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目犍連相應 (2/2)]

《雜阿含經》「目犍連相應」的內容為卷十八第501~503經及本卷第504~534經,是跟目犍連尊者相關的經文。

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第一」聞名,以下各經即記錄了目犍連尊者藉由神通所見到的六道真相。

(五〇四)[0133a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耆闍崛山

時,釋提桓因上妙堂觀,於夜來詣尊者大目揵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釋提桓因光明普照耆闍崛山,周匝大明。爾時,釋提桓因坐已,即說偈言:

「能伏於慳垢,  大德隨時施,
 是名施中賢,  來世見殊勝。」

時,大目揵連問帝釋言:「憍尸迦!云何為調伏慳垢,見於殊勝,而汝說言:

「『能調伏慳垢,  大德隨時施,
  是則施中賢,  來世見殊勝』?」

時,天帝釋答言:「尊者大目揵連!勝婆羅門大姓、勝剎利大姓、勝長者大姓、勝四王天、勝三十三天,稽首敬禮故。尊者大目揵連!我為勝婆羅門大姓、勝剎利大姓、勝長者大姓、勝四王天、勝三十三天恭敬作禮,見斯果報,故說此偈

「復次,尊者大目揵連!乃至日所周行,照於諸方,至千世界、千月千日、千須彌山王、千弗婆提舍、千欝多羅提舍、千瞿陀尼迦、千閻浮提、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千梵天,名為小千世界。此小千世界中無有堂觀與毘闍延堂觀等者,毘闍延有百一樓觀,觀有七重,重有七房,房有七天后,后各七侍女。尊者大目揵連!於小千世界無有如是堂觀端嚴如毘闍延者,我見是調伏慳故,有此妙果,故說斯偈。」

大目揵連語帝釋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能見此勝妙果報,而說斯偈。」

時,天帝釋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隨喜,忽然不現。

[校勘]

「居」,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居」。

「王天」,宋、元、明三本作「天王」。

「天」,宋、元、明三本作「天千」。[*]

[註解]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稱為「天帝釋」。

堂觀:宮殿。

慳垢:「慳」是吝嗇,「垢」是污穢。吝嗇是一種心中的污穢,因此稱作慳垢。

憍尸迦: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姓「憍尸迦」,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

四王天: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於須彌山腰。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又稱為「忉利天」。

我為勝婆羅門大姓、勝剎利大姓、勝長者大姓、勝四王天、勝三十三天恭敬作禮,見斯果報,故說此偈:我(帝釋天)被婆羅門世家中地位最高的、剎帝利世家中地位最高的、長者世家中地位最高的、四天王天中地位最高的、三十三天中地位最高的所恭敬地敬禮,我見證(過去生大布施而有)這樣的果報,因此說這個偈子。參見卷四十第1106經所載帝釋天的本生。

弗婆提舍: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五百歲,義譯為「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身形殊勝。另譯為「弗于逮」、「弗婆提」、「弗婆鞞陀提」。

欝多羅提舍: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單越」、「鬱單曰」。

瞿陀尼迦: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二百五十歲,義譯為「西牛貨洲」,因為此洲以牛作為貨幣。另譯為「拘陀尼」、「瞿陀尼」、「拘耶尼」、「瞿耶尼」。

閻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里」。

炎摩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焰摩天」、「夜摩天」、「豔天」。

兜率陀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哆天」,義譯為「知足天」。

化樂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娛樂,因此稱為「化樂」。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較其低的天所變化出的欲境,自由拿來給自己娛樂,因此稱為「他化自在」。又譯為「他化樂天」。

梵天: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小千世界:一個恆星光明所照的範圍是一世界,當中有須彌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組成。一千個世界的範圍,稱為小千世界。

毘闍延堂觀:天帝釋的超大宮殿,在善見城中。義譯為「常勝殿」,又譯為「毘禪延堂」。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七重:七列。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五〇五)[0133b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耆闍崛山中。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獨一靜處禪思,作是念:「昔有時,釋提桓因於界隔山石窟中,問世尊愛盡解脫之義,世尊為說,聞已隨喜,似欲更有所問義,我今當往問其喜意。」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於耆闍崛山沒,至三十三天,去一分陀利池不遠而住。

時,天帝釋與五百婇女遊戲浴池,有諸天女,音聲美妙。爾時,帝釋遙見尊者大目揵連,語諸天女言:「莫歌。莫歌。」時,諸天女即便默然,天帝釋即詣尊者大目犍連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尊者大目揵連問帝釋言:「汝先於界隔山中問世尊愛盡解脫義,聞已隨喜,汝意云何?為聞說隨喜?為更欲有所問,故隨喜耶?」

天帝釋語尊者大目揵連:「我三十三天多著放逸樂,或憶先事,或時不憶。世尊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尊者欲知我先界隔山中所問事者,今可往問世尊,如世尊說,汝當受持。然我此處有好堂觀,新成未久,可入觀看。」

時,尊者大目揵連默然受請,即與天帝釋共入堂觀。彼諸天女遙見帝釋來,皆作天樂,或歌或舞。諸天女輩著身瓔珞莊嚴之具,出妙音聲,合於五樂,如善作樂,音聲不異。諸天女輩既見尊者大目揵連,悉皆慚愧,入室藏隱。

時,天帝釋語尊者大目揵連:「觀此堂觀地好平正,其壁、柱、梁、重閣、牕牖羅網、簾障,悉皆嚴好。」

尊者大目揵連語帝釋言:「憍尸迦!先修善法福德因緣,成此妙果。」

如是,帝釋三自稱歎,問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目揵連亦再三答。

時,尊者大目揵連作是念:「今此帝釋極自放逸,著界神住,歎此堂觀,我當令彼心生厭離。」即入三昧,以神通力,以一足指撇其堂觀,悉令震動。時,尊者大目揵連即沒不現。

諸天女眾見此堂觀震掉動搖,顛沛恐怖,東西馳走,白帝釋言:「此是憍尸迦大師,有此大功德力耶?」

時,天帝釋語諸天女:「此非我師,是大師弟子大目揵連,梵行清淨,大德大力者。」

諸天女言:「善哉,憍尸迦!乃有如此梵行大德大力同學,大師德力當復如何?」

[校勘]

