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止與觀;阿難相應 (2/2)]

佛教的修行講究「止」與「觀」:

「止」是專注於一對象(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據定力的深淺,可以區分為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滅盡定等。(如果想瞭解這些不同深淺的定,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以及卷二十九的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觀」是洞察,依據佛法而觀察事物的本質,能成就智慧。

實務上,根據法門的不同,修行止與觀的次序會有所差異,如本卷第560經所歸納,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止後修觀,有的法門是先著重修觀後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觀融合並行。以先著重修止後修觀的法門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著重修止,具備了初禪甚至四禪的定力之後,再以定力為基礎修觀、進而證悟。

《雜阿含經》「阿難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第556~558經及本卷第559~565經,記錄了阿難尊者的說法。阿難尊者擔任佛陀侍者長達二十五年,平日忙於幫佛陀打理大小雜事,直到佛陀涅槃後為了結集經典才精進證得阿羅漢。但他很早就證得初果,並且對於佛陀的說法都謹記在心,接下來的幾經也記錄了阿難尊者清楚分別止觀的境界和歸納止觀修行的次第,可見阿難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實修並頗有體悟,也難怪他在佛陀涅槃後能立刻證得阿羅漢。

[第559經經文導讀]

「阿難相應」的內容記錄了阿難尊者的說法,本經即記載阿難尊者回答迦摩尊者的提問。

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覺知。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迦摩尊者拜訪阿難尊者,互相問候請安、寒暄後在一邊坐下,問阿難尊者:「阿難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聲境(而聽到)、有鼻根又有香臭(而嗅到)、有舌根又有味道(而嘗到)、有身根又有觸境(而觸碰到)、有意根又有訊息(而意識到),但有些修行人卻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請問阿難尊者,這些修行人是有認知而不知覺外境,還是沒有認知而不知覺外境?」

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個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為色、身、香、味、觸、法,詳見卷八的介紹。當感官在運作且有外境時,一般人自然會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後起各種反應。迦摩尊者則見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不受外界的影響、對外界不起反應,如如不動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覺得很奇妙而詢問阿難尊者背後的原理。

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經中指人心裡的「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要注意的是佛經用語中的「想」和現代用語中「想東想西」的「想」意義不太一樣。「想陰」(想的積聚)是「五陰」之一,詳見卷一的介紹。

迦摩尊者好奇這些修行人在入定而不受外界影響時,心中是否有想陰(取相;認知)的運作?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阿難尊者回答他:「有認知(的定中)都能夠不知覺外境了,何況是沒有認知(的定中)。」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迦摩尊者問阿難尊者:「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有認知,卻能夠(對外境)不知覺?」

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阿難尊者的回答中「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禪定時「初禪」的層次,是在持戒而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後,將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緣(例如觀呼吸)、持續不斷地將注意力擺在所緣上,最後心中會因為捨離於世俗五欲的粗重負擔,而生起喜樂的感覺。

阿難尊者接著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禪……無所有入處具足住」是心更加專注的禪定層次。這些入定的層次仍有想的運作,但是心都持續不斷地專心在所緣上,因此沒知覺到所緣以外的外境。例如心無旁騖地觀呼吸,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這時仍對呼吸有取相、認知,但是不知覺其餘外境。

「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什麼情況是對於存在的事物不去認知取相,而不知覺?」

阿難尊者所回答的「無想心三昧」即其他經中說的「無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了「無相三昧」的定境時,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等事物(「有法」),不會取相、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而不知覺外境。

「一切想不憶念」是描述入了「無相三昧」的定境時不念一切相,離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身作證具足住」的意思是「親身體證且已穩固」,表示穩固地入了這個定境。

尊者迦摩比丘復問尊者阿難:「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迦摩尊者進一步追問阿難尊者:「如果修行人修到無相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什麼成就?有什麼功用?」

阿難尊者回答他:「如果修行人修到無相三昧,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佛陀說這是出世間智慧的成就、出世間智慧的功用。」

佛教的「無相三昧」是一種止觀融合並行的修法,契合於佛法的「無相三昧」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

本經是兩位高手對於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討,還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大致知道原理即可,要親自打坐入定後,這些探討才對自己有實質意義。

(五五九)[0146b24]

如是我聞:

一時,波羅利弗妬路國,尊者阿難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羅利弗妬路雞林精舍

入定時可不覺知外境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覺知。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禪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尊者迦摩比丘復問尊者阿難:「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坐起去。

[校勘]

「涌」,宋本作「勇」。[*]

[註解]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波羅利弗妬路:古代印度都市名,佛滅後的阿育王將摩竭提國的首都從王舍城遷都至此,位於恆河左岸,即當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摩竭提國又稱為波羅利弗妬路國。另譯為「波吒利弗多羅」、「巴連弗邑」、「華氏城」。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雞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波羅利弗妬路城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鷄雀精舍」、「雞雀寺」、「雞園」、「雞林園」。

問訊:問候請安。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有是等法,能不覺知: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聽到的聲境等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其中「法」指事物,「覺知」即知覺、感知,例如看到、聽到等等。

有想:有認知。「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

有想於有而不覺知:對於存在的事物有認知,卻能夠(對外境)不知覺。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離欲、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第二(禪):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處」。

無想心三昧:即「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其中「三昧」是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提」、「三摩地」,義譯為「等持」、「定」。

身作證具足住:親身體證且已穩固。

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智果、智功德:(帶來)出世間智慧的成就、出世間智慧的功用。此句的「智」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完全智」。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隨喜:見到他人的言行,而隨之心生歡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入定後,由於專心,除了所專注的對象外,沒有知覺到其他外境。例如專注在所緣上,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陰認知的作用,但不覺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經描述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本經以「初禪」至「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是舉「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

無相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無相三昧中,對於存在的事物不去認知取相、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沒有「想於有法」,自然也不知覺外境,而「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佛教的「無相三昧」是一種止觀融合並行的修法,契合於佛法的「無相三昧」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

[進階辨正]

(五六〇)[0146c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瞿師羅園。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

先止後觀若比丘、比丘尼,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

「復次,先觀後止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

「復次,掉亂所持後止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

「復次,止觀並行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俱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恆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拘舍彌」、「拘深」。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布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若有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在我面前自己記說(證得阿羅漢),我會稱嘆、慰勞、招呼他,或探討他是以四種方法(其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而成就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說獲得阿羅漢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而獲得)」。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坐:打坐、禪坐。

住心:把心安住。

善住心:把心好好地安住。

局住心:把心收攝(在所緣上)。

調伏心:調教、馴伏心。

止觀一心:修行止觀到心專注、純一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等受: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受」,音譯「三摩鉢底」。

分別於法、量度:辨別、解析事物。

使:煩惱。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例如佛弟子記說自己證得的果位,即指此弟子確知地說出自己證得的果位。

慰喻:慰勞開導。

於法選擇、思量:揀擇、解析事物。同義於前段的「分別於法、量度」,都是指「觀」法。

正向多住:多加保持正確的趣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實行那個道」。

為掉亂所持:被浮動不安所把持。「掉亂」即「掉舉」,心浮動不安,是昏沉的對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化:化解了(先前提到的「為掉亂所持」)。

止觀和合俱行:止與觀融合並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阿難用他自己的話歸納出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修學次第:

  •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止(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接著修觀(分別於法、量度)。另外像佛世時外道已修禪定,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 先觀後止:先著重修觀(思惟,於法選擇、思量),接著修止(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例如先著重觀無常,有觀慧後而能捨,捨掉各種妄念,因此修定得力。
  • 掉亂所持後止:被掉亂所把持,克服之後修止。
  • 止觀並行:止與觀融合並行地修。例如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的修習,可以具有止與觀的功能。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根據阿難所說,可知阿羅漢不會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會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這也呼應卷十七第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其中「掉亂所持後止」(南傳經文為「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這一種次第,有多種解讀。一種主流的解讀是根據南傳《無礙解道》論中所述,有十種「觀隨染」(光明、智、喜、輕安、樂、極度的信心、極度的精進、現起、捨、欲求)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地洞察。執著「觀隨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這種掉舉,才能證道。另一種解讀是這邊的「掉舉」特指「對了悟佛法的極度渴望而帶來的焦慮」,一旦解決或放下而得定時,則可能產生洞見。

對這一種次第,南北傳其餘的各種解讀則收錄在線上的「進階辨正」中。

[進階辨正]

