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導讀

(八四)中阿含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鞞舍離,在獼猴江邊高樓臺觀。此諸名德、長老上尊、大弟子等,謂遮羅、優簸遮羅、賢善、賢患、無患、耶舍上稱,如是比諸名德、長老上尊、大弟子等,亦遊鞞舍離獼猴江邊高樓臺觀,並皆近佛葉屋邊住。

諸鞞舍離麗掣聞世尊遊鞞舍離獼猴江邊高樓臺觀,便作是念:「我等寧可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舍離,往詣佛所供養禮事。」

時,諸名德、長老上尊、大弟子等,聞諸鞞舍離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舍離,來詣佛所供養禮事,便作是念:「禪以聲為刺,世尊亦說禪以聲為刺,我等寧可往詣牛角娑羅林,在彼無亂,遠離獨住,閑居靜處,宴坐思惟。」於是,諸名德、長老上尊、大弟子等,即便共往詣牛角娑羅林,在彼無亂,遠離獨住,閑居靜[*]處,宴坐思惟。

爾時,眾多鞞舍離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舍離,往詣佛所供養禮事。或有鞞舍離麗掣,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有與佛共相問訊,卻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有遙見佛已,默然而坐。

彼時,眾多鞞舍離麗掣各坐已定,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於是,眾多鞞舍離麗掣,世尊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鞞舍離麗掣去後不久。於是,世尊問諸比丘:「諸長老上尊、大弟子等為至何許?」

諸比丘白曰:「世尊!諸長老上尊、大弟子等,聞諸鞞舍離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舍離,來詣佛所供養禮事,便作是念:『禪以聲為刺,世尊亦說禪以聲為刺。我等寧可往詣牛角娑羅林,在彼無亂,遠離獨住,閑居靜[*]處,宴坐思惟。』世尊!諸長老上尊、大弟子等共往詣彼。」

於是,世尊聞已嘆曰:「善哉,善哉,若長老上尊、大弟子等應如是說:『禪以聲為刺,世尊亦說禪以聲為刺。』所以者何?我實如是說,禪有刺,持戒者以犯戒為刺,護諸根者以嚴飾身為刺修習惡露者以淨相為刺,修習慈心者以恚為刺,離酒者以飲酒為刺,梵行者以見女色為刺。入初禪者以聲為刺,入第二禪者以覺觀為刺,入第三禪者以喜為刺,入第四禪者以入息出息為刺,入空處者以色想為刺,入識處者以空處想為刺,入無所有處者以識處想為刺,入無想處者以無所有處想為刺,入想知滅定者以想知為刺。

「復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癡之刺。此三刺者,漏盡阿羅訶已斷、已知,拔絕根本,滅不復生,是為阿羅訶無刺、阿羅訶離刺、阿羅訶無刺離刺。」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刺經第十三竟(八百三十五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二小土城誦」,宋、元二本皆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後,明本無此六字。

「遮羅」,巴利本作 Cāla。

「優簸遮羅」,巴利本作 Upocāla。

「麗掣」,巴利本作 Licchavī。

「刺」,巴利本作 Kanthaka。

「牛角娑羅林」,巴利本作 Gosiṅgasālavana。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大正藏無「即便共」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明本無「無刺經第十三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八百三十五字」六字。

[註解]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高樓臺觀: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大林精舍」。

耶舍:比丘名,是隨佛出家的第六人。出生自波羅奈國的巨富世家,一天歌舞娛樂過後,半夜醒來,見到睡著的美女,睡相難看有如死人,邊睡邊流口水,美女口中的白齒也是白骨,因此生厭離心,心神不寧地跑出城外,在河岸邊遇到佛陀,聽佛說法後隨佛出家。

麗掣:音譯,另譯作「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作大如意足:作超乎常人的強力(宣揚);超級強力地進行(宣揚)。

遠離獨住:遠離世俗而獨自居住。

護諸根者以嚴飾身為刺:守護六根的人以精心打扮的美女或俊男為忌。嚴飾身指精心裝飾、打扮的身體。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守護根門者來說,看表演是刺」。

修習惡露者以淨相為刺:修習不淨觀的人以美麗漂亮的相為忌。

[對應經典]

 

