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善知識品第二十 導讀(一)[0596c22]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信ⓑ於惡業。所以然者,諸比丘!親近善知識已,信便增益,聞、施、智慧普悉增益。若ⓒ比丘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所以然者,若近惡知識,便無信、戒、聞、施、智慧。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 於=彼【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世尊說明,應該親近善知識 (意為好的朋友),如此能夠增益:
應該避免親近惡知識 (意為壞的朋友),因為如此會減損:
思考: 本經也說明了善知識及惡知識的定義。 如果能夠使對方增益信、戒、聞、施、慧,則為善知識。 如果使對方減損信、戒、聞、施、慧,則為惡知識。 可自我檢視:
(二)[0597a02]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羅陀竹園所,與大ⓐ比丘五百人俱。前後圍遶而為說法。 爾時,提婆達兜將五百比丘去如來不遠而ⓑ逕過。世尊遙見提婆達兜自將門徒,便說此偈:
「莫親惡知識, 亦莫愚從事; 是時,提婆達兜五百弟子聞世尊說此偈已,便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斯須退坐,向世尊悔過:「我等愚惑,無所ⓓ識知,唯願世尊受我等懺悔。」 爾時,世尊受彼五百比丘懺悔,便與說法,令得信根。 爾時,五百比丘在閑靜ⓔ之處思惟深法。所以然者,族姓子出家學道,以信堅固,修無上梵行。爾時,彼五百比丘便成阿羅漢: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有,如實知之。爾時,五百人成阿羅漢。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比丘+(眾)【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比丘眾」。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逕=經【宋】【元】【明】 「逕」,宋、元、明三本作「經」。 「經」,大正藏原為「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經」。 ⓒ 後=從【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 識知=知識【宋】【元】【明】 「識知」,宋、元、明三本作「知識」。 「知識」,大正藏原為「識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識」。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大正藏原為「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 〔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是時)+諸【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是時諸」。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三)[0597a22]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無ⓑ央數[*]之眾圍遶說法。是時,ⓒ曇摩留支①在靜室中,獨自思惟,入禪三昧,觀見前身在大海中作魚,身長七百由旬。即從靜室起,猶如力士屈ⓓ申臂頃,便往至大海中故死屍上而經行。 爾時,曇摩留支便說此偈:
「生死無數劫, 流轉不可計; 爾時,尊者曇摩留支說此偈已,即從彼沒,來至舍衛ⓖ祇洹精舍,往至世尊所。爾時,世尊見曇摩留支來,作是告曰:「善哉!曇摩留支!久來此間。」 曇摩留支白世尊曰:「如是。世尊!久來此間。」 爾時,ⓗ上坐及諸比丘各生斯念:「此曇摩留支恒在世尊左右,然今世尊告曰:『善哉!曇摩留支!久來此間。』」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中所念,欲斷狐疑故,便告諸比丘:「非為曇摩留支久來此間,故我言此義。所以然者,昔ⓘ者過去無數劫時,有ⓙ定光如來③.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出現於世,治在鉢摩大國,與大比丘眾十四萬八千人俱。爾時,四部之眾不可稱計,國王、臣吏、人民之類,皆來供養給其所須。 「ⓚ爾時,有梵志名耶若達,在雪山側住,看諸祕讖,天文、地理靡不貫博,書疏文字亦悉了知,諷誦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亦復了知,事諸火神、日月、星宿,教五百弟子宿夜ⓛ不惓。耶若達梵志有弟子名曰ⓜ雲雷,顏貌ⓝ端政,世之希有,ⓞ髮紺青色。[*]雲雷梵志聰明博見,靡事不通,恒為耶若達所見愛敬,不去須臾。是時,婆羅門所行呪術,盡皆備舉。 「爾時,[*]雲雷梵志便作是念:『我今所應學者悉皆備已。』然復自念:『書籍所載,諸有學梵志行術過者,當報師恩。ⓟ又我今日所應學者皆復知之,我今宜可報於師恩。然復貧匱,空無所有可用供養師者;宜當往詣國界求所須者。』 「爾時,[*]雲雷梵志便往至師所,而白師曰:『梵志所學ⓠ技術之法,今悉知已,然復書籍所載,諸有學術過者,當報師恩。