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雜因誦第三品之四 [導讀:應思惟四聖諦,莫思惟世間思惟;諦相應 (2/2)]本卷第407~415經,記載了佛陀要比丘不要思惟、談論俗事,而要思惟四聖諦:
佛陀如此告誡比丘,是因為談論這些俗事無法導致解脫;比丘們是為了解脫而出家修行,自然應該思惟四聖諦。 佛經中說世界、說眾生、說各種世間現象的經文,目的也不外乎為了幫助佛弟子修行,例如佛經對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描述,可避免佛弟子將某些定境誤認為涅槃,而走入了歧路。 《雜阿含經》「諦相應」的內容為卷十五第379~406經及本卷第407~443經,是解說四聖諦的相關經文。 (四〇七)[0108c2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①,思惟世間而思惟②。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往詣食堂,敷座③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④,非法饒益⑤,非梵行饒益⑥,非智、非覺,不順涅槃。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過去世時,有一士夫出王舍城,於拘絺羅池側正坐思惟——世間思惟。當思惟時,見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無量無數,皆悉入於一藕孔中。見已,作是念:『我狂失性,世間所無,而今見之⑦。』爾時,去池不遠,更有大眾一處聚集。時,彼士夫詣大眾所語言:『諸人!我今發狂,我今失性,世間所無,而我今見,如上廣說。』時,彼大眾皆謂士夫狂發失性,世間所無,而彼見之。」 佛告比丘:「然彼士夫非狂失性,所見真實。所以者何?爾時,去拘絺羅池不遠,有諸天阿修ⓑ羅⑧興四種軍,戰於空中。時,諸天得勝,阿修羅軍敗,退入彼池一藕孔中。是故,比丘!汝等慎莫思惟世間。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非正向涅槃,當思惟四聖諦。何等為四?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世間思惟」,巴利本作 Lokacinta。 ⓑ 「修」,宋、元二本作「脩」。[*] [註解]① 食堂:飯廳。 ② 思惟世間而思惟:思惟世間種種與解脫修學無關的思惟。 ③ 敷座:鋪設座位。 ④ 義饒益:有利益。其中「義」是「利益」的意思。 ⑤ 法饒益:對正法的修學有幫助。 ⑥ 梵行饒益:對清淨修行(梵行)有幫助。 ⑦ 我狂失性,世間所無,而今見之:我發瘋、迷失自己了,明明沒有的事,我卻看到了。 ⑧ 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又譯為「阿須倫」。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提到過去有人在蓮花池旁打坐後,思惟起世間,竟然看到戰敗的阿修羅大軍躲進池裡的蓮藕孔中,而自以為發瘋了。由這個例子,可見靜坐到一定程度,姑且不論幻境,是可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事物。 然而能夠看到太多也可能造成困擾,可能自以為發瘋,或者被別人當成神經病,即使真的因神通而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也不宜多談。在律中記載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對未受大戒的人自稱得到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 [進階辨正](四〇八)[0109a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或謂世間有常①,或謂世間無常②、世間有常無常③、世間非有常非無常④,世間有邊⑤、世間無邊⑥、世間有邊無邊⑦、世間非有邊非無邊⑧,是命是身⑨、命異身異⑩,如來死後有⑪、如來死後無⑫、如來死後有無⑬、如來死後非有非無⑭。 爾時,世尊一處坐禪,以天耳⑮聞諸比丘集於食堂論議之聲。聞已,往詣食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比丘眾多聚集,何所言說?」 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論,或說有常,或說無常……」如上廣說。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世間有常: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 ② 世間無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這是一種「斷見」。 ③ 世間有常無常:宇宙的主體是常也是無常。 ④ 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宇宙的主體不是常也不是無常。 ⑤ 世間有邊:宇宙有邊界。 ⑥ 世間無邊:宇宙沒有邊界。 ⑦ 世間有邊無邊:宇宙既是有邊界、又是沒有邊界。 ⑧ 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宇宙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 ⑨ 是命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 ⑩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⑪ 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常存。 ⑫ 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就沒了。 ⑬ 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 ⑭ 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⑮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此經所載佛陀表示不應論議的十四個問題,即佛陀不予回答的「十四無記」。
可參見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不僅離於「有」與「無」的二邊,也離於「斷」與「常」的二邊。
前後兩個「世間無常」雖然字面看似一樣,實際意義卻不同。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當中沒有一個主體、大我。十四無記中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而一了百了,屬於「斷見」。 有關「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的問題也是如此,假設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如果認為如來死後就沒了,那就是「斷見」,然而佛陀發現並證知身心都只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輪迴主體名為如來。從究竟的層次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只有因緣的生滅,既然都已經沒有「我」的主體,那麼又怎能問說如來死後是有還是沒有呢?由於問題本身就已經錯了,因此佛陀說這些問題不應論議。 關於佛教對於「十四無記」的看法,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第106經、卷三十二第905經、卷三十四第962經,《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0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四〇九)[0109b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或有貪覺覺①者,或瞋覺覺者,或害覺覺②者。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往詣食堂,敷坐具③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汝等莫起貪覺覺,莫起恚覺覺,莫起害覺覺。所以者何?此諸覺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當起苦聖諦覺、苦集聖諦覺、苦滅聖諦覺、苦滅道跡聖諦覺。所以者何?此四聖諦覺,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向於涅槃。