(五六一)[0147a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有異婆羅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

尊者阿難語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尊者何所斷?」

答言:「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

答言:「婆羅門!依於而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復問:「尊者阿難!云何有邊際,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先有欲來詣精舍不?」

婆羅門答言:「如是,阿難!」

「如是,婆羅門!來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

復問:「至精舍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

復語婆羅門:「如是,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婆羅門!於意云何?此非邊際耶?」

婆羅門言:「尊者阿難!此是邊際,非不邊際。」

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梵行」,巴利本作 Brahmacariya。

「愛」,巴利本作 Chanda。

[註解]

異婆羅門: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婆羅門。「婆羅門」是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梵行:清淨的修行。

欲:欲望,這裡特指修習善法的欲望。

無邊際:沒有盡頭。

精進:勤奮上進。

籌量:審查;思量。

如來、應、等正覺:佛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又譯為「正遍知」)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願、欲望而引發的禪定;「斷行」可解為斷除各種造作,也可解為勤奮努力(即行於「四正斷」);「如意足」又譯為「神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盡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定」又譯為「勤定」。

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心定」又譯為「意定」。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譯為「觀定」、「誡三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依於欲而斷愛

婆羅門質疑阿難尊者所說「以修習善法的欲望來斷愛欲」,不就一直有欲望、沒完沒了嗎?

阿難尊者就打了個比方:來到寺院之前,要有來寺院的欲望,才能成行。當抵達寺院後,來寺院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

「以修習善法的欲望來斷愛欲」也是如此,依四如意足成就神通、解脫,達成解脫後修習善法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因此不是一直有欲望,不會沒完沒了。

可注意描述四如意足的經文是以「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作結,四如意足的定境、神通,畢竟都只是過程。就如佛陀常說的「筏喻」,修行中每一個階段的成就,在更高的階段時得要放下。

本經「依於欲」的「(善法)欲」在後世也有稱作「願」。

[進階辨正]

[導讀:三毒]

我們會沉陷於生死輪迴,無法解脫,是因為有種種的煩惱。這些煩惱當中,最重要的有三種:

  1.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2. 瞋恚:生氣;忿怒。
  3. 愚癡:無智;無明。

簡稱貪、瞋、癡或是貪、恚、癡,統稱為「三毒」。

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我所喜愛的拿不到、有違逆我的,就生瞋恚。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

修行到最後能不被貪欲、瞋恚、愚癡所束縛,而能解脫自在。

(五六二)[0147b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爾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云何名為世間說法者?云何名世間善向?云何名世間善到?」

尊者阿難語瞿師羅長者:「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長者!於意云何?若有說法,調伏貪欲、調伏瞋恚、調伏愚癡,得名世間說法者不?」

長者答言:「尊者阿難!若有說法,能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是則名為世間說法。」

復問:「長者!於意云何?若世間向調伏貪欲、調伏瞋恚、調伏愚癡,是名世間善向;若世間已調伏貪欲、瞋恚、愚癡,是名善到耶?為非耶?」

長者答言:「尊者阿難!若調伏貪欲,已斷無餘,瞋恚、愚癡已斷無餘,是名善到。」

尊者阿難答言:「長者!我試問汝,汝便真實答我,其義如此,當受持之。」

瞿師羅長者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註解]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頭頂禮受禮者的腳或地(五體投地、最高禮法),然後退下,坐在旁邊。

善向:依善而修行,在這裡指修行以調伏貪欲、瞋恚、愚癡。

善到:達成善的目標,在這裡指已經調伏了貪欲、瞋恚、愚癡。

貪欲: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簡稱「貪」。

瞋恚:生氣;忿怒。簡稱「瞋」。

愚癡:無智;無明。簡稱「癡」。

[讀經拾得]

依據「是否有助於調伏貪瞋癡?」可以判斷所說的法是否為佛法、善向。

依據「修行之後是否減輕了貪瞋癡、還是加重了貪瞋癡?」可以檢視是否行於正道、還是入了魔道。

[導讀:三學]

「三學」是指戒、定、慧三種修學,又稱作「三增上學」。佛教的各種修行內容,都可說含括在三學之中:

  1. 戒學:受持戒律,斷惡修善。
  2. 定學:入定而不散亂。
  3. 慧學:領悟真理,斷除煩惱。

「慧學」以如實知「四聖諦」為代表。「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四聖諦」即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1.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聖諦: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3. 滅聖諦: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4. 道聖諦: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二十八二十九)。

以下第563經中佛陀對三學的內容作了一些舉例,而在卷二十九、卷三十「學相應」的經中有更多的探討。

(五六三)[0147c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爾時,無畏離車尼犍弟子,聰明童子離車是阿耆毘弟子,俱往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時,無畏離車語尊者阿難:「我師尼犍子滅熾然,清淨超出,為諸弟子說如是道:『宿命之業,行苦行故,悉能吐之。身業不作,斷截橋梁,於未來世無復諸,諸業永盡;業永盡故,眾苦永盡;苦永盡故,究竟苦邊。』尊者阿難!此義云何?」

尊者阿難語離車言:「戒吐宿業、定至四禪、慧斷宿業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復次,離車!因戒生定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

因定發慧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淨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爾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默然住。

爾時,阿耆毘弟子離車聰慧重語離車無畏言:「怪哉!無畏!何默然住?於如來、應、等正覺所說、所知、所見、善說法,聞不隨喜耶?」

離車無畏答言:「我思惟其義,故默然住耳。誰聞世尊沙門瞿曇所說法不隨喜者?若有聞沙門瞿曇說法而不隨喜者,此則愚夫,長夜當受非義不饒益苦。」

時,尼犍弟子離車無畏、阿耆毘弟子聰慧重聞佛所說法,尊者阿難陀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毘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ī。

「無畏離車」,巴利本作 Abhaya Licchavi。

「尼犍」,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聰明童子」,巴利本作 Paṇḍita Kumāraka。

「然」字之後大正藏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聖本無「清」字。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阿耆毘:「邪命」的音譯,即以邪法生活。此處形容以邪法生活的外道。

滅熾然: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漏:煩惱。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時常流漏煩惱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煩惱。

究竟苦邊:到達苦的盡頭。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波羅提木叉:為音譯,指佛陀制定的戒條,持守之可逐漸解脫煩惱。義譯為「從解脫」、「別解脫」。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宿業漸吐:過去所造的業漸漸消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不作新業,舊業經一再接觸而作終結」。

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當生就得以滅除燃燒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便能夠得到正法,趣向涅槃,在這當下見到,以智慧親自體證。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息滅的涅槃。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默然:沉靜無聲。

長夜:長時間。

非義不饒益苦: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具足淨戒、禪定、智慧,才是徹底離苦的方法,苦行本身則不能離苦;耆那教想要以苦行來消業,佛教則是以戒定慧來消業。

怎麼消業、滅業?依據本經所說,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本經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4經:「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

[進階辨正]

(五六四)[0148a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祇樹給孤獨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有異比丘尼於尊者阿難所,起染著心,遣使白尊者阿難:「我身遇病苦,唯願尊者哀愍見看。」

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往彼比丘尼所。

彼比丘尼遙見尊者阿難來,露身體臥床上。尊者阿難遙見彼比丘尼身,即自攝𣫍諸根,迴身背住。彼比丘尼見尊者阿難攝𣫍[*]諸根,迴身背住,即自慚愧,起著衣服,敷坐具,出迎尊者阿難,請令就座,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阿難為說法言:「姊妹!如此身者,穢食長養、憍慢長養、愛所長養、婬欲長養。姊妹!依穢食者,當斷穢食,依於慢者,當斷憍慢,依於愛者,當斷愛欲。

姊妹!依食斷食云何名依於穢食,當斷穢食?謂聖弟子於食計數思惟而食,無著樂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故、為養活故、治飢渴病故、攝受梵行故,宿諸受令滅,新諸受不生崇習長養若力、若樂、若觸,當如是住。譬如商客以酥油膏以膏其車,無染著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運載故。如病瘡者塗以酥[*]油,無染著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瘡愈故。如是,聖弟子計數而食,無染著想、無憍慢想、無摩拭想、無莊嚴想,為養活故、治飢渴故、攝受梵行故,宿諸受離,新諸受不起,若力、若樂、若無罪觸安隱住。姊妹!是名依食斷食。

