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阿難遊王舍城

爾時,摩竭陀大臣雨勢治王舍城,為防跋耆故。於是,摩竭陀大臣雨勢遣瞿默目揵連田作人,往至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尊者阿難過夜平旦,著衣持鉢,為乞食故,欲入王舍城。於是,尊者阿難作是念:「且置王舍城乞食,我寧可往詣瞿默目揵連田作人所。」於是,尊者阿難往詣瞿默目揵連田作人所。

梵志瞿默目揵連遙見尊者阿難來,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尊者阿難,白曰:「善來,阿難!久不來此,可坐此座。」尊者阿難即坐彼座。

梵志瞿默目揵連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阿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報曰:「目揵連!汝便可問,我聞當思。」

則便問曰:「阿難!頗有一比丘與沙門瞿曇等耶?」

尊者阿難與梵志瞿默目揵連共論此事時,爾時,摩竭陀大臣雨勢慰勞田作人,往詣梵志瞿默目揵連田作人所。

摩竭陀[*]大臣雨勢遙見尊者阿難坐在梵志瞿默目揵連田作人中,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問曰:「阿難!與梵志瞿默目揵連共論何事,以何事故共會此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梵志瞿默目揵連問我:『阿難!頗有一比丘與沙門瞿曇等耶?』」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云何答彼?」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都無一比丘與世尊等等。」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唯然,阿難!無一比丘與世尊等等。頗有一比丘為沙門瞿曇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都無一比丘為世尊所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唯然。無一比丘與沙門瞿曇等等;亦無一比丘為沙門瞿曇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者。頗有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亦無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唯然。無一比丘與沙門瞿曇等等;亦無一比丘為沙門瞿曇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者;亦無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者。阿難!若爾者,汝等無所依,共和合、不諍、安隱,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樂遊行,如沙門瞿曇在時耶?」

尊者阿難告曰:「雨勢!汝莫作是說,言我等無所依。所以者何?我等有所依耳。」

摩竭陀[*]大臣雨勢白曰:「阿難!前後所說何不相應?阿難向如是說:『無一比丘與世尊等等;亦無一比丘為世尊所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亦無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阿難!何因何緣,今說我有所依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我等依法不依人不依於人而依於法。雨勢!我等若依村邑遊行,十五日說解脫時,集坐一處。若有比丘知法者,我等請彼比丘為我等說法。若彼眾清淨者,我等一切歡喜奉行彼比丘所說。若彼眾不清淨者,隨法所說,我等教作是。」

摩竭陀[*]大臣雨勢白曰:「阿難!非汝等教作是,但法教作是。阿難!如是少法、多法可得久住者,如是阿難等共和合、不諍、安隱,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樂遊行,如沙門瞿曇在時。」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頗有可尊敬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有可尊敬。」

雨勢白曰:「阿難!前後所說何不相應?阿難向如是說:『無一比丘與世尊等等;亦無一比丘為世尊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亦無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阿難!汝何因何緣,今說有可尊敬耶?」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有十法而可尊敬,我等尊敬修行人若見比丘有此十法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云何為十?雨勢!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行增上戒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誦習至千,意所推觀,明見深達。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多聞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作善知識,作善朋友,作善伴黨。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善知識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樂住遠離,成就二遠離,身及心也。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樂住遠離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樂於,內行正止,亦不離,成就於觀,增長空行。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樂宴[*]坐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如是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知足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有正念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精懃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行慧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復次,雨勢!比丘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雨勢!我等若見比丘諸漏盡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雨勢!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此十法而可尊敬。雨勢!我等若見比丘行此十法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於是,彼大眾放高大音聲:『可修直道,非不可修,若修直道,非不可修者,隨世中阿羅訶愛敬、尊重、供養、禮事。若諸尊可修直道而能修者,是故世中阿羅訶愛敬、尊重、供養、禮事。』」

於是,摩竭陀[*]大臣雨勢及其眷屬問曰:「阿難!今遊何處?」

尊者阿難答曰:「我今遊行此王舍城竹林加蘭哆園。」

「阿難!竹林加蘭哆園至可愛樂,整頓可喜,晝不喧鬧,夜則靜寂,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阿難!樂住竹林加蘭哆園耶?」