然復貧乏,無有金銀珍寶可用供養者,今欲詣國界求索財物,用供養師。』 「爾時,耶若達婆羅門便作是念:『此[*]雲雷梵志我之所愛,不去心首。設吾死者尚不能別離,何況今日欲捨吾去。我今當作何方宜,使留得住耶?』 「是時,耶若達梵志即告[*]雲雷曰:『汝梵志!今故有婆羅門所應學者,卿尚不知。』是時,[*]雲雷梵志便前白師:『唯願見教,何者未誦?』是時,耶若達梵志便思惟造五百言誦,告[*]雲雷曰:『今有此書名五百言誦,汝可受之。』[*]雲雷白言:『願師見授,欲得諷誦!』 「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便授ⓡ弟子此五百言誦。未ⓢ逕幾日,悉皆流利。是時,耶若達婆羅門告五百弟子曰:『此雲雷梵志[*]技術悉備,無事不通,即以立名,名曰超術。此超術梵志極為高才,天文、地理靡不ⓣ觀博,書疏文字亦悉了知。』爾時,超術梵志復經數日,復白師曰:『梵志所學[*]技術之法,今悉知已,然復書籍所載,諸有學術過者,當報師恩。加復貧乏,無有金銀珍寶可用供養師者,今欲詣國界求索財物,用供養師,唯願聽許!』爾時,耶若達梵志告曰:『汝知是時。』ⓤ超術梵志前禮師足,便退而去。 「爾時,鉢摩大國去城不遠,有眾梵志普集一處,欲共大祠,亦欲講論。時,有八萬四千梵志共集。第一上坐亦復諷誦外道書疏,莫不練知,天文、地理、星宿變怪,皆悉了知。各欲散時,便以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④一枚,牛千頭,用奉上師,與第一上坐。 「爾時,超術梵志聞,去鉢摩大國不遠,有諸梵志八萬四千集在一處,其有試術過者,便與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枚,大牛千頭。是時,超術梵志自念:『我今何故家家乞求?不如詣彼大眾共捔⑤[*]技術。』是時,超術梵志便往至大眾所。 「爾時,眾多梵志遙見超術梵志,各各高聲喚曰:『善哉!祠主,今獲大利,乃使梵天躬自下降。』時,八萬四千諸梵志等各起共迎,異口同音而作是語:『善來,大梵神天!』時,超術梵志便生此念:『此諸梵志謂呼吾是梵天,然復吾亦非梵天。』是時,超術梵志語諸婆羅門曰:『止!止!諸賢!勿呼吾是梵天也。汝等豈不聞乎?雪山北有大梵志眾師,名耶若達,天文、地理靡不貫練。』諸梵志曰:『吾等聞之,但ⓦ不見耳!』超術梵志曰:『我是其弟子,名曰超術。』是時,超術梵志便向彼眾第一上坐而告之曰:『設知[*]技術者,向吾說之。』 「爾時,彼眾第一上坐即向超術梵志誦三藏[*]技術,無有漏失。時,超術婆羅門復語彼上坐曰:『一句五百言,今可說之。』是時,彼上坐曰:『我不解此義,何等是一句五百言者?』時,超術梵志告曰:『諸賢!默然聽說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 「比丘當知,爾時,超術梵志便誦三藏之術,及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爾時,八萬四千梵志歎未曾有:『甚奇!甚特!我等初不聞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今尊者宜在上頭第一上坐。』 「爾時,超術梵志移彼上坐已,便在第一上頭坐。爾時,彼眾上坐極懷瞋恚,發此誓願:『今此人移我坐處,自補其處。我今所誦經籍,持戒苦行,設當有福者,盡持用作誓:「此人所生之處,所欲作事,我恒當壞敗其功。」』 「是時,彼施之主即出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枚,牛千頭,好女一人,持用與上坐使呪願。爾時,上坐告主人曰:『我今受此五百兩金及金杖、金澡[*]罐,當用供養師。此女人,及牛千頭還施主人。所以然者,吾不習欲,亦不積財。』 「是時,超術梵志受此金杖、澡[*]罐已,便往詣鉢摩大國。其王名曰光明。時,彼國王請ⓨ定光如來及比丘眾衣食供養。時,彼國王告令城內:『其有人民有香華,ⓩ盡不得賣,若有賣者當重罰之;吾自出Ⓐ買,不須轉賣。』復勅人民,掃灑令淨,勿使有Ⓑ土沙穢惡;懸繒幡蓋,香汁塗地,作倡妓樂,不可稱計。 「爾時,彼梵志見已,便問行道人曰:『今是何日?掃灑道路,除治不淨,懸繒幡蓋,不可稱計。將非國主太子有所娉娶?』彼行道人報曰:『梵志不知耶?鉢摩大國王今請[*]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衣食供養,故平治道路,懸繒幡蓋耳。』然梵志祕記亦有此語:『如來出世,甚難得遇,時時乃出,實不可見,猶如優曇鉢華,時時乃出。』此亦如是,如來出現於世,甚不可值。又梵志書亦有Ⓒ語:『有二人出世甚難得值。云何二人?如來及轉輪聖王。此二人出現甚難得值。』爾時,彼復作是念:『我今ⓐ可急速報ⓑ佛恩,今且以此五百兩金奉上[*]定光如來。』復作是念:『書記所載,如來不受金銀珍寶;我可持此五百兩金,用買ⓒ華香,散如來上。』 「是時,梵志即入城內求買[*]華香。爾時,ⓓ城中行人報曰:『梵志不知耶?國王有教令,其有香華賣者當重罰之。』時,彼超術梵志便作是念:『是我薄祐,求華不獲,將知如何?』便還出城,在門外立。 「爾時,有婆羅門女名曰善味,持水瓶行取水,手執五枚華。梵志見已,語彼女人曰:『大妹!我今須華,願妹見賣與我。』梵志女曰:『我何時是汝妹?為識我父母不?』時,超術梵志復生此念:『此女人性行寬博,意在戲笑。』即復語言:『賢女!我當與價,是非見惠此華。』梵志女曰:『豈不聞大王有嚴教,不得賣華乎?』 「梵志曰:『賢女!此事無苦,王不奈汝何!我今急須此五枚華,我得此華,汝得貴價。』梵志女曰:『汝急須華,欲作何等?』梵志報曰:『我今見有良地,欲種此華。』梵志女曰:『此華ⓔ以離其根,終不可生。云何方言我欲種之?』梵志報曰:『如我今日所見良田,種死灰尚生,何況此華?』 「梵志女曰:『何者是良田,種死灰乃生乎?』