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聖道分相應 (1/2);八正道]「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又譯為「八聖道」。 八正道一般定義為:
「四聖諦」當中的「道諦」(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以「八正道」為代表,廣義而言「道諦」也包括整個三十七道品。 《雜阿含經》「聖道分相應」的內容為本卷和卷二十九第797~800經,是解說八正道的相關經文。 (七四八)[0198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正見是解脫的前兆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①。如是比丘正盡苦邊②、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③。彼正見者,能起正志④、正語⑤、正業⑥、正命⑦、正方便⑧、正念⑨、正定⑩。起定正受⑪故,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聖弟子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明相初光:日出前,東邊的天空開始亮起來的景像。 ② 正盡苦邊:徹底地到達苦的盡頭。 ③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④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⑤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⑥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⑦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⑧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⑨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現前的對象)。 ⑩ 正定:正確的禪定。 ⑪ 起定正受:正確地生起與獲得禪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音譯為「三摩鉢底」。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說「正見」是解脫的前兆,卷十五第394經則說「知四聖諦」是解脫的前兆:「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CBETA, T02, no. 99, p. 106, b25-28) 正見包含知四聖諦,因此兩經相通。 [進階辨正](七四九)[0198b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明生慚愧生八正道若起明①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無明」,巴利本作 Avijjā。 ⓑ 「邪見」,巴利本作 Micchādiṭṭhi。 ⓒ 「邪志」,巴利本作 Micchāsaṅkappa。 ⓓ 「邪語」,巴利本作 Micchāvācā。 ⓔ 「邪業」,巴利本作 Micchākammanta。 ⓕ 「邪命」,巴利本作 Micchājīva。 ⓖ 「邪方便」,巴利本作 Micchāvāyāma。 ⓗ 「邪念」,巴利本作 Micchāsati。 ⓘ 「邪定」,巴利本作 Micchāsamādhi。 ⓙ 「諸」,宋本作「諸惡不」。 [註解]① 起明:生起智慧。「明」為智慧,徹底明白佛法,是「無明」的對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生起了智慧(「起明」)而隨生「慚愧」,「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次第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本經說八正道可由正見開始次第而起,最後成就正定。《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1〉第189經聖道經也表示正見促成正志,再一一促成其餘各正道:「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見最在其前。」(CBETA, T01, no. 26, p. 735, c8-13) 有正確的見解(正見),而能有正確的意向、動機(正志),有正確的言行(正語、正業)、從事正當的工作(正命)、適切地努力(正方便),才能心安理得,培養清澈的覺知(正念),最終達成真正的禪定(正定)。 八正道中正志、正語、正業即正確的意業、正確的口業、正確的身業。有正見才會知道要時時保持清淨的身口意三業;有正見並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面對大環境,而能選擇、從事正命及正方便;有清淨的身口意而觀照身心,才能有正念及正定。
舉個極端的例子:若有人邪見認為錢是人生的一切,就會不擇手段、用不合法的手段賺錢,例如意圖種植毒品以賺大錢(邪志)造作意的惡業,心動後就行動,造作語的惡業(邪語)、身的惡業(邪業),以販毒維生(邪命),努力販毒(邪方便),念念不忘販毒賺大錢(邪念),自然害人害己,往生惡道。 有正見的人,若遇到容易被騙的愚夫愚婦,縱然有騙對方的機會,但有正志而不會想去騙對方,做正當的工作而不做金光黨騙財,努力在正道上,進修正念乃至正定,修行也就能有所成就。 [進階辨正](七五〇)[0198b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諸惡不善法生ⓐ,一切皆以無明為根本,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起①。所以者何?什麼是無明無明者無知,於善、不善法不如實知,有罪、無罪,下法②、上法③,染污④、不染污⑤,分別⑥、不分別⑦,緣起⑧、非緣起⑨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起於邪見,起於邪見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若ⓑ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恚、癡,貪、恚、癡解脫已,是聖弟子得正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生」,大正藏原為「比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 「若」,宋本作「共」。 ⓒ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有」,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聖本無「起」字。 [註解]① 無明集、無明生、無明起:由於無明而集起、出生、升起。 ② 下法:低下的法。又譯為「卑法」。 ③ 上法:優越的法。又譯為「勝法」。 ④ 染污:惡法。又譯為「黑法」、「穢污」。 ⑤ 不染污:善法;對自己和他人有幫助的法。又譯為「白法」、「白淨」。 ⑥ 分別:有(善惡等)分別的法,會導致善、惡業果報。也有解為善、惡夾雜的法。 ⑦ 不分別:沒有(善惡等)分別的法。例如阿羅漢的心念,不與貪、瞋、癡相應,不造業、不導致果報。 ⑧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 ⑨ 非緣起:不是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即無為法,例如涅槃。案:證得涅槃是解脫於所有的煩惱,而不是得到或生出一個叫「涅槃」的東西,因此涅槃不是隨因緣而生滅的事物。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無明即「沒有智慧」。沒有什麼智慧?對於四聖諦不瞭解,不知道五陰及六入處的無常、苦、空、非我,而迷昧於其中,就是無明。沒有世間及出世間的正見,對於佛、法、僧沒有知見,就是無明。 本經即解說什麼是「無明」,下表則整理了《阿含經》中不同經文對「無明」的定義:
本經表示有了「明」,能如實知善惡及真理,即有「正見」,能次第生起八正道。 [進階辨正](七五一)[0198c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在家、若出家而起邪事者,我所不說。所以者何?若在家、出家而起邪事者,則不樂正法。何等為邪事?謂邪見,乃至邪定,若在家、出家而起正事,我所讚歎。所以者何?起正事者,則樂正法,善於正法。何等為正事?謂正見,乃至正定。」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在家及出家, 而起邪事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彼則終不樂,無上之正法:他們終究不會喜歡至高無上的佛教正法。 [對應經典]
(七五二)[0198c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迦摩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欲者。云何為欲?」 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①。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②,可愛、可意、可念③,長養④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⑤。」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 彼非為愛欲, 迦摩比丘白佛言:「世尊!寧有道有跡⑦,斷此愛欲不?」 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迦摩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眼識明」,宋、元、明、聖四本作「識眼」。 ⓑ 「識」,宋、元、明三本作「識身」。 [註解]①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② 眼識明色:眼睛所識別的物體。 ③ 可愛、可意、可念:感到喜歡、惦記、思念。 ④ 長養:生長、滋養。 ⑤ 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然而「色、聲、香、味、觸」這些並非貪欲,對此五境貪愛染著,才是貪欲。 ⑥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世間的「色、聲、香、味、觸」種種境界不是貪欲,對此五境貪愛思念,才是人們的貪欲。其中「覺(尋)想」指將心投向目標,也就是去想所貪愛的事物。 ⑦ 有道有跡:有方法、有途徑。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以對美色的貪欲為例,人美並沒有錯,我們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貪欲(「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然而如果看到美女之後,覺得很受吸引,念念不忘想要一親芳澤,則是貪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身為欲界眾生常會有欲望,有欲望不一定會犯五戒,然而如果是已婚者因為貪欲而外遇,那麼不僅犯了戒,也因此會有後續的苦果。 修習八正道的人了知貪欲的後患,有正確的見解(「正見」),因此見到美女時不起非分之想,能有正確的思惟(「正志」),不會為了勾引美女而花言巧語(「正語」),也不會調戲美女或外遇(「正業」),從事正當的工作(「正命」)。同時精進修行(正方便),時時觀察心中是否有貪欲,體會貪念無常的本質,解析了貪念生起與滅去的因緣,進而減輕對貪欲的執著(「正念」)。在這樣的基礎上禪定得力(「正定」),所獲得的輕安快樂勝於世間五欲,也就較能調伏貪欲。 根據本卷第785經,八正道可分為在世間的正道與出世間的正道,佛教有在家修行的方法也有出家修行的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程度而採取適當的次第,避免好高騖遠、也避免走錯方向。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感官接收的訊號傳到最後,由意根作最後的反應,而會起心動念,因此五根識五境時的欲也都可說是意根對法境的貪。 另一方面,五欲是最明顯的,超越了五欲也就超越了欲界。至於對法境的執著也是一種貪,這些都要能超越才能解脫輪迴。 (七五三)[0199a1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比丘名阿梨瑟吒,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甘露①者。云何名為甘露?」 佛告阿梨瑟吒:「甘露者,界名說②,然我為有漏盡者,現說此名③。」 阿梨瑟吒比丘白佛言:「世尊!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得甘露法不?」 佛告比丘:「有,所謂八聖道分——謂正見乃至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② 界名說:(涅槃)境界的名稱。 ③ 我為有漏盡者,現說此名:我是因為有斷盡煩惱的人,提出這個名稱(作比喻)。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能斷盡煩惱,佛陀就不會說有甘露了。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七五四)[0199a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①。云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佛告舍利弗:「謂七正道分②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③,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等三昧根本、眾具:正定的基礎和必需品。其中「等」為「正」的另譯,「三昧」為「定」的音譯。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定的近因、資糧」。 ② 七正道分:八正道的前七個部分。 ③ 一其心:使自己的心念專一,也就是指入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說要得到正確的禪定,得要有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的紮實基礎,約略地說即卷二十四第624經所述:「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身、口、意三業清淨),然後修四念處(正念)。」(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修習「正念」後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覺悟的原理,則詳見卷二十六第711經對於「七覺支」次第的解說。
舉個極端的例子:催眠誘導、藥物影響、或外力觸發腦部,都可能讓人產生某種定境,並有喜樂的感覺,但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嚴重的後遺症,輕則成癮,重則幻視、幻聽甚至以假為真、人格分裂。 這些定境並不是基於正念(對當前身心客觀、清澈的覺知)所生,而常是由於邪念(被引導而產生的主觀或扭曲的妄想)所生,是應該避免的邪定。 更常見的是外道基於邪見、不守戒律、或沒有正念而生的定境,這些有違於八正道而生的定境都無法導向解脫,不是佛教的正定。 (七五五~七)[0199b03]如上三經。如是佛問諸比丘三經亦如是說。
[對應經典]