尊者阿難答曰:「如是。雨勢!如是。雨勢!竹林加蘭哆園至可愛樂,整[*]頓可喜[*],晝不喧鬧,夜則靜[*]寂,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雨勢!我樂住竹林加蘭哆園中。所以者何?以世尊擁護故。」

是時,婆難大將在彼眾中。婆難大將白曰:「如是。雨勢!如是。雨勢!竹林加蘭哆園至可愛樂,整[*]頓可喜[*],晝不喧鬧,夜則靜[*]寂,無有蚊虻,亦無蠅蚤,不寒不熱,彼尊者樂住竹林加蘭哆園。所以者何?此尊者行、樂伺故。」

摩竭陀[*]大臣雨勢聞已,語曰:「婆難大將!沙門瞿曇昔時遊行金鞞羅樂園中,婆難大將!爾時我數往詣彼,見沙門瞿曇。所以者何?沙門瞿曇行伺、樂伺,稱歎一切伺。」

尊者阿難聞已,告曰:「雨勢!莫作是說,沙門瞿曇稱說一切伺。所以者何?世尊或稱說伺,或不稱說。」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沙門瞿曇不稱說伺,不稱說何等伺?」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或有一貪欲所纏而起貪欲,不知出要如真,彼為貪欲所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雨勢!是謂第一伺,世尊不稱說。復次,雨勢!或有一瞋恚所纏而起瞋恚,不知出要如真,彼為瞋恚所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雨勢!是謂第二伺,世尊不稱說。復次,雨勢!睡眠所纏而起睡眠,不知出要如真,彼為睡眠所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雨勢!是謂第三伺,世尊不稱說。復次,雨勢!疑惑所纏而起疑惑,不知出要如真,彼為疑惑所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雨勢!是謂第四伺,世尊不稱說。雨勢!世尊不稱說此四伺。」

摩竭陀[*]大臣雨勢白曰:「阿難!此四伺可憎可憎[*]處,沙門瞿曇不稱說。所以者何?正盡覺故。」

摩竭陀[*]大臣雨勢復問曰:「阿難!何等伺沙門瞿曇所稱說?」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雨勢!世尊稱說此四伺。」

摩竭陀[*]大臣雨勢白曰:「阿難!此四伺可稱可稱處,沙門瞿曇所稱說。所以者何?以正盡覺故。阿難!我事煩猥,請退還歸。」

尊者阿難告曰:「欲還隨意。」

於是,摩竭陀[*]大臣雨勢聞尊者阿難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坐起,繞尊者阿難三匝而去。

是時,梵志瞿默目揵連於摩竭陀[*]大臣雨勢去後不久,白曰:「阿難!我所問事,都不答耶?」

尊者阿難告曰:「目揵連!我實不答。」

梵志瞿默目揵連白曰:「阿難!我更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汝可便問,我聞當思。」

梵志瞿默目揵連即問曰:「阿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有何差別?有何勝如?」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梵志瞿默目揵連白曰:「阿難!可在此食。」尊者阿難默然而受。

梵志瞿默目揵連知默然受已,即從座起,自行澡水,極美淨妙,種種豐饒食噉含消,自手斟酌,極令飽滿,食訖舉器,行澡水竟,取一小床,別坐聽法。

尊者阿難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尊者阿難所說如是。摩竭陀[*]大臣雨勢眷屬及梵志瞿默目揵連,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竟(三千一百四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阿難」,巴利本作 Ananda。

「王舍城」,巴利本作 Rajagaha。

「摩竭陀」,巴利本作 Māgadha。

「雨勢」,巴利本作 Vassakāra。

「瞿默目揵連」,巴利本作 Gopaka-Moggallāna。

「加蘭哆園」,巴利本作 Kalandakanivāpa。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瞿曇」,巴利本作 Gotama。

「陀」,聖本作「他」。[*]

「問曰」,元本作「阿問」。

「比」,大正藏原為「丘」,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比」。

「從」,宋、元、明三本作「誦」。

「一」,大正藏原為「二」,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一」。

大正藏在「尊」字之後有一「共」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芥」,聖本作「介」。

「千」,明本作「于」。

「推」,聖本作「惟」。

「達」,大正藏原為「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達」。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聖本無「與」字。

