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一六一)梵志品梵摩經第十ⓐ(第四分別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 爾時,彌薩羅①ⓓ有梵志ⓔ②,名曰梵摩ⓕ,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③種種具足豐饒ⓖ,彌薩羅乃至水草木,謂摩竭陀④王未生怨鞞陀提子特與梵封。梵志梵摩有一摩納⑤,名優多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⑥,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 聽聞佛陀名聲 梵志梵摩聞有沙門瞿曇釋種子⑦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遊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彼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⑧,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聽聞佛陀形相 復次,聞彼沙門瞿曇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⑨,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⑩,聰明智慧,有四種軍⑪,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梵志梵摩聞已,告曰:「優多羅ⓚ!我聞如是:『彼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遊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優多羅!『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彼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復次,優多羅!『彼沙門瞿曇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優多羅!汝受持諸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⑫,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優多羅答曰:「唯然。尊ⓜ⑬!我受持諸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驗證三十二大人相 梵志梵摩告曰:「優多羅!汝往詣彼沙門瞿曇所,觀彼沙門瞿曇為如是,為不如是?實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優多羅摩納聞已,稽首梵志梵摩足,繞三匝而去,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觀世尊身三十二相。彼見世尊身有三十相,於二相疑惑,陰馬藏及廣長舌。世尊念曰:「此優多羅於我身觀三十二相,彼見有三十相,於二相疑惑,陰馬藏⑭及廣長舌⑮。我今寧可斷其疑惑。」世尊知已,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令優多羅摩納ⓞ見我身陰馬藏及廣長舌。 於是,世尊即如其像作如意足,如其像作如意足已,優多羅摩納見世尊身陰馬藏及廣長舌。廣長舌者,從口出舌,盡覆其面。優多羅摩納見已,而作是念:「沙門瞿曇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優多羅摩納復作是念:「我寧可極觀威儀禮節,及觀遊行所趣。」於是,優多羅摩納尋隨佛行,於夏四月觀威儀禮節,及觀遊行所趣。優多羅摩納過夏四月,悅可世尊威儀禮節,及觀遊行所趣,白曰:「瞿曇!我今有事,欲還請辭。」 世尊告曰:「優多羅!汝去隨意。」 優多羅摩納聞世尊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起,繞三匝而去,往詣梵志梵摩所。稽首梵志梵摩足,卻坐一面。 梵志梵摩問曰:「優多羅!實如所聞,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為如是,為不如是?實有三十二大人相耶?」 優多羅摩納答曰:「唯然。尊!實如所聞,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是,非不如是,實有三十二相。尊!沙門瞿曇足安平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足指纖長,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足周正直,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足跟踝後兩邊平滿,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足兩踝𦟛ⓠ,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身毛上向,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手足網縵⑯,猶如鵝ⓡ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尊!沙門瞿曇手足極妙,柔弱濡ⓢ軟,猶兜羅華,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肌皮濡[*]細,塵水不著,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一孔一毛生,色若紺青,如螺右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鹿腨ⓣ腸,猶如鹿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陰馬藏,猶良馬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身形圓好,猶尼拘類樹,上下圓相稱,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尊!