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佛說長阿含第三分究羅檀頭經第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俱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至俱薩羅佉㝹婆提婆羅門村北,止宿尸舍婆林中。

時,有婆羅門名究羅檀頭,佉㝹婆提村,其村豐樂,人民熾盛,園觀浴池,樹木清涼,波斯匿王即封此村與究羅檀頭婆羅門,以為梵分。此婆羅門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占候吉凶、祭祀儀[*]禮,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廢。時,婆羅門欲設大祀,辦五百特牛、五百牸牛、五百特犢、五百牸犢、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供祀。

時,佉㝹婆提村諸婆羅門、長者、居士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從俱薩羅國人間遊行,至佉㝹婆提村北尸舍婆林止,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人,應往覲現,今我等寧可往共相見。」作此語已,即便相率,出佉㝹婆提村,隊隊[*]相隨,欲詣佛所。

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在高樓上,遙見眾人隊隊[*]相隨,顧問侍者:「彼諸人等,以何因緣隊隊[*]相隨?欲何所至?」

侍者白言:「我聞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俱薩羅國遊行人間,詣佉㝹婆提村北尸舍婆林中止,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此村諸婆羅門、長者、居士眾聚相隨,欲往問訊沙門瞿曇耳[*]。」

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即勅侍者:「汝速持我聲,往語諸人言:『卿等小住,須待我往,當共俱詣沙門瞿曇所。』」

時,彼侍者即承教命,往語諸人言:「且住!須我往到,當共俱詣沙門瞿曇所。」

諸人報使者言:「汝速還白婆羅門:『今正是時,宜共行也。』」

侍者還白,諸人已住,言:「今正是時,宜共行也。」時,婆羅門即便下樓,出中門立。

時,有餘婆羅門五百人在中門外坐,助究羅檀頭施設大祀,見究羅檀頭,皆悉起迎問言:「大婆羅門!欲何所至?」

報言:「我聞有沙門瞿曇釋種子出家成道,於俱薩羅國人間遊行,詣佉㝹婆提村北尸舍婆林,有大名稱,流聞天下,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人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具足,梵行清淨。如此真人,宜往覲現。諸婆羅門!我又聞瞿曇知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今我眾中先學舊識所不能知,我今欲大祭祀,牛羊已備,欲詣瞿曇問三種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得此祭祀法已,功德具足,名稱遠聞。」

時,五百婆羅門白究羅檀頭言:「大師勿往,所以者何?彼應來此,此不應往。大師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若成此法者,彼應來此,此不應詣彼。」

又言:「大師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盡能分別,世典幽微無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相吉凶、祭祀儀禮,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顏貌端正,得梵色像,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戒德增上,智慧成就,成就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所言柔和,辯才具足,義味清淨,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

「又大師為眾導首,弟子眾多,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常教授五百婆羅門,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四方學者皆來請受,問諸技術祭祀之法,皆能具答,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恭敬供養,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富有財寶,庫藏盈溢,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又大師智慧明達,所言通利,無有怯弱,成此法者,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大師若具足此十一法,彼應詣此,此不應詣彼。」

時,究羅檀頭言:「如是,如是,如汝等言。我實有此德,非不有也,汝當復聽我說,沙門瞿曇所成功德,我等應詣彼,彼不應來此。沙門瞿曇七世已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彼成此法者,我等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顏貌端正,出剎利種,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生尊貴家,出家為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此。又沙門瞿曇光明具足,種姓真正,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生財富家,有大威力,出家修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具賢聖戒,智慧成就,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善於言語,柔軟和雅,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為眾導師,弟子眾多,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永滅欲愛,無有卒暴,憂畏已除,衣毛不竪,歡喜和悅,人見稱善,善說行報,不毀餘道,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常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禮敬供養,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為沸伽羅娑羅婆羅門禮敬供養,亦為梵婆羅門、多利遮婆羅門、種德婆羅門、首伽摩納兜耶子恭敬供養,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為諸聲聞弟子之所宗奉禮敬供養,亦為諸天及諸鬼神之所恭敬,釋種、俱梨、冥寧、跋祇、末羅、蘇摩皆悉宗奉,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波斯匿王及瓶沙王受三歸五戒,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沸伽羅娑羅婆羅門等受三歸五戒,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弟子受三歸五戒,諸天、釋種、俱梨[*]等,皆受三歸五戒,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所遊行處,為一切人恭敬供養,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所至城郭村邑,無不傾動恭敬供養,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非人、鬼神不敢觸嬈,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其處人民皆見光明,聞天樂音,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所至之處,若欲去時,眾人戀慕,涕泣而送,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初出家時,父母宗親涕泣戀恨,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少壯出家,捨諸飾好、象馬、寶車、五欲、瓔珞,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捨轉輪王位,出家修道,若其在家,王四天下,統領民物,我等皆屬,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