「整」,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整」。[*]

「喜」,聖本作「憙」。[*]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婆難」,巴利本作 Upananda。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憎」。[*]

大正藏無「說」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可便」,大正藏原為「便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便」。

「三」,聖本作「二」。[*]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大正藏在「喜」字之後有一「已」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明本無「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竟」九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一百四十三字」八字。

[註解]

從解脫:戒條,另譯作「波羅提木叉」。

增上戒:崇高的、有助益的戒律。

宴坐:另譯作「燕坐」,指坐禪。

伺:持續的注意力,在這裡指追求,包含正面的對善法的欲求(善法欲),或是負面的染著的欲望。

空行:【參見莊居士註解,看是否適合】觀空的修行方法,如觀「生無來處,滅無去處」的緣起生滅,參見《雜阿含經》卷第335經(第一義空經)。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現前的對象)。

興衰法:生滅法,指「無常」。

直道:沒有分岔的直達道路。這段是指??也有待檢查本段標點。

不答:【??】不: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相當的相傳經文作我們問阿難尊師的,阿難尊師沒回答。」

行澡水:飯前洗手以及飯後漱口、洗手用水。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跟CBETA確認一下宋元明本是「二」或「三」解脫。

  • 依法不依人

本經中阿難尊者先提到佛陀並未選一個人作為僧眾的統率,在佛陀滅度後僧眾也沒有一個統率,而是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則,自然僧眾就能和諧相處。

同時,雖然依法不依人、沒有任何一位比丘說了算,但符合十個條件的比丘自然是大家應當敬重、禮事的比丘。

【內容待修改為更細緻。】

因此也可見「依法不依人」和「敬重清淨的出家人」不相違背。

  • 判斷比丘是否可敬重、禮事的依據

世尊在滅度前,並沒有記說世尊滅度後佛弟子可依的人。世尊滅度後,佛弟子應依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則(以科學實驗的精神,從第一手資料認識世尊所說的法是什麼,據此實踐佛法,並觀察身心的變化以印證佛法)。

阿難尊者說明判斷比丘是否可敬重、禮事的依據:

  1. 受持學戒。
  2. 於佛法廣學多聞。
  3. 作善知識,作善朋友,作善伴黨。
  4. 樂住遠離,成就身遠離、心遠離。
  5. 樂於燕坐,成就於觀,增長空行。
  6. 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行無顧戀。
  7. 常行於念,成就正念。
  8. 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
  9. 修行智慧,觀生滅法,以正盡苦。
  10. 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

⇒ 看是否適合簡化為:本經則列出十個條件:受持學戒、於佛法廣學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於燕坐成就於觀、知足、常行正念、常行精進、修行智慧、諸漏已盡。【字數較長的待與南傳比對】

  • 如何辨別善知識?

佛陀常教導弟子如何辨別善知識,最常見的是以觀察對方的「戒」作為開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4經表示應當依據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這五個條件,找到該親近奉事的比丘。其中前四個條件多少可由觀察其言行得知。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8經教導我們要觀察對方的戒行,觀察他是否清淨;看他遭遇苦難時的反應;並和他交談以知他的智慧。這些都要在長時間、用心、以智慧觀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膚淺的表相。

也可說是觀察對方是否相應於戒、定、慧,是否沒有貪、瞋、癡。

本經則列出十個條件:修習禁戒、廣學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於燕坐、知足、常行於念、常行精進、修行智慧、諸漏已盡。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80經則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見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念,內心寂靜,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澁行」),才應奉事。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長壽王品2〉第85經真人經以及《增壹阿含經》卷八〈安般品17〉第9經則進一步表示:如果因為我出身高、長得帥、談吐佳、有名氣、誦經持律學論、行頭陀行、持戒、清修、證得各種禪定,而「自貴賤他」,就不是善知識的作為。

這也呼應最前面佛陀說的「慚、愧」的條件,善知識不會自我抬舉,而是修證無我。

至於神通感應、道場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師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條件之內。

  • 參考資料:

c.f. yifertw.blogspot.tw/2011/04/2_18.html

《中阿含.145經.瞿默目犍連經》紀錄阿難的一句話,他說他樂住於此竹園,因為受到世尊的保護,可是,經文起先就說「佛般涅槃後不久」,因此不知道阿難指的保護的含意是什麼。

