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er:

Q: 正念的定義, 在哪些經文有提到?

雜阿含785經:

何等為正念?

正念有二種。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還有其他經文提到正念的定義嗎?

Q: 正知的定義, 在哪些經文有提到?


David Chiou:

的確就是 Philosopher 引用的這經。另外還有

  • 《中阿含經》卷18〈長壽王品 2〉第74經:「云何道從正念,非邪念得?謂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是謂道從正念,非邪念得。」(CBETA, T01, no. 26, p. 541, c26-28)
  • 《中阿含經》卷49〈雙品 1〉第189經:「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CBETA, T01, no. 26, p. 736, b14-16)

詳細考據可參考菩提長老這篇文章:

菩提比丘:正念的真正意思為何──巴利聖典的觀點

福嚴佛學研究第九期頁1-22(民國103 年),新竹市:福嚴佛學院

本文的目的,是以保存完整的最古老佛教典籍──巴利聖典為研究資料,藉以確定正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意義和功能。

正念,是佛教最知名禪修系統,即念住修行(satipaṭṭhāna)的最核心要素。念住的相關記載,不斷地提到兩個詞:正念(sati)和正知(sampajañña)。依三藏聖典來理解這些術語是很重要的──不只從語言學的角度而言是如此,而且,這樣的理解對於實際禪修實踐也有著重大的影響。sati(正念)這個語詞的原意是「記憶」,不過,佛陀依據其教學目標附予這個舊詞新的意義。

作者認為,這個意義可以用「清澈覺知」(lucid awareness)來表徵其特性。文章中質疑將正念等同於「純然注意」(bare attention)的慣常解釋,並指出這兩個用語背後潛在的問題。也簡要地討論了正知(清晰理解)的作用,指出它是正念的觀察功能和內觀發展二者之間的橋樑。

最後,探討正念是否可以合理地自其傳統脈絡中擷取出來,運用於非宗教的目的。作者主張:非傳統的正念應用方式,是可以被接受的,甚至是值得讚揚的,理由是:這麼做有助於減輕人類的苦。但是作者也提醒要避免化約地理解正念,並呼籲研究者應尊重正念所根源的宗教傳統。

全文詳: https://www.fuyan.org.tw/download/journal/fbs/FBS_vol9-1.pdf

其中提到的一些巴利藏經文,沒有對應的阿含經文,但整體意思差不多。


Philosopher:

Satipaṭṭhānas 是念住還是正念嗎?

具念就是正念嗎? (相應部47相應2經/念經 談到具念和正知的操作型定義)


David Chiou:

Satipaṭṭhānas 是念住還是正念嗎?

Sati 是「念」,Satipaṭṭhānas 是「念住」,指念已經穩固了。The Four Satipaṭṭhānas 即「四念住」。

理論上,「念」還要加上「精勤」、「正知」才是正念,不過還沒聽過念住不是正的就是了,畢竟佛教徒只會穩固正念,不會穩固邪念。

具念就是正念嗎? (相應部47相應2經/念經 談到具念和正知的操作型定義)

通常英文 mindful 譯為「具念」,mindfulness 譯為「念」,基本上是同義,只是名詞、形容詞的不同。

因此「具念」就是「有念」的意思,至於詳細意義要看經文前後文,通常「具念」時念蠻穩的了,但理論上也有還不穩的念,看前後文可知其意義。


David Chiou:

(四念處之外的)「正念、正知」,以 CBETA 搜尋「正念、正智」及「正念、正知」,許多是代表解脫之後的智慧,與「解脫知見」的意義類似。例如:

《雜阿含經》卷8:「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後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52, a16-19)

《俱舍論記》卷25〈6 分別賢聖品〉:「無生智名為正智。即是五分法身中解脫知見蘊。」(CBETA, T41, no. 1821, p. 382, a27-28)

《成實論》卷6〈77 想陰品〉:「又三學中慧學最勝。亦說智慧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又七淨中說知見淨。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慧。」(CBETA, T32, no. 1646, p. 281, b6-9)

《瑜伽師地論》卷19:「彼由如是無懈憚心。獲得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脫。又能受用解脫喜樂及無染樂。於現法中得安樂住。」(CBETA, T30, no. 1579, p. 385, c13-16)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11〈13 降魔品〉:「深心解脫一切眾生。一切世界諸佛世尊。現前作證正念正知。」(CBETA, T11, no. 312, p. 729, c17-18)