「又沙門瞿曇明解梵法,能為人說,亦與梵天往返語言,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明解三種祭祀、十六祀具,我等宿舊所不能知,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三十二相皆悉具足,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又沙門瞿曇智慧通達,無有怯弱,成此法者,我應詣彼,彼不應來。彼瞿曇來至此佉㝹婆提村,於我為尊,又是貴客,宜往覲現。」

時,五百婆羅門白究羅檀頭言:「甚奇!甚特!彼之功德乃如是耶?若使瞿曇於諸德中成就一者,尚不應來,況今盡具?宜盡相率,共往問訊。」

究羅檀頭言:「欲行者,宜知是時。」

時,婆羅門即嚴駕寶車,與五百婆羅門及佉㝹婆提諸婆羅門長者、居士,前後圍遶,詣尸舍婆林,到已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已,一面坐。時,諸婆羅門、長者,居士,或有禮佛而坐者,或問訊而坐者,或有稱名而坐者,或有叉手向佛而坐者,或有默然而坐者。眾坐已定,究羅檀頭白佛言:「欲有所問,若有閑暇得見聽者,乃敢請問。」

佛言:「隨意所問。」

時,婆羅門白佛言:「我聞瞿曇明解三種祭祀及十六種祭具,我等先宿耆舊所不能知,我等今者欲為大祭祀,已辦五百特牛、五百牸牛、五百特犢、五百牸犢、五百羖羊、五百羯羊,欲以祭祀,今日故來,問三祭法及十六祭具,若得成此祀者,得大果報,名稱遠聞,天人所敬。」

爾時,世尊告究羅檀頭婆羅門曰:「汝今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婆羅門言:「唯然。瞿曇!願樂欲聞。」

爾時,佛告究羅檀頭曰:「乃往過去久遠世時,有剎利王,水澆頭種,欲設大祀,集婆羅門大臣而告之曰:『我今大有財寶具足,五欲自恣,年已朽邁,士眾強盛,無有怯弱,庫藏盈溢。今欲設大祀,汝等說祀法斯何所須?』時,彼大臣即白王言:『如是。大王!如王所言,國富兵強,庫藏盈溢。但諸民物多懷惡心,習諸非法,若於此時而為祀者,不成祀法,如遣盜逐盜,則不成使。大王!勿作是念言,此是我民,能伐能殺,能呵能止。諸近王者當給其所須,諸治生者當給其財寶,諸修田業者當給其牛犢、種子,使彼各各自營。王不逼迫於民,則民人安隱,養育子孫,共相娛樂。』」

佛告究羅檀頭:「時,王聞諸臣語已,諸親近者給其衣食,諸有商賈給其財寶,修農田者給牛、種子。是時人民各各自營,不相侵惱,養育子孫,共相娛樂。」

佛言:「時,王復召諸臣語言:『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諸人民,使無所乏,養育子孫,共相娛樂。我今欲設大祀,汝說祀法悉何所須?』諸臣白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說。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諸人民,使其無乏,養育子孫,共相娛樂。王欲祀者,可語宮內使知。』時,王即如臣言,入語宮內:『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多有財寶,欲設大祀。』時,諸夫人尋白王言:『如是,如是,如大王言。國富兵強,庫藏盈溢,多有珍寶,欲設大祀,今正是時。』王出報諸臣言:『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給諸人民,使其無乏,養育子孫,共相娛樂。今欲大祀,已語宮內,汝盡語我,斯須何物?』」