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進修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貪覺覺:想到(尋求)貪的想法(念頭)。這裡的「覺」是舊譯,新譯為「尋」。第一個「覺」是名詞、第二個「覺」是動詞。「貪覺覺、瞋覺覺、害覺覺」相當的南傳經文為「欲尋、惡意尋、加害尋」。 ② 害覺覺:想到加害他人的想法。 ③ 坐具: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八正道中的「正志(正思惟)」,在《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1〉第189經聖道經中定義為「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正志。」(CBETA, T01, no. 26, p. 736, a1-2) (四一〇)[0109c04][註解]① 親里覺:想起親戚鄉里的念頭。 ② 國土人民覺:想起國家人民(眾生)的念頭。又譯為「人眾覺」。 ③ 不死覺:想要長生不死的念頭。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慈心觀等是修「定」的層次,四聖諦是「慧」的層次,是在不同階段的修行,修行是「因定發慧」,因此是一個一個次第修,而不互相牴觸。「觀想對眾生有慈心」是修慈心觀的方法,要達成「慈無量心」則得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才能「無量」,在證知四聖諦的階段則徹底超越了對眾生的執著。這就是所謂的「筏喻」,在下一階段時,超越前一階段的層次。 (四一一)[0109c0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或論王事、賊事、鬪戰事、錢財事、衣被事、飲食事、男女事、世間言語事、事業事、諸海中事。」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即從座起,往詣食堂,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汝等比丘眾多聚集,為何所說?」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聚集,或論說王事……」如上廣說。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論,論說王事,乃至不向涅槃。若論說者,應當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四聖諦以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即使經過了兩千多年,如今打開新聞,仍然充斥著「王事、賊事、鬪戰事、錢財事、衣被事、飲食事、男女事、世間言語事、事業事、諸海中事」。 (四一二)[0109c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說:「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說成就,我等所說與理合;汝等所說不成就,不與理合,應前說者,則在後說;應後說者,則在前說,而共諍論言。我論是汝等不如,能答者當答。」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諍論ⓐ之聲……如是廣說,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當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諍論」,宋、元、明三本作「論諍」。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在《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八〈禮三寶品50〉第8經中佛陀也說不應以經文作競諍的工具:「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9-21)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11經中佛陀則斥責兩位弟子競諍誰較會誦經:「汝等頗聞我說此法共競諍乎?如此之法,何異梵志?」(CBETA, T02, no. 125, p. 673, b13-15) (四一三)[0110a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波斯匿①王、頻婆娑羅②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即從座起,往詣食堂,敷坐具於眾前坐,問諸比丘:「汝等何所論說?」 時,諸比丘即以上事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用說諸王大力、大富為?汝等比丘莫作是論。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當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四聖諦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② 頻婆娑羅:優婆塞名,是摩竭提國的國王,阿闍世王的父親。悉達多太子出家後曾行經摩竭提國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見到他很歡喜,表示願意讓半個國家給悉達多太子,要他別出家了。悉達多太子沒有接受,頻婆娑羅王就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曾建立迦蘭陀竹園,供養三寶,後被太子阿闍世篡位而死在獄中。《長阿含經》卷五第4經闍尼沙經記載他命終後往生為毘沙門天王的太子。又譯為「瓶沙」。 [對應經典]
(四一四)[0110a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汝等宿命①作何等業②?為何工巧③?以何自活④?」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即從座起,往詣食堂,敷坐具於眾前坐,問諸比丘:「汝說何等?」 時,諸比丘以上所說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說:『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不向涅槃。汝等比丘當共論說:『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此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依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宿命:過去世,也可指這輩子過去的事(例如出家前的事)。 ② 作何等業:從事什麼行業? ③ 工巧:技能。 ④ 自活:維生。
(四一五)[0110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說ⓐ:「某甲檀越①作麁疎食②,我等食已,無味無力,我等不如捨彼麁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時得好食,又見好色,時聞好聲,多人所識,亦得衣被、臥具、醫藥。」 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即詣食堂……如是廣說,乃至「正向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論說」,大正藏原為「說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論說」。 [註解]①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② 麁疎食:難吃的食物。「麁」是「粗」的異體字,「疎」是「疏」的異體字。
[導讀:四聖諦就是真理,別無分號]接下來的幾經中,佛陀強調四聖諦就是真理,別無分號:
(四一六)[0110b1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汝云何受持四聖諦?」 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言:『此是苦聖諦,我即受持,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是世尊說四聖諦,我即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我說苦聖諦,汝真實受持;我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汝真實受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整」,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整」。 [註解][對應經典]