(七五八)[0199b0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無母子ⓐ畏,有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而不能知無母子畏,有母子畏。 「諸比丘!有三種無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①。何等為三?諸比丘!有時兵兇亂起,殘害國土,隨流波迸,子失其母,母失其子,是名第一無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 「復次,比丘!有時大火卒起②,焚燒城邑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是名第二無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 「復次,比丘!有時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沒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是名第三無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 「然此等畏,是有母子畏③,愚癡無聞凡夫說名無母子畏。彼有時兵兇亂起,殘害國土,隨流波迸,母子相失,或時於彼母子相見,是名第一有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說名無母子畏。 「復次,大火卒起,焚燒城邑聚落,人民馳走,母子相失,或復相見,是名第二有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說名無母子畏。 「復次,山中大雨,洪水流出,漂沒聚落,此人馳走,母子相失,或尋相見,是名第三有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說名無母子畏。 「比丘!有三種無母子畏,是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④。何等為三?若比丘!子若老時,無母能語:『子汝莫老,我當代汝。』其母老時,亦無子語:『母令莫老,我代之老。』是名第一無母子畏,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 「復次,比丘!有時子病,母不能語:『子令莫病,我當代汝。』母病之時,子亦不能語:『母莫病,我當代母。』是名第二無母子畏,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 「復次,子若死時,無母能語:『子令ⓒ莫死,我今代汝。』母若死時,無子能語:『母令[*]莫死,我當代母。』是名第三無母子畏,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 諸比丘白佛:「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斷前三種有母子畏,斷後三種無母子畏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跡,斷彼三畏。何等為道、何等為跡,修習多修習,斷前三種有母子畏,斷後三種無母子畏?謂八聖道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無母子」,巴利本作 Amātāputtaka。 ⓑ 元本無「夫」字。 ⓒ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註解]① 有三種無母子畏,愚癡無聞凡夫所說:有三種母子失散的恐懼,是愚笨沒有見識的凡人所說的。 ② 卒起:急促生起;突然生起。 ③ 然此等畏,是有母子畏:然而這些恐懼,是母子不失散的恐懼。(還有可能相見,所以不是真正的「無母子畏」。) ④ 有三種無母子畏,是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有三種母子失散的恐懼,是我自己證得真正的覺悟之後而作的決定說。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凡夫怕火災、水災、戰爭會讓母子失散,而佛陀說老、病、死更該怕,縱然是母子也無法代對方受老、病、死。 解決之道,在於精勤修行八正道。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一〈地獄名號品第五〉:「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CBETA, T13, no. 412, p. 782, a29-b1) 和「無母子畏」的比喻類似。 (七五九)[0199c1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受,無常、有為①、心所緣生②。何等為三?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③。」 諸比丘白佛:「世尊!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斷此三受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斷此三受。何等為道、何等為跡,修習多修習,斷此三受?」 佛告比丘:「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② 心所緣生:由心(識)的條件而生起。 ③ 不苦不樂受:不是苦、也不是樂的感受。又譯為「捨受」。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說的「斷此三受」,可與以下經文對照:
(七六〇)[0199c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無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①,世間亦不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以世間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 諸比丘白佛:「有道有跡,斷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不?」 佛告比丘:「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斷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道、何等為跡,修習多修習,斷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無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如果沒有老、病、死這三種讓人不喜歡、不愛好、不思念的事物,就不會有佛陀出現於世間。 [對應經典]
(七六一)[0200a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學①及無學②。諦聽,善思念之。何等為學?謂學正見成就,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為學。何等為無學?謂無學正見成就,無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無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學、無學,如是正士、如是大士,亦如是說。
[註解]① 學:即「學人」,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②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學佛的成就上,是在學的階段還是畢業了,要看八正道的修習,是在學的階段還是畢業了。 (七六二)[0200a23]
[註解]① 聖漏盡:聖人的斷盡煩惱。 [對應經典]