「昔」,宋、元、明三本作「若」。

[註解]

界隔山石窟:王舍城東邊界隔山上的一個石窟,天帝釋曾在此問法,是佛陀時代王舍城地區的五個佛教精舍之一。又作「界隔山天帝釋石窟」、「隔界山石窟」、「毘陀山因陀娑羅窟」、「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

愛盡解脫:滅盡一切的貪愛而獲得解脫。

我今當往問其喜意:我今天應當前去問他隨喜佛陀說法的背景。

屈申臂頃:彎曲再伸直手臂那麼短的時間。

分陀利:白蓮花。

婇女:宮女。

瓔珞:以玉編綴的飾品,通常掛在脖子上。

牕牖:窗戶。「牕」是「窗」的異體字。「牖」是窗戶,讀音同「有」。

羅網:網子,在此特指由珠寶連綴而成,裝飾用的網子。帝釋天宮殿中的羅網又稱為「因陀羅網」。

著界神住:對種種事物迷戀不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大目揵連尊者考天帝釋之前問佛陀「愛盡解脫」的理解,天帝釋忙於俗事而已忘了,因此大目揵連尊者用足趾觸地震動天宮,以警醒天帝釋。

天界太樂而難以修行,地獄太苦而難以修行,因此諸佛都出於人間,如《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3經所述:「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CBETA, T02, no. 125, p. 694, a2-5)

本經中,被天帝釋所忘記的關於「愛盡解脫」的開示,記載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88經,也可參考《增壹阿含經》卷十〈勸請品19〉第3經

[進階辨正]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

證得初果的條件是斷三結:

  •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初果聖人證得無我、沒有了「身見」,親身體證佛法,自然斷除對三寶的狐「疑」,成就「四不壞淨」:

  • 佛不壞淨:對於佛的不壞的信心。
  • 法不壞淨:對於法的不壞的信心。
  • 僧不壞淨:對於僧的不壞的信心。
  • 聖戒成就:持戒清淨。

初果聖人聖戒成就,自然對持戒有正確的見解,即斷「戒取」,並且不造惡業,永不墮於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證得涅槃。

(五〇六)[0134a07]

如是我聞:

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一時,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夏安居,為母及三十三天說法。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安居。

時,諸四眾詣尊者大目揵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大目揵連:「知世尊夏安居處不?」

尊者大目揵連答言:「我聞世尊在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夏安居,為母及三十三天說法。」

時,諸四眾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隨喜,各從座起,作禮而去。

時,諸四眾過三月安居已,復詣尊者大目揵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尊者大目揵連為諸四眾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時,諸四眾從座而起,稽首作禮,白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目揵連!當知我等不見世尊已久,眾甚虛渴欲見世尊。尊者大目揵連!若不憚勞者,願為我等往詣三十三天,普為我等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又白世尊:『閻浮提四眾願見世尊,而無神力昇三十三天禮敬世尊,三十三天自有神力來下人中,唯願世尊還閻浮提,以哀愍故。』」時,尊者大目犍連默然而許。

時,諸四眾知尊者大目犍連默然許已,各從座起,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知四眾去已,即入三昧,如其正受,如大力士屈伸臂頃,從舍衛國沒,於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而現。爾時,世尊與三十三天眾無量眷屬圍繞說法。

時,尊者大目犍連遙見世尊,踊躍歡喜,作是念:「今日世尊,諸天大眾圍繞說法,與閻浮提眾會不異。」

爾時,世尊知尊者大目犍連心之所念,語尊者大目犍連言:「大目犍連!非為自力,我欲為諸天說法,彼即來集,欲令其去,彼即還去,彼隨心來,隨心去也。」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世尊言:「種種諸天大眾雲集,彼天眾中,有曾從佛世尊聞所說法,得不壞淨,身壞命終,來生於此?」

佛告尊者大目犍連:「如是,如是。此中種種諸天來雲集者,有從宿命聞法,得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身壞命終,來生於此。」

時,天帝釋見世尊與尊者大目犍連歎說,諸天眾共語已,語尊者大目犍連:「如是,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此中種種眾會皆是宿命曾聞正法,得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身壞命終,來生於此。」

時,有異比丘見世尊與尊者大目犍連及天帝釋語言善相述可已,語尊者大目犍連:「如是,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中種種諸天來會此者,皆是宿命曾聞正法,得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身壞命終,而來生此。」

時,有一天子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亦成就於佛不壞淨,故來生此。」

復有天子言:「我得法不壞淨。」

有言得僧不壞淨,有言聖戒成就,故來生此。如是諸天無量千數,於世尊前各自記說得須陀洹法,悉於佛前即沒不現。

時,尊者大目犍連知諸天眾去,不久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白佛言:「世尊!閻浮提四眾稽首敬禮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四眾思慕,願見世尊。又白世尊:『我等人間無有神力昇三十三天禮覲世尊,然彼諸天有大德力悉能來下至閻浮提,唯願世尊還閻浮提,愍四眾故。』」

佛告目犍連:「汝可還彼,語閻浮提人:『却後七日,世尊當從三十三天還閻浮提僧迦舍城,於外門外優曇鉢樹下。』」

尊者大目揵連受世尊教,即入三昧。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從三十三天沒,至閻浮提,告諸四眾:「諸人當知,世尊却後七日,從三十三天還閻浮提僧迦舍城,於外[*]門外優曇鉢樹下。」

如期七日,世尊從三十三天下閻浮提僧迦舍城優曇鉢樹下,天龍鬼神,乃至梵天,悉從來下,即於此時,名此會名天下處。

[校勘]

「外」,元、明二本作「水」。[*]