梵志報曰:『賢女!有[*]定光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梵志女曰:『[*]定光如來為何等類?』梵志即報彼女曰:『[*]定光如來者,有如是之德,有如是之戒,成諸功德。』梵志女曰:『設有功德者,欲求何等福?』梵志報曰:『願我後生當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禁戒、功德亦當如是。』 「梵志女曰:『設汝許我世世作夫婦,我便與汝華。』梵志曰:『我今所行,意不著欲。』梵志女曰:『如我今身不求為汝作妻,使我將來世與汝作妻。』超術梵志曰:『菩薩所行,無有愛惜,設與我作妻者,必壞我心。』梵志女曰:『我終不壞汝施意,正使持我身施與人者,終不壞施心。』是時,便持五百金錢,用ⓥ買五枚華,與彼女人,共作誓願,各自別去。 「是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時到著衣持鉢,與比丘僧前後圍繞,入鉢摩大國。時,超術梵志遙見[*]定光如ⓧ來顏貌ⓨ端政,見莫不歡,諸根寂靜,行不錯亂,有三十二相⑥、八十種好⑦。猶如澄水無有穢濁,光明徹照,無所罣礙。亦如寶山,出諸山上。見已,便發歡喜心,於如來所持此五莖華,至[*]定光如來所。到已,在一面住。 「時,超術梵志白[*]定光佛言:『願見採受,設世尊今不授決者,便當於此處斷其命根,不願此生。』爾時,世尊告曰:『梵志!不可以此五莖華授無上等正覺⑧。』梵志白言:『願世尊與我說菩薩所行法!』[*]定光佛告曰:『菩薩所行,無所愛惜。』 「爾時,梵志便說ⓩ偈言:
「『不敢以父母, 持施與外人; 「爾時,[*]定光佛復以此偈報梵志曰:
「『如汝所說施, 亦不如來言; 「爾時,摩納復說此偈:
「『大山熾如火, 億劫堪頂戴; 「爾時,[*]定光如來默然不語。時,彼梵志手執五莖華,右膝著地,散[*]定光如來,並作是說:『Ⓐ持是福祐,使將來世當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而無有異!』即自散髮在于淤泥。『若如來授我決者,便當以足蹈我髮上過。』 「比丘當知:爾時,[*]定光如來觀察梵志心中所念,便告梵志曰:『汝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時,超術梵志有同學,名曇摩留支,在如來邊,見[*]定光佛授超術梵志決,又足蹈髮上。見已,便作是說:『此禿頭沙門何忍,乃舉足蹈此清淨梵志髮上?此非人行!』」 佛告諸比丘:「爾時耶若達梵志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耶若達者,今白淨王是。爾時八萬四千梵志上坐者,今提婆達兜Ⓒ身是也。時超術梵志者,即我[*]身是也。是時梵志女賣華者,今瞿夷⑨是也。爾時祠主者,今執杖梵志是也。爾時曇摩留支,口所造行,吐不善響,今曇摩留支是也。然復曇摩留支無數劫中恒作畜生,最後受身在大海作魚,身長七百由旬,從彼命終,來生此間,與善知識從事,恒親近ⓐ在善知識,習諸善法,根門通利。以此因緣故,我言:『久來此間。』曇摩留支亦復自陳:『如是,世尊!久來此間。』是故,諸比丘!常當修習身、口、意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cf. Divyāvadāna, pp. 246-254.參考Divyāvadāna, pp. 246-254. ⓑ 央=鞅【宋】 「央」,宋本作「鞅」。 「鞅」,大正藏原為「央」,今依據宋本改作「鞅」。 ⓒ 曇摩留支~Dharmaruci. ??? ⓓ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 舍宅=屋舍【宋】【元】【明】 「舍宅」,宋、元、明三本作「屋舍」。 「屋舍」,大正藏原為「舍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屋舍」。 ⓕ 支=肢【宋】【元】【明】 「支」,宋、元、明三本作「肢」。 「肢」,大正藏原為「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肢」。 ⓖ 祇洹=祇桓【明】* 「祇洹」,明本作「祇桓」。 「祇桓」,大正藏原為「祇洹」,今依據明本改作「祇桓」。 ⓗ 上坐=上座【宋】*【元】*【明】* 「上坐」,宋、元、明三本作「上座」。 「上座」,大正藏原為「上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座」。 ⓘ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定光=錠光【元】【明】~Dīpaṅkara. 「定光」,元、明二本作「錠光」。 「錠光」,大正藏原為「定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錠光」。 ⓚ 爾時=爾因【宋】 「爾時」,宋本作「爾因」。 「爾因」,大正藏原為「爾時」,今依據宋本改作「爾因」。 ⓛ 不惓=不倦【宋】【元】【明】 「不惓」,宋、元、明三本作「不倦」。 「不倦」,大正藏原為「不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倦」。 ⓜ 雲雷=雷雲【宋】*【元】*【明】* 「雲雷」,宋、元、明三本作「雷雲」。 「雷雲」,大正藏原為「雲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雷雲」。 ⓝ 端政=端正【宋】【元】【明】 「端政」,宋、元、明三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端正」。 