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patthana Shi:

SĀ 559

「如是第二⑭、第三⑮、第四禪⑯空入處⑰、識入處⑱、無所有入處⑲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註解:

⑯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 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 ,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雜阿含經》通常是歸於有部的傳承,當南北傳論典解說有異時,建議註解應以所屬部派的解說為主「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是南傳論典的解說,北傳有部論典、唯識論典都不是作此解說,第四禪的「捨念清淨」有部、唯識都解說為捨清淨、念清淨,是超越尋、伺、喜、樂等擾亂事的清淨。如以下論典所說: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8 :「第四靜慮唯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三非苦樂受、四等持。」 (CBETA 2019.Q3, T29, no. 1558, p. 1 46c16 1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1 :「 捨清淨者 謂行捨。念清淨者 謂善念。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 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答:第四靜慮捨念俱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 (CBETA 2019.Q3, T27, no.1545, p. 417b10 15)

《顯揚聖教論》卷2 :「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轉動而安住性。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 (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 487b20 24)


David Chiou:

第四禪超過我的程度,因此所寫的註解,是找到白話的註解中大致可套用於不同經文的:

《雜阿含經》卷14:「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CBETA, T02, no. 99, p. 97, a14-15)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 17〉:「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CBETA, T02, no. 125, p. 582, b9-11)

《坐禪三昧經》卷2:「復以善妙捨此苦樂,先棄憂喜除苦樂意,護念清淨入第四禪。不苦不樂護清淨念一心」(CBETA, T15, no. 614, p. 278, a12-14)

其餘經中的定義可參考研討:「四禪」定義的經文比對

您引用的論中將「捨念清淨」解為「捨清淨」、「念清淨」,不過我看得蠻模糊的。能否麻煩您提供白話的解釋呢? 謝謝!


Satipatthana Shi:

⑯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沒有苦也沒有樂,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二個句子重複]

⑯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是不苦不樂受,無有尋、伺、喜、樂擾動的捨清淨、念清淨,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David Chiou:

還是蠻模糊的,我的解讀是有部論典講的「捨清淨、念清淨」指「清淨的捨、清淨的念」,是嗎?


Satipatthana Shi:

Yes.


Heaven Chow:

查了一些資料, 發現上面同學說的也是合理。對照了南北傳的看法,發現其實很類似,差別在於「禪支」的認定不同。

在《清淨道論》中看到這二段:

  “捨念清淨”--即由捨而生的念的清淨。在此禪中念極清淨,而此念的清淨是因捨所致,非由其他;故說“捨念清淨”。《分別論》說︰“此念由於此捨而清淨、遍淨、潔白,故說捨念清淨”,當知使念清淨的捨,是中立之義,這裡不僅是念清淨。其實一切與念相應之法亦清淨。但只以念的題目(包含一切相應法)而說。

  雖然此捨在下面的三禪中也存在,譬如日間雖亦存在的新月,但為日間的陽光所奪及不得其喜悅與自己有益而同類的夜,所以不清淨不潔白,如是此中捨之新月為尋等敵對法的勢力所奪及不得其同分的捨受之夜,雖然存在,但在初等三禪中不得清淨。因彼等(三禪中的捨)不清淨,故俱生的念等亦不清淨。猶如日間不明淨的新月一樣。所以在彼等下禪中,連一種也不能說是“捨念清淨”的。可是在此(四禪中)業已不為尋等敵對法的勢力所奪又獲得了同分的捨受的夜,故此中捨的新月極其清淨。因捨清淨故,猶如潔淨了的月光,則俱生的念等亦得清淨潔白。是故當知只有此第四禪稱為“捨念清淨”。

這裡的確有【清淨的捨,所以生起清淨的念】的描述。

再節錄一段《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捨清淨者。謂行捨。念清淨者。謂善念。

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

答第四靜慮捨念。俱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此中皆無獨名清淨。

復次第四靜慮無內外災故名清淨。下三靜慮有內外災不名清淨。謂初靜慮內有尋伺火故外為火災所燒。第二靜慮內有極喜水故外為水災爛。第三靜慮內有出入息風故外為風災飄。第四靜慮無此三災故說清淨。

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身器三災不及。念無忘失捨無諠雜。非如下地故說清淨。

..... 略.....

