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不壞淨相應 (3/3)]四不壞淨是:
凡夫對於三寶的信心有進有退,持戒時好時壞,而初果聖者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對於三寶的不壞的信心,並且持戒清淨。因此四不壞淨是初果聖者的成就之一。 有四不壞淨的人,淨信三寶,自然行於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脫;奉持淨戒,自然不造惡業,不生惡果。因此經中說成就四不壞淨者有種種的善報,能自在如意。 《雜阿含經》「不壞淨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經、卷三十第833~860經、本卷第1121~1135經,是佛陀解說四不壞淨的經文。 (一一二一)[0297b1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①尼拘律園ⓐ②。時,有眾多釋氏③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釋氏:「汝等諸瞿曇④,於法齋日⑤及神足月⑥受持齋戒,修功德不?」 諸釋氏白佛言:「世尊!我等於諸齋日有時得受齋戒,有時不得;於神足月有時齋戒,修諸功德,有時不得。」 佛告諸釋氏:「瞿曇!汝等不獲善利⑦,汝等是憍ⓑ慢⑧者、煩惱人、憂悲人、惱苦人。何故於諸齋日或得齋戒,或不得?於神足月或得齋戒,作諸功德,或不得?諸瞿曇!譬人求利,日日增長,一日一錢,二日兩錢,三日四錢,四日八錢,五日十六錢,六日三十二錢。如是士夫日常增長,八日、九日乃至一月,錢財轉增廣耶?」 長者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釋氏:「云何?瞿曇!如是士夫錢財轉增,當得自然錢財增廣。復欲令我於十年中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禪定,寧得以不?⑨」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若得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喜樂心樂,多住禪定以不?」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且置年歲,寧得十月、九月、八月乃至一月喜樂心樂,多住禪定以不?復置一月,寧得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喜樂心樂,禪定多住以不?」 釋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釋氏:「我今語汝,我聲聞中有直心者,不諂不幻,我於彼人,十年教化,以是因緣,彼人則能百千萬歲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禪定,斯有是處。復置十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教化,至其明旦,能令勝進。晨朝教化,乃至日暮,能令勝進,以是因緣,得百千萬歲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禪定,成就二果,或斯陀含果ⓒ⑩、阿那含果ⓓ⑪,以彼士夫先得須陀洹ⓔ⑫故。」 釋氏白佛:「善哉,世尊!我從今日,於諸齋日當修齋戒,乃至八支⑬,於神足月受持齋戒,隨力惠施,修諸功德。」 佛告釋氏:「善哉,瞿曇!為真實要。」 佛說此經已,時諸釋種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Nigro dhārāma。 ⓑ 「憍」,宋、元、明三本作「高」。 ⓒ 「斯陀含果」,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 「阿那含果」,巴利本作 Anāgāmin。 ⓔ 「須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una。 [註解]① 迦毘羅衛國: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維羅衛」。 ② 尼拘律園:佛陀的道場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回故國為父王說法的地方。又譯為「尼拘律樹園」、「尼拘留園」。 ③ 釋氏:釋迦族人,主要聚居於印度北部。 ④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⑤ 法齋日:(術語)謂每半月末日及六齋日可受持八戒齋之日也。雜阿含經四十一曰:「於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 ⑥ 神足月:(術語)又曰神變月,正五九三長齋月之異名也。此月,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變月。雜阿含經四十曰:「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變月受戒布薩。」同四十一曰:「汝等諸瞿曇於法齋日及神足月受持齋戒修功德不。」智度論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曰:「修此法者,當於十方一切諸佛神通月修,所謂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見三長齋月條。 ⑦ 善利:利益。 ⑧ 憍慢:傲慢。 ⑨ 如是士夫錢財轉增,當得自然錢財增廣。復欲令我於十年中一向喜樂心樂,多住禪定,寧得以不:賺得這麼多的財富,可以讓我在十年當中完全的住於禪定,得到喜樂心樂而不改變嗎? ⑩ 斯陀含果: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⑪ 阿那含果: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⑫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⑬ 八支:指八種齋戒。即: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虛誑語、飲諸酒、塗飾鬘觀聽歌舞、眠坐高廣嚴麗床上、食非時食等八種非法。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陀問釋迦族人是不是每逢齋日、神變月就持八關齋戒及修行? 釋迦族人答說他們有時有持八關齋戒,有時沒有持。 佛陀就告誡他們,不管有多少財富,都無法換取禪定的成就,持八關齋戒修行則能獲得禪定甚至證果的成就,因此最好每逢齋日就持八關齋戒修行, 在家人在世間打滾,要有禪定的成就甚至證果太難了,相當須要於齋日持八關齋戒修行,一日一夜效法阿羅漢,沒有貪、瞋、癡地行走人間,修行才容易有進展。 近代在家眾一般是前往佛寺近住一日一夜以持八關齋戒,但有工作的人得請假才有一日一夜的空檔,持八關齋戒的人就很有限。 住佛寺清修一日一夜固然有利修行,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也持八關齋戒,則有助於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持戒清淨是得正定乃至證果的基礎,因此持八關齋戒修行實在是在家人解脫的基礎,也是佛陀再三提醒在家眾的行法。 [進階辨正](一一二二)[0297c2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眾多釋氏集論議堂,作如是論議。時,有釋氏語釋氏難提:「我有時得詣如來,恭敬供養,有時不得;有時得親近供養知識比丘,有時不得,又復不知有諸智慧優婆塞,有餘智慧優婆塞、智慧優婆夷疾病困苦,復云何教化、教誡ⓑ說法,今當共往詣①世尊所,問如此義,如世尊教,當受奉行。」 爾時,難提②與諸釋氏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釋氏集論議堂,作如是論議,有諸釋氏語我言:『難提!我等或時見如來,恭敬供養,或時不見,或時往見諸知識比丘,親近供養,或時不得……』」如是廣說,乃至「『如佛所教誡[*],當受奉行。』我等今日請問世尊,若智慧優婆塞,有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云何教化、教誡[*]說法?」 佛告難提:「若有智慧優婆塞,當詣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種穌ⓒ息③處而教授之言:『仁者!汝當成就於佛不壞淨④,於法、僧不壞淨。』以是三種穌[*]息處而教授已,當復問言:『汝顧戀父母不?』彼若有顧戀父母者,當教令捨,當語彼言:『汝顧戀父母得活者,可顧戀耳,既不由顧戀而得活,用顧戀為?⑤』彼若言不顧戀父母者,當歎ⓓ善隨喜,當復問言:『汝於妻子、奴僕、錢財諸物有顧念不?』若言顧念,當教令捨,如捨顧戀父母法;若言不顧念,歎善隨喜,當復問言:『汝於人間五欲顧念以不?』若言顧念,當為說言:『人間五欲惡露不淨,敗壞臭處,不如天上勝妙五欲。』教令捨離人間五欲,教令志願天上五欲。若復彼言心已遠離人間五欲,先已顧念天勝妙欲,歎善隨喜,復語彼言:『天上妙欲無常、苦、空、變壞之法,諸天上有身勝天五欲⑥。』若言已捨顧念天欲,顧念有身勝欲,歎ⓔ善隨喜,當復教言:『有身之欲,亦復無常、變壞之法,有行滅⑦、涅槃、出離之樂,汝當捨離有身顧念,樂於涅槃寂滅之樂為上、為勝。』彼聖弟子已能捨離有身顧念,樂涅槃者,歎善隨喜。 「如是,難提!彼聖弟子先後次第教誡[*]、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猶如比丘百歲壽命,解脫涅槃⑧。」 