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剎利相應 (2/2)]《雜阿含經》「剎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四十六第1226~1240經和本卷第1145~1150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剎利眾(掌管政治及軍事的國王及武士階級)的互動和說法。 (一一四五)[0304a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①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應施何等人?」 佛言:「大王!隨心所樂處。」 波斯匿王復白佛言:「應施何處,得大果報?」 佛言:「大王!此是異問②。所問『應施何處?』此問則異。復問『施何處,應得大果?』此問復異。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國臨陣戰鬥,集諸戰士,而有一婆羅門③子,從東方來,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膚白髮黑,不習武藝,不學術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敵觀,若刺若射,無有方便④,不能傷彼。云何?大王!如此士夫,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如是,大王!有剎利童子從南方來,鞞舍ⓑ⑤童子從西方來,首陀羅ⓒ童子從北方來,無有技ⓓ術,皆如東方婆羅門子,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不賞,世尊!」 「佛告大王,此國集軍臨戰鬥時,有婆羅門童子從東方來,年少端正,膚白髮黑,善學武藝,知鬥術法,勇健無畏,苦戰不退,安住諦觀,運戈能傷,能破巨敵。云何?大王!如此戰士,加重賞不?」 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如是,剎利童子從南方來,鞞舍童子從西方來,首陀羅童子從北方來,年少端正,善諸術藝,勇健堪能,苦戰却敵,皆如東方婆羅門子。如是戰士,王當賞不?」 王白佛言:「重賞,世尊!」 佛言:「大王!如是沙門、婆羅門⑥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⑦。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報。捨離五支何等為捨離五支?所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已斷已知,是名捨離五支。成就五支何等為成就五支?謂無學戒身成就,無學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捨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運戈猛戰鬥, 堪能勇士夫,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 「鞞舍」,巴利本作 Vessa。 ⓒ 「首陀羅」,巴利本作 Sudda。 ⓓ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技」。 ⓔ 「振」,明本作「震」。 ⓕ 「踈」,宋本作「蔬」。 ⓖ 「勸」,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勸」。 ⓗ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 「霑」,宋、元、明三本作「沾」。 [註解]①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② 異問:不同的問題。 ③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④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⑤ 鞞舍: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中產階級,從事農牧工商。又譯為「毘舍」。 ⑥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⑦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養應當供養的修行人能獲得福報,如同農夫在田中播種,往後則能收成。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弟子布施不求回報,只要布施給自己願意幫助的人即可,不會計較果報。因此波斯匿王問佛應該施給誰時,佛陀回答:「隨心所樂處」。 在現實上,布施給修行有成的人所獲得的果報最大。因此當波斯匿王問:「應施何處,得大果報?」時,佛陀表示這是不同的問題。 什麼叫做修行有成?即遠離五蓋,成就五分法身。布施給這樣的修行人,福報特別大。 佛陀教導我們布施可因施主而清淨,也可因受者而清淨,如《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經瞿曇彌經:「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CBETA, T01, no. 26, p. 722, c1-2) 佛弟子不會以功利的考量只布施給修行有成者,而能清淨布施。 [進階辨正](一一四六)[0304b2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世尊!為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剎利、鞞舍、首陀羅家耶?」 決定身壞命終後往生善惡趣的不是出身,而是身口意行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大王!云何為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餘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活ⓑ命,形體憔悴ⓒ,而復修行卑賤之業ⓓ,亦復為人下賤作使,是名為冥。處斯冥中,復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從冥入冥。 「云何名為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為人作諸鄙業,是名為冥。然其彼人於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①跨馬,從馬昇象;從冥入明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云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餘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②,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於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復如是。 