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

導讀

(一)[0563c1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恒專其意,自力勸勉。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恒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恒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無甘露跡,  放逸是死徑;
 無不死,  慢者即是死。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無放逸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壹阿含經〕-【明】

  明本無「增壹阿含經」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阿含經」五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有漏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漏法」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有漏法」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斯=此【宋】【元】【明】

  「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憍=慢【宋】【元】【明】

  「憍」,宋、元、明三本作「慢」。
  「慢」,大正藏原為「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不=無【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即=則【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

[註解]

廣布:廣泛地傳播散布。

諸行: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種種行為造作。【𢔽對比其餘經典看是作前者還是後者解??】

泥洹:即涅槃。

無放逸行:不怠惰。又譯為「不放逸」、「不放逸行」。

護心:守護心念。又譯為「捨心」。

有漏:有煩惱。

有漏法:由煩惱而生,或生煩惱的事物。

悅豫:歡悅。

信樂:確信和愛樂。

住不移易:心念專注不動。

恒專其意:持續保持意念的專注。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此經中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統稱「三漏」。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憍:可指驕傲,也可指放縱,在這裡作後者解。讀音同「交」。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慢:可指傲慢,也可指怠惰,在這裡作後者解。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23 Ubho attho。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所說的偈子,和《南傳法句經》卷一〈不放逸品 2〉第21頌相同:「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CBETA, B07, no. 17, p. 41, a4)

[進階辨正]

(二)[0564a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處。云何為一法?謂無放逸行於諸善法。云何無放逸行?所謂不觸嬈一切眾生,不害一切眾生,不惱一切眾生,是謂無放逸行。什麼是善法彼云何名善法?所謂賢聖八聖道等見等方便等語等行等命等治等念,是謂善法。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一切眾生,  不如法施人;
 雖施眾生福,  一人法施勝。

「是故,諸比丘!當修行善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聖道」,大正藏原為「道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道」。

定+(等)【宋】【元】【明】

  「定」,宋、元、明三本作「定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觸嬈:擾亂。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等見:正確的見解。又譯為「正見」。

等方便:正確的努力。又譯為「正方便」、「正精進」、「正勤」。

等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又譯為「正語」。

等行: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又譯為「正業」。

等命:正當的謀生。又譯為「正命」。

等治: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志」、「正思惟」。

等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又譯為「正念」。

等定:正確的禪定。又譯為「正定」。

法施:解說佛法,使聽聞者獲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施一切眾生,不如法施人」,表示法施比財施的效用更大。這個道理或許可以用世俗上「送魚不如給釣竿」的觀念以理解,財施給人的利益時常是短暫的,而法施則可能給人帶來更長久、更廣大的利益。

(三)[0564a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云何觀檀越施主?」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王,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聞已盡當奉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義。」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當恭敬,如子孝順父母,養之、侍之,長益五陰,於閻浮利地現種種義。觀檀越主能成人戒、聞、三昧、智慧,諸比丘多所饒益,於三寶中無所罣礙,能施卿等衣被、飲食、床榻臥具、病瘦醫藥。是故,諸比丘!當有慈心於檀越所,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恒以慈心向彼檀越,說身、口、意清淨之行,不可稱量,亦無有限。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使彼檀越所施之物,終不唐捐,獲其大果,成大福祐,有大名稱,流聞世間,甘露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以成大財,  所願亦成就;
 王及諸賊盜,  不能侵彼物。
 施以得王位,  紹繼轉輪處;
 七寶具足成,  本施之所致。
 布施成天身,  首著雜寶冠;
 與諸妓女遊,  本施之果報。
 施得天帝釋,  天王威力盛;
 千眼莊嚴形,  本施之果報。
 布施成佛道,  三十二相具;
 轉無上法輪,  本施之果報。」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王=主【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主」,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施)+主【宋】【元】【明】

  「主」,宋、元、明三本作「施主」。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床榻=床蹋【宋】【元】

  「床榻」,宋、元二本作「床蹋」。
  「床蹋」,大正藏原為「床榻」,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床蹋」。

〔身行〕-【宋】

  宋本無「身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行」二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慈〕-【宋】

  宋本無「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慈」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賊盜=盜賊【宋】【元】【明】

  「賊盜」,宋、元、明三本作「盜賊」。
  「盜賊」,大正藏原為「賊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盜賊」。

[註解]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閻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現種種義:展現種種的利益。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

