼論議。設婆羅門能與彼二人論議得勝者,我等五百餘人,便當供養隨時所須,亦當相惠純金。」

爾時,婆羅門便生此心:「此迦毘羅越釋種,悉皆聰明,多諸技術,姦宄虛偽,無有正行。設吾與彼二人論議而得勝者,何足為奇,或復彼人得吾便者,便為愚者所伏。」思此二理,「吾不堪與彼論議也。」作是語已,便退而去。

是時,周利槃特到時持鉢,入迦毘羅越乞食。時,世典婆羅門遙見周利槃特來,便作是念:「我今當往問彼人義。」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至比丘所,語周利槃特曰:「沙門!為字何等?」

周利槃特曰:「止!婆羅門!何須問字?所以來此欲問義者,時可問之。」

婆羅門言:「沙門!能與吾共論議乎?」

周利槃特言:「我今尚能與梵天論議,何況與汝盲無目人乎?」

婆羅門言:「盲者即非無目人乎?無目則非盲耶?此是一義,豈非煩重。」

是時,周利槃特便騰逝空中作十八變。爾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此沙門止有神足,不解論議;設當與吾解此義者,身便當與作弟子。」

是時,尊者舍利弗以天耳聽聞有是語:「周利槃特與世典婆羅門作此論議。」是時,尊者舍利弗即變身作槃特形,隱槃特形,使不復現,語婆羅門曰:「汝婆羅門!若作是念:『此沙門[*]止有神足,不堪論議。』者,汝今諦聽,吾當說之,報汝向議,依此論本,當更引喻。汝今,婆羅門!名字何等?」

婆羅門曰:「吾名梵天。」

周利槃特問曰:「汝是丈夫乎?」

婆羅門曰:「吾是丈夫。」

復問:「是人乎?」

婆羅門報曰:「是人。」

周利槃特問曰:「云何,婆羅門!丈夫亦是人,人亦是丈夫,此亦是一義,豈非煩重乎?然,婆羅門!盲與無目,此義不同。」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名之為盲?」

周利槃特曰:「猶如不見今世、後世,生者、滅者,善色、惡色,若好、若醜,眾生所造善惡之行,如實而不知,永無所覩,故稱之為盲。」

婆羅門曰:「云何為無眼者乎?」

周利槃特曰:「眼者,無上智慧之眼。彼人無此智慧之眼,故稱[*]之為無目也。」

婆羅門言:「止!止!沙門!捨此雜論,我今欲問深義。云何,沙門!頗不依法得涅槃乎?」

周利報曰:「不依五盛陰而得涅槃。」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此五盛陰有緣生耶?無緣生乎?」

周利槃特對曰:「此五盛陰有緣生,非無緣也。」

婆羅門曰:「何等是五盛陰緣?」

比丘曰:「愛是緣也。」

婆羅門曰:「何者是愛?」

比丘報曰:「生者是也。」

婆羅門曰:「何者名為生?」

比丘曰:「即愛是也。」

婆羅門曰:「愛有何道?」

沙門曰:「賢聖八品道是。所謂正見、正業、正語、正命、正行、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名為賢聖八品道。」

爾時,周利槃特廣為說法已,婆羅門從比丘聞如此教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即於其處,身中刀風起而命終。是時,尊者舍利弗還復其形,飛在空中,還詣所止。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比丘往至普集講堂眾多釋種所。到已,語彼釋言:「汝等速辦蘇油、薪柴,往耶維世典婆羅門。」

是時,釋種即辦蘇、油,往耶維世典婆羅門。於四道頭起鍮婆,各各相率,便往至尊者周利槃特比丘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時,諸釋種以此偈,向尊者周利槃特說曰:

耶維起鍮婆,  不違尊者教;
 我等獲大利,  得遇此福祐。」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便以此偈而報釋曰:

「今轉尊法輪,  降伏諸外道;
 智慧如大海,  此來降梵志。
 所作善惡行,  去來今現在;
 億劫不忘失,  是故當作福。」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廣與彼諸釋種說法已,諸釋白周利槃特言:「若尊者須衣被、飲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我等盡當事事供給,唯願受請,勿拒微情。」時,尊者周利槃特默然可之。

