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八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

佛世時各種五花八門的思想盛行,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尋真我。另外還有六種主要的外道,是反對婆羅門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稱為「外道六師」。外道六師的見解,諸如上一卷中村長所持的斷滅論,由於認為人死即一無所有,容易衍伸為在現世不負責任的縱欲態度;另一派則從事給自己身體帶來痛苦的極端苦行,認為這樣才清淨、才能消業。

佛陀則在《中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69經中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佛弟子不縱欲、也不自討苦吃。

(八)第二分散陀那經第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毗訶羅山七葉樹窟,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時,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好行遊觀,日日出城,至世尊所。時,彼居士仰觀日時,默自念言:「今往佛,非是時也,今者世尊必在靜室三昧思惟,諸比丘眾亦當禪靜,我今寧可往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中,須日時到,當詣世尊,禮敬問訊,詣諸比丘所,致敬問訊。」

時,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與五百梵志子俱止彼林。時,諸梵志眾聚一處,高聲大論,俱遮道濁亂之言,以此終日。或論國事,或論戰鬪兵仗之事,或論國家義和之事,或論大臣及庶民事,或論車馬遊園林事,或論坐席、衣服、飲食、婦女之事,或論山海龜鼈之事,但說如是遮道之論,以此終日。

苦行外道自誇勝過佛陀

時,彼梵志遙見散陀那居士來,即勅其眾,令皆靜默:「所以然者?彼沙門瞿曇弟子今從外來,沙門瞿曇白衣弟子中,此為最上,彼必來此,汝宜靜默。」時,諸梵志各自默然。

散陀那居士至梵志所,問訊已,於一面坐,語梵志曰:「我師世尊常樂閑靜,不好憒閙,不如汝等與諸弟子處在人中,高聲大論,但說遮道無益之言。」

梵志又語居士言:「沙門瞿曇頗曾與人共言論不?眾人何由得知沙門有大智慧。汝師常好獨處邊地,猶如瞎牛食草,偏遂所見,汝師瞿曇亦復如是,偏好獨見,樂無人處;汝師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彼,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謂可無患,以一箭射,使無逃處。」

爾時,世尊在閑靜室,以天耳聞梵志居士有如是論,即出七葉樹窟,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時,彼梵志遙見佛來,勅諸弟子:「汝等皆默,瞿曇沙門欲來至此,汝等慎勿起迎、恭敬禮拜,亦勿請坐,取一別座,與之令坐;彼既坐已,卿等當問:『沙門瞿曇!汝從本來,以何法教訓於弟子,得安隱,淨修梵行?』」

佛陀自然感化苦行外道

爾時,世尊漸至彼園,時,諸梵志不覺自起,漸迎世尊,而作是言:「善來,瞿曇!善來,沙門!久不相見,今以何緣而來至此?可前小坐。」爾時,世尊即就其坐,而笑,默自念言:「此諸愚人不能自專,先立要令,竟不能全。所以然者?是佛神力令彼惡心自然敗壞。」

時,散陀那居士禮世尊足,於一面坐。尼俱陀梵志問訊佛已,亦一面坐,而白佛言:「沙門瞿曇!從本以來,以何法教訓誨弟子,得安隱處[*],淨修梵行?」

世尊告曰:「且止!梵志!吾法深廣,從本以來,誨諸弟子,得安隱處,淨修梵行,非汝所及。」

又告梵志:「正使汝師及汝弟子所行道法,有淨不淨,我盡能說。」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各舉聲,自相謂言:「瞿曇沙門有大威勢,有大神力,他問己義,乃開他義。」

時,尼俱陀梵志白佛言:「善哉,瞿曇!願分別之。」

佛告梵志:「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梵志答曰:「願樂欲聞!」

勞役身體的各種苦行

佛告梵志:「汝所行者皆為卑陋,離服,以手障蔽,不受食,不受食,不受兩臂中間食,不受二人中間食,不受兩刀中間食,不受兩盂中間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懷姙家食,見狗在門則不受其食,不受多蠅家食,不受請食他言先識則不受其食;不食魚,不食肉,不飲酒,不兩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過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復食菜,或復食,或食飯汁,或食,或食,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枝葉、果實,或食自落果。