(八五)中阿含長壽王品真人經第十四(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為汝說真人法及不真人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不真人法?或有一人是豪貴族出家學道,餘者不然,彼因是豪貴族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是豪貴族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不是豪貴出家學道,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端正可愛,餘者不然,彼因端正可愛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端正可愛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不端正可愛,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才辯工談,餘者不然,彼因才辯工談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才辯工談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無才辯工談,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是長老,為王者所識及眾人所知,而有大福,餘者不然,彼因是長老,為王者所識及眾人所知,而有大福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是長老,為王者所識及眾人所知,而有大福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非是長老,不為王者所識及眾人所知,亦無大福,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誦經、持律、學阿毘曇,諳阿含,多學經書,餘者不然,彼因諳阿含[*]慕,多學經書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諳阿含[*]慕,多學經書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不諳阿含[*]慕,亦不多學經書,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著糞掃衣,攝三法服,持不慢衣,餘者不然,彼因持不慢衣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持不慢衣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不持不慢衣,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常行乞食,飯齊五升,限七家食,或復一食,過中不飲漿,餘者不然,彼因過中不飲漿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過中不飲漿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不斷過中飲漿,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在無事處、山林樹下,或住高巖,或止露地,或處塚間,或能知時,餘者不然,彼因此知時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我不因此知時故,斷婬、怒、癡。』或有一人而不知時,彼行法如法,隨順於法,向法次法,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逮得初禪,彼因得初禪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初禪者,世尊說無量種,若有計者是謂受也。』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復次,或有一人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得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餘者不然,彼因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故,自貴賤他,是謂不真人法。真人法者作如是觀:『非有想非無想處,世尊說無量種,若有計者是謂受[*]也。』彼因此故,得供養恭敬,如是趣向得真諦法者,不自貴、不賤他,是謂真人法。

「諸比丘!是謂真人法、不真人法,汝等當知真人法、不真人法,知真人法、不真人法已,捨離不真人法,學真人法,汝等當學如是。」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豪貴、端正、談  長老、誦諸經
 衣、食、無事、禪  四無色在後

真人經第十四竟(千二百九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含」,宋、元、明三本作「鋡」。[*]

「塚」,宋、元、明三本作「冡」。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明本無「真人經第十四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二百九十三字」三字。

[註解]

自貴賤他:抬舉自己、貶低他人。

才辯工談:口才好,善於辯論、演說。

阿毘曇:為音譯,其中「阿毘」指殊勝,「阿毘曇」字面直譯為「勝法」,又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阿含慕:音譯自 agama,義譯是「傳(承)」,指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三法服:出家眾可以保有的三種衣服。

不慢衣:代表去除憍慢心的衣服,糞掃衣也算是一種不慢衣。

無事處: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作「無事」、「空閑」、「空閑處」,音譯為「阿蘭若」、「阿練若」。

知時:??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不管修行人的程度如何,如果恃才傲物,自貴賤他,就不是即將成為聖者的人。唯有知道無助於滅貪瞋癡的境界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才能修行有成。

  • 如何辨別善知識?

佛陀常教導弟子如何辨別善知識,最常見的是以觀察對方的「戒」作為開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4經表示應當依據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這五個條件,找到該親近奉事的比丘。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48經教導我們要觀察對方的戒行,觀察他是否清淨;看他遭遇苦難時的反應;並和他交談以知他的智慧。這些都要在長時間、用心、以智慧觀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膚淺的表相。

也可說是觀察對方是否相應於戒、定、慧,是否沒有貪、瞋、癡。

《中阿含經》卷36〈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則列出十個條件:修習禁戒、廣學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於燕坐、知足、常行於念、常行精進、修行智慧、諸漏已盡。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80經則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見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念,內心寂靜,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澁行」),才應奉事。

本經及《增壹阿含經》卷8〈安般品17〉第9經則進一步表示:如果因為我出身高、長得帥、談吐佳、有名氣、誦經持律學論、行頭陀行、持戒、清修、證得各種禪定,而「自貴賤他」,就不是善知識的作為。

這也呼應最前面佛陀說的「慚、愧」的條件,善知識不會自我抬舉,而是修證無我。

至於神通感應、道場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師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條件之內。

(八六)中阿含長壽王品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將諸年少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諸年少比丘亦稽首佛足,卻坐一面。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諸年少比丘我當云何教呵?云何訓誨?云何為彼而說法耶?」