爾時,諸釋種聞尊者周利槃特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眾〕-【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眾」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諸)+釋種【宋】【元】【明】

  「釋種」,宋、元、明三本作「諸釋種」。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瞿曇=瞿蜜【宋】*【元】*【明】*

  「瞿曇」,宋、元、明三本作「瞿蜜」。
  「瞿蜜」,大正藏原為「瞿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瞿蜜」。

知=智【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

迦維羅越=迦毘羅越【明】

  「迦維羅越」,明本作「迦毘羅越」。
  「迦毘羅越」,大正藏原為「迦維羅越」,今依據明本改作「迦毘羅越」。

醜陋=醜惡【宋】【元】【明】【聖】

  「醜陋」,宋、元、明、聖四本作「醜惡」。
  「醜惡」,大正藏原為「醜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醜惡」。

穢惡=惡穢【宋】【元】【明】

  「穢惡」,宋、元、明三本作「惡穢」。
  「惡穢」,大正藏原為「穢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穢」。

千鎰=千兩【宋】【元】【明】【聖】

  「千鎰」,宋、元、明、聖四本作「千兩」。
  「千兩」,大正藏原為「千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千兩」。

(彼)+婆【宋】【元】【明】

  「婆」,宋、元、明三本作「彼婆」。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技=伎【聖】

  「技」,聖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聖本改作「伎」。

宄=室【聖】

  「宄」,聖本作「室」。
  「室」,大正藏原為「宄」,今依據聖本改作「室」。

時+(着衣)【聖】

  「時」,聖本作「時着衣」。
  大正藏無「着衣」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義=議【宋】

  「義」,宋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本改作「議」。

則=即【宋】【元】【明】

  「則」,宋、元、明三本作「即」。
  「即」,大正藏原為「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即」。

止=只【宋】*【元】*【明】*,=正【聖】

  ????

議=義【元】【明】

  「議」,元、明二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義」。

此=比【元】

  「此」,元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周利+(槃特)【宋】【元】【明】

  「周利」,宋、元、明三本作「周利槃特」。
  大正藏無「槃特」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正命〕-【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正命」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正命」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種〕-【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蘇=酥【宋】【元】【明】

  「蘇」,宋、元、明三本作「酥」。
  「酥」,大正藏原為「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酥」。

(諸)+釋種【宋】【元】【明】

  「釋種」,宋、元、明三本作「諸釋種」。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蘇=薪【宋】【元】【明】

  「蘇」,宋、元、明三本作「薪」。
  「薪」,大正藏原為「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薪」。

〔尊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尊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尊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耶維=維耶【宋】【元】【明】

  「耶維」,宋、元、明三本作「維耶」。
  「維耶」,大正藏原為「耶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維耶」。

[註解]

釋翅: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尼拘留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樹園」、「尼拘律園」。

普義講堂:大眾議論用的講堂。

迦毘羅越:即「釋翅」的另譯,佛陀出生的地方。

周利槃特: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能化形體,作若干變」第一。他原來極為愚笨,後來在佛陀教導下掃地悟道。又譯為「周利般特」。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鎰:重量的單位,相當於二十兩或二十四兩。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刀風:形容人將死時體內組織支解而造成劇痛。

耶維:火化。又譯為闍維、蛇旬、荼毘。

鍮婆:供養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偷婆、浮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釋迦族人想要騙世典婆羅門去受佛教化,所以先跟他提佛陀及周利槃特尊者很有名,又跟他說這兩位對他應該是小菜一疊,很容易辯贏,如果辯贏的話他們就會供養世典婆羅門,贈與千金。

世典婆羅門認為沒有這麼便宜的事,當中恐怕有詐,因此拒絕了這提議。

後來世典婆羅門在路上遇到周利槃特尊者而跟他交談。周利槃特尊者在掃地悟道前極為愚鈍,算是沒讀過書,雖然悟道後突然思路清晰,畢竟沒受過多少教育,說話的文字不甚講究。世典婆羅門一和周利槃特尊者說話,就知道這個人沒文化,所以玩文字遊戲,想在文字上辯贏他。