(四一七)[0110b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 時,有比丘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①,為佛作禮,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 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②,真實、審諦③、不顛倒,是聖所諦,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名比丘真實持我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偏袒右肩:將袈裟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 ② 如如、不離如、不異如:此是真實的,此是不離真實的,此是不異真實的。如,意為「真實」。 ③ 審諦:精確。 [對應經典]
(四一八)[0110c1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持我所說四聖諦不?」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所說四聖諦,我悉持之。云何四諦?世尊說苦聖諦,我悉持之,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悉持之。」 佛告彼比丘:「善哉,善哉,如我所說四聖諦,汝悉持之。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更立苦聖諦者,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更立餘四聖諦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一九)[0111a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佛有疑者,則於苦聖諦有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則有疑惑。若於法、僧有疑者,則於苦聖諦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疑惑。若於佛不疑惑者,則於苦聖諦不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若於法、僧不疑惑者,則於苦聖諦不疑惑,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讀經拾得]初果聖者得法眼淨,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結,有四不壞信(對佛、法、僧、戒的不壞信心),因此自然對三寶沒有疑惑、對四聖諦也沒有疑惑。 (四二〇)[0111a1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有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集、滅、道疑者,則於佛有疑,於法、僧有疑。若於苦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於集、滅、道聖諦無疑者,則於佛無疑、於法、僧無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於」,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註解][對應經典]
[導讀:不如實知四聖諦的危險]第421~426、430~432經,都是以譬喻說明不如實知四聖諦而墮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危險:
(四二一)[0111a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共行至深嶮巖。」 諸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至深嶮巖,敷座而坐,周匝①觀察深嶮巖已,告諸比丘:「此巖極大深嶮。」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此極深嶮,然復有一極深嶮極嶮於此,甚可怖畏者不?」 佛知其意,即告言:「如是,比丘!此極深嶮,然復有大深嶮嶮於此者,甚可怖畏,謂諸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彼於生本諸行②樂著,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生本諸行樂著,而作是行③;老、病、死、憂、悲、惱、苦行,轉增長故,墮於生深嶮之處;墮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深嶮之處。如是,比丘!此則大深嶮嶮於此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周匝:環繞一周。 ② 生本諸行:造成「生」的諸「行」。 十二因緣為「無明 → 行 → 識 → 名色 →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在「生」之前的諸行都是造成最後面「生」的結果。這裡的「行」是廣義的「行」,也就是「造作」,一切的造作都算是行。「本」就是「因」的意思,因此「生本」就是「生因」,生的原因。 ③ 作是行:從事這些造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造作導致出生的諸行」。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表示若不如實知四聖諦,就會墮入十二因緣的輪迴中,比墮入深淵還危險。另一方面,在學理上,十二因緣即四聖諦的「集」諦。 (四二二)[0111b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大熱地獄,若眾生生於彼中,一向與烔然①。」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如世尊說,此則大熱。世尊!唯此大熱,復有大熱過於此者,甚可怖畏,無有過上。」 「如是,比丘!此則大熱,亦更有大熱過於此者,甚可怖畏,無有過上。何等為更有大熱,甚可怖畏,過於此者?謂沙門、婆羅門此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熱熾然,是名比丘大熱熾ⓐ然,甚可怖畏,無有過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熾」,大正藏原為「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熾」。 [註解]① 一向與烔然:一直都是在很熱的狀況下。 [對應經典]
(四二三)[0111b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大闇地獄,彼諸眾生,生彼中者,不見自身分①。」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此則大闇,唯此大闇,復更有餘大闇,甚可怖畏,過於此不?」 佛告比丘:「如是,更有大闇,甚可怖畏,過於此者,謂沙門、婆羅門於四聖諦不如實知,乃至墮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闇之中。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不見自身分:看不到自己的身體,也就是「伸手不見五指」。 [對應經典]