「依慢斷慢者。依慢斷慢云何依慢斷慢?謂聖弟子聞某尊者、某尊者弟子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聞已,作是念:『彼聖弟子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我今何故不盡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則能斷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姊妹!是名依慢斷慢。

「姊妹!依愛斷愛云何依愛斷愛?謂聖弟子聞某尊者、某尊者弟子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我等何不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彼於爾時能斷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姊妹!是名依愛斷愛。姊妹!無所行者,斷截婬欲、和合橋梁。」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彼比丘尼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彼比丘尼見法、得法、覺法、入法度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律,心得無畏。禮尊者阿難足,白尊者阿難:

「我今發露悔過:愚癡不善,脫作如是不流類事;今於尊者阿難所,自見過、自知過,發露懺悔,哀愍故!」

尊者阿難語比丘尼:「汝今真實自見罪、自知罪,愚癡不善,汝自知作不類之罪,汝今自知、自見而悔過,於未來世得具足戒。我今受汝悔過,哀愍故,令汝善法增長,終不退减。所以者何?知過能改若有自見罪、自知罪,能悔過者,於未來世得具足戒,善法增長,終不退减[*]。

尊者阿難為彼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校勘]

「尼」,宋、元、明三本作「尼見」。

「𣫍」,明本作「歛」。[*]

「住」,宋、元、明三本作「坐」。

「持」,宋、元、明、聖四本作「知」。

「酥」,宋、元、聖三本作「蘇」。[*]

「染著」,大正藏原為「著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染著」。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有」。

「减」,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减」。[*]

[註解]

舍衛: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做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給孤獨長者」是須達多長者的綽號,因為他樂善好施,常常救濟孤獨無依的人,因此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異比丘尼: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比丘尼。

染著:貪染、執著。

哀愍:悲憫。

晨朝:約早上六點到九點。

攝𣫍諸根:收攝、約束眼耳等感官。「𣫍」通「斂」。

坐具: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穢食:粗穢的食物,例如食物吃下去後會成為大小便拉出來。

憍慢:傲慢。

於食計數思惟而食:吃飯時如理省察而不貪著,知足、不過量。「數」在此讀音同「屬」,指省察。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5經、卷四十二第1150經

無摩拭想:不是為了讓身體白白嫩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為了好身材」。

持身:支持身體;維持生命。

攝受梵行:收取和護持清淨的修行。「梵行」指清淨的修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資助梵行」。

宿諸受令滅,新諸受不生:過去的(例如飢餓而造成的苦)受讓它消滅,還沒生起的(例如吃太飽而造成的苦)受讓它不生起。

崇習長養:滋養崇高的修行。

若力、若樂、若觸:疑為「氣力安樂、無罪觸住故」的略稱,為了保持體力安穩喜樂、沒有過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健康、無過失,住於安樂」。

盡諸有漏:斷盡所有的煩惱。

無漏:斷盡煩惱。

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現法:這一生。「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現法」即現在的事物,表示這一生。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無所行者,斷截婬欲、和合橋梁:已經達到無為(不造業)程度的人,斷絕了淫欲這個導致性行為的橋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個身體經由性交生成,但關於性交,橋的破壞為世尊所說」。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基於四聖諦的正見斷了見惑,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見法、得法、覺法、入法:看見(理解)了正法、證得了正法、覺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證初果者對正法體悟的情境。

度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律,心得無畏:超越了疑惑,自證自知而不會人云亦云,對於佛教正法、戒律沒有任何畏懼。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不流類:不入流的;沒水準的。

哀愍故:(請尊者)因為悲憫的緣故(原諒我的罪過)。

不類:不像樣。

示、教、照、喜:開示、教導、鼓勵、使歡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說的「斷食」並不是不吃飯,而是不貪著食物,在卷十一第275經也有同樣的說明。中國的寺院在進食前也有所謂「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本經中說的「依慢斷慢」、「依愛斷愛」即「有為者亦若是」。後世一些宗派有「觀想自己如佛」的修法,本義是如佛而應離貪瞋癡、具足慈悲與智慧,若能因此而勤修戒定慧,也算是種「依慢斷慢」的應用。

[進階辨正]

(五六五)[0148c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橋池人間遊行,與尊者阿難俱,至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

爾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橋池人間遊行,住婆頭聚落國北身恕林中。聞已,相呼聚集,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四種清淨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戒清淨云何為戒清淨斷?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

心清淨種!云何名為心淨斷?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

見清淨虎[*]種!云何名為見淨斷?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然從餘明智尊重梵行者說,聞尊重梵行者如是如是說,則如是如是入如實觀察,如是如是觀察,於彼法得歡喜、隨喜,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亦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隨先所聞受持者重誦習,隨先所聞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誦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是名未滿戒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

解脫清淨虎[*]種!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虎[*]種!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婆頭聚落諸童子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橋池」,巴利本作 Koḷiya。

「婆頭」,巴利本作 Sāpūga。

「虎」,大正藏原為「帝」,宋、元、明三本作「苦」,今依據聖本改作「虎」。

「虎種」,巴利本作 Vyagghapajja。

大正藏無「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勤」,聖本作「懃」。

「虎」,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前後文及巴利本改作「虎」。[*]

「智」,元本作「知」。

[註解]

印度黃檀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身恕: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申恕」、「尸舍婆」、「尸攝惒」。

虎種:相傳橋池城建立在一隻老虎的足跡上,因此橋池城的人又稱為「虎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虎路們」。

戒清淨斷:勤奮於戒的清淨。「斷」在這裡指勤奮,同於「四正斷」中的用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戒遍淨勤奮支」。

學戒:「有學」的戒律。初果至四果的聖人中,除阿羅漢外都是「有學」(阿羅漢則是「無學」,已畢業了)。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類。其中「身」指「聚集」。

大師:在經中通常指佛陀。

如實正觀:契合真理地正確觀察、見解。

從餘明智尊重梵行者說:遵從其餘聰明有智慧、受敬重的清淨修行人所說的法。

隨先所聞受持者重誦習:依照以前曾經聽聞記住的法,反覆誦讀修習。

廣說:詳細說明。

獨一靜處:獨自處在安靜的地方。

內正思惟:內心正確地思惟;內心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提到的四種清淨是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對這四種清淨次序的說明可見《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 5〉第42經何義經:「因持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勤奮於這四種清淨的最終成果,可以對應到無學聖者(佛及阿羅漢)所證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前四個;「五分法身」的第五個「解脫知見」是「知道自己已解脫」的意思,有了前四個自然就有第五個,完成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 從本經中「見清淨」的段落可知縱使沒遇到大師,也能夠依法修證。

[導讀:質多羅相應]

質多羅長者是一位富有的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有一次他到舍衛城,見到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中的摩訶男尊者,感佩於尊者的威儀而供養,又聽了尊者說法而證得初果。於是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奉獻給僧團,後來也陸續終身供養許多僧眾。

質多羅長者不只勤於供養三寶,也勤修戒定慧,證得三果。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

質多羅長者參與的一些法義問答,即收錄於《雜阿含經》「質多羅相應」,本卷第566~575經。

(五六六)[0149a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中,與眾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默然住。時,質多羅長者稽首禮諸上座[*]比丘足,往詣那伽達多比丘房,稽首禮那伽達多比丘足,退坐一面。

時,那伽達多比丘問質多羅長者,如所說:

枝青以白覆,  一輻轉之車,
 離結觀察來,  斷流不復縛

「長者!此偈有何義?」

質多羅長者言:「尊者那伽達多!世尊說此偈耶?」

答言:「如是。」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言:「尊者!須臾默然,我當思惟此義。」

須臾默然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言:「青者謂戒也,白覆謂解脫也,一輻者身念也,轉者轉出也,車者止觀也。離結者,有三種結,謂貪、恚、癡,彼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滅、已知、已斷根本,如截多羅頭更不復生,未來世成不起法。

「觀察者謂見也,來者人也。斷流者,愛流於生死,彼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不復生,於未來世成不起法。

「不縛者,謂三縛:貪欲縛、瞋恚縛、愚癡縛,彼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於未來世成不起法。是故,尊者那伽達多!世尊說此偈:

「枝青以白覆,  一輻轉之車,
 離結觀察來,  斷流不復縛。

「此世尊所說偈,我已分別也。」

尊者那伽達多問質多羅長者言:「此義汝先聞耶?」

答言:「不聞。」

尊者那伽達多言:「長者!汝得善利,於此甚深佛法,賢聖慧眼得入。」

時,質多羅長者聞尊者那伽達多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菴羅林」,巴利本作 Ambāṭakavana。

「質多羅」,巴利本作 Citta。

「離」,宋本作「雖」。

「枝青以白覆,一輻轉之車,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巴利本作 Nelango setapacchādo, Ekāro vattatī ratho Auīghaṃ passa āyataṃ, Chinnasotam abandhananti。

「多羅」,巴利本作 Tāla。

「成」,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明本改作「成」。

大正藏無「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縛」,巴利本作 Bandhana。

[註解]

菴羅:芒果。

上座:對出家年數較多者的尊稱,又譯為「長老」。剛出家至出家九年稱「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稱「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稱「上座」,五十年以上稱「耆舊長老」。

質多羅: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質多羅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富有且淨信佛法,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終身供養僧眾。又譯為「質多」。

枝青以白覆,一輻轉之車,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青色枝條以白色覆蓋,由一個輻的輪子轉動的車,離開煩惱觀察來者,切斷水流不再受到束縛。「枝青」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各部分無缺陷的」。

須臾:片刻;短時間。

車者止觀也:車子是比喻為止觀。相當的南傳經文解讀不同,而為「『二輪戰車』,這是對於這父母生成、米粥積聚、無常削減、磨滅、破壞、分散法之四大身的同義語」。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多羅樹:扇椰子,為棕櫚科喬木,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

慧眼:智慧。智慧能洞察事物,因此稱慧眼。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那伽達多尊者請質多羅長者解讀一個偈子,有點像是啞謎:

「枝青以白覆,一輻轉之車,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

質多羅長者想了想,就把啞謎解開了。既然是啞謎,就不是有系統的正式說法,也不一定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而需要靠意義的聯想或是相似的字音、字形,才能解出。但是這啞謎畢竟是用佛世時的俗語講的,既不是梵語、也不是巴利語、更非中文,翻譯成中文後自然更不容易解,就像中文的啞謎翻成英文後許多就無法解了,因此中文的讀者看不懂也不必太在意。

「枝青以白覆」,質多羅長者解為「枝青」代表「戒」,「白覆」代表「解脫」。意義上,沒有戒就沒有解脫。

從中文看不出來為什麼「枝青」解為「戒」,巴利本則不是作「枝青」,而是作「各部分無缺陷的」,比較容易聯想,雖然比較難視覺化。

「一輻轉之車」,質多羅長者解「一輻」為「身念住」。「輻」是輪子中間銜接輪軸和輪圈的板條,一般的輪子有五、六個甚至更多個輻,時至今日的轎車輪胎上也可見到輪輻。《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32經將輪迴五道比喻為「五輻車輪」,所謂「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地快速輪迴,人的起心動念也是隨時陷入五道之間而輪迴,要在這輪迴中收攝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1經所說的以身念處來立樁、收攝心念。因此從凡夫輪轉五道的五輻,收攝為身念住的一輻,就是日常生活間的修行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711經表示以念覺支為基礎,可以漸次完成七覺支,也就是完成止觀的修習,因此「車」可解為「止觀」。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是將「一輻」解為「念」、「車」解為「身」,一輻的車即是「念身」,和北傳經文整體的意義類似但拆解方法不同。

「離結觀察來、斷流不復縛」則是講阿羅漢的狀態。「結」是結使、煩惱,把綁著的結解開了,就能解脫、見到了解脫;「流」是貪愛之流、生死之流,斷了這流,不被束縛,就是阿羅漢。

四句一起看,第一句講「戒」和「解脫」,第二句在講身念住以得到「止、觀」或是「定、慧」,第三、四句講阿羅漢的「解脫」及「解脫知見」,這四句含攝了佛陀及阿羅漢所證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和前一經(第565經)相通。

[進階辨正]

[導讀:打坐的方法]

打坐修行有許多方法,例如四無量心、三三昧、觀呼吸等等:

  • 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無量心三昧」。
  • 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例如「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三三昧是止與觀融合並行的法門。
  • 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是吸氣或呼氣,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然後覺知目前的吸氣和呼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駕輕就熟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與全身,最後可覺知全身平靜輕鬆。

打坐前要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一則念佛有助於正念乃至正定(參見卷三十三第931經),二則別於外道修法,祈請三寶加被而修行於正道。

單就「定」的層次來看,打坐修「止」可成就不同深淺的定力,例如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等,如本卷開頭的導讀所提到。

依據佛法修「止」,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進而達成解脫的智慧,離於貪、瞋、癡。

[第567經經文導讀]

佛弟子常彼此切磋法義,不是打高空地談玄說理,而是依據自己所親自實證的止觀境界,和其他高手們驗證。

本經即記載了那伽達多尊者和質多羅長者之間的討論:

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那伽達多尊者問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這些定境。請問長者,這些是因為有種種不同的義理,因此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還是一樣的義理,只是有種種不同的名稱?」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質多羅長者問那伽達多尊者:「我們討論的這些三昧,是佛陀所說的嗎?還是依尊者您自己的意見所定義的名詞?」

佛世時外道也有類似名稱、甚至類似步驟的定境,但和佛教的正定不同,外道的修定方法通常搭配了錯誤的認知,例如外道也有修定的方法是對一切眾生散發慈心、超越人我的界限,但目的是為了和梵天(造物主)的「神我」(大我)融為一體,以為打破自己的「小我」、融入梵天的「神我」後,就能永生不滅了。

現今有更多附佛外道,採用名稱或步驟跟佛教修法類似但基於外道邪見的修法,混淆世人。佛弟子還是得回歸經、律中的定義,以辨明哪些才是能引致正定及開啟智慧的修法。

因此質多羅長者要先確認所討論的這些名詞,是依佛教的定義,還是有別的定義?定義確定了,討論才不會雞同鴨講。

那伽達多尊者回答:「這些是佛陀所說的。」自然是依佛教的定義。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義,然後當答。」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質多羅長者跟那伽達多尊者說:「讓我稍微思考一下這些義理,然後回答您。」

稍事思考後,他回答那伽達多尊者:「這些名詞背後,有不同的義理、不同的詞句、不同的文句,也有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也就是說這些定境有各自不同的義理,但也有共通的義理。

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那伽達多尊者又問質多羅長者:「什麼是您所指的不同的義理、不同的詞句、不同的文句?」

長者即一一解釋這些三昧各自的意義:

無量(心)三昧,以其中的慈無量心三昧為例,是修行人心中有慈,沒有怨恨、沒有討厭、沒有忿怒,心胸寬廣,無邊無際地以這慈心平等對待一切,將慈心充滿一方,再像這樣地將慈心充滿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方,將慈心平等充滿一切世間。

無相三昧,是修行人不念一切相(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等),親身作證心中無相的定境。

無所有心三昧,是修行人超越「無量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後,什麼都沒有(以「什麼都沒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穩固於心中「什麼都沒有」的定境。

空三昧,是修行人專注在世間一切皆無常、是空的,契合真理地觀察世間沒有實質的自體,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而成就的定境。

這些定境各自有各自的修法以及境界,也就是有不同的義理。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答言:「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那伽達多尊者又問質多羅長者:「什麼是您所指的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呢?」

長者回答:「尊者!所謂貪欲是有量(有限)的,無煩惱是最究竟的無量(沒有限制)。所謂貪欲是有相的(貪於色、聲、香、味、觸、法),瞋恚、愚癡是有相的,無煩惱是無相的。貪欲是有的,瞋恚、愚癡是有的,無煩惱是什麼都沒有。再來,無煩惱即空,空於貪欲,空於瞋恚、愚癡,沒有實質的自體,沒有「我」、沒有「我」所擁有的。這就是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無煩惱」即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在佛法中無貪欲、無瞋恚、無愚癡是這些三昧共通的最高境界。

(五六七)[0149c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精舍,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時,質多羅長者詣尊者那伽達多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長者!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

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

尊者那伽達多答言:「此世尊所說。」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聽我小思惟此義,然後當答。」

須臾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

各三昧的各自意義復問長者:「云何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長者答言:「無量三昧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無相三昧云何為無相三昧?謂聖弟子於一切相不念,無相心三昧身作證,是名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云何無所有心三昧?謂聖弟子度一切無量識入處,無所有,無所有心住,是名無所有心三昧。空三昧云何空三昧?謂聖弟子世間空,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為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

復問長者:「云何法一義種種味?」

答言:「尊者!謂各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瞋癡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尊者那伽達多問言:「云何?長者!此義汝先所聞耶?」

答言:「尊者!不聞。」

復告長者:「汝得大利,於甚深佛法,現聖慧眼得入。」

質多羅長者聞尊者那伽達多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無量心三昧」,巴利本作 Appamāṇā cetovimutti。

「無相心三昧」,巴利本作 Animittā Cetovimutti。

「無所有心三昧」,巴利本作 Akiñcaññā Cetovimutti。

「空心三昧」,巴利本作 Suññatā Cetovimutti。

聖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聖」字之前有一「賢」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註解]

無量心三昧:起慈、悲、喜、捨四種心,廣大沒有邊界,所成就的定。又譯為「無量三昧」。

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相三昧」。

無所有心三昧:以無所有為專注對象,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三昧」。

空心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空三昧」。

此法為種種義故種種名?為一義有種種名?:這些是因為有種種不同的義理,因此而有種種不同的名稱?還是一樣的義理,只是有種種不同的名稱?

