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阿育王傳]《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及卷二十五,是《阿育王傳》(又譯為《阿育王經》)第一、二、五、十品的內容混雜入《雜阿含經》寫本中,這種情況不時發生於古代經典的傳抄過程,因為古代經卷以貝葉或竹簡撰寫,若有散落的情況,就會造成經卷的次序變動甚至經典之間某些章節的錯置。 雖然《阿育王傳》不是原先《雜阿含經》的內容,阿育王本身為西元前三世紀、佛滅百年左右的人物,比起佛經從口語流傳轉換至書寫的時間還早許多,《阿育王傳》的成書時間也甚早,因此有助於瞭解早期佛教流傳的歷史。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統治者,孔雀王朝是史上第一個統一印度的帝國,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廣闊的時期。他原先性情暴惡,信奉佛教後痛改前非,以正法治國,為孔雀王朝的顛峰時期,並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政權,遣使弘化佛教的範圍跨及亞洲、北非、歐洲地中海一帶。但因為印度人沒有撰寫及保存史書的習慣,印度本土缺乏記錄阿育王生平的典籍,除了近代出土的考古遺跡外,就屬漢譯的《阿育王傳》對阿育王的記錄最為豐富,因此《阿育王傳》是印度史學者極為重視的典籍。 第604經為《阿育王傳》〈本施土緣1〉、〈阿育王本緣2〉這二品的內容,當中除了記載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因緣、造八萬四千佛舍利塔的經過,也整理了許多重要的佛教史蹟和佛陀大弟子們最為人稱道的事件。以下地圖則標示出其中較重要的地名,方便同學們按圖索驥。 由於本經內容較長,因此特別用斜體字標題分段,以方便閱讀。 (六〇四)[0161b13]如是我聞:
「身色如金山, 端嚴甚微妙,
「大海及大地, 城郭并諸山, 佛變現如是神力。時,諸民人高聲唱言:「奇特未嘗有法!變現神力,如佛世尊,入城示現如是種種未曾有法。」如偈所說:
「地下即成平, 高地反為下, 時,彼世尊光相普照,如千日之焰,如偈所說:
「世尊身光明, 普照城邑⑥中, 阿育王前世供佛因緣 時,世尊順邑ⓕ而行。時,彼有兩童子,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戲。一名闍耶ⓖ,二名毘闍耶ⓗ,遙見世尊來,三十二大人相⑧莊嚴其體。時,闍耶童子心念言:「我當以麥麨⑨。」仍手捧細沙,著世尊鉢中。 時,毘闍耶合掌隨喜,如偈所說:
「見大悲世尊, 通身一尋⑩光, 時,彼童子而發願言:「以惠施善根功德,令得一天下一繖蓋王⑪,即於此生得供養諸佛。」如偈所說:
「牟尼知彼心, 及彼意所願, 時,闍耶以此善根,當得為王,王閻浮提⑭,乃至得成無上正覺,故世尊發微笑。 爾時,阿難見世尊發微笑,即便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諸佛世尊阿羅訶⑮三藐三佛陀⑯,非無因緣而能發微笑,今佛世尊以何因緣而發微笑?」如偈所說:
「世尊離調笑, 無上世中尊,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佛無有因緣亦不發笑,我今笑者,其有因緣。阿難當知,於我滅度百年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⑱統領一方,為轉輪王⑲,姓孔雀,名阿育ⓚ⑳,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㉑,當造八萬四千法王之塔,安樂無量眾生。 「如偈所說:
「於我滅度後, 是人當作王, 「阿難!取此鉢中所施之沙,捨著如來經行處,當行彼處。」 阿難受教,即取鉢沙,捨經行處。 阿育王父母的因緣 「阿難當知,於巴連弗邑,有王名曰月護㉓。彼王當生子,名曰頻頭娑羅ⓛ,當治彼國。彼復有子,名曰修師摩ⓜ。 「時,彼瞻婆㉔國有一婆羅門女,極為端正,令人樂見,為國所珍,諸相師輩見彼女相,即記彼女:『當為王妃,又生二子,一ⓝ當領一天下,一當出家學道,當成聖跡。』 「時,彼婆羅門聞彼相師所說,歡喜無量,即持其女,詣巴連弗邑,種種莊嚴,莊嚴其體,欲嫁與修師摩王子。相師云:『應嫁與頻頭娑羅王,彼女當生福德子,子當紹王基。』婆羅門即以其女嫁與此王。王見其女,端正有德,即為夫人。前夫人及諸婇女㉕見是夫人來,作是念言:『此女極為端正,國中所珍,王若與彼相娛樂者,棄捨我等,乃至目所不視。』 「諸女輩即使學習剃毛師業。彼悉學已,為王料理鬚ⓞ髮。料理之時,王大歡喜,即問彼女:『汝何所求欲?』女啟王言:『唯願王心愛念我耳!』如是三啟。 「時,王言:『我是剎利灌頂王㉖,汝是剃毛師,云何得愛念汝?』彼女白王言:『我非是下姓生,乃是高族婆羅門之女。相師語我父云:此女應嫁與國王。是故來至此耳。』王言:『若然者,誰令汝習下劣之業?』女啟王言:『是舊夫人及婇女令我學此。』 阿育王與兄弟爭寵 「王即勅言:『自今勿復習下業。』王即立為第一夫人。王恒與彼自相娛樂,仍便懷體,月滿生子,生時安隱,母無憂惱。過七日後,立字無憂ⓟ。又復生子,名曰離憂ⓠ。無憂者,身體麁澁㉗,父王不大附捉,情所不念。父ⓡ王欲試二子,呼賓伽羅阿ⓢ,語ⓣ婆羅門言:『和尚ⓤ㉘觀我諸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婆羅門言:『將㉙此諸子出城金殿園館中,於彼當觀其相。』乃至出往彼園。 「時,阿育王母語阿育言:『承王出金殿園館中,觀諸王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汝今云何不去?』阿育啟言:『王既不念我,亦復不樂見我。』母復言:『但往彼所。』阿育復啟:『母復勅㉚令往,今便往去,願母當送飲食。』母言:『如是。當出城去。』 「時,出門逢一大臣,名曰阿㝹羅陀。此臣問阿育言:『王子今至何所?』阿育答言:『聞大王出在金殿園館,觀諸王子,於我滅後,誰當作王。今往詣彼。』 「王先勅大臣:『若阿育來者,當使其乘老鈍象來,又復老人為眷屬。』時,阿育乘是老象,乃至園館中,於諸王子中地坐。 「時,諸王子各下飲食,阿育母以瓦器盛酪飯,送與阿育。如是諸王子各食飲食。時,父王問師言:『此中誰有王相,當紹我位?』時,彼相師視諸王子,見阿育具有王相,當得紹位。又作是念:『此阿育,王所不應ⓥ,我若語言當作王者,王必愁憂不樂。』即語言:『我今總記。』王報言:『如師所教。』師言:『此中若有乘好乘者,是人當作王。』時,諸王子聞彼所說,各念言:『我乘好乘。』時,阿育言:『我乘老宿象,我得作王。』 「時,王又復語師言:『願更為觀授ⓦ*記。』師復答言:『此中有第一座者,彼當作王。』諸王子各相謂言:『我坐第一座[*]。』阿育言:『我今坐地,是我勝座[*],我當作王。』 「復語師:『更為重觀。』師又報言:『此中上器、上食,此當得王。』乃至阿育念言:『我有勝乘、勝座[*]、勝食。』時,王觀子相畢,便即還宮。 「時,阿育母問阿育言:『誰當作王?婆羅門復記誰耶?』阿育啟言:『上乘、上座[*]、上器、上食,當作王子,自見當作王:老象為乘,以地為坐,素器盛食,粳米雜酪飯。』 「時,彼婆羅門知阿育當作王,數修敬其母。其母亦重餉㉛婆羅門,即便問言:『大王崩後,誰當作王?』師答言:『此不可說也。』如是乃至三問。師言:『吾當語汝,慎勿使人知,汝生此子,名曰阿育,是其人也。』夫人白言:『我聞此語,歡喜踊躍,若王聞者,於師所不生敬信,師今可還本住處;若子作王者,師當一切得吉利,盡形供養。』 阿育王平定邊疆 「時,頻頭娑ⓧ羅王邊國德ⓨ叉尸羅ⓩ㉜反。時,王語阿育:『汝將四兵㉝眾,平伐彼國。』王子去時,都不與Ⓐ兵甲。 「時,從者白王子言:『今往伐彼國,無有軍仗。云何得平?』阿育言:『我若為王,善根果報者,兵甲自然來。』應發是語時,尋聲地開,兵甲從地而出,即將四兵,往伐彼國。 「時,彼諸國民人聞阿育來,即平治道路,莊嚴城郭,執持吉瓶之水,及種種供養,奉迎王子,而作是言:『我等不反Ⓑ大王及阿育王子,然諸臣輩不利我等,我等是故違背Ⓒ聖化。』即以種種供養王子,請入城邑。平此國已,又使至伐佉沙國。 「時,彼二大力士為王平治道路,推諸山石。又復諸天宣令此國:『阿育當王此天下,汝等勿興逆意。』彼國王即便降伏。如是,乃至平此天下,至於海際。 「時,修師摩王子出外遊戲,又復遇逢一大臣,臣不修禮法,王子即使人打拍其身。大臣念言:『此王子未得王位,用性如是;若得王者,不可而當。又聞阿育得天下,得壞五百大臣,我等相與立阿育為王,領此天下。』 「又,德Ⓓ叉尸羅國反,諸臣共議:『令修師摩王子去。』王亦應可,即便往彼國,不能降伏。 大臣用計立阿育王 「時,父王復得重疾,王語諸臣:『吾今欲立修師摩為王,令阿育往至彼國。』時,諸臣欲令阿育作王,以黃物塗阿育體及面手脚已,諸臣白王言:『阿育王子今得重疾。』諸臣即Ⓔ便莊嚴阿育,將至王所:『今且立此子為王,我等後徐徐當立修師摩為王。』時,王聞此語,甚以不喜,憂愁不樂,默然不對。 「時,阿育心念口言:『我應正得王位者,諸天自然來,以水灌我頂,素繒㉞繫首。』尋聲諸天即以水灌阿育頂,素繒繫首。時,王見此相貌,極生愁惱,即便命終。 「阿育王如禮法殯葬父王已,即立阿㝹樓陀為大臣。 師摩王子討伐阿育王失敗 「時,修師摩王子聞父崩背㉟,今立阿育為王,心生不忍,即集諸兵,而來伐阿育。阿育王四門中,二門安二力士,第三門安大臣,自守東門。 「時,阿㝹樓陀大臣機關木象,又作阿育王像,像即騎象,安置東門外。又作無烟火坑聚,以物覆之。修師摩既來到時,阿㝹樓陀大臣語修師摩王子:『欲作王者,阿育在東門,可往伐之,能得此王者,自然得作王。』時,彼王子即趣東門,即墮火坑,便即死亡。 「爾時,有一大力士,名曰跋陀羅由陀Ⓕ,聞修師摩終亡,厭世,將無量眷屬,於佛法中出家學道,加勤精進,逮得漏盡,成阿羅漢道。 大臣和宮女輕賤阿育王 「阿育王正法治化。時,諸臣輩以Ⓖ我等共立阿育為王故,輕慢於王,不行君臣之禮,王亦自知諸臣輕慢於我。 「時,王語諸臣曰:『汝等可伐花果之樹,植於刺棘㊱。』諸臣答曰:『未Ⓗ甞見聞却除華果而植刺樹,而見除伐刺樹而植果實。』乃至王三勅令伐,彼亦不從。 「爾時,國王忿㊲諸大臣,即持利劍,殺五百大臣。又時,王將婇女眷屬,出外園中遊戲,見一無憂樹,華極敷盛㊳。王見已,此華樹與我同名。