沙門瞿曇身黃金色,如紫磨金,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身七處滿,七處滿者,兩手、兩足、兩肩及頸ⓥ,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其上身大,猶如師子!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師子頰車⑰,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脊背平直,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兩肩上連,通頸平滿,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四十齒,平ⓦ齒不疏、齒白、齒通味第一味,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梵音可愛,其聲猶如迦羅毘伽ⓧ,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尊!沙門瞿曇廣長舌,廣長舌者,舌從口出,遍覆其面,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承淚處滿,猶如牛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眼色紺青⑱,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尊!沙門瞿曇眉間生毛,潔白右縈,是謂,尊!沙門瞿曇大人大人之相。是謂,尊!沙門瞿曇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 「若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威儀 「復次,尊!我見沙門瞿曇著衣、已著衣,被衣、已被衣,出房、已出房,出園、已出園,行道至村間,入村、已入村,在巷,入家、已入家,正床、已正床,坐、已坐,澡手、已澡手,受飲食、已受飲食,食、已食,澡手咒願,從座[*]起,出家、已出家,在巷,出村、已出村,入園、已入園,入房、已入房。尊!沙門瞿曇著衣齊整,不ⓩ高不下,衣不近體,風不能令衣遠離身。尊!沙門瞿曇被衣齊整,不高不下,衣不近體,風不能令衣遠離身。尊!沙門瞿曇常著新衣,隨順於聖,以刀割截,染作惡色,如是彼聖染作惡色,彼持衣者,不為財物,不為貢高,不為自飾,不為莊嚴,但為障蔽蚊虻、風日之所觸故,及為慚愧,覆其身故。 「彼出房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出房時,終不低身,尊!沙門瞿曇若欲行時,先舉右足,正舉正下,行不擾亂,亦無惡亂。行時兩踝Ⓐ終不相掁Ⓑ⑲,尊!沙門瞿曇行時不為塵土所坌。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園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出園時,終不低身,往到村間,身極右旋,觀察如龍,遍觀而觀,不恐不怖,亦不驚懼,觀於諸方。所以者何?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故,彼入村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入村時,終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視,亦不仰視,唯直正視,於中不礙所知所見。 「尊!沙門瞿曇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入家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入家時,終不低身。尊!沙門瞿曇迴身右旋,正床而坐,彼於床上不極身力坐,亦不以手案髀⑳坐床,彼坐床已,不悒悒㉑,不煩惱,亦復不樂。受澡水時,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受飲食,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尊!沙門瞿曇受食平鉢,等羹飯Ⓒ食。尊!沙門瞿曇摶Ⓓ食㉒,齊整徐著口中,摶[*]食未至,不豫張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無飯及羹亦不斷碎,有餘在口,復內後摶[*]]]㉓。 「尊!吃飯只是為維持生命以修行沙門瞿曇以三事清淨,食欲得味,不欲染味彼食,不為財物,不為貢Ⓔ高,不為自飾,不為莊嚴,但欲存身,久住無患,用止故疹㉔,不起新病,存命無患Ⓕ,有力快樂。飯食已訖,受澡Ⓖ手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受澡鉢水,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彼洗手淨已,其鉢亦淨,洗鉢淨已,其手亦淨,拭手已,便拭鉢,拭鉢已,便拭手,彼洗拭鉢已,安著一面,不近不遠,不數觀鉢,亦不為鉢。彼不毀呰此食,亦不稱譽彼食,但暫Ⓗ默然Ⓘ已。為諸居士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便退而還,彼出家時,身不低仰。 「尊!沙門瞿曇出家時,終不低身。彼在街巷不低視,亦不仰視,唯直正視,於中不礙所知所見。尊!沙門瞿曇諸根常定。所以者何?以本善行故,彼出村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出村時,終不低身,彼入園時,身不低仰。尊!沙門瞿曇入園時,終不低身。彼中食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入房宴Ⓛ坐。尊!沙門瞿曇饒益世間故,入房宴[*]坐。尊!沙門瞿曇則於晡時從宴[*]坐起,面色光澤。所以者何?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故。 「尊!沙門瞿曇口出八種音聲㉕,一曰甚深,二曰毘摩樓簸Ⓜ,三曰入心,四曰可愛,五曰極滿,六曰活瞿,七曰分了,八曰智也。多人所愛,多人所樂,多人所念,令得心定。尊!沙門瞿曇隨眾說法,聲不出眾外,唯在於眾,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歸還Ⓝ本所。尊!沙門瞿曇其像如是,但有殊勝復過於是。尊!我欲詣彼沙門瞿曇,從學梵行。」 梵志梵摩告曰:「隨意。」 學生隨佛出家 於是,優多羅摩納稽首梵志梵摩足,繞三匝而去,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願從世尊學道受具足,成就比丘,得從世尊修行梵行。」 