(七六三)[0200a2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八聖道分。何等為八?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七六四)[0200b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修八聖道。諦聽,善思。何等為修八聖道?是比丘修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名修八聖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住」,宋、元二本作「在」。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修八正道時要「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知苦諦而依遠離、斷集諦而依無欲、證滅從依滅、修道即向於捨,也就是相應於四聖諦而修八正道。 (七六五)[0200b1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比丘過去已修八聖道,未來當修八聖道。……」乃至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六六)[0200b1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正見清淨鮮白①,無諸過患,離諸煩惱,未起不起,唯除佛所調伏②,乃至正定亦如是說。若正見清淨鮮白,無諸過患,離諸煩惱,未起能起③,乃至正定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除佛所調ⓐ,除善逝所調[*],亦如上說。 [校勘]ⓐ 「調」,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調」。[*] [註解]① 清淨鮮白:無瑕無垢。 ② 未起不起,唯除佛所調伏:除了佛所教導的以外,不生起其他的(見解)。 ③ 未起能起:「未起能起,佛所調伏」的省略,指佛所教導的(見解),還沒有生起的則讓它生起。完整的句型可參見卷二十七第731經。 [對應經典]
(七六七)[0200b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聚①者,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所謂五蓋。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說善法聚者,所謂八聖道,是名正說。所以者何?純一滿淨善聚者,謂八聖道。何等為八?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睡眠」,大正藏原為「眠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睡眠」。 [註解]① 不善聚:不善法的類聚;不善的一類。 [對應經典]
(七六八)[0200c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作如是念:「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乃至佛告阿難:「純一滿淨具梵行者,謂善知識。所以者何?我為善知識故,令諸眾生修習正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正定,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和本經文句類似的經典的比較,可參見卷二十七第726經的「讀經拾得」。 (七六九)[0200c1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 時,有生聞ⓑⓒ①婆羅門乘白馬車,眾多年少翼從②,白馬、白車、白鞚ⓓ③、白鞭,頭著白帽、白傘蓋④,手執白拂,著白衣服、白瓔珞,白香塗身,翼從皆白,出舍衛城,欲至林中教授讀誦。眾人見之咸言:「善乘,善乘,謂婆羅門乘ⓔ⑤。」 時,尊者阿難見婆羅門眷屬、眾具一切皆白,見已,入城乞食。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見生聞[*]婆羅門乘白馬車,眷屬、眾具一切皆白,眾人唱言:『善乘,善乘,謂婆羅門乘。』云何?世尊!於正法、律ⓕ,為是世人乘⑥?為是婆羅門乘?」 佛告阿難:「是世人乘,非我法、律婆羅門乘也。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⑦,能調伏煩惱軍⑧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阿難!何等為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阿難!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戒為法軛, 慚愧為長縻ⓖ⑨, [校勘]ⓐ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 「生聞」,巴利本作 Jānusoṇi。 ⓒ 「生聞」,聖本作「生問」。* ⓓ 「鞚」,大正藏原為「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鞚」。 ⓔ 「婆羅門乘」,巴利本作 Brahmayāna。 ⓕ 「正法律」,巴利本作 Dhammavinaya。 ⓖ 「縻」,聖本作「養」。 ⓗ 「示」,大正藏原為「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示」。 [註解]①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② 翼從:隨從。 ③ 鞚:拴在馬脖子上,用以控制馬的皮帶或繩索。「鞚」讀作「控」。 ④ 傘蓋:傘狀的陳設,可遮陽、擋雨、擋灰塵、或作裝飾。 ⑤ 婆羅門乘:最高級的運輸工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梵乘」。 ⑥ 世人乘:一般人的運輸工具。 ⑦ 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正法和戒律的運輸工具、天上的運輸工具、最高級的運輸工具、豪華的運輸工具。 ⑧ 煩惱軍:如大軍壓境般的煩惱。 ⑨ 縻:牽引牛的繩子。讀音同「迷」。 ⑩ 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八正道是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能讓人到彼岸,因此本經說八正道是「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是最棒的運輸工具。 (七七〇)[0201a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離邪見,應斷邪見,若邪見不可斷者,我終不說應離、斷邪見①。以邪見可斷故,我說比丘當離邪見。若不離邪見者,邪見當作非義不饒益苦②,是故我說當離邪見。如是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說。 「諸比丘!離邪見已,當修正見,若不得修正見者,我終不說修習正見。以得修正見故,我說比丘應修正見。若不修正見者,當作非義不饒益苦,以不修正見,作非義不饒益苦故,是故我說當修正見,以義饒益③,常得安樂。是故,比丘!當修正見。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若邪見不可斷者,我終不說應離、斷邪見:如果邪見是無法斷的,我(佛陀)終究不會說應該要捨離、斷除邪見。 ② 非義不饒益苦: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③ 以義饒益:以真義帶來幫助。 [對應經典]
(七七一)[0201a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謂非彼岸及彼岸。瞿曇,云何非彼岸?云何彼岸?」 佛告婆羅門:「邪見者,非彼岸。正見者,是彼岸。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非彼岸。正見是彼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彼岸。」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希有諸人民, 能度於彼岸, 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對應經典]
(七七二~四)[0201b11]如是,異比丘問ⓐ尊者阿難、問佛、問諸比丘,此三經亦如上說。 [校勘]ⓐ 「問」,宋、元、明三本作「聞」。
[對應經典]
[導讀:正思惟及善知識能增益八正道]要行走在正道上,接下來的第775~777經教導我們在內心要有「正思惟」(如理作意),第778~781經則教導我們對外要親近「善知識」,並表示這兩者分別是在內及在外最能讓人增益八正道的方法。前一卷的第716、717經也有說過,內心的正思惟及對外親近善知識是最能增益七覺支的方法。 這和「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因素,參見卷三十第843經)也有所對應,四預流支是:
四預流支的第一個「親近善士」即為「親近善知識」,第三個「內正思惟」等同「正思惟」,第二個「聽聞正法」能導致正見,第四個「法次法向」即一步步地進修八正道。 (七七五)[0201b1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內法①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如說不正思惟者。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起邪見令起,已起重生令增廣。如是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說。 「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正思惟者。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邪見令不生,已生者令滅。如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內法:在內的一切事物。「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經過生猛海鮮店時,有的人會起貪欲而走進去大快朵頤,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則可能對即將被活宰的眾生心生憐憫,或是憶念佛陀鼓勵不食不淨肉(見到為我而殺、聽聞為我而殺、懷疑是為我而殺),因此不起貪欲,不逞口腹之欲。 遇到曾有過衝突的人時,有的人會記恨而起瞋心甚至口出惡言,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則可能客觀看待以往的衝突,認知到過去的衝突只是因緣生滅,因為所處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立場;縱使對方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對他愚癡造業受苦感到可憐,因此不會一味地憎恨對方,也不會挑釁對方。 精進修行者的如理作意,則例如《雜阿含經》卷九第241經所述:「彼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今寧以熾然鐵槍以貫其目,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墮三惡趣,長夜受苦。我從今日當正思惟:「觀眼無常、有為、心緣生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有為、心緣生法。」』」(CBETA, T02, no. 99, p. 58, a29-b5)
八正道的「正志」(有時也譯為「正思惟」)和四預流支的「內正思惟」(又譯為「正思惟」、「如理作意」)兩者的梵文或巴利文原文不同,意義也不太相同。 八正道的「正志」是正確的意向、意圖、動機,有「正志」而能帶動正確的行為。 四預流支的「內正思惟」是遇到情境時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有「內正思惟」而能在遇到事情時作出有智慧的反應。 [進階辨正](七七六)[0201b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善法令退,如說不正思惟者。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正見令不生,已生正見令退。如是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正思惟者。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七七)[0201c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惡不善法重生令增廣,未生善法不生,已生者令退,所謂不正思惟。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邪見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見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生,已生者令退。 「諸比丘!我於內法中,不見一法,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正思惟。諸比丘!正思惟者,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七七八)[0201c2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外法①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惡不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諸比丘!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者,能令未生邪見令生,已生邪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諸比丘!外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不生,已生者令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外法:外境的諸法;在外的事物。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社會新聞上常有家長形容作奸犯科的兒子:「我兒子很乖,都是交到壞朋友害的。」 幾千年前佛陀就說「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會讓人行於邪道,到現代仍是如此。 (七七九)[0202a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外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者,能令未生正見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八〇)[0202a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外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惡不善法重生令增廣,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善法令滅,如說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諸比丘!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者,能令未生邪見令生,已生邪見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見不生,已生正見令退。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諸比丘!於外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正見重生令增廣。如是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對應經典]
(七八一)[0202b1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未生善法不生,已生者令退,如說不正思惟。諸比丘!不正思惟者,能令未生邪見生,已生邪見令重生增廣,未生正見不生,已生正見令退。 「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廣,如說正思惟。諸比丘!正思惟者,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者令滅,未生正見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說邪見、正見,如是邪志、正志,邪語、正語,邪業、正業,邪命、正命,邪方便、正方便,邪念、正念,邪定、正定七經如上說。 如內法八經,如是外法八經,亦如是說。 [校勘]ⓐ 「不」,宋、元、明三本作「令不」。 [註解][對應經典]