ⓞ 髮=眼【宋】【元】【明】 「髮」,宋、元、明三本作「眼」。 「眼」,大正藏原為「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眼」。 ⓟ 又=如【宋】*【元】*【明】* 「又」,宋、元、明三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技=伎【宋】*【元】*【明】* 「技」,宋、元、明三本作「伎」。 「伎」,大正藏原為「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伎」。 ⓡ 弟子此=此弟子【宋】【元】【明】 「弟子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弟子」。 「此弟子」,大正藏原為「弟子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弟子」。 ⓢ 逕=經【宋】【元】【明】 「逕」,宋、元、明三本作「經」。 「經」,大正藏原為「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經」。 ⓣ 觀=貫【宋】【元】【明】 「觀」,宋、元、明三本作「貫」。 「貫」,大正藏原為「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貫」。 ⓤ (是)+超術【宋】【元】【明】 「超術」,宋、元、明三本作「是超術」。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罐=灌【宋】【元】 「罐」,宋、元二本作「灌」。 「灌」,大正藏原為「罐」,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灌」。 ⓦ 不見耳=不曾見【宋】 「不見耳」,宋本作「不曾見」。 「不曾見」,大正藏原為「不見耳」,今依據宋本改作「不曾見」。 ⓧ 一枚=一放【宋】 「一枚」,宋本作「一放」。 「一放」,大正藏原為「一枚」,今依據宋本改作「一放」。 ⓨ 定光=錠光【元】【明】* 「定光」,元、明二本作「錠光」。 「錠光」,大正藏原為「定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錠光」。 ⓩ (者)+盡【宋】【元】【明】 「盡」,宋、元、明三本作「者盡」。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買=價【宋】【元】【明】 「買」,宋、元、明三本作「價」。 「價」,大正藏原為「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價」。 Ⓑ 土+(石)【宋】【元】【明】 「土」,宋、元、明三本作「土石」。 大正藏無「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此)+語【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此語」。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可=何【宋】【元】【明】 「可」,宋、元、明三本作「何」。 「何」,大正藏原為「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何」。 ⓑ 佛=師【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師」。 「師」,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師」。 ⓒ 華香=香華【宋】*【元】*【明】* 「華香」,宋、元、明三本作「香華」。 「香華」,大正藏原為「華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香華」。 ⓓ 城中=城內【宋】【元】【明】 「城中」,宋、元、明三本作「城內」。 「城內」,大正藏原為「城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城內」。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買=賣【宋】【元】 「買」,宋、元二本作「賣」。 「賣」,大正藏原為「買」,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賣」。 ⓦ 時到=到時【宋】 「時到」,宋本作「到時」。 「到時」,大正藏原為「時到」,今依據宋本改作「到時」。 ⓧ 來+(來)【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來來」。 大正藏無「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端政=端正【宋】【元】【明】 「端政」,宋、元、明三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端正」。 ⓩ 偈言=此偈【宋】【元】【明】 「偈言」,宋、元、明三本作「此偈」。 「此偈」,大正藏原為「偈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偈」。 Ⓐ 持=特【宋】 「持」,宋本作「特」。 「特」,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本改作「特」。 Ⓑ (爾)+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爾時」。 