心懷歡喜。王形體醜陋,皮膚麁澁,諸婇女輩,心不愛王,憎惡王故,以手毀折無憂華樹。王從眠覺,見無憂樹華狼藉在地,心生忿怒,繫諸婇女,以火燒殺。王行暴惡,故曰暴惡阿育Ⓘ王。 暴惡阿育王立劊子手 「時,阿㝹樓陀大臣白王言:『王不應為是法。云何以手自殺人,諸臣婇女?王今當立屠殺之人,應有所殺,以付彼人。』王即宣教立屠殺者。彼有一山,名曰耆梨,中有一織師家。織師有一子,亦名耆梨Ⓙ,兇惡撾打繫縛小男小女,及捕水陸之生,乃至拒逆父母,是故世人傳云兇惡Ⓚ耆梨子。 「時,王諸使語彼:『汝能為王斬諸兇人不?』彼答曰:『一切閻浮提有罪者,我能淨除,況復此一方?』 「時,諸使輩還啟王言:『彼人已得兇惡者。』王言:『覓將來也!』諸使呼彼,彼答言:『小忍,先奉辭父母。』具說上事,父母言:『子不應行是事。』如是三勅,彼生不仁之心,即便殺父母已,然後乃至。 「諸使問曰:『何以經久不速來也?』時,彼兇惡具說上事。諸使者以是事具啟王。王即勅彼:『我所有罪人,事應至死,汝當知之。』彼啟王言:『為我作舍。』王乃至為其作舍屋室,極為端嚴,唯開一門,門亦極精嚴,於其中間,作治罪㊴之法羅Ⓛ列,狀如地獄,彼獄極為勝好。時,彼兇人啟王言:『今從王乞願,若人來入此中者,不復得出。』王答言:『如汝所啟乞願,當以與汝。』 「時,彼屠Ⓜ主往詣寺中,聽諸比丘說地獄事。時,有比丘講Ⓝ地獄經:『有眾生生地獄者,地獄即執彼罪人,以熱鐵鉗㊵鉗開其口,以熱鐵丸著其口中。次融銅灌口,次復鐵斧斬截其體,次復杻械㊶枷鏁㊷檢繫其身,次復火車鑪Ⓞ炭,次復鐵鑊㊸,次復灰河㊹,次復刀山劍樹。』具如天五使經㊺所說。彼屠[*]主具聞比丘說是諸事,關Ⓟ其住處,所作治罪之法如彼所說,按Ⓠ此法而治罪人。 比丘誤入屠殺舍 「又一時,商主將其婦入於大海,入海時,婦便生子,名曰為海。如是在海十有餘年,採諸重寶,還到本鄉,道中值五百賊,殺於商主,奪彼寶物。 「爾時,商主之子見父傷死,及失寶物,厭世間苦故,於如來法中出家學道,還Ⓡ其本土,遊行諸國,次至巴連弗邑。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城次第乞食㊻,誤入屠殺舍中。 「時,彼比丘遙見舍裏,見火車鑪[*]炭等治諸眾生,如地獄中,尋生恐怖,衣毛皆竪㊼,便欲出門。時,兇惡即往,執彼比丘言:『入此中者,無有得出,汝今於此而死。』比丘聞其所說,心生悲毒,泣淚滿目。兇主問曰:『汝云何如小兒啼?』 「爾時,比丘以偈答曰:
「『我不恐畏死, 志願求解脫, 比丘七日剋期取證 「爾時,兇主語比丘曰:『汝今必死,何所憂惱?』比丘復以哀言答云:『乞我少時生命,可至一月。』彼兇不聽。如是日數漸減,止於七日,彼即聽許。 「時,此比丘知將死不久,勇猛精進,坐禪息心,終不能得道。至於七日,時,王宮內人有事至死,送付兇惡之人,令治其罪。兇主將是女人著臼中,以杵擣之,令成碎末。 「時,比丘見是事,極厭惡此身:『嗚呼,苦哉!我不久亦當如是。』而說偈言:
「『嗚呼大悲師, 演說正妙法, 「如是勤方便,專精修佛法,斷除一切結,得成阿羅漢。 「時,彼凶惡人語此比丘:『期限已盡。』比丘問曰:『我不解爾之所說。』彼兇答曰:『先期七日,今既已滿。』比丘以偈答曰:
「『我心得解脫, 無明大黑闇, 比丘度阿育王 「爾時,彼兇主執彼比丘著鐵鑊油中,足與薪火,火終不然,假使然者,或復不熱。兇主見火不然,打拍使者,而自然火,火即猛盛;久久,開鐵鑊蓋,見彼比丘鐵鑊中蓮華上坐,生希有心,即啟國王,王即便嚴駕⑶,將無量眾,來看比丘。 「時,彼比丘調伏時至,即身昇虛空,猶如鴈⑷王,示種種變化,如偈所說。
「王見是比丘, 身昇在虛空,
「『我今有所白, 意中所不解, 「時,彼比丘而作是念:『我今調Ⓣ伏是王,多有所導,攝持佛法,當廣分布如來舍利,安樂無量眾生,於此閻浮提,盡令信三寶⑸。』以是因緣故,自顯其德。而向王說偈言:
「『我是佛弟子, 逮得諸漏盡, 「時,阿育王聞彼比丘所說,於佛所生大敬信,又白比丘言:『佛未滅度時,何所記說?』比丘答言:『佛記大王:「於我滅後,過百歲之時,於巴連弗邑,有三億⑹家,彼國有王,名曰阿育,當王此閻浮提,為轉輪王,正法治化;又復廣Ⓥ布我舍利,於閻浮提立八萬四千塔。」佛如是記大王。然大王今造此大地獄,殺害無量民人,王今宜應慈念一切眾生,施其無畏,令得安隱,佛之所記大王者,王當如法⑺修行。』而說偈言:
「『當行哀愍⑻心, 莫惱諸群生, 「時,彼阿育王於佛所極生敬信,合掌向比丘作禮:『我得大罪,今向比丘懺悔,我之所作甚為不可,願為佛子,受我懺悔。捨心勿復Ⓦ責,我愚人今復歸命。』而說偈言:
「『我今歸依佛, 無上勝妙法, 「時,彼比丘度阿育王已,乘空而化。 「時,王從地獄出,兇主白王言:『王不復得去。』王曰:『汝今欲殺我耶?』彼曰:『如是。』王曰:『誰先入此中?』答曰:『我是。』王曰:『若然者,汝先應取死。』王即勅人,將此兇主著作膠舍⑾裏,以火燒之,又勅壞此地獄,施眾生無畏⑿。 阿育王建八萬四千舍利塔 「時,王欲建舍利塔,將四兵眾,至王舍城,取阿闍世⒀王佛塔中舍利,還Ⓧ復修治此塔,與本無異,如是取七佛塔中舍利⒁。至羅摩⒂村Ⓨ中時,諸龍王將是王入龍宮中,王從龍索舍利供養,龍即與之。王從彼而出,如偈所說:
「『羅摩羅村中, 所有諸佛塔, 「時,王作八萬四千金、銀、琉⒜璃⒃、頗梨⒄篋⒅,盛佛舍利;又作八萬四千⒝寶瓶,以盛此篋,又作無量百千幡幢繖⒞蓋⒆,使諸鬼神各持舍利供養之具,勅諸鬼神言:『於閻浮提,至於海際,城邑聚落滿一億家者,為世尊立舍利塔。』 「時,有國名德⒟叉尸羅⒠,三十六億家,彼國人語鬼神言:『三十六篋舍利與我等,起立佛塔。』王作方便,國中人少者,令分與彼,令滿家數,而立為塔。 「時,巴連弗邑有上座,名曰耶舍,王詣彼所,白上座曰:『我欲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佛塔,遍此閻浮提,意願如是。』如偈讚曰:
「『大王名阿育, 於先八塔中, 「時,彼上座白王言:『善哉,大王!剋⒇後十五日月食時,令此閻浮提起諸佛塔。』如是乃至一日之中,立八萬四千塔,世間民人,興⒢慶無量,共號名曰法阿育⒣王。如偈讚曰:
「『王聖種孔雀⒤, 安樂世間人, 阿育王拜師優波崛多尊者 「王已建八萬四千塔,歡喜踊躍,將諸群臣往詣鷄雀精舍⒥➊,白耶舍⒦上座曰:『更有比丘,佛所授⒧記,當作佛事不?我當往詣彼所供養恭敬。』 「上座答曰:『佛臨般涅槃➋時,降伏阿波羅⒨龍王➌、陶師⒩➍、旃陀羅⒪瞿波梨⒫龍➎。』詣摩偷羅⒬➏國,告阿難曰:『於我般涅槃後,百年⒭之中,當有長者,名瞿多⒮,其子名曰優波崛多⒯➐,當出家學道,無相佛教授於人➑,最為第一,當作佛事。』佛告阿難曰:『遙見彼山不?』阿難白佛:『見也,世尊!』佛告阿難:『此山名優留曼荼⒰⒱➒,是阿蘭若➓處名那荼[*]婆低⒲,隨順寂靜。而偈讚曰:
「『優波崛比丘, 教授最第一, 「時,王問上座曰:『尊者優波崛今已出世⓫不?』上座答曰:『已出世,出家學道,降伏煩惱,是阿羅漢,共諸無量比丘眷屬一萬八千,住在優留曼荼[*]山中阿蘭若處,哀愍眾生,如佛說淨妙法,度無量諸天及人,令入甘露城⓬。』王聞已,歡喜踊躍,即勅群臣,速辦嚴駕,將無量眷屬往詣彼所,修敬供養優波崛多。 「時,臣白王言:『彼聖既在王國,宜當遣信奉迎之,彼自當來。』王答臣曰:『不宜遣信至彼所,應當自往,彼不宜來也。』而說偈曰:
「『汝得金剛舌, 那能不斷壞, 「王即遣信,往彼尊者所言:『某日當來尊所。』時,尊者思惟:『若王來者,無量將從,受諸大苦,遍⒳殺害微蟲、聚落人民。』作是念已,答使者曰:『我當自往詣王所。』時,王聞尊者自來,歡喜踊躍,從摩偷羅至巴連弗邑,於其中間,開安舟航⓮,於航懸諸幢蓋。 「時,尊者優波崛愍念王故,將一萬八千阿羅漢眾,隨於水道徑至王國。時,國中人啟王言:『尊者優波崛將一萬八千比丘眾來至。』 「王聞,大歡喜踊躍,即脫瓔珞,價直十⒴萬,而授與之。王將諸大臣眷屬,即出往尊者所,即⒵為下食⓯,五體投地⓰,向彼作禮,長跪合掌,而作是言:『我今🄐領此閻浮提,受於王位,不以為喜;今覩尊者,踊躍🄑無量,如來弟子,乃能如是,如覩於佛。』而說偈言:
「『寂滅已度世⓱, 汝今作佛事, 「時,王勅使者宣令國界:『尊者優波崛比丘今來此國。』如是唱言:
「『欲得富貴者, 遠離貧窮苦, 「時,王嚴飾國界,平治道路,懸繒幡蓋,燒香散華,及諸伎樂⓳。舉國人民皆出奉迎尊者優波崛,供養恭敬。 「爾時,尊者優波崛白王言:『大王!當以正法治化,哀愍眾生,三寶難遇,於三寶中,常以供養恭敬,修念讚歎,廣為人說。所以者何?如來、應供、等正覺⓴知人見人,常為記說:「我之正法,寄在國王,及我比丘僧等。」』而說偈曰:
「『世雄人中尊, 正勝妙大法, 「時,王白優波崛曰:『我已建正法。』而說偈曰:
「『我已造諸塔, 莊嚴諸國界, 「時,尊者優波崛讚王言:『善哉,善哉,大王應行如是法。』而說偈言:
「『捨身及財命, 世世無所憂, 「時,王請尊者優波崛入城,設種種座,請尊者就座,眾僧令往鷄雀精舍。白尊者曰:『尊者顏貌端正,身體柔軟,而我形體醜陋,肌膚麁澁。』 「尊者說偈曰:
「『我行布施時, 淨心好財物, 「時,王以偈報曰:
「『我於童子時, 布施於沙土, 「尊者復以偈讚曰:
「『快哉善大王, 布施諸沙土, 「時,阿育王告諸大臣:『我以沙布施於佛,獲其果報如是。云何而不修敬於世尊?』 阿育王朝聖佛跡 「王復白優波崛言:『尊者!示我佛所說法、遊行處所,當往供養禮拜,為諸後世眾生攝受善根。』而說偈言:
「『示我佛說法, 諸國及住處, 「尊者言:『善哉,善哉,大王能發妙願,我當示王處所,為後眾生。』 「時,王將四兵軍眾,及持種種供養香華、幡幢🄔,及諸伎🄕樂,便將尊者發去。尊者至🄖隆頻林🄗➀,此是如來生處,而說偈言:
「『如來初生處, 生時行七步, 「時,王五體投地,供養禮拜,即立佛塔。尊者白王言:『大王欲見諸天見佛生時行七步處不?』王白言:『願樂欲見。』 「時,尊者舉手,指摩耶夫人➁所攀樹枝,而告彼樹神曰:『樹神今現,令王見之,生大歡喜。』尋聲即見,住尊者邊,而作是言:『何所教勅?我當奉行。』尊者語王言:『此神見佛生時。』 「王以偈問神曰:
「『汝見嚴飾身, 生時青蓮華, 「神以偈答曰:
「『我見相好身, 生時二足尊, 「時,王問神言:『佛生有何瑞應?』神答言:『我不能宣說妙勝諸事,今略說少分:
「『光明能徹照, 身體具相好, 「時,王聞神所說歡喜,施十萬兩珍寶而去。又將王入城裏,語言:『此處菩薩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➂,莊嚴其體紫磨金➃色。』時,王向此處作禮,興種種供養。 「又將王至天寺中,語王言:『太子生時,令向彼神禮。時,諸神悉禮菩薩➄。時,諸民人為菩薩立名,今是天中天➅。』時,王復以種種供養。 「又將示處語王言:『此處父王以菩薩示諸婆羅門,瞻其相德➆。』王復種種供養。 「又示:『此處菩薩學堂,此處學乘象,此處學乘馬、乘車🄚、弓弩。如是學一切技🄛術處,此處是菩薩治身,此處菩薩六萬夫人遊戲處,此處菩薩見老、病、死人➇。此處菩薩坐閻浮提樹下,坐禪得離欲,樹影不離身,父王向其作禮➈。此處菩薩將百千天神,出城而去。此處菩薩脫瓔珞,與車匿🄜➉遣馬還國。』而說偈曰🄝:
「『菩薩於此處, 脫瓔珞及冠, 「『又此處菩薩從獵師,易袈裟衣,被此衣已,而為出家⓵。此處是仙人所稽🄟請處⓶,此處瓶沙🄠王與菩薩半國處⓷,此處問優藍弗🄡⓸仙人,此處菩薩六年苦行⓹。』如偈所說:
「『苦行於六年, 極受諸苦惱, 「此處二女奉[*]菩薩乳糜⓺,如偈所說:
「『大聖於此中, 受二女乳糜, 「此處迦梨🄢龍讚歎菩薩⓼,如偈所說:
「『此處迦梨龍, 讚歎於🄣菩薩, 「時,王向尊者而說偈曰:
「『我今欲見龍, 彼龍見佛者, 「時,尊者以手指龍宮,語曰:『迦梨龍王!汝以見佛,今當現身。』時,龍王尋聲即出,住在尊前,合掌白言:『何所教勅?』時,尊者語王曰:『此龍王見佛,讚歎如來。』 「時,王合掌向龍,而說偈曰:
「『汝見金剛身, 我師無儔🄤匹⓽, 「時,龍王以偈答曰:
「『我今當演說, 足踐於地時, 「時,王如是等處處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時,尊者將王至道樹🄥下,語王曰:『此樹,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力破魔兵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⒈。』而說偈言:
「『牟尼牛王尊, 於此菩提樹, 「時,王捨無量珍寶,種種供養,及起大塔廟。 「此處四天王各持一鉢,奉上於佛,合為一鉢⒉。此處於賈客兄弟所受諸飯食⒊。此處如來詣波羅㮈🄦🄧國時,阿時婆🄨外道問佛⒋。此處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⒌。而說偈言:
「『此處鹿野苑, 如來轉法輪, 「時,王於是處興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此處如來度優樓頻螺迦葉⒍等仙人為道。此處如來為瓶沙王說法,王得見諦,及無量民人、諸天得道⒎。此處如來為天帝釋說法,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⒏。此處如來示大神力,種種變化。此處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將無量天眾,下於人間⒐。 「王復種種供養,及立塔廟。 「時,尊者語阿育王,至鳩尸那竭⒑國🄩,言:『此處如來具足作佛事畢,於無餘般涅槃⒒而般涅槃。』而說偈言:
「『度脫諸天人, 修羅龍夜叉, 「時,王聞是語,憂惱迷悶躃🄰地⒓。時,諸臣輩以水洗心面⒔,良久得穌,啼泣涕零。如是乃至興種種供養,立大塔廟。 阿育王供養佛弟子舍利 「時,王復白尊者曰:『我意願欲得見佛諸大弟子佛之所記者,欲供養彼舍利,願為示之。』時,尊者白王言:『善哉,善哉,大王能發如是妙心。』 「時,尊者將王至舍衛國,入祇桓🄱⒕精舍,以手指塔:『此是尊者舍利弗塔,王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尊者曰:『是第二法王,隨轉法輪⒖。』而說偈言:
「『一切眾生智, 比於舍利弗, 「時,王生大歡喜,捨十萬兩珍寶,供養其塔,而說偈言:
「『我禮舍利弗, 解脫諸恐怖, 「次,復示大目揵連塔:『王應供養此塔。』 「王復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是神足第一,以足指踐地,地即震動,至於天宮⒘,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⒙。』而說偈曰:
「『以足指動地, 至於帝釋宮,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此塔,以偈讚曰:
「『神足中第一, 離於老病死, 「次,復示摩訶迦葉塔,語王言:『此是摩訶迦葉⒚塔,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答曰:『彼少欲知足,頭🄴陀⒛第一,如來施以半座㋐及僧伽梨㋑衣,愍念眾生,興立正法。』即說偈曰:
「『功德田第一, 愍念貧窮類㋒, 「時,王捨十萬兩珍寶,供養是塔,以偈讚曰:
「『常樂於寂靜, 依止林藪㋓間, 「次,復示尊者薄拘羅㋔塔:『此是薄拘羅塔,應當供養。』王問曰:『彼有何功德?』尊者答曰:『彼無病第一,乃至不為人說一句法,寂默🄵無言㋕。』王曰:『以一錢供養。』諸臣白王:『功德既等,何故於此供養一錢?』王告之曰:『聽吾所說:
「『雖除無明癡, 智慧能鑒察, 「時,彼一錢還來至王所。時,大臣輩見是希有事,異口同音讚彼:『嗚呼,尊者!少欲知足,乃至不須一錢。』 「復示阿難塔,語王言:『此是阿難塔,應當供養。』王曰:『彼有何功德?』答曰:『此人是侍佛者,多聞第一,撰🄶集佛經。』而說偈曰:
「『奉持牟尼鉢, 念至能決斷㋖, 「王即捨百億兩珍寶,而供養其塔。 「時,諸臣白王言:『何故於此布施供養皆悉勝前?』王曰:『聽吾所說心中所以:
「『如來之體身, 法身性清淨, 「爾時,王如是種種供養,向尊者合掌,而作是言:
「『我今受此形, 不復負是🄷身, 阿育王供養菩提樹 「爾時,王供養上種種事,恒偏至菩提道場樹。此樹下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間希有珍寶供養之事,供養菩提樹。 「時,王夫人名曰低舍羅絺多🄸,夫人作是念:『王極愛念於我,我亦念王,王今捨我去,持諸珍寶至菩提樹間。我今當作方便殺是菩提樹,樹既枯死,葉便凋落,王當不復往,彼可與我常相娛樂。』即喚呪師,語呪師言:『汝能殺菩提樹不?』彼答曰:『能,與我千兩金。』 「時,夫人即與千兩金錢。呪師往菩提樹間,以呪呪樹以綖㋘繫樹。時,樹漸漸枯死,葉即萎落,未即枯死,其葉凋落。白夫人曰:『復應以熱乳澆樹,乃可令枯。』夫人白王:『我今欲以乳供養菩提樹。』王曰:『隨卿意耶。』如是乃至以熱乳澆之,樹即枯燥。 「時,諸夫人白王言:『菩提樹忽然枯死,葉葉變落。』而說偈言:
「『如來所依樹, 名曰菩提者, 「時,王聞是語,即迷悶躃[*]地,諸人輩以水洗🄺王心面,良久而穌[*],即便泣淚言:
「『我見菩提樹, 便見於如來, 「時,彼夫人見王憂愁不樂,而白王言:『王🄻勿憂惱,我當喜悅王心。』王曰:『若無彼樹,我命亦無。如來於彼樹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樹既無,我何用活耶?』 「夫人聞王決定語,還復以冷乳灌菩提樹下,彼樹尋復更生。王聞以乳溉灌樹還得生,日日送千瓮㋙乳溉灌其本,樹還復如先。諸夫🄼人輩白王言:『菩提樹今復如先,無復有異。』 「時,王聞已,即生歡喜,詣菩提樹下,覩於菩提樹,目不暫捨,而說偈言:
「『諸王所未作, 瓶沙持國等🄽㋚, 阿育王供養聖眾 「時,王各辦四寶瓮,金、銀、琉🄾璃、頗梨,盛諸香乳,及諸香湯,持種種飲食,幡幢、寶蓋㋜各有千種,及種種花香伎樂,受持八支齋㋝布薩㋞,著白淨衣服,執持香鑪🄿,在於殿上,向四方作禮,心念口言:『如來賢聖弟子在諸方者,憐愍我故,受我供養。』而說偈言:
「『如來賢聖子, 正順寂諸根, 「時,王如是語時,三十萬比丘悉來集。彼大眾中十萬是阿羅漢,二十萬是學人㋧及凡夫比丘,上座之座無人坐。 賓頭盧尊者見聞 「時,王問諸比丘:『上座之座,云何而無人坐?』時,彼大眾中有一比丘,名曰耶舍🅇,是大阿羅漢,具足六通,白王言:『此座,上座之座,餘者豈敢於中而坐?』 「王復問曰:『於尊者所,更有上座耶?』尊者答曰:『更有上座,大王!佛之所記🅈,名曰賓頭盧🅉㋨,是上座,應坐此處。』 「王大歡喜,而作是言:『於中有比丘見佛者不?』尊者答曰:『有也,大王!賓頭盧者,猶故存🅐世㋩。』 「王復白曰:『可得見彼比丘不?』尊者曰:『大王!不久當見,尋當來至。』 「時,王生大歡喜,而說偈言:
「『我今快得利, 攝受於我故, 「時,尊者賓頭盧將無量阿羅漢,次第相隨。譬如鴈王乘虛而來,在於上座處坐。諸比丘僧各修禮敬,次第而坐。 「時,王見尊者賓頭盧頭鬚🅑皓白,辟支佛體㋪,頭面禮足,長跪合掌,覩尊者顏貌,而說偈言🅒:
「『我今之王位, 統領閻浮提, 「復白尊者曰:『尊者見世尊耶?三界所尊仰。』 「時,尊者賓頭盧以手舉眉毛,視王而言:
「『我見於如來, 於世無譬類, 「王復問曰:『尊者何處見佛?』尊者曰:『如來將五百阿羅漢,俱初在王舍城安居㋫,我爾時亦復在中。』而說偈言:
「『大牟尼世尊, 離欲相圍遶, 「『又復,佛住舍衛國時,如來大作神力,種種變化,作諸佛形,滿在諸方,乃至阿迦尼吒天🅔㋬㋭,我爾時亦在於中,見如來種種變化神通之相。』而說偈言:
「『如來神通力, 降伏諸外道, 「『又復,如來在天上與母說法時,我亦在於中;與母說法竟,將諸天眾從天上來,下僧迦奢🅕㋮國。時,我見此二事,天人受福樂。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我亦見此。』而說偈言[*]:
「『如來在天上, 於彼結夏坐, 「『又復,世尊住舍衛國,五百阿羅漢俱。時,給孤獨長者女㋱適在於富樓那跋陀那🅗國。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彼受請。時,世尊責我:「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而說偈曰:
「『世尊受彼請, 五百比丘俱, 「『又復,如來將諸比丘僧入城乞食。時,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戲,遙🅚見佛來,捧於塵沙,奉上於佛。時,世尊記彼童子:「於我滅度百歲之後,此童子於巴連弗邑當受王位,領閻浮提,名曰阿育。當廣布我舍利,一日之中,當造八萬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爾時亦在於中。』而說偈曰:
