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又復,如來在天上與母說法時,我亦在於中;與母說法竟,將諸天眾從天上來,下僧迦奢🅕㋭國。時,我見此二事:天人受福樂,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我亦見此。』而說偈言[*]: 我對此處文意的理解是這樣:
1.如來在天上與母說法時,我亦在於中;
1.天人受福樂,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 所以那個冒號「:」,我會作句號「。」。 不知你們之前對此有沒有相關討論? David Chiou: 從整經的習慣用法上來看,「時」常指前面一句話的事,因此你說得也有道理。 我剛查了一下對應經典:
《阿育王經》卷3〈供養菩提樹因緣品 3〉:「復次大王。世尊於三十三天上安居。為母說法竟與諸天眾圍繞下僧柯奢[4](翻光明)國。我於爾時在大眾中見諸天眾。復見比丘尼。名欝波羅[5](翻青[6]蓮華)槃尼柯[7](翻色)見其化作轉輪聖王具足七寶。而說偈言。
《阿育王傳》卷2:「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諸天圍繞。來下之時我亦在其中。至僧伽戶沙池側時我亦在[10]其中。蓮花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具足千子禮佛足時亦在其中。」(CBETA, T50, no. 2042, p. 105, b26-29) 從文義上,「時」所講的兩件事,應該是同時發生 。而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及諸天圍繞到人間,是兩個不同的時間。因此先前改為冒號,因為後面的 1. 諸天下來 2. 蓮花色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是同一時間發生的事。 對應經典沒有明數是哪兩件事,但《阿育王經》的內容或許較偏向冒號的解法。 Heaven Chow:
我覺得這樣是比較合理。
1.優波羅🅖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將無量眷屬,乘空而來,詣世尊所㋯, 前面是在天上為天人說法, 其次是把天人請下來人間, 這二件事讓天人受福樂. 後面就是另一件事, 就是比丘尼變成轉輪聖王之事, 當事人表示他也在場. David Chiou: 這幾句是比較拗口,而相較之下 Heaven 的標點我覺得是最合理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