「時,諸大臣即白王言:『如是,如是,如王所說。欲設大祀,已語宮內,而未語太子、皇子、大臣、將士,王當語之。』時,王聞諸臣語已,即語太子、皇子、群臣、將士言:『我國富兵強,庫藏盈溢,欲設大祀。』時,太子、皇子及諸群臣、將士即白王言:『如是,如是,大王!今國富兵強,庫藏盈溢,欲設祀者,今正是時。』時,王復告大臣曰:『我國富兵強,多有財寶,欲設大祀。已語宮內、太子、皇子,乃至將士,今欲大祀,斯何所須?』諸臣白王:『如大王言,欲設祀者,今正是時。』王聞語已,即於城東起新堂舍,王入新舍,被鹿皮衣,以香酥油塗摩其身,又以鹿角戴之頭上,牛屎塗地,坐臥其上,及第一夫人、婆羅門、大臣,選一黃牸牛,一乳王食,一乳夫人食,一乳大臣食,一乳供養大眾,餘與犢子。時,王成就八法,大臣成就四法。」

「云何王成就八法?彼剎利王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所見輕毀,是為成就初法。彼王顏貌端正,剎利種族,是為二法。彼王戒德增盛,智慧具足,是為三法。彼王習種種技[*]術,乘象、馬車、刀矛、弓矢、戰鬪之法,無不具知,是為四法。彼王有大威力,攝諸小王,無不靡伏,是為五法。彼王善於言語,所說柔軟,義味具足,是為六法。彼王多有財寶,庫藏盈溢,是為七法。彼王智謀勇果,無復怯弱,是為八法。彼剎利種王,成此八法。」

「云何大臣成就四法?彼婆羅門大臣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所見輕毀,是為初法。復次,彼大臣異學三部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皆能分別,世典幽微靡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儀禮,是為二法。復次,大臣善於言語,所說柔和,義味具足,是為三法。復次,大臣智謀勇果,無有怯弱,凡祭祀法無不解知,是為四法。時,彼王成就八法,婆羅門大臣成就四法,彼王有四援助、三祭祀法、十六祀具。」

「時,婆羅門大臣於彼新舍,以十六事開解王意,除王疑想。云何十六?大臣白王,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為大祀,而七世以來父母不正,常為他人所見輕毀。』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之所輕毀。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為大祀,而顏貌醜陋,非剎利種。』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顏貌端正,剎利種族。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為大祀,而無增上戒,智慧不具。』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戒德增上,智慧具足。或有人言:『今剎利王欲為大祀,而不善諸術,乘象、馬車、種種兵法不能解知。』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善諸技術,戰陣兵法,無不解知。或有人言:『王欲為大祀,而無大威力攝諸小王。』設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有大威力,攝諸小王。」

「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不善於言語,所說麤獷,義味不具。』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善於言語,所說柔軟,義味具足。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無多財寶。』設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庫藏盈溢,多有財寶。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無智謀,志意怯弱。』設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智謀勇果,無有怯弱。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語宮內。』設有是語,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語宮內。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不語太子、皇子。』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語太子、皇子。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語群臣。』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大祀,先語群臣。或有人言:『王欲大祀,不語將士。』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王欲祭祀,先語將士。」

「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婆羅門大臣七世以來父母不正,常為他人之所輕毀。』設有是語,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七世以來父母真正,不為他人所見輕毀。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於異學三部諷誦不利,種種經書不能分別,世典幽微亦不綜練,不能善於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儀禮。』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三部異典諷誦通利,種種經書皆能分別,世典幽微不綜練,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察吉凶、祭祀儀禮。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不善言語,所說麤獷,義味不具。』設有此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善言語,所說柔和,義味具足。或有人言:『王欲大祀,而大臣智謀不具,志意怯弱,不解祀法。』設有是言,不能污王,所以者何?我智謀勇果,無有怯弱,凡祭祀法,無不解知。」