三寶:佛陀、佛法、聖眾(僧)的合稱。

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

唐捐:白費。

紹繼:繼承。

轉輪: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七寶:指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妓女:表演歌舞雜技的女性藝人。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千眼:天帝釋前世為人時,極為聰明,在短時間內可思考、觀察千種道理,因此稱為「千眼」。參見《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法輪:指佛法。佛法能摧破眾生的煩惱,猶如巨輪能碾壓經過的地方,又不停滯於一地,輾轉傳人,有如車輪,所以比喻為「法輪」。

[對應經典]

 

(四)[0564b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檀越施主當云何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賢聖人?」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王,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盡當奉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義。」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猶如與迷者指示其路,糧食乏短而給施食,恐怖之人令無憂惱,驚畏者教令莫懼,無所歸者與作覆護,盲者作眼目,與病作醫王。猶如田家農夫修治田業,除去穢草,便能成就穀食。比丘常當除棄五盛陰病,求入無畏泥洹城中。如是,諸比丘!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當施。」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集在彼眾,爾時長者阿那邠持白世尊曰:「如是,世尊!如是,如來!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毘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自今已後,門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及諸行路乏糧食者。」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及比丘眾受弟子請。」爾時,世尊默然受長者請。

爾時,長者見世尊默然受請,即禮佛,還歸所在,到舍已,即其夜辦具甘饌種種飯食,廣敷坐具,自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世尊願時臨顧。」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眾,著衣持鉢,詣舍衛城,至長者家,到已,各自就座,諸比丘僧亦各隨次坐。爾時,長者見佛、比丘眾坐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以行種種飲食,各收鉢坐,更取卑[*]座,在如來前欲聽聞法。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善哉!如來!聽諸比丘隨所須物三衣鉢盂尼師壇衣帶、法澡罐,及餘一切沙門雜物,盡聽弟子家取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若須衣裳、鉢器及尼師壇、法澡[*]罐,及餘一切沙門雜物,聽使此取,勿足疑難,起想著心。」

爾時,世尊與長者阿那邠持說微妙之法。說妙法已,便從坐起而去。

當於爾時,阿那邠持復於四城門而廣惠施,第五市中,第六在家,須食與食,須漿與漿,須車乘、妓樂、香熏、瓔珞,悉皆與之。

爾時,世尊聞長者阿那邠持於四城門中廣作惠施,復於大市布施貧乏,復於家內布施無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布施,所謂須達長者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王=主【宋】【元】【明】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主」,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聞已)+盡【宋】【元】【明】

  「盡」,宋、元、明三本作「聞已盡」。
  大正藏無「聞已」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其=是【宋】【元】【明】

  「其」,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之)+者【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之者」。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除棄=除去【宋】【元】【明】

  「除棄」,宋、元、明三本作「除去」。
  「除去」,大正藏原為「除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去」。

〔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施=於【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門=聞【宋】

  「門」,宋本作「聞」。
  「聞」,大正藏原為「門」,今依據宋本改作「聞」。

拒=巨【宋】

  「拒」,宋本作「巨」。
  「巨」,大正藏原為「拒」,今依據宋本改作「巨」。

(已)+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已見」。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堯)+三【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堯三」。
  大正藏無「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唯願=唯然【宋】

  「唯願」,宋本作「唯然」。
  「唯然」,大正藏原為「唯願」,今依據宋本改作「唯然」。

座=坐【宋】*【元】*【明】*

  「座」,宋、元、明三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坐=起【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筒=筩【宋】【元】【明】

  「筒」,宋、元、明三本作「筩」。
  「筩」,大正藏原為「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筩」。

衣帶=衣裳【宋】【元】【明】

  「衣帶」,宋、元、明三本作「衣裳」。
  「衣裳」,大正藏原為「衣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衣裳」。

「罐」,宋、元、明三本作「灌」。

此取=取此【宋】【元】【明】

  「此取」,宋、元、明三本作「取此」。
  「取此」,大正藏原為「此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取此」。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微)+妙【宋】【元】【明】

  「妙」,宋、元、明三本作「微妙」。
  大正藏無「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賢聖:尚未證果的修行人稱為賢,已經證果的人稱為聖。

五盛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阿那邠持: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音譯「阿那邠邸」),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吉祥瓶:能自然涌出所須萬物的寶瓶。

毘沙:毘舍(毘沙)離城的城主,佛陀稱讚他「好喜惠施」第一。毘舍離城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

