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難品第四十

導讀

(一)[0747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聞不知說法時節。比丘當知,有八不聞時節,人不得修行。云何為八?若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之所行,然此眾生在地獄中,不聞不睹,是謂初一難也。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畜生中,不聞不睹,是謂第二之難。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說法教,然此眾生在餓鬼中,不聞不睹,是謂此第三之難[*]也。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長壽天上,不聞不睹,是謂第四之難[*]也。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邊地生,誹謗賢聖,造諸邪業,是謂第五之難。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生於中國,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復不別善惡之法,是謂第六之難[*]也。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在於中國,雖復六情完具,無所缺漏,然彼眾生心識邪見:無人、無施、亦無受者,亦無善惡之報,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得阿羅漢者,自身作證而自遊樂,是謂第七之難[*]也。

「復次,如來不出現世,亦復不說法使至涅槃者,又此眾生生在中國,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聰明高才,聞法則解,修行正見: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第八之難。非梵行所修行,是謂,比丘!有此八難,非梵行所修行。

「於是,比丘!有一時節法,梵行人所修行。云何為一?於是,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國,世智辯聰,觸物皆明,修行正見,亦能分別善惡之法,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八難非一類,  令人不得道,
 如今現在前,  世間不可遇。
 亦當學正法,  亦莫失是處,
 追憶過去等,  便生地獄中。
 於是斷無欲,  思惟於正法,
 久存於世間,  而無斷滅時。
 於是斷無欲,  思惟於正法,
 永斷生死原,  久存於世間。
 以得於人身,  分別正真法,
 諸不得果者,  必遊八難處。
 今說有八難,  佛法之要行,
 一難猶尚劇,  如板浮大海。
 雖當離一難,  然可有此理,
 設離一四諦,  永離於正道。
 是故當專心,  思惟於妙理,
 至誠聽正法,  便得無為處。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遠離八難之處,莫願其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六=五【聖】*

  「六」,聖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聖本改作「五」。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二〕-【聖】

  聖本無「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之〕-【宋】【元】【聖】

  宋、元、聖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聖三本刪去。

一=八法初【宋】【元】,一+(八法初)【明】

  ????

~A. VIII. 29. Akkhaṇa.,[No. 26(124)]

  ????

說法=而說【元】

  「說法」,元本作「而說」。
  「而說」,大正藏原為「說法」,今依據元本改作「而說」。

時=之【宋】

  「時」,宋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本改作「之」。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而)+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而不」。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行+(人)【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浮大=孔浮【宋】【元】【明】

  「浮大」,宋、元、明三本作「孔浮」。
  「孔浮」,大正藏原為「浮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孔浮」。

道=導【宋】

  「道」,宋本作「導」。
  「導」,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宋本改作「導」。

[註解]

中國:文化的中心,指佛陀遊行教化的地區。

[對應經典]

 

(二)[0747c0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大地獄。云何為八?一者還活地獄,二者黑繩地獄,三者等害地獄,四者涕哭地獄,五者大[*]涕哭地獄,六者阿鼻地獄,七者炎地獄,八者大炎地獄如是,比丘!八大地獄。」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還活及黑繩,  等害二[*]涕哭,
 五逆阿鼻獄,  炎大炎地獄。
 此名八地獄,  其中不可處,
 皆由惡行本,  十六隔子圍。
 然彼鐵獄上,  為火之所燒,
 遍一由旬內,  熾火極熱盛。
 四城四門戶,  其間甚平整,
 又以鐵作城,  鐵板覆其上。

「斯由眾生罪報之緣,令彼眾生受苦無量,肉血消盡,唯有骨存。以何等故,名為還活地獄?復有彼眾生形體挺直,亦不動搖,為苦所逼,不能移轉,形體以無肉血。是時,眾生自相謂言:『眾生還活,還活。』是時,彼眾生便自還活。以此因緣,故名為還活地獄。

「復以何因,名為黑繩地獄?然彼眾生形體筋脈皆化為繩,以鋸鋸身,故名為黑繩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等害地獄?是時,彼眾生集在一處,而梟其首,尋復還生。由此因緣,名為等害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涕哭地獄?然彼眾生善本斷滅,無毛髮遺餘在;在彼地獄中,受惱無量,於中稱怨喚呼,聲不斷絕。由此因緣,名為[*]涕哭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涕哭地獄?然彼眾生在地獄中,受無量苦痛,不可稱計;於中喚呼、椎胸、自摑,同聲唱㘁。由此因緣,名為大[*]涕哭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阿鼻地獄?然眾生之類殺害父母,壞佛偷婆,鬥亂眾僧,習邪倒見,與邪見共相應,一切不可療治。以是之故,名為阿鼻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炎地獄?然眾生[*]之類在彼獄中,形體煙出,皆融爛,故名為炎地獄。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炎地獄?然彼眾生在此獄中,都不見罪人之遺餘。是謂,比丘!由此因緣,名為八大地獄。

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其名優鉢地獄、鉢頭地獄、拘牟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未曾有地獄、永無地獄、愚惑地獄、縮聚地獄、刀山地獄、湯火地獄、火山地獄、灰河地獄、荊棘地獄、沸屎地獄、劍樹地獄、熱鐵丸地獄。如是比十六隔子不可稱量,使彼眾生,生地獄中。

「彼或有眾生毀正見者,誹謗正法而遠離之,命終之後皆生還活地獄中。諸有眾生好喜殺生,便生黑繩地獄中。其有眾生屠殺牛、羊及種種類,命終之後生等害地獄中。其有眾生不與取,竊他物者,便生[*]涕哭地獄中。其有眾生常喜淫泆,有復妄語,命終之後生大[*]涕哭地獄中。其有眾生殺害父母,破壞神寺,鬥亂聖眾,誹謗聖人,習倒邪見,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中。其有眾生,此間聞語,復傳來至彼,設彼間聞,復傳來至此,求人方便,彼人命終之後生炎地獄中。其有眾生鬥亂彼此,貪著他物,興起慳疾,意懷猶豫,命終之後生大炎地獄中。其有眾生造諸雜業,命終之後生十六隔子中。

「是時,獄卒役彼眾生,苦痛難量;或斷手,或[*]斷腳,或斷手腳;或截鼻,或斷耳,或斷耳鼻;或取材木押之,或以草著其腹,或取髮懸之,或剝其皮,割其肉,或分為二分,或還縫合之,或取五[則>刖]之,或取火側炙之,或融鐵灑之,或五之,或長其身,或以利斧而梟其首,尋復還生。要當人中罪畢,然後乃生。是時,獄卒取彼眾生,大椎碎其形體,或取脊脈剝之,驅逐使上劍樹,復驅使使下;是時,有鐵[口*(隹/乃)]烏尋復食之,復取五繫之,不得動轉,尋復舉著大湯中,加以鐵叉而害其身,風吹其身,復還生如故。是時,獄卒復使眾生上刀山、火山不令停住,其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人中所作罪畢,然後乃出。

「是時,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復求入熱灰地獄中受苦無量,復從中出,入逆刺地獄,其中風吹痛不可計,復從中出,入熱屎地獄中。是時,熱屎地獄中有濡細虫,噉彼骨肉。是時,眾生不堪受苦痛,復移至劍樹地獄,傷壞形體,痛不可忍。