「或披衣,或披衣,或衣樹皮,或草襜身,或衣鹿皮,或留頭髮,或被毛編,或著塜間衣,或有常舉手者,或不坐牀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髮留鬚者,或有臥荊棘者,或有臥果蓏上者,或有裸[*]形臥牛糞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無數眾苦,苦役此身。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淨法不?」

梵志答曰:「此法淨,非不淨也。」

應清除各種內心污垢

佛告梵志:「汝謂為淨,吾當於汝淨法中說有垢穢。」

梵志曰:「善哉,瞿曇!便可說之,願樂欲聞。」

佛告梵志:「彼苦行者,常自計念:『我行如此,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即垢穢。彼苦行者,得供養已,樂著堅固,愛染不捨,不曉遠離,不知出要,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見人來,盡共坐禪,若無人時,隨意坐臥,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聞他正義,不肯印可,是為垢穢。彼苦行者,他有正問,而不答,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則訶止之,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就呵責之,是為垢穢;彼苦行者,有不淨食,不肯施人,若有淨食,貪著自食,不見己過,不知出要,是為垢穢;彼苦行者,自稱己善,毀呰他人,是為垢穢;彼苦行者,為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顛倒,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懈墮憙忘,不習禪定,無有智慧,猶如禽獸,是為垢穢;彼苦行者,憍慢增上慢,是為垢穢;彼苦行者,無有信義,亦無反復,不持淨戒,不能精勤受人訓誨,常與惡人以為伴黨,為惡不已,是為垢穢;彼苦行者,多懷瞋恨,好為巧偽,自己見,求人長短,恒懷邪見,與邊見俱,是為垢穢。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言淨不?」

答曰:「是不淨,非是淨也。」

佛言:「今當於汝垢穢法中,更說清淨無垢穢法。」

梵志言:「唯願說之!」

佛言:「彼苦行者,不自計念:『我行如是,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得供養已,心不貪著,曉了遠離,知出要法,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不管有沒有人看到都精進規律地修行禪有常法,有人、無人,不以為異,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聞他正義,歡喜印可,是為苦行無垢法也;彼苦行者,他有正問,歡喜解說,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代其歡喜而不呵止,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不呵責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有不淨食,心不恡惜,若有淨食,則不染著,能見己過,知出要法,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自稱譽,不毀他人,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精勤不忘,好習禪行,多修智慧,不愚如獸,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為貢高、憍慢、自大,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常懷信義,修反復行,能持淨戒,勤受訓誨,常與善人而為伴黨,積善不已,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不懷瞋恨,不為巧偽,不怙己見,不求人短,不懷邪見,亦無邊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云何?梵志!如是苦行,為是清淨離垢法耶?」

答曰:「如是!實是清淨離垢法也。」

梵志白佛言:「此苦行,名為第一堅固行耶?」

佛言:「未也,始是皮耳。」

梵志言:「願說樹節!」

佛告梵志:「汝當善聽!吾今當說。」

梵志言:「唯然!願樂欲聞。」

進一步修行四無量心

「梵志!彼苦行者,自不殺生,不教人殺,自不偷盜,不教人盜,自不邪婬,不教人婬,自不妄語,亦不教人為;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捨心,亦復如是,齊此苦行,名為樹節。」

梵志白佛言:「願說苦行堅固之義!」

佛告梵志:「諦聽,諦聽,吾當說之。」

梵志曰:「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婬,教人不婬,自不妄語,教人不妄語;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捨心,亦復如是。宿命明彼苦行者,自往昔無數劫事,一生、二生,至無數生,國土成敗,劫數終始,盡見盡知;又自見知,我曾生彼種姓,如是名字,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如是所受苦樂,從彼生此,從此生彼,如是盡憶無數劫事,是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無壞。」

梵志白佛言:「云何為第一?」

佛言:「梵志!諦聽,諦聽,吾當說之。」

梵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婬,教人不婬,自不妄語,教人不欺;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悲、喜、捨心,亦復如是。彼苦行者,自識往昔無數劫事,一生、二生,至無數生,國土成敗,劫數終始,盡見盡知;又自見知,我曾生彼種姓,如是名字、飲食、壽命,如是所經苦樂,從彼生此,從此生彼,如是盡憶無數劫事。天眼明彼天眼淨觀眾生類,死此生彼,顏色好醜、善惡所,隨行所墮,盡見盡知。又知眾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誹謗賢聖,信邪倒見,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或有眾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行者天眼清淨,觀見眾生,乃至隨行所墮,無不見知,是為苦行第一勝也。」