(四二四)[0111c0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日遊行,照諸世界,乃至千日千月,照千世界、千須彌山①、千弗婆提②、千閻浮提、千拘耶尼③、千欝單越④、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炎摩ⓐ天、千兜率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⑤。此千世界,中間闇冥,日月光照,有大德力,而彼不見,其有眾生,生彼中者,不見自身分。」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是大闇冥,復更有餘大闇冥處過於此耶?」 佛告比丘:「有大闇冥過於此者,謂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乃至墮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闇冥中,是名比丘有大闇冥過於世界中間闇冥。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摩」,大正藏原為「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註解]① 須彌山:佛經所載此世界最高的山。 ② 弗婆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譯為「東勝身洲」。 ③ 拘耶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譯為「西牛貨洲」。 ④ 欝單越: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譯為「北俱盧洲」。 ⑤ 小千世界:一個恆星光明所照的範圍是一世界,當中有須彌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組成。一千個世界的範圍,稱為小千世界。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經上說一個有眾生居住的行星系(「如日遊行,照諸世界」)是一個「世界」;而一千個世界的集合稱為一個小千世界,像是「髻」一般的圍繞著,如《起世經》卷一〈1閻浮洲品〉所說:「此千世界,猶如周羅(周羅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這樣的比喻符合今日所知的銀河系構造。 本經更說小千世界「中間闇冥」,天文物理上則推論銀河系中央是一黑洞。 南傳的對應經典雖然將此經所述的位置省略了,但也這麼描述:「有無蓋、無底之闇黑,具如是大神力、大威力之日月光,亦不能及於其中間。」(CBETA, N18, no. 6, p. 357, a13-14 // PTS.S.5.454) 沒有蓋、沒有底,也就沒有上下。天文物理上對於黑洞的理解,則是個空間極端扭曲、連光線都逃不出來的地方。 [進階辨正](四二五)[0111c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從小千世界數滿至千,是名中千世界。於是中千世界,中間闇冥,如前所說,乃至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二六)[0112a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從中千世界數滿至千,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中間闇冥之處,日月遊行,普照世界,而彼不見,乃至墮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闇冥中。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二七)[0112a1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聖諦。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是名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如是有、如是當知,亦如上說。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二八)[0112a1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禪思①,正方便②起,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成就已,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禪思:禪定。 ②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此經及下一經都提到「因定發慧」的次第。 (四二九)[0112a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①,專心正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三摩提: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昧,義譯為正定、正受。 [對應經典]
(四三〇)[0112b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人擲杖於虛空中,尋即還墮,或根著地,或腹著地,或頭著地。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聞」,宋、元二本作「間」。 [註解][對應經典]
(四三一)[0112b1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人擲杖置虛空中,其必還墮,或墮淨地,或墮不淨地。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以不如實知故,或生善趣,或生惡趣。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三二)[0112b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爾時,佛告諸比丘:「譬如五節相續輪①,大力士夫令速旋轉。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輪迴五趣,而速旋轉,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或人、或天,還墮惡道,長夜輪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若不如實知四聖諦,會在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道之間不斷地輪迴。 經中強調輪迴「而速旋轉」,因為在宇宙的尺度下生命是非常短暫的,也可以解讀為日常生活中心境隨時會陷入五道之間而輪迴。 這可以說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在《雜阿含經》中的出處。 [導讀:四聖諦是上等的法]以下第433經表示四聖諦是佛陀的增上說法,第434經表示如實知四聖諦就是聰明有智慧。 第435~437經則承繼上一卷第397經所說,表示四聖諦是漸次無間等。 (四三三)[0112c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增上①說法,謂四聖諦,開示、施設、建立、分別、散說②、顯現、表露。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增上:崇高的、有助益的。 ② 散說:分別而說。
(四三四)[0112c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為黠慧?為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為不知耶?」 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於四聖諦如實知者,此為黠慧。」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是則黠慧。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五)[0112c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須達①長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於一面坐。白佛言:「四聖諦是次第而證世尊!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為一頓無間等?」 佛告長者:「此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 佛告長者:「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持行,無有是處。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譬如有人,取蓮華葉連合為器,盛水遊行,斯有是處。如是,長者!於苦聖諦無間等已,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是故,長者!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須達: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音譯「阿那邠邸」,義譯為「善授」。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說四聖諦是次第而證,本經及接下來兩經都說苦聖諦無間等後才能集聖諦無間等,集聖諦無間等後才能滅聖諦無間等,滅聖諦無間等後才能道聖諦無間等:
卷十五第397經也提到苦、集、滅聖諦無間等後,才能道聖諦無間等: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滅、道聖諦都無間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結束: [進階辨正](四三六)[0113a12]如須達長者所問,有異比丘問,亦如是說,唯譬有差別:「如有四登ⓐ階道,昇ⓑ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登初階,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階ⓓ昇堂殿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昇[*]殿堂。如是,比丘!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譬如,比丘!若有人言:『以四階道昇[*]於殿堂,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得昇[*]殿堂,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要由初階,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階昇[*]於殿堂,有是處故。如是,比丘!若言於苦聖諦無間等已,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無間等已,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有是處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登」,宋本作「橙」,元、明二本作「磴」。[*] ⓑ 「昇」,明本作「陞」。[*] ⓒ 「三」,宋本作「三橙」,元、明二本作「三磴」。 ⓓ 宋本無「階」字。 ⓔ 宋本無「登」字。 [註解][對應經典]
(四三七)[0113b02]如異比丘問,阿難所問,亦如是說,唯譬差別。 佛告阿難:「譬如四隥①梯昇[*]於ⓐ殿堂,若有說言不由初隥ⓑ,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無有是處。如是,阿難!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不應說。所以者何?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譬如,阿難!由四隥[*]梯昇[*]於殿堂,若有人言要由初隥,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此所應說。所以者何?要由初隥[*],然後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有是處故。如是,阿難!於苦聖諦無間等已,然後次第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 「隥」,宋本作「橙」。[*] ⓒ 「登」,宋本作「橙」。 [註解]① 隥:石階。 [對應經典]
[導讀:如實知四聖諦極珍貴稀有]在上一卷第404經中,佛陀曾將所說的法比喻為手中樹葉,其數量相較於整座樹林的樹葉來說,是非常稀少的。接下來幾經也用類似的比喻,表示:
從這幾經可以知道,有機會聽聞四聖諦是非常難得的,因此更要努力修行,以於四聖諦得無間等。 (四三八)[0113b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草木,悉取為鏘①,貫②大海中,一切水虫悉能貫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大海諸虫,種種形類,或極ⓐ細不可貫,或極大不可貫。」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眾生界無數無量。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極」,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極」。 ⓑ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註解]① 鏘:這裡同「槍」,即矛。 ② 貫:貫穿;穿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多了一段話:「同樣地,比丘們!苦界是廣大的,比丘們!在這麼廣大的苦界中解脫、見具足者如實了知『這是苦』[......]如實了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 也就是以大海中無數無量的眾生,比喻苦是無數無量的,要如實知四聖諦才能解脫這些苦。 (四三九)[0113b2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手執土石,問諸比丘:「於意云何?此手中土石為多?彼大雪山土石為多?」 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無量,百千巨億,算數譬類①不可為比。」 佛告比丘:「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執土石;其諸眾生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數無量。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譬類:譬喻類比。 [對應經典]
(四四〇)[0113c1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湖池,深廣五十由旬①,其水盈滿。若有士夫以髮以毛,或以指端渧ⓐ彼湖水,乃至再三。云何?比丘!如彼士夫所渧[*]水多?湖池水多?」 比丘白佛:「如彼士夫毛髮指端再三渧[*]水,甚少少耳,彼湖大水,其量無數,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 佛告比丘:「如大湖水,甚多無量。如是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②,得聖道果,斷諸苦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餘不盡者,如彼士夫髮毛指端所渧[*]之水③。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 「薩羅多吒迦」,巴利本作 Seyyathīdaṃ。 ⓒ 「恒伽」巴利本作 Gaṅgā。 ⓓ 「耶符那」,巴利本作 Yamunā。 ⓔ 「薩羅遊」,巴利本作 Sarabhū。 ⓕ 「伊羅跋提」,巴利本作 Aciravatī。 ⓖ 「摩醯」,巴利本作 Mahī。 [註解]① 由旬:長度單位,公牛掛軛行走一日的距離,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延」。 ② 見諦:證悟四聖諦的真理,即得法眼淨、證初果。 ③ 餘不盡者,如彼士夫髮毛指端所渧之水:(見諦的聖人)剩餘的苦,有如那個人以髮、毛、指尖所滴的水般地少。 ④ 薩羅多吒迦:疑為梵文或巴利文「如下」一詞的音譯。 ⑤ 恒伽:五大河(恆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恆河。又譯為「恆水」、「殑伽」。 ⑥ 耶符那: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為恆河的最大支流。又譯為「耶扶那」、「耶蒲那」、「搖尤那」。 ⑦ 薩羅遊: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譯為「薩羅㳛」、「薩羅由」、「舍牢浮」。 ⑧ 伊羅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譯為「阿夷羅婆提」。 ⑨ 摩醯: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譯為「摩企」。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四四一)[0114a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手捉團土,大如梨果,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我手中此團土為多?大雪山中土石為多?」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團土少少耳,彼雪山王,其土石甚多,百千億那由他①,乃至算數譬類不得為比。」 佛告諸比丘:「如我所捉團土。如是,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亦復如是。