於是,世尊度優多羅摩納,令學道受具足。度優多羅摩納,令學道受具足已,遊行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展轉進前,到彌薩羅,住彌薩羅大天㮈林㉖Ⓞ。 居民皈依佛陀 彼彌薩羅梵志、居士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行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展轉來至此彌薩羅,住大天㮈林。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敬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我等寧可共往見彼沙門瞿曇!禮拜供養。 彼彌薩羅梵志、居士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彌薩羅出,北行至大天㮈林,欲見世尊禮拜供養。往詣佛已,或有彌薩羅梵志、居士Ⓟ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有與佛共相問訊,卻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有遙見佛已,默然而坐。彼彌薩羅梵志、居士各各坐已,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老師皈依佛陀 梵志梵摩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行鞞陀提國,與大比丘眾俱,展轉來至此彌薩羅國,住大天㮈林。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彼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敬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我寧可往見沙門瞿曇!禮拜供養。 梵志梵摩告御者曰:「汝速嚴駕!訖還Ⓠ欲往詣沙門瞿曇!」 御者受教,即速嚴駕訖,還白曰:「嚴駕已畢,尊自知時。」於是,梵摩乘極賢妙車,從彌薩羅出,北行至大天㮈林,欲見世尊禮拜供養。 爾時,世尊在無量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梵志梵摩遙見世Ⓡ尊在無量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見已,恐怖。於是,梵摩即避在道側,至樹下住,告一摩納:「汝往詣彼沙門瞿曇,為我問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語:『瞿曇!我師梵摩問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瞿曇!我師梵摩欲來見沙門瞿曇!』」 於是,摩納即受教行,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師梵摩問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瞿曇!我師梵摩欲來見Ⓢ沙門瞿曇!」 世尊告曰:「摩納!令梵志梵摩安隱快樂,令天及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安隱快樂。摩納!梵志梵摩欲來隨意。」 於是,摩納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起,繞佛三匝而去,還詣梵志梵摩所,白曰:「尊!我已通沙門瞿曇,彼沙門瞿曇今住待尊,唯尊知時。」 梵志梵摩即從車下,步詣佛所。彼眾遙見梵志梵摩來,即從座Ⓤ起,開道避之。所以者何?以有名德及多識故。 梵志梵摩告彼眾曰:「諸賢!各各復坐,我欲直往見沙門瞿曇。」於是,梵摩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爾時,梵摩不壞二根,眼根及耳根㉗。梵志梵摩坐已,諦觀佛身三十二相,彼見三十相,於二相有疑,陰馬藏及廣長舌。梵志梵摩即時以偈問世尊曰:
「如我昔曾所聞, 三十二大人相, 世尊作是念:「此梵志梵摩求我身三十二相,彼見三十,於二有疑,陰馬藏及廣長舌,我今寧可除彼疑惑。」世尊知已,作如其像如意足,作如其像如意足已,梵志梵摩見世尊身陰馬藏及廣長舌,於中廣長舌者,舌從口出,盡覆其面。世尊止如意足已,為梵志梵摩說此頌曰:
「謂汝昔曾所聞, 三十二大人相, 梵志梵摩聞已,而作是念:「此沙門瞿曇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謂成就大人相者,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隱。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於是,世尊而作是念:「此梵志梵摩長夜無諛Ⓨ諂、無欺誑,所欲所問者,一切欲知非為觸嬈,彼亦如是,我寧可說Ⓩ彼甚深阿毘曇㉘。」世尊知已,為梵志梵摩即說頌曰:
「現世樂法故, 饒益為後世, 老師問佛法義
世尊既⒜許問, 梵志梵摩故,
「云何為梵志, 三達⒞㉙有何義?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
「滅惡不善法, 立住釋⒠梵行, 於是,梵摩即從座⒥起,欲稽首佛足,彼時大眾同時俱發高大音聲:「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於彼最第一,謂出生故。梵志梵摩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乃至七世父母不絕種族,生生無惡,彼為沙門瞿曇極下意㉜尊⒦敬作禮,供養奉事。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於彼最第一,謂學書故。梵志梵摩博聞總持,誦過四典經,深達因、緣、正、文、戲五句說。彼為沙門瞿曇極下意尊敬作禮,供養奉事。 「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於彼最第一,謂財物故。梵志梵摩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種種具足豐饒⒧,彌薩羅乃至水草木,謂王摩竭提⒨未生怨鞞陀提子特⒩與梵封,彼為沙門瞿曇極下意尊敬作禮,供養奉事。沙門瞿曇甚奇!甚特!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所以者何?