「云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③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貧窮困苦者, 不信增瞋恨,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旃陀羅」,巴利本作 Caṇḍāla。 ⓑ 「活」,大正藏原為「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活」。 ⓒ 「憔悴」,宋、元、明三本作「顦顇」。 ⓓ 「業」,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業」。 ⓔ 「泥梨」,宋、元、明三本作「泥犁」。[*] ⓕ 「呰」,明本作「訾」。[*] ⓖ 「譽」,聖本作「與」。[*] ⓗ 「恨」,聖本作「恚」。 ⓘ 「垢」,聖本作「妒」。 ⓙ 「生天」,明本作「天生」。 ⓚ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 「妒」,大正藏原為「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妒」。 [註解]① 床:坐臥用的臺座,可分為坐床及臥床。 ②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③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④ 道士:有道之士,即修行人。中國早年稱呼佛教僧眾為道士,直到北魏太武帝獨尊神仙道術士為天師,術士建立道教並迫害佛教,這個稱謂才改為道教所用。 ⑤ 沙門梵志:修行人的統稱。梵志是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對應經典]
(一一四七)[0305b0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日ⓐ日①身蒙塵土,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大王!從何所來?」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彼ⓑ灌頂王ⓒ法②,人中自在,精勤方便。王領大地,統理王事,周行觀察,而來至此。」 佛告大王:「今問大王,隨意答我。譬如有人從東方來,有信有緣③,未曾虛妄,而白王言:『我東方來,見一石山,極方廣大,不穿不壞,亦無缺壞,磨地而來,一切眾生草木之類悉磨令碎。』南、西、北方亦ⓓ有人來,有信有緣,亦不虛妄,而白王言:『我見石山,方ⓔ廣高大,不斷不壞,亦不缺壞,磨地而來,眾生草木悉皆磨碎。』大王!於意云何?如是像貌大恐怖事,嶮ⓕ④惡相殺,眾生運盡,人道難得,當作何計?」 王白佛言:「若如是者,更無餘計,唯當修善,於佛法、律專心方便。」 佛告大王:「何故說言:『嶮惡恐怖於世卒起⑤,眾生運盡,人身難得,唯當行法、行義、行福,於佛法教專精ⓖ方便。』何以不言:『灌頂王位為眾ⓗ人ⓘ首,堪能自在。』王於大地,事務眾人,當須營理耶?」 王白佛言:「世尊!為復閑時言:『灌頂王位為眾人首,王於大地,多所經營,以言鬥言,以財鬥財,以象鬥象,以車鬥車,以步鬥步。當於爾時,無有自在,若勝若伏。』是故我說:『嶮惡恐怖卒起之時,眾生運盡,人身難得,無有餘計,唯有行義、行法、行福,於佛法教專心歸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經常磨迮⑥,謂惡劫、老、病、死ⓙ,磨迮眾生。當作何計?正當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於佛法中精勤方便。」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如有大石山, 高廣無缺壞,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日」,聖本作「白」。 ⓑ 「彼」,宋本作「波波」,元、明二本作「從彼」。 ⓒ 「灌頂王」,巴利本作 Khattiyamuddhāvasittarājan。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亦」字。 ⓔ 「方」,宋、元、明、聖四本作「石」。 ⓕ 「嶮」,聖本作「險」。 ⓖ 「專精」,聖本作「精專」。 ⓗ 「為眾」,大正藏原為「眾人」,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為眾」。 ⓘ 聖本無「人」字。 ⓙ 「死」,大正藏原為「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死」。 [註解]① 日日:此處特指中午。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於日中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中午」。 ② 灌頂王法:國王所該做的事。古代印度國王即位時,以海水灌頂,作為登基儀式,因此稱為「灌頂王」。 ③ 有信有緣:有信用的、認識的人。 ④ 嶮:「險」的異體字。 ⑤ 卒起:倉猝生起;突然生起。 ⑥ 磨迮:壓迫。「迮」讀音同「則」,逼迫的意思。 ⑦ 現世名稱流:在今生有好的名譽流傳。 [對應經典]
(一一四八)[0305c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①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應謹慎辨別是否為阿羅漢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②觀察,勿但終ⓔ慕ⓕ③;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辨ⓖ。交契④計挍⑤,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須自ⓗ思惟,智慧觀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尼乾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 「闍祇羅」,巴利本作 Jaṭila。 ⓒ 「一舍羅」,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 「三」,元、明二本作「王」。 ⓔ 「終」,大正藏原為「洛」,元本作「絡」,明、聖二本作「終」,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終」。 ⓕ 「慕」,大正藏原為「莫」,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慕」。 ⓖ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辨」。聖本作「能辯」。 ⓗ 「須自」,大正藏原為「當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須自」。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知」。 ⓙ 「現」,聖本作「見」。 ⓚ 「經」,宋、元、明三本作「語」。 [註解]①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② 審諦:仔細考察。 ③ 終慕:「終天之慕」,指終身的思慕、敬仰。此處指須細察對方,不可僅有終身的敬仰。 ④ 交契:交情。 ⑤ 計挍:即「計較」。 ⑥ 鍮石銅:「鍮石」即「黃銅」,是紅銅及鋅的合金,顏色似黃金。「鍮」讀音同「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波斯匿王見到幾位行苦行的外道就拜,認為他們是阿羅漢。 佛陀則告誡他:「你又沒有他心智,怎麼知道他們是阿羅漢?」 佛陀教導波斯匿王,要觀察對方的戒行,觀察他是否清淨;看他遭遇苦難時的反應;並和他交談以知他的智慧。這些都要在長時間、用心、以智慧觀察的前提下。 本經的各對應經典中所教的方法,整理於下表:
縱使沒有他心智,善於觀察的人還是能辨別來人的善惡,如孔子也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本經偈頌:「不以見形相,知人之善惡;不應暫相見,而與同心志」,不只能作為拜師求法的提醒,也可作日常生活識人的參考。 許多信仰宗教的人心性單純,容易相信人,但佛陀反而告誡弟子,縱使是大師,也不要隨便相信,要以智慧作判斷。
讓人以為自己已證聖果聖法,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是大妄語,必墮地獄。 如果有人傳說某人是聖人,某人其實未證聖果卻不澄清,而默認了,是否仍犯大妄語戒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十誦律》卷五十九:「有人問比丘言:「汝是阿羅漢不?[……]」若默然受,得偷蘭遮(大罪)。」(CBETA, T23, no. 1435, p. 439, b8-10) [進階辨正](一一四九)[0306a2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為首,并七國王及諸大臣悉共集會,作如是論議:「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復有稱聲、香、味、觸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說第一,意ⓐ無定判ⓑ,當詣世尊,問知ⓒ此義。如世尊說,當共憶持①。」 爾時,波斯匿王為首,與七國王、大臣、眷屬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與諸大臣如是論議:『五欲功德,何者為勝?』其中有言色勝、有言聲勝、有言香勝、有言味勝、有言觸勝,竟無決定。來問世尊,竟何者勝?」 佛告諸王:「各隨意適,我悉有餘說,以是因緣,我說五欲功德。然自有人於色適意,止ⓓ愛一色,滿其志願,正ⓔ使②過上有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言色ⓖ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如愛色者。聲、香、味、觸亦皆如是。當其所愛,輒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 爾時,座中有一優婆塞,名曰栴檀ⓗ,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善說,世尊!善說,善逝!」 佛告優婆塞:「善說,栴檀!快說,栴檀!」 時,栴檀優婆塞即說偈言:
「央伽族姓王, 服珠瓔珞ⓘ③鎧, 時,諸國王歎言:「善說,栴檀優婆塞!」 爾時,七王脫七寶上衣,奉優婆塞。 時,彼七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爾時,栴檀優婆塞知諸王去已,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國王遺我七領上衣,唯願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④。」 爾時,世尊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優婆塞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意」,大正藏原為「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 ⓑ 「判」,元本作「刺」。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 「止」,聖本作「正」。 ⓔ 「正」,聖本作「政」。 ⓕ 「視」,聖本作「觀」。 ⓖ 「色」,大正藏原為「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色」。 ⓗ 「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ṅgalika。 ⓘ 「珠瓔珞」,聖本作「諸纓絡」。 ⓙ 「竭」,聖本作「揭」。 ⓚ 「水」,大正藏原為「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水」。 ⓛ 「央耆」,巴利本作 Aṅgirasa。 ⓜ 「整」,聖本作「政」。 [註解]① 憶持:記憶受持而不忘失也。 ② 正使:縱使。 ③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④ 哀愍故:因為悲憫的緣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五欲之中何者第一?答案如同「情人眼裡出西施」。 (一一五〇)[0306c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其體肥大,舉體流汗,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氣息長喘。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體極肥盛。」 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極肥大故,慚恥厭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時,有一年少,名欝多羅③,於會中坐。時,波斯匿王告欝多羅:「汝能從世尊受向所說偈,每至食時,為我誦不?若能爾者,賜金錢十萬,亦常與食。」 欝多羅白王:「奉教當誦。」 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欝多羅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說偈,於王ⓐ食時,食食為誦,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而說斯偈:
「『人當自繫念, 每食知節量, 如是,波斯匿王漸至後時,身體傭細,容貌端正,處樓閣上,向佛住處合掌恭敬,右膝著地,三說是言:「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等正覺,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等正覺,與我現法利益、後世利益、現法後世利益,以其飯食知節量故。」 [校勘]ⓐ 「王」,宋、元二本作「不」。 [註解]① 諸受薄:各種(苦的)感受較輕。 ② 安消:好好地消化。 ③ 欝多羅:婆羅門名。又譯為「烏答」。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可說是減肥經,要修行減肥的人可參考。 [導讀:婆羅門相應]《雜阿含經》「婆羅門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151~1163經、第4卷全卷、和第44卷第1178~1187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婆羅門(貴族或知識分子)的互動和說法。 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本卷中的婆羅門也都是出身於尊貴種姓的人。另一方面,佛陀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別卷中婆羅門也可指修行人。 (一一五一)[0306c2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 時,有年少阿修羅①來詣佛所,於佛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怒勝瞋恚, 不善以善伏, 時,年少阿修羅白佛言:「瞿曇!我今悔過,如愚如癡,不辨ⓓ不善,於瞿曇面前訶罵毀辱。」如是懺悔已,時,阿修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石山」,大正藏原為「山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石山」。 ⓑ 「車馬」,大正藏原為「馬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車馬」。 ⓒ 「繩」,聖本作「乘」。 ⓓ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聖本改作「辨」。[*] [註解]① 年少阿修羅:被人稱為阿修羅(脾氣火爆)的少年。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摩納名阿脩羅鹽」,相當的一卷《雜阿含經》經文作「名為阿遬輪子婆羅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阿修羅王者婆羅墮若婆羅門」。 ② 我說善御士,非彼攝繩者:我說善於調御的人,不是操繩駕馬的那種人(而是能調御瞋心的人)。 [對應經典]
(一一五二)[0307a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賓耆迦婆羅門來詣佛所,於世尊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爾時,世尊告年少賓耆迦:「若於一時吉星之日①,汝當會諸宗親眷屬耶?」 賓耆白佛:「如是,瞿曇!」 佛告賓耆:「若汝宗親不受食者,當如之何?」 賓耆白佛:「不受食者,食還屬我。」 佛告賓耆:「汝亦如是,如來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辱呵責,我竟不受,如此罵者,應當屬誰?」 賓耆白佛:「如是,瞿曇!彼雖不受,且以②相贈,則便是與。」 賓耆白佛:「云何名為更相贈遺,名為相與?云何名不受相贈遺,不名相與?」 佛告賓耆:「若當如是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鬥則報鬥,名相贈遺,名為相與。若復,賓耆!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鬥不報鬥,若如是者,非相贈遺,不名相與。」 賓耆白佛:「瞿曇!我聞古昔婆羅門長老宿重行道大師所說:『如來、應、等正覺,面前罵辱,瞋恚訶責,不瞋不怒。』而今瞿曇有瞋恚耶?」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無瞋何有瞋, 正命以調伏, 爾時,年少賓耆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辨[*]、不善,而於沙門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註解]① 吉星之日:好日子、節慶之日。 ② 且以:姑且。 ③ 更相贈遺:這裏是「來自他人的贈與」之義。後「相贈遺」為同義。 ④ 相與:給與。 [對應經典]
(從內容看,1153經和76經應該不是此經對應經典。另見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1152.htm 上方說明。 ywliu)
(一一五三)[0307b1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時,有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來詣佛所,世尊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詈呵責。世尊經行,彼隨世尊後行。世尊經行已竟,住於一處,彼ⓑ婆羅門言:「瞿曇伏耶?」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勝者更增怨, 伏者臥不安, 婆羅門白言:「瞿曇!我今悔過,如愚、如癡,不辨[*]、不善,何於瞿曇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詈呵責?」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校勘]ⓐ 「健罵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Akkosaka-bhāradvāja。 ⓑ 「彼」,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彼」。 ⓒ 「即」,元、明二本作「而」。 [註解]①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② 經行:在一定的路徑上專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種能調劑身心、減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對應經典]
(從內容看,應該只有76經才是對應經典;其他三經應該不是。另見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1153.htm 上方說明。又相應部婆羅門相應7第3經阿修羅王經應是對應經典。已加上。ywliu) [讀經拾得]