「是時,獄卒語彼眾生曰:『汝等為從何來?』是時罪人報曰:『我曹亦復不知為從何來?』又問:『為從何去?』報曰:『亦復不知當何所至?』又問:『今欲求何等?』報曰:『吾等極患飢渴。』是時,獄卒以熱鐵丸著彼罪人口中,燒爛身體,痛不可堪,要當畢其罪本,然後乃命終。是時,罪人復還歷經爾許地獄,於中受苦數千萬歲,然後乃出。

「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是念:『諸有眾生身、口、意行惡,盡當受如是之罪;諸有眾生身、口、意行善者,如是之比皆當生光音天。』」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常歡喜,  如彼光音天,
 智者常懷懼,  猶如處地獄。

「是時比丘,聞閻羅王作是教令:『我今何日當滅昔所作罪,於此命終得受人形,生中國之中,與善知識共會,父母篤信佛法,於如來眾中得出家學道,於現法中得盡有漏成無漏。我今重苦汝,勤加用意,去離難處,得生中國,與善知識相遇,得修梵行,所願成果不失本誓。』是故,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離八大地獄及十六隔子者,當求方便,修八正道。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涕=啼【宋】*【元】*【明】*

  「涕」,宋、元、明三本作「啼」。
  「啼」,大正藏原為「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啼」。

如是=是謂【宋】【元】【明】【聖】

  「如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是謂」。
  「是謂」,大正藏原為「如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謂」。

熱=赫【宋】【元】【明】

  「熱」,宋、元、明三本作「赫」。
  「赫」,大正藏原為「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赫」。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復有=又【宋】【元】【明】

  「復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復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能=得【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得」。
  「得」,大正藏原為「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還活〕-【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還活」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還活」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因+(緣)【宋】【元】【明】

  「因」,宋、元、明三本作「因緣」。
  大正藏無「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繩=綖【宋】

  「繩」,宋本作「綖」。
  「綖」,大正藏原為「繩」,今依據宋本改作「綖」。

名+(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有)【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椎=推【聖】

  「椎」,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椎」,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切=劫【宋】【元】【明】【聖】

  「切」,宋、元、明、聖四本作「劫」。
  「劫」,大正藏原為「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劫」。

皆+(悉)【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大正藏無「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故名大燄地獄)+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故名大燄地獄是」。
  大正藏無「故名大燄地獄」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然八地獄)+一【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然八地獄一」。
  大正藏無「然八地獄」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鉢地獄=憂【聖】

  「優鉢地獄」,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鉢地獄」,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火=灰【宋】【元】【明】【聖】

  「火」,宋、元、明、聖四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灰」。

比=此【明】

  「比」,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比」,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身壞命終)+生【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身壞命終生」。
  大正藏無「身壞命終」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泆=逸【宋】

  「泆」,宋本作「逸」。
  「逸」,大正藏原為「泆」,今依據宋本改作「逸」。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復傳來=傳使【宋】【元】【明】

  「復傳來」,宋、元、明三本作「傳使」。
  「傳使」,大正藏原為「復傳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傳使」。

疾=嫉【宋】【元】【明】【聖】

  「疾」,宋、元、明、聖四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嫉」。

子+(之)【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子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斷+(其)【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斷其」。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或截…耳〕六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或截…耳」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或截…耳」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斷=截【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截」。
  「截」,大正藏原為「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截」。

押=壓【宋】【元】【明】

  「押」,宋、元、明三本作「壓」。
  「壓」,大正藏原為「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壓」。

(或)+割【宋】【元】【明】

  「割」,宋、元、明三本作「或割」。
  大正藏無「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磔=搩【宋】【元】【明】【聖】

  「磔」,宋、元、明、聖四本作「搩」。
  「搩」,大正藏原為「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搩」。

長=張【宋】【元】【明】

  「長」,宋、元、明三本作「張」。
  「張」,大正藏原為「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張」。

(所作)+罪【宋】【元】【明】

  「罪」,宋、元、明三本作「所作罪」。
  大正藏無「所作」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生=出【宋】【元】【明】【聖】

  「生」,宋、元、明、聖四本作「出」。
  「出」,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椎=搥【宋】【元】,=槌【明】,=推【聖】

  ????

(又)+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又復」。
  大正藏無「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驅逐使上劍樹〕-【聖】

  聖本無「驅逐使上劍樹」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驅逐使上劍樹」六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使〕-【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口*(隹/乃)]=觜【宋】【元】【明】

  「[口*(隹/乃)]」,宋、元、明三本作「觜」。
  「觜」,大正藏原為「[口*(隹/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觜」。

[鳥>烏]=鳥【明】

  「[鳥>烏]」,明本作「鳥」。
  「鳥」,大正藏原為「[鳥>烏]」,今依據明本改作「鳥」。

鑊=濩【聖】

  「鑊」,聖本作「濩」。
  「濩」,大正藏原為「鑊」,今依據聖本改作「濩」。

刀山火=大刀【聖】

  「刀山火」,聖本作「大刀」。
  「大刀」,大正藏原為「刀山火」,今依據聖本改作「大刀」。

其=於【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計=量【宋】【元】【明】

  「計」,宋、元、明三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量」。

苦=痛【宋】【元】【明】【聖】

  「苦」,宋、元、明、聖四本作「痛」。
  「痛」,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痛」。

復=從【元】

  「復」,元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元本改作「從」。

刺=剌【宋】【元】【明】

  「刺」,宋、元、明三本作「剌」。
  「剌」,大正藏原為「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剌」。

濡=軟【宋】【元】【明】

  「濡」,宋、元、明三本作「軟」。
  「軟」,大正藏原為「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軟」。

歷經=經諸【聖】,〔歷〕-【宋】【元】【明】

  ????

常=先【聖】

  「常」,聖本作「先」。
  「先」,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聖本改作「先」。

比丘=罪人【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罪人」。
  「罪人」,大正藏原為「比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罪人」。

中國之中=在中國【宋】【元】【明】

  「中國之中」,宋、元、明三本作「在中國」。
  「在中國」,大正藏原為「中國之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中國」。

苦=告【宋】【元】【明】【聖】

  「苦」,宋、元、明、聖四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告」。

〔難〕-【宋】

  宋本無「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難」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還活地獄:即「等活地獄」。此地獄眾生受苦而死,旋即再復活再受苦。(八大地獄條目應與雜阿含#1244整合之)

黑繩地獄:此獄眾生先以黑繩秤量肢體,然後斬鋸,故稱黑繩。

等害地獄:此獄眾生被集中起來,集體被砍掉頭,然後再復活,因此叫等害地獄。

涕哭地獄:此獄眾生善根斷滅,無一絲一毫善根存留,於此獄中受苦無量,逼於眾苦,啼哭不斷,因此叫啼哭地獄。

大涕哭地獄:此獄眾生比涕哭地獄更痛苦,於中呼喊,捶胸,嚎叫,因此叫大涕哭地獄。

阿鼻地獄:即「無間地獄」。無間有五義:(一)趣果無間。(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

炎地獄:此獄眾生火隨身起,炎熾周圍,苦熱難堪,故名炎地獄。

大炎地獄:大炎地獄溫度比炎地獄還高,眾生於此間身心內外都燃燒,燒到不見屍骨,但卻不死並繼續受苦。又譯為「大炎」。

隔子:八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磔:音「折」。分裂肢體的酷刑。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八難處:不得遇佛、不聞正法的八種障難:在地獄難,在餓鬼難,在畜牲難,在長壽天難,在邊地之鬱單越(北俱盧洲)難,盲聾瘖難,世智辯聰難,生在佛前佛後難。