(6)《中阿含.145經》:「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

「我樂住竹林加蘭哆園中,所以者何?以世尊擁護故。」

依據巴利經文,阿難稱竹園為有助益的,因為竹園受到阿闍世王大臣雨勢的保護。巴利註釋書解釋說,雨勢對此竹園特別照顧,因為,有預言稱雨勢來生將會在此園出生為猴子,如此預期的來生也紀錄在〈Karmavi­bhaṅ­ga業分別〉。如此,《中阿含.145經》所說的受到世尊保護,可能是出於傳誦錯誤或誤譯,而在此經文所說的保護只是一位大臣對此竹園的世俗的保護。

(一四六)中阿含梵志品象跡喻經第五(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卑盧異學平旦則從舍衛國出,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佛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卑盧異學,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爾時,生聞梵志乘極好白乘,與五百弟子俱,以平旦時從舍衛出,至無事處,欲教弟子諷讀經書。生聞梵志遙見卑盧異學來,便問:「婆蹉!晨起從何處來?」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我見世尊禮事、供養來。」

生聞梵志問曰:「婆蹉!頗知沙門瞿曇空安靜處學智慧耶?」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何等人可知世尊空安靜處學智慧耶?梵志!若知世尊空安靜處學智慧者,亦當如彼。但,梵志!我所讀書有四句義,因四句義,我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譬善象師遊無事處,於樹林間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我亦如是,我所讀書有四句義,因四句義,我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云何四句義?梵志!智慧剎利論士多聞決定,能伏世人,無所不知,則以諸見造作文章,行於世間。彼作是念:『我往沙門瞿曇所,問如是如是事,若能答者,當復重問,若不能答,便伏捨去。』彼聞世尊遊某村邑,便往彼所,見世尊已,尚不敢問,況復能伏?梵志!我所讀書,用得如此第一句義,我因此義,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如是智慧梵志、智慧居士、智慧沙門論士多聞決定,能伏世人,無所不知,則以諸見造作文章,行於世間。彼作是念:『我往沙門瞿曇所,問如是如是事,若能答者,當復重問,若不能答,便伏捨去。』彼聞世尊遊某村邑,便往彼所,見世尊已,尚不敢問,況復能伏?梵志!我所讀書,用得如此第四句義,我因此義,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我所讀書有此四句義,我因此四句義故,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生聞梵志語曰:「婆蹉!汝大供養沙門瞿曇,所因所緣,歡喜奉行。」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如是,如是。我極供養於彼世尊,亦極稱譽,一切世間亦應供養。」

彼時,生聞梵志聞此義已,即從乘下,右膝著地,叉手向於勝林給孤獨園,再三作禮:「南無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如是至三已,還乘極好白乘,往詣勝林給孤獨園。到彼乘地,即便下乘,步進詣佛,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生聞梵志向與卑盧異學共所論事盡向佛說,世尊聞已,告曰:「梵志!卑盧異學說象跡喻,猶不善作,亦不具足,如象跡喻善作具足者,今為汝說,當善聽之。梵志!譬善象師遊無事處,於樹林間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彼善象師或不信者,於此林中復有母象,名加梨㝹,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

「梵志!彼善象師或復不信,於此林中更有母象,名加羅梨,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彼善象師或復不信,於此林中更有母象,名婆和,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彼尋此跡已,見大象跡,大象跡方極長極廣,周匝遍著,正深入地,及見彼象,或去或來,或住或走,或立或臥,見彼象已,便作是念:『若有此跡,必是大象。』