『丁福保佛學辭典』正智:(術語)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論註下曰:「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大乘義章三曰:「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以修行次第來說,正念正智導入最後的解脫,因而只有正念發起還不能解脫,要正念保持、然後進入正智之後才能解脫,也因而才能自記說我生已盡。如果”無明離欲明生”的問題只是一個狀態,就不是真正的解脫。

另外在少數經中則是在未解脫前的用法,例如: 《雜阿含經》卷24:「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乃至於法得遠離。」」(CBETA, T02, no. 99, p. 173, c16-29)

另外還有以正念正智專指進入三禪:

《中阿含經》卷1〈1 七法品〉:「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22, b17-19)

因此光看經文,「正智」有二種可能:

  • 「正智」=「解脫知見」是主要用法,而有時用廣義的引申而也作解脫前的用法。就像「無明」的相反的「明」,嚴格說是解脫後的境界,但有時也廣義的表示修行過程中也要有明。
  • 「正智」其實是二個不同意義的詞的翻譯: 1. 解脫知見 (最常用). 2. 正念時「清晰理解」,像三禪的那個用法可能也如此。

南傳的註釋書則表示「正智」(正知)有四個層次的應用:1.認識自身行動的目的;2.審慎地選擇行動的方式;3.致力於禪修練習; 4.明辨事物的真實本質。從這四種區分來看,「解脫知見」屬於第四者,也就是最究竟的正智。

註解上則有兩類:

  • 正知/正智: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 → 前後文是在講解脫者時以此註解。
  • 正知:清晰理解 → 前後文並非講解脫者,而是一般修行人練習時以此註解。

Satipatthana Shi:

1. sampajāna

《雜阿含1028經》:「
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申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中阿含191經》:「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

這裡「正智」or「正知 sampajāna, 菩提比丘英譯為 clear comprehension,是指清晰的辨別理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世間諸瀑流  正念能防護 若令畢竟斷  其功唯正知」

莊註:「正知於行為者」(sampajānakārī,逐字譯為「正知+作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清楚的理解而行動者」(who acts with clear comprehension)。按:《破斥猶豫》舉了四個正知的內涵:i.目的正知(sātthakasampajaññaṃ),即清楚自己行為的動機。ii.適當正知(sappāyasampajaññaṃ)。iii.行境正知(gocarasampajaññaṃ),即把握自己所選擇的業處。iv.不迷妄正知(asammohasampajaññaṃ),主要是覺知行為中有我的錯覺(MN.10)。《法蘊足論》說,云何正知?謂:離喜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總名正知。《瑜伽師地論》說,云何正知巧便而臥?謂由正念而寢臥時,若有隨一煩惱現前染惱其心,於此煩惱現生起時,能正覺了令不堅著,速疾棄捨,既通達已,令心轉還。

2. sammāñāṇa

《中阿含189經》卷49:「
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
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
云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云何正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智也。
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長阿含10經》:「云何十修法?謂十正行: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知。」

這裡「正智」or 「正知」是 sammāñāṇa,菩提比丘英譯為 right knowledge,是專指阿羅漢的解脫知見。

莊註:「正智」(sammāñāṇ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正確的理解」(right knowledge)。按:《顯揚真義》以「正省察智」(sammāpaccavekkhaṇā, SN.14.29),《破斥猶豫》以「十九省察智」(ekūnavīsatibhedaṃ paccavekkhaṇāñāṇaṃ, MN.18)解說,或說,當以道之正定住立時生起道之省察智的正智,當以果之正定住立時生起果之省察智的正智,當住立於道之省察智的正智時生起道之正解脫,當住立於果之省察智的正智時生起果之正解脫(phalapaccavekkhaṇasammāñāṇe ṭhitassa phalasammāvimutti pahotīti, MN.117),《滿足希求》以「果智」(phalañāṇena, AN.3.146)解說,長老說,正智能以其已破壞所有污穢之省察智(reviewing knowledge)被識別,而正解脫能以其從所有污穢釋放的經驗被識別(MN note 1112)。依這些解說,無學「正智」應即「解脫知見」。

 
agama/什麼是_正念_正智.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8907294273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