佛說此經已,釋氏難提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律」,宋、元、明三本作「類」。 ⓑ 「誡」,聖本作「戒」。[*] ⓒ 「穌」,聖本作「蘇」。[*] ⓓ 「歎」,聖本作「難」。 ⓔ 「歎」,大正藏原為「歡」,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歎」。 [註解]① 往詣:前往拜訪。 ② 難提:比丘名,佛陀稱讚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③ 穌息:安慰而能令其漸次解脫的方法。From Boris:蘇息處有兩種解釋:(1)小乘所說灰身滅智之涅槃。(2)安慰之方法。 以經文的上下文來看,三種蘇息處指的是對佛、法、僧不壞淨,所以這裡應該單純的指安慰而能令其漸次解脫的方法。 參考資料: [佛光大辭典] (一)巴利語 assāsaniyā dhammā。又作穌息處。意指安慰之方法。雜阿含經卷四十一(大二‧二九八上):「仁者!汝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以是三種蘇息處而教授。」 (二)指小乘所言灰身滅智之涅槃。此身、心皆絕滅之境界,於小乘即為真涅槃,於大乘則以之為方便施設之化城,須再經多劫之修行始得證入佛道。勝鬘經(大一二‧二一九下):「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寶窟卷中末、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p6783 ④ 不壞淨:堅固不動搖的信心。 ⑤ 汝顧戀父母得活者,可顧戀耳,既不由顧戀而得活,用顧戀為:如果眷戀不捨父母可以讓自己存活,那就去眷戀他們。但既然不能靠著眷戀父母讓自己存活,那還有必要這樣繼續眷戀下去嗎? ⑥ 諸天上有身勝天五欲:在天上還有更高級的各種天身,勝過天上的五欲。相當的南傳經文則表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一直到梵天,一個比一個殊勝,而鼓勵一個一個超越。 ⑦ 有行滅:十八有學之一,此種有學的聖人稱之為有行般。「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⑧ 令得不起、涅槃,猶如比丘百歲壽命,解脫涅槃:讓這在家眾不起煩惱輪迴、證得涅槃,就像比丘在百歲的壽命中,證得解脫與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樣心解脫的優婆塞,與心從煩惱解脫的比丘沒任何差異,即:解脫者與解脫者。」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陀教導我們,如何開導生病而痛苦、甚至重病的在家眾的次第:
這些是次第的關係,無法一步登天,而是漸次提升聽法者對於佛法的體悟。藉由一步步的提升,在家眾也能得到跟出家眾一樣的成就,證得涅槃。 [進階辨正](一一二三)[0298b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釋氏名曰菩提ⓐ,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快得善利①,得為世尊親屬。」 佛告菩提:「莫作是語:『我得善利,得與世尊親屬故然。』菩提!所謂善利者,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②。是故,菩提!當作是學:『我當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釋氏菩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菩提」,巴利本作 Bhaddiya。 ⓑ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住」。 [註解]①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② 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對佛、法、僧、戒有堅固的信心,持戒清淨。簡稱為「四不壞淨」,是初果聖人的成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佛陀表示能作佛陀的親屬並不算好康的,能有對於佛、法、僧的不壞信心、成就聖戒,才是真正好康的。 實務上來看,佛陀的親戚當中有證涅槃的,也有犯戒的六群比丘,甚至有下地獄的提婆達兜,佛陀的親戚以外則有更多的四眾證得涅槃,因此作為佛陀的親戚並不是解脫的保證,證果才是解脫的保證。 (一一二四)[0298b2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聖弟子得於佛不壞淨成就。時,若彼諸天先得於佛不壞淨戒成就因緣往生者,皆大歡喜,歎言:『我以得於佛不壞淨成就因緣故,來生於此善趣①天上。彼聖弟子今得於佛不壞淨成就,以是因緣,亦當復來生此善趣天中。』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佛陀說明,對於佛、法、僧堅信不移,成就聖戒,能夠生於天界。 [導讀:初果]要如何修行以證得初果呢?大致可歸納為「四預流支」:
證初果的條件是斷三結:
初果聖者自己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四不壞淨」:
(一一二五)[0298c04]
[註解]① 四種須陀洹道分:能夠成就須陀洹(初果)的方法的四種成分。其中「道」指道路、方法,「分」指成分、部分。 ② 內正思惟:內心正確地思惟;內心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③ 法次法向: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向法次法」、「如說修行」。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順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煩的仇家。如果沒有內正思惟,遇到這種人,心中自然就會起瞋心,縱然對方什麼事都還沒做;如果有內正思惟,就可能瞭解這個人找自己麻煩的因緣而不起瞋心,或是憐憫他造作惡業的愚癡,以智慧應對他,而不是以瞋心應對他,進而減少冤冤相報的循環。 (一一二六)[0298c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須陀洹分。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須陀洹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大多人信宗教,是因為相信它、喜歡它、聽信傳說、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後接受它,而《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13經則表明除了這些以外,佛弟子還能親自證知真理,像初果聖者證法眼淨,即能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 [進階辨正](一一二七)[0298c1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當知是須陀洹。」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不分別說,如是分別,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①、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一一經如上說。
[註解]① 式叉摩尼:譯為學法女,或正學女,又作「式叉摩那尼」、「式叉摩那」等,為出家五眾中女眾之一。凡沙彌尼,欲受具足戒為比丘尼,應於二年間,先學不殺、不盜、不淫、不虛誑語、不飲酒、不非時食等六法。二年內嚴持六法戒不犯,才能進受比丘尼戒。屬於沙彌尼以上、比丘尼以下的一級。?? [對應經典]
(一一二八)[0298c23]
[註解]① 四沙門果:修行的四階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門」在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對應經典]
[導讀:四果]以解脫的程度而衡量,修道的階位可以分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等四果。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
(一一二九)[0298c2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沙門果。何等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①,是名須陀洹果。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是名斯陀含果。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②斷,是名阿那含果。何等為阿羅漢果?若彼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恚」,聖本作「瞋」。 [註解]① 三結斷:身見結、戒取結、疑結,即為初果須陀洹聖者。 ②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一三〇)[0299a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彼處,有比丘經行於彼處,四沙門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盡其形壽,常念彼處①。」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經行處,如是住處、坐處、臥處,亦如是說。 如是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一一四經如上說。