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不同的義理、不同的詞句、不同的文句。這裡「味」的原梵文一字多義,唐代以後新譯作「文」。

一義種種味:一樣的義理,不同的文句。

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契合真理地觀察世間沒有實質的自體。「常住不變易」指「本質」,這句是說世間的本質即空,沒有實質的自體。

非我:不是「我」。

非我所:不是「我」所擁有的。

貪有量:貪是有限的。這句中的「無量」是以「無量心三昧」中「無量」所指的沒有限制、打破我和眾生的界限,而加以昇華。

無諍:沒有煩惱。「諍」通常指諍論,但在這裡特指「煩惱」,這樣的用法多用在「有諍」(及對應的「無諍」)一詞中。

現聖慧眼得入:展現了悟入佛法的超凡的慧眼。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教中各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瞋癡

單就定的層次來看,印度當時也有外道修到和本經提到的三昧相近的定力,例如佛陀在成道前的外道仙人老師修無色定,或是婆羅門教修四無量心定。但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結合了四聖諦的觀照,而能啟發智慧、獲得解脫。

因此在佛法中這些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無瞋、無癡。

  • 「慈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首先要發起慈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畫面,例如一個小孩或可愛的動物的畫面,接著將這慈貫注身心,充盈滿溢。

成為盈滿的慈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慈心:就像被簾子遮蓋的一盞燈,首先掀開前方的簾子,慈心就如光線般自然映射前方無邊無際的空間。

如同太陽光的照耀沒有邊際,也像大法螺吹起時的宏偉音聲瞬間遠近皆聞,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

這樣穩定後,以順時鐘方向掀開右方的簾子,即能向右方無邊無際的空間散發慈心。接著一一掀開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的簾子,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

之後也可以呼吸為輔助,在無邊無際地散發慈心時,吸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慈」,呼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無量」(無邊無際地散發),持續於慈無量心。

修習慈無量心可以練習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反應即為慈心,甚至最終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慈)無量心三昧」。

這個慈無量心的修法,是無著比丘基於四無量心相關經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對治瞋恚,修習慈無量心能讓脾氣火爆的人較不易生氣,對人更為和善,因而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及善緣。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時,修習慈心也能讓人較不煩躁。

  • 「空三昧」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提到「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能讓修行人印證「諸行無常」,本經則解說空三昧可以「世間空如實觀察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來修習。也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 1〉第190經小空經、第191經大空經。

一種淺嘗的方法是以空無邊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所緣而修定)入手:在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三拜後,觀想身體分解成為游離分子,將分子全部釋放,然後視角離開地球、進入太空,太空無邊無際,只有極遠處點點的星光,心念專注於無邊無際的空間。

這過程中如果有想到身體、或是心中起雜念,都知道是無常的,一切都會消逝,剩下無邊無際的空間。睡前也可作這種觀想而入睡。

[進階辨正]

(五六八)[0150a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名為意行。」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相,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尊者!有幾法?

「若人捨身時,  彼身屍臥地,
 棄於丘塜間,  無心如木石。」

答言:「長者!

壽、暖及與識,  捨身時俱捨,
 彼身棄塜間,  無心如木石。」

復問:「死與入滅盡正受的差別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

:「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復問:「滅盡定的各現象尊者,云何入滅正受?」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復問:「尊者!云何為出滅正受?」

答言:「長者!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復問:「尊者!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

答言:「長者!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

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復問:「尊者!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

答言:「長者!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

答言:「長者!此應先問,何故今問,然當為汝說。比丘入滅正受者,作於二法,止以觀。」

時,質多羅長者聞尊者迦摩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伽摩」,巴利本作 Kāmabhū。

「行」,巴利本作 Saṅkhāra。

「出息入息」,巴利本作 Assāsapassāsā。

「有覺有觀」,巴利本作 Vitakkavicārā。

「想思」,巴利本作 Saññā ca vedanā。

「答」,聖本作「若」。

聖本無「於」字。[*]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相」。

「轉」,聖本作「縛」。

明本無「名」字。

「屍」,聖本作「尸」。

聖本無「答」字。

「滅盡定者」,巴利本作 Sañ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

「受」,元本作「為」。

「浚輸」,聖本作「後輪」。[*]

[註解]

出息、入息:呼氣、吸氣。這一段可說是以打坐觀呼吸前後的一些身、口、意的造作,來列舉身行、口行、意行的例子。

思:意志活動;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見的一種行陰。

轉:依因緣而生起、轉動。

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有投向的注意力、持續的注意力,因此而能說話。「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說話時要先將心念投向要講的話,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放在要講的話,就是「伺」。

發口語:發聲說話。

心數法: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經中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行)」,有識陰才會緣生受、想、行陰,因此後世將識陰稱為心王,受、想、行陰稱為心所有法。

丘塜:墳墓;墳堆。

壽、暖及與識:壽命(業力造成的生命持續期間)、體溫(肉體)、心識(精神)。這三個須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續。

滅盡正受:滅了六識及其緣生的受、想、行的定。又譯為「滅盡定」、「想受滅正受」、「滅受想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滅受想定」。

諸根:這裡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身命分離:身體沒有了生命。

相屬:相接連;相繼。

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先進行這樣漸次止息身心的方法。「方便」指方法。

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在入滅盡定之前心中已先作意準備如何出定,而能依照先前心中的作意出定。

順趣、流注、浚輸:傾注、匯流、導向。

涅槃:滅除煩惱、生死。

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出滅盡定時,有幾種觸的接觸?參考相當的《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1經大拘絺羅經及南傳經文,疑為「出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的訛誤。

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接觸不動(空)、接觸無相(離一切相)、接觸無所有(貪瞋癡相斷),也就是接觸卷三第80經所說的三解脫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比丘從滅受想定出定時,有三種觸接觸:空觸、無相觸、無願觸」。

入滅正受時,為作幾法:要有哪些作法,才能入滅盡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幾種法多資助滅受想定呢?」

止以觀:止以及觀;止與觀。「止」是專注於一境(所緣)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力;「觀」是洞察,能成就智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止與觀」。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中質多羅長者所問的「行」,即十二因緣的「行」,也就是「造作」,人活在世間的各種造作,包含身、口、意的造作。

伽摩比丘舉了例,「身的造作」如呼吸,「口的造作」如有尋(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續的注意力)而說話,「意的造作」如想(取相;認知)、思(意志活動)。

  • 有同學提問:「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經上常說初禪『有覺有觀』,與卷十七第474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是否矛盾?」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有「覺(尋)」與「觀(伺)」,例如說話時要先將心念投向要講的話,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放在要講的話,就是「伺」。

初禪時也是「有覺(尋)有觀(伺)」,但尋、伺完全擺在所緣上,沒有分心的念頭可說話,自然就「言語寂滅」了。

本經說「覺、觀已,發口語」,可見言語的源頭在於尋、伺,這尋、伺在第二禪「無覺無觀」才會真正捨離,因此卷十八第501經說第二禪是「聖默然」。

  • 對比卷十七第474經所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以及本經所說:「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可知,從根源滅口行而能入第二禪,滅身行而能入四禪,滅意行而能入滅盡定(滅受想定)。
  • 《阿含經》中關於滅盡定的記載,還可以參見《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0經法樂比丘尼經、第211經大拘絺羅經,《中阿含經》卷五〈舍梨子相應品 3〉第22經成就戒經。