(七八二)[0202c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非法、是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非法、是法?謂邪見非法、正見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非法、是法,如是非律、正律,非聖、是聖,不善法、善法,非習法①、習法,非善哉法②、善哉法,黑法、白法,非義、正義③,卑法、勝法,有罪法④、無罪法,應去法⑤、不去法,一一經皆如上說。
[註解]① 非習法:不應該修習或親近的法。 ② 非善哉法:讓人不稱讚的法。 ③ 正義:正確的義理。 ④ 有罪法:有罪過的法。 ⑤ 應去法:應當去除的法。 [對應經典]
(七八三)[0202c12]如是我聞: 有異婆羅門來詣尊者阿難所,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記說不?」 阿難答言:「隨汝所問,知者當答。」 婆羅門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阿難答言:「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斷何等?」 答言:「貪欲斷,瞋恚、愚癡斷。」 又問:「阿難!有道有跡,能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阿難答言:「有,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羅門言:「阿難!賢哉之道!賢哉之跡!修習多修習,能斷斯等貪欲、恚、癡。」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彼婆羅門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如斷貪、恚、癡。如是調伏貪、恚、癡,及得涅槃,及厭離,及不趣涅槃,及沙門義①,及婆羅門義,及解脫,及苦斷,及究竟苦邊,及正盡苦,一一經皆如上說。
[註解]① 沙門義:修行的目標。 [對應經典]
(七八四)[0203a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邪、有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正見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①、有說②、有齋③,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④,有此世、有他世⑤,有父母⑥,有眾生生⑦,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⑧:『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正志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⑨。正語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⑩、離兩舌⑪、離惡口⑫、離綺語⑬。正業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婬。正命何等為正命?謂如法⑭求衣服、飲食、臥具⑮、湯藥,非不如法。正方便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⑯。正念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⑰。正定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止」,元本作「上」。 ⓑ 宋、元、明、聖四本無「已」字。 [註解]① 有施:布施是善的。 ② 有說:祝福是善的。 ③ 有齋:供養是善的。 ④ 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行為有善惡的差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⑤ 有此世、有他世:有輪迴的現象。 ⑥ 有父母:要孝順父母。 ⑦ 有眾生生:有輪迴受生(而非斷滅見)。 ⑧ 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有阿羅漢(調伏了貪欲、瞋恚、愚癡而)達成善的目標、依善而修行,在輪迴中親身體證達成涅槃。 ⑨ 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離於貪欲的意向、沒有瞋恚的意向、沒有加害別人的意向。又譯為「無欲覺、無恚覺、不害覺」。 ⑩ 妄語:說謊。 ⑪ 兩舌:挑撥離間。 ⑫ 惡口:罵人;口出惡言。 ⑬ 綺語:花言巧語。 ⑭ 如法:依照正法。 ⑮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⑯ 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意願勤奮上進,努力地超越(惡),勤奮地成就(善),持續修行不退。 ⑰ 念、隨順念,不妄不虛:心念專注、心念緊隨著,沒有妄想、虛假。 ⑱ 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心安住不亂,穩定維持,寂靜安定、定、純一的心。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詳細地定義了八正道,如下表所整理:
本經中,「正見」的定義包含各種世間的善法,至於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當然也是正見,也有其他經典將四聖諦列舉於正見的定義中。 「正方便」又譯為「正精進」,在本經中的定義,通於其他經中定義的「四正勤」,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 「正念」在本經中的定義可說類似於「活在當下」,其餘經中則有定義為「四念處」。 「正定」在本經中的定義是對於「定」的各種描繪,本卷第754經則定義為基於前七正道而生的禪定。
本經定義「正見」的經文,可和《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1〉第189經聖道經的經文比對如下:
[進階辨正][導讀:八正道在世間與出世間]以八正道待人處世,能夠去惡向善、離苦得樂。 行八正道時如果能相應於四聖諦、沒有貪瞋癡等煩惱,則能日漸解脫,證得涅槃。 以下第785經即解說世間與出世間的八正道。 (七八五)[0203a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①;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②。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世間正見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見謂聖弟子苦苦思惟③,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④ ,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志?謂正志有ⓐ二種。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世間正志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⑤ ,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志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⑥ ,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語?正語有二種。