[註解]① 盡其形壽,常念彼處:終生時時刻刻於行、住、坐、臥間保持正知正念。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於行、住、坐、臥,保持正念正知,能夠成就四果。 [導讀:四食]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很多人在剛得知「四食」的說法時,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其實,佛教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能長養五陰的,就歸納為四食了。 (一一三一)[0299a1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四食於四大,眾生安立,饒益攝受。何等為四?謂摶ⓐ食①、觸食②、意思食③、識食④。如是四種,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摶」,聖本作「揣」。 [註解]① 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摶」讀音同「團」。又譯為「揣食」、「麁摶食」。本經提到的「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合稱「四食」,是四類能長養身心(五陰)的食物。 ② 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觸食。又譯為「細觸食」。 ③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④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如同四食滋養眾生,四不壞淨滋潤福德、善法,帶來平安、快樂。 [進階辨正](一一三二)[0299a25]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於佛不壞淨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於法不壞淨,於諸聞法可意愛念①;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於諸聞法可意愛念:對於聞法修行(的聖眾),能喜歡、愛樂。 [對應經典]
(一一三三)[0299b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於佛不壞淨成就者,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若法……若慳垢纏眾生所,心離慳垢眾多住,行解脫施,常施,樂於捨,等心行施①;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① 若慳垢纏眾生所,心離慳垢眾多住,行解脫施,常施,樂於捨,等心行施:如果吝嗇的眾生,能夠時常遠離吝嗇心,捨離地布施(為解脫而行布施)、勤於布施、樂於布施,平等地布施。 [對應經典]
(一一三四)[0299b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四不壞淨的功德,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如是四種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彼聖弟子功德果報不可稱量ⓐ①,爾所福、爾所果報;然彼多福墮大功德積聚數②,如前五河譬經說,乃至說偈。」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量」字之下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① 不可稱量:數量大到無法計算。 ② 彼多福墮大功德積聚數:其眾多的福德果報,只能形容是屬於極大數量的功德積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前後幾經的內容,和《雜阿含經》卷三十第841經的前後幾經相近。本經提到的「五河譬經」應為《雜阿含經》卷三十第841經,比喻四不壞淨的功德如同五大河匯流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萬瓶水,而是多到無法計算。 世間所有的福德果報都是緣起緣滅,沒有永恆的。相較之下,證得初果、得四不壞淨,能夠永不墮惡道,自然遠遠超過一般會退失的人天福德。 (一一三五)[0299b1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四十天子,極妙之色,夜過晨朝,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諸天子:「善哉,善哉,諸天子!汝等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時,天子從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於佛不壞淨,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法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僧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聖戒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時,四十天子各於佛前自記說須陀洹果已,即沒不現。 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天子、八百天子、十千天子、二十千天子、三十千天子、四十千天子、五十千天子、六十千天子、七十千天子、八十千天子,各於佛前自記說須陀洹果已,即沒不現ⓒ①。 [校勘]ⓐ 「佛」,大正藏原為「禮」,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佛」。 ⓑ 「天」,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現」,聖本作「見」。 [註解]① 即沒不現:隨即隱沒消失不見。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中記載了許多天子,有的是成就佛不壞淨,有的是成就法、僧不壞淨,有的是聖戒成就,而證初果,命終往生天界。 難道四不壞淨可以只成就一項? 這邊只是就入手處的名相的區分。例如佛陀在成道後不久,為五比丘說法時,那時還不算有僧眾,也還不算有戒律(因為戒律是隨犯隨制,沒人犯錯前的僧團不需戒律),但五比丘在聽佛說法後親自見到了真理,就有了對於佛陀和佛法的不壞信心。 [導讀:大迦葉相應 (1/2)]「大迦葉」又譯為「摩訶迦葉」,「摩訶」是「大」的音譯,「迦葉」是這位尊者的種姓,在僧團幾位迦葉種姓的尊者中他最為德高望重,所以稱呼他為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尊者出身於王舍城的有錢人家,是婆羅門種貴族,還沒出家前就常念世間苦、志在出家,被父母安排婚事後,夫婦兩人相約分房居住、清淨修行,十二年後他的父母都過世了,就捨去所有的財寶,出家求道。佛成道後第三年,大迦葉尊者在王舍城北方的那羅聚落遇到正在打坐的佛陀,就認定佛陀是他的老師,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果。 大迦葉尊者已累世苦行,縱使佛陀沒有出世,他也會自行證悟,成為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因此也帶有獨覺聖者的特有氣質,堅持在沒有人煙的地方獨自苦行,以少欲知足、常行「頭陀行」聞名。「頭陀行」是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練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有十二項苦行的規定,這樣的苦行超過佛陀對於出家人的要求,但大迦葉尊者甘之如飴。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大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分自己座位的一半給他坐,以示尊重。 佛陀涅槃後,大迦葉尊者為免正法失傳或錯亂,在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羅漢,進行佛經第一次的正式大規模結集,對於佛法的流傳有極大的貢獻。 《雜阿含經》「大迦葉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136~1144經及卷三十二第905~906經,當中記錄佛陀和大迦葉尊者的互動和說法。 [導讀:慚愧]「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在漢文佛典中,「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著重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經中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這經也明白指出,導向解脫與背離解脫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慚愧」。 