[對應經典]

 

(三)[0748c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㮈祇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遊化

是時,世尊還顧觀毘舍離城,尋時便說此偈:

「今觀毘舍離,  更後不復睹,
 亦復更不入,  於是當別去。」

是時,毘舍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

世尊告曰:「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以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爾時,世尊欲使毘舍離城人民還歸,即化作大坑,如來將諸比丘眾在彼岸,國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時,世尊即擲己鉢在虛空中與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養此鉢,亦當供養高才法師,長夜之中獲福無量。」是時,世尊與彼鉢已,即時詣拘尸那竭國。

是時,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力士集在一處,各作此論:「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後命終之時,名稱遠布,子孫共傳:『昔日拘尸那竭力士勢及。』」斯須,復作是念:「當造立何功德?爾時,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我等當共豎之。」盡其筋力,欲得豎立,而不剋獲,亦不動搖,何況能舉乎?是時,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諸童子,欲何所施為?」

時,諸童子白佛言:「我向者各作此論,欲移此石,使世世稱傳其名。施功已來,乃經七日,然不能令此石移轉。」

佛告諸童子:「卿等欲使如來豎此石乎?」

童子報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安此石。」

是時,世尊以右手摩此石,舉著左手中,擲著虛空中。是時,彼石乃至梵天上。

是時,拘尸那竭力士不見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見。」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時當來閻浮利地上。」

世尊告曰:「我今當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設復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閻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來威神所感,正爾當還。」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彼石尋時還來,虛空之中雨諸天華若干百種。

是時,彼童子五百餘人遙見石來,各各馳散,不安本處。佛告童子:「勿懷恐懼,如來自當知時。」

爾時,世尊舒左手[搖>遙]接彼石,著右手中而豎之。是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變震動,虛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種種憂鉢蓮華。是時,五百童子皆嘆未曾有:「甚奇!甚特!如來威神實不可及,此石今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處之。」

是時,五百童子白佛言:「如來以何力移動此石,為神足之力,為用智慧[*]之力安處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復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諸童子白佛:「不審如來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當知,十駱駝[*]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羅勒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力并迦羅勒象力,不如一鳩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駱駝、一凡象力,乃至鳩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復計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復計諸象之力,復不如一優鉢象力[*]也;復計爾許象[*]之力,復不如一鉢頭摩象力[*]也;復計爾許象力,復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復取計挍,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摩呵那極之力;復計挍之,復不如一那羅延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轉輪聖王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阿維越致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補處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道樹下坐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如來父母遺體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爾時,五百童子復白世尊言:「如來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連,神足之中最為第一。爾時,共遊在毘羅若竹園村中。爾時,國土至儉,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學士乞求難得,聖眾羸瘦,氣力虛竭;又復村中生民之類,皆懷飢色,無復聊賴。是時,大目[*]犍連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毘羅若極為飢儉,乞求無處,生民困悴,無復生路。我亦躬從如來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極為香美。」唯願世尊聽許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噉之,又使聖眾得充氣力。』

顧念眾生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我爾時告目連曰:『諸地中蠕動之虫,欲安處何所?』目連白言:『當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動之虫各安其所。』我爾時復告目連曰:『汝當有何心識欲反此地?』目連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猶如力人反一樹葉而無疑難[*]也。』我爾時復語目連曰:『止!止!目連!不須反此地肥。所以然者,眾生睹此當懷恐怖,衣毛皆豎,諸佛神寺亦當毀壞。』是時,目連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許聖眾詣鬱單乞食!』

顧念後世比丘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佛告目連:『此大眾中無神足者,當云何詣彼乞食?』目連白佛言:『其無神足者,我當接詣彼土。』佛告目連:『止!止!目連!何須聖眾詣彼乞食。所以然者,將來之世亦當如是飢儉,乞求難得,人無顏色。爾時,諸長者婆羅門當語比丘言:「汝等何不詣鬱單越乞食?昔日釋種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饑儉,皆共詣鬱單曰乞食,而自存濟;今日釋迦弟子無有神足,亦無威神沙門之行。」便輕易比丘,使彼長者居士,普懷憍慢之心,受罪無量。目連當知,以此因緣,諸比丘眾不宜盡往詣彼乞食。』

「諸童子當知,目連神足其德如是。計目連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諸童子白佛言:「如來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為第一,如大海水縱橫八萬四千由旬,水滿其中;又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今取較之,以四大海水為墨,以須彌山為樹皮,現閻浮地草木作筆,復使三千大千剎土人民盡能書,欲寫舍利弗比丘智慧之業,然童子當知,四大海水墨、筆、人之漸漸命終,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盡。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計此舍利弗比丘遍滿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欲比如來之智慧,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時,童子復白佛言:「頗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無常力強過神通力和智慧力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諸力之上。何者是?所謂無常力是。今日如來夜半在雙樹間,為無常力所牽,當取滅度。」

爾時,諸童子咸共墮淚:「如來取滅度何其速哉,世喪眼目。」

爾時,君茶羅繫頭比丘尼是婆羅陀長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聞世尊取滅度不久,然日數已盡,今宜可往至世尊所親覲問訊。」是時,彼比丘尼即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遙見如來徑將諸比丘眾及五百童子,欲詣雙樹間。

爾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聞世尊取滅度將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來取滅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學道,又不果所願。然世尊捨我滅度,唯願說微妙之法,使果其願。」

世尊告曰:「汝今當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復白佛言:「實苦,世尊!實苦,如來!」

世尊告曰:「汝觀何等義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如是,世尊!我觀此義已,故言謂苦。」

是時,比丘尼思惟義已,即於座上得三達智。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見世尊取滅度,唯願聽許先取滅度。」是時,世尊默然可之。

是時,比丘尼即從[*]座起,禮世尊足,尋於佛前,身飛虛空,作十八變:或行、或坐、或復經行,身放煙火,踊沒自由無所觸礙,或出水火,遍滿空中。是時,比丘尼作無央數之變已,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當取滅度之日,八萬天子得法眼清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謂君[*]茶羅比丘尼是也。」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使頭北首。」

對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訖,使頭北首,宜知是時。」

即時,世尊往彼樹間,就所敷[*]座。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有何因緣,如來敷[*]座言頭北向?」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佛法當在北天竺,以此因緣故,使敷座北向。」

是時,世尊分別三衣。爾時阿難白佛:「以何等故,如來今日分別三衣?」

佛告阿難:「我以當來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別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別衣爾。」

是時,世尊須臾之頃,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爾時,阿難復白佛言:「復以何因緣,如來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時長處地獄,吞熱鐵丸;或食草木,長此四大;或作騾、驢、駱駝、象、馬、豬、羊;或作餓鬼,長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來,以根力覺道成如來身。』由此因緣故,口出五色光[*]爾。」

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光勝於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度,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之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緣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故,出斯光明[*]爾。」

是時,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疊,右脅著地,腳腳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今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是時,世尊知而告諸比丘曰:「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世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人民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喜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當云何與女人從事?然今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家家乞食,福度眾生。」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設相見莫與共語,設共語者,當專心意。」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於八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校勘]

cf. D. 18. Mahāparinibbāna. IVV.,[Nos. 135, 136. cf. No. 1(2)].

