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羅陀尊者;羅陀相應]

羅陀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之一,照顧佛陀的起居,因此有許多機會聽聞佛陀的教導。

羅陀尊者是婆羅門種貴族出身,但晚年子女不奉養他,窮困潦倒,到佛陀的僧團打雜糊口。他想要出家,但其他的比丘看他年紀那麼大,不知道是否還有學習佛法及戒律的能力,因此不敢答應。最後是佛陀的安排下,由舍利弗尊者剃度他。而他沒多久就證阿羅漢了。

佛陀曾經以羅陀尊者為例,要大家學習他服從教導、接受批評、不生瞋恨的態度。或許因為他是年老潦倒後出家,歷經世態炎涼,因此也特別順從,不與人爭。或許也因此,本卷記載了外道聽了他說佛法後不信服,而惡言相向,他也沒有回應,反而自己先反省是否有說錯佛法。

羅陀尊者一向忍辱、不與人爭,隨時反省自身對佛法的理解,也是功不唐捐的。本卷第123經即記載羅陀尊者證得了阿羅漢。

《雜阿含經》「羅陀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11~129經,包含佛陀對羅陀尊者關於五陰的開示,跟《雜阿含經》前幾卷的內容互相呼應。第113~119經即記載了外道向羅陀尊者詢問為何要跟隨佛陀出家,他所作的回答。

(一一一)[0037c06]

如是我聞:

一時,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有流。云何名有流?云何名有流滅?」

佛告羅陀:「善哉所問,當為汝說。所謂有流者,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於色愛樂、讚歎、攝受、染著。緣愛樂色故,緣取故,緣有故,緣生故老、病、死、憂、悲、惱、苦增。如是純大苦聚集起亦復如是。是名有流。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於彼色不起愛樂、讚歎、攝受、染著;不愛樂、讚歎、攝受、染著故,色愛則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如來所說有流、有流滅。」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羅陀」,巴利本作 Rādha。

「苦、惱」,宋、元、明三本作「惱、苦」。[*]

大正藏無「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宋本作「有有」。

[註解]

有流:生命存在的相續。「有」即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之管道」。

有:(因為執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有三種:欲有、色有、無色有。

生:(生命存在而)出生。例如眾生的出生、身心的產生等。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二)[0037c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色斷知,受、想、行、識斷知。世尊!云何色斷知,受、想、行、識斷知?」

佛告羅陀:「善哉所問,當為汝說。於色憂、悲、苦、惱[*]盡,離欲、滅、息、沒,是名色斷知;於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盡,離欲、滅、息、沒,是名受、想、行、識斷知。」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斷知」,巴利本作 Pariññeyya。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一三)[0038a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在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詣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尊者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尊者羅陀答言:「我為斷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復問:「汝為斷何等苦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為斷色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斷受、想、行、識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出家聞尊者羅陀所說,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爾時,尊者羅陀知諸外道出家去已,作是念:「我向如是說,將不毀謗世尊耶?如說說耶?如法說法次法說耶?將不為他難問詰責墮負處耶?」

爾時,尊者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說,得無過耶?將不毀謗世尊耶?不為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如說說耶?如法說、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誠實說,不毀如來,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羅陀!色苦,為斷彼苦故,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苦,為斷彼苦故,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在」字。

大正藏無「時,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宋、元、明三本無「知」字。

「住」,宋、元、明三本作「坐」。

「誠」,大正藏原為「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誠」。

[註解]

外道出家:泛稱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譯作「異學」。

將不為他難問詰責墮負處耶:是否使得他人出難題責問時,我們被人問倒、落入敗方?

 

(一一四)[0038a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為何等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我為知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聞羅陀所說,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向所說,得無毀謗世尊耶?將不令他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非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毀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是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色是苦,為知彼苦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是苦,為知彼苦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一一五)[0038b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為何等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為於色憂、悲、惱、苦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為於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爾時,眾多外道出家聞是已,心不喜,座[*]坐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得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來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非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羅陀,色憂、悲、惱、苦,為斷彼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識,憂、悲、惱、苦,為斷彼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也」,明本作「耶」。

 

 

(一一六)[0038c0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見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諸外道出家聞是語,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得無毀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是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受、想、行、識,見我、我所、我慢使繫著,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陀」,宋、元、明三本作「陀比丘」。

「慢」,大正藏原為「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慢」。

[註解]

我慢使繫著:被自我中心、傲慢的煩惱束縛。

 