「『王於童子時, 以沙奉上佛, 「時,王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處?』尊者答王曰:『在於北山,山名揵陀摩羅🅛㋴,共諸同梵行僧。』 「王復問曰:『有幾眷屬?』尊者答:『六萬阿羅漢比丘。』尊者曰:『王何須多問?今當施設供養於僧。食竟,使王歡喜。』王言:『如是,尊者!然我今先當供養佛念所覺菩提之樹,然後香美飲食施設於僧。』勅諸群臣,唱令國界:『王今捨十萬兩金布施眾僧,千瓮香湯溉灌菩提樹,集諸五眾。』 「時,王子名曰拘那羅🅜,在王右邊,舉二指而不言說,意欲二倍供養。大眾見之,皆盡發笑,王亦發笑,而語言:『嗚呼,王子!乃有增益功德供養。』 「王復言:『我復以三十萬兩金供養眾僧,復加千瓮香湯,洗浴菩提樹。』時,王子復舉四指,意在四倍。 「時,王瞋恚,語臣曰:『誰教王子作是事,與我興競?』臣啟王言:『誰敢與王興競?然王子聰慧利根,增益功德,故作是事耳。』 「時,王右顧視王子,白上座曰:『除我庫藏之物,餘一切物,閻浮提夫人、婇女、諸臣、眷屬,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賢聖眾僧,唱令國界,集諸五眾。』而說偈曰:
「『除王庫藏物, 夫人及婇女, 「時,王、上座及比丘僧,以瓮香湯洗浴菩提樹。 「時,菩提樹倍復嚴好,增長茂盛,以偈頌曰:
「『王浴菩提樹, 無上之所覺, 「時,王及諸群臣生大歡喜。 「時,王洗浴菩提樹已,次復供養眾僧。時,彼上座耶舍語王言:『大王!今大有比丘僧集,當發淳信心供養。』時,王從上至下,自手供養。 二沙彌阿羅漢 「時,彼有二沙彌㋵,得食已,各以麨團、䴵🅝㋶、歡喜丸㋷,更互相擲。王見即笑而言:『此沙彌作小兒戲。』供養訖已,王還上座前立。上座語王言:『王莫生不信敬心。』王答上座:『無有不信🅞敬心,然見二沙彌作小兒戲,如世間小兒,以土團更互相擲。如是二沙彌以麨團、以䴵🅟、歡喜丸,更互相擲。』上座白王言:『彼二沙彌是俱解脫阿羅漢,更相奉食。』王聞是已,增其信心,而作是念:『此二沙彌能展轉相施,我今亦當於一切僧人施絹、劫貝㋸。』 「時,二沙彌知王心所念,二沙彌共相謂言:『令王倍增敬信。』一沙彌持鑊授與王,一沙彌授以染草。王問彼沙彌:『用作何等?』二沙彌白王言:『王因我故,施與眾僧絹及劫貝,我欲令大王染成其色,施與眾僧。』 「時,王作是念:『我雖心念,口未發言。此二達士㋹得他心智㋺,而知我心。』王即稽首敬禮眾僧,而說偈言:
「『孔雀之族姓, 內外親眷屬, 「時,王語沙彌言:『我因汝等施僧衣,施僧衣已,復以三衣㋻并四億萬兩珍寶,嚫🅠㋼五部眾;嚫🅡願㋽已,復以四十億萬兩珍寶,贖取閻浮提宮人、婇女,及太子、群臣。』 「阿育王所作功德,無量如是。」 [校勘]ⓐ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聖本無此十一字。 ⓑ 「住」,聖本作「在」。 ⓒ 「棘」,聖本作「蕀」。 ⓓ 「瘖啞」,聖本作「喑啞」。 ⓔ 「諸」,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高麗藏改為「諸」。 ⓕ 「邑」,元本作「色」。 ⓖ 「闍耶」,巴利本作 Jaya。 ⓗ 「毘闍耶」,巴利本作 Vijaya。 ⓘ 「沙」,宋、元、明、聖四本作「妙」。 ⓙ 「巴連弗」,巴利本作 Pāṭaliputra。 ⓚ 「阿育」,巴利本作 Aśoka。 ⓛ 「頻頭娑羅」,巴利本作 Vindusāra。 ⓜ 「修師摩」,巴利本作 Susīma。 ⓝ 「一」,聖本無「一」字。 ⓞ 「鬚」,大正藏原為「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 ⓟ 「無憂」,巴利本作 Aśoka。 ⓠ 「離憂」,巴利本作 Vigataśoka。 ⓡ 「父」,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父」。 ⓢ 「賓伽羅阿」,巴利本作 Piṅgalavatsâjīva。 ⓣ 「語」,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前後文改為「語」。 ⓤ 「尚」,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尚」。 ⓥ 「應」,宋、元、明三本作「於」。 ⓦ 「授」,宋、元、明三本作「受」。[*] ⓧ 「頭娑」,大正藏無「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德」,宋、元、明三本作「怛」。 ⓩ 「德叉尸羅」,巴利本作 Takṣaśilā。 Ⓐ 「與」,聖本作「興」。 Ⓑ 「反」,元、明二本作「及」。 Ⓒ 「違背」,大正藏原為「背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違背」。 Ⓓ 「德」,宋、元、明三本作「著」。 Ⓔ 「即」,大正藏原於「臣」後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跋陀羅由陀」, Bhadrāyudha。 Ⓖ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未」,大正藏原為「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未」。 Ⓘ 「暴惡阿育」,巴利本作 Caṇḍâśoka。 Ⓙ 「耆梨」,巴利本作 Girika。 Ⓚ 「兇惡」,巴利本作 Caṇḍa。 Ⓛ 「羅」,聖本作「罪」。 Ⓜ 「屠」,聖本作「徒」。[*] Ⓝ 「講」,聖本作「誦」。 Ⓞ 「鑪」,聖本作「爐」。[*] Ⓟ 「關」,大正藏原為「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關」。 Ⓠ 「按」,大正藏原為「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按」。 Ⓡ 「還」,聖本作「遠」。 Ⓢ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 大正藏無「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有」,元、明二本作「永」。 Ⓥ 「廣」,大正藏原為「宣」,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廣」。 Ⓦ 「復」,聖本作「得」。 Ⓧ 「還」,大正藏原為「遷」,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還」。 Ⓨ 「羅摩村」,巴利本作 Rāmagrāma。 Ⓩ 「塔」,大正藏原為「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塔」。 ⒜ 「琉」,聖本作「瑠」。 ⒝ 大正藏在「千」字之後有一「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繖」,聖本作「散」。 ⒟ 「德」,大正藏原為「著」,今依據聖本改作「德」。 ⒠ 「德叉尸羅」,巴利本作 Takṣaśilā。 ⒡ 「妙勝」,元、明二本作「勝妙」。 ⒢ 「興」,聖本作「欣」。 ⒣ 「法阿育」,巴利本作 Dharmâsoka。 ⒤ 「孔雀」,巴利本作 Maurya。 ⒥ 「鷄雀精舍」,巴利本作 Kurkuṭârāma。 ⒦ 「耶舍」,巴利本作 Yaśa。 ⒧ 「授」,宋、元、明、聖四本作「受」。[*] ⒨ 「阿波羅」,巴利本作 Palāla。 ⒩ 「陶師」,巴利本作 Kumbhakāla。 ⒪ 「旃陀羅」,巴利本作 Caṇḍalī。 ⒫ 「瞿波梨」,巴利本作 Gopālī。 ⒬ 「摩偷羅」,巴利本作 Mathurā。 ⒭ 「年」,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 「瞿多」,巴利本作 Gupta。 ⒯ 「優波崛多」,巴利本作 Upagupta。 ⒰ 「荼」,大正藏原為「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荼」。* ⒱ 「優留曼荼」,巴利本作 Urumuṇḍa。 ⒲ 「那荼婆低」,巴利本作 Naṭabhaṭikā。 ⒳ 「遍」,大正藏原為「逼」,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遍」。 ⒴ 「十」,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十」。 ⒵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今」,明本作「令」。 🄑 「踊躍」,大正藏原為「躍踊」,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踊躍」。 🄒 「幡幢」,宋、元二本作「幢幡」,明本作「幢旛」。 🄓 「植」,聖本作「殖」。 🄔 「幡幢」,明本作「幢旛」。 🄕 「伎」,元、明二本作「妓」。 🄖 「至」,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隆頻林」,巴利本作 Lumbinī。 🄘 「顧」,聖本作「故」。 🄙 「視」,宋、元、明、聖四本作「示」。 🄚 「乘車」,宋、元、明、聖四本作「車乘」。 🄛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 「車匿」,巴利本作 Chandaka。 🄝 「曰」,聖本作「言」。 🄞 「侶」,聖本作「旅」。 🄟 聖本無「稽」字。 🄠 「瓶沙」,巴利本作 Bimbisāra。 🄡 「優藍弗」,巴利本作 Udrakârāḍaka。 🄢 「迦梨」,巴利本作 Kālika。 🄣 「於」,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 「儔」,大正藏原為「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儔」。 🄥 「樹」,聖本作「場樹」。 🄦 「㮈」,大正藏原為「奈」,今依據聖本改作「㮈」。 🄧 「波羅㮈」,巴利本作 Vārāṇasī。 🄨 「阿時婆」,巴利本作 Ājīvika。 