大正藏無「士」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註解]

驄色虛軟石:傳說中天帝釋的王座,為馬尾色(橘色或淺紅色)、座面柔軟具彈性。

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忉利天最高的樹名,位於忉利天善見城的東北角。是黑檀的一種,此樹的根、莖、枝、葉、花、果實皆有香氣,香味遍薰忉利天宮。義譯為「晝度」、「圓生」,又譯為「波利質多羅」。詳見《長阿含經》卷二十。

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憚勞:畏懼辛勞。

起居輕利:生活起居輕鬆便利。

如其正受:依著他所入的定。

不壞淨:堅固不動搖的信心。

宿命:過去世。

得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對佛、法、僧、戒有堅固的信心,持戒清淨。簡稱為「四不壞淨」,是初果聖人的成就。

僧迦舍:古代印度恆河流域的國名及城名,是佛陀於三十三天為母說法後返回人間的地方。另譯為「僧迦尸」、「僧迦奢」。

優曇鉢果實,感謝 Ethel Aardvark 於 Wikipedia 提供相片。

優曇鉢:聚果榕,為桑科榕屬落葉大喬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如同無花果般為隱花果,因此人們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印度古代以優曇鉢開出花朵(基因突變)引申為極為稀有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本經記載佛陀曾經前往三十三天,以三個月的時間為母親及天人說法。無論是北傳或南傳的佛教,都有知名的經論依記載是佛陀在這段期間所說的法,由天界回傳至人間,因此可說「天界回傳」這佛法回傳的途徑受到佛教各主要部派的認可,縱然有學者視為怪力亂神而不予承認。另一方面,一些後人的偽作也有可能號稱為天界回傳而魚目混珠,因此得謹慎地撿擇法義。

三十三天不只大目犍連尊者可到達,經中提到一位異比丘(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比丘)也在三十三天座間,參與了佛陀、大目犍連尊者、天帝釋的談話。與會的天眾中,更包含很多已證初果而往生天界的聖者。

本經提到「我欲為諸天說法,彼即來集,欲令其去,彼即還去」,天人有他心通,知道佛要說法了,會隨著自己的心意前來聽法,想來的就來、散會自然離去。

  • 成就四不壞淨之一,即能成就初果

成就初果的條件是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結,其中斷疑結與成就四不壞淨是一體的兩面。

由本經可知,成就四不壞淨其中的一項或多項即能成就初果。舉例來說,佛陀在鹿野苑教導最初的五比丘時,佛教還沒有僧團,不算有「僧不壞淨」的條件,但五比丘畢竟證悟了;或者有人不認識佛陀,不算有「佛不壞淨」的條件,只是間接地聽到佛法、依佛法修行就證得初果,即是依「法不壞淨」而成就的例子。經中最常見的,還是同時成就四不壞淨的例子,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七第1031經提到,給孤獨長者第一次拜見佛陀即得四不壞淨。

[進階辨正]

(五〇七)[0134c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四十天子來詣尊者大目犍連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

時,尊者大目犍連語諸天子言:「善哉,諸天子!於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成就。」

時,四十天子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尊者大目揵連:「我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故生天上。」有一天言:「得於佛不壞淨。」有言:「得法不壞淨。」有言:「得僧不壞淨。」有言:「聖戒成就,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時,四十天子於尊者大目犍連前,各自記說得須陀洹果,即沒不現。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八百、十千天子亦如是說。

[校勘]

「於佛不壞淨成就」,巴利本作 Buddhe aveccappasādena samannāgamanaṃ hoti。

「得」,宋、元、明三本作「等」。

宋、元、明三本無「果」字。

[註解]

[對應經典]

 

[導讀:惡業眾生]

沒有正見、造作惡業的眾生,不但無法解脫輪迴,還會下三惡道。

本卷第508至534經記載了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在乞食途中見到的惡道眾生,這些眾生因為過去所造下的惡業曾經墮至地獄道受苦,如今雖然已經脫離了地獄,卻仍因餘罪未了而繼續淪落於餓鬼道等惡趣。這些眾生過去世造作了什麼惡業,以至於感召如此漫長而痛苦的果報?值得我們警惕。

《阿含經》的記載是以佛陀及弟子在人間的說法或遭遇為主,本卷所載也是大目犍連尊者在人間行走時以天眼所見。至於六道的各種現象及輪迴的因緣,可參見《長阿含經》卷十八第30經世記經中佛陀的解說。

(五〇八)[0135a0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尊者大目犍連與尊者勒叉那比丘共在耆闍崛山中。

尊者勒叉那晨朝詣尊者大目犍連所,語尊者大目犍連:「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時,尊者大目犍連默然而許,即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行至一處,尊者大目犍連心有所念,欣然微笑。

尊者勒叉那見微笑已,即問尊者大目犍連言:「若佛及佛弟子欣然微笑,非無因緣,尊者今日何因何緣而發微笑?」

尊者大目犍連言:「所問非時,且入王舍城乞食,還於世尊前,當問是事,是應時問,當為汝說。」

時,尊者大目揵連與尊者勒叉那入王舍城乞食而還,洗足,衣鉢,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尊者勒叉那問尊者大目揵連:「我今晨朝與汝共出耆闍崛山乞食,汝於一處欣然微笑,我即問汝微笑因緣,汝答我言所問非時,今復問汝何因何緣欣然微笑?」

屠牛的惡報尊者大目犍連語尊者勒叉那:「我路中見一眾生,身如樓閣,啼哭號呼,憂悲苦痛,乘虛而行。我見是已,作是思惟:『如是眾生受如此身,而有如是憂悲大苦。』故發微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我聲聞中,住實眼、實智、實義、實法,決定通達,見是眾生,我亦見此眾生,而不說者,恐人不信。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有不信者,是愚癡人長夜受苦。