大正藏無「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在〕-【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① 曇摩留支: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好遊遠國,教授人民」第一。釋迦牟尼佛前生曾披頭髮在污泥上,請燃燈佛踏過,燃燈佛即授記釋迦牟尼在未來世當作佛,而曇摩留支尊者前生則罵燃燈佛說:「禿頭沙門為何將腳踏在清淨梵志的頭髮上?真不是人啊。」因此生生世世墮畜生道,直到釋迦牟尼佛時代才生而為人。 ② 數數:頻繁地。 ③ 定光如來:過去久遠以前的一位佛名,曾授記釋迦牟尼佛當成佛。又譯為「燃燈佛」。 ④ 澡罐:水瓶,可用來洗手。 ⑤ 捔:競爭,讀音「覺」。 ⑥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⑦ 八十種好:佛的形象上所具有的八十個微細、不易立刻辨識的美好形貌特徵。 ⑧ 不可以此五莖華授無上等正覺:只靠這五支花的供養還不能授記成佛。 ⑨ 瞿夷:即佛陀未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瞿夷」是說「瞿曇」(喬達摩)族的「夷」(女性)。 [對應經典]
(四)[0599c05]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人似師子者,有似羊者,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人云何似師子者?於是,比丘!或有人得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彼得已,便自食噉,不起染著之心,亦無有欲意,不起諸想,都無此念,自知出要之法。設使不得利養,不起亂念,無增減心。猶師子王食噉小畜,爾時,彼獸王亦不作是念:此者好,此者不好,不起染著之心,亦ⓐ無欲意,不起諸想。此人亦復如是,若得供養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彼得已,便自食噉,不起想著之意;設使不得,亦無諸念。 「猶如有人受人供養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得已,便ⓒ自食噉,起染著之心,生愛欲意,不知出要之道;設使不得,恒生此想念。彼人得供養已,向諸比丘而自貢高,毀蔑他人:『我所能得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此諸比丘不能得之。』猶如大群羊中有一羊,出群ⓔ已,詣大糞聚,此羊飽食屎已,還至羊群中,便自貢高:『我能得好食,此諸羊不能得食。』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得利養衣被、ⓕ床臥具、病瘦醫藥,起諸亂想,生染著心,便向諸比丘而自貢高:『我能得供養,此諸比丘不能得供養。』是故,諸比丘!當學如師子王,莫如羊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無+(有)【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 〔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飯=飲【明】 「飯」,明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明本改作「飲」。 ⓔ 已詣=見諸【宋】【元】【明】 「已詣」,宋、元、明三本作「見諸」。 「見諸」,大正藏原為「已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諸」。 ⓕ 〔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對應經典]
(五)[0600a05]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知ⓑ反復①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況大恩!設使離此間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為遠,猶近我不異。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我恒歎譽知返復者。諸有眾生不知[*]反復者,大恩尚不憶,何況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②,正使著僧伽梨③在吾左右,此人猶遠。所以然者,我恒不說無[*]反復者。是故,諸比丘!當念反復,莫學無[*]反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有=言【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反復=返復【宋】*【元】*【明】* 「反復」,宋、元、明三本作「返復」。 「返復」,大正藏原為「反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返復」。 ⓒ 此=比【宋】【元】 「此」,宋、元二本作「比」。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比」。 [註解]① 反復:報恩。 ② 彼非近我,我不近彼:他的(心)和我不相近,我的(心)和他不相近。 ③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對應經典]