  ????

㮈祇=柰氏【宋】【元】【明】【聖】

  「㮈祇」,宋、元、明、聖四本作「柰氏」。
  「柰氏」,大正藏原為「㮈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柰氏」。

(此)+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此四」。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與【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與」。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於)+彼【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於彼」。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力〕-【聖】

  聖本無「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之乎」。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即)+白【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即白」。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令=使【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右=左【明】

  「右」,明本作「左」。
  「左」,大正藏原為「右」,今依據明本改作「左」。

抆=提【宋】,=捫【元】【明】

  ????

左=右【宋】【元】【明】

  「左」,宋、元、明三本作「右」。
  「右」,大正藏原為「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右」。

利=里【宋】【元】【明】

  「利」,宋、元、明三本作「里」。
  「里」,大正藏原為「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里」。

干=千【宋】【元】【明】

  「干」,宋、元、明三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千」。

豎+(立)【宋】【元】【明】

  「豎」,宋、元、明三本作「豎立」。
  大正藏無「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神妙之=諸神妙【宋】【元】【明】,(諸)+神【聖】

  ????

憂=優【宋】【元】【明】

  「憂」,宋、元、明三本作「優」。
  「優」,大正藏原為「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佛+(言)【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譬+(喻)【宋】【元】【明】

  「譬」,宋、元、明三本作「譬喻」。
  大正藏無「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又=有【聖】

  「又」,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迦=加【聖】

  「迦」,聖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聖本改作「加」。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挍+(之)【宋】【元】【明】

  「挍」,宋、元、明三本作「挍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香=雪【宋】【元】【明】

  「香」,宋、元、明三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為「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雪」。

之+(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校之)十三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取)+計【宋】【元】【明】

  「計」,宋、元、明三本作「取計」。
  大正藏無「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復不」。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昔+(日)【宋】【元】【明】

  「昔」,宋、元、明三本作「昔日」。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犍=揵【宋】【元】【明】【聖】*

  「犍」,宋、元、明、聖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中=力【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力」。
  「力」,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力」。

士=道【宋】【元】【明】

  「士」,宋、元、明三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道」。

使=復【聖】

  「使」,聖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聖本改作「復」。

識=議【聖】

  「識」,聖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聖本改作「議」。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饑=飢【聖】

  「饑」,聖本作「飢」。
  「飢」,大正藏原為「饑」,今依據聖本改作「飢」。

曰=越【宋】【元】【明】【聖】

  「曰」,宋、元、明、聖四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越」。

昔+(日)【宋】【元】【明】【聖】

  「昔」,宋、元、明、聖四本作「昔日」。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橫=廣【宋】【元】【明】【聖】

  「橫」,宋、元、明、聖四本作「廣」。
  「廣」,大正藏原為「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廣」。

浮+(里)【宋】【元】【明】

  「浮」,宋、元、明三本作「浮里」。
  大正藏無「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茶=荼【宋】*【元】*【明】*【聖】

  「茶」,宋、元、明、聖四本作「荼」。
  「荼」,大正藏原為「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荼」。

〔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所〕-【聖】

  聖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徑〕-【宋】【元】【明】,徑=經【聖】

  ????

〔離〕-【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飛+(在)【宋】【元】【明】

  「飛」,宋、元、明三本作「飛在」。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踊=俑【明】

  「踊」,明本作「俑」。
  「俑」,大正藏原為「踊」,今依據明本改作「俑」。

(彼)+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彼比」。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央=鞅【宋】,=殃【聖】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使頭北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使頭北首」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使頭北首」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言【宋】【元】【明】【聖】

  「曰」,宋、元、明、聖四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言」。

首=向【宋】【元】【明】

  「首」,宋、元、明三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向」。

故+(故)【宋】【元】【明】【聖】

  「故」,宋、元、明、聖四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爾=耳【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耳」。

騾驢=驢騾【明】

  「騾驢」,明本作「驢騾」。
  「驢騾」,大正藏原為「騾驢」,今依據明本改作「驢騾」。

四大=此四大或作人【宋】【元】【明】

  「四大」,宋、元、明三本作「此四大或作人」。
  「此四大或作人」,大正藏原為「四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四大或作人」。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妙)+光【宋】【元】【明】

  「光」,宋、元、明三本作「妙光」。
  大正藏無「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度+(時)【宋】【元】【明】

  「度」,宋、元、明三本作「度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緣〕-【聖】

  聖本無「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緣」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豔=炎【宋】,=燄【元】【明】

  ????

故+(故)【聖】

  「故」,聖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襞=擗【聖】

  「襞」,聖本作「擗」。
  「擗」,大正藏原為「襞」,今依據聖本改作「擗」。

今=復【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世〕-【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人民=民人【宋】【元】【明】

  「人民」,宋、元、明三本作「民人」。
  「民人」,大正藏原為「人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民人」。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喜=歡【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歡」。
  「歡」,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歡」。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設+(與)【宋】【元】【明】

  「設」,宋、元、明三本作「設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更【元】

  「便」,元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元本改作「更」。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遊化:到處遊行教化。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讀音同「頗」。

抆:擦拭。音同「問」。

閻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父母之力:天生的(父母給的)力氣。這段是說佛陀天生力氣就很大,不必神通就能將石頭以肌肉的力量拋至梵天。

挍:「校」的異體字,指比較、估量。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阿維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指不退轉於成佛之進路。菩薩階位名。

鬱單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單越」、「欝多羅提舍」。

三達智: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指解脫者的去世。

北首:頭在北,腳朝南。

兜術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陀天」,義譯為「知足天」。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魔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讚嘆的事。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二

「當云何與比丘從事?」

世尊告曰:「當以梵法罰之。」

阿難白佛:「云何梵法罰之?」

默擯惡性比丘世尊告曰:「不應與車[*]那比丘有所說,亦莫言善,復莫言惡,然此比丘亦復不向汝當有所說。」

阿難白佛言:「設不究事者,此則犯罪不重乎?」

世尊告曰:「但不與語,即是梵法之罰;然由不改者,當將詣眾中諸人共彈使出,莫與說戒,亦莫與法會從事。」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與彼怨家,  而報其怨者,
 恒念莫與語,  此惡無過者。」

是時,拘尸那竭人民聞如來當取滅度,剋在夜半。是時,國土人民往至雙樹間。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人民白世尊言:「今聞如來當取滅度,我等當云何興敬?」

是時,世尊顧視阿難。是時,阿難即作是念:「如來今日身體疲倦,欲使我旨授彼義。」是時,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世尊言:「今有二種之姓,一名婆阿陀,二名須拔陀,今來自歸如來聖眾:『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已後不復殺生!』復有名帝奢,二名優波帝奢,復有名佛舍,二名雞頭,如是之比皆來歸如來:『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之後不復殺生,奉持五戒!』」

是時,世尊廣為說法,發遣使歸。是時,五百摩羅眾即從座起,繞佛三匝,便退而去。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吾最後受證弟子,所謂拘尸那竭五百摩羅是也。」