佛告究羅檀頭:「彼王於十六處有疑,而彼大臣以十六事開解王意。」

佛言:「時,大臣於彼新舍,以十事行示、教、利、喜於王。云何為十?大臣言:『王祭祀時,諸有殺生、不殺生來集會者,平等施與,若有殺生而來者,亦施與,彼自當知,不殺而來者,亦施與,為是故施,如是心施。若復有偷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來在會者,亦施與,彼自當知,若有不盜,乃至正見來者,亦施與,為是故施,如是心施。』」

佛告婆羅門:「彼大臣以此十行示、教、利、喜。」

又告婆羅門:「時,彼剎利王於彼新舍生三悔心,大臣滅之。云何為三?王生悔言:『我今大祀,已為大祀、當為大祀、今為大祀,多損財寶,起此三心,而懷悔恨。』大臣語言:『王已為大祀,已施、當施、今施,於此福祀不宜生悔。』是為王入新舍生三悔心,大臣滅之。」

佛告婆羅門:「爾時,剎利王水澆頭種,以十五日月滿時出彼新舍,於舍前露地大火𧂐,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與,與。』時,彼王夫人聞王以十五日月滿時出彼新舍,於舍前然大火𧂐,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與,與。』彼夫人、婇女多持財寶,來詣王所,而白王言:『此諸雜寶,助王為祀。』婆羅門!彼王告夫人、婇女言:『止!止!汝便為供養已,我自大有財寶,足以祭祀。』諸夫人、婇女自生念言:『我等不宜將此寶物還於宮中,若王於東方設大祀時,當用佐助。』婆羅門!其後王於東方設大祀時,夫人、婇女即以此寶物助設大祀。」

「時,太子、皇子聞王十五日月滿時出新舍,於舍前然大火𧂐,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與,與。』彼太子、皇子多持財寶,來詣王所,白王言:『以此寶物,助王大祀。』王言:『止!止!汝便為供養已,我自大有財寶,足已祭祀。』諸太子、皇子自生念言:『我等不宜持此寶物還也,王若於南方設大祀者,當以佐助。』如是大臣持寶物來:『願已助王祭祀西方。』將士持寶物來:『願已助王祭祀北方。』」

佛告婆羅門:「彼王大祭祀時,不殺牛、羊及諸眾生,唯用酥、乳、麻油、蜜、黑蜜、石蜜,以為祭祀。」

佛告婆羅門:「彼剎利王為大祀時,初喜、中喜,後亦喜,此為成辦祭祀之法。」

佛告婆羅門:「彼剎利王為大祀已,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為道,修四無量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時,王夫人為大施已,亦復除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四梵行,身壞命終,生梵天上。婆羅門大臣教王四方祭祀已,亦為大施,然後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四梵行,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佛告婆羅門:「時,王為三祭祀法、十六祀具,而成大祀,於汝意云何?」

時,究羅檀頭聞佛言已,默然不對。時,五百婆羅門語究羅檀頭言:「沙門瞿曇所言微妙,大師何故默然不答?」

究羅檀頭答言:「沙門瞿曇所說微妙,我非不然可,所以默然者。自思惟耳,沙門瞿曇說此事,不言從他聞,我默思惟:『沙門瞿曇將無是彼剎利王耶?或是彼婆羅門大臣耶?』」

爾時,世尊告究羅檀頭曰:「善哉,善哉,汝觀如來,正得其宜。是時,剎利王為大祀者,豈異人乎?勿造斯觀,即吾身是也,我於爾時極大施惠。」

究羅檀頭白佛言:「齊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得大果報,復有勝者耶?」

佛言:「有。」

問曰:「何者是?」

供養眾僧佛言:「於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養眾僧,使不斷者,功德勝彼。」

又問:「於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養眾僧使不斷者,為此功德最勝,復有勝者耶?」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供養四方僧佛言:「若以三祭祀及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者,不如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此施最勝。」

又問:「為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并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為此福最勝,復有勝者耶?」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三歸依佛言:「若為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不如起歡喜心,口自發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此福最勝。」

又問:「齊此三歸,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受持五戒佛言:「若以歡喜心受、行五戒,盡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此福最勝。」

又問:「齊此三祀,至於五戒,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慈心念眾佛言:「若能以慈心念一切眾生,如𣪬牛乳頃,其福最勝。」