此彌薩羅國所有梵志、居士者,梵志梵摩於彼最第一,謂壽命故。梵志梵摩極大長老,壽命具足,年百二十六,彼為沙門瞿曇極下意尊敬作禮,供養奉事。」 是時,世尊以他心智㉝知彼大眾心之所念,世尊知已,告梵志梵摩:「止!止!梵志!但心喜⒪足,可還復坐,為汝說法。」 梵志梵摩稽首佛足,卻坐一面,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嘆無欲為妙,道品白淨。為說是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心⒬,世尊具為彼說苦、集⒭、滅、道。梵志梵摩即於座⒮上見四聖諦,苦、集[*]、滅、道,猶如白素,易染為色。如是⒯梵摩即於座[*]上見四聖諦,苦、集[*]、滅、道。 於是,梵摩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由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座[*]起,稽首佛足:「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時,梵志梵摩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願明日垂顧受請,及比丘眾。」世尊為梵志梵摩故,默然而受。 梵志梵摩知世尊默然受已,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還歸其家。即於其夜施設餚饌極妙上味⒱、種種豐饒食噉含消,施設已訖,平旦敷床,至時唱曰:「世尊!飲⒲食已辦,唯聖知時。」 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比丘翼從,世尊在前,往詣梵志梵摩家,於比丘眾前敷座而坐。梵志梵摩知世尊及比丘眾眾坐已定,自行澡水,以上味餚饌、種種豐饒食噉含消,自手斟酌,令極飽滿,食訖收器,行澡水竟,取一小床,坐受咒願。 梵志梵摩坐已,世尊為彼說咒願曰:
「咒火第一齋, 通音諸音本㉞, 於是,世尊為梵志梵摩說咒願已,從座起去,彌薩羅國住經數日,攝衣持鉢,則便遊行至舍衛國,展轉進前⒳,到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於是,眾多比丘舍衛乞食時,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彼便命終。諸比丘聞已,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等眾多比丘平旦著衣,持鉢入舍衛乞食時,聞彼彌薩羅梵志梵摩以偈問佛事,彼便命終。世尊!彼至何處,為生何許,後世云何?」 世尊答曰:「比丘!梵志梵摩極有大利,最後知法,為法故不煩勞我。比丘!梵志梵摩五下分結㉟盡,生彼得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爾時,世尊記說梵摩得阿那含。 佛說如是。梵志梵摩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梵摩經第十竟🄐(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中阿含🄒梵志品第一竟🄓(三萬四百五十四字)🄔(第四分別誦)🄕🄖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 [校勘]ⓐ 「第十」,明本作「第二十」。 ⓑ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 「鞞陀提」,巴利本作 Videha。 ⓓ 「彌薩羅」,巴利本作 Mithilā。 ⓔ 「梵志」,巴利本作 Brāhmaṇa。 ⓕ 「梵摩」,巴利本作 Brahmāyu。 ⓖ 「豐饒」,大正藏原為「食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豐饒」。 ⓗ 「四典經」,巴利本作 Tiṇṇa veda。 ⓘ 「士」,大正藏原為「土」,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士」。 ⓙ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優多羅」,巴利本作 Uttara。 ⓛ 聖本無「法」字。 ⓜ 大正藏在「尊」字之前有一「世」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相」,明本作「之相」。 ⓞ 「摩納」,巴利本作 Mānava。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 「𦟛」,宋本作「𦢚」。 ⓡ 「鵝」,大正藏原為「鴈」,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鵝」。 ⓢ 「濡」,大正藏原為「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濡」。[*] ⓣ 「腨」,大正藏原為「𨄔」,元、明、聖三本作「腨」,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腨」。 ⓤ 「伸」,聖本作「申」。 ⓥ 「頸」,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頸」。 ⓦ 「平」,大正藏原為「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平」。 ⓧ 「迦羅毘伽」,巴利本作 Karavīka-bhāṇi。 ⓨ 「裟」,大正藏原為「娑」,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裟」。 ⓩ 「不」,元本作「人」。 Ⓐ 「踝」,宋本作「腂」。 Ⓑ 「掁」,宋本作「撐」,聖本作「棠」。 Ⓒ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 「摶」,聖本作「揣」。[*] Ⓔ 「貢」,聖本作「切」。 Ⓕ 「患」,宋、元、明、聖四本作「惡」。 Ⓖ 「澡」,大正藏原為「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澡」。 Ⓗ 「暫」,大正藏原為「慚」,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暫」。 Ⓘ 「然」,聖本作「然食」。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宴」,聖本作「燕」。[*] Ⓜ 「簸」,聖本作「藪」。 