[進階辨正]

[導讀:六根、六境、六識]

「六根」是:

  • 眼:視覺器官。
  • 耳:聽覺器官。
  • 鼻:嗅覺器官。
  • 舌:味覺器官。
  • 身:觸覺器官。
  • 意:心作為感官。(可能在身體上的投射為大腦的運作)

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稱為「六入處」。

六根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聲:聲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觸:碰觸。
  • 法:訊息。

六根接收六境,而產生六識: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 耳根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 身根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 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舉例來說,「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都有,而有後續的心理運作。

六根、六境、六識,合稱「十八界」。把這些解析清楚後,即會發現不管是視覺、聽覺…乃至意識的過程,都是由一連串的因緣條件而產生。這時如果有欲貪,就會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輪迴。如果沒有欲貪,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隨境轉。

(五六九)[0150c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稽首禮足,於一面坐。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時,質多羅長者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請諸上座言:「唯願諸尊受我薄食。」時,諸上座默然受請。

時,彼長者知諸上座默然受請已,禮足而去,還歸自家,辦種種飲食,敷床座,晨朝遣使白:「時到。」

時,諸上座著衣持鉢,至長者舍,就座而坐,長者稽首禮諸上座足,於一面坐,白諸上座:「所謂種種,云何為種種界?」

時,諸上座默然而住。如是再三。

爾時,尊者梨犀達多眾中下坐,白諸上座比丘言:「諸尊者!我欲答彼長者所問。」

諸上座答言:「可。」

長者質多羅即問言:「尊者!所謂種種界,何等種種界?」

梨犀達多答言:「長者!眼界異、色界異、眼識界異;耳界異、聲界異、耳識界異;鼻界異、香界異、鼻識界異;舌界異、味界異、舌識界異;身界異、觸界異、身識界異;意界異、法界異、意識界異。如是,長者!是名種種界。」

爾時,質多羅長者下種種淨美飲食供養。眾僧食已,澡嗽、洗鉢訖,質多羅長者敷一卑床,於上座前坐聽法。

爾時,上座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時,諸上座於路中語梨犀達多:「善哉,善哉,梨犀達多比丘!汝真辯捷,知時而說,若於餘時,汝應常如此應。」

時,諸上座聞梨犀達多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梨犀達多」,巴利本作 Isidatta。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異」,聖本作「異異」。

「捷」,明本作「揵」。

「時」,大正藏原為「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時」。

[註解]

薄食:微薄的食物供養。這是質多羅長者自謙的講法。

界:差別、分類。

默然而住:不發一語,保持沉默。

下坐:資淺;出家九年以內。又譯為「下座」。

澡嗽:洗手、漱口。

卑床:矮的座位。

若於餘時,汝應常如此應:以後在其他時候,你也可以常這麼應答。(也就是說讚同梨犀達多尊者的應答)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提問:「質多羅長者問什麼是種種界,為什麼上座比丘們答不出來?為什麼梨犀達多尊者以十八界作答?」

有興趣探究的同學,可參考《雜阿含經》「界相應」(卷十六第444~454經,卷十七第455~465經)的脈絡。在「界相應」中,佛陀在卷十六第444經表示:「當知諸界,其數無量」,有無數的界(差別、分類)。之後的經文則收斂到以「十八界」等修行能入手的界為主,以觀察身心運作的因緣。

有無數的界,或許因此上座比丘一時也不知從何下手回答,而梨犀達多尊者則效法佛陀說法的脈絡,以「十八界」作為範例而解說,讓質多羅長者有個分析感官運作的下手處。

如果對於感官運作的分析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參閱《雜阿含經》卷八等「六入處相應」的內容。

[導讀:五陰無我]

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 色:物質(例如身體)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識:識知;覺知。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凡夫執著認為有「我」的範疇,不出色、受、想、行、識這五陰。舉例而言,就「色」(例如身體)與「我」的關係,凡夫可能誤認:

  • 色是我: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色異我:身體之外有「我」。例如以為識(覺知)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色中我:「我」處於身體之中。例如以為識(覺知)是「我」,遍布於身體內的腦部及腦神經中。
  • 我中色:身體處於「我」之中。例如以為有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是永生的「大我」,造物主心中變現出宇宙的一切乃至人的身體。

這些見解的邏輯關係,如以下圖例所示:

如果初學者一時看不懂這些邏輯關係,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認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陰的圖怎麼畫,凡夫都會畫出一塊認為是恆常不變的「我」,但都是錯誤的見解。若有興趣探討這方面詳細的邏輯定義,可參見卷五第109經。

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五七〇)[0151a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諸上座言:「諸世間所見,或說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云何?尊者!此諸異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時,諸上座默然不答。如是三問,亦三默然。

時,有一下座比丘名梨犀達多,白諸上座言:「我欲答彼長者所問。」

諸上座言:「善能答者答。」

時,長者即問梨犀達多:「尊者!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尊者梨犀達多答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斯等諸見,一切皆以身見為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轉。

復問:「尊者!云何為身見?」

答言:「長者!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識見是我、異我、我中識、識中我。長者,是名身見。」

復問:「尊者!云何得無此身見?」

答言:「長者!謂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色中我;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識中我,是名得無身見。」

復問:「尊者!其父何名?於何所生?」

答言:「長者!我生於後方長者家。」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梨犀達多:「我及尊者二父本是善知識。」

梨犀達多答言:「如是,長者!」

質多羅長者語梨犀達多言:「尊者若能住此菴羅林中,我盡形壽供養衣服、飲食、隨病湯藥。」尊者梨犀達多默然受請。

供養可能障礙修行時,尊者梨犀達多受質多羅長者請,供養障礙故,久不詣世尊所。

時,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質多羅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以」,聖本作「已」。

「身見」,巴利本作 Sakkāyadiṭṭhi。

「色是我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巴利本作 rūpam attato samanupassati, 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 attanivā rūpaṃ 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

大正藏在「我」字之後有一「識」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宋、元、明三本無「色」字

「礙」,聖本作「閡」。

[註解]

何本、何集、何生、何轉:什麼是其根本?什麼是其集起?什麼產生它?什麼轉動它?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色是我:色就是我。例如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例如以為識(覺知)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色中我:色當中有我。例如以為識(覺知)是「我」,遍布於身體中。

我中色:我當中有色。例如以為識(覺知)是「我」,而身體是存在於識(「我」)之中。

多聞:多聽聞佛法而受持。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供養障礙:因為(貪著)供養而障礙了修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質多羅長者問道:「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從何而來?也可以說是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等世間知見從何而來?

答案是從有「我」的見解(「身見」)而來。

凡夫執著於身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處處計較我和他人的分別,產生業與輪迴,造成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 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的區別

就邏輯來看,「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都是認為色是我所(擁有的),其中「色異我」特指「色」和「我」各自獨立,「色中我」特指「我」被包含、遍布於「色」之中,「我中色」特指「色」包含於「我」之中。以糖和水來比喻,「色異我」就像分離的糖和水,「我中色」或「色中我」就像糖溶在水中。糖雖然在水中,也與水無法區別,但糖畢竟不是水。

這些可以引申而含括外道的各種我見,例如一些外道認為大地之母(Earth Mother、Gaia、大我)是一種永恆的覺知(識),遍於一切物質(也包括身體)之中,一切物質都有大地之母在其中,這也屬於「色中我」。

  • 供養障礙

質多羅長者是富人,又不遺餘力供養僧眾,給僧眾一輩子(盡形壽)吃得好、住得好,但有的比丘卻會因為太過安逸而障礙了修行。下一經中摩訶迦尊者則對供養障礙有所警覺,因此不繼續待著受供養。

(五七一)[0151b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諸上座比丘言:「唯願諸尊於牛牧中受我請食。」

時,諸上座默然受請。

質多羅長者知諸上座默然受請已,即自還家。星夜備具種種飲食,晨朝敷座,遣使白諸上座:「時到。」

諸上座著衣持鉢,至牛牧中質多羅長者舍,就座而坐。

時,質多羅長者自手供養種種飲食。食已,洗鉢、澡漱畢,質多羅長者敷一卑床,於上座前坐聽法。

時,諸上座為長者說種種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質多羅長者亦隨後去。

諸上座食諸酥酪蜜飽滿,於春後月熱時,行路悶極。

爾時,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訶迦,白諸上座:「今日大熱,我欲起雲雨微風,可爾不?」