又問:「齊此三祀,至於慈心,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佛言:「有。」

又問:「何者是?」

出家修道、遠塵離垢佛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有人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眾德悉備,乃至具足三明,滅諸癡冥,具足慧明,所以者何?以不放逸、樂閑靜故,此福最勝。」

究羅檀頭又白佛言:「瞿曇!我為祭祀,具諸牛羊各五百頭,今盡放捨,任其自遊隨逐水草。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以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時,婆羅門見佛默然受請已,即起禮佛,繞三匝而去,還家供辦種種餚饍。明日時到,爾時,世尊著衣持鉢,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婆羅門舍,就座而坐。時婆羅門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去鉢,行澡水畢,佛為婆羅門而作曰:

「祭祀火為上,  諷誦讀為上,
 人中王為上,  眾流海為上,
 星中月為上,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諸有所生物,
 天及世間人,  唯佛為最上,
 欲求大福者,  當供養三寶。」

爾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即取一小座於佛前坐。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上漏為礙,出要為上,分布顯示諸清淨行。爾時,世尊觀彼婆羅門志意柔軟,陰蓋輕微,易可調伏,如諸佛常法,為說苦聖諦,分別顯示,說集聖諦、集滅聖諦、出要聖諦。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即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疊,易為受色,檀頭婆羅門亦復如是,見法得法,獲果定住,不由他信,得無所畏,而白佛言:「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聖眾,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重白佛言:「唯願世尊更受我七日請。」爾時,世尊默然受之。時,婆羅門即於七日中,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過七日已,世尊遊行人間。

佛去未久,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得病命終。時,眾多比丘聞究羅檀頭供養佛七日,佛去未久,得病命終,各自念言:「彼人命終,當何所?」時,諸比丘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而白佛言:「彼究羅檀頭今者命終,當生何所?」

佛告諸比丘:「彼人淨修梵行,法法成就,亦不於法有所觸嬈,以斷五下分結,於彼現涅槃,不來此世。」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五

[校勘]

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佉㝹婆提」,巴利本作 Khānumata。

「占」,大正藏原為「瞻」,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占」。[*]

宋、元二本無「門」字。

「舍婆林」,大正藏原為「舍林」,宋本作「舍婆村」,元、明二本作「舍婆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舍婆林」。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住」,元本作「往」。

「林」,宋本作「村」。

「識」,宋本作「諳」。

「柔和」,宋、元、明三本作「和軟」。

「技」,宋、聖二本作「伎」。[*]

「人見」,大正藏原為「見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見」。

「梨」,明本作「利」。[*]

「戒」,宋本作「戒供敬」,元、明二本作「戒不敬」。

大正藏無「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皆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林」,宋本作「村」。

「暇」,元本作「假」。

「故」,大正藏原為「顧」,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故」。

「斯」,明本作「所」。

「大」,元、明二本作「火」。

「矛」,大正藏原為「牟」,明本作「矛」,聖本作「鉾」,今依據明本改作「矛」。

「而」,宋本作「無」。

大正藏在「我」字之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祭」,元本作「察」。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惠」,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惠」。

「為三祭」,元、明二本作「三祭為」。

「耶」,聖本作「不耶」。

大正藏在「盡」字之後有一「形」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𣪬」,大正藏原為「搆」,今依據明本改作「𣪬」。

宋、元、明三本無「乳」字。

「明」,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明」。

「已」,大正藏原為「巳」,今依據經文意義改作「已」。

「讀」,大正藏原為「詩」,今依據宋、元、明、明嘉興藏四本改作「讀」。

「寶」,宋、元、明三本作「佛」。

「苦聖諦」,大正藏原為「苦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苦聖諦」。

「㲲」,大正藏原為「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㲲」,聖本作「諸法法眼生譬如新衣」。

「色」,大正藏原為「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色」。

「檀頭」,聖本作「彼」。

「各」,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各」。

大正藏無「而白佛言」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般」字。

聖本無「佛說」二字。

聖本在「五」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俱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拘薩羅」、「居薩羅」。