世尊告曰:「阿難!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若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我與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廣分別說。」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阿難!此五盛陰,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盛陰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內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阿難!此六內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內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外處,色處,聲、香、味、觸、法處。阿難!此六外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外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阿難!此六識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識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更樂身,眼更樂,耳、鼻、舌、身、意更樂。阿難!此六更樂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更樂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覺身,眼覺,耳、鼻、舌、身、意覺。阿難!此六覺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覺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想身,眼想,耳、鼻、舌、身、意想。阿難!此六想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想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思身,眼思,耳、鼻、舌、身、意思。阿難!此六思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思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愛身,眼愛,耳、鼻、舌、身、意愛。阿難!此六愛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愛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阿難!此六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阿難!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念處,觀身如身,觀覺、心、法如法。阿難!此四念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念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正斷,比丘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住故、不忘故、不退故、轉增多故、廣布故、滿具足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阿難!此四正斷,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正斷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如意足,比丘者,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如是精進定、心定,成就觀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阿難!此四如意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如意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禪,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阿難!此四禪,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禪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諦,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阿難!此四聖諦,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諦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想,比丘者,有小想、有大想、有無量想、有無所有想。阿難!此四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此四無量,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色,比丘者,斷一切色想,乃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阿難!此四無色,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色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種,比丘、比丘尼者,得麤素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舊聖種。如是食、住處,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貴、不賤他,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住舊聖種。阿難!此四聖種,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種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沙門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最上阿羅漢果。阿難!此四沙門果,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沙門果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解脫處,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云何為五?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若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一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復次,阿難!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但如本所聞、所誦習法而廣讀之。若不廣讀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為他廣說。若不為他廣說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心思惟分別。若心不思惟分別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善受持諸三昧相。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善受持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五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阿難!此五解脫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解脫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阿難!此五根,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根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力,信力,精進、念、定、慧力。阿難!此五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出要界。云何為五?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觀無欲,心向無欲,樂無欲,近無欲,信解無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欲及因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難!是謂第一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觀無恚,心向無恚,樂無恚,近無恚,信解無恚,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恚,及因恚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恚生,如是恚出要。阿難!是謂第二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觀無害,心向無害,樂無害,近無害,信解無害,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害及因害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害生,如是害出要。阿難!是謂第三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觀無色,心向無色,樂無色,近無色,信解無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色及因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色生,如是色出要。阿難!是謂第四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觀無己身,心向無己身,樂無己身,近無己身,信解無己身,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己身及因己身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己身生,如是己身出要。阿難!是謂第五出要界。

「阿難!此五出要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出要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財,信財,戒、慚、愧、聞、施、慧財。阿難!此七財,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財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力,信力,精進、慚、愧、念、定、慧力。阿難!此七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覺支,念覺支,擇法、精進、喜、息、定、捨覺支。阿難!此七覺支,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覺支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八支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為八。阿難!此八支聖道,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八支聖道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

世尊告曰:「阿難!如是,如是。甚奇!甚特!我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阿難!若汝從如來復問頂法及頂法退者,汝便於如來極信歡喜。」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頂法及頂法退說及教者,我及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說頂法及頂法退。」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如是內、外、識、更樂、覺、想、思、愛、界、因緣起,阿難!多聞聖弟子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法,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阿難!此頂法及頂法退,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頂法及頂法退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為汝等說處及教處,頂法及頂法退,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陰、內、外、識、更  覺、想、思、愛、界
 因緣、念、正斷  如意、禪、諦、想
 無量、無色、種  沙門果、解脫
 處、根、力、出要  財、力、覺、道、頂

說處經第十五竟(五千一百九十七字)

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第二小土城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處」,巴利本作 Āyatana。

「六內處」,巴利本作 Cha ajjhattikāni āyatanāni。

「六外處」,巴利本作 Cha bāhirāni ā。

「六識身」,巴利本作 Cha viññāṇakāyā。

「六更樂身」,巴利本作 Cha phassakāyā。

「六覺身」,巴利本作 Cha vedanākāyā。

「六愛身」,巴利本作 Cha taṇhākāyā。

「勤」,宋、元、明三本作「進」。[*]

「習」,元、明二本作「集」。

「正」,宋、元、明三本作「止」。[*]