(一一五四)[0307b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把土坌①佛。時有逆風,還吹其土,反自坌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無瞋恨, 罵辱以加者, 時,彼婆羅門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善、不辨[*],何於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校勘]ⓐ 「婆羅豆婆遮」,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註解]① 坌:灑灰塵。讀音同「笨」。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一一五五)[0307c07]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婆羅門名曰違義ⓐ,聞沙門瞿曇從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作是念:「我當往詣沙門瞿曇所,聞所說法,當反其義。」作是念已,往詣精舍,至世尊所。 爾時,世尊無量眷屬①圍繞說法。世尊遙見違義婆羅門來,即默然住。 違義婆羅門白佛言:「瞿曇說法,樂欲聞之。」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違義婆羅門, 未能解深義, 時,違義婆羅門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違義」,巴利本作 Paccanīkasāta。 ⓑ 「礙」,聖本作「閡」。 [註解]① 眷屬:親友,此處特指佛教四眾弟子。 ② 留難:阻留、刁難。 [對應經典]
(一一五六)[0307c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 時,有不害ⓐⓑ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為稱實①不?」 佛告婆羅門:「如是稱實者,若身不害②[*],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則為稱實。」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心不殺害, 口意亦俱然, 佛說此經已,不害[*]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 [校勘]ⓐ 「不害」,巴利本作 Ahiṃsaka。 ⓑ 「害」,宋、元、明三本作「虗」。[*] [註解]① 稱實:說實話;說出實在原貌。(??) ② 不害:不加害別人的念頭。 [對應經典]
(一一五七)[0308a0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①至火與婆羅門舍。 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即具眾美飯ⓐ食,滿鉢與之。 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復至其舍。 火與婆羅門遙見佛來,作是念:「禿頭沙門何故數來,貪美食耶?」 爾時,世尊知火與婆羅門心念已,即說偈言:
「上ⓑ天ⓒ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時,火與婆羅門聞佛說偈,還得信心,復以種種飲食滿鉢與之,世尊不受,以因說偈而施故,復說偈言:
「因為說偈法, 不應受飲食, 火與婆羅門白佛:「今以此食,應著何所?」 佛告婆羅門:「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④,令身安樂。汝持是食去棄於無蟲水中,及少生草地。」 時,婆羅門即以此食持著無蟲水中,水即ⓕ煙出,沸聲啾啾;譬如鐵丸燒令火色,擲著水中,水即煙起,沸聲啾啾,亦復如是。婆羅門持此飲食著水中,水即煙出,沸聲啾啾,於時火與婆羅門歎言:「甚奇!瞿曇!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變。」 時,火與婆羅門因此飯食神變,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 「上」,大正藏原為「王」,宋、元、明三本作「上」、聖本作「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 ⓒ 「上天」,巴利本作 Devarājan。, ⓓ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妊」,聖本作「任」。 ⓕ 「即」,聖本作「則」。 ⓖ 「鬚髮」,大正藏原為「髮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鬚髮」。 [註解]① 次第行乞: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乞食」、「次行乞食」。 ② 數數:頻繁地。 ③ 懷妊:懷孕。 ④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雜阿含經》中有幾則記載,佛陀若因說偈而得到別人的供養,則不接受這個供養,以表示佛陀不是為了求取供養而說偈的。 而見到食瑞應相(食著無蟲水後煙起涌沸)的婆羅門們,各人反應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嚇到,趕緊回去拜拜收驚。 從這一經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佛陀接受供養的原則:不以說法來換取供養。 不過,這個原則並不是說法之後就不能接受供養;佛陀也曾在說法之後,默然接受食物供養。例如《雜阿含經》第1030經記載:有一次給孤獨長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並且為長者說三受及四不壞淨等法。說法後,長者請佛陀留下來接受食物供養,佛陀默然接受長者的邀請。 若細心去體會,會發現這兩者情況大不相同:在第1030經中,給孤獨長者平時就信仰佛法並供養三寶;而在本經中情況是,邀請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養三寶。但在佛陀說法之後,才相信佛法而發心供養。由這兩個情況的差異,可以體會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供養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中,則記載了佛陀「因偈得食,則不受」的原則: 相關記載可參考本經、卷四第98經、卷四第102經、卷四十四第1184經,以及《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99經。 (一一五八)[0308b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比丘僧。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習ⓐ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①,得無間ⓑ慧②。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③,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南無多陀阿伽度④、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身純金色,圓光一尋⑤,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時,夫婆羅門聞之,瞋恚不喜,語其婦言:「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⑥,而稱歎彼禿頭沙門。黑闇之分,世所不稱。我今當往共汝大師論義[*],足知勝如。」 婦語夫言:「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師共論義[*]者。然今婆羅門且往,自可知之。」