卷二十六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因此卷四十七第1243經中,佛陀形容慚愧為能護世間的二淨法,世間有慚愧才不會像畜牲道般混亂,有慚愧才能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 經中在在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 (一一三六)[0299c06]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如月譬住①,如新學,慚②愧③軟下,攝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速前ⓒ進。如是,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學,慚愧軟下,御心斂ⓓ形④而入他家。迦葉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學,慚愧軟下諸高慢,御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御心斂[*]形,正觀而進。」 佛告比丘:「於意云何?比丘為何等像類應入他家?」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⑤,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有比丘於他家心不縛著貪樂,於他得利,他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亦不自舉,亦不下人。如是像類比丘應入他家。」 爾時,世尊以手捫摸⑥虛空,告諸比丘:「我今此手,寧著空、縛空、染空⑦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比丘之法常如是:不著、不縛、不染心而入他家。唯⑧迦葉比丘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而入他家,於他得利及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不自舉、不下人,其唯迦葉比丘應入他家。」 爾時,世尊復以手捫摸虛空,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我今此手,寧著空、縛空、染空以不?」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其唯迦葉比丘心常如是,以不著、不縛、不染之心入於他家。」 清淨與不清淨說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等像類比丘應清淨說法?」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不清淨說法若有比丘作如是心⑨為人說法:『何等人於我起淨信心⑩,為本已當得供養衣被、飲食、臥具⑪、湯藥。』如是說者,名不清淨說法。 「清淨說法若復比丘為人說法,作如是念:『世尊顯現正法、律,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⑫,而諸眾生沈溺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眾生聞正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以是正法因緣,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淨說法。唯迦葉比丘有如是清淨心為人說法,以如來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法ⓖ。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如是說法,於如來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為人說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舍衛國」,巴利本作 Sāvatthī。 ⓑ 「舍衛國」,宋、元、明三本作「王舍城」。 ⓒ 「前」,聖本作「難」。 ⓓ 「斂」,聖本作「控」。[*] ⓔ 「唯」,聖本作「惟」。 ⓕ 大正藏在「告」字之下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① 月譬住:依南傳註釋書的解說,如月亮在空中保持明亮與光輝而與任何人不形成親密關係、情感、染著,不產生喜愛、渴望、固執,嚮往一樣,比丘們像這樣入俗人家中。又,月亮驅散黑暗,發出光亮,比丘們也應像月亮那樣驅散污穢的黑暗,發出智慧的光亮。 ②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③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④ 御心斂形:調伏內心、收斂行為。 ⑤ 法根、法眼、法依:指法以世尊為根源,以世尊為導引,以世尊為依歸。 ⑥ 捫摸:抓取。「捫」讀音同「門」。 ⑦ 寧著空、縛空、染空:難道附著虛空、纏縛虛空、染著虛空嗎?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今我此手,不著於空,不縛於空,無有嫌隙,亦無瞋恚,此手寧有縛著、增減已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猶如這隻手在空中不被黏著、不被捉住、不被繫縛。」 ⑧ 唯:這邊作發語詞,無義。通「惟」、「維」。 ⑨ 如是心:這樣的心念。 ⑩ 淨信心:清淨的信仰心。 ⑪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⑫ 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不須等待時令季節,就在這裡當下,親自能體證,正確地趣向涅槃。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教導比丘乞食時「當如月譬住,如新學,慚愧軟下,攝心斂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臨深登峰,攝心斂形,難速前進。」 在對應的經典中,《佛說月喻經》對「月譬住」解讀為「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於虛空,清淨無礙,而諸苾芻,不破威儀」,《別譯雜阿含經》則解讀為「汝等皆當勤修善行,漸漸增長,如月初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汝等入於在俗之家,當如月喻,整身調心而走近」,如同《雜阿含經》般沒有特別解讀。 《雜阿含經》卷四第94經的偈誦:「譬如月無垢,周行於虛空,一切諸星中,其光最盛明。」(CBETA, T02, no. 99, p. 25, c28-29) 類似《佛說月喻經》的解讀,而該經的經文則類似《別譯雜阿含經》的解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CBETA, T02, no. 99, p. 25, c20-27)
本經說:「若有比丘作如是心為人說法:『何等人於我起淨信心,為本已當得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如是說者,名不清淨說法。」 說佛法或討論佛法不該為了名聞、利養,亦即不是為了自己無形的面子,更不是為了有形的好處,而是要放下自我,如本經中所說:「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為人說,是名清淨說法。」
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如佛經中一再出現的句子:「世尊顯現正法、律,離諸熾然,不待時節,即此現身,緣自覺知,正向涅槃」。實證佛法不須要等到死後,而是此生此時此刻就可體驗的。 這定型句是佛經中常見形容佛法的特質的標準說法,在《雜阿含經》中出現多次,義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細節整理於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以方便同學們對照參考。 [進階辨正](一一三七)[0300a2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彼當施我,莫令不施,頓施①非漸施,多施非少施,勝施非陋施,速施非緩施。以如是心而至他家,若他不施,乃至緩施,是比丘心則屈辱②。以是因緣,其心退沒③,自生障礙ⓐ。 「若復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頓施非漸施,多施非少施,勝施非陋施,速施非緩施?』作如是念而至他家。若彼不施,乃至緩施,是比丘心不屈辱,亦不退沒,不生障礙ⓑ ,唯迦葉比丘作如是念而入他家。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作如是念而入他家,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乃至速施非緩施?」