Ⓝ 「歸還」,大正藏原為「還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歸還」。 Ⓞ 「大天㮈林」,巴利本作 Makhādevambavana。 Ⓟ 「士」,元本作「寺」。 Ⓠ 「訖還」,大正藏原為「我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訖還」。 Ⓡ 「世」,元本作「出」。 Ⓢ 「見」,宋、元、明三本作「欲見」。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座」,聖本作「坐」。 Ⓥ 「寶」,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杖」,大正藏原為「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杖」。 Ⓧ 「裟」,大正藏原為「娑」,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裟」。 Ⓨ 「諛」,聖本作「諭」。 Ⓩ 「說」,聖本作「請」。 ⒜ 「既」,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既」。 ⒝ 「世尊既許問,梵志梵摩故,便問世尊事,隨本意所思」,巴利本作 Athakho Brahmāyu brāhmaṇo Bhagavanta gāthāhiṃ ajjhabhāsi。 ⒞ 「三達」,巴利本作 Tevijja。 ⒟ 「盡」,聖本作「真」。 ⒠ 「釋」,大正藏原為「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釋」。 ⒡ 「行」,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行」。 ⒢ 「盡無明」,大正藏原為「無明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盡無明」。 ⒣ 「訖」,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訖」。 ⒤ 「為正」,大正藏原為「正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正」。 ⒥ 「座」,宋本作「坐」。 ⒦ 聖本無「尊」字。 ⒧ 「豐饒」,大正藏原為「食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豐饒」。 ⒨ 「提」,大正藏原為「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提」。 ⒩ 「特」,宋、元、明、聖四本作「待」。 ⒪ 「喜」,聖本作「意」。 ⒫ 「堪受」,大正藏原為「受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堪受」。 ⒬ 「心」,大正藏原為「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座」,聖本作「坐」。[*] ⒯ 「猶如白素,易染為色。如是」,巴利本作 Seyyathāpi nāma suddham vattham apagatakāḷakaṃ sammadeva rajanaṃ patigaṇheyya, evaṃ evaṃ。 ⒰ 「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叉」。 ⒱ 「味」,元、明二本作「法」。 ⒲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 「進前」,大正藏原為「前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進前」。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我」,宋本作「眾」。 🄐 明本無「梵摩經第十竟」六字。 🄑 「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宋本作「六千七百六十四字」,元、明、聖三本無「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八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第一竟」,明本作「第二十竟」。 🄔 「三萬四百五十四字」,明本無「三萬四百五十四字」八字。 🄕 大正藏原無「第四分別誦」五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性空佛海德佛藥王佛天王佛觀世音菩薩藥王菩薩」二十一字及光明皇后願文。 🄗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八字。 🄘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六千七百七十六字)」十七字置於「中阿含梵志品第一竟(三萬四百五十四字)(第四分別誦)」前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置卷末。 [註解]① 彌薩羅:中印度的古城,是鞞陀提國的首都,屬於跋耆族。《中阿含經》卷十四第67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曾於此城的林中作轉輪聖王,之後出家修行但沒有解脫。又譯為「彌梯羅」、「彌絺羅」。 ②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音譯為「婆羅門」。 ③ 食邑:古代君主賞賜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稅作為其俸祿。 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首府是王舍城。另譯為「摩竭提」。 ⑤ 摩納:少年或少年學生。又譯為「摩那婆」、「摩納磨」。 ⑥ 四典經:即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為古印度婆羅門教根本聖典。 ⑦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特指佛陀。 ⑧ 初妙、中妙、竟亦妙:從開始、中間、到最後都是善的。 ⑨ 三十二大人之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⑩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⑪ 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 ⑫ 汝受持諸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你讀過各種婆羅門經典,裡面就有記載「三十二大人之相」。 ⑬ 尊:相當的南傳經文為「親愛的梵摩」。在下文當中也見到優多羅多次稱梵摩為「尊」。 ⑭ 陰馬藏:指男性陰部(根部)像馬一樣隱藏於體內。 ⑮ 廣長舌:舌頭既廣且長,從口伸出可覆蓋整個臉部直到髮際。 ⑯ 手足網縵:手、足的指間,有如網絡般交錯的紋路。 ⑰ 師子頰車:兩頰豐滿,如同獅子頰。 ⑱ 紺青:顏色青而含赤。 ⑲ 掁:讀音「成」,碰觸。 ⑳ 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㉑ 悒悒:不安。 ㉒ 摶食:進食。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為摶食。「摶」讀音同「團」。 ㉓ 摶食未至,不豫張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無飯及羹亦不斷碎有餘在口,復內後摶:不在食物還沒送到嘴巴前就先張開嘴巴(嘴饞),食物送入口中後,咀嚼三次才咽下(細嚼慢嚥),等到口中沒有剩飯、剩粥、或其他殘渣時,才會再將食物送到口中(再吃一口食物)。 ㉔ 用止故疹:因此而止住舊有的疾病。 ㉕ 八種音聲:形容佛陀說話聲音的八種特色,《一切經音義》解說為「極好、柔軟、和適、尊慧、不女、不誤、深遠、不竭」,南傳作「流暢、明瞭、美妙、和雅、充滿、不亂、甚深、廣博」。 ㉖ 大天㮈林:大天芒果林,曾為釋迦牟尼佛前世大天轉輪聖王的根據地,詳見《中阿含經》卷十四〈王相應品 1〉第67經大天㮈林經。 ㉗ 不壞二根,眼根及耳根:眼和耳都健康;耳聰目明, ㉘ 阿毘曇:為音譯,其中「阿毘」指殊勝,「阿毘曇」字面直譯為「勝法」,又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㉙ 三達: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又譯為「三明」、「三達明」。以此對照婆羅門的三明:七代(宿世)血統、諸吠陀經典、外貌端正。對照經典有《雜阿含886經》《長阿含三明經》《長部13經》 ㉚ 明達於過去,見樂及惡道,得盡無明訖:通曉過去世(宿命明),見到未來世往生去處為樂的善道或苦的惡道(天眼明),得以滅盡了無明(漏盡明)。 ㉛ 第一義:第一的義理;究竟的真理。 ㉜ 下意:謙卑。 ㉝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㉞ 咒火第一齋,通音諸音本:祭祀時所供的火(能燒盡一切)是最清淨的,通用的音韻是各種發音的根本。 ㉟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沙門瞿曇釋種子捨釋宗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可見佛陀在世時對一般人的形象為標準的佛教出家人,剃除鬚髮、穿著袈裟。其他經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85經:「爾時,世尊新剃鬚髮,於後夜時結跏趺坐,直身正意,繫念在前,以衣覆頭。」(CBETA, T02, no. 99, p. 155, c1-2) 因為婆羅門教的修行人蓄髮的較多,有的外道會以「禿頭沙門」、「剃頭沙門」來罵佛陀,例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57經:「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佛陀強調他也是僧眾的一分子,經中也有記載許多人遇到佛陀卻不知道他是釋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團的一分子。僧眾的穿著都很樸素,佛陀平日穿著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來。 那麼為何北傳、南傳、藏傳,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少見比丘形象的釋迦牟尼佛像呢? 因為佛世時不流行造佛像,當時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樹代表佛陀成道,法輪代表佛陀說法,足印代表佛陀遊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禮佛通常就禮佛陀本人,或是禮這些象徵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於網路謠言號稱諸如大英博物館所收錄佛陀在世時的繪像,其實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時期才開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讓人有憶念佛陀的目標,但是塑像並不等同佛陀。此時距離佛陀的時代已過了約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藝術家只能從經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尋靈感,其中的「頂上肉髻」相在本經也記載為:「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就具相化成為「螺絲髮型」,搭配犍陀羅、秣菟羅等地的造像藝術,而有了典雅莊嚴的佛像。因此釋迦牟尼佛像上的「螺絲髮型」其實不是頭髮,更不是髮型,而是「頂上肉髻」相的視覺化。 佛陀剛出生還沒頭髮時,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語,為凸顯特定表徵的講法,不是寫實的敘述。就如同中國古代命相所說的「斷掌」並不是說手掌斷掉了。根據命相用語所作的視覺化,自然不會是精確的佛陀形象。至於婆羅門命相用語的原義如何?經過了幾千年,許多已不可考。 無論如何,所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髮型如何都不影響佛陀的慈悲與智慧,佛像只要能讓人憶念佛陀,就能發揮其功效,而在念佛時我們心中去除貪瞋癡、生起慈悲與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價值。 [進階辨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