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苦樂品第二十

導讀

(一)[0655a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苦;或有人先樂[*]而後樂。

云何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一人生卑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或邪道家生,及餘貧匱之家,衣食不充,彼人便生彼家。然復彼人無有邪見,彼便有此見:有施、有受者,有今世、有後世,有沙門、婆羅門,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等受教者,亦有善惡果報。若彼有極富之家,以知昔日施德之報,不放逸報。彼若復見無衣食家者,知此人等不作施德,恒值貧賤。我今復值貧賤,無有衣食,皆由日不造福故,誑惑世人,行放逸法,緣此惡行之報,今值貧賤,衣食不充。若復見沙門、婆羅門修善法者,便向懺悔,改往所作;若復所有之遺餘,與人等分。彼身壞命終,生善處;若生人中,多財饒寶,無所乏短。是謂此人先苦而後樂。

「何等人先樂而後苦?於是,或有一人生豪族家,或剎利種、或長者種、或大姓家,及諸富貴之家,衣食充足,便生彼家。然彼人恒懷邪見,與邊見共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亦無有得證者,亦復無有善惡之報。彼人有此邪見,若復見有富貴之家,而作是念:『此人久有此財寶耳。』男者久是男,女者久是女,畜生者久是畜生。不好布施,不持戒律。若彼見沙門、婆羅門奉持戒者,起瞋恚心:『此人虛偽,何處當有福報之應?』彼人身壞命終之後,生地獄中;若得作人,在貧窮家生,無有衣食,身體裸露,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樂而後苦。

「何等人先苦[*]而後苦?於是,有人生貧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及諸下劣之家,無有衣食,而此人生彼家。然復彼人身抱邪見,與邊見共相應,彼人便有此見:無施、無有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不好布施,不奉持戒。若復見沙門、婆羅門,即興瞋恚向賢聖人;彼人見貧者,言久來有是;見富者,言久來有是;見父者,昔者是父,見母者,昔者是母。彼若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極為貧賤,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苦而後苦。

「彼云何人先樂而後樂?彼或有一人生富貴家,或剎利種、或梵志種、或生國王種、或長者種生,及諸饒財多寶家生,所生之處無有乏短,彼人便生此家。然後彼人有正見,無有邪見,彼便有此見:有施、有受者,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亦有善惡之報,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彼人若復見富貴之家饒財多寶者,便作是念:『此人昔日布施之所致。』若復見貧賤之家,『此人昔者,皆由不布施故。故我今可隨時布施,莫後更生貧賤之家,然常好喜施惠於人。』彼人若見沙門、道士者,隨時問訊可否之宜,供給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盡惠施之。若復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若人中,生富貴之家,饒財多寶,是謂此人先樂[*]而後樂。」

是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我觀今世眾生先苦而後樂,或有眾生於今世先樂而後苦,或有眾生於今世先苦[*]而後苦,或有眾生先樂[*]而後樂。」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有此因緣,使眾生之類先苦而後樂,亦復有此眾生先樂而後苦,亦復有此眾生先苦[*]而後苦,亦復有眾生先樂[*]而後樂。」

比丘白佛:「復以何因緣先樂而後苦?復以何因緣先苦而後樂?復以何因緣先苦[*]而後苦?復以何因緣先樂[*]而後樂?」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人壽百歲,正可十十耳。若使壽終冬、夏、春、秋。若復,比丘!百歲之中作諸功德,百歲之中造諸惡業,作諸邪見,彼於異時,或冬受樂,夏受苦。若百歲之中,功德具足,未曾有短;若復在中百歲之內,作諸邪見,造不善行,先受其罪,後受其福。若復少時作福,長時作罪;後生之時少時受福,長時受罪。若復少時作罪,長復作罪,彼人後生之時先苦[*]而後苦。若復於少時作諸功德,分檀布,彼於後生先樂[*]而後樂。是謂,比丘!以此因緣先苦而後樂,亦由此因緣先樂而後苦,亦由此因緣先苦而後苦,亦由此因緣先樂而後樂。」

比丘白佛言:「唯願,世尊!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求此先樂而後樂。」

世尊告曰:「如是,比丘!如汝所言,若有眾生欲成涅槃及阿羅漢道乃至佛道,當於中行布施,作諸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