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礙」,大正藏原為「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 「礙」,聖本作「閡」。 [註解]① 頓施:恭敬地布施。「頓」指不怠慢。 ② 心則屈辱:感到委屈、受辱。 ③ 退沒:墮落。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佛陀教導比丘化緣時,要有「施主沒什麼欠我的」這種心理準備,因此不期待,也就不會有所失望。 在家人也可以應用這樣子的心態,當需要別人的幫助甚至投資時,往往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若能抱持佛陀在本經所說的豁達的心態,也能減少得失心。 (一一三八)[0300b09]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時,尊者摩訶迦葉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尊者摩訶迦葉:「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教授,或有比丘不忍聞說。」 佛告摩訶迦葉:「汝何因緣作如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見有兩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難弟子;二名阿浮毘ⓓⓔ,是摩訶目揵連弟子。彼二人共諍多聞,各言:『汝來當共論議,誰所知多?誰所知勝?』」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以扇扇佛,語尊者摩訶迦葉言:「且止,尊者摩訶迦葉!且忍,尊者迦葉!此年少比丘少智、惡智。」 尊者摩訶迦葉語尊者阿難言:「汝且默然①,莫令我於僧中問汝事。」 時,尊者阿難即默然住。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時,彼比丘即受教,至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 時,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答言奉教,即俱往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二比丘:「汝等二人,實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言:「實爾,世尊!」 佛告二比丘:「不應以經文作競諍的工具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②、祇夜③、受記④、伽陀⑤、優陀那⑥、尼陀那⑦、阿波陀那⑧、伊帝目ⓗ多伽⑨、闍多伽⑩、毘富羅⑪、阿浮多達摩⑫ⓘ、優波提舍⑬等法,而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說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而自調伏,自止息⑭,自求涅槃耶?」 二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說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汝愚癡人,應共諍論,誰多誰勝耶?」 時,二比丘前禮佛足,重白佛言:「悔過,世尊!悔過,善逝!我愚、我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 佛告二比丘:「汝ⓚ實知罪悔過,愚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今已自知罪,自見罪,知見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我今受汝,憐愍故,令汝善法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見罪,知見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終不退減[*]。」 時,二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戒」。[*] ⓑ 「諸」,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 「槃稠」,巴利本作 Bhaṇḍa。 ⓓ 「阿浮毘」,宋、元、明三本作「阿毘浮」。[*] ⓔ 「阿浮毘」,巴利本作 Abhijika。 ⓕ 「稠」,大正藏原為「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稠」。[*] ⓖ 「試」,聖本作「誡」。[*] ⓗ 「目」,聖本作「日」。 ⓘ 「摩」,聖本作「磨」。 ⓙ 「波」,聖本作「婆」。 ⓚ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減」,聖本作「咸」。[*] ⓜ 「悔過」,宋、元、明、聖四本作「懺悔」。 [註解]① 默然:沉靜無聲。 ② 修多羅:為音譯,義譯為「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按:這段的修多羅、祇夜……優波提舍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修多羅」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③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④ 受記: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授決」、「記說」、「記別」、「受記經」。 ⑤ 伽陀:為音譯,義譯為「偈咃」,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偈經」。 ⑥ 優陀那:為音譯,義譯為「自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此說」、「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 ⑦ 尼陀那:為音譯,義譯為「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 ⑧ 阿波陀那:為音譯,義譯為「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 ⑨ 伊帝目多伽:為音譯,義譯為「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 ⑩ 闍多伽:為音譯,義譯為「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 ⑪ 毘富羅:為音譯,義譯為「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又音譯為「毘佛略」。 ⑫ 阿浮多達摩:為音譯,義譯為「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 ⑬ 優波提舍:為音譯,義譯為「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 ⑭ 止息:停止;熄滅,相當的南傳經文常作「寧靜(passaddhi,古譯為「輕安」)與冷靜」。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有兩位比丘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吵了起來,想要一較高下。 大迦葉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給佛陀。佛陀於是找來這兩位比丘,問他們是否有拿經文想要一較高下?兩位比丘承認了。 佛陀接著問他們在諍論時,是在受持十二部經當中所說的教誨嗎?也就是說十二部經有教過他們該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嗎? 當然沒有。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為了讓人「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讓人比勝負的。 佛弟子在引用經文而議論佛法時,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經文來修正自己、而不是為自己臉上貼金?是否如實客觀地引用經文、而不是斷章取義?是否以經、律為師,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除了本經的對應經典外,其他經典中也常這麼強調,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八〈禮三寶品50〉:「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迴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5-27)