「梵志!如是。若世中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乃至天、人,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所說法,或居士、居士子,聞已得信,於如來正法、律彼得信已,便作是念:『在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曠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淨修梵行,我寧可捨於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彼於後時,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出家已,捨親族相,受比丘要,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彼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彼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彼離非梵行、斷非梵行,懃修梵行,精懃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彼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彼離兩舌、斷於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說群黨事,彼於兩舌淨除其心。彼離麤言、斷於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憙,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言,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憙可愛,使他安隱,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彼離綺語、斷於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隨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彼離治生、斷於治生、棄捨稱量及斗斛,亦不受貨,不縛束人,不望折斗量,不以小利侵欺於人,彼於治生淨除其心。彼離受寡婦、童女,斷受寡婦、童女。彼於受寡婦、童女淨除其心。彼離受奴婢、斷受奴婢,彼於受奴婢淨除其心。彼離受象、馬、牛、羊,斷受象、馬、牛、羊,彼於受象、馬、牛、羊淨除其心。彼離受雞、豬,斷受雞、豬,彼於受雞、豬淨除其心。彼離受田業、店肆,斷受田業[*]、店[*]肆,彼於受田業、店[*]肆淨除其心。彼離受生稻、麥、豆,斷受生稻、麥、豆,彼於受生稻、麥、豆淨除其心。

「彼離酒、斷酒,彼於飲酒淨除其心。彼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彼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彼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斷花鬘、瓔珞、塗香、脂粉,彼於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淨除其心。彼離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斷歌舞[*]、倡妓及往觀聽,彼於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淨除其心。彼離受生色、像寶,斷受生色、像[*]寶,彼於受生色、像[*]寶淨除其心。彼離過中食,斷過中食,一食、不夜食、學時食,彼於過中食淨除其心。

「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復行極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復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想,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復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申低仰,儀容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正知出入,復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靖處、山巖石室、露地穰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彼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彼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彼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逮第三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彼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彼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於意云何?如是象跡喻善作具足耶?」

生聞梵志答曰:「唯然。瞿曇!如是象跡喻善作具足。」

生聞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生聞梵志及卑盧異學,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象跡喻經第五竟(二千九百八十八字)

[校勘]

「含」,聖本作「鋡」。[*]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卑盧」,巴利本作 Pilotika。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生聞梵志」,巴利本作 Jāṇussoni brāhmaṇa。

「讀」,宋本作「誦」。

「婆蹉」,巴利本作 Vacchāyana。

宋、元、明、聖四本無「世尊」二字。

「所」,宋、元、明、聖四本作「而」。

「共所」,大正藏原為「所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共所」。

「加梨㝹」,巴利本作 Kaṇerukā。

「加羅梨」,巴利本作 Kāḷārikā。

「和」,大正藏原為「惒」,今依據聖本改作「和」。

「婆和㝹」,巴利本作 Vāmanikā。

「著」,聖本作「著等」。

「逝」,聖本作「遊」。

「狹」,聖本作「夾」。

「芥」,聖本作「介」。

「吝」,聖本作「法吝」。

「婬」,聖本作「望」。

「獷」,大正藏原為「䵃」,宋本作「𪍿」,元、明二本作「獷」,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獷」。

「柔」,聖本作「氣」。

「店」,聖本作「玷」。[*]

「彼於」,聖本作「於彼」。

「舞」,聖本作「儛」。[*]

聖本無「及」字。

聖本無「像」字。

「鷹」,聖本作「鸞」。

「想」,聖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相」。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申」。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mghātī.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塚」,聖本作「冢」。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反」。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屈」,宋本作「崛」,元、明、聖三本作「掘」。[*]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逝」,聖本作「遊」。

明本無「象跡喻經第五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九百八十八字」八字。

[註解]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看到象腳印,也看到象本身,才確認:這是大象

從本經描述各戒內容的經文,都是從「離」、「斷」、到「淨除其心」,也可瞭解持戒清淨是在身、心都清淨。

(一四七)中阿含[*]梵志品聞德經第六(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生聞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梵志!恣汝所問。」

生聞梵志即便問曰:「沙門瞿曇弟子或有在家,或有出家學道,以何義故博聞誦習耶?」

世尊答曰:「梵志!我弟子或有在家,或出家學道,所以博聞誦習,欲自調御,欲自息止,自求滅訖。梵志!我弟子或有在家,或出家學道,以此義故博聞誦習。」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博聞誦習有差別耶?博聞誦習有功德耶?」

世尊答曰:「梵志,博聞誦習而有差別,博聞誦習則有功德。」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博聞誦習有何差別,有何功德耶?」