時,婆羅門即往詣佛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之所念,而說偈言:
「殺於瞋恨者, 而得安隱眠,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示、教、照、喜,次第說法,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清淨、出要⑦、遠離,隨順福利清淨,分別廣說;譬如清淨白㲲ⓔ⑧,易為染色。如是,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於座上,於四聖諦得無礙ⓕ等,所謂苦、集、滅、道。 是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⑨。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已,盡其壽命為優婆塞,證知我。」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還歸自家。 其婦優婆夷遙見夫來,見已,白言:「已與如來、應、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為我大師共論義ⓖ耶?」 其夫答言:「我未甞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有ⓗ能與如來、應、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師共論義[*]也。汝今與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學道。」 時,婦悉以鮮潔白㲲[*],令作法衣ⓘ。 時,婆羅門持衣往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於世尊法中出家學道,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此法、律出家學道,修諸梵行。」 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校勘]ⓐ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 「間」,宋、元、明三本作「聞」。 ⓒ 「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巴利本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㲲」,聖本作「疊」。[*] ⓕ 「礙」,大正藏原作「閡」,宋、元、明三本作「礙」,聖本作「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 「有」,元、明二本作「不」。 ⓘ 「衣」,聖本作「服」。 ⓙ 「佛」,大正藏無「佛」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① 見諦得果:見到真理,得法眼淨,而證初果。 ② 無間慧:無間等的慧。 ③ 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每當服侍先生,做了些錯事時。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為夫所使,足趺倒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為婆羅墮若姓婆羅門送食物,跌倒後」。 ④ 多陀阿伽度:「如來」之音譯。 ⑤ 尋:長度單位,是伸張兩臂後左右手之間的寬度。 ⑥ 三明大德婆羅門:婆羅門教所謂三明婆羅門的條件是祖上七代的血統清淨、誦諸經典、容色端正。參見卷三十一第886經。 ⑦ 出要:出離;離欲。 ⑧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⑨ 無所畏:了然於心,有自信而無所畏懼。 [對應經典]
(一一五九)[0309a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魔瞿ⓐ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於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來,施於一人;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與。我如是施,得多福不?」 佛告婆羅門:「汝如是施,實得大福。所以者何?以於家中常行布施,一人來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與故,即得大福。」 時,魔瞿婆羅門即說偈言:
「在家所為作, 布施復大會,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施者設大會, 隨彼受ⓑ樂施, 時,魔瞿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魔瞿」,巴利本作 Māgha。 ⓑ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受」。 [註解][對應經典]
(一一六〇)[0309b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持華ⓐ蓋①、著舍ⓑ勒②導從婆羅門③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無非婆羅門, 所行為清淨,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不知清淨道, 及諸ⓓ無上淨, 婆羅門白佛:「瞿曇說清淨道及無上清淨耶?何等為清淨道?何等為無上清淨?」 八正道是清淨道;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永斷是無上清淨佛告婆羅門:「正見者為清淨道,正見修習多修習,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若婆羅門貪欲永斷,瞋恚、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淨。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清淨道;正定修習多修習已,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若婆羅門貪欲永斷,瞋恚、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淨。」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說清淨道、無上清淨耶?