有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世間正語謂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語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⑦ ,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正業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業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正命謂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命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種。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⑧ ,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方便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⑨,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正念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⑩ ,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出世間正念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正定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出世間正定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貪」,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貪」。聖本作「會」。* ⓒ 聖本無「集、滅、道道思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 聖本無「造作」二字。 ⓕ 大正藏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有正念」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妄」,宋、元二本作「忘」。[*] [註解]① 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世間的、俗世的、有煩惱的、有執著的、導向好的往生處的。 ② 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賢聖的、出離世間的、沒有煩惱的、不執著的、徹底滅盡苦的、導向苦的盡頭的。 ③ 苦苦思惟:清楚地思惟苦。其中「苦苦」的重複,是用來表示清楚地瞭解苦。 ④ 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契合於滅除煩惱的思惟,而對事物揀擇、辨別、探究、覺察、聰慧、醒悟、觀察。案:這是指對事物起各種知見時沒有煩惱,而為出世間正見。 ⑤ 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離於貪欲的意向、沒有瞋恚的意向、沒有加害別人的意向。 ⑥ 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契合於滅除煩惱的思惟,而在心中辨別、自己判定、理解、算計、下定決心。案:這是指心中起各種意向時沒有煩惱,而為出世間正志。其中「分別、自決……立意」可說是一個人做出決策過程的各個階段。 ⑦ 不度時節,不越限防:不超過時間,不越過限制;在正確的時間、範圍(說適當的話)。 ⑧ 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意願勤奮上進,努力地超越(惡),勤奮地成就並穩固(善),內心勤奮上進維持不斷。 ⑨ 方便勤踊超出:努力且勤奮踊躍地超越(惡)。 ⑩ 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心念專注、心念緊隨著、心念謹慎、不忘失心念,沒有妄想、虛假。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七八六)[0204a1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心向邪者,違背於法,不樂於法;若向正者,心樂於法,不違於法。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
(七八七)[0204a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何等為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謂邪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彼皆隨順,一切得不愛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惡故,謂邪見。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 「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謂正見人若身業隨所見,若口業、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以見正故ⓐ,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以見正故」,宋、元、明三本作「見者」,聖本作「見正者」。
[對應經典]
(七八八)[0204b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 「何等為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若邪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彼皆隨順,一切得不愛果,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惡ⓐ見,謂邪見。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譬如苦果,種著地中,隨時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風味,一切悉苦。所以者何?以種苦故。如是邪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彼一切得不愛、不念、不可意果。所以者何?惡見者,謂邪見。邪見者,能起邪志,乃至邪定,是名向邪者違於法,不樂於法。 「何等為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若正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彼一切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見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譬如甘蔗、稻、麥、蒲桃①種著地中,隨時溉灌,彼得地味、水味、火味、風味,彼一切味悉甜美。所以者何?以種子甜故。如是正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悉皆隨順,彼一切得可愛、可念、可意果。所以者何?善見者,謂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乃至正定,是名向正者樂於法,不違於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世間、出世間亦如是說,如上三經,亦皆說偈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聖本無「惡」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向」字。 ⓒ 大正藏無「若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蒲桃:即「葡萄」。 ② 增長於世間:增加在世間的(憂悲苦惱、輪迴等)。