世尊答曰:「梵志!因緣有,要努力;自性空,不執著多聞聖弟子晝日作業,欲得其利,彼所作業敗壞不成,彼所作業敗壞不成已,然不憂慼、愁煩、啼哭,不椎身懊惱,亦不癡狂。梵志!若多聞聖弟子晝日作業,欲得其利,彼所作業敗壞不成,彼所作業敗壞不成已,然不憂慼、愁煩、啼哭,不椎[*]身懊惱,亦不癡狂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所有愛念,異無、散解,不復相應,與別離已,然不憂慼、愁煩、啼哭,不椎[*]身懊惱,亦不癡狂。梵志!若多聞聖弟子所有愛念,異無散解,不復相應,與別離已,然不憂慼、愁煩、啼哭,不椎[*]身懊惱,亦不癡狂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知所有財物皆悉無常,念出家學道。梵志!若多聞聖弟子知所有財物皆悉無常,念出家學道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知所有財物皆悉無常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梵志,若多聞聖弟子知所有財物皆悉無常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梵志!若多聞聖弟子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堪耐不樂,生不樂已,心終不著。梵志!若多聞聖弟子堪耐不樂,生不樂已,心終不著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堪耐恐怖,生恐怖已,心終不著。梵志!若多聞聖弟子堪耐恐怖,生恐怖已,心終不著,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若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害念,為此三惡不善念已,心終不著。梵志!若多聞聖弟子若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害念,為此三惡不善念已,心終不著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梵志!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則得苦邊。梵志!若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則得苦邊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則得苦邊。梵志!若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則得苦邊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五下分結盡,生彼間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梵志!若多聞聖弟子五下分結盡,生彼間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遊,慧觀斷漏而知漏。梵志!若多聞聖弟子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遊,慧觀斷漏而知漏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復次,梵志!多聞聖弟子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梵志!若多聞聖弟子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梵志!是謂博聞誦習而有差別,有此功德。」

生聞梵志復問世尊:「此博聞誦習有此差別,有此功德,頗更有差別,更有功德,最上、最妙、最勝耶?」

世尊答曰:「梵志!此博聞誦習有此差別,有此功德,更無差別,更無功德,最上、最妙、最勝者。」

生聞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生聞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聞德經第六竟(一千六百九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大正藏無「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椎」,聖本作「推」。[*]

「捶」,聖本作「搖」。[*]

「聞」,聖本作「聞弟子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遊慧觀斷漏而知漏者梵志是謂博聞」三十六字。

明本無「聞德經第六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六百九字」六字。

[註解]

作業:在這裡指「工作」。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弟子博聞誦習,瞭解苦、空、無常、無我,但不是悲觀或是負面,而是如實知。因此真的遇到苦事或挫折時,就不會憂慼、愁煩、啼哭。

《法句經》卷一〈多聞品3〉:「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CBETA, T04, no. 210, p. 560, a12-13)

[進階辨正]

(一四八)中阿含[*]梵志品何苦經第七(第三念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生聞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梵志!恣汝所問。」

生聞梵志即便問曰:「瞿曇!在家者有何苦?出家學道者有何苦耶?」

世尊答曰:「梵志!在家者,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以自在為苦。」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在家者,云何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云何以自在為苦耶?」

世尊答曰:「梵志!若在家者,錢不增長,金、銀、真珠、琉璃、水精悉不增長,畜牧、穀米及奴婢使亦不增長,爾時,在家憂苦愁慼。因此故在家者多有憂苦,多懷愁慼。梵志!若出家學道者行隨其欲,行隨恚、癡,爾時,出家學道憂苦愁慼。因此故出家學道者多有憂苦,多懷愁慼。梵志!如是在家者,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以自在為苦。」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在家者有何樂?出家學道者有何樂耶?」

世尊答曰:「梵志!在家者,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不自在為樂。」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在家者,云何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云何以不自在為樂耶?」

世尊答曰:「梵志!若在家者錢得增長,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皆得增長,畜牧[*]、穀米及奴婢使亦得增長,爾時,在家快樂歡喜。因此故在家者多快樂歡喜。梵志!出家學道者行不隨欲,行不隨恚、癡,爾時,出家學道快樂歡喜。因此故出家學道者多快樂歡喜。梵志!如是在家者,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不自在為樂。」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無利義?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有利義?」

世尊答曰:「梵志!若天及人共諍者,必無利義,若天及人不諍者,必有利義。」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云何天及人共諍者,必無利義?云何天及人不諍者,必有利義耶?」