北傳這裡也是分成捨清淨與念清淨,但不像清淨道論那樣指出是因為捨清淨,所以念清淨。

但若看其原因,也是捨去了許多三禪以下不清淨的成份,所以說是因為由捨而來,也是合理。

北傳還提到不少理由,但我也不太懂,但最根本的原因,應該還是捨離了樂,所以捨與念都清淨了。

在這些基礎上,這樣的解釋應該是 OK 的。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捨、念皆清淨,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David Chiou:

若依阿含經文中的「第四禪」定義:

經名 定義
雜阿含經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中阿含經 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增壹阿含經 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
長阿含經 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無有尋、伺、喜、樂擾動」看來南北傳部派都認同,意義上也大家也容易瞭解,只是沒在以上經文定義當中覆述,這幾個字暫時先不放進註釋。

如果不管有部論典而單從經藏來看,「捨清淨、念清淨」,將捨、念分別說清淨的這種解法,套進經文不一定就比「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來得順,也不一定較容易理解。單從經文來看,兩種解釋都說得通。

另一方面,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捨、念皆清淨」和「由捨而生的純淨之念」意義相通,「由捨而生的純淨之念」也是因為捨而超越尋、伺、喜、樂等擾亂事,而能有專一純淨之念?


Satipatthana Shi:

「捨清淨、念清淨」和「由捨而生的純淨之念」意義並不相同

「由捨而生的純淨之念」是因為捨而超越尋、伺、喜、樂等擾亂事,而能有專一純淨之念。

「捨清淨、念清淨」是指由「捨、念合力」(其實還有正知合力) 超越尋、伺、喜、樂等擾亂事,故在第四禪達到捨清淨、念清淨

南北傳的解說是不同的,北傳這點在實修上是好用的。


Heaven Chow:

果然北傳的論與南傳的禪支不同, 我以前也是擔心南北傳差異問題, 可是我也沒時間與能力去 K 北傳的論, 真希望有人能整理出來. :-)

南傳在四禪之前, 主要就是一直在捨.
由離欲、惡不善法開始, 再捨尋伺、喜、樂,由五禪支最後只剩二禪支,才成就四禪。

我看了北傳的禪支, 相較南傳則二禪多了 “內等淨” , 三禪則多了 “捨、念、正慧”, 四禪則多了 “捨, 念”.
就不知提到的 【由「捨、念合力」(其實還有正知合力) 】在實修上是指什麼?因為我對北傳禪法的實修也沒有了解。 :-)


David Chiou:

《雜阿含經》「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的註解,其中「捨淨念」在漢譯經藏中又譯為:

經名 定義
雜阿含經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中阿含經 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增壹阿含經 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
長阿含經 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過去現在因果經 除苦樂,得淨念,入捨根
大般若經 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
華嚴經 斷棄苦樂,憂喜已滅,不苦不樂,行捨念淨
十住經 斷苦斷樂故、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行捨念淨
大寶積經 捨苦樂意,先滅憂喜,行捨念淨
坐禪三昧經 捨此苦樂,先棄憂喜除苦樂意,護念清淨得入第四禪。不苦不樂,護清淨念一心


白話直譯目前主要有以下選擇:

種類 編號 「捨淨念」的白話註釋
A.捨清淨、念清淨 A-1 平靜地捨、清淨地念
A.捨清淨、念清淨 A-2 捨而平靜、念而清淨
B.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 B-1 行於捨離、念得清淨
B.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 B-2 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


依經律來看,如果排除論藏以及各部派各自的傾向,只考量漢譯經藏的文字定義,如《雜阿含經》中「捨淨念」,《中阿含經》、《長阿含經》中「捨念清淨」,《增壹阿含經》中「護念清淨」、《華嚴經》、《十住經》、《大寶積經》中「行捨念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得淨念,入捨根」,《坐禪三昧經》中「護清淨念一心」,將 A、B 分別代入各經文中:

  • 「捨念清淨」、「護念清淨」A、B 都說得通。
  • 《雜阿含經》的「捨淨念」中文若解為A「捨清淨、念清淨」不通,若解為B則通。如果是依A解,則文字上應該要是「捨念淨」而不是「捨淨念」。 ── 由於是註解《雜阿含經》,因此這點為主要考量。
  • 《華嚴經》、《十住經》、《大寶積經》中「行捨念淨」和《坐禪三昧經》中「護清淨念一心」都只符合B;只有《過去現在因果經》中的「得淨念,入捨根」只符合A。
  • 至於北傳部派將「捨」及「念」都列為四禪禪支是另外的議題,個人覺得B不會不能列「捨」及「念」為禪支。

因此個人覺得就《雜阿含經》經文定義來看,以上B代入後較A適合。這只是以《雜阿含經》中的文字定義來作推論,不代表B就對,也不代表A、B就是互斥。

在B中,搭配整句的白話翻譯,考量導讀的目的是讓初學者有初步理解,因此現階段採用這個較初學者向的B-2註解:

  •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如果有需要進一步解釋的地方,則加上「捨清淨、念清淨」及「由捨而得的純淨之念」這兩種解讀:

  • 依據各經論,「捨淨念」有兩種解法,第一種解法是捨、念皆清淨,沒有了尋、伺、喜、樂等擾動而清淨地捨、清淨地念,第二種解法是沒有了尋、伺、喜、樂等擾動,只有因捨而生的純淨之念。

David Chiou:

「捨清淨、念清淨」是指由「捨、念合力」(其實還有正知合力) 超越尋、伺、喜、樂等擾亂事,故在第四禪達到捨清淨、念清淨
南北傳的解說是不同的,北傳這點在實修上是好用的。

請問是指什麼實修方法呢? 或是有什麼文章連結? 謝謝。


Satipatthana Shi:

《瑜伽師地論》卷63:「 問初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二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問內等淨何法為自性。答念正知捨為自性。問第三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念。二正知。三捨。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四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念正知捨。由尋伺門之所引發。是故雖有而不宣說。第二靜慮由彼自性能有作業。又由踊躍心隨煩惱之所纏縛。是故顯示內等淨名。第三靜慮心隨煩惱已遠離故顯彼自相。是故說彼離喜貪故。初靜慮中離欲貪故非離喜貪。第二靜慮離尋伺貪故非離喜貪。第四靜慮即彼顯示最極清淨。是故當知一切靜慮彼皆隨轉如其所應。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9:「 初靜慮中尋伺二種是對治支,能斷欲界欲恚害等尋伺故。喜樂二種是利益支,由尋伺支治所治已得離生喜樂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 第二靜慮中內等淨是對治支,由此能治尋伺故。喜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說。

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是對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說。

第四靜慮中捨清淨念清淨是對治支,由此二能治樂故。不苦不樂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CBETA 2019.Q3, T31, no. 1606, p. 736b1-21)

《顯揚聖教論》卷19:「 問:於諸靜慮有幾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為五?謂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謂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問:內等淨以何法為體?答:以念正知及捨為體。第三靜慮有五支,謂念、正知、捨、樂、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謂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心一境性。問:念、正知、捨一切處有,何故於初靜慮等不說耶?答:初靜慮中由尋伺門所引發故,雖有不說;第二靜慮中有踊躍自體之所作業,及心所有少分煩惱所纏覆故,總以內等淨名顯之;第三靜慮中彼心所有少分煩惱皆遠離故,顯彼自相故,經中說遠離喜貪。初靜慮中雖離欲貪,未離喜貪;第二靜慮中雖離尋伺貪,未離喜貪;第四靜慮中即此捨念極善清淨顯了。是故於諸靜慮中如其所應彼差別應知。」(CBETA 2019.Q3, T31, no. 1602, pp. 575c21-576a10


Satipatthana Shi:

「行捨念淨」不是「行於捨離、念得清淨」, 而是upekkhā有時譯捨、有時又譯為行捨,譯為「行捨」是表明行蘊的捨而非受蘊的捨,「護念清淨」是upekkhā有時又譯為護,而「捨淨念」巴利是一個複合詞upekkhāsatipārisuddhiṃ = 捨+念+清淨,從巴利來看「捨清淨、念清淨」亦是合理,因為是「由捨而得的純淨之念」,亦是「由念而得的純淨之捨」。 七覺支是念覺支在前,念不清淨,如何能有捨之清淨?

 
agama/研討_第四禪在南北傳的不同解釋.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1257009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