爾時,須拔梵志從彼國來至拘尸那竭國,遙見五百人來,即問之曰:「汝等為從何來?」

五百人報曰:「須拔當知,如來今日當取滅度,在雙樹間。」

是時,須拔便作是念:「如來出現於世甚為難遇,如來出世時時乃有,如優曇鉢華億劫乃出。我今少多有疑不解諸法,唯彼瞿曇沙門能解我狐疑。我今可往至彼瞿曇所,而問此義。」

是時,須拔梵志至雙樹間,到阿難所,白阿難曰:「吾聞世尊今日當取滅度,為審爾不?」

阿難報曰:「審有其事。」

須拔白言:「然我今日猶有狐疑,唯願聽許白世尊此言:『餘人不解六師所說,為得見沙門瞿曇所說乎?』」

阿難白言:「止!止!須拔!勿嬈如來。」

如是再三,復白阿難曰:「如來出世甚不可遇,如優曇鉢華時時乃有,如來亦復如是,時時乃出,然我今觀如來足能解我狐疑,我今所問義者蓋不足言。又今,阿難!不與我往白世尊。又聞如來卻觀無窮,前睹無極,然今日獨不見接納。」

是時,世尊以天耳遇聞須拔向阿難作如是論。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勿遮須拔梵志。所以然者,此來問義多所饒益,若我說法者即得度脫。」

是時,阿難語須拔言:「善哉!善哉!如來今聽在內問法。」是時,須拔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又復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須拔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問,唯願聽許!」

是時,世尊告須拔曰:「今正是時,宜可時問。」

是時,須拔白佛言:「諸異沙門,瞿曇!知諸算術,多所過度。所謂不蘭迦葉、阿夷耑、瞿耶樓、胝休迦旃、先毘盧持、尼揵子等,如此之比,知三世事乎?為不解耶?其六師之中復有勝如來乎?」

爾時,世尊告曰:「止!止!須拔,勿問此義,何煩問此勝如來乎?然我今日在此座上,當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須拔白佛言:「今當為問深義,唯願世尊以時說之。」

爾時,世尊告曰:「我初學道時年二十九,欲度人民故,三十五年在外道中學,自是[*]已來更不見沙門、婆羅門,其大眾中無八賢聖道者,則無沙門四果。是謂,須拔,世間空虛,更無真人得道者也。以其賢聖法中有賢聖法者,則有沙門四果之報。所以然者,因有沙門四果之報,皆由賢聖八品道也。若須拔!若我不得無上正真之道,皆由不得賢聖八品道;以其得賢聖八品道,故成佛道。是故,須拔,當求方便,成賢聖道。」

然須拔復白佛言:「我亦樂聞賢聖八品道,唯願演說!」

世尊告曰:「所謂八道者,等見、等治、等語、等命、等業、等方便、等念、等三昧。是謂,須拔,賢聖八品道。」

是時,須拔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爾時,須拔語阿難言:「爾我今快得善利,唯願世尊聽為沙門。」

阿難報言:「汝今自往至世尊所,求作沙門。」

是時,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爾時,須拔即成沙門身,著三法衣。時須拔仰觀世尊顏,即於座上有漏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我最後弟子之中,所謂須拔是也。」

爾時,須拔白佛言:「我今聞世尊夜半當取般涅槃,唯願世尊先聽我取涅槃,我不堪見如來先取滅度。」

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所以然者,過去恒沙諸佛世尊,最後取證弟子先取[*]般涅槃,如來後取滅度。此是諸佛世尊常法,非適今日也!

是時,須拔見世尊[*]已可之,即在如來前,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此地六變振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自今[*]已後敕諸比丘!不得卿僕相向,大稱尊,小稱賢,相視當如兄弟,自今已後不得稱父母所作字。」

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今諸比丘當云何自稱名號?」

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向小比丘稱姓字,又諸比丘欲立字者,當依三尊。此是我之教誡。」

是時,阿難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車那:悉達多太子出家修道時,駕馬車載太子出城的僕從。佛陀成道六年後,隨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貴族而輕賤諸比丘,愛罵人,是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之一。佛滅度後從阿難學道,終證阿羅漢,參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又譯為「車匿」、「闡陀」。

欲與彼怨家,而報其怨者,恒念莫與語,此惡無過者:要應對可惡的(破戒)比丘,就不要跟他說話,沒有比這更大的懲罰了。

摩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也是拘尸那竭城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又譯為「末羅」。

須拔: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時時:在這裡特指「是時」,指特定的時間。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正身正意:挺直身體,端正心念。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導讀

(四)[0752c2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鹿野苑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波呵羅阿須倫及牟提輪天子,非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如來問阿須倫曰:「汝等甚樂大海中乎?」

阿須倫白佛言:「實樂,非為不樂。」

世尊告曰:「大海之中有何奇特之法,汝等見已,於中娛樂?」

阿須倫白佛言:「大海之中有八未曾有之法,諸阿須倫娛樂其中。云何為八?於是,大海之中極深且廣,是謂初未曾有[*]之法。

「復次,大海有此神德,四大江河,一一河者將從五百以投大海,便失本名字,是謂第二之法也。

「復次,大海皆同一味,是謂第三[*]之法也。

「復次,大海以時潮,不失時節,是謂第四未曾有[*]之法。

「復次,大海鬼神所居,有形之類無不在大海中者,是謂第五未曾有[*]之法。

「復次,大海之中皆容極大之形,百由旬形,乃至七千由旬形,亦不逼迮,是謂第六未曾有[*]之法。

「復次,大海之中出若干種珍寶,硨璩、瑪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是謂第七未曾有[*]之法。

「復次,大海之中下有金沙,又有須彌山,四寶所成,是謂第八未曾有[*]之法。此名八未曾有[*]之法,使諸阿須倫娛樂其中。」

是時,阿須倫白世尊:「如來法中有何奇特,使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

佛告阿須倫曰:「有八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娛樂其中。云何為八?又我法中戒律具足,無放逸行,是謂初未曾有[*]之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極深且廣。

「復次,我法中有四種姓,於我法中作沙門,不錄前名,更作餘字,猶如彼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無餘名,是謂第二未曾有[*]之法。

「復次,我法中施設禁戒,隨亦不越敘,是謂第三未曾有[*]之法。

「復次,我法中皆同一味,所謂賢聖八品道味,是謂第四未曾有[*]之法也,如彼大海悉同一味。

「復次,我法中種種法充滿其中,所謂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直行,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諸神居其中,是謂第五未曾有之法。

「復次,我法中有種種珍寶。所謂念覺意寶、法覺意寶、精進覺意寶、喜覺意寶、猗覺意寶、定覺意寶、護覺意寶,是謂第六未曾有[*]之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出種種珍寶。

「復次,我法中諸有眾生類,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然我法中無有增減,如彼大海,諸河投之無有增減,是謂第七未曾有[*]之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

「復次,我法中有金剛三昧,有滅盡三昧,一切光明三昧,得不起三昧,種種三昧不可稱計,諸比丘見已娛樂,如彼大海下有金沙,是謂第八未曾有[*]之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於我法中有此八未曾有[*]之法,諸比甚自娛樂。」

是時,阿須倫白世尊曰:「如來法中使有一未曾有法者,勝彼海中八未曾有[*]之法,百倍、千倍不可為比,所謂賢聖八道是也。善哉,世尊!快說斯言。」

爾時,世尊暫與說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以見彼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盡與說之。

爾時,阿須倫便作是念:「應有五諦,今世尊但說四諦,與諸天說五諦。」是時,天子即於座上得法眼淨,阿須倫白世尊言:「善哉!世尊!快說斯言,今欲還所在。」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復道而去。

時,天子語阿須倫曰:「汝今所念極為不善,云:『如來與諸天說五諦,與我說四諦。』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終無二言,諸佛終不捨眾生,說法亦無懈倦,說法亦復無盡,亦復不選擇人與說法,平等心而說法,有四諦,苦、[*]習、盡、道。汝今莫作是念,而呰如來言有五諦。」

是時,阿須倫報曰:「我今所造不善,自當懺悔!要當至如來所便問此義。」

爾時,阿須倫及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七=六【聖】[>*]

  「七」,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聖】

  ????