九=八【聖】

  「九」,聖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八」。

而後=後亦【聖】*

  「而後」,聖本作「後亦」。
  「後亦」,大正藏原為「而後」,今依據聖本改作「後亦」。

(彼)+云【元】【明】

  「云」,元、明二本作「彼云」。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之=乏【宋】

  「之」,宋本作「乏」。
  「乏」,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本改作「乏」。

見+(者)【宋】

  「見」,宋本作「見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本補上。

〔有〕-【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彼〕-【聖】

  聖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德之=之德【宋】【元】【明】

  「德之」,宋、元、明三本作「之德」。
  「之德」,大正藏原為「德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德」。

曩=往【聖】

  「曩」,聖本作「往」。
  「往」,大正藏原為「曩」,今依據聖本改作「往」。

日=昔【宋】【元】【明】【聖】

  「日」,宋、元、明、聖四本作「昔」。
  「昔」,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昔」。

之遺=乏匱【宋】【元】【明】

  「之遺」,宋、元、明三本作「乏匱」。
  「乏匱」,大正藏原為「之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乏匱」。

處+(天上)【宋】【元】【明】

  「處」,宋、元、明三本作「處天上」。
  大正藏無「天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天上)+人【聖】

  「人」,聖本作「天上人」。
  大正藏無「天上」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窮=賤【宋】【元】【明】

  「窮」,宋、元、明三本作「賤」。
  「賤」,大正藏原為「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賤」。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正=等【宋】【元】【明】

  「正」,宋、元、明三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等」。

(世)+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世有」。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飲=飯【聖】*

  「飲」,聖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聖本改作「飯」。

床+(敷)【明】,床+(蓐)【聖】

  ????

(在)+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在人」。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眾【宋】【元】【明】【聖】

  「眾」,宋、元、明、聖四本作「此眾」。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樂=苦【宋】【元】【明】

  「樂」,宋、元、明三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為「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苦=樂【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

苦=樂【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樂」。

樂=苦【宋】【元】【明】

  「樂」,宋、元、明三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為「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

「作」,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作」。

施+(長復作諸功德分段布施)十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亦〕-【聖】

  聖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願=然【宋】【元】【明】

  「願」,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註解]

分檀布施:分送物資而布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世尊說明, 這一世到下一世的變化, 有四種情況:

1. 先苦後樂: 這一世貧困匱乏, 抱持正見 (有輪迴轉世, 有善惡果報, 煩惱斷盡得涅槃), 行善, 布施, 下一世富足安樂.

2. 先樂後苦: 這一世富足安樂, 抱持邪見 (沒有輪迴轉世, 沒有善惡果報, 不知煩惱斷盡得涅槃), 作惡, 不布施, 下一世貧困匱乏, 甚至轉生地獄.

3. 先苦後苦: 這一世貧困匱乏, 抱持邪見 (沒有輪迴轉世, 沒有善惡果報, 不知煩惱斷盡得涅槃), 作惡, 不布施, 下一世貧困匱乏, 甚至轉生地獄.

4. 先樂後樂: 這一世富足安樂, 抱持正見 (有輪迴轉世, 有善惡果報, 煩惱斷盡得涅槃), 行善, 布施, 下一世富足安樂, 甚至轉生天上.

比丘和世尊進一步討論到, 如果把時間軸從兩世拉到一世, 在今世, 同樣有這四種情況: 先苦後樂, 先樂後苦, 先苦後苦, 先樂後樂.

(二)[0656a0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身樂心不樂;或有人心樂身不樂;或有人心亦不樂身亦不樂;或有人身亦樂心亦樂。

「彼何等人身樂心不樂?於是,作福凡夫人,於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短乏,但不免餓鬼、畜生、地獄道,亦復不[*]免惡趣中。是謂此人身樂心不樂。

「彼何等人心樂身不樂?所謂阿羅漢不作功德,於是四事供養之中,不能自辦,終不能得,但[*]免地獄、餓鬼、畜生之道,猶如羅漢唯喻比丘。是謂此人心樂身不樂。

「彼何等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所謂凡夫之人不作功德,不能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恒不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是謂此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

「彼何等人身亦樂心亦樂?所謂作功德阿羅漢,四事供養無所短乏,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復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所謂尸婆比丘是。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當如尸婆[*]羅比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床+(敷)【宋】*【元】*【明】*,床+(蓐)【聖】

  ????