行施:布施。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鉢盂:即「鉢」,出家人盛飯食的器具。

鍼筒:針筒,內部可置放針供修補衣服用。

尼師壇: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坐具、敷具。

法澡罐:符合規定的水瓶,可用來洗手。「法」指「如法」,也就是符合規定,不過大或舖張的。

沙門:出家的修行人。

惠施: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又譯為「布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給孤獨長者說:「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毘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佛陀則加以稱許。

這是指在布施或受施時,修行人該以如何的心態面對另一方。

「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彼此都要看待對方為衣食父母,受施的人是當下得到福利,布施的人是未來得到福利。

「諸受施人如毘沙王」是說布施的人應該尊重受施的人,猶如受施的人是國王般,不應高傲自大、輕視受施的人。這也是佛教所主張的「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

「勸人行施如親父母」表示在勸導他人布施時,心態上如同鼓勵自己的父母要行善布施,希望能利益他們,而不是想騙他們錢。

「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因為受施的人接受了供養,是布施的人的福田,這個福田在未來可以收割獲福。

「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這裡「居士」是「一家之主」的意思,彼此都要尊敬對方有如尊敬一家之主,而且對方就像一家之主般給予我們依怙。受施的人是當下受到照顧,而布施的人是未來受到照顧。

[進階辨正]

(五)[0565a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云何,長者!貴家恒布施貧乏耶?」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恒布施貧乏,於四城門而廣布施,復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并欲布施野、飛鳥、猪、狗之屬。我亦無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復無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恒有是念,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大果,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以平等心而惠施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盡當普惠施,  終無悋悔心,
 必當遇良友,  得濟到彼岸。

「是故,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野+(獸)【宋】【元】【明】

  「野」,宋、元、明三本作「野獸」。
  大正藏無「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果+(報)【宋】【元】【明】

  「大果」,宋、元、明三本作「大果報」。
  大正藏無「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處=家【宋】【元】【明】

  「處」,宋、元、明三本作「家」。
  「家」,大正藏原為「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家」。

說偈曰=說此偈【宋】【元】【明】

  「說偈曰」,宋、元、明三本作「說此偈」。
  「說此偈」,大正藏原為「說偈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此偈」。

[註解]

貴家:你家。貴是敬詞。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給孤獨長者說:「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而獲佛陀稱讚:「菩薩之處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

這同於《長阿含經》卷八第9經眾集經:「如來說一正法:一切眾生皆仰食存。」(CBETA, T01, no. 1, p. 49, c20)

「以平等心而惠施」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有智慧的平等,不管是誰,都體察他的需求,而給他需要的東西。

(六)[0565b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眾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摶之餘,已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髮許。以此眾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不平等施自墮落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恒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眾生不自覺,  如來之言教;
 常當普惠施,  專向真人所。
 志性以清淨,  所獲福倍多;
 等共分其福,  後得大果報。
 所施今善哉,  心向廣福田;
 於此人間逝,  必生於天上。
 [*]以到彼善處,  快樂自娛樂
 吉祥甚歡悅,  一切無乏短。
 以天威德業,  玉女為營從;
 平等之施報,  故獲此福祐。」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根原所趣:心念的源頭及意向。

一摶:一糰(食物)。

真人:至真之人、證得真理之人,指阿羅漢或佛陀。

志性:心念。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威德:聲威與德行,表現在對人的影響力及受人的敬愛。

玉女:體態穠纖合度,性情端正溫柔的美女。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26。

 

(七)[0565b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無有愛樂,此名無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復過七不來此世,復於七劫中生光音天,復於七劫生空梵天處為大梵天,無與等者統百千世界,三十六反為天帝釋形,無數世為轉輪王。是故,諸比丘!作福莫惓。所以然者,此名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是謂名為福。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此名無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快哉福報,  所願者得,
 速至滅盡,  到無為處
 正使億數,  天魔波旬
 亦不能嬈,  為福業者。
 彼恒自求,  賢聖之道,
 便盡除苦,  後無有憂。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厭。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稱記=稱紀【宋】【元】【明】*

  「稱記」,宋、元、明三本作「稱紀」。
  「稱紀」,大正藏原為「稱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稱紀」。

空+(處天)【宋】【元】【明】

  「空」,宋、元、明三本作「空處天」。
  大正藏無「處天」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反=變【宋】【元】【明】

  「反」,宋、元、明三本作「變」。
  「變」,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變」。

莫惓=莫倦【宋】*【元】*【明】*

  「莫惓」,宋、元、明三本作「莫倦」。
  「莫倦」,大正藏原為「莫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莫倦」。