周利槃特尊者此時想要以神通教化世典婆羅門,但世典婆羅門毫不在意,認為要能在義理上辯贏他的人才是值得師法的對象。

舍利弗尊者此時知道了,就以神足通變化出周利槃特尊者的身形而代打,以文字遊戲贏過世典婆羅門的文字遊戲,並引導他到佛法的義理,甚至點出佛法的因緣論。

世典婆羅門的善根相當深厚,一聽到因緣論,就得法眼淨了。

(一一)[0586c03]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提婆達兜惡人便往至婆羅留支王子所,告王子言:「昔者,民氓壽命極長,如今人壽不過百年。王子當知,人命無常,備不登位,中命終者不亦痛哉!王子,時可斷父王命,統領國人。我今當殺沙門瞿曇!作無上至真等正覺,於摩竭國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貫雲,靡所不照,如月雲消,眾星中明。」爾時,婆羅留支王子即收父王,著鐵牢中,更立臣佐,統領人民。

爾時,有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便聞提婆達兜教王子收父王,著鐵牢中,更立臣佐。是時,眾多比丘乞食,還歸所在,攝舉衣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朝入城乞食,聞提婆達兜愚人教王子使收父王,閉著牢獄,更立臣佐。復勅王子言:『汝殺父王,我害如來,於此摩竭國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爾時,臣佐亦行非法;臣佐已行非法,爾時王太子亦行非法;太子已行非法,爾時群臣、長吏亦行非法;群臣、長吏已行非法,爾時國界人民亦行非法;國界人民已行非法,爾時人眾兵馬亦行非法;兵眾已行非法,爾時日月倒錯運度失時;日月已失時,便無年歲;已無年歲,日差月錯,無復精光;日月已無精光,爾時星宿現怪。星宿已現變怪,便有暴風起;已有暴風起,神祇瞋恚;神祇已瞋恚,爾時風雨不時。爾時穀子在地者便不長大,人民之類、蜎飛蠕動,顏色改變,壽命極短。

「若復有時,王法治正,爾時群臣亦行正法;群臣已行正法,時王太子亦行正法;王太子已行正法,爾時長吏亦行正法;長吏已行正法,國界人民亦行正法;日月順常,風雨以時,災怪不現,神祇歡喜,五穀熾盛;君臣和穆相視,如兄如弟,終無增損;有形之類,顏色光潤,食自消化,無有災害,壽命極長,人所愛敬。」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猶如牛渡水,  導者而不正;
 一切皆不正,  斯由本導故。
 眾生亦如是,  眾中必有導;
 導者行非法,  況復下細人。
 萠類盡受苦,  由王法不正;
 以知非法行,  一切民亦然。
 猶如牛[*]渡水,  導者而行正;
 從者亦皆正,  斯由本導故。
 眾生亦如是,  眾中必有導;
 導者行正法,  況復下庶人。
 萠類盡受樂,  由王法教正;
 以知正法行,  一切民亦然。

「是故,諸比丘!當捨非法而行正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八

[校勘]

~A. IV. 70.

  ???

氓=萠【宋】【元】【明】【聖】

  「氓」,宋、元、明、聖四本作「萠」。
  「萠」,大正藏原為「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萠」。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食+(已)【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爾時臣佐亦行非法臣佐已行非法〕十四字-【聖】,(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主治化不以正理)+爾時【宋】【元】【明】

  ????

(風雨已不時)+爾時【宋】【元】【明】

  「爾時」,宋、元、明三本作「風雨已不時爾時」。
  大正藏無「風雨已不時」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渡=度【宋】【明】*

  「渡」,宋、明二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度」。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婆羅留支:阿闍世王之別稱。義譯折指、無指。阿闍世王初生時,相者言凶,其父遂令人從樓上拋下而不死,但斷損一指,故以為名。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摩竭陀」。

攝舉:整理、放置。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安般品第十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09/02 00:4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98539829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