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雜阿含經》第559經探討禪定時對外境認知的議題: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1.html 進入初禪以上的定境,由於專心,因此對於許多外境是可以不起反應的。例如專心在所緣上,因此對於外界的噪音聽而不聞,雖然想陰仍有運作,這就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進入無想心三昧的定境,可將想陰停止,沒有想陰的作用、沒有了取相、認知,自然更不覺知外境了,也就是「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一個衍生議題是,這「無想心三昧」的定力,如果不加上智慧的成分(因此尚未證解脫),是對應到四禪八定的哪個層次,或是哪個天? 有的論師認為是無想天,而不同的部派對於無想天的解釋也不相同(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之廣果天,不立別處,上座部於廣果天之上,立無想天之一處。)有的論師認為是非想非非想處天,也有人認為滅了想不就和滅受想定(滅盡定)聽來蠻相近了? 這在經中並沒有很明確的解釋,畢竟佛世當時的比丘得了此三昧就直攻阿羅漢了,沒人會故意不發起智慧吧。另一方面,三三昧(包含無相三昧)是定慧兼具的修法,因此也不單是定就是了。 如果有同學有進一步的資訊,也請提供。謝謝! Russ Wang: 另外我想應該會有讀者想問 : 無想天為八難之一,而生無想天是以無想定為因,所以後世便出現「無想定是邪法」的說法,那為什麼在本經中又說「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 成唯識論中是說 外道先起煩惱妄想,以此見為因修無想定,方感得無想無為果。 成唯識論疏抄則說 這個煩惱妄想是「待因」 ,由於滅不待因,以「待因」求滅之故,而生無想天而不是涅槃 David Chiou: 精確地區分,無相三昧是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之一,和外道的無想定不同。南傳經藏中也有提到三三昧(例如《相應部尼柯耶》41相應第7經),但印象中少了幾篇詳細解說三三昧的經,因此南傳通常提四禪,較少提三三昧,其餘各部派(包含四部阿含)都常談三三昧。理論上,三三昧定慧兼具,也就是說依佛說修三三昧到究竟,自然定及慧都到頂。 例如觀空,可以修定也可以修慧。 而如Russ提的,外道的無想定只是一味地把無想為究竟,沒有四聖諦等基本概念,所以只是一直壓著想,目標也只是無想。 Russ Wang: 感覺上說無想定是邪法 還真是以偏概全了 一直壓著想 也許就是疏抄中所說的 待因 吧 David Chiou: 嗯!可能因此後來玄奘大師譯經,一律譯為「無相三昧」而不是早期的「無想心三昧」,可能也是為了避免混淆,將「無想定」專門用來形容外道定。 Satipatthana Shi: 有想定可以修觀的都可對應: 《大智度論》卷20:「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性故。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名。」(CBETA, T25, no. 1509, p. 207a23-27)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8:「初靜慮等,攝幾靜慮等耶?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0:「如是永斷是聖者非異生。是聖道能非世俗道。所以者何。因七依經造此論故。彼經唯說七根本地。謂四靜慮下三無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斷煩惱。故知唯聖者用無漏道斷。」(CBETA, T27, no. 1545, p. 311a2-6)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6:「三摩鉢底依者,謂七依定。如經言: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乃至依無所有處亦爾。」(CBETA, T31, no. 1606, p. 770a23-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