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偈中說「正見增上者……終不墮惡趣」,似乎是與《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一〈忉利天宮神通品1〉:「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7) 有些相近的祝願偈語。這是祝福而不是打包票,限於「正見增上者」,不造三惡道業,甚至最終證得初果,自然不墮惡趣。 [進階辨正](七八九)[0204c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正見者,何等為正見?」 佛告婆羅門:「正見有二種。有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正見有施、有說、有齋,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婆羅門!是名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婆羅門!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求覺、巧便①、黠慧、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如正見,如是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經如上說。 [校勘]ⓐ 「聞」,聖本作「門」。 [註解]① 巧便:靈巧;見機(行事)。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布施」是世間正見、是善行,但很多人布施是為了求回報,那是「不淨施」,有善報,但和四聖諦不相應,有來有往、有進有出,始終不出世間,無法解脫。 若擁有出世間正見,基於四聖諦則知道我及我所有的(所施之物),以及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例如未來的善報)都是無常的,有擇法覺知而不執著,那麼布施除了利他外,也是捨去慳嗇甚至我執,才是清淨、解脫的布施。 [進階辨正](七九〇)[0205a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邪及邪道,有正及正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地獄、畜生、餓鬼。何等為邪道?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人、天、涅槃。何等為正道?謂正見,乃至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導讀:十惡、十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佛經通常列舉十惡業及十善業。十惡是:
相反的則是十善:
十善或十惡中,前三個是屬於身業,接著的四個是屬於口業,最後三個是屬於意業。身、口、意三業清淨,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七九一)[0205a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地獄、畜生、餓鬼。何等為邪道?謂殺、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何等為正?謂人、天、涅槃。何等為正道?謂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貪、無恚、正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所說的「正道」即十善業道(十善業跡),可對應到八正道的正見、正志、正語、正業。行十善可以往生善道。 綜合本經所說,以及《中阿含經》卷四十九〈雙品1〉第189經聖道經所說的八正道次第關係(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等等,前者生後者),可知在修行四念處(正念)及禪定(正定)前,應具備有十善業道。這也呼應卷二十四第624等經所強調修行四念處前要先持戒,修四念處才能有所成就。 「八正道」、「十善業」等名詞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圖所示,可見八正道含攝五戒、十善,涵蓋身口意三業: (七九二)[0205a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惡趣道①?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②、惡心出佛身血③ ……」餘如上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惡趣道:通往地獄、畜生、餓鬼等惡趣的道路。 ② 破僧:離間、破壞和諧的僧團,是五逆罪之一。又譯為「破和合僧」。 ③ 惡心出佛身血:惡意攻擊佛,讓佛流血,是五逆罪之一。又作「出佛身血」。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所舉例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即「五逆罪」,是最重的惡行,將感召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果報。 (七九三)[0205a2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順流道①,有逆流道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順流道?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逆流道?謂正見,乃至正定。」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順流、逆流,如是退道、勝道,下道、上道及三經道跡,亦如上說。
[註解]① 順流道:流轉於生死的道路。 ② 逆流道:脫離生死流轉的道路。 [對應經典]
(七九四)[0205b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①及沙門法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什麼是沙門、沙門法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若成就此法者,是名沙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沙門: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本經中特指成就八正道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② 沙門法:修行的方法,即八正道。 [對應經典]
(七九五)[0205b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沙門義。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義?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沙門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九六)[0205b1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①。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須陀洹果」,巴利本作 Sotāpattiphala。 ⓑ 「斯陀含果」,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phala。 ⓒ 「阿那含果」,巴利本作 Anāgāmiphala。 ⓓ 「阿羅漢果」,巴利本作 Arahattaphala。 [註解]① 沙門果:修行的成果,即初果至四果。又稱為「四沙門果」。 [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校勘]ⓐ 聖本在「八」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