本經中大迦葉尊者將問題反映給佛陀時,阿難尊者要大迦葉尊者不要理他們,但大迦葉尊者卻要阿難尊者別說了。 為什麼? 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尊者迦葉語阿難言:「爾止!阿難!汝莫僧中作偏黨語。」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及南傳經文則沒有此句。 若根據《雜阿含經》及《別譯雜阿含經》的經文,或許阿難尊者心腸較軟,因此大迦葉尊者不希望他為弟子開脫,而是由佛陀制止不當的行為,回歸律制,也可作為後世佛弟子的前車之鑒。 [進階辨正](一一三九)[0300c2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佛告迦葉:「汝當教授、教戒[*]諸比丘,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若說法者,當有比丘不忍、不喜。」 佛告迦葉:「汝見何等因緣而作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於諸善法無信敬心,若聞說法,彼則退沒。若惡智人於諸善法無精進、慚愧、智慧,聞說法者,彼則退沒,若人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身行慠暴,忿恨失念,不定無智,聞說法者,彼則退沒。世尊!如是比丘ⓑ諸惡人者,尚不能令心住善法,況復增進。當知是輩,隨其日夜,善法退減[*],不能增長。 「世尊!若有士夫於諸善法信心清淨,是則不退;於諸善法精進、慚愧、智慧,是則不退,不貪,不恚、睡眠、掉[*]悔、疑惑,是則不退;身不弊暴,心不染污,不忿,不恨,定心正念智慧,是則不退。如是人者,於諸善法日夜增長,況復心住,此人日夜常求勝進,終不退減。」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於諸善法無信心者,是則退減……」亦如迦葉次第廣說。 時,尊者摩訶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 [校勘]ⓐ 「掉」,聖本作「悼」。[*] ⓑ 大正藏無「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第1136經說不應由於「貪」而說法,第1138經表示不應基於「瞋」而論法。本經則表示聽法的人的心態也很重要,要有信敬心、精進、慚愧、智慧,離於五蓋,這樣聽了法才會有用,才能日起有功。 (一一四〇)[0301a20]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教戒[*]、教授,有諸比丘聞所說法,不忍、不喜。」 佛告摩訶迦葉:「汝何因緣作如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法,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迦葉:「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迦葉:「昔日,阿練若ⓐ比丘①於阿練若比丘所,歎說阿練若法,於乞食比丘所,歎說乞食功德;於糞掃衣②比丘所,歎說糞掃衣功德。若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盡③,身作證比丘所,隨其所行,讚歎稱說。迦葉!若於阿練若所,歎說阿練若法,乃至漏盡比丘所,歎說漏盡身作證。若見其人,悉共語言,隨宜慰勞善來者:『汝名何等?為誰弟子?』讓座令坐,歎其賢善,如其法像ⓑ類,有沙門義④、有沙門欲。如是讚嘆ⓒ時,若彼同住同遊者,則便決定隨順彼行,不久亦當同其所見,同其所欲。」 佛告迦葉:「若是年少比丘見彼阿練若比丘來讚歎阿練若法,乃至漏盡身作證,彼年少比丘應起出迎,恭敬禮拜問訊,乃至彼同住者,不久當得自義饒益⑤。如是恭敬者,長夜⑥當得安樂饒益。」 佛告迦葉:「今日比丘見彼來者,知見大德,能感財利、衣被、飲食、床臥、湯藥者,與共言語,恭敬問訊,歎言善來:『何某名字?為誰弟子?』歎其福德,能感大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若與尊者相習近者,亦當豐足⑦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若復年少比丘見彼來者,大智大德,能感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者,疾起出迎,恭敬問訊,歎言善來大智大德,能感大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迦葉!如是年少比丘,長夜當得非義不饒益苦⑧。 「如是,迦葉!斯等比丘為沙門患,為梵行⑨溺,為大映障⑩、惡不善法、煩惱之患,重受諸有,熾燃⑪生死,未來苦報,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故,迦葉!當如是學:『為阿練若,於阿練若所,稱譽讚歎糞掃衣、乞食,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正智漏盡,身作證者,稱譽讚歎。』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尊者摩訶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阿練若」,巴利本作 Arañña。 ⓑ 「像」,聖本作「象」。 ⓒ 「嘆」,宋、元、明三本作「歎」。 [註解]① 阿練若比丘:離開聚落,寂靜而修行的出家人。其中「阿練若」指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 [] 糞掃衣:撿拾被丟棄的衣物,清洗後縫製成的衣服。又譯作「納衣」。穿糞掃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頭陀行(捨棄對衣服、飲食、住處的貪著,以修鍊身心、去除塵垢煩惱的苦行法)之一。 [] 漏盡:斷盡煩惱的。 [] 沙門義:修行的目標。 [] 義饒益:有利益。其中「義」是「利益」的意思。 [] 長夜:長時間。 [] 若與尊者相習近者,亦當豐足:認為如果和這位(獲得豐厚利養的)尊者多加親近的人,也能夠豐衣足食。 [] 非義不饒益苦:對真義的獲得沒有幫助,而得苦果。 [] 梵行:清淨的修行。 [] 映障:遮蔽障礙。 [] 熾燃:同「熾燃」,1.如火燒之逼迫,如「三毒熾然火、大火熾然、其焰熾燃、現法離諸熾然」。「熾」讀作「斥」,猛烈燃燒的意思。2.努力,如「當自熾然、當自熾燃、熾然佛法」。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清淨的僧團中,比丘們讚嘆有以下德性的比丘:阿練若、乞食、糞掃衣、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盡、身作證。 年少比丘見到了,也見賢思齊,而能得到修行的安樂及利益。 不清淨的僧團中,比丘看到有人能感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而嘆其福德,用有多少供養來判斷誰的修行好。這樣讓年少比丘有樣學樣,修行就不妙了。 (一一四一)[0301c07]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①,糞掃衣重,我衣輕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士壞色②輕衣。」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已長夜習阿練若,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 佛告迦葉:「汝觀幾種義,習阿練若,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讚歎糞掃衣、乞食法?」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觀二種義,現法得安樂住義,復為未來眾生,而作大明③。未來世眾生當如是念:『過去上座六神通④,出家日久,梵行純熟,為世尊所歎,智慧梵行者之所奉事。彼於長夜習阿練若,讚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讚歎糞掃衣、乞食法。諸有聞者,淨心隨喜,長夜皆得安樂饒益。』」 佛告迦葉:「善哉,善哉,迦葉!汝則長夜多所饒益,安樂眾生,哀愍⑤世間,安樂天人。」 佛告迦葉:「若有毀呰ⓐ頭陀法者,則毀於我;若有稱歎頭陀法者,則稱歎我。所以者何?頭陀法者,我所長夜稱譽讚歎。是故,迦葉!阿練若者,當稱歎阿練若;糞掃衣、乞食者,當稱ⓑ歎糞掃衣、乞食法。」 佛說此經已,摩訶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呰」,明本作「訾」。 ⓑ 「稱」,宋、元、明三本作「讚」。 [註解]①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② 壞色: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黃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壞之,故名壞色。有三種之壞色,即青壞色、黑壞色、木蘭壞色,這三種壞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③ 大明: ④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又譯為「六通」。 ⑤ 哀愍:哀者悲哀。愍者憐愍。見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 [對應經典]
