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人不是機器,佛弟子平日生活及學佛上自然會有所薰陶或讀經,在修止時也自然會漸漸有所悟入。因此縱使是純修止的佛弟子,也會在觀慧上多少有所領悟。而不像電動裡面,加血就不會加魔力,加魔力就不會加血,兩個完全分開的兩個 bar ;-)

南傳論中是以拆解的方式討論,所以將止與觀分開分析,這是從微觀來看(例如今天只修止,所以增加的是定力;明天只修觀,所以增加的是慧力。但就一整年來看,也是止觀都有增加的);北傳的論中通常是以成果來看,因此通常將止與觀一起分析,不去特別拆解。

把止或觀拆得開開的,是南傳論中的討論法,不是經中所強調的,別的部派也沒這麼認為。(這也是種分析方式,並不是不對,但若以此衍伸主張止和觀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那就有違經義了。)

以上前提是「佛弟子」,至於外道中心思想認為靈魂永生、或是要回歸梵我,則自然不會有觀慧上的成就。


David Chiou:

回歸到經中來看:

《雜阿含經》卷十七:「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有人可能會主張這經南傳沒有,其實其他經也有此義理,例如卷二十一第567經表示佛法中各種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無貪瞋癡。有人可能會以為第567經(SN 41.7)中各三昧,南傳中譯本叫做「無量心解脫」而不叫「無量心定」?其實南傳 SN 41.7 經中也寫得很清楚,「無量心解脫」的定義是:「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喜悅俱行之心……(中略)以與平靜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平靜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大德!這被稱為無量心解脫。」

這完全是無量心定的修行次第,但是佛弟子修起來自然也能有所悟入而達成解脫。


Russ Wang:

我覺得南傳與北傳對於止與觀的定義不太一樣,北傳認為的止普遍定義只有禪那正定,而沒有包含近行定、剎那定、乃至於緣滅止,南傳對於止與定是有分別的。

試著分享一下我對於「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 的看法

《成實論》卷 15,〈止觀品第㆒百八十七〉 :「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

從短期目標來看,修止的目的是要鎮服五蓋;修觀的方面,五蓋則是法念處裡頭觀察的對象。然而從最終目標而論,這兩者剛好相輔相成,修止鎮服了五蓋是為了觀,讓沒有五蓋干擾的心聚焦到極致,毫無間隔的如實觀察法的無常、苦、無我,得緣滅智;修觀則是從五蓋中見法的無常、苦、無我,進一步得緣滅智徹底斷除五蓋,成就了究竟的緣滅止。

接著我以止乘者與觀乘者來說明兩者雖然切入點不同,但都是止觀成就

《清淨道論大疏鈔》:「止乘者依奢摩他門而修觀;然而觀乘者不依奢摩他門,因此說純觀乘者。」

觀乘者的切入點是於七清靜的戒清淨後,直接走上修觀(毘婆舍那)的路,正念正知身心狀況,由五蘊的無常、苦、無我,進而以見滅永斷五蓋達到究竟的緣滅止,某些部派則描述此時剎那定連成一片達到了究竟的止。止乘者則是先進行奢摩他,先將心專注於一境證得禪那,心清淨然後再修毘婆舍那,例如利用從禪定正定中退到近行定時五蓋尚未覆蓋來的餘勢來修觀,而見五蘊的無常、苦、無我,終以見滅證緣滅智。

止與觀雙宿雙飛的浪漫始終是分不開的。

 
agama/研討_依據佛法修止_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4604005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