如大雪山王土石者。如是,眾生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亦復如是。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雪山王,如是尼民陀羅山、毘那多迦山、馬耳山、善見山、佉提羅迦山、伊沙陀羅山、由揵陀羅山②、須彌山王,及大地土石,亦復如是。 [註解]① 那由他:數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當大的數目。 ② 尼民陀羅山、毘那多迦山、馬耳山、善見山、佉提羅迦山、伊沙陀羅山、由揵陀羅山:這七座是佛經所載此世界在須彌山和鐵圍山之間的七座高山。 ③ 阿摩勒迦果:「阿摩勒迦」是音譯,即「餘甘子」,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約1.5公分,可以生食,味酸、微澀苦而甘香,食用先苦後甘,口中尚餘甘味,可生津止渴,也可藥用。又譯為「阿摩勒」、「菴羅摩羅」、「菴摩羅」、「訶梨勒」。 ④ 跋陀羅果:義譯為「賢果」。 ⑤ 迦羅迦果:義譯為「黑果」。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四四二)[0114a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以爪甲擎①土已,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我爪甲上土為多?此大地土多?」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無量,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若諸眾生,形可見者,亦復如是。其形微細,不可見者,如大地土。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學無間等。」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陸地,如是水性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人道者,亦復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國②者亦爾。 如大地土,如是生邊地③者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成就聖慧眼④者,亦復ⓑ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不成就聖慧眼者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知此法、律者,亦復[*]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知法、律者ⓒ亦爾。如知,如是等知⑤、普知⑥,正想⑦、正覺⑧、正解⑨、法無間等⑩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知有父母亦爾。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知有父母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知有沙門、婆羅門家之尊長,作所應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齋持戒⑪亦爾。 如大地土,不知有沙門、婆羅門家之尊長,作所應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齋持戒,亦如是說。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不殺、不盜、不邪婬⑫、不妄語⑬、不兩舌⑭、不惡口⑮、不綺語⑯亦爾。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持諸戒者亦爾。如是離貪、恚、邪見⑰,及不離貪、恚、邪見,亦如是說。 如甲上土,如是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⑱。 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持八戒⑲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持八戒者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生人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亦如是。如地獄,如是畜生、餓鬼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亦如是。如地獄,如是畜生、餓鬼亦爾。 如甲上土,如是眾生人道中沒還生人道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諸眾生從人道中沒生地獄中者亦如是。如地獄,如是畜生、餓鬼亦爾。 如甲上土,其諸眾生從天命終還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諸眾生天上沒生地獄中者亦如是。如地獄,畜生、餓鬼亦如是。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上」字。 ⓑ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註解]① 擎:持;拿。 ② 中國:文化的中心,指佛陀遊行教化的地區。 ③ 邊地:偏遠的地方,指難以聽聞佛法的地區。 ④ 聖慧眼:聖者所具有洞察真相的智慧的眼力。 ⑤ 等知:正確地知道。 ⑥ 普知:完整地知道。 ⑦ 正想:正確地起心動念。 ⑧ 正覺:真正地覺悟、證悟。音譯為「三菩提」,另譯為「等覺」。 ⑨ 正解:正確地解脫。 ⑩ 法無間等:洞察法。 ⑪ 知有沙門、婆羅門家之尊長,作所應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齋持戒:知道有值得尊敬的出家修行人、在家修行人,做應該做的行善積德的事,相信因果輪迴而不敢做壞事且布施,接受並持守齋戒。 ⑫ 邪婬:不正當的性關係。 ⑬ 妄語:說謊。 ⑭ 兩舌:離間。 ⑮ 惡口:罵人;口出惡言。 ⑯ 綺語:花言巧語。 ⑰ 離貪、恚、邪見:離於貪心、生氣、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前段的「不殺生……不綺語」及本段的「離貪、恚、邪見」合稱為「十善」,是身、口、意的十種善行,也是死後不墮惡道、往生天道的條件。 ⑱ 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人畜、不偷竊、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不說謊、不喝酒,合稱為「五戒」,是在家人修學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⑲ 八戒:戒除「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塗香歌舞、坐臥高廣大床、非時食」,是在家人可一日一夜受持以求解脫的出家法。又譯為「八關齋」、「八支齋」。 [對應經典]
(四四三)[0114c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聞法時,得正思惟此苦聖諦,正見已生;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正見已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已生,如是今生、當生亦如是ⓐ。 如生,如是起、習、近修、多修、觸、作證亦如是。 [校勘]ⓐ 大正藏無「亦如是」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讀經拾得]本經說明正思惟「四聖諦」得生「正見」。 [導讀:界相應 (1/2)]古文中「界」指差別、分類。 《雜阿含經》「界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444~454經,及卷十七第455~465經,是解說各種「界」的相關經文,尤其探討各種「界」相關的因緣。 為什麼經中要解說各種「界」? 因為佛教重視智慧,而不是盲信。要能有智慧,就要先觀察、認清世間人、事、物乃至自己身心的各種狀態、境界,瞭解這些境界緣起緣滅的因果,才能進而超脫這些境界。 (四四四)[0114c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善界學,善種種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眼藥丸,深廣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藥丸,界界安置,能速令盡,於彼界界,不得其邊。當知諸界,其數無量。是故,比丘!當善界學,善種種界,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讀經拾得]