🄩 「鳩尸那竭國」,巴利本作 Kusinagara。 🄰 「躃」,大正藏原為「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躃」。[*] 🄱 「祇桓精舍」,巴利本作 Jetavana。 🄲 「難陀跋難陀」,巴利本作 Nando’pananda。 🄳 「量」,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量」。 🄴 「頭」,聖本作「投」。 🄵 「默」,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默」。 🄶 「撰」,大正藏原為「選」,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撰」。 🄷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低舍羅絺多」,巴利本作 Tiṣyarakṣitā。 🄹 「枯死」,聖本作「已枯」。 🄺 「洗」,大正藏原為「澆」,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洗」。 🄻 「王」,大正藏原為「主」,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王」。 🄼 「夫」,聖本作「王」。 🄽 「等」,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等」。 🄾 「琉」,聖本作「瑠」。 🄿 「鑪」,聖本作「爐」。 🅀 「罽賓」,巴利本作 Kāśmīra。 🅁 「多波婆」,巴利本作 Tamasāvana。 🅂 「大林」,巴利本作 Mahāvana。 🅃 「離波多」,巴利本作 Revataka。 🅄 「阿耨大池」,巴利本作 Anavataptahrada。 🅅 「沙」,聖本作「娑」,宋、元、明三本作「婆」。 🅆 「尸梨沙」,巴利本作 Śairīṣaka。 🅇 「耶舍」,巴利本作 Yaśa。 🅈 「記」,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記」。 🅉 「賓頭盧」,巴利本作 Piṇḍolabhāradvāja。 🅐 「在」,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存」。 🅑 「鬚」,大正藏原為「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 🅒 「言」,宋、元、明、聖四本作「曰」。[*] 🅓 「自」,大正藏原為「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 「諸佛形,滿在諸方,乃至阿迦尼吒天」巴利本作 Buddhâvataṃsakaṃ yāvad Akaniṣṭhabhavanaṃ。 🅕 「僧迦奢」,巴利本作 Sāṃkāṣya。 🅖 「優波羅」,巴利本作 Utpalavarṇā。 🅗 「富樓那跋陀那」,巴利本作 Puṇḍavardhana。 🅘 「罰」,聖本作「伐」,高麗藏作「罸」。* 🅙 「力」,元本作「刀」。 🅚 「遙」,大正藏原為「逢」,今依據聖本改作「遙」。 🅛 「揵陀摩羅」,巴利本作 Gandhamādana。 🅜 「拘那羅」,巴利本作 Kunāla。 🅝 大正藏無「䴵」字,今依據明、聖二本補上,宋、元二本作「麨」。 🅞 大正藏無「信」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大正藏無「䴵」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大正藏在「嚫」字有重複的校勘編號,今依據前後文及參考磧砂藏刪去此校勘編號。 🅡 「嚫」,宋、元、明三本作「呪」。 [註解]①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② 踐:用腳踩踏。 ③ 門限:門檻。 ④ 六種震動:六種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種方向: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以及六種現象:動、涌、震、擊、吼、爆(前三個形容動態,後三個形容聲響)。 ⑤ 瘖瘂:不能說話,指啞巴。 ⑥ 邑:城市。 ⑦ 栴檀:檀香。 ⑧ 三十二大人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⑨ 麨:一種將米、麥炒熟後磨粉製成的乾糧。讀音同「炒」。 ⑩ 尋:長度單位,是伸張兩臂後左右手之間的寬度。 ⑪ 得一天下一繖蓋王:得以成為統治範圍覆蓋一個天下(一大洲)的國王。「繖蓋」即「傘蓋」,這裡是指覆蓋。相當的《阿育王傳》經文為「使我將來蓋於天地」。 ⑫ 受果增善根:(童子)未來將受到布施的果報,增長善根。 ⑬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⑭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阿育王時期中國正值戰國時代,希臘亞歷山大帝國已分裂,孔雀王朝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政權,學者估計阿育王統治當時全球約三成人口,遣使弘化佛教的範圍跨及亞洲、北非、歐洲地中海一帶。 ⑮ 阿羅訶: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之一。義譯為「應供」,又譯為「阿羅漢」。 ⑯ 三藐三佛陀:佛陀。「三藐三佛陀」是如來十號中第三個的音譯,又譯為「三耶三佛」、「三佛」,義譯為「正遍知」、「等正覺」。 ⑰ 兩足尊:佛陀。佛陀是有雙腳的人中最尊貴的。也有解為佛陀的福、慧兩足。 ⑱ 巴連弗邑:古代印度都市名,佛滅後的阿育王將摩竭提國的首都從王舍城遷都至此,位於恆河左岸,即當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摩竭提國又稱為巴連弗國。另譯為「波吒利弗多羅」、「波羅利弗妬路」、「華氏城」。 ⑲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統治四大洲者稱為金輪王,三大洲的為銀輪王,二大洲的為銅輪王,一大洲的為鐵輪王,經中對於轉輪王的描述通常以金輪王為例,阿育王則為鐵輪王。 ⑳ 阿育:優婆塞名,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統治者。原性情暴惡,殺害兄弟後登上王位、拓展領土,統治印度半島大部分土地,及於北方與西方的接鄰地方,成為印度史上版圖最廣的王朝。信奉佛教後痛改前非,以正法治國,為孔雀王朝的顛峰時期。 ㉑ 舍利:遺骸;遺體火化後的遺骨。 ㉒ 頂生王:遠古以前的一位轉輪聖王,極有福報,財寶無數,統一人間四大洲後拜訪忉利天,天帝釋分一半的座位給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頂生王還不滿足,起了篡天帝釋位的念頭,此時卻墜落回人間,重病而死。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詳見《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0經四洲經、《增壹阿含經》卷八〈安般品 17〉第7經。 ㉓ 月護:國王名,是孔雀王朝(印度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的開創者,阿育王的祖父。 ㉔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鴦伽國的首都,位於恆河南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鴦伽國又稱為瞻波國,為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的東北邊,曾隸屬於摩竭陀國。又譯為「瞻波」、「占波」。 ㉕ 婇女:宮女。 ㉖ 灌頂王:完成登基儀式的國王。古代印度國王即位時,以海水灌頂,作為登基儀式。 ㉗ 麁澁:即「粗澀」。 ㉘ 和尚:弟子對師父的尊稱,為音譯,又譯為「和上」,義譯為「親教師」。 ㉙ 將:率領。讀音同「匠」。 ㉚ 勅:告誡;命令。「敕」的異體字。 ㉛ 重餉:重賞;多加餽贈。 ㉜ 德叉尸羅:古代印度都市名,以學問、技藝發達而聞名,佛世時的名醫耆婆曾遊學至此學醫。位於當時的北印度,當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塔克西拉,是十六大國之一的犍陀羅國(乾陀羅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犍陀羅國又稱為德叉尸羅國。又譯為「呾叉始羅」、「著叉尸羅」。 ㉝ 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㉞ 繒:絲織品。 ㉟ 崩背:指帝王之死。 ㊱ 刺棘:有刺的植物。 ㊲ 忿:忿怒;怨恨。 ㊳ 華極敷盛:花朵開得極為茂盛。 ㊴ 治罪:根據法律懲治罪犯,給犯罪的人應得的懲罰。 ㊵ 鉗:夾東西的工具,在古代也可作刑具。讀音同「前」。 ㊶ 杻械: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 ㊷ 枷鏁:即「枷鎖」。其中「枷」是古代一種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鏁」是古字,同「鎖」。 ㊸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㊹ 灰河:地獄中滾燙沸騰的灰色河流,河岸遍布鐵刺,詳見《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第64經天使經。 ㊺ 天五使經:即《中阿含經》卷十二〈王相應品 6〉第64經天使經,當中提到行惡的眾生死後入地獄,閻羅王在審問行惡眾生時表示生、老、病、死、刑罰等五種天使在世上提醒人們不要作惡放逸,但人們不理會而墮入地獄。