(六)[0600a17]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懈惰,種不善行,於事有損。若能不懈惰ⓐ精進者,ⓑ此者最妙,於諸善法便有增益。所以然者,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過去恒沙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以此方便,當知懈惰為苦,作諸惡行,於事有損。若能精進勇猛心強,諸善功德便有增益。是故,諸比丘!當念精進,勿有ⓒ懈怠。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而)+精【宋】【元】【明】 「精」,宋、元、明三本作「而精」。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此者=此人【宋】【元】【明】 「此者」,宋、元、明三本作「此人」。 「此人」,大正藏原為「此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人」。 ⓒ 懈怠=懈隋【宋】【元】【明】 「懈怠」,宋、元、明三本作「懈隋」。 「懈隋」,大正藏原為「懈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懈隋」。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對應經典]
(七)[0600a29]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修止與觀阿練比丘①當修行二法。云何二法?所謂止②與觀③也。若阿練比丘得休息止,則戒律成就,不失威儀,不犯禁行,作諸功德。若復阿練比丘得觀已,便觀此苦,如實知之。觀苦ⓐ習、觀苦盡、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如是觀已,欲漏④心ⓑ解脫,有漏⑤心、無明漏⑥心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亦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過去諸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此二法而得成就。所以然者,猶如菩薩坐樹王下時,先思惟此法止與觀也。若菩薩摩訶薩得止已,便能降伏魔怨;若復菩薩得觀已,尋成三達智,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是故,諸比丘!阿練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二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習=集【宋】【元】 「習」,宋、元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集」。 ⓑ (得)+解脫【明】 「解脫」,明本作「得解脫」。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 〔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① 阿練比丘:在離開聚落的寂靜地方獨自修行的比丘。「阿練」即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阿練若」、「阿蘭若」、「空閑」、「空閑處」。 ② 止:心專注於一境而不亂散。音譯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③ 觀:洞察。音譯為「毘婆舍那」。 ④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 ⑤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⑥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經上常說修行的次第是「由戒生定」,為何本經說「得休息止,則戒律成就」? 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持戒則修定才不會走偏,有修定則禪定之樂能讓人樂於修行、不樂於犯戒,達成止則戒持得更為自然,而能戒律成就。 另一方面,戒的意義在於避免做出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而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是由「心」而起,若能讓心專注於一境而不動,便能夠避免做出導致引發煩惱或苦的言語或行為。 (八)[0600b17]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恒當恭敬,發歡喜心。若復阿練比丘在閑靜處,無有恭敬,不發歡喜心,正使在大眾中,為人所論.不知阿練之法,ⓐ云:『此阿練比丘無恭敬心,不發歡喜!』 「復次,比丘!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常當精進,莫有懈慢,悉當解了諸法之要。若復阿練比丘在閑靜ⓑ之處,有懈慢心,作諸惡行,彼在眾中,為人所論:『此阿練比丘懈怠,無有精進。』是故,比丘!