短乏=乏短【宋】【元】【明】

  「短乏」,宋、元、明三本作「乏短」。
  「乏短」,大正藏原為「短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乏短」。

免=勉【聖】*

  「免」,聖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聖本改作「勉」。

唯喻=維渝【聖】,唯=維【宋】【元】【明】

  ????

恒=復【宋】【元】【明】【聖】

  「恒」,宋、元、明、聖四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復」。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當〕-【聖】

  聖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尸婆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功德盛滿,所適無短」第一。

[對應經典]

 

(三)[0656a2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四梵之福。云何為四?若有信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處,於中能起偷婆者,是謂初梵之福也。復次,信善男子、善女人,補治故寺者,是謂第二受梵之福也。復次,[*]信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聖眾者,是謂第三受梵之福。復次,若多薩阿竭初轉法輪時,諸天、世人勸請轉法輪,是謂第四受梵之福,是謂四受梵之福。」

爾時,有異比丘白世尊言:「梵天之福竟為多少?」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

諸比丘對曰:「如是。」

世尊告曰:「閻浮里地東西七千由旬,南北二萬一千由旬,地形像車,其中眾生所有功德,正可與一輪王功德等。

瞿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地形如半月。比丘當知,閻浮地人民,及一[*]輪王之德,比彼人者,與彼一人德等。

「復次,比丘!弗于逮里地縱廣三十六萬里,地形方正,計閻浮里地及瞿耶尼二方之福,故不如彼弗于逮一人之福。

「比丘當知,鬱單縱廣四十萬里,地形如月滿,計三方人民之福,故不如鬱單曰一人之福。

「比丘當知,計四天下人民之福,故不如四天王之德;計四天下人民之福及四天王,故不如三十三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故不如釋提桓因一人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及三十三天及釋提桓因,故不如一豔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及豔天,故不如一兜術天福;計從四天下至兜術天之福,故不如一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他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梵天王之福。

「比丘當知,此是梵天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其福者,此是其量也。是故,比丘!欲求梵天福者,當求方便,成其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受〕-【宋】

  宋本無「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受」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福+(也)【宋】【元】【明】

  「福」,宋、元、明三本作「福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轉)+輪【聖】*

  「輪」,聖本作「轉輪」。
  大正藏無「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里地〕-【聖】,里=人民【宋】【元】【明】

  ????

里=之【元】【明】

  「里」,元、明二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之」。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天+(之)【宋】【元】【明】【聖】

  「天」,宋、元、明、聖四本作「天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註解]

四梵之福:四種能體驗梵天喜樂的善業。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

多薩阿竭:譯為如來,佛陀十號之一。

豔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夜摩天」、「焰摩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和合聖眾者,是謂第三受梵之福」可參考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第40經阿難經第二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經說四人能生梵福。一為供養如來䭾都建窣堵波於未曾處。二為供養四方僧伽造寺施園四事供給。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於有情普修慈等。」

(四)[0656c0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之類有四種食,長養眾生。何等為四?所謂摶食或大、或小,更樂食念食識食,是謂四食。

「彼云何名為摶食?彼[*]摶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謂名為摶食。

云何名更樂食?所謂更樂食者,衣裳、繖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名為更樂之食。

「彼云何名[*]為念食?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謂名為念食。

「彼云何為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是謂[*]名為識食。

「是謂,比丘!有此四食,眾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是故,諸比丘!當共捨離此四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摶=揣【宋】【元】*【聖】

  「摶」,宋、元、聖三本作「揣」。
  「揣」,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揣」。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彼)+云【宋】【元】【明】

  「云」,宋、元、明三本作「彼云」。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繖=散【聖】

  「繖」,聖本作「散」。
  「散」,大正藏原為「繖」,今依據聖本改作「散」。

諸=語及【聖】

  「諸」,聖本作「語及」。
  「語及」,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聖本改作「語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所)+想【宋】【元】【明】

  「想」,宋、元、明三本作「所想」。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為=名【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註解]

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摶」讀音同「團」。

更樂食:「更樂」為「觸」的異譯。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更樂食。

念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雜阿含經》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四種型態的食物, 可滋養身心, 稱為四食:

1. 摶食: 食物, 可滋養身體.