(一一七)[0038c2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有漏,障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受、想、行、識有漏,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時,眾多外道出家聞是已,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爾時,羅陀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將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所以者何?色有漏,有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受、想、行、識有漏,障閡[*]、熱惱、憂悲,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閡」,宋、元、明三本作「礙」。[*]

宋、元、明三本在「來」字之後尚有「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二十二字。

 

 

(一一八)[0039a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諸外道聞是語已,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將無謗世尊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貪、恚、癡,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罵」,大正藏原為「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罵」。

「法」,宋、元、明三本作「如法」。

 

 

(一一九)[0039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時,有眾多外道出家至羅陀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問羅陀言:「汝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羅陀答言:「於色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時,諸外道聞是語已,心不喜,從座[*]起,呵罵而去。

羅陀比丘晡時從禪覺,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上說具白佛言:「世尊!我之所說,不謗如來耶?不令他人難問詰責墮負處耶?不如說說、不如法說、非法次法說耶?」

佛告羅陀:「汝真實說,不謗如來,不令他人難問呵責墮負處也,如說說、如法說、如法次法說。所以者何?於色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於受、想、行、識,欲、愛、喜,彼若盡、離欲、滅、寂、沒故,於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告」,元本作「答」。

「責」,大正藏原為「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責」。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一二〇)[0039b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諸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問:「羅陀,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告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不見是我、是我所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羅陀」,巴利本作 Rādha。

大正藏無「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皆是魔所作:都是魔所主宰的。

[對應經典]

 

(一二一)[0039c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如實觀察非我、非我所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羅」,宋本作「維」。

宋、元、明三本無「若」字。

「常」,宋、元、明三本作「常耶」。

[註解]

死法:會敗壞滅去的事物。

[對應經典]

 

(一二二)[0040a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羅陀」,巴利本作 Rādha。 「蹴」,宋、元、明三本作「蹈」。

[註解]

城郭宅舍:城牆、房舍。

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用手撥開、腳踏踩,讓它消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手腳打散、破壞、粉碎泥土屋,不玩遊戲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眾生」的梵語sattva或巴利語satta,中文音譯「薩埵」,又義譯為「有情」。此經中的「眾生」一詞,一語雙關,同時指其「眾生」、「有情」兩個意義。

(一二三)[0040a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我當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加精進,修諸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羅陀曰:「善哉,羅陀!能於佛前問如是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陀!當知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何等為有身?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有身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於彼彼愛樂,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謂當有愛,喜、貪俱,彼彼愛樂無餘斷、捨、吐、盡、離欲、寂、沒,是名有身盡。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當知,有身集當斷,有身滅當證,有身滅道跡當修。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有身若知、若斷,有身集若知、若斷,有身滅若知、若證,有身滅道跡若知、若修已,羅陀!名斷愛、離愛、轉結,止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從座[*]起,作禮而去。世尊如是教授已,羅陀比丘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染色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增益精進,修諸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跡」,宋、元、明三本作「跡當知」。

「喜」,宋、元、明三本作「喜隨喜」。

「以」,宋、元、明三本作「以者何」。

[註解]

有身:由五陰構成的我。音譯為薩迦耶。舉例而言,執著於「五陰是我」的見解,則稱為身見、有身見、薩迦耶見。

當來有愛:對未來存在的渴愛;導致來生的渴愛。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當來有愛」這詞的結構像佛經中常見的「欲愛、色愛、無色愛」,是指「當來有」的這種「愛」。

貪、喜俱:伴隨著貪欲、喜愛。

彼彼愛樂:到處喜愛。

止慢無間等:完全地破除我慢。

[對應經典]

 

(一二四)[0040b1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比丘!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羅陀!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不?」

答曰:「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羅陀!多聞聖弟子於色生,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答曰:「不也,世尊!」』六字。

[註解]

諸比丘:參考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此處疑為「羅陀!」的訛誤。

[對應經典]

 

(一二五)[0040c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魔所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告羅陀:「於意云何?色是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復問:「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佛告羅陀:「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世尊!」

「是故,羅陀!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厭故不樂;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三經亦如是。所異者,佛告羅陀:「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陰陰觀察非我、非我所。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不取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十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陰陰」二字。

 

[對應經典]

 

(一二六)[0040c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當觀彼一切皆是死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餘如前說。

 

[對應經典]

 