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常ⓒ當下意發歡喜心,莫有懈慢、無有恭敬,念行精進,意不移轉,於諸善法,悉當具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云+(何)【宋】【元】【明】 「云」,宋、元、明三本作「云何」。 大正藏無「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念佛或六念(佛、法、僧、戒、施、天)的其中任一、甚至佛像的設置,都能讓人「在閑靜處,不在眾中」時,仍能「恒當恭敬,發歡喜心」。 (九)[0600c0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人不能善說法語。云何為二人?無信之人與說信法,此事甚難;慳貪之人ⓐ為說施法,此亦甚難。若復,比丘!無信之人與說信法,便興瞋恚,起傷害心,猶如狗惡,加復傷鼻,倍更瞋恚。諸比丘!此亦如是,無信之人與說信法,便起瞋恚,生傷害心。若復,比丘!慳貪之人與說施法,便生瞋恚,起傷害心,猶如癰瘡未熟,復加ⓑ刀割,痛不可忍。此亦如是,慳貪之人與說施法,倍復瞋恚,起傷害心。是謂,比丘!ⓒ此二人難為說法。 「復次,比丘!有二人易為說法。云何為二?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不慳貪人與說施法。若,比丘!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便得歡喜,意不變悔。猶如有病之人,與說除病之藥,便得平復。此亦如是,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便得歡喜,心不改變。若復無貪之人與說施法,即得歡喜,無有悔心。猶如有男女端ⓓ政,自喜沐浴手面;復有人來,持好華奉上,倍有顏色;復以好衣服飾奉上其人,彼人得已,益懷歡喜。此亦如是,無慳貪ⓔ之人與說施法,便得歡喜,無有悔心。是謂,比丘![*]此二人易為說法。是故,諸比丘!當學有信,亦當學布施,莫有慳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為=與【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 刀割=刀瘡【宋】【元】【明】 「刀割」,宋、元、明三本作「刀瘡」。 「刀瘡」,大正藏原為「刀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刀瘡」。 ⓒ (有)+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有此」。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政=正【宋】【元】【明】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也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應材施教,無信的人不適合說信法,慳貪的人不適合說施法。 相對地,若無信但無貪,可說施;若慳貪但有信,可說信。 有同學問:「要怎麼知道別人無信、慳貪呢?」可以觀察應對時的反應而略知一、二。 (一〇)[0600c29]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一一)[0601a10]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①。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II 4. 2. Duppaṭikāra. ??? ⓑ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 〔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於屎溺=屎尿【宋】【元】【明】 「於屎溺」,宋、元、明三本作「屎尿」。 「屎尿」,大正藏原為「於屎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屎尿」。 [註解]① 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無論怎麼善待這二人,都很難報答他們的恩惠。 [對應經典]
(一二)[0601a21]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槃特告弟朱利槃特曰:「若不能持戒者,還作白衣。」是時,朱利槃特聞此語已,便詣ⓐ祇洹精舍門外立而墮淚。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觀是朱利槃特比丘在門外立,而悲泣不能自勝。時,世尊從靜室起,如似經行至[*]祇洹精舍門外,告朱利槃特曰:「比丘!何故在此悲泣?」 朱利槃特報ⓒ曰:「世尊!兄見驅逐:『若不能持戒者,還作白衣,不須住此。』是故悲泣耳。」 世尊告曰:「比丘!勿懷畏怖,我成無上等正覺,不由卿兄槃特得道。」 爾時,世尊手執朱利槃特ⓓ詣靜室教使就坐,世尊復教使執掃ⓔ[打-丁+彗]:「汝誦此字,為字何等?」 是時,朱利槃特誦得掃,復忘[*][打-丁+彗];若誦得[*][打-丁+彗],復忘掃。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誦此掃[*][打-丁+彗]乃經數日。然此掃[*][打-丁+彗]復名除垢,朱利槃特復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淨也。」