諸上座答言:「汝能爾者,佳。」

時,摩訶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應時雲起,細雨微下,涼亹亹從四方來,至精舍門,尊者摩訶迦語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時,尊者摩訶迦即止神通,還於自房。

時,質多羅長者作是念:「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況復中座及與上座。」即禮諸上座比丘足,隨摩訶迦比丘至所住房,禮尊者摩訶迦足,退坐一面,白言:「尊者!我欲得見尊者過人法神足現化。」

尊者摩訶迦言:「長者!勿見恐怖。」

如是三請,亦三不許。長者猶復重請願見尊者神通變化。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汝且出外,取乾草木積聚已,以一張覆上。」

質多羅長者即如其教,出外聚𧂐,來白尊者摩訶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時,尊者摩訶迦即入火光三昧,於戶鉤孔中出火焰光,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語長者言:「汝今見不?」

答言:「已見,尊者!實為奇特。」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

質多羅長者白尊者摩訶迦:「願常住此林中,我當盡壽供養衣、被、飲食、隨病湯藥。」

尊者摩訶迦有行因緣故,不受其請

質多羅長者聞說法已,歡喜隨喜,即從座起,作禮而去。

供養可能障礙修行尊者摩訶迦不欲令供養利障罪故,即從座起去,遂不復還。

[校勘]

「即」,大正藏原為「既」,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即」。

聖本無「中」字。

「漱」,聖本作「嗽」。

「質」,聖本作「與質」。

「酥」,聖本作「蘓」。

「摩訶迦」,巴利本作 Mahaka。

「涼」,聖本作「良」。

「風」,明本作「涼」。

「訶迦」,大正藏原為「迦訶」,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訶迦」。

「過人法神足現化」,巴利本作 Uttarimanussadhamma, iddhipāṭihāriya。

「猶」,大正藏原為「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猶」。

「㲲」,聖本作「疊」。[*]

「𧂐」,聖本作「積」。[*]

「積」,明本作「𧂐」。

大正藏無「供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即」字。

「障」,聖本作「彰」。

[註解]

牛牧:養牛的牧場。「牧」可指放養牲畜的地方。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牛棚」。

敷座:鋪設座位。

澡漱:洗手、漱口。

如其正受:依著他所入的定。

亹亹:連續不停,讀音同「偉偉」。

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

神足現化: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

勿見恐怖:還是別看了,唯恐異象會讓人害怕。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薪:柴草;柴火。

𧂐:積薪;柴火。又通「積」字。

火光三昧:以火為專注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入這種定時,身體能發出火燄。又譯為「火三昧」、「火焰三昧」。

戶鉤孔:鑰匙孔。

不放逸:不怠惰。

不放逸轉:因為不怠惰而生起、轉動。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有行因緣故,不受其請:因為有旅行的因緣,而不接受長者的供養。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呼風喚雨

摩訶迦尊者以神通「起雲雨微風」,這是藉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風大。後來「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 有同學問:「佛陀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自己得了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為何摩訶迦尊者向質多羅長者顯露神通?」

佛陀後來的確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過人法,可能因為類似的考量,摩訶迦尊者一開始連續三次不答應質多羅長者的請求。然而從本卷其他經文可知,質多羅長者本身也有過人的禪定及果證,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訶迦尊者基於切磋的立場而以特例處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後摩訶迦尊者即永遠離開該地,沒再去找過質多羅長者受供養,可見其不著利養。

(五七二)[0151c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爾時,眾多上座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議:「諸尊!於意云何?謂眼繫色耶?色繫眼耶?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意繫法耶?法繫意耶?」

時,質多羅長者行有所營,便過精舍,見諸上座比丘集於食堂,即便前禮諸上座足,禮足已,問言:「尊者集於食堂,論說何法?」

諸上座答言:「長者!我等今日集此食堂,作如此論:『為眼繫色耶?色繫眼耶?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意繫法耶?為法繫意耶?』」

長者問言:「諸尊者於此義云何記說?」

諸上座言:「於長者意云何?」

長者答諸上座言:「如我意,謂欲貪繫根境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然中間有欲貪者,隨彼繫也。譬如二牛,一黑一白,駕以。有人問言:『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

答言:「長者!非等問也。所以者何?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彼軛鞅是其繫也。」

「如是,尊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然於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時,質多羅長者聞諸上座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為意……意耶」十字,聖本無「為意……意耶」十字。

「欲貪」,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於」,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註解]

食堂:飯廳。

行有所營:有事情要辦。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質多羅長者這句是問結論是什麼。

軛:在車衡兩端扼住牛、馬等頸背上的曲木。

鞅:套在牛、馬頸上的皮帶。

等問:正確的提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男子看到美麗的女子,視線離不開美女,這不是因為眼睛綁著美女,也不是因為美女綁著眼睛,而是因為欲貪讓視線離不開美女。

(五七三)[0152a2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林中。時,有阿耆毘外道是質多羅長者先人親厚,來詣質多羅長者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

質多羅長者問阿耆毘外道:「汝出家幾時?」

答言:「長者!我出家已來二十餘年。」

質多羅長者問言:「汝出家來過二十年,為得過人法,究竟知見,安樂住不?」

答言:「長者!雖出家過二十年,不得過人法,究竟知見,安樂住,唯有躶形拔髮、乞食,人間遊行,臥於土中。」

質多羅長者言:「此非名稱法、律,此是惡知,非出要道,非曰等覺,非讚歎處,不可依止。名出家過二十年,裸形、拔髮、乞食,人間遊行,臥灰土中。」

阿耆毘問質多羅長者:「汝為沙門瞿曇作弟子,於今幾時?」

質多羅長者答言:「我為世尊弟子過二十年。」

復問質多羅長者:「汝為沙門瞿曇弟子過二十年,復得過人法,勝、究竟知見不?」

質多羅長者答言:「汝今當知,質多羅長者要不復經由胞胎而受生,不復增於丘塜,不復起於血氣,如世尊所說五下分結,不見一結而不斷者,若一結不斷,當復還生此世。」

如是說時,阿耆毘迦悲歎涕淚,以衣拭面,謂質多羅長者言:「我今當作何計?」

質多羅長者答言:「汝若能於正法、律出家者,我當給汝衣鉢供身之具。」

阿耆毘迦須臾思惟已,語質多羅長者言:「我今隨汝,示我所作。」

時,質多羅長者彼阿耆毘迦往詣諸上座所,禮諸上座足,於一面坐。白諸上座比丘言:「尊者!此阿耆毘迦是我先人親厚,今求出家作比丘,願諸上座度令出家,我當供給衣鉢眾具。」

諸上座即令出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增進學道,淨修梵行,得阿羅漢。

[校勘]

「阿耆毘」,巴利本作 (Ājīva)Acela。

「質多羅」,巴利本作 Citta。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汝」,聖本作「如」。

聖本無「知」字。

「淚」,宋、元、明、聖四本作「泗」。

「汝」,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汝」。

「阿」,元本作「何」。

[註解]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譯作「異學」。

親厚:朋友。

躶形:裸體;不穿衣服。

拔髮:拔自己的頭髮,以產生痛苦,作為苦行。

非出要道:不是出離生死的方法。

等覺:真正的覺悟、證悟。又譯為「正覺」。

唐:徒然;虛。如在「功不唐捐」一詞中的意思。

不復經由胞胎而受生,不復增於丘塜,不復起於血氣:不會再投生人間成為胎兒出生,不再多一座墳墓,不再有血肉之軀。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將:率領。讀音同「匠」。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須經染色,以別於在家人所穿的白衣。又作「染色衣」。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導讀:初禪與第二禪]

禪定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在佛經中最常提到的禪定是「四禪」,四禪的前兩個是:

層次 定義 白話
初禪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第二禪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


當中的要點略為解釋如下:

初禪:

在初禪的定義中,「覺」又譯為「尋」,作用是將注意力投向目標;「觀」又譯為「伺」,作用是持續不斷地注意目標。舉例來說,在修行觀呼吸的時候,將心念投向於呼吸,就是「尋」,接著持續不斷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當心念持續放在專注的對象(例如呼吸)而達到初禪後,會維持在當下,不再生起新的狀況,這時心中會因為離於五欲的粗重負擔,而有喜樂的感覺。若與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禪喜樂有如遍身清涼能除熱惱,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燒身心,因此入初禪後自然更容易調伏對五欲的貪愛。

第二禪:

在初禪的基礎下繼續修定,隨著功力漸深,漸漸地,「尋」、「伺」顯得是刻意、多餘的擾動,因此放下了初禪的「尋」、「伺」,則能進入第二禪。

此時內心更加地澄淨(「內淨」),達成專注、純一的心(「一心」)。這時的定力能產生喜樂,又勝過初禪的喜樂。

本卷的經文中即有提到初禪、第二禪的境界,至於第三禪、第四禪等更深定境的說明,可參見卷二十六的導讀「四禪」。

(五七四)[0152b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

時,有尼犍若提子與五百眷屬詣菴羅林中,欲誘質多羅長者以為弟子。質多羅長者聞尼犍若提子將五百眷屬來詣菴羅林中,欲誘我為弟子,聞已,即往詣其所,共相問訊畢,各於一面坐。

時,尼犍若提子語質多羅長者言:「汝信沙門瞿曇得無覺無觀三昧耶?」

質多羅長者答言:「我不以信故來也。」

阿耆毘言:「長者!汝不、不幻、質直、質直所生。長者,若能息有覺有觀者,亦能以繩繫縛於風,若能息有覺有觀者,亦可以一把土斷恒水流,我於行、住、坐、臥智見常生。」

質多羅長者問尼犍若提子:「為信在前耶?為智在前耶?信之與智,何者為先?何者為勝?」

尼犍若提子答言:「信應在前,然後有智,信智相比,智則為勝。

質多羅長者語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我晝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終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

尼犍若提子言:「汝諂曲、幻偽、不直、不直所生。」

質多羅長者言:「汝先言我不諂曲、不幻、質直、質直所生,今云何言諂曲、幻偽、不直、不直所生耶?若汝前實者,後則虛,後實者,前則虛。汝先言:『我於行、住、坐、臥知見常生。』汝於前後,小事不知。云何知過人法?若知、若見安樂住事?」長者復問尼犍若提子:「有於一問、一說、一記論,乃至十問、十說、十記論,汝有此不?若無一問、一說、一記論,乃至十問、十說、十記論。云何能誘於我,而來至此菴羅林中欲誘誑我?」

於是尼犍若提子息閉掉頭,反乃而出,不復還顧。

[校勘]

「上」,明本作「土」。

「尼犍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無覺無觀三昧」,巴利本作 Avitakka avicāra samādhi。

「信」,巴利本作 Saddhā。

「阿耆毘」,明本作「尼揵若提子」

「恒水流」,巴利本作 Gaṅga。

「內」,元本作「者」。

聖本無「曲」字。

聖本無「若」字。

宋、元、明、聖四本在「安」之前有一「若」字。

「問」,宋、元、明、聖四本作「日」。

「乃」,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

[註解]

尼犍若提子:即本卷第563經提到的「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無覺無觀三昧:已經止息了「覺」與「觀」的定境,也就是第二禪以上的定境。

我不以信故來也:我不是因為相信(佛陀得無覺無觀三昧)而來的。

諂:奉承、巴結。

智見常生:常生起智慧的見解。

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止息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達成並保持在第二禪的境界。

若知、若見安樂住事:或知道、或見到禪定中保持著快樂的境界。

一問、一說、一記論:一個問題,一個說法,一個詳細的論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個問題、一個說示、一個解答」。這段是說外道沒辦法頭腦清楚地問答,質多羅長者怎麼可能被拉作弟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五七五)[0153a0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爾時,質多羅長者病苦,諸親圍遶,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語質多羅長者言:「長者!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

質多羅長者語諸天言:「若作轉輪王,彼亦無常、苦、空、無我。」

時,長者親屬語長者:「汝當繫念。汝當繫念。」

質多羅長者語親屬:「何故汝等教我繫念,繫念?」

彼親屬言:「汝作是言:『無常、苦、空、非我。』是故教汝繫念、繫念也。」

長者語諸親屬:「有諸天人來至我所,語我言:『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隨願得果。』我即答言:『彼轉輪王亦復無常、苦、空、非我。』」

彼諸親屬語質多羅長者:「轉輪王有何,而彼諸天教汝願求?」

長者答言:「轉輪王者以正法治化,是故諸天見如是福利故,而來教我為發願求。」

諸親屬言:「汝今用心,當如之何?」

長者答言:「諸親屬,我今作心,唯不復見胞胎受生,不增丘塜,不受血氣,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

於是長者即從床起,結跏趺坐正念在前,而說偈言:

服食積所積,  廣度於眾難
 施上進福田,  植斯五種力
 以斯義所欲,  俗人處於家,
 我悉得此利,  已免於眾難。
 世間無間集,  造離眾難事
 生樂知稍難,  隨順等正覺
 供養持戒者,  善修諸梵行,
 漏盡阿羅漢,  及聲聞牟尼
 如是超越見,  於上諸勝處,
 常行士夫施,  剋終獲大果

 習行眾多施,  施諸良福田,
 於此世命終,  化生於天上。
 五欲具足滿,  無量心悅樂,
 獲斯妙果報,  以無慳悋故。
 在所處受生,  未曾不歡喜。」

質多羅長者說此偈已,尋即命終,生於不煩熱天

爾時,質多羅天子作是念:「我不應停此,當往閻浮提禮拜諸上座比丘。」如力士臂頃,以天神力至菴羅林中,放身天光,遍照菴羅林。

時,有異比丘夜起出房,露地經行,見勝光明普照樹林。即說偈言:

「是誰妙天色,  住於虛空中,
 譬如純金山,  閻浮檀淨光。」

質多羅天子說偈答言:

「我是天人王,  瞿曇名稱子,
 是菴羅林中,  質多羅長者,
 以淨戒具足,  繫念自寂靜,
 解脫身具足,  智慧身亦然,
 我知法故來,  仁者應當知,
 當於彼涅槃,  此法法如是。」

質多羅天子說此偈已,即沒不現。

[校勘]

「轉輪王」,巴利本作 Cakkavattin。

「非」,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非」。

「念」,聖本作「念也」。

大正藏在「輪」字之後有一「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者」,聖本作「有」。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無間集」,大正藏原為「所聞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無間集」。

「造」,大正藏原為「遠」,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造」。

「稍」,聖本作「稱」。

「終」,聖本作「眾」。

宋、元、明三本無「屈」字。

「伸」,聖本作「申」。

「仁」,聖本作「人」。

[註解]

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有許多的天人來拜訪長者的所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眾多宿於遊園、森林、樹木及藥草林樹中之諸天,群來集會」。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繫念: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一處。

福利:好處。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正念: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

服食積所積,廣度於眾難:(生而為人因此)服用食物而積聚了五陰,我的一生已度過了眾多的障難。

施上進福田,植斯五種力:布施上進的修行者,種植了五種力的善根。「福田」是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五種力」可能指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也可能指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以斯義所欲,俗人處於家,我悉得此利,已免於眾難,世間無間集,造離眾難事:以這樣的義理所指示的理想,我雖然身為在家人,都得到了好處,而已能免於世間眾多沒有間斷相續而生的障難,行善以離於眾多的障難。「俗人」即在家人。

生樂知稍難,隨順等正覺:生了樂果則知道這樂果逐漸也會生苦,而隨順於佛陀的教法。

漏盡:斷盡煩惱的。

聲聞:從佛聽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譯為「弟子」。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聖賢。

超越見:超越了世俗的各種見解的人,也就是聖人。

於上諸勝處,常行士夫施,剋終獲大果:常常布施給上述各值得布施的所在,最終將獲得豐富的果報。

五欲: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慳悋:吝嗇。

不煩熱天:不煩天或不熱天,是三果阿那含聖者才能往生的五淨居天之一。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屈伸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閻浮檀:最上等的金子。在閻浮樹旁河中出產的金沙,相傳是地球上最好的金子。印度古代稱地球為「閻浮提」即因閻浮樹而命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質多羅長者已斷五下分結,證三果,因此往生五淨居天之中,將在天界證得涅槃。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校勘]

聖本在「一」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6 21:4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942379474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