(一二七)[0041a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色、受、想、行、識當觀是斷法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觀察斷法,如是——觀察滅法,觀察棄捨法,觀察無常法,觀察苦法,觀察空法,觀察非我法,觀察無常、苦、空、非我法,觀察病法,觀察癰法,觀察刺法,觀察殺法,觀察殺根本法,觀察病、癰、刺、殺、殺根本法。——如是諸經,皆如上說。

[校勘]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若」。

「法」,明本作「於」。

「者」,明本作「若」。

[註解]

斷法:應當捨斷者。

[對應經典]

 

(一二八)[0041a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觀察已,於色欲貪斷,色貪斷已,我說心善解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比十四經,亦如上說。

[校勘]

「色」,宋、元、明三本作「欲」。

 

[對應經典]

  • 參考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羅陀相應23〉第11經~第46經。

 

(一二九)[0041a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斷法。觀察斷法已,於色欲貪斷,欲貪斷已,我說心善解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欲貪斷已」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對應經典]

 

[導讀:斷知相應 (1/2)]

《雜阿含經》「斷知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30~132經及卷七第172~187經,「斷」知的「斷」有二種意涵,一是「斷除」,二是「徹底地」,因此「斷知」指因捨斷而徹底地了知五陰。

(一三〇)[0041b0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斷五受陰者,當求大師。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欲斷此五受陰,當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斷,如是當知、當吐、當息、當捨,亦復如是。如求大師,如是勝師者、順次師者、教誡者、勝教誡者、順次教誡者、通者、廣通者、圓通者、導者、廣導者、究竟導者、說者、廣說、順次說者、正者、伴者、真知識者、親者、愍者、悲者、崇義者、安慰者、崇樂者、崇觸者、崇安慰者、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強者、堪能者、專者、心不退者、堅執持者、常習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憶念者、覺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處者、正[*]勤者、如意足者、者、者、覺分者、道分者、者、者、念身者、正[*]憶念者,亦復如是。

[校勘]

「斷」,明本作「聞」。

「正」,宋本作「政」。[*]

[註解]

止:心專注於一處(或一境)而不散亂。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 勝師者、順次師者、教誡者、勝教誡者、順次教誡者、通者、廣通者、圓通者、導者、廣導者、究竟導者、說者、廣說、順次說者:大師、順著次第的老師、教導眾生的老師、廣為教導眾生的老師、順著次第教導眾生的老師、通達的人、廣為通達的人、圓融通達的人、導師、大導師、究竟導師、說法的人、廣為說法的、順著次第說法的人。

[] 崇義者、安慰者、崇樂者、崇觸者、崇安慰者、欲者:重視法義的人、安撫勸慰的人、重視安樂的人、重視接觸的人、重視安撫勸慰的人、求(善法)的人。又譯為「欲義、欲安、欲樂、欲觸、欲通、欲者」。

[對應經典]

 

(一三一)[0041b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習於色者,隨魔自在,入於魔手,隨魔所欲,為魔所縛,不脫魔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不習色。如是沙門、婆羅門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欲,解脫魔縛,解脫魔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習近者、習著者、者、決定著者、止者、使者、往者、選擇者、不捨者、不吐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隨魔自在,如上說。

[校勘]

大正藏無「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選」,大正藏原為「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選」。

[註解]

習於:習慣於。

決定著:必定執著。

 

(一三二)[0041c0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習近者,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欲,非魔縛所縛,解脫魔繫;不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乃至吐色亦復如是。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見相應 (1/2)]

修行人觀察非我、非我所,能斷除「身見」;自己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成就「四不壞淨」:

  • 佛不壞淨:對於佛的不壞的信心。
  • 法不壞淨:對於法的不壞的信心。
  • 僧不壞淨:對於僧的不壞的信心。
  • 聖戒成就:持戒清淨。

初果聖人(須陀洹)聖戒成就,自然對持戒有正確的見解,而斷「戒取」,並且不造惡業,永不墮於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證得涅槃。

因此證初果的條件是斷三結:

  •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雜阿含經》「見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33~138經及卷七第139~171經,也就是接下來的幾經及卷七的前半部,破斥不如實知五陰而起的各種邪見。斷了這些身見、戒取、疑,而能證得須陀洹果,入聖者之流。

(一三三)[0041c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觀無我,能斷於三寶及四諦的狐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頭,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得、求、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所狐疑斷,於法、於僧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身、口、意業三惡道正[*]使放逸,聖弟子決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來,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其」,大正藏原為「我」,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其」。