該經並描述眾生在地獄受罪報的慘狀。 ㊻ 次第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行乞」、「次行乞食」。 ㊼ 衣毛皆竪: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 ㊽ 釋師子:釋迦牟尼佛。比喻釋迦牟尼佛得無畏自在,人中最為尊貴,有如為百獸之王的獅子。 ㊾ 向者:剛才。 ㊿ 鏁:古字,同「鎖」。 ⑴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有」是存在的意思。 ⑵ 悋惜:過分愛惜、不忍割捨。 ⑶ 嚴駕:整備車馬。 ⑷ 鴈:「雁」的異體字。 ⑸ 三寶:佛陀、佛法、聖眾(僧)的合稱。 ⑹ 億:千萬。古印度的「億」可指十萬、百萬、千萬、萬萬,佛經中較常見的定義為千萬,也可引申為盈滿的意思。 ⑺ 如法:依照正法。 ⑻ 哀愍:悲憫。 ⑼ 幡:旌旗的總稱,是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幡」和「幢」原來都是戰場上用來統領軍隊、顯揚軍威的物品,在佛教則用以顯示三寶威德、讓人憶念三寶。 ⑽ 幢:在高舉的竿柱繫上絲帛作圓桶狀的旗幟。 ⑾ 膠舍:塗滿黏膠,讓人黏住而無法逃離的屋子,是阿育王為了報復獄卒不准他離開而做。 ⑿ 施眾生無畏:讓眾生不須要畏懼。 ⒀ 阿闍世:優婆塞名,摩竭提國的國王,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五百羅漢的結集經典。 ⒁ 如是取七佛塔中舍利:像這樣地取出七個佛塔中的舍利。根據《長阿含經》卷四第2經遊行經:「當於爾時,如來舍利起於八塔」,佛陀荼毘後的舍利供養於八舍利塔,阿育王取得前七塔中的舍利後,前往佛世時的羅摩國(已沒落而稱為羅摩村),以取第八塔中的舍利。 ⒂ 羅摩:古代中印度國名、村名,在迦毘羅衛城(佛陀出生地)的東方,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後,半夜離開迦毘羅衛城,黎明時在羅摩村脫下華麗的衣飾,交由車夫車匿連同白馬一起帶回國,然後自己一人進入山裡,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十八〈剃髮染衣品 22〉。羅摩國也是佛陀滅度後分到佛舍利的八國之一,詳見《長阿含經》卷四第2經遊行經。又譯為羅摩羅村、羅摩伽國。 ⒃ 琉璃:青色的寶石。 ⒄ 頗梨:玻璃;水晶。 ⒅ 篋:放東西的箱子。 ⒆ 繖蓋:傘蓋。「繖」同「傘」字。 ⒇ 剋:約定。 ➊ 鷄雀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巴連弗邑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雞林精舍」、「雞雀寺」、「雞園」、「雞林園」。 ➋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此處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➌ 降伏阿波羅龍王:佛陀曾在摩竭提國和金剛手藥叉降伏由過去世的惡願而摧殘摩竭提國的阿鉢羅(阿波羅)龍王,讓阿鉢羅龍王受三皈五戒、摩竭提國風調雨順。詳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九、《菩薩本行經》卷二。 ➍ 陶師:佛陀曾在北印度的理逸多城現身為陶師,和一位技藝精良但驕傲的陶師切磋,超越他的技藝而讓他信服,然後佛陀以出家人的身分為他說法,讓他證四聖諦。詳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九。 ➎ 旃陀羅瞿波梨龍:佛陀曾在北印度那揭羅曷國的瞻蔔(旃陀羅)花林和大弟子及金剛神,降伏了由過去世的惡願轉生為毒龍的瞿波羅(瞿波梨)龍王父子,以及化身為龍女的五羅剎女,並授三皈五戒。相傳龍王請求佛陀不要離開,以免自己再起惡心,於是佛陀在龍王石窟中以三昧力讓石窟能映現佛陀的影像,成為當地知名的聖地「佛影窟」,遠遠望去恍若有佛影,近看則不見。詳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九、《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七〈觀四威儀品 6〉、《大唐西域記》卷二。 ➏ 摩偷羅:中印度的古國,在當今印度德里東南約一百四十公里處的馬圖拉(mathurā)一帶,為古代通商要地。 ➐ 優波崛多:比丘名,是阿難尊者弟子商那和修尊者的弟子,後來成為阿育王的國師。又譯為「優波掘多」。 ➑ 無相佛教授於人:沒有佛的三十二相,但能如佛般教授他人佛法。相當的《阿育王傳》作「雖無相好化導如佛」。 ➒ 優留曼荼:中印度朱木那河(Jumna)西南的一座山,古代屬摩偷羅國。義譯為「大醍醐」。 ➓ 阿蘭若: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阿練若」、「空閑」、「空閑處」。 ⓫ 出世:出現於世間;出生在世界上。 ⓬ 甘露城:解脫的境地。「甘露」是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為「解脫」,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⓭ 汝得金剛舌,那能不斷壞,諫我莫往彼,親近田舍人:你有三寸不爛之舌,但也不能堅持勸諫我停止前往親近值得供養的修行人。其中「田舍人」即「福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不斷壞」即「堅持」,是作修飾「諫」的副詞。 ⓮ 開安舟航:開闢可供安全行船的航道。 ⓯ 下食:比對本經的對應經典,疑為「下象」的訛誤。 ⓰ 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受禮者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 ⓱ 寂滅已度世:釋迦牟尼佛已從世間滅度。這邊的「寂滅」指釋迦牟尼佛,因為「牟尼」是寂默的意思。 ⓲ 依怙:依賴。 ⓳ 伎樂:音樂。 ⓴ 如來、應供、等正覺:佛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又譯為「正遍知」)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此處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➀ 隆頻林:中印度迦毘羅衛國的園林,是悉達多太子的外祖父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毘尼建造的花園,靠近羅摩村,悉達多太子誕生於園內的無憂樹下。又譯為「藍毘尼園」。 ➁ 摩耶夫人:悉達多太子的母親,是古代中印度天臂城善覺王的女兒、淨飯王的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七日後逝世,往生於忉利天。又譯為「摩訶摩耶夫人」。 ➂ 八十種好:佛的形象上所具有的八十個微細、不易立刻辨識的美好形貌特徵。 ➃ 紫磨金:帶紫色光澤的上等黃金。 ➄ 太子生時,令向彼神禮。時,諸神悉禮菩薩:從出生地毘藍尼(隆頻林)被帶回宮中的路上,悉達多太子被抱進神廟禮拜神像,結果神像都倒下,狀似禮拜悉達多太子。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一〈菩薩降身品 2〉、《佛本行集經》卷八〈從園還城品 7〉。 ➅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佛陀,因此尊稱佛陀為天中天。 ➆ 父王以菩薩示諸婆羅門,瞻其相德:悉達多太子的父王讓國師看太子的相,國師發現太子有三十二大人相,預言他若在家可成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一〈菩薩降身品 2〉、《佛本行集經》卷八〈從園還城品 7〉。 ➇ 菩薩見老、病、死人:悉達多太子出城遊觀,在東門見到老人、在南門見到病人、在西門見到死人,激起了他出家探究老病死根源的想法,詳見《五分律》卷十五、《修行本起經》卷二〈遊觀品 3〉、《佛本行集經》卷十四〈出逢老人品 16〉。 ➈ 菩薩坐閻浮提樹下,坐禪得離欲,樹影不離身,父王向其作禮:悉達多太子曾在父王家田邊的閻浮提樹下,打坐證得離欲的初禪,這天從中午至下午閻浮提樹的樹影都為悉達多太子遮避了烈日,他的父王看到這現象也嘖嘖稱奇。詳見《中阿含經》卷八〈未曾有法品 4〉第32經未曾有經。 ➉ 車匿:比丘名,未出家前曾是幫悉達多太子駕車的車夫。後隨佛出家,為六群比丘之一,常口出惡言。 ⓵ 菩薩從獵師,易袈裟衣,被此衣已,而為出家:悉達多太子離家後,以所穿著上等質料的衣服交換獵人染色破爛的衣服,穿上這衣服後,自誓為出家人。「袈裟」又作「染色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服。詳見《五分律》卷十五、《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七、《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十八〈剃髮染衣品 22〉。 ⓶ 仙人所稽請處:悉達多太子剛入山中時,一些修苦行的老修行人見到他相貌莊嚴、舉止安祥,紛紛供養他水果,並請他留下來。詳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七、《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 24〉。 ⓷ 瓶沙王與菩薩半國處:悉達多太子出家後曾行經摩竭提國王舍城,摩竭提國的國王瓶沙王見到他很歡喜,表示願意讓半個國家給悉達多太子,要他別出家了。