第四十二之二=分之餘【聖】

  「第四十二之二」,聖本作「分之餘」。
  「分之餘」,大正藏原為「第四十二之二」,今依據聖本改作「分之餘」。

之=二餘【宋】【元】

  「之」,宋、元二本作「二餘」。
  「二餘」,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二餘」。

那=匿【元】【明】【聖】*

  「那」,元、明、聖三本作「匿」。
  「匿」,大正藏原為「那」,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匿」。

佛+(言)【宋】【元】【明】【聖】

  「佛」,宋、元、明、聖四本作「佛言」。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旨=指【元】【明】

  「旨」,元、明二本作「指」。
  「指」,大正藏原為「旨」,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指」。

義=儀【聖】

  「義」,聖本作「儀」。
  「儀」,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聖本改作「儀」。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優=憂【宋】【元】【明】【聖】

  「優」,宋、元、明、聖四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憂」。

佛=弗【宋】【元】【明】【聖】

  「佛」,宋、元、明、聖四本作「弗」。
  「弗」,大正藏原為「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弗」。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彼=波波【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波波」。
  「波波」,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波」。

觀=睹【宋】【元】【明】【聖】

  「觀」,宋、元、明、聖四本作「睹」。
  「睹」,大正藏原為「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睹」。

獨=猶【宋】【元】【明】【聖】

  「獨」,宋、元、明、聖四本作「猶」。
  「猶」,大正藏原為「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猶」。

遇=遙【宋】【元】【明】【聖】

  「遇」,宋、元、明、聖四本作「遙」。
  「遙」,大正藏原為「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遙」。

問=聞【宋】【元】【明】

  「問」,宋、元、明三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耑=湍【宋】【元】【明】【聖】

  「耑」,宋、元、明、聖四本作「湍」。
  「湍」,大正藏原為「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湍」。

胝=般【宋】,=波【元】【明】

  ????

比=輩【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輩」。
  「輩」,大正藏原為「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輩」。

〔三〕-【聖】

  聖本無「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解=詳【宋】【元】【明】【聖】

  「解」,宋、元、明、聖四本作「詳」。
  「詳」,大正藏原為「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詳」。

三=二【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二」。

〔爾〕-【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槃+(然後)【宋】【元】【明】

  「槃」,宋、元、明三本作「槃然後」。
  大正藏無「然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後=而【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變振=反震【宋】【元】【明】

  「變振」,宋、元、明三本作「反震」。
  「反震」,大正藏原為「變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震」。

死=盡【宋】

  「死」,宋本作「盡」。
  「盡」,大正藏原為「死」,今依據宋本改作「盡」。

卿僕=經心【宋】【元】【明】

  「卿僕」,宋、元、明三本作「經心」。
  「經心」,大正藏原為「卿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經心」。

(者)+稱【宋】【元】【明】【聖】*

  「稱」,宋、元、明、聖四本作「者稱」。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已〕-【宋】【元】【明】,=以【聖】

  ????

向=稱【宋】【元】【明】【聖】

  「向」,宋、元、明、聖四本作「稱」。
  「稱」,大正藏原為「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稱」。

誡=戒【宋】【元】【明】【聖】

  「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戒」。

~A. VIII. 19. Asurinda.,[No. 26(35)]

  ????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波呵羅阿須倫~Pahārāda asurinda.,波=婆【宋】【元】【明】【聖】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本=大【聖】

  「本」,聖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本」,今依據聖本改作「大」。

之法也=未曾有法【宋】*【元】*【明】*【聖】

  「之法也」,宋、元、明、聖四本作「未曾有法」。
  「未曾有法」,大正藏原為「之法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未曾有法」。

「潮」,大正藏原為「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潮」。

由旬~Yojana.

  ???

形+(千由旬形)【宋】【元】【明】

  「形」,宋、元、明三本作「形千由旬形」。
  大正藏無「千由旬形」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硨璩瑪瑙=車璩馬璁【聖】

  「硨璩瑪瑙」,聖本作「車璩馬璁」。
  「車璩馬璁」,大正藏原為「硨璩瑪瑙」,今依據聖本改作「車璩馬璁」。

琥=虎【聖】

  「琥」,聖本作「虎」。
  「虎」,大正藏原為「琥」,今依據聖本改作「虎」。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元本改作「曰」。

尊+(曰)【聖】

  「尊」,聖本作「尊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大)+海【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大海」。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謂=名【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相隨=隨其教戒【宋】【元】【明】

  「相隨」,宋、元、明三本作「隨其教戒」。
  「隨其教戒」,大正藏原為「相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隨其教戒」。

隨+(其教式)【聖】

  「隨」,聖本作「隨其教式」。
  大正藏無「其教式」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敘」,聖本作「緒」。

味+(是也)【宋】【元】【明】【聖】

  「味」,宋、元、明、聖四本作「味是也」。
  大正藏無「是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意+(止四意)【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意止四意」。
  大正藏無「止四意」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第〕-【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第」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生+(之)【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丘+(於其中)【宋】【元】【明】

  「丘」,宋、元、明三本作「丘於其中」。
  大正藏無「於其中」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甚〕-【磧砂】

  磧砂本無「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甚」字,今依據磧砂本刪去。

哉+(善哉)【宋】【元】【明】

  「哉」,宋、元、明三本作「哉善哉」。
  大正藏無「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暫=漸【宋】【元】【明】

  「暫」,宋、元、明三本作「漸」。
  「漸」,大正藏原為「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漸」。

時+(世尊)【宋】【元】【明】【聖】

  「時」,宋、元、明、聖四本作「時世尊」。
  大正藏無「世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時)+阿【宋】【元】【明】【聖】

  「阿」,宋、元、明、聖四本作「時阿」。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而呰=勿咎【宋】【元】【明】

  「而呰」,宋、元、明三本作「勿咎」。
  「勿咎」,大正藏原為「而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勿咎」。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註解]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非時:特指「非人之時」,天人拜訪人間的時段,特指「後夜」(夜晚的最後四分之一,約凌晨三點至六點)。

以時潮賀:形容按著時間的漲潮,猶如定時朝拜祝賀。

越敘:不按次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比丘們「於法娛樂其中」,對於修行有高度興趣,能安住於佛法,像阿修羅於海中娛樂。

(五)[0753c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天地大動有八因緣。云何為八?比丘當知,此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厚六萬八千由旬,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過去諸佛世尊舍利盡在彼間。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大風正動,火亦復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是謂第一因緣使地大動。

「復次,菩薩從兜術天降神來下,在母胎中,是時地亦大動,是謂第二因緣使地大動。

「復次,菩薩降神出母胎時,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三因緣使地大動。

「復次,菩薩出家學道,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四因緣使地大動。

「復次,若如來入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五因緣使地大動。

「復次,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隨意欲行無數變化,或分身為百千之數,復還為一,飛行虛空,石壁皆過,自由,觀地無地想,了悉空無,是時地為大動,是謂第六因緣地為大動。

「復次,諸天有大神足,神德無量,從彼命終還生彼間,由宿福行,具足諸德,捨本天形,得作帝釋、若梵天王。時地為大動,是謂第七因緣地為大動。

「復次,若眾生命終福盡,是時諸國王不樂本邦,各各相攻伐,或飢儉死者,或刀刃死者,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八因緣使地大動。如是,比丘!有八因緣使天地大動。」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III. 70. Bhumicāla.,[No. 26(36)].