為什麼要用「眼藥丸」來比喻各種界?可能是因為眼藥丸能讓眼睛能看得更清楚,以此比擬看清楚各種界。 古印度的眼藥丸常用來提神或美化眼神,外道甚至聲稱有密方眼藥丸能讓人隱形並看見肉眼看不見的眾生。眼藥丸可吃、可抹(例如塗在眼睛四周或額上,像印度女人額的中間),因為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眼神會不同於常人,古印度人認為那樣的眼神很有「神」,因此一些王公貴族將之視為一種男性化妝品。不過這種眼藥丸只是迷幻藥,吃下後的迷幻效果可達數十天之久,配方有很多種,用塗的毒性較輕,吃的毒性較大。 不管外道聲稱眼藥丸的效果多強,仍然無法看清種種界,但學佛的人還是要學著分別種種界。 接著本經之後,佛陀以眾生界比喻「心的界」,除了眾生界之外,還有善界、不善界等種種心的狀態,都是修行人要時時覺察的。 (四四五)[0115a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勝心①時與勝界俱,鄙心②時與鄙界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孤」,大正藏原為「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孤」。 [註解]① 勝心:優勝的心。 ② 鄙心:低賤的心。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說明同類相聚(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也表示要善加分別種種心的狀態。 本經中所列的不善心、善心、勝心、鄙心等心的狀態,只是舉例,以下第449、450經有更多的舉例。 (四四六)[0115a1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廣說如上。差別者,即說偈言:
「常會故常生, 相離生則斷①, [註解]① 常會故常生,相離生則斷:經常接觸因而經常相生,不接觸則所生的就不相續。 ② 珂:一種次於玉的美石。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除了要善加觀察種種心的狀態,也要精進讓心處於好的狀態。 [進階辨正](四四七)[0115a2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云何與界俱?謂眾生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鄙心時與鄙界俱,勝心時與勝界俱。 「時,尊者憍陳如①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上座多聞大德,出家已久,具修梵行。 「復有尊者大迦葉ⓐ②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頭陀③苦行ⓑ,不畜遺餘④。 「尊者舍利弗ⓒ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大智辯才。 「時,尊者大目揵連ⓓ⑤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神通大力。 「時,阿那律陀ⓔ⑥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天眼⑦明徹。 「時,尊者二十億耳⑧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勇猛精進,專勤修行者。 「時,尊者陀驃⑨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能為大眾修供具⑩者。 「時,尊者優波離ⓕ⑪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通達律行。 「時,尊者富樓那ⓖ⑫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皆是辯才善說法者。 「時,尊者迦旃延⑬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 「時,尊者羅睺羅⑮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善持律行。 「時,提婆達多ⓘ⑯與眾多比丘於近處經行,一切皆是習眾惡行。 「是名比丘常與界ⓙ俱,與界和合,是故,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諸界。」 佛說是經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迦葉」,巴利本作 Mahā-Kasyapa。 ⓑ 「頭陀苦行」,巴利本作 Dhut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大目揵連」,巴利本作 Mahā-Moggalāna。 ⓔ 「阿那律」,巴利本作 Anuruddha。 ⓕ 「優波離」,巴利本作 Upāli。 ⓖ 「富樓那」,巴利本作 Puṇṇa。 ⓗ 「阿難」,巴利本作 Ānanda。 ⓘ 「提婆達多」,巴利本作 Devadatta。 ⓙ 「界」,宋、元、明三本作「眾」。 [註解]① 憍陳如:比丘名,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當中第一位證果的,佛陀稱讚他「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第一。又譯為「拘隣」。 ② 大迦葉:比丘名,在佛成道後第三年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大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又譯為「摩訶迦葉」。 ③ 頭陀: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規定:(1) 在阿蘭若處:居於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時沿門托鉢,不分貧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節量食:不吃過多,鉢中只受一糰飯。(6) 中後不得飲漿:日中一食後不再飲漿。(7) 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的襤褸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沒有多餘的衣服。(9) 塚間住:住於墓地。(10) 樹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臥:不躺下。 ④ 不畜遺餘:不保留多餘的東西。 ⑤ 大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大目犍連」。 ⑥ 阿那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 ⑦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⑧ 二十億耳:比丘名,以「精進第一」聞名。出家後精勤苦行,卻一直未證果,因此萌生還俗的念頭。佛陀以彈琴為喻,說明修行不可太緩、也不可太急,二十億耳尊者依此修行而得阿羅漢。詳見《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音譯為「輸屢那」。 ⑨ 陀驃:比丘名,少年出家後證阿羅漢,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負責為僧團分派、管理臥具、飲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稱讚他「能廣勸率,施立齋講;安造房室,與招提僧」第一。又譯為「陀驃摩羅子」、「陀羅驃摩羅子」、「陀羅婆摩羅」、「小陀羅婆摩羅」。 ⑩ 供具:供養給三寶的物品,在此特指衣被、床臥具、精舍等。 ⑪ 優波離: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奉持戒律,無所觸犯」第一。又譯為「優婆離」。 ⑫ 富樓那: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第一。又譯為「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滿慈子」、「滿願子」。 ⑬ 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經律,而能論義」聞名。又作「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⑭ 多聞總持:多聽聞佛法,總攝憶持而不忘。 ⑮ 羅睺羅: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 ⑯ 提婆達多:阿難尊者的兄長,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團,在修成神通後貪取名利而自立教團,吸收阿闍世王的供養,與佛陀為敵。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說明物以類聚,例如多聞的比丘們常聚在一起、苦行的比丘們常聚在一起、大智的比丘們常聚在一起等等,而惡人們也常聚在一起,因此要善分別種種界。 (四四八)[0115b2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如上廣說已,即說偈言:
「常會故常生, 相離生則斷, [校勘]ⓐ 「界」,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界」。 [註解][對應經典]
(四四九)[0115c0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如是廣說,乃至「勝心生時與勝界俱,鄙心生時與鄙界俱,殺生時與殺界俱,盜婬、妄語、飲酒心時,與,飲酒界俱;不殺生時與不殺界俱,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與,不飲酒界俱。是故,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種」,宋、元、明三本作「種諸」。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五〇)[0115c1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不信時與不信界俱,犯戒時與犯戒界俱,無慚無愧時與無慚無愧界俱;信心時與信界俱,持戒時與持戒界俱,慚愧心時與慚愧界俱。是故,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諸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信、不信。如是精進、不精進,失念、不失念,正受、不正受,多聞、少聞,慳①者、施者,惡慧、善慧,難養②、易養,難滿③、易滿,多欲、少欲,知足、不知足,攝受、不攝受界俱,如上經。如是廣說。 [註解]① 慳:吝嗇。 ② 難養:難以養育的。 ③ 難滿:難以滿足的。 [對應經典]
[導讀: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六入處能接收六境,而有六識: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會有視覺(「眼識」)。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才有後續的心理運作,例如感「受」影像、憶「想」起影像的意義,「思」維要怎麼做。 這個過程在《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3經等經記載為:「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為了能夠清楚覺察身心狀態生成、滅去的因緣,修行人必須先清楚明白其「界」(差別、分類)。接下來的幾經說明了六入處、六境、六識,合稱為「十八界」。 (四五一)[0115c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諸界。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種種界云何為種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五二)[0116a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①,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觸生ⓐ受,緣眼觸生[*]受生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觸生[*]受,緣意觸生[*]受生意觸生[*]愛。 「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要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元、明二本無「觸生」二字。[*] [註解]① 十八界: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境(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提到的緣生的項目,和卷十一第304經說的「六六法」相同。「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識、觸、受、愛」等六個緣生的項目來舉例解說,作為觀察身心運作的下手處。 (四五三)[0116a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謂緣眼界生眼觸,非緣眼觸生眼界,但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非緣眼受生眼觸,但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愛,非緣眼愛生眼受,但緣眼受生眼愛。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非緣意觸生意界,但緣意界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非緣意受生意觸,但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非緣意愛生意受,但緣意受生意愛。 「是故,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是名比丘當善分別種種界。」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四五四)[0116b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①,緣種種覺生種種熱②,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想,緣眼想生眼欲,緣眼欲生眼覺,緣眼覺生眼熱,緣眼熱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想,緣意想生意覺,緣意覺生意熱,緣意熱生意求,是名比丘緣種種界故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比丘!非緣種種求生種種熱,非緣種種熱生種種覺,非緣種種覺生種種想,非緣種種想生種種受,非緣種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但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緣種種熱生種種求。」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覺:念頭,新譯為「尋」。相當的南傳經文中「覺」的次序在「欲」之前。 ② 熱:熱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由於中文的「欲」、「覺」、「熱」、「求」在《雜阿含經》中一字多義,要了解本經意義可參照相當的南傳經文:「緣種種界生起種種想;緣種種想生起種種意向;緣種種意向生起種種意欲;緣種種意欲生起種種焦熱;緣種種焦熱生起種種遍求。」 所表達的是在根境識接觸後,心中的意念由小而大如滾雪球般增長而執著的現象。
(為方便對照,本文中十八界以藍色呈現,觸以綠色呈現,受陰以黃色呈現,想陰以橙色呈現,行陰以紅色呈現。)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3經等經記載:「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在這個例子中,「思」是一種行陰的例子。
這個十八界(根、境、識)因緣和合而產生心理狀態的過程,在本卷第452經舉例為:
本卷第454、455經舉例為: 根境識緣起產生的心理狀態,不管如何舉例,都不出於受陰、想陰、行陰的例子,這也符合經中所說身心乃至一切皆不出於五陰。 卷十七第458經則進一步舉例,基於不同的想、欲、覺、熱、求,會表現出更多的身、口、意的造作,則是後續的行陰的例子。
當六根對六境時不如理作意,念念不忘,心中的執著會如滾雪球般增長。所以《中阿含經》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經諸法本經說:「一切諸法以欲為本」,以下經文也都有相關的意涵:
[進階辨正]雜阿含經卷第十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