瞿曇!世務多事,今且辭還。」 佛告婆羅門:「宜知是時。」 持華蓋著舍勒導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校勘]ⓐ 「華」,大正藏原為「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 ⓑ 「舍」,聖本作「金」。 ⓒ 「淨」,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淨」。* ⓓ 「諸」,聖本作「說」。 ⓔ 「淨」,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淨」。 [註解]① 華蓋:以花裝飾的遮陽傘蓋。 ② 舍勒:為音譯,義譯為衣、內衣。 ③ 有持華蓋、著舍勒導從婆羅門:有位有撐著以花裝飾的遮陽傘蓋、穿著衣的隨從的婆羅門。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剎利波羅毘空婆羅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清淨者婆羅墮若婆羅門」。 ④ 乖:違背。 ⑤ 三典:婆羅門傳統的三類聖典,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 [對應經典]
(一一六一)[0309c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云何為尸羅①? 云何正ⓐ威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宿命憶念智②, 見生天惡趣③, 佛說此經已,異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校勘]ⓐ 「正」,元本作「三」。 [註解]① 尸羅:清涼,佛教引申指「淨戒」,因為戒能讓人避免造引起熱惱的惡業。 ② 宿命憶念智:指宿命通。 ③ 見生天惡趣:指天眼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古代婆羅門教傳統的三明是指祖上七代的血統清淨、誦諸經典、容色端正。 這位婆羅門或許也依據傳統,而詢問佛陀關於三明婆羅門(「羅漢婆羅門」)的條件:
而佛陀的回答則導向佛教的三明的定義,即以宿命明替代宿世的血統,漏盡明替代內在的誦諸闈陀經典,天眼明替代外在的容色端正。 (一一六二)[0310a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尊者阿難從世尊後。 命中的福報,仍得精進才有時,有二老男ⓑ女,是其夫婦,年耆根熟,僂ⓒ背ⓓ如鉤,詣ⓔ里巷頭,燒糞掃①處,俱蹲向火②。 世尊見彼二老夫婦,年耆愚老,僂[*]背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③,欲心相視。見已,告尊者阿難:「汝見彼夫婦二人,年耆愚老,僂背ⓕ如鉤,俱蹲向火,猶如老鵠,欲心相視不?」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此二老夫婦,於年少時盛壯之身,勤求財物者,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一富長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精勤修習者,亦可得阿羅漢第一上果。於第二分盛壯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二富者;若復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斯陀含果證。若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為須陀洹果證ⓘ。彼於今日,年耆根熟,無有錢財,無有方便,無所堪能,不復堪能,若覓錢財,亦不能得勝過人法。」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不行梵行故, 不得年少財,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爾時」,大正藏無「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男」,元本作「對」。 ⓒ 「僂」,宋、元、明三本作「傴」。[*] ⓓ 「背」,聖本作「𮌡」。[*] ⓔ 「詣」,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詣」。 ⓕ 「僂背」,宋、元、明三本作「背傴」,聖本作「𮌡僂」。 ⓖ 「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大正藏原無「阿那含果證。若於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五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大正藏在「得」字之下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若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為須陀洹果證」,大正藏原無「若於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亦可得為舍衛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者,亦可得為須陀洹果證」五十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糞掃:此處指曬乾當燃料用之糞便。 ② 向火:靠近火取暖。 ③ 鵠:天鵝。讀音同「胡」。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不論宿世福德或根器如何,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越早開始努力成就能越大。由本經分析的例子,也可見佛教不是宿命論。 《南傳法句經》〈老品〉第155、156偈:「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應該也是根據本經的記載。 (一一六三)[0310b0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如上說。差別者,唯說異偈言:
「老死之所壞, 身及所受滅, 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則」,聖本作「財」。 ⓑ 「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宋、元、明三本無「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二十一字。 [註解]① 於群則眠覺,非為空自活:在人群中覺醒(而行善、布施),才不是白白空過地活一遭。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慳貪不布施,是名常睡眠;修施濟匱乏,是名為覺悟。」 [對應經典]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