「亦復」,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聖本作「已亦」。

兜術~Tusitā.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在隨」,宋、元、明三本作「由」。

「踊」,元本作「涌」。

「想」,宋、元、明三本作「相」。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踊沒:躍出、沉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記載地震成因的第一種:「大風正動,火亦復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從現代地球科學來看,有合理的對應現象: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分別代表堅固性、濕潤性、溫熱性、移動性,是古代印度人認為物質的四種特性。固體中的地大特別明顯,液體中的水大特別明顯,熱能即火大,動能即風大。

人們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殼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是岩漿,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的緩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現象。再大範圍來看,整個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間中,由萬有引力支配其運動。這樣的關係類似於本經相當的《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經所說:「此地止水上,水止風上,風依於空。」(至於本經的版本:「此閻浮里地[……],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則較難解讀。)

佛經中的「風大」指移動性、動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轉動及其動能,是板塊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風正動」。

板塊漂移的磨擦同時將動能轉換為熱能,即「火亦復動」,融化了岩石成為岩漿,板塊於是能在岩漿上移動,造成了地震,這個過程當中地下水層也常參與而產生交互作用,都算是「水已動,地便動」。

(六)[0754a12]

聞如是:

一時,尊者阿那律遊在四佛所居之處。

是時,阿那律在閑靜之處,便作是念:「諸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於此正法中而得長養;諸聲聞[*]之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類皆離正法,不與戒律相應。如今此二法,戒與聞何者為勝?我今可以此因緣之本,往問如來是事如何?」阿那律復作是念:「八大人念此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少欲者之所行,非為多欲者之所行;此法,應閑居者之所行,非在憒鬧之所行;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三昧者之所行,非亂者之所行;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之所行。」是時,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念:「今我可往至世尊所,而問此義。」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王波斯匿請如來及比丘僧,夏坐九十日。是時,阿那律漸漸人間五百比丘遊化,轉至舍衛國,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阿那律白世尊言:「我在閑靜[*]之處,思惟此義:『戒與聞,此二法何者最勝乎?』」

是時,世尊與阿那律便說此偈:

「戒勝聞勝耶?  汝今起狐疑。
 戒勝於聞者,  於中何狐疑?

「所以然者,阿那律當知,若比丘持戒勝多聞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獲智慧;已得智慧,便得多聞;已得多聞,便得解脫;已得解脫,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此明之,戒為最勝。

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精進之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

「是故,阿那律!當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之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爾時,阿那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III. 30. Anuruddha.,[No. 26(74). No.46]

  ????

阿那律~Anuruddha.

  ???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事如何=時【宋】【元】【明】【聖】

  「事如何」,宋、元、明、聖四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事如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時」。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今我=我今【聖】

  「今我」,聖本作「我今」。
  「我今」,大正藏原為「今我」,今依據聖本改作「我今」。

我=又我世尊【宋】【元】【明】【聖】

  「我」,宋、元、明、聖四本作「又我世尊」。
  「又我世尊」,大正藏原為「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又我世尊」。

於=與【元】

  「於」,元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元本改作「與」。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當+(念)【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當念」。
  大正藏無「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令=今【宋】【元】【明】【聖】

  「令」,宋、元、明、聖四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今」。

[註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將:率領。讀音同「匠」。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八十種好:佛的形象上所具有的八十個微細、不易立刻辨識的美好形貌特徵。

無能見頂:莫測高深;仰之彌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有成就的人都想什麼?

本經提到以下八種念頭是有成就的人的想法:

  1. 知足(非無厭)
  2. 少欲(非為多欲)
  3. 閑居(非在憒鬧)
  4. 持戒(非犯戒)
  5. 三昧(非亂)
  6. 智慧(非愚)
  7. 多聞(非少聞)
  8. 精進(非懈怠)

相當的《中阿含經》、《阿那律八念經》、和南傳經文和本經所載不太一樣,沒有持戒、多聞這兩項,而是正念、不戲(論)。佛陀在阿那律尊者的七念外,強調「不戲論」作為第八念,並且進一步表示依此而證得各種禪定乃至涅槃。

幾部對應經典的用詞對照如下:

《中阿含經》大人八念 南傳《中部尼柯耶》大丈夫之尋 《增壹阿含經》八大人念
無欲(非有欲) 少欲(不是強欲) 少欲(非為多欲)
知足(非無厭) 知足(不是不知足) 知足(非無厭)
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 獨居(不是喜歡眾居) 閑居(非在憒鬧)
精勤(非懈怠) 活力已被發動(不是懈怠) 精進(非懈怠)
正念(非邪念) 念已現前(不是念已忘失) 持戒(非犯戒)
定意(非亂意) 得定(不是未得定) 三昧(非亂)
智慧(非愚癡) 有慧(不是劣慧) 智慧(非愚)
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樂於無虛妄(不是樂於虛妄) 多聞(非少聞)
  • 有同學問:「阿那律尊者程度應該很好,靠著自己想到的大人七念其中定意、智慧等應該能成道,為什麼佛陀要教他第八念?」

一種趣味的解讀是佛陀知道阿那律尊者想著這些,因此叫他不要想太多而要趕緊精進用功,以實證禪定乃至涅槃。因此在本經中說「精進」最重要。

(七)[0754c1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部之眾,汝等當知。云何為八?所謂剎利眾、婆羅門眾、長者眾、沙門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魔眾、梵天[*]眾。比丘當知,我曩昔已來至剎利眾中,共相問訊,言談講論,亦復無人與我等者,獨步無侶,亦無儔匹;少欲知足,念不錯亂,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精進成就。

「復自憶念,至婆羅門眾中、長者眾中、沙門眾中、四天王眾中、三十三天眾中、魔王眾中、梵天王眾中,共相問訊,言談講論,獨步無侶,亦無[*]儔匹,於中最尊,亦無等倫;少欲知足,意不錯亂,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精進成就。我當爾時,在八部眾中獨步無侶,與爾許眾生作大覆蓋。是時,八部之眾無能見頂,亦不敢瞻顏,何況當共論議乎。所以然者,我亦不見天上、人中、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眾中,有能成就此八法者,除如來存不論之。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行此八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III. 69. Parisā.

  ???