「知」,大正藏原為「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得、求」,大正藏原為「求、得、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求」。

[註解]

愛繫其首:被貪愛綁著而牽著走(如同牛被軛給拉著走)。

驅馳:奔走。

本際:源頭。

見、聞、覺、識:看、聽、感覺、知道。又譯為「見、聞、覺、知」,其中「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舌身三識的作用,「識(知)」是意識的作用。

得、求、憶、隨覺、隨觀:所獲得的、所尋求的、所憶念的、投向的注意力、持續的注意力。這些是由粗到細列舉「意識」相關的造作,以指明前一「識」字特指「意識」而不是指整體的識陰。其中「覺、觀」新譯為「尋、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是粗的心相,伺是持續的注意力,是細的心相。

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即「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

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沒有此世的我、沒有此世我所擁有的、沒有未來世的我、沒有未來世我所擁有的;在此經特指「斷見」的一種。與佛法的不同在於佛法的「無我」是基於因緣生滅的結論,而不是否定因果的斷滅論。

六見處:六個觀察處。這六個觀察處為「五陰」加上外道虛妄的邊見(常見、斷見)所見,都是無我的。

不復堪任:不再能夠。

身、口、意業:統稱三業,有善有惡。身善業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善業指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意善業指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反之為惡業。

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正使放逸:縱使懈怠於修行。

決定向三菩提:必定正確地趨向正覺,指初果聖者不會退轉,遲早會證得涅槃。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真正的覺悟。

七有天人往來: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為證得「須陀洹果」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六見處」可能是指:

  1. 色: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2. 識:見、聞、覺、識(得、求、憶、隨覺、隨觀)
  3. 邊見:常見(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斷見(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

這六見處所見,通通都是「無我」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前五見處是經中常提的五陰,在第一個「色」及最後一個「識」額外有舉例說明,這是佛經中常見的說法形式。

第六見處是說不管根據什麼理論或見解,例如有人聲稱有「常恒不變易法」或「我是斷滅不存在的」,不管怎麼講,聖者知道這些所描述的東西通通都是無我的。

說「我是斷滅不存在的」,其實仍然是基於「我見」,因為這仍是由有「我見」的凡夫根據「我見」而作的臆測,硬說「我」是「斷滅不存在」,不是如實觀因緣生滅而無我。例如唯物論者主張死後一了百了的斷滅見,但唯物論者不會沒有「我見」或「我執」,也無法脫離輪迴,只是由於唯物論者無法如實知輪迴相續的現象而作錯誤的推論。

第六見處可以引申包含各種邊見,像是若有新興宗教聲稱其供奉的佛是超出三界的「造物主」,或發明某高於五陰的識是不滅的「真我」,聲稱:「這些不在五陰之內,因此佛陀說的『五陰無我』不適用」,雖然號稱不屬於五陰(第一見處至第五見處),其實仍不出五陰,都屬於第六見處的邊見,佛陀兩千六百年前就講明這一切都是無我的。

卷三第63經就說了:「若沙門、婆羅門計有我,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計有我。」(CBETA, T02, no. 99, p. 16, b15-16) 從佛教的角度,外道聲稱的我其實不出五陰。

相關的諸多經文佐證,可參照線上「進階辨正」的內容。

[進階辨正]

(一三四)[0042a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苦狐疑斷,於集、滅、道狐疑斷。是名,比丘!多聞聖弟子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如是廣說,乃至「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一三五)[0042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廣說如上。差別者:「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苦、集、滅、道狐疑斷……」如是廣說,乃至「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國」,宋、元、明三本作「城」。

 

 

(一三六)[0042b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諸比丘!令彼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哀愍,廣說其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於色繫著,於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比丘!色是常耶?為非常耶?」

答曰:「無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著、見我,令彼眾生無明所蓋,愛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是觀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是見、聞、覺、識、求、得、隨憶、隨覺、隨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見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恒、不變易,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見處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者,於佛狐疑斷,於法、僧狐疑斷。是名,比丘!不復堪任作身、口、意業趣三惡道;正使放逸,諸聖弟子皆悉決定向於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後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見」,明本作「根」。

「決定」,大正藏原為「不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決定」。

 

 

(一三七)[0042c05]

第二經亦如是。差別者,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一三八)[0042c07]

第三經亦如是。差別者,於佛、法、僧狐疑斷,於苦、集、滅、道狐疑斷。

雜阿含經卷第六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者,於」二字。

 

[讀經拾得]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7 19:0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94560623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