(一一四二)[0302a01]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久住舍衛國阿練若床坐處,長鬚髮,著弊納ⓐ衣,來詣佛所。爾時,世尊、無數大眾圍繞說法。 時,諸比丘見摩訶迦葉從遠而來,見已,於尊者摩訶迦葉所起輕慢心,言:「此何等比丘?衣服麁陋,無有儀容而來,衣服彷徉ⓑ而來。」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善來,迦葉!於此半座,我今竟知誰先出家,汝耶?我耶?」 彼諸比丘心生恐怖,身毛皆豎①,並相謂言:「奇哉!尊者!彼尊者摩訶迦葉,大德大力,大師弟子,請以半座。」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合掌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師,我是弟ⓒ子。」 佛告迦葉:「如是,如是,我為大師,汝是弟子,汝今且坐,隨其所安。」 尊者摩訶迦葉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復欲警悟諸比丘,復以尊者摩訶迦葉同己所得殊勝廣大功德為現眾故,告諸比丘:「我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初禪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摩訶迦葉亦復如我,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初禪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欲第二、第三、第四禪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摩訶迦葉亦復如是。乃至第四禪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隨所欲,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迦葉比丘亦復如是。乃至漏盡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 爾時,世尊於無量大眾中稱歎摩訶迦葉同己廣大勝妙功德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納」,明本作「衲」。 ⓑ 「彷徉」,大正藏原為「佯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彷徉」。 ⓒ 「弟」,聖本作「佛弟」。 ⓓ 「智」,宋、元、明三本作「智是」。 [註解]① 身毛皆豎:全身的毛髮都豎立起來。 [對應經典]
(一一四三)[0302b02]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耆闍崛山。 時,尊者阿難詣尊者摩訶迦葉所,語尊者摩訶迦葉言:「今可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尊者摩訶迦葉默然而許。 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尊者阿難語尊者摩訶迦葉:「日時太早,可共暫過比丘尼精舍。」即便往過。 時,諸比丘尼遙見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從遠而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坐。時,諸比丘尼禮尊者摩訶迦葉、阿難足已,退坐一面。 尊者摩訶迦葉為諸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照、喜①;示、教、照、喜已。時,偷羅難陀比丘尼ⓐ不喜悅,說如是惡言:「云何?阿梨ⓑ②摩訶迦葉於阿梨阿難鞞提訶ⓒ牟尼③前為比丘尼說法?譬如販針兒於針師家賣,阿梨摩訶迦葉亦復如是,於阿梨阿難鞞提訶牟尼前為諸比丘尼說法。」 尊者摩訶迦葉聞偷羅難陀比丘尼心不喜悅,口說惡言。聞已,語尊者阿難:「汝看,是偷羅難陀比丘尼心不喜悅,口說惡言。云何?阿難!我是販針兒,汝是針師,於汝前賣耶?」 尊者阿難語尊者摩訶迦葉:「且止,當忍。此ⓓ愚癡老嫗,智慧薄少,不曾修習故。」 「阿難!汝豈不ⓔ聞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於大眾中說月譬經,教戒[*]、教授:『比丘!當如月譬住,常如新學。如是廣說為說,阿難!如月譬住,常如新學耶?』」 阿難答言:「不也,尊者摩訶迦葉!」 「阿難!汝聞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言:『比丘!當如月譬住,常如新學,其唯摩訶迦葉比丘』?」 阿難答言:「如是,尊者摩訶迦葉!」 「阿難,汝曾為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於無量大眾中請汝來坐耶?又復世尊以同己廣大之德稱歎汝阿難:『離欲、惡不善法,乃至漏盡通。』稱歎耶ⓖ?」 阿難ⓗ答言:「不也,尊者摩訶迦葉!」 「如是,阿難!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於無量大眾中,口自說言:『善來摩訶迦葉!請汝半座。』復於ⓘ大眾中以同己廣大功德,離欲、惡不善法,乃至漏盡通,稱歎摩訶迦葉耶?」 阿難答言:「如是,尊者摩訶迦葉!」 時,摩訶迦葉於比丘尼眾中師子吼④已而去ⓙ。 [校勘]ⓐ 「偷羅難陀比丘尼」,巴利本作 Thullatissā bhikkhunī。 ⓑ 「阿梨」,巴利本作 Ayya。 ⓒ 「訶」,聖本作「阿」。 ⓓ 「忍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忍」。 ⓔ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耶」,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阿難」,大正藏無「阿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於」,聖本作「以」。 ⓙ 大正藏無「而去」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聖本作「迦葉時摩訶迦葉於比丘尼眾中師子吼」。 [註解]①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又稱為「示、教、利、喜」,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 ② 阿梨:老師;師長;阿闍梨。 ③ 鞞提訶牟尼:鞞提訶的聖者。根據《佛本行集經》記載,阿難在從佛出家前曾寄居鞞提訶國守禁語的戒,被當地人視為仙人,而稱作鞞提訶牟尼。「牟尼」是「寂默」的意思,也可指聖者、仙人。 ④ 師子吼:以百獸之王獅子的吼聲,形容聖者說法內容真實且具震撼力。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一四四)[0302c13]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時,世飢饉,乞食難得。 時,尊者阿難與眾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①。人間遊行②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捨戒還俗,餘多童子。時,尊者阿難於南山國土遊行,以少徒眾還王舍城。時,尊者阿難舉③衣鉢,洗足已,至尊者摩訶迦葉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迦葉問尊者阿難:「汝從何來?徒眾尟少?」 阿難答言:「從南山國土人間遊行,年少比丘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尊者摩訶迦葉語阿難言:「有幾福利,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聽三人以ⓐ上制群食戒④?」 阿難答言:「為二事故。何等為二?一者為貧小家,二者多諸惡人以為伴黨,相破壞故。莫令惡人於僧中住,而受眾名,映障大眾,別為二部,互相嫌諍。」 尊者迦葉語阿難言:「汝知此義,如何於飢饉時,與眾多年少ⓑ弟子南山國土遊行,令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餘者多是童子?如阿難,汝徒眾消減ⓒ,汝是童子,不知籌量。」 阿難答言:「云何?尊者摩訶迦葉!我已ⓓ頭髮二色,猶言童子?」 尊者摩訶迦葉言:「汝於飢饉世,與諸年少ⓔ弟子人間遊行,致令三十弟子捨戒還俗,其餘在者復是童子。徒眾消減ⓕ,不知籌量,而言宿士眾壞。阿難!眾極壞,阿難!汝是童子,不籌量故。」 時,低舍比丘尼聞尊者摩訶迦葉以童子責尊者阿難毘提訶牟尼,聞已不歡喜,作是惡言:「云何?阿梨ⓖ摩訶迦葉本外道門ⓗ,而以ⓘ童子呵責阿梨[*]阿難毘提訶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摩訶迦葉以天耳聞低舍比丘尼心不歡喜,口出惡言。聞已,語尊者阿難:「汝看,是低舍比丘尼心不歡喜,口說惡語,言:『摩訶迦葉本門[*]外道,而責阿梨ⓙ阿難毘提訶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阿難答言:「且止,尊者摩訶迦葉!忍之,尊者摩訶迦葉!此愚癡老嫗無自性智。」 尊者摩訶迦葉語阿難言:「我自出家,都不知有異師,唯如來、應、等正覺。我未出家時,常念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知在家荒務,多諸煩惱,出家空閑,難可俗人處於非家,一向鮮ⓛ潔,盡其形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當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⑤,以百千金貴價之衣,段段割截為僧伽梨ⓝ,若世間阿羅漢者,聞ⓞ從出家。我出家已,於王舍城那羅聚落⑥中間多子塔所,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諸根寂靜,第一息滅,猶如金山。 「我時見已,作是念:『此是我師,此是世尊,此是羅漢,此是等正覺!』