世尊答曰:「梵志!若時天及人鬥諍怨憎者,爾時,天及人憂苦愁慼,因此故天及人多有憂苦,多懷愁慼。梵志!若時天及人不鬥諍、不怨憎者,爾時,天及人快樂歡喜,因此故天及人多快樂、多歡喜。梵志!如是天及人共諍者,必無利義,天及人不諍者,必有利義。」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不得饒益,必得其苦?以何事故,令天及人必得饒益,必得其樂?」

世尊答曰:「梵志!若天及人行於非法及行惡者,必不得益,必得其苦。若天及人能行如法,不行惡者,必得饒益,必得其樂。」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天及人云何行於非法及行惡者,必不得益,必得其苦?天及人云何行如法,不行惡者,必得饒益,必得其樂?」

世尊答曰:「梵志!天及人身行非法及行惡,口、意行非法及行惡者,爾時,天及人必當減損,阿修羅必當興盛。梵志!若天及人身行如法,守護其身,口、意行如法,守護口、意者,爾時,天及人必當興盛,阿修羅必當減損。梵志!如是天及人行於非法及行惡者,必不得益,必得其苦。梵志!如是天及人能行如法,不行惡者,必得饒益,必得其樂。」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云何觀惡知識?」

世尊答曰:「梵志!當觀惡知識猶如月也。」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云何當觀惡知識猶如月耶?」

世尊答曰:「梵志!如向盡月,日日稍減,宮殿亦減,光明亦減,形色亦減,日日盡去。梵志!有時月乃至於盡,都不復見。梵志!惡知識人於如來正法、律亦得其信,彼得信已,則於後時而不孝順,亦不恭敬,所行不順,不立正智,不起向法次法,彼便失信,持戒、博聞、庶幾、智慧亦復失之。梵志!有時此惡知識教滅善法,猶如月盡。梵志!如是當觀惡知識猶如月也。」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云何觀善知識?」

世尊答曰:「梵志!當觀善知識猶如月也。」

生聞梵志復問曰:「瞿曇!云何當觀善知識猶如月耶?」

世尊答曰:「梵志!猶如月初生,少壯明淨,日日增長。梵志!或時月十五日,其殿豐滿。梵志!如是善知識於如來正法、律得信,彼得信已,而於後時孝順恭敬,所行隨順,立於正智,趣向法次法,彼增長信,持戒、博聞、庶幾、智慧亦復增長。梵志!有時彼善知識善法具足,如十五日月。梵志!如是當觀善知識猶如月也。」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譬如月無垢,  遊於虛空界,
 一切世星宿,  悉翳其光明
 如是信博聞,  庶幾無慳貪,
 世間一切慳,  悉翳施光明
 猶如有大龍,  興起雲雷電,
 雨下極霶霈,  充滿一切地。
 如是信博聞,  庶幾無慳貪,
 施飲食豐足,  樂勸增廣施。
 如是極雷震,  如天降時雨,
 彼福雨廣大,  施主之所雨。
 財物多名譽,  得生於善處,
 彼當受於福,  死已生天上。」

佛說如是。生聞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何苦經第七竟(一千四百二十五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第三念誦)(九千一百六十五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在」,元本作「出」。

「琉璃」,聖本作「流離」。[*]

「牧」,宋、元二本作「收」。[*]

「不得」,大正藏原為「得不」,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不得」。

「起」,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教」,聖本作「都」。

「霶霈」,大正藏原為「滂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霶霈」。

「財物」,大正藏原為「錢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財物」。

明本無「何苦經第七竟」六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四百二十五字」八字。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聖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九千一百六十五字」八字。

聖本在「字」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自在:這裡指舒暢、快樂而不受拘束。

一切世星宿,悉翳其光明:滿月的光明可以掩蓋世間一切的星光。

世間一切慳,悉翳施光明:布施的光明可以掩蓋世間一切的吝嗇。按:這是「施光明悉翳世間一切慳」的倒裝句。

[對應經典]

  • 參考《南傳大藏經.增支部尼柯耶》〈第五集〉第31經Sumanā經。??

[讀經拾得]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CBETA, T02, no. 125, p. 768, c15-20)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8/21 09:3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31584072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