悉達多太子沒有接受,瓶沙王就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詳見《五分律》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四〈勸受世利品 28〉。 ⓸ 優藍弗:佛陀成道前的禪定師父之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樹林中,修成非想非非想定。悉達多太子拜師後證得非想非非想定,發覺仍不是究竟而離開。佛陀成道後曾有意度化他,可惜他已過世了,詳見《中阿含經》卷五十六〈晡利多品 3〉第204經羅摩經、《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又譯為「優蹋藍弗」、「欝頭藍弗」、「欝陀羅羅摩子」、「優陀羅羅摩子」。 ⓹ 菩薩六年苦行:悉達多太子在摩竭提國伽耶南方的優樓頻羅村苦行林,曾修過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形體枯瘦,身心衰竭,然而未能悟道。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經、《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四〈精進苦行品 29〉。 ⓺ 二女奉菩薩乳糜:悉達多太子發現極度的苦行對悟道沒有幫助後,接受兩位女居士的供養,喝了乳粥,而恢復了健康,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精進苦行品 29〉。「乳糜」是以米粟等穀物加入牛羊乳中煮熟而成的粥。 ⓻ 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⓼ 迦梨龍讚歎菩薩:住在摩竭提國伽耶城南邊樹林中的龍王壽命極長,因此見過先前的佛,在悉達多太子前往菩提樹的路上說偈讚佛,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向菩提樹品 30〉。又譯為「迦羅龍王」、「黑色龍王」。 ⓽ 儔匹:比得上的人。 ⓾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參見卷二十六第684經。 ⒈ 此樹,菩薩摩訶薩以慈悲三昧力破魔兵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達多太子坐在菩提樹下,誓願不證悟就不起座,天魔波旬怕他成佛後度眾生超越欲界,因此派出魔女誘惑、兵眾恐嚇,都不能影響他。最後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釋迦牟尼佛,詳見《修行本起經》卷二〈出家品 5〉、《佛本行集經》卷三十〈成無上道品 33〉。「三昧」即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 ⒉ 四天王各持一鉢,奉上於佛,合為一鉢:四天王各供養佛陀一個缽,方便佛陀乞食,佛陀為免只接受一個缽而退還其他的缽會失禮,因此以神通將四個缽合為一缽,詳見《五分律》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二〈二商奉食品 35〉。四天王是欲界六天中第一天「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各守護一方的天下,包括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⒊ 於賈客兄弟所受諸飯食:佛陀剛成道時,行經的商人兄弟以麨蜜(炒熟的麵粉混合蜜糖)供養,成為最先皈依佛陀的人,後來更證得三果,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三〈清信士品 6〉第1經、《五分律》卷十五、《中本起經》卷一〈轉法輪品 1〉。 ⒋ 如來詣波羅㮈國時,阿時婆外道問佛:佛陀在前往波羅㮈國找五比丘的途中,遇到外道修行者阿時婆,阿時婆問佛陀的老師是誰?證得什麼?佛陀回答說已無師自證無上正等正覺。阿時婆不相信,立刻拍拍屁股走人。詳見《五分律》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三〈轉妙法輪品 37〉。 ⒌ 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佛陀在鹿野苑度化父王曾派來加入他苦行的五位侍者出家成為五比丘,並向他們三次逐漸地解說四聖諦,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9經、《中阿含經》卷五十六〈晡利多品 3〉第204經羅摩經、《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 ⒍ 優樓頻螺迦葉:摩竭提國優樓頻螺(「木瓜」的音譯)村的迦葉,和大迦葉尊者不同人,是最早隨佛出家的外道大師。他帶領五百位弟子在連若河旁修行,佛陀經過時借住附近有惡龍的石窟,收服了惡龍,讓優樓頻螺迦葉驚訝,在一番較量後帶著所有弟子隨佛出家,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五分律》卷十六。佛陀稱讚他「將護聖眾,四事供養」第一。又譯為「優留毘迦葉」、「優毘迦葉」、「欝鞞羅迦葉」。 ⒎ 如來為瓶沙王說法,王得見諦,及無量民人、諸天得道:佛陀曾答應瓶沙王在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度了優樓頻螺迦葉三兄弟和他們的千位弟子後,佛陀前往王舍城赴約,在瓶沙王建立的迦蘭陀竹園說法。瓶沙王和前來聽法的人民及天眾,聽了佛法後紛紛見到了真理、證得初果。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八第1074經、《五分律》卷十六、《中本起經》卷一〈度瓶沙王品 4〉。 ⒏ 如來為天帝釋說法,帝釋及八萬諸天得道:佛陀在摩竭提國王舍城東邊、菴婆羅村北邊的毘陀山因陀娑羅窟時,天帝釋和八萬天眾拜訪佛陀,請教眾生衝突的根源,並在聽了佛陀開示後證得初果。詳見《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 1〉第134經釋問經、《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天帝釋」是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⒐ 如來至天上,為母說法,將無量天眾,下於人間:佛陀曾前往忉利天為往生忉利天的母親及天眾說法,弟子們思念佛陀,就派大目揵連尊者請佛陀回到人間,並邀請天眾們到人間聽法,因為天眾可以來人間,大多人卻沒有神足通能前往天界。七天後,佛陀就帶著無數的天眾到人間的僧迦舍城。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6經、《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 ⒑ 鳩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9經、卷四十四第1197經、《中阿含經》卷十四〈王相應品 1〉第68經大善見王經、《長阿含經》卷四第2經遊行經。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拘夷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鳩尸那竭城為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⒒ 無餘般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指解脫者的去世。又譯為「無餘涅槃」。 ⒓ 躃地:仆倒;跌倒。「躃」讀音同「閉」。 ⒔ 以水洗心面:沾水擦拭臉和胸(以喚醒阿育王)。 ⒕ 祇桓:「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 ⒖ 隨轉法輪:承接著佛陀開示佛法,這是佛陀稱讚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話,詳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2經:「譬如轉輪聖王,第一長子應受灌頂而未灌頂,已住灌頂儀法,如父之法,所可轉者亦當隨轉。汝今如是,為我長子,隣受灌頂而未灌頂,住於儀法,我所應轉法輪,汝亦隨轉,得無所起,盡諸有漏,心善解脫。」(CBETA, T02, no. 99, p. 330, b6-11) ⒗ 一切眾生智,比於舍利弗,十六之一分,以除如來智:這是佛陀稱讚舍利弗尊者的偈子,出自《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3經:「一切世間智,唯除於如來,比舍利弗智,十六不及一。」(CBETA, T02, no. 99, p. 158, c25-27) ⒘ 以足指踐地,地即震動,至於天宮:大目犍連尊者為了警醒天帝釋心生厭離、不要放逸,用神通以腳趾頭踩地就造成忉利天大地震,參見《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5經:「即入三昧,以神通力,以一足指撇其堂觀,悉令震動。」(CBETA, T02, no. 99, p. 133, c27-29) ⒙ 降伏難陀跋難陀龍王:佛陀在以神足通飛行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前,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兩兄弟看不順眼有人能在他們頭上的天空飛行,因此放大火起煙試圖阻礙飛行,後來由大目犍連尊者降伏,受三皈五戒,成為護法龍神。