佛告諸比丘:「過去世時,彼大身眾生在此王舍城,為屠牛兒,以屠牛因緣故,於百千歲墮地獄中,從地獄出,有屠牛餘罪,得如是身,常受如是憂悲惱苦。如是,諸比丘!如尊者大目犍連所見不異,汝等受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勒叉那」,巴利本作 Lakkhaṇa。

「受」,宋、元、明三本作「得」。

宋、元、明三本無「住」字。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惱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註解]

非時:不是適當的時機。

應時:適當的時機。

乘虛而行:飄在空中行走。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中目犍連尊者因為了知所見惡道眾生的業報因緣本末所以微笑,並不是因為幸災樂禍而笑。
  • 對於各種惡業所導致的恐怖惡果,目犍連尊者沒有在到王舍城的路上,就直接回答勒叉那尊者,而是等到返回僧團,在佛陀的印證下才回答;佛陀也沒有主動提出,而是等到弟子提問才說明。佛陀與目犍連尊者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顧及聽法者的善根,避免聽的人覺得難以置信而疑謗、不信佛,由此愚癡導致長久的惡報。

[進階辨正]

(五〇九)[0135b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大目犍連與尊者勒叉那在耆闍崛山。

尊者勒叉那於晨朝時詣尊者大目犍連所,語尊者大目犍連:「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尊者大目犍連默然而許,即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行至一處,尊者大目犍連心有所念,欣然微笑。尊者勒叉那見尊者大目犍連微笑,即問言:「尊者!若佛及佛聲聞弟子欣然微笑,非無因緣,尊者今日何因何緣而發微笑?」

尊者大目犍連言:「所問非時,且乞食,還於世尊前,當問是事,是應時問。」

尊者大目犍連與尊者勒叉那共入城乞食,食已還,洗足,舉衣鉢,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尊者勒叉那問尊者大目犍連:「我今晨朝與汝共入王舍城乞食,汝於一處欣然微笑,我即問汝何因緣笑,汝答我言所問非時,我今問汝何因何緣欣然微笑?」

屠牛的惡報尊者大目犍連語尊者勒叉那:「我於路中見一眾生,筋骨相連,舉身不淨,臭穢可厭,野干、餓狗隨而食,或從脇肋探其內藏而取食之,極大苦痛,啼哭號呼。我見是已,心即念言:『如是眾生得如是身,而受如是不饒益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哉,比丘!我聲聞中住實眼、實智、實義、實法,決定通達,見如是眾生。我亦見是眾生,而不說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有不信者,是愚癡人長夜當受不饒益苦。諸比丘!是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屠牛弟子,緣屠牛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彼屠牛惡行餘罪緣故,今得此身,續受如是不饒益苦。諸比丘!如大目揵連所見,真實不異,汝等受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註解]

烏:烏鴉。

鵄:俗稱「貓頭鷹」,鴞形目肉食性猛禽,以鼠、兔等小動物為食。

鵰:鷹形目鷹科鵰亞科的肉食性猛禽,體長近一百公分,翅展最長二百三十公分,擅長獵食小動物。

鷲:俗稱「禿鷹」,鷹形目鷹科禿鷲亞科的肉食性猛禽,體長可達一百二十公分,翅展最長三百公分,以動物的腐肉為食。

野干:胡狼,又名豺狼、狐狼。犬科動物,生物分類上與狼較近而有狐的外表,腳長、犬齒彎曲,專門獵食細小哺乳動物、鳥類及爬行動物。

擭:捕取。

脇肋:「脇」為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肋」即肋骨。

不饒益苦:沒有利益、帶來苦惱。

[對應經典]

 

(五一〇)[0135c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尊者大目犍連與尊者勒叉那在耆闍崛山中。

尊者勒叉那於晨朝時詣尊者大目犍連所,語尊者大目犍連:「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尊者大目犍連默然而許,即共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行至一處,尊者大目犍連心有所念,欣然微笑。尊者勒叉那見尊者大目犍連微笑,即問言:「尊者!若佛及佛聲聞弟子欣然微笑,非無因緣,尊者今日何因何緣而發微笑?」

尊者大目犍連言:「所問非時,且乞食,還於世尊前,當問是事,是應時問。」

尊者大目犍連與尊者勒叉那共入城乞食已,還洗足,舉衣鉢,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尊者勒叉那問尊者大目犍連:「我今晨朝共入王舍城乞食,汝於一處欣然微笑,我即問汝微笑因緣,汝答我言所問非時,我今問汝何因何緣欣然微笑?」

屠羊的惡報尊者大目犍連語勒叉那:「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身無皮,純一肉段,乘空而行,烏、鵄、鵰、鷲、野干、餓狗隨而擭食,或從脇肋探其內藏而取食之,苦痛切迫,啼哭號呼。我即思惟:『如是眾生得如是身,乃受如是不饒益苦。』」

佛告諸比丘:「善哉,比丘!我聲聞中,住實眼、實智、實義、實法,決定通達,見是眾生,我亦見是眾生,而不說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有不信者,是愚癡人長夜當受不饒益苦。諸比丘!是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屠羊者,緣斯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今得此身,餘罪緣故,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無異,汝等受持。」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五一一)[0136a20]

如是我聞:

屠羊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尊者大目犍連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無皮,形如脯腊,乘虛而行。……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屠羊弟子,屠羊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今得此身,續受斯罪。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無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脯腊:乾肉,音「僕惜」。

[對應經典]

 

(五一二)[0136a28]

如是我聞:

墮胎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無皮,形如肉段,乘虛而行。……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自墮其胎,緣斯罪故,墮地獄中已百千歲,受無量苦,以餘罪故,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無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子宮中發育至第三週的胎兒,在佛教的用詞中也稱為「肉段」,經中「舉體無皮,形如肉段」是形容全身沒有皮膚,就像尚未發育完成就被墮掉的胎兒。

過去世的惡心、惡行,感得餓鬼面目崢獰的惡形惡報。

(五一三)[0136b07]

如是我聞:

調象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尊者大目犍連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生毛,毛如大針,針皆火然,還燒其體,痛徹骨髓。……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調象士,緣斯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調象士,如是調馬士、調牛士、好纔人者,及諸種種苦切人者,亦復如是。

[校勘]

大正藏無「身」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註解]

調象士:馴象師。

好纔人者:喜歡殺人的人。「纔」在這裡通「裁」,殺的意思。

苦切:殘害。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古代的調象士、調馬士、調牛士,為了馴服難以調服的對象,會採取激烈的手段,造下許多傷害的惡業,甚至因為殺害那些無法馴服的對象,而造下殺業。有關於調象士及調馬士的手段,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09經、卷三十三第923經,以及《中阿含經》卷五十二〈大品2〉第198經調御地經的敘述。

[進階辨正]

(五一四)[0136b18]

如是我聞:

好樂戰諍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尊者大目犍連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身生毛,毛利如刀,其毛火然,還割其體,痛徹骨髓。……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好樂戰諍,刀劍傷人,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註解]

[對應經典]

 

(五一五)[0136b27]

如是我聞:

獵師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尊者大目犍連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遍身生毛,其毛似箭,皆悉火然,還燒其身,痛徹骨髓。……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曾為獵師,射諸禽獸,緣斯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對應經典]

 

(五一六)[0136c07]

如是我聞:

屠豬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生毛,毛如,毛悉火然,還燒其身,痛徹骨髓。……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屠猪人,䂎殺群猪,緣斯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矛」,大正藏原為「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矛」。

[註解]

䂎:小支的矛,讀音同「纂」。

[對應經典]

 

(五一七)[0136c16]

如是我聞:

愛砍人頭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無頭眾生,兩邊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諸蟲食,痛徹骨髓。……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好斷人頭,緣斯罪故,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斷人頭,捉頭亦復如是。

[校勘]

「唼」,宋本作「[嚝-黃+建]」,元、明二本作「啑」。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唼:蟲咬東西。讀音同「煞」。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到本經為止,大目犍連所見的惡道眾生,都是因為殺人或殺生,造下了惡業中最重的殺業,而曾經「百千歲墮地獄中」。自下一經開始所記載的其他惡道眾生,他們所造的惡業雖然沒有殺生那麼嚴重,卻也曾在「地獄中受無量苦」。

(五一八)[0136c26]

如是我聞:

賣假貨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我於路中見一眾生,陰卵,坐則上,行則肩擔。……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王舍城作鍛銅師,偽器欺人,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鍛銅師,如是斗秤欺人、村主、市監,亦復如是。

 

[註解]

陰卵:睪丸。

瓮:「甕」的異體字,口小腹大,用以盛東西的器具。

踞:蹲。

鍛銅師:鍛造銅器的師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鍛銅師本身是正當的行業,但賣假貨「偽器欺人」是惡業,而有惡報。

(五一九)[0137a07]

如是我聞:

漁夫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路中見一眾生,以銅鐵羅網自纏其身,火常熾然,還燒其體,痛徹骨髓,乘虛而行。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捕魚師,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捕魚師,捕鳥、網兔,亦復如是。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不異」二字。

[註解]

 

(五二〇)[0137a16]

如是我聞:

占卜詐財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路中見一眾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轉磨其頂,乘虛而行,受無量苦。……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卜占女人,轉勅卜占,欺妄惑人,以求財物,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此」,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此」。

「勅」,大正藏原為「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勅」。

[註解]

轉勅卜占,欺妄惑人,以求財物:轉動占卜用具、諭令鬼神進行占卜,欺騙迷惑他人,以求取財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占卜師若「欺妄惑人,以求財物」,因為妄語害人的惡因而會得惡報。

(五二一)[0137a25]

如是我聞:

占卜詐財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路中見一眾生,其身獨轉,猶若旋風,乘虛而行。……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為卜占師,誤惑多人,以求財物,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二本無「佛住王舍城」五字,明本無「住王舍城」四字。

[註解]

 

(五二二)[0137b04]

如是我聞:

邪淫的惡報一時,佛住王舍城。……乃至路中見一眾生,身藏行,狀如恐怖,舉體被服,悉皆火然,還燒其身,乘虛而行。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王舍城好行他婬,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傴:駝背、背脊彎曲的。

[對應經典]

 

(五二三)[0137b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時,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勒叉那比丘晨朝共入波羅㮈[*]城乞食,於路中,尊者大目犍連思惟顧念,欣然微笑。

時,尊者勒叉那白尊者大目犍連言:「世尊及世尊弟子欣然微笑,必有因緣,何緣尊者今日欣然微笑?」

尊者大目犍連語尊者勒叉那:「此非時問,且乞食,還詣世尊前,當問此事。」

時,俱入城乞食,還洗足,舉衣鉢,俱詣世尊,稽首禮足,退坐一面。時,尊者勒叉那問尊者大目犍連:「晨朝路中何因何緣欣然微笑?」

瞋恚而汙水灑比丘的惡報尊者大目犍連語尊者勒叉那:「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膿壞,臭穢不淨,乘虛而行,烏、鵄、鵰、鷲、野干、餓狗隨逐擭食,啼哭號呼,我念眾生得如是身,受如是苦,一何痛哉!」

佛告諸比丘:「我亦見此眾生,而不說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有不信者,是愚癡人長夜受苦。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波羅㮈[*]城為女人,賣色自活。時,有比丘於迦葉佛所出家,彼女人以不清淨心請彼比丘,比丘直心受請,不解其意,女人瞋恚,以不淨水灑比丘身,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宋、元、明三本無「國」字。

「此」,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此」。

[註解]

迦葉佛:過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直心受請:以自然直接的心,不疑有他,而接受供養。

[對應經典]

 

(五二四)[0137c09]

如是我聞:

瞋恚而燃油灑王身的惡報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乃至「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舉體火然,乘虛而行,啼哭號呼,受諸苦痛。……」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波羅㮈城為自在王第一夫人,與王共宿,起瞋恚心,以然燈油灑王身上,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與王共宿,起瞋恚心,以然燈油灑王身上:和國王相處時,因為憤怒,將燃燒的燈油灑到國王身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嫉妒個性的她以一鍋炭火澆灑另一位妃子」。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五二五)[0137c19]

如是我聞:

憎嫉而試惱眾僧的惡報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眾生,舉體糞穢,以塗其身,亦食糞穢,乘虛而行,臭穢苦惱,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波羅㮈[*]城為自在王師婆羅門,以憎嫉心,請迦葉佛聲聞僧,以糞著飯下,試惱眾僧,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迦葉」,巴利本作 Kassapa。

[註解]

憎嫉:厭惡妒嫉。

[對應經典]

 

[導讀:惡有惡報]

如前面各經所述,以殺生為業的人會因為所造下的惡業墮於地獄中千百年,脫離地獄之後又會因為殘餘的業報,轉生於餓鬼道繼續受苦,整理如下表:

經號 惡因 惡果
508 屠牛 百千歲墮地獄中;從地獄出,身如樓閣,啼哭號呼,憂悲苦痛,乘虛而行
509 屠牛 百千歲墮地獄中;筋骨相連,舉身不淨,臭穢可厭,烏、鵄、鵰、鷲、野干、餓狗隨而擭食,或從脇肋探其內藏而取食之,極大苦痛,啼哭號呼
510 屠羊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身無皮,純一肉段,乘空而行,烏、鵄、鵰、鷲、野干、餓狗隨而擭食,或從脇肋探其內藏而取食之,苦痛切迫,啼哭號呼
511 屠羊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體無皮,形如脯腊,乘虛而行
512 自墮其胎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體無皮,形如肉段,乘虛而行
513 調象;調馬;調牛;好纔人;苦切人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體生毛,毛如大針,針皆火然,還燒其體,痛徹骨髓
514 好樂戰諍,刀劍傷人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身生毛,毛利如刀,其毛火然,還割其體,痛徹骨髓
515 射諸禽獸 百千歲墮地獄中;遍身生毛,其毛似箭,皆悉火然,還燒其身,痛徹骨髓
516 屠猪 百千歲墮地獄中;舉體生毛,毛如䂎矛,毛悉火然,還燒其身,痛徹骨髓
517 好斷人頭 百千歲墮地獄中;無頭,兩邊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諸蟲唼食,痛徹骨髓
519 捕魚;捕鳥;網兔 地獄中受無量苦;以銅鐵羅網自纏其身,火常熾然,還燒其體,痛徹骨髓,乘虛而行


偷盜、邪淫、妄語為業的人,也會墮到地獄中受苦,之後轉生餓鬼道繼續受殘餘的業報:

經號 惡因 惡果
518 偽器欺人;斗秤欺人 地獄中受無量苦;陰卵如瓮,坐則踞上,行則肩擔
520 轉勅卜占,欺妄惑人,以求財物 地獄中受無量苦;頂有鐵磨,盛火熾然,轉磨其頂,乘虛而行
521 為卜占師,誤惑多人,以求財物 地獄中受無量苦;其身獨轉,猶若旋風,乘虛而行
522 好行他婬 地獄中受無量苦;傴身藏行,狀如恐怖,舉體被服,悉皆火然,還燒其身,乘虛而行


有人表面上號稱要供養僧眾,或侍奉國王,卻言行不一,而由其惡心感得惡報:

經號 惡因 惡果
523 以不清淨心請比丘,瞋恚以不淨水灑比丘身 地獄中受無量苦;舉體膿壞,臭穢不淨,乘虛而行,烏、鵄、鵰、鷲、野干、餓狗隨逐擭食,啼哭號呼
524 起瞋恚心,以然燈油灑王身上 地獄中受無量苦;舉體火然,乘虛而行,啼哭號呼,受諸苦痛
525 以憎嫉心,請迦葉佛聲聞僧,以糞著飯下,試惱眾僧 地獄中受無量苦;舉體糞穢,以塗其身,亦食糞穢,乘虛而行,臭穢苦惱,啼哭號呼


對僧團造惡業有特別嚴重的果報,以下幾經即記錄過去迦葉佛時犯戒的出家人,至今仍受惡報:

經號 惡因 惡果
526 不時分油,待客比丘去,然後乃分 地獄中受無量苦;頭上有大銅鑊,熾然滿中,洋銅流灌身體,乘虛而行,啼哭號呼
527 次守眾僧果園,盜取七果,持奉和尚 地獄中受無量苦;有熾熱鐵丸從身出入,乘虛而行,苦痛切迫,啼哭號呼
528 以斧破石蜜,供養眾僧,著斧刃者,盜取食之 地獄中受無量苦;其舌廣長,見有利斧,炎火熾然,以斧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
529 持石蜜[麩-夫+并]供養眾僧,盜取二[麩-夫+并]著於掖下 地獄中受無量苦;有雙鐵輪在兩脇下,熾然旋轉,還燒其身,乘虛而行,啼哭號呼
530 為眾僧乞衣食,供僧之餘,輒自受用 地獄中受無量苦;以熾然鐵鍱以纏其身,衣被床臥悉皆熱鐵,炎火熾然,食熱鐵丸,乘虛而行,啼哭號呼
532 呵責諸比丘,讓先住比丘悉皆捨去,客僧聞之亦復不來 地獄中受無量苦;其舌長廣,熾然鐵釘以釘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
533 惡口形名諸比丘,或言此是惡禿,此惡風法,此惡衣服,以彼惡口故,先住者去,未來不來 地獄中受無量苦;比丘之像,皆著鐵鍱以為衣服,舉體火然,亦以鐵鉢盛熱鐵丸而食之
534 好起諍訟,鬪亂眾僧,作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比丘厭惡捨去,未來者不來 同上


人生在世要避免以觸惱其他眾生為業,否則怎樣對待其他眾生,來世就會被怎樣對待,例如:

經號 惡因 惡果
531 駕乘牛車以自生活 地獄中受無量苦;熾然鐵車而駕其頸,拔其頸筋,及連四脚筋以勒其頸,行熱鐵地,乘虛而去,啼哭號呼


這些三惡道報不外乎是由於不行於八正道,而行於八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等等所造成,學佛人必須引以為戒。

(五二六)[0138a0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頭上有大銅,熾然滿中,流灌身體,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所出家,為知事比丘,有檀越送油應付諸比丘。時,有眾多客比丘,知事比丘不時分油,待客比丘去,然後乃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洋」,大正藏原為「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洋」。

[註解]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洋銅:融解而洋溢的銅漿。

知事:寺院中掌管各種庶務和雜事的人。又譯為「維那」。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客比丘:由別的地方來暫住的比丘。

[對應經典]

 

(五二七)[0138a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有熾熱鐵丸從身出入,乘虛而行,苦痛切迫,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次守眾僧果園,盜取七果,持奉和尚,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尚」,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尚」。

[註解]

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和尚:弟子對師父的尊稱,為音譯,又譯為「和上」,義譯為「親教師」。

 

(五二八)[0138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其舌廣長,見有利斧,炎火熾然,以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以斧斫石蜜,供養眾僧,著斧刃者,盜取食之,緣斯罪故,入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斧」,大正藏原為「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斧」。

「斫」,大正藏原為「釿」,宋本作「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斫」。

「斫」,大正藏原為「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斫」。

[註解]

斫:以刀斧砍削。讀音同「濁」。

石蜜:以蔗糖和牛奶為主成份的堅硬糖塊。

[讀經拾得]

斧頭上剩下的石蜜,偷吃了竟然因此下地獄,有這麼嚴重嗎?

石蜜在古代一些地方是高價品,而律中有載偷盜高價品的罪更重;另一方面,偷竊僧團物資的惡業甚大,遠大於一般的偷盜,當引以為戒。

[進階辨正]

(五二九)[0138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是大身眾生,有雙鐵輪在兩脇下,熾然旋轉,還燒其身,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持石蜜餅供養眾僧,盜取二餅*著於腋下,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餅」,大正藏原為「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餅」。*

宋、元、明三本無「眾」字。

「腋」,大正藏原為「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腋」。

[註解]

[讀經拾得]

這幾經所提到偷竊僧團物資的嚴重惡報,近於《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一〈觀眾生業緣品3〉:「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CBETA, T13, no. 412, p. 780, a4-6)

(五三〇)[0138b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以熾然鐵以纏其身,衣被床臥悉皆熱鐵,炎火熾然,食熱鐵丸,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為眾僧乞衣食,供僧之餘,輒自受用,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亦復如是。

[校勘]

「鍱」,大正藏原為「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鍱」。[*]

[註解]

鍱:薄鐵皮。讀音同「頁」。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式叉摩那:準備受具足戒而仍在學法階段的女性出家人。想受具足戒的沙彌尼,須先修學六法最少兩年,學習比丘尼的戒行,考驗是否能持守具足戒,之後才能受具足戒,正式成為比丘尼。又譯為「式叉摩尼」。

沙彌尼: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並不是只有比丘、比丘尼才有可能對僧團造下墮地獄的惡業,如本經所提到:「如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亦復如是。」大家都得警惕。

(五三一)[0138c01]

如是我聞:

工作不要造成其他眾生的痛苦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熾然鐵車而駕其頸,拔其頸筋,及連四脚筋以勒其頸,行熱鐵地,乘虛而去,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駕乘牛車以自生活,緣斯罪故,於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勒」,元、明二本作「鞅」。

[註解]

 

(五三二)[0138c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其舌長廣,熾然鐵釘以釘其舌,乘虛而行,啼哭號呼。……」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為摩摩帝,呵責諸比丘言:『諸長老!汝等可去此處,儉薄不能相供,各隨意去,求豐樂處,饒衣食所,衣、食、床臥、應病湯藥,可得不乏。』先住比丘悉皆捨去,客僧聞之亦復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摩摩帝:為音譯,義譯為寺主,寺院的掌管者。

汝等可去此處,儉薄不能相供:你們可以離開這裡,這裡資源不夠供給你們。

 

(五三三)[0138c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比丘之像,皆著鐵鍱[*]以為衣服,舉體火然,亦以鐵鉢盛熱鐵丸而食之。……」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作摩摩帝,惡口形名諸比丘,或言此是惡禿,此惡風法,此惡衣服,以彼惡口故,先住者去,未來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五三四)[0139a0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好起諍訟,鬪亂眾僧,作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比丘厭惡捨去,未來者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揵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作諸口舌,令不和合:說三道四、說人是非,讓僧團不和諧。

[讀經拾得]

以上各經記載比丘犯戒的地獄惡報之所以那麼嚴重,可能有兩個原因:

  1. 對僧團造惡業:例如偷盜僧物、破和合僧、惡口向僧眾,這些都是大惡業,因為對象不是一般的凡夫,而是包括賢聖的僧團。
  2. 戒罪:受戒又犯戒,明知故犯,除了原先的惡業外,還要再加上犯戒的戒罪。

[導讀:修習四念處;阿那律相應 (1/2)]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聞名。他的天眼通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勤修四念處。

如同在前一卷的導讀「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所探討過的,修行四念處,是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

  1. 身念處(又作「身身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2. 受念處(又作「受受觀念處」):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覺知當下的感受是苦、樂、不苦不樂。
  3. 心念處(又作「心心觀念處」):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覺知當下的心念是否有貪、瞋、癡、散亂等狀態。
  4. 法念處(又作「法法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諸法上,覺知五蓋、七覺支等法,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複,是用來表示清楚地瞭解每一個當下的實際狀態。

佛陀曾說過一切法都可含攝在四念處中,因此四念處自然包含了各種的實作修法,例如:

一、身念處:身念處有很多種方法,每個人最適合的方法不同,但都著重在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以收攝心念,進一步則可以正念觀察身體的本質。