佛告梵志:「於此法中復有勝者,我常以此法化諸聲聞,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大舉聲,自相謂言:「今觀世尊為最尊上,我師不及。」

時,彼散陀那居士語梵志曰:「汝自言:『瞿曇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世尊今來,汝何不稱?又汝向言:『當以一言窮彼瞿曇,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謂可無患,以一箭射,使無逃處。』汝今何不以汝一言窮如來耶?」

佛問梵志:「汝憶先時有是言不?」

答曰:「實有!」

佛告梵志:「汝豈不從先宿梵志聞諸佛、如來獨處山林,樂閑靜處,如我今日樂於閑居;不如汝法,樂於憒閙,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梵志曰:「聞過去諸佛樂於閑靜,獨處山林,如今世尊;不如我法,樂於憒閙,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佛告梵志:「汝豈不念:漏盡明『瞿曇沙門能說菩提。自能調伏,能調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脫,能解脫人;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時,彼梵志即從座起,頭面作禮,手佛足,自稱己名曰:「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歸,禮世尊足。」

佛告梵志:「止!止!且起!但汝心解,便為禮敬。」

時,彼梵志重禮佛足,在一面坐。

佛陀說法不為名聞利養,而為止惡生善

佛告梵志:「汝將無謂佛為利養而說法耶?勿起是心!若有利養,盡以施汝。吾所說法,微妙第一,為滅不善,增益善法。」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為名稱,為尊重故,為導首故,為眷屬故,為大眾故,而說法耶?勿起此心!今汝眷屬盡屬於汝。我所說法,為滅不善,增長善法。」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以汝置不善聚、黑冥聚中耶?勿生是心!諸不善聚及黑冥聚汝但捨去,吾自為汝說善淨法。」

又告梵志:「汝將無謂佛汝於善法聚、清白聚耶?勿起是心!汝但於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為汝說善淨法,滅不善行,增益善法。」

爾時,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聽佛所說。時,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從佛聽法,我今寧可往壞其意。」爾時,惡魔即以己力壞亂其意。爾時,世尊告散陀那曰:「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從我聽法,天魔波旬壞亂其意,今吾欲還,汝可俱去。」爾時,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虛而歸。

時,散陀那居士、尼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聖本無「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羅閱祇」,巴利本作 Rājagaha。

「散陀那」,巴利本作 Sandhāna。

「烏暫婆利」,巴利本作 Udumbarikā。

「尼俱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俱」,明本作「但」。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問」,明本作「門」。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逐」,大正藏原為「遂」,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逐」。

「處」,大正藏原為「定」,今依據聖本改作「處」。[*]

「諸」,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坐熙」,大正藏原為「座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坐熙」。

大正藏在「瞿」字之前有一「汝」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刪去。

「開」,宋、元、明三本作「問」。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裸」,宋、元、明三本作「倮」。[*]

「盂」,聖本作「朽」。[*]

「臂」,大正藏原為「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臂」。

「菜」,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菜」。

「糜」,大正藏原為「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糜」。

「稴」,宋、元、明三本作「𥠆」。

「披」,大正藏原為「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披」。

「留」,宋、元、明三本作「露」。

「牀席」,宋本作「末席」。

「髭」,大正藏原為「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髭」。

「恭」,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補上。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呰」,大正藏原為「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呰」。

「忘」,宋本作「妄」。

「貢」,大正藏原為「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貢」。

「貢高」,大正藏原為「高貴」,宋、元、明三本作「貢高」,聖本作「貴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貢高」。

「怙」,大正藏原為「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怙」。

「法」,宋、元、明三本作「行」。

「白」,宋本作「曰」。

大正藏在「齊」字之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皮」,宋本作「彼」。

「盜」,聖本作「偷」。

「見知」,大正藏原為「知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知」。

「起但」,大正藏原為「住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起但」。

「屬」,宋、元、明三本作「歸」。

「黜」,宋、元、明三本作「默」。

大正藏無「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王舍城周邊地圖

毗訶羅山: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周圍的五座山之一,位於王舍城的東部,和耆闍崛山、廣普山、白善山、仙人掘山環繞王舍城。又譯為「毘婆羅山」、「鞞哆邏山」。