我時一心合掌敬禮,白佛言:『是我大師,我是弟子。』 「佛告我言:『如是,迦葉!我是汝師,汝是弟子。迦葉!汝今成就如是真實淨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見言見,實非羅漢而言羅漢,非等正覺言等正覺者,應當自然身碎七分。迦葉!我今知故言知,見故言見,真阿羅漢言阿羅漢,真等正覺言等正覺。迦葉!我今有因緣故,為聲聞說法,非無因緣故;依,非無依;有神力,非無神力。是故,迦葉!若欲聞法,應如是學:「若欲聞法,以義饒益,當一其心,恭敬尊重,專心側聽,而作是念:『我當正觀五陰生滅,六觸入處集起⑦、滅沒,於四念處正念樂住,修七覺分、八解脫身作證,常念其身,未甞斷絕,離無慚愧,於大師所及大德梵行常住慚愧。』」如是應當學。』 「爾時,世尊為我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我亦隨去,向於住處。我以百千價直衣割截僧伽梨,四襵ⓟ為座⑧。爾時,世尊知我至心,處處下道,我即敷衣,以為坐具,請佛令坐。世尊即坐,以手摩衣,歎言:『迦葉!此衣輕細,此衣柔軟。』我時白言:『如是,世尊!此衣輕細,此衣柔軟,唯願世尊受我此衣。』佛告迦葉:『汝當受我糞掃衣,我當受汝僧伽梨。』佛即自手授我糞掃納衣,我即奉佛僧伽梨。如是漸漸教授,我八日之中,以學法受於乞食,至第九日,起ⓠ於無學⑨。 「阿難!若有正問:『誰是世尊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付以法財,諸禪、解脫、三ⓡ昧、正受?』應答我是,是則ⓢ正說。譬如轉輪聖王ⓣ⑩第一長子,當以灌頂,住於正ⓤ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⑪,我亦如是,為佛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法:禪、解脫、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譬如轉輪聖王寶象,高七八肘⑫,一多羅葉能映障者。如是我所成就六神通智,則可映障,若有於神通境界智證有疑惑者,我悉能為分別記說,天耳、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漏盡作證智通有疑惑者,我悉能為分別記說,令得決定。」 尊者阿難語尊者摩訶迦葉:「如是,如是,摩訶迦葉!如轉輪聖王寶象,高七八肘,欲以一多羅葉能映障者。如是,尊者摩訶迦葉六神通智則可映障,若有於神通境界作證智,乃至漏盡作證智有疑惑者,尊者摩訶迦葉能為記說,令其決定。我於長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訶迦葉,以有如是大德神力⑬故。」 尊者摩訶迦葉說是語時,尊者阿難聞其所說,歡喜受持。 [校勘]ⓐ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年少」,聖本作「比丘」。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 「年少」,聖本作「少年」。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減」。 ⓖ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黎」。[*] ⓗ 「門」,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門」。* ⓘ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 「梨」,明本作「黎」。 ⓚ 「悲、惱」,聖本作「惱悲」。 ⓛ 「鮮」,元本作「詳」。 ⓜ 「袈裟衣」,巴利本作 Kāsāya vattha。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聞」,大正藏原為「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 「襵」,大正藏原為「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襵」。 ⓠ 「起」,宋、元、明三本作「超」。 ⓡ 「三」,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三」。 ⓢ 「則」,大正藏原為「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則」。 ⓣ 「王」,宋、元、明、聖四本作「主」。 ⓤ 「正」,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王」,宋本作「五」。 ⓦ 「自」,宋本作「白」。 [註解]① 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佛陀在世時,就要求比丘守淨戒、守護諸根、飲食知量、初後夜修習,不樂著睡眠(見《雜阿含經》第二七一、八0一等經);涅槃前更是再重新強調一次(見《遺教經》)。但是佛陀涅槃後未久,諸年少比丘就不聽從佛陀教誨了。(這註解好像不太須要?ywliu)?? ②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③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放置衣鉢。 ④ 群食戒:禁止三位以上的比丘一起到在家人的家中接受飲食供養,一是為了避免造成貧苦人家的負擔,二是為了避免惡比丘群聚形成勢力,而與僧團抗爭。不過在僧眾一同遊行、僧眾集會、生病等情況下不受此限。又譯為「別眾食戒」。 ⑤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 ⑥ 那羅聚落:摩揭提國的村名,位於王舍城北方約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羅貢村。又譯為「那羅揵陀」、「那爛陀」。 ⑦ 集起: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 ⑧ 四襵為座:將僧伽梨摺疊四次,當成座墊。「襵」通「褶」,音「摺」,折疊之義。 ⑨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⑩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⑪ 不苦方便自然而得:不必辛苦努力就能自然獲得。 ⑫ 肘:長度單位,以佛陀的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約四十多公分。 ⑬ 大德神力:大神通。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引述佛說:「我今知故言知,見故言見,真阿羅漢言阿羅漢,真等正覺言等正覺。」 佛陀是等正覺,也是阿羅漢。阿羅漢又譯為「應供」,是「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的第二個,而等正覺是第三個稱號。 依據經中所說,阿羅漢和佛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佛的資格(應供)之一。 《阿含經》中多次提及佛也是阿羅漢,例如: 《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經:「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第190經:「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大藏經中其餘的經典也常將如來十號的「應供」譯為「阿羅訶」(阿羅漢): 真諦、留支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讚我住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CBETA, T08, no. 237, p. 763, a16-17)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切如來、阿羅呵、三藐三勃陀,無量眾生自然解脫。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堅牢,如幻、如陽炎。」(CBETA, T10, no. 300, p. 907, a2-4) 《大威德陀羅尼經》:「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21, no. 1341, p. 756, c23-24) 經中表示佛陀和阿羅漢的解脫沒有差別,如《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當然,佛並不全等於阿羅漢,畢竟佛陀長久以來修行六波羅蜜,而能在無佛世界覺悟佛法後又教導他人。佛陀和阿羅漢的差別,可見《雜阿含經》卷三第75經:「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能復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CBETA, T02, no. 99, p. 19, c3-10)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有更廣泛的說明,列出如來十力的殊勝,對此有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參閱。 [進階辨正]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校勘]ⓐ 聖本在「一」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