尸舍婆: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申恕」、「身恕」、「尸攝惒」。

特牛:公牛。

牸牛:母牛。「牸」讀音同「子」。

特犢:小公牛。「犢」讀音同「獨」,幼牛。

羖羊:雄山羊。「羖」讀音同「股」。

羯羊:被閹割過的羊。

導首:領導。又作導師。

宗親:同宗族的親屬,也稱為「族親」。

水澆頭種:新國王即位時,舉行灌頂之禮,將水澆灌於頭上,意指王族。

朽邁:衰老。

民物:人民。

近王者:接近國王的人,指王室或朝廷中的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王事上」。

酥油:從牛奶提煉出來的脂肪。可供作食品或油燈燃料。

靡伏:順服。「靡」是順勢倒下的意思。如:「所向披靡」。

三祭祀法:三種祭祀的方法。按:經文沒有清楚界定是哪三種,有不同的解法。第一種解法是平等施(布施給有、無德性的人)、無罪施(不殺眾生)、歡喜施(初喜、中喜,後亦喜)。第二種解法是以王成就八法、婆羅門大臣成就四法、彼王有四援助,這三大類稱為三種。第三種解法是不在過去、現在、未來因祭祀耗費財寶而後悔。

開解:開導勸解。

增上戒:崇高的、有助益的戒律。

兵法:練兵和作戰的方法、策略,如同今日的軍事學。

三部異典:印度教的三部經典。通常指《吠陀經》、《奧義書》、《薄伽梵歌》。

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然:同「燃」。

𧂐:堆積的燃料。「𧂐」通「積」字。

婇女:宮女。

佐助:輔助;幫助。

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然可:同意。

異人:別人。

并:通「並」。

招提僧:遊化四方的僧人。

𣪬:取牛羊乳。讀音同「構」。「𣪬牛乳頃」是如同擠牛奶很短的時間。//參考:https://www.cbeta.org/revised_research.php?notekey=T01.0100c18.13

不放逸:不怠惰。

餚饍:美食。「餚」讀音同「姚」。

頌:詩頌。梵語「偈陀」中譯為「頌」,合併稱為「偈頌」。

不由他信,得無所畏:不是因為他人而相信,信受佛法而沒有任何畏懼。

頭面禮足:五體(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受禮者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顯正而破邪

《雜阿含經》卷四十六1234經,波斯匿王以上千隻公牛作祭祀的大會,即《雜阿含經》卷四第93經提到的「邪盛大會」。第93經提到若對祭祀大會上殺傷眾生,則反而是造作罪業。《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二〈利益存亡品7〉也說道:「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CBETA, T13, no. 412, p. 784, a17-20)

然而本經中佛陀並沒有指責究羅檀頭婆羅門,而是說明淨信三寶及慈心的功德遠遠大於祭祀大會。供養眾僧→供養四方僧(心量更大)→歸依三寶→受持五戒→慈心護眾→出家修行具足三明。

《雜阿含經》第93經中佛陀也沒有責備長身婆羅門,而是客觀地分析善業與惡業,究羅檀頭婆羅門知道了善惡業的差別,有了智慧,就不再作殺生祭祀的愚行了。佛陀的應對,也是顯正自然破邪的好例子。

  • 平等布施

本經提到國王布施時,不因對方是否犯戒,都平等布施,例如:「王祭祀時,諸有殺生、不殺生來集會者,平等施與,若有殺生而來者,亦施與,彼自當知,不殺而來者,亦施與,為是故施,如是心施。」

這個原理可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經 瞿曇彌經:「或有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或有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CBETA 2023.Q3, T01, no. 26, p. 722b28-c2)

如果布施者的心清淨,為了利益他人而布施,縱使對方是壞人也布施給他,因為壞人也需要吃飯、也要維生,則這個布施是清淨的。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布施者是為了想要自己獲得布施的「功德」而布施給壞人,那麼布施者的心不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只想利益自己,是不清淨的,就不是平等施,而是基於愚癡、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了。舉個極端的例子,若在有人準備持刀搶劫時,為了自己要「平等施」的功德而布施給他刀具,這樣的布施害人造作惡業,自然不清淨、不平等。

  • 布施不後悔

c.f. http://buddhaspace.org/post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73&hotmode=0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三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9/07 16:5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97319126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