(王)+眾【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王眾」。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儔=疇【宋】*【元】*【明】*

  「儔」,宋、元、明三本作「疇」。
  「疇」,大正藏原為「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疇」。

匹=疋【聖】

  「匹」,聖本作「疋」。
  「疋」,大正藏原為「匹」,今依據聖本改作「疋」。

我當=當我【宋】【元】【明】

  「我當」,宋、元、明三本作「當我」。
  「當我」,大正藏原為「我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我」。

議=義【聖】

  「議」,聖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註解]

獨步無侶:獨一無二;無與倫比。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佛陀和八部之眾言談講論,在相當的《中阿含經》及南傳《增支部尼柯耶》經文有較詳細的說明,例如《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經地動經:「我往詣無量百千剎利眾,共坐談論,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色像亦然;如彼音聲,我音聲亦然;如彼威儀禮節,我威儀禮節亦然;若彼問義,我答彼義。復次,我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彼處沒,我既沒已,彼不知誰,為人,為非人?阿難!如是甚奇!甚特!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梵志眾、居士眾、沙門眾。」(CBETA, T01, no. 26, p. 478, a9-18)

也就是說佛陀有能力可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早課的課誦本及二時臨齋儀上寫道「千百億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許也是基於這類記載。

在世俗的角度,也可說佛陀基於佛法的修證,能在各領域都出類拔萃,做什麼像什麼,達成四攝法當中的「同事」(與他人共事;又譯為「同利」),以接引他人,也類似《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68經所說:「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戒而授於彼。」(CBETA, T02, no. 99, p. 185, a7-10)

(八)[0755a0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邸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世尊告長者曰:「長者家中廣施不乎?」

長者白佛:「貧家惠施,晝夜不斷,四城門中,及大市中,家中行路,及佛、比丘僧,是為八處惠施。如是,世尊!其有所須,須衣惠衣,須食與食,國中珍寶終不違逆,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悉給施之。亦有諸天來至我所,在虛空中而告我曰:『分別尊卑,此者持戒,此者犯戒,與此獲福,與彼無報。』然我心正無有彼此,不起增減之心,普等慈心於一切眾生。有其眾生依命根存形,有食則存,非食命不濟。施惠一切眾生,其報無量,受其果報,無有增減。」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長者!平等施者福第一尊。然眾生之心復有勝,如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是時,虛空神、天,稱慶無量,即時而說此偈:

「佛說擇施尊,  愚眾有增減,
 求其良福田,  何過如來眾。

「然今世尊所說極為快哉,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爾時,世尊告阿那邠邸長者:「今當與汝說賢聖之眾,善思念之,抱在心懷。或施少獲福多,或施多獲福多。」

阿那邠邸長者白佛言:「唯願世尊敷演其義!云何施少獲福多?云何施多獲福多?」

佛告長者:「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是謂,長者!賢聖之眾,施少獲福多,施多獲福多。」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四向成就人,  四者成果實,
 此名賢聖眾,  惠施獲福廣。

「過去久遠諸佛世尊,亦復有此賢聖之眾,如我今日無異;正使當來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者,亦得如此賢聖之眾。是故,長者!歡喜悅心,供養聖眾。」

是時,世尊與彼長者說微妙法,立不退轉之地。長者聞法已,喜慶無量,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惠=與【宋】【元】【明】

  「惠」,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有其=又且【宋】【元】【明】,=又具【聖】

  ????

果報=報果【宋】【元】【明】

  「果報」,宋、元、明三本作「報果」。
  「報果」,大正藏原為「果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報果」。

〔有〕-【聖】

  聖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善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善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時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增減=減增【聖】

  「增減」,聖本作「減增」。
  「減增」,大正藏原為「增減」,今依據聖本改作「減增」。

者+(曰)【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爾=是【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賢聖=聖賢【宋】【元】【明】

  「賢聖」,宋、元、明三本作「聖賢」。
  「聖賢」,大正藏原為「賢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賢」。

養=奉【宋】【元】【明】

  「養」,宋、元、明三本作「奉」。
  「奉」,大正藏原為「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奉」。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阿那邠邸: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阿那邠邸」是音譯,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邠」讀音同「賓」。

眾生之心復有勝:眾生的心也有優劣的差別。

佛說擇施尊,愚眾有增減,求其良福田,何過如來眾:佛陀說優先布施有修行的尊者,人們的愚昧與否有差別,要找到優良的福田,沒有比佛陀帶領的聖眾還好的。

[對應經典]

 

(九)[0755b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云何為八?八種有功德的布施一者隨時惠施,非為非時;二者[*]鮮潔惠施,非為穢濁;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願惠施,無憍恣心;五者[*]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六者[*]惠施求滅,不求生天;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然持此功德,施惠眾生,不自為己。如是,比丘!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智者隨時施,  無有慳貪心,
 所作功德已,  盡用惠施人。
 此施為最勝,  諸佛所加歎,
 現身受其果,  逝則受天福。

「是故,比丘!欲求其果報者,當行此八事。其報無量,不可稱計,獲甘露之寶,漸至滅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I I>VIII]. 37. Sappurisa.

宋本無〔一者〕〔二者〕至〔八者〕等記數,聖本無〔六者〕〔七者〕〔八者〕。*

「施惠」,大正藏原為「惠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施惠」。

「報」,宋本作「諸」。

「稱」,大正藏原為「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稱」。

[註解]

隨時惠施,非為非時:在適當的時機布施,而不在錯誤的時機。

鮮潔惠施,非為穢濁:布施好的、清潔的東西,而不是壞的、不清潔的東西。

手自斟酌,不使他人:親手辦理布施,而不是役使他人。

誓願惠施,無憍恣心:發願要布施,因此布施時不驕傲(只是做發願做的事)、不放縱(依發願而做)。

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布施時無所求,不期望回報。

惠施求滅,不求生天:布施迴向證得涅槃,而不求升天享樂。

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布施給修行人(如同農夫在良田播種,往後則能收成),而不布施給惡人(以避免助長惡人造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審察後施與」。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八種有功德的布施,及相當的南傳經文,列表整理如下:

分類 《增壹阿含經》 白話重點 南傳分類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 南傳白話重點
布施時機隨時惠施,非為非時適當時機布施時機適時地施與適當時機
布施物鮮潔惠施,非為穢濁好的、清潔的布施物施與清淨物清潔的
他施與勝妙物好的
自己手自斟酌,不使他人親手施與被允許物合乎規定
誓願惠施,無憍恣心謙虛地願施自己
他慣常地施與
施與時使心成為淨信
慣常
淨信
解脫惠施,不望其報不求回報
惠施求滅,不求生天求涅槃
對方施求良田,不施荒地修行人對方審察後施與修行人
然持此功德,施惠眾生,不自為己迴向眾生自己施與後悅意布施後快樂

(一〇)[0755c0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善思念之,無令漏失。」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佛告比丘:「彼云何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邪見趣泥犁路,正見向涅槃之[*]道;邪治趣泥犁之路,正治向涅槃之[*]道;邪語趣泥犁之[*]路,正語向涅槃之[*]道;邪業趣泥犁之[*]路,正業向涅槃之[*]道;邪命趣泥犁之路,正命向涅槃之[*]道;邪方便趣泥犁之[*]路,正方便向涅槃之[*]道;邪念趣泥犁之[*]路,正念向涅槃之[*]道;邪定趣泥犁之[*]路,正定向涅槃之[*]道。是謂,比丘!趣泥犁之[*]路,向涅槃之[*]道。諸佛世尊常所應說法,今已畢矣!汝等樂在閑居之處,樹下露坐,念行善法,無起懈慢。今不勤行,後悔無及。」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非時.泥犁.道  須倫天.地動
 大人八念.眾  善男子施.道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七

[校勘]

「犁」,聖本作「犁之」。

「畢」,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畢」。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勤」,聖本作「懃」。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泥犁:地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八正道是向涅槃的道路,相反的則是向地獄的道路。

 
agama1/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07 13:3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7712039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