有=復【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註解]

劫:時間單位,代表極長的時間。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空梵天:剛形成而還沒有天眾的梵天;第一位化生於梵天的天眾,即為大梵天王。

大梵天:色界初禪天的最高天,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又譯為「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無為處:貪欲、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又譯為「涅槃」。

波旬:惡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22。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表示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

佛陀並以自己過去生中曾七年行慈,獲得極長遠的福報為例,這在《雜阿含經》卷十第264經中也有提到:「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CBETA, T02, no. 99, p. 67, c17-p. 68, a29)

而在該經中,佛陀進一步表示:「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縱使是這麼大的福報也有點滴不剩的一天,佛弟子要運用有漏的福報,培育無漏的修行。因此在行善之上,佛陀更開示無常、無我的道理,讓佛弟子們能究竟解脫。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38〉第5經中佛陀也說:「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進階辨正]

(八)[0565c14]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承順一法,不離一法,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來觸嬈人。云何為一法?謂功德福業。所以然者,自憶往昔在道樹下,與諸菩薩集在一處,弊魔波旬將諸兵眾數千萬億,種種形貌,獸頭人身不可稱計,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等,皆來運集。

「時,魔波旬而語我言:『沙門速投于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諸塵垢消,無有諸穢,便成無上正真。諸比丘!當觀此義,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壞其功德。」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有福快樂,  無福者苦,
 今世後世,  為福受樂。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惓。」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天)+魔【宋】【元】【明】

  「魔」,宋、元、明三本作「天魔」。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于=乎【宋】【元】【明】

  「于」,宋、元、明三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乎」。

(之)+道【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之道」。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其〕-【宋】

  宋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註解]

功德福業:善行所得的福利。

道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弊魔:欺詐蒙騙的魔。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迦留羅:義譯金翅鳥,以吃地龍(鱷魚之類)維生。體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萬里。又譯為「迦樓羅」。

摩休勒:義譯大蟒神,蛇頭人身。瞋心重、善諂媚。相傳一心想求神通的學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進但瞋心變重,若無法容許異己,則離正道日遠。其禮佛方式如同蛇類的腹行。又譯為「摩睺羅伽」。

福德:善行所得的福利。

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古譯。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佛陀的福德大力,讓天魔波旬和魔眾都拿他沒辦法,而能證道。這在其他經律中也有記載,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爾時世尊舉輪萬網縵,無量福生、慰喻一切恐怖,手指於大地曰:『此當證我,如於三阿僧祇劫中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為利益有情故,捨頭目手足血肉妻子金銀諸珍實不虛者,當自證我。』是時地神從地涌出,合掌而發聲曰:『罪者!如是,如是。如世尊言,實不虛也。』作是語已,時魔王罪者,內懷羞愧默然而住,顏容憔悴而失威德,心懷懊惱作是念云:『我今作是方便,不能令淨飯子有少損壞,今當別設異計為其障礙。』」(CBETA, T24, no. 1450, p. 123, b4-13)

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佛陀的福德讓天魔波旬動不了他,因此波旬派出三位女兒,以誘發心魔干擾修行,當然也徒勞無功。最後佛陀在努力修行下,終於證道。

(九)[0566a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修行一法,便不能壞敗惡趣,一為趣善,一為趣泥洹。云何修行一法,不能壞敗惡趣?所謂心無篤信,是謂修此一法不壞敗惡趣。云何修行一法趣善處者?所謂心行篤信,是謂修此一法得趣善處。云何修行一法得至泥洹?所謂恒專心念,是謂修行此法得至泥洹。是故謂,諸比丘!專精心意,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至)+泥【宋】【元】【明】

  「泥」,宋、元、明三本作「至泥」。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壞敗:毀損破壞。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篤信:堅定的信心。

恒專心念:持續保持專注心念。

善本:同於「善根」,能生出善法、成就菩提的善因。

[對應經典]

 

(一〇)[0566a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云何為一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此謂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是故,諸比丘!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慢二.念壇  二施.堅無厭
 施福.魔波旬  惡趣及一人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

[校勘]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壇=檀【宋】【元】【明】

  「壇」,宋、元、明三本作「檀」。
  「檀」,大正藏原為「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檀」。

堅=慳【宋】【元】【明】

  「堅」,宋、元、明三本作「慳」。
  「慳」,大正藏原為「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慳」。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2/03 21:2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4630918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