七葉樹窟:王舍城毗訶羅山上的一個石窟,因窟前的七葉樹而得名。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率領五百賢聖在此結集三藏。又譯為「七葉窟」、「七葉屋」、「七葉樹林石室」。

非是時也:不是適當的時候。

遮道:障礙、阻擋修行正道。

白衣:在家人。古印度的在家人多穿白色衣服,因此以「白衣」稱之。

窮:詳細追究。

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能使他無言以對,如同烏龜把頭尾及四肢藏進殼裡。

善來:歡迎來人的客套話,意指來得正好。

熙怡:和悅的樣子。

不能自專,先立要令,竟不能全:不能一心一意,先前已交待的指令(外道要弟子不迎接佛陀),竟然不能完整做到。

他問己義,乃開他義:外道問難佛教的教義,佛陀則竟然能基於外道的教義來開展論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擱置自己之論而邀請他人之論」。

裸形:裸體;不穿衣服。

瓨:長頸容器;瓶。

盂:盛食物或漿湯的容器。如:「水盂」、「缽盂」。讀音同「魚」。

兩臂中間食:(末伽梨·拘舍利 正命論者,是裸形托鉢教派)胸前進食,不尊貴地飲食。

不受請食:不接受邀請供養。

他言先識則不受其食:不接受先前認識的人的食物。

不兩器食:一餐只用一個容器來盛裝所有的食物。

莠:狗尾草,長於原野及低山地。讀音同「又」。

糜米:即稷米,俗稱糜子、稷子、黃米,為一年生禾本科作物,其穀粒為糧食。

稴稻:不黏的稻。

莎: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讀音同「縮」。

草襜身:用草圍在身前遮蔽。「襜」讀音同「攙」。

塜間衣:墳場中棄置的衣物。

髭:嘴脣上邊的短鬚。讀音同「資」。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愛染:貪愛、染著。

遠離:遠離對於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遙:遠。如:「遙遠」、「遙不可及」。

正義:正確的義理。

恡:「吝」的異體字。

訶止:責罵阻止。訶是斥責、怒罵。

更生之物:植物能繁殖的部分,例如種子、塊根、塊莖等。

毀呰他人:詆毀;說人短處,毀謗他人。「呰」讀音同「紫」。

懈墮:懈怠。

憙忘:健忘。

貢高:自認為高人一等。

增上慢:【待卷六定案】

無反復:不知感恩。

巧偽:奸巧詭詐。

怙:憑恃、倚靠。如:「無所依怙」。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邪: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同「耶」。

計念:設想、思量。

禪有常法,有人、無人,不以為異:固定規律地修禪打坐,不因有沒有人看到而有差異。

齊:達到。

結恨:煩惱;仇恨。

識:知道;了解。

誹謗:散布不實言論而損壞他人名譽。

邪倒見:邪僻顛倒的惡見。

菩提:為音譯,義譯為「覺」,即覺悟、證悟。

滅度:與般涅槃、寂滅同義。

自歸:自己歸依。

導首:領導。又作導師。

不善聚:不善法的類聚;不善的一類。

黜:擯除、排斥。讀音同「處」。

端心正意,聽佛所說:嚴肅地坐著,聽佛陀所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沈默地、羞愧地、垂肩地、低頭地、鬱悶地、無言以對地坐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清淨心意後,可以修行四無量心,進階而言則可漸次獲得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三者合稱「三明」:

宿命明能讓人瞭解「因」,知道過去苦而厭離;天眼明能讓人瞭解「果」,知道未來苦而厭離;漏盡明則能讓人斷盡煩惱而解脫。再者,宿命明可破除常見,天眼明可破除斷見,漏盡明則遠離這二邊而安住於中道。

這三種神通修到透徹時能讓人了知過去、現在、未來的集起及滅去,而幫助人解脫,因此稱為「三明」。

關於三明的解說,也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一第884至887經

 
agama3/長阿含經第八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9/01 11:4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908604621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