2. 觸食: 接觸, 可因此感到快樂, 長養身心.

3. 念食: 思考, 可豐富心靈. 例如閱讀, 增加知識.

4. 識食: 覺知, 可豐富心靈. 例如欣賞美景.

對於四食的貪愛及執著, 導致眾生流轉於生死, 不得解脫.

因此應該要捨離對於四食的貪愛及執著, 以達到究竟的自在與安樂.

(五)[0656c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辯。云何為四?所謂義辯、法辯、辭辯、應辯。

「彼云何名為義辯?所謂義辯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辯也。

「彼云何名為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所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

「彼云何名為辭辯?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彼之所說,隨彼根原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辯。

「彼云何名為應辯?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悅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辯。

「我今當教敕汝,當如摩訶拘絺羅。所以然者,拘絺羅有此四辯,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如我今日觀諸眾中,得四辯才,無有出拘絺羅。若此四辯,如來之所有,是故,當求方便,成四辯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辭=報【宋】*

  「辭」,宋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辭」,今依據宋本改作「報」。

實=寶【聖】

  「實」,聖本作「寶」。
  「寶」,大正藏原為「實」,今依據聖本改作「寶」。

〔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原=元【宋】【元】【明】【聖】

  「原」,宋、元、明、聖四本作「元」。
  「元」,大正藏原為「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元」。

羅+(者)【宋】【元】【明】

  「羅」,宋、元、明三本作「羅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若=如【聖】

  「若」,聖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聖本改作「如」。

故+(諸比丘)【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故諸比丘」。
  大正藏無「諸比丘」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四辯: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才」。

迦留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樓羅」。

甄陀羅:義譯歌神,是頭上長角的人形天眾,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又譯為「緊那羅」、「人非人」。

[對應經典]

 

(六)[0657a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終不可思惟。云何為四?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不由此處得至滅盡涅槃。

「云何眾生不可思議?此眾生為從何來?為從何去?復從何起,從此終當從何生?如是,眾生不可思議。

「云何世界不可思議?諸有邪見之人:世界斷滅、世界不斷滅,世界有邊、世界無邊,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諸大鬼神作此世界[邪>耶]?」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梵天造人民,  世間鬼所造,
 或能諸鬼作,  此語誰當定?
 欲恚之所纏,  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  世俗有災變。

「如是,比丘!世間不可思議。

「云何龍界不可思議?云何此雨為從龍口出耶?所以然者,雨不從龍口出也。為從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雨渧不從眼、耳、鼻出,但龍意之所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

「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無穢受諸天氣。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為是身,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壽為短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有四神足。如來為長壽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興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聲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當思議世界。』是時,彼人出舍衛城,在一華池水側,結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云何成?云何敗?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為從何來?為從何出?為何時生?』是時,彼人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是時,彼人復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錯亂,世間無者,我今見之。』時,彼人還入舍衛城,在里巷之中作是說:『諸賢當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云何世間無者,汝今見之?』時,此人報眾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為從何生?」便出舍衛城,在華池側,作是思[*]議:「世界為從何來?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從何而來?為誰所生?若命終者當生何處?」我當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如汝實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種兵?諸世界狂愚之中,汝最為上!』

「是故,比丘!我觀此義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復不得至涅槃處。然思[*]議此者,則令人狂,心意錯亂。然比丘當知,彼人實見四種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諸天與阿須倫共鬥,當共鬥時,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須倫便懷恐怖,化形極使小,從藕根孔中過。佛眼之所見非餘者所及。

是故,諸比丘!當思[*]議四諦。所以然者,此四諦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捨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議四諦。知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V. 77. Acintita.

  ???