  • 念身:隨時覺知行、住、坐、臥時身體的姿勢或動作,以收攝心念。例如走路時,覺知正在走路;站著時,覺知正在站著;改變姿勢時,覺知正在改變姿勢;這樣能不被各種思緒牽著走,將心定錨在身體內,並進一步「正知」,而善攝根門。
  • 不淨觀:觀察身體是由皮膚、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
  • 四界分別觀:分別觀察身體的構成成分如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和構成外在物質的成分並沒有不同,其實身體中無我。
  • 死屍觀:觀察屍體的腐化過程,而能體會無常,並放下執著。
  • 觀呼吸:將心念專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例如覺知目前是吸氣或呼氣,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然後覺知目前的吸氣和呼氣是長的還是短的,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都了了分明。駕輕就熟後,更敏銳地覺知呼吸與全身,最後可覺知全身平靜輕鬆。


二、受念處

  • 覺知當下的受是苦、樂、還是不苦不樂,單純地覺知是哪種受,發現受一直在生滅變化,沒有一個「我」在裡面。


三、心念處

  • 覺知當下的心念是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乃至散亂等狀態,客觀地分析心念的變化、發現是無常的。


四、法念處

  • 覺知諸法,例如障礙修行的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助於覺悟的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以上所述的各方法、各步驟,皆一語帶過,然而在實際修習時,通常反覆再三練習一個步驟以至純熟,初學時甚至需要以「天」計的較長久的時間,才進展到下一個步驟,不只是文義上的理解,而要清楚、現前地覺知。

四念處的身、受、心、法,是從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修習身念處,覺知身體的姿勢、動作、器官、四大等狀態或本質純熟之後,可進一步覺知身體帶來的苦、樂、不苦不樂等受,也就是受念處;在修習受念處純熟之後,則可以更細緻地覺知因為這些感受而帶來的心念,是否有貪、瞋、癡、散亂等心念,也就是心念處;修習心念處純熟時,則可及早發現妨礙修行的心念、培養資助修行的覺支,覺知諸法而體悟真理,也就是法念處。

卷二十四有更多關於四念處的說明,「阿那律相應」當中提到了一些重點,算是一個序幕。

《雜阿含經》「阿那律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535~536經及卷二十第537~545經,記錄了阿那律尊者的說法,也記載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說修習四念處的好處。

(五三五)[0139a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松林精舍。時,尊者大目犍連住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滅苦惱,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遠離者,於賢聖法遠離;於賢聖法遠離者,於聖道遠離;聖道遠離者,於甘露法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於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於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於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頃,以神通力於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沒,至舍衛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現,語阿那律言:「信樂四念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眾生清淨,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不樂者,於賢聖法不樂;聖法不樂者,於聖道不樂;不樂聖道者,於甘露法亦不樂;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樂賢聖法;樂賢聖法者,樂於聖道;樂聖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耶?」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連語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為樂四念處?」

「尊者大目犍連!怎樣叫做樂四念處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尊者大目犍連!是名比丘樂四念處。」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從舍衛國松林[*]精舍沒,還至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校勘]

「阿那律」,巴利本作 Anuruddha。

「林」,宋本作「材」。[*]

「滅苦惱」,大正藏原為「惱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苦惱」。

「四念處」,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沒」,大正藏原為「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沒」。

[註解]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松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內的一棟建築。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提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跋耆、拔耆、跋闍。

失收摩羅山:地名,山下有許多村落。其中「失收摩羅」是鱷魚的音譯。又譯為尸收摩羅山、設首婆羅山。

恐怖稠林禽獸之處:陰森的茂密森林中有許多野獸的地方。又譯為「鹿野深林」、「鬼林鹿園」。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身身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又作甘露法門、甘露門。

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心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而穩定地調教馴伏(貪欲)、停止熄滅(煩惱)、安寧平靜,一心一意地精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於內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於外身觀身……於內外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如其像三昧正受:如雕像般不動而入禪定。

[對應經典]

 

(五三六)[0139b2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問尊者阿那律:「云何名為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言:「什麼叫做四念處修習多修習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入三昧,從舍衛國松林[*]精舍入三昧神通力,如力士屈伸臂頃,還到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住處。

[註解]

內身:自身以內。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受:自身的感受。

外受:他人的感受。

內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心:自己的心念。

外心:他人的心念。

內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法:自己的諸法。

外法:他人的諸法。

內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諸法(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

四念處有各個次第,不光是字面上的「觀身不淨」等,到後來是「厭離不厭離俱捨」。

起厭離想是為了對治貪,起不厭離想是為了對治瞋,厭離不厭離俱捨想則對治癡,也可參考卷十一第282經,或是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經底甘陀經的解說。

基於這個原理也有各種實作法,例如《中阿含經》卷五十九〈例品4〉第251經第一得經中所說的八除處(八勝處)的次第,或是在《禪祕要法經》中,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三種反覆地運用,都是基於本經所說四念處的原理。

  • 內、外、內外

本經中提到身念處在觀察「內身」後,可以觀察「外身、內外身」;受念處在觀察「內受」後,可以觀察「外受、內外受」;心念處和法念處也是如此。

這是說四念處的修習是先觀察自己、再觀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經》中沒有詳細的定義「外身、內外身」乃至「外法、內外法」,論典大多主張四念處的「外」是指「他人」,「內外」則是對觀察的對象作如實的理解,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以念住「外身」為例,可以觀察他人的身體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習「不淨觀」來說,觀察他人的身體也是「不淨」的;就修習「四界分別觀」來說,觀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構成的。覺知「內外身」則已不計較是身內還是身外,不是由自我中心來區分,而是客觀地觀察物理世界的本質、組成成分都是一樣的。有禪定能力的人可藉由禪定而覺知,尚沒有禪定能力的人,則依據科學也能理解身體和外界的組成成分都是一樣的。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九.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7:0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56108283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