復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悔我?我今當思惟此義。」以思惟此義,復作是念:「今我身上亦有塵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彼復作是念:「縛結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打-丁+彗]掃此結縛。」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思惟五盛陰成者、敗者①:所謂此色、色習、色滅,是謂痛、想、行、識,成者、敗者。爾時,思惟此五盛陰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有,如實知之。尊者朱利槃特便成阿羅漢。已成阿羅漢,即從ⓗ坐起,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掃[*][打-丁+彗]。」 世尊告曰:「比丘!云何解之?」 朱利槃特報曰:「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如汝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結。」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而說此偈:
「今誦此已足, 如尊之所說;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餘。」 爾時,尊者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祇洹=祇桓【明】* 「祇洹」,明本作「祇桓」。 「祇桓」,大正藏原為「祇洹」,今依據明本改作「祇桓」。 ⓑ 觀是=觀見【宋】【元】【明】 「觀是」,宋、元、明三本作「觀見」。 「觀見」,大正藏原為「觀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觀見」。 ⓒ 曰=白【元】 「曰」,元本作「白」。 「白」,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元本改作「白」。 ⓓ (將)+詣【宋】【元】【明】 「詣」,宋、元、明三本作「將詣」。 大正藏無「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打-丁+彗]=篲【宋】*【元】*【明】* 「[打-丁+彗]」,宋、元、明三本作「篲」。 「篲」,大正藏原為「[打-丁+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篲」。 ⓕ 悔=誨【宋】【元】【明】 「悔」,宋、元、明三本作「誨」。 「誨」,大正藏原為「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誨」。 ⓖ 胎=復【宋】,=後【元】【明】 ????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註解]① 五盛陰成者、敗者: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的生起及滅去(的因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仍在《增壹阿含經》「二法」的部分,是哪二法?可能為煩惱、智慧這二法,即經文中說「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 經中佛陀的示現也提醒我們,每個人最適合契入佛法的機緣不一定相同,不應以片面觀感即認定他人無法修行。 (一三)[0601c02]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云何為二法?怨憎共會,此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恩愛別離,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不喜,不可敬待。 「比丘!ⓐ復有二法,世人所不棄。云何為二法?怨憎別離,世人ⓑ之所喜;恩愛集一處,甚可愛敬,世人ⓒ之所喜。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喜。 「我今說此怨憎共會、恩愛別離;復說怨憎別離、恩愛共會,有何義?有何緣?」 比丘報曰:「世尊諸法之ⓓ王,唯願世尊與我等說,諸比丘聞已,當共奉行。」 世尊告曰:「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諸比丘!此二法由愛興,由愛生,由愛成,由愛起;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校勘]ⓐ (當知)+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當知復」。 大正藏無「當知」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之=心【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王=主【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主」,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