惟=議【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去=生【宋】【元】【明】

  「去」,宋、元、明三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滅〕-【聖】

  聖本無「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滅」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界=間【宋】

  「界」,宋本作「間」。
  「間」,大正藏原為「界」,今依據宋本改作「間」。

災=此【聖】

  「災」,聖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災」,今依據聖本改作「此」。

間=界【元】【明】

  「間」,元、明二本作「界」。
  「界」,大正藏原為「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界」。

渧=滴【宋】*【元】*【明】*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滴」,大正藏原為「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出+(也)【宋】【元】【明】【聖】

  「出」,宋、元、明、聖四本作「出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行本=本行【宋】【元】【明】

  「行本」,宋、元、明三本作「本行」。
  「本行」,大正藏原為「行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行」。

能作=作此【宋】【元】【明】

  「能作」,宋、元、明三本作「作此」。
  「作此」,大正藏原為「能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作此」。

無+(瑕)【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瑕」。
  大正藏無「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天【元】【明】

  「大」,元、明二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天」。

身+(耶)【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身耶」。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興=與【宋】【元】【明】【聖】

  「興」,宋、元、明、聖四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與」。

聲=響【宋】【元】【明】【聖】

  「聲」,宋、元、明、聖四本作「響」。
  「響」,大正藏原為「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響」。

惟=議【宋】*【元】*【明】*

  「惟」,宋、元、明三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此世界云何=云何世界【宋】

  「此世界云何」,宋本作「云何世界」。
  「云何世界」,大正藏原為「此世界云何」,今依據宋本改作「云何世界」。

議=惟【聖】*

  「議」,聖本作「惟」。
  「惟」,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惟」。

〔而〕-【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愚=惑【宋】

  「愚」,宋本作「惑」。
  「惑」,大正藏原為「愚」,今依據宋本改作「惑」。

最為=為最【宋】【元】【明】

  「最為」,宋、元、明三本作「為最」。
  「為最」,大正藏原為「最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最」。

〔當共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共鬥」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當共鬥」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使〕-【聖】

  聖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是故諸=如是【宋】【元】【明】

  「是故諸」,宋、元、明三本作「如是」。
  「如是」,大正藏原為「是故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是」。

知=如【宋】【元】【明】【聖】

  「知」,宋、元、明、聖四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如」。

[註解]

渧:「滴」的古代俗寫。

不可摸則:不能複製。「摸」在此同「模」,式樣。「則」指準則。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這四種「不可思議」的內容類似於「無記」。因為它們對解脫毫無益處,因此並不值得加以思惟、議論或回答。
  • 「十四無記」包括:世間常、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962經

(七)[0658a0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行盡神足心三昧行盡神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誡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為自在三昧行盡神足?所謂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彼云何心三昧行盡神足?所謂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罣礙,是謂名為心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所謂此三昧無有懈惓,亦無所畏,有勇猛意,是謂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

「彼云何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諸有三昧,知眾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了知,是謂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

如是,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誡=戒【元】【明】

  「誡」,元、明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戒」。

〔神足〕-【聖】

  聖本無「神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神足」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有)+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有心」。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名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一切=皆悉【宋】【元】【明】【聖】

  「一切」,宋、元、明、聖四本作「皆悉」。
  「皆悉」,大正藏原為「一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皆悉」。

如是=是故諸【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
  「是故諸」,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故諸」。

[註解]

自在三昧行盡神足: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自在」是指由(對禪定的、聖果的)意欲而引發的禪定;「行盡」可解為止息各種造作;「神足」又譯為「如意足」,即神通的基礎。又譯為「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心三昧行盡神足:依「心念專注」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心三昧」又譯為「心定」、「意定」。

精進三昧行盡神足:依「精進」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精進三昧」又譯為「精進定」、「勤定」。

誡三昧行盡神足:依「慧觀」所引發的禪定,止息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誡」有警惕的意思,或許因為「觀」的修法會時時警惕以認出、標記當前的狀態,而在《增壹阿含經》中譯為「誡」。「誡三昧」又譯為「思惟定」、「觀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舉例說明四神足的特性。

四神足的基本內容為:

  1.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欲(善法欲)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2.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精進(Just Do It)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3.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心意(常指「止」)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4.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 以思惟(常指「觀」)為先導而努力修定……

這些是入手處的不同。

對應到本經來看:

  1.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自在三昧行盡神足」,也就是「意所欲,心所樂」,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神通」舉例。
  2. 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此經中的「精進三昧行盡神足」,也就是「無有懈惓,亦無所畏,有勇猛意」。
  3. 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心三昧行盡神足」,由於心能不受物質的限制,因此強調「心所知法,遍滿十方」,再舉例「石壁皆過,無所罣礙」。前者看似跟天眼通有關,後者看似跟神足通有關,也都只是舉例。
  4. 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即本經中的「誡三昧行盡神足」,因為有「觀」,從自己的心念開始觀照,自己心念觀純熟後擴展至眾生就成為本經中所說的「知眾生心中所念」。

本經中提到的神通都只是符合該項入手處特性的神通的舉例,而不是四神足的基本定義。也就是說,本經並不是將四神足定義為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以及精進。

[進階辨正]

(八)[0658a2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愛起之法。若比丘愛起時便起。云何為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愛;由床坐故便起愛;由醫[樂>藥]故比丘便起愛。是謂,比丘!有此四起愛之法,有所染著。

「其有比丘著衣裳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衣時,便起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是食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乞食時,便興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床座者,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床座時,便起瞋恚,興想著念。其有比丘著醫藥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醫藥時,便興瞋恚,起想著念。

「比丘當知,我今當說衣裳二事,亦當親近,亦當不親近。云何親近?云何不親近?若得衣裳,極愛著衣者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復得衣裳起善法心不愛著,此可親近。若乞食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乞食時起善法,此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善法,[亦>此]可親近,醫藥亦爾。

「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欲使檀越施主,獲其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滅。」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衣裳用布施,  飲食床臥具,
 於中莫起愛,  不生諸世界。」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V. 9. Taṇhuppāda.

  ???

愛起=起愛【宋】*【元】*【明】*

  「愛起」,宋、元、明三本作「起愛」。
  「起愛」,大正藏原為「愛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愛」。

坐=座【元】【明】

  「坐」,元、明二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比丘〕-【明】

  明本無「比丘」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丘」二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座=坐【宋】【聖】*

  「座」,宋、聖二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坐」。

(我)+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我不」。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起=興【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興」。

滅=城【宋】,=味【元】【明】

  ????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九)[0658b26]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云何為四?所謂恒伽新頭婆叉私陀。彼恒伽水牛頭口出向東流,新頭南流師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從馬口中出。是時,四大河水遶阿耨達泉已,恒伽入東海,新頭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

「爾時,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所以然者,如來眾者,其猶大海,四諦其如四大河,除去結使,入於無畏涅槃城。

「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所以然者,我今正是釋迦子,從釋種中出家學道。比丘當知,欲論生子之義者,當名沙門釋種子是。所以者何?生皆由我生,從法起,從法成。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得作釋種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水+(東流)【宋】【元】【明】

  「水」,宋、元、明三本作「水東流」。
  大正藏無「東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向東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向東流」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向東流」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剃=剔【聖】

  「剃」,聖本作「剔」。
  「剔」,大正藏原為「剃」,今依據聖本改作「剔」。

(弟)+子【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大正藏無「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者何=然者【宋】【元】【明】

  「者何」,宋、元、明三本作「然者」。
  「然者」,大正藏原為「者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者」。

求=來【元】

  「求」,元本作「來」。
  「來」,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元本改作「來」。

[註解]

阿耨達泉:義譯為「無熱惱池」,位於雪山山頂,香醉山以南,是四條大河的發源地,住有阿耨達龍王。又譯為「阿耨達池」、「阿耨大池」、「阿耨大薩羅」。

恒伽:恆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恒河」、「恆水」、「殑伽」。

新頭: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辛頭」、「私頭」。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亞最長的河流,是內流河,歷史上曾注入裏海,今日注入鹹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譯為「博叉」。

私陀:可能是今日的錫爾河(Syr Darya),是中亞著名內流河,注入鹹海。也有學者認為是今日的葉爾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四大河之一。又譯為「司陀」、「死陀」、「悉陀」、「斯陀」。

[對應經典]

 

(一〇)[0658c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護,以何等故名為梵堂?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界,是彼之堂,故名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界,是故名為梵堂。

「是故,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彼四部之眾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校勘]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苦樂品第二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09/02 00: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2405140399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