「脫彼」,大正藏原為「彼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脫彼」。

「患」,宋、元、明三本作「患厭患」。

「支」,宋本作「枝」。

「志」,宋、元、明三本作「思」。

「我」,宋本作「猶」。

「問」,宋本作「向」。

明本無「說處經第十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五千一百九十七字」八字。

「二竟」,明本作「七竟」。

宋、元、明三本無「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十字。

大正藏在「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後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三百二十四字」八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置於「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前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五盛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六識身:六個識的種類:眼識(視覺)、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裡的「身」是指種類、集合,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六更樂身:即「六觸身」,六個觸的種類:眼觸(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更樂」為「觸」的舊譯,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身」在這裡指「種類」。

六覺身:即「六受身」,六個受的種類:眼觸生受(眼觸緣生的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這裡的「覺」為「受」的舊譯。

六想身:六個想的種類:眼觸生想(眼觸緣生的取相)、耳觸生想、鼻觸生想、舌觸生想、身觸生想、意觸生想。

六思身:六個思的種類:眼觸生思(眼觸緣生的思惟)、耳觸生思、鼻觸生思、舌觸生思、身觸生思、意觸生思。

六愛身:六個愛的種類:眼觸生愛(眼觸緣生的喜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六界:古代印度人認為眾生身心乃至世界有六種特性構成:地界(堅固性)、水界(濕潤性)、火界(溫熱性)、風界(移動性)、空界(空間)、識界(覺知)。例如骨、肉屬地界,血、尿屬水界,體溫屬火界,呼吸、移動屬風界,空隙、空間屬空界,種種心識作用屬識界。詳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二〈根本分別品2〉第162經分別六界經。

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事物是依於條件而生起的法則,以及依條件而生起的事物。又譯為「因緣法及緣生法」。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四正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其中「斷」指決斷,引申為勤奮的意思。另譯為「四正勤」。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譯為「四神足」。

願至非品:想要出離世間。又譯為「向於捨」。

四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四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小想」指作意思維特定、狹小的色,例如思維屍體不淨、思維一片水、思維一片白色、思維欲望的過患。「大想」指作意思維廣大、但仍有邊際的色,例如思維成山成海的人身皆同屍體、思維一大片水、思維範圍廣大的白色等。「無量想」指作意思維廣大沒有邊際的色,例如思維所有物質皆會敗壞、思維無邊無際的水、思維無邊無際的白色等。「無所有想」指作意思維一切都沒有我,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當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我,因此無我,既然無我,也就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了。四想的每一階段皆以較廣大、細緻的想取代前一階段較狹小、粗糙的想、以較輕的疲勞取代前一階段較重的疲勞。

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四無色:無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四聖種:四種能生賢聖的種子:(1)衣服喜足、(2)飲食喜足、(3)臥具喜足、(4)樂斷樂修。也就是知足於衣服、飲食、臥具,樂於斷貪修行。又譯為「四賢聖族」。

舊聖種:四聖種是過去諸佛及弟子即依循的,因此有時稱為「古昔聖種」或「舊聖種」。

四沙門果:修行的四階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門」在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五熟解脫想:使解脫成熟的五種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五解脫處:五個依之修行能獲得解脫的途徑:(1)從師長聽聞佛法、(2)讀誦佛法、(3)為他人解說佛法、(4)依法修觀、(5)修止。因此而能正確地理解佛法,因為正確地理解佛法而能歡悅,因為歡悅而能歡喜,因為歡喜而能輕安,因為輕安而能覺樂,因為覺樂而能心定,因為心定而能發起智慧乃至解脫。

知如真: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譯為「如實知」。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五出要界:出離世間的五個要素:(1)出離欲心、(2)出離恚心、(3)出離害心、(4)出離色、(5)出離身見。其中第三個在《長阿含經》中作出離嫉妬。

極重善觀欲:反覆再三好好地看破欲望的本質。

不信解欲:不被欲望所迷惑。??

七財:能資助修行的七種財富:信、戒、慚、愧、聞、施、慧。

七力:修行的七種力量:信、精進、慚、愧、念、定、慧。

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又譯為「七覺分」。

八支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又譯為「八聖道」、「八正道」、「八道支」。

頂法:有如到達山頂的善根。

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能夠忍可(接受、安住)、產生信樂、產生喜愛、想要聞法、想要記憶不忘、想要洞察。這裡的「欲」特指「善法欲」,對善法的喜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2/18 20:3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32981872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