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 ⒚ 摩訶迦葉:比丘名,在佛成道後第三年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摩訶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又譯為「大迦葉」。 ⒛ 頭陀: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練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 ㋐ 如來施以半座:佛陀曾在輕視摩訶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詳見《雜阿含經》卷四十一第1142經:「善來!迦葉!於此半座。」(CBETA, T02, no. 99, p. 302, a8-9) ㋑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 愍念貧窮類:大迦葉尊者憐憫貧窮的人,因此乞食時常走向貧窮人家,讓他們供養阿羅漢而得大福報。參見《五分律》卷七:「時大迦葉從貧家乞食。」(CBETA, T22, no. 1421, p. 53, b16-17) ㋓ 林藪:山野間隱居的地方。 ㋔ 薄拘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壽命極長,終不中夭」。他在過去毘婆尸佛時代受三皈依並慈心持不殺戒,且布施佛一錢,而在之後的九十一劫得以無病又富有。另譯為「婆拘羅」。 ㋕ 不為人說一句法,寂然無言:參見《中阿含經》卷八〈未曾有法品4〉第34經薄拘羅經:「未曾憶為白衣說法,乃至四句頌亦不為說。」(CBETA, T01, no. 26, p. 475, b26-27) 原經文是強調薄拘羅尊者持戒極為清淨、不接觸世俗人事,只和比丘言談。 ㋖ 念至能決斷:念住而有智慧。相當的《阿育王經》經文作「具足念慧心」,相當的《阿育王傳》經文作「念力智慧」。 ㋗ 三佛:「三佛陀」的簡寫,為音譯,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義譯為正覺者。 ㋘ 綖:「線」的異體字。 ㋙ 瓮:「甕」的異體字,口小腹大,用以盛東西的器具。 ㋚ 瓶沙持國等:瓶沙王、持國王等。 ㋛ 五部眾:五種出家的修行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準備受具足戒而仍在學法階段的女性出家人)、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沙彌尼(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 ㋜ 寶蓋:以珍寶裝飾的傘蓋,可遮陽、擋雨、擋灰塵、或作裝飾。 ㋝ 八支齋:效法阿羅漢無貪、瞋、癡,戒除「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塗香歌舞、坐臥高廣大床、非時食」。又譯為「八關齋」。 ㋞ 布薩:說戒、懺悔的集會。對在家人來說,是在齋日受持八關齋戒。 ㋟ 副:符合。 ㋠ 罽賓:北印度的古國,相當於現今的喀什米爾一帶。 ㋡ 多波婆:為音譯,義譯作「闇林寺」,阿育王曾在此建佛舍利塔,詳見《大唐西域記》卷四。 ㋢ 大林:可能指「大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高樓臺觀」。 ㋣ 離波多:阿育王時代的地名或寺院名。 ㋤ 阿耨大池:義譯為「無熱惱池」,位於雪山山頂,香醉山以南,是四條大河的發源地,住有阿耨達龍王。又譯為「阿耨達池」、「阿耨達泉」、「阿耨大薩羅」。 ㋥ 尸梨沙宮殿:忉利天一處供比丘修行的園地。例如牛跡比丘過去多世為牛,行為仍有牛的習氣,像是吃完飯後會反芻,容易被人譏笑,為免有人譏笑聖者而造地獄惡業,佛陀讓他待在尸梨沙宮殿修習禪定、受天王供養。又譯為「尸利沙園」。 ㋦ 香山:阿耨大池以北的一座山,山中有各種樹,散出種種香氣。阿育王時代賓頭盧尊者及許多阿羅漢居住在這裡。 ㋧ 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 賓頭盧:比丘名,出身婆羅門貴族,是俱睒彌國優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證阿羅漢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 ㋩ 猶故存世:(賓頭盧尊者)就像佛世時,仍留存在世間。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經:「所謂大迦葉比丘、君屠鉢漢比丘、賓頭盧比丘、羅云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789, a3-6) ㋪ 辟支佛體:辟支佛是沒有老師教導,自己觀因緣而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據傳辟支佛的身體已不同於凡人,穿著寬鬆覆蓋全身的衣服,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 38〉第11經。 ㋫ 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夏安居」、「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 阿迦尼吒天:為音譯,義譯作「色究竟天」,是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 ㋭ 如來大作神力,種種變化,作諸佛形,滿在諸方,乃至阿迦尼吒天:佛教受到歡迎後,外道六師因得到的供養變少而嫉妒。他們知道佛教不隨便現神通,就跟各國王說他們的神通比佛陀強,佛陀如果真有神通,就該公開接受比賽神通。佛陀知道了都只說時機未至,而未回覆。直到有一次佛陀到舍衛城時,外道六師重施故技,波斯匿王詢問佛陀後,佛陀表示時機已到,而願意在七日後接受比賽。七日後,由於佛弟子不想顯露自己的能力,只默默地讓場地出現種種瑞相,此時外道六師則說現場的人這麼多,怎麼能說不是外道的神通造成的瑞相?後來佛陀進房舍中入定,以火光三昧讓房舍都在大火中,外道六師見到失火,幸災樂禍地說這大火一定是佛陀的神通,沒想到火光過後房舍更為乾淨,完好無缺。後來佛陀以手觸地,地上現出許多大蓮花,一一花上有化佛示現神通,花上有花直到色究竟天,外道六師則沒有神通可現,佛陀也藉機宣說四聖諦,度了許多人。詳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六。 ㋮ 僧迦奢:古代印度恆河流域的國名及城名,是佛陀於三十三天為母說法後返回人間的地方。另譯為「僧迦舍」、「僧迦尸」。 ㋯ 優波羅比丘尼:為音譯,義譯作「蓮華色比丘尼」,以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優鉢羅色」、「優鉢華色」。 ㋰ 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佛陀到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後返回人間時,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變化為轉輪聖王形象,在盛大的排場下搶先第一個見佛,而佛陀則開示應該要如「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觀空,才是真正地見佛。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 ㋱ 給孤獨長者女:給孤獨長者的女兒,即「修摩提」,優婆夷名,佛陀稱讚他是優婆夷中「能造頌偈」、「無所怯弱」第一。又譯為「脩摩迦提須達女」。 ㋲ 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修摩提被許配給和給孤獨長者有生意往來的滿財長者的兒子,然而滿財長者全家信奉裸形外道,強迫修摩提拜裸形外道,修摩提抵死不從,反而請佛及僧團受供,度化了滿財長者全家信佛,也一併度化了該城的民眾,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二〈須陀品 30〉第3經。 ㋳ 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詳見《四分律》卷五十一、《十誦律》卷三十七。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48〉第3經。(這則事件和「給孤獨長者女請佛及比丘僧」是不同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及地點。) ㋴ 揵陀摩羅:即「香山」,阿耨大池以北的一座山,山中有各種樹,散出種種香氣。 ㋵ 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 䴵:「餅」的異體字。 ㋷ 歡喜丸:以酥、麵、蜜、薑等調和製成的一種餅,是古代印度人的食物之一。 ㋸ 劫貝:棉花的音譯,在這裡指棉布所織的衣服。 ㋹ 達士:見識高超,不同凡俗的人。 ㋺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 三衣: 即三法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 嚫:施予僧人財物。讀音同「趁」。 ㋽ 嚫願:祈福,在這裡特指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後,對布施者的祝福。又譯為「咒願」。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三ⓐ[校勘]ⓐ 聖本在「三」之後有「我說去來今諸陰皆空寂三世悉平等猶若如虛空性空佛藥王佛心王菩薩喜王菩薩堅意菩薩名意菩薩救脫菩薩」四十六字及光明皇后願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