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

《增壹阿含經》卷四〈護心品 10〉第7經中佛陀表示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無有愛樂,此名無福。」

佛陀並以自己過去生中曾七年行慈,獲得極長遠的福報為例,這在《雜阿含經》卷十第264經中也有提到:「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CBETA, T02, no. 99, p. 67, c17-p. 68, a29)

而在該經中,佛陀進一步表示:「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縱使是這麼大的福報也有點滴不剩的一天,佛弟子要運用有漏的福報,培養無漏的修行。因此在行善之上,佛陀更開示無常、無我的道理,讓佛弟子們能究竟解脫。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38〉第5經中佛陀也說:「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喬瑟夫:

不能兩部一起來比對,兩者重點不一樣啊

「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vs 「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不覺得很茅嗎?

這邊根本是修法不一樣.......把264拖近來,請問?我要不要”作福莫惓(倦)”


David Chiou:

這就是佛陀常常講的說法次第,先談如何做個好人,才能談如何做個聖人:

佛陀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通常先說「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再說「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等到聽法的人心開意解後,才說「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集、滅、道」等解脫法。

因此不會矛盾,而是一個一個階段的增上 :)

不過喬瑟夫所提出的也的確可能為一般佛弟子的疑惑,因此最後一句略為修改如下,看是否較能展現次第的概念:

而在該經中,佛陀進一步表示:「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縱使是這麼大的福報也有點滴不剩的一天,佛弟子要運用有漏的福報,培養無漏的修行。因此在行善之上,佛陀更開示無常、無我的道理,讓佛弟子們能究竟解脫。


David Chiou:

也可參考下一經(AA 10.8),要解脫並非就完全忽視福德,只是知道輕重緩急。像佛陀成道前,因為福業的關係,而能不為魔王所動。(當然,更重要的是佛陀破心魔,而不被魔干擾。)


Chen Jian:

是,單純福德,佛經中也有惡王的故事,我的理解是:若你有心向道,那麼福德可以幫助你,若你有心作惡,福德則是加大你造惡業的力道。


唐璟喨:

修行後煩惱會越來越少,就是福報了,不然每天煩東煩西的,哪會有時間或心力學習佛法呢!


Tommy Lu:

所以除了布施,還有調伏、修道為事因,福報為業果。


Bowen Ke 讀這段經文, 讓我想起佛陀為阿那律尊者穿針的故事. 修福有許多不同的次第跟方法, 只要心態跟方法正確, 就是一條能從凡夫走到解脫的修習法.

<增一阿含> 38品5經 (節錄)

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是時,眼遂敗壞,而得天眼,無有瑕穢。是時,阿那律以凡常之法而縫衣裳,不能得使縷通針孔中。    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貫針。」    是時,世尊以天耳清淨,聞此音聲: 「諸世間得道阿羅漢者,當與我貫針。」    爾時,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汝持針來,吾與貫之。」    阿那律白佛言: 「向所稱說者,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我貫針。」    世尊告曰: 「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是謂,阿那律!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

阿那律曰: 「如來身者真法之身,復欲更求何法?如來已度生死之海,又脫愛著,然今日故求為福之{首}[道]。」    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說,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若當眾生知罪惡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終不墮三惡趣,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故墜墮三惡趣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世間所有力,遊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 是故,阿那律!當求方便,得此六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David Chiou:

謝謝 Bowen Ke 的分析,依此在本讀經拾得最後加上: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38〉第5經中佛陀也說:「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2, no. 125, p. 719, b2-6)


Jason Chen:

還是愛大乘多些,讀完這篇覺得像是小時候大人都要小朋友好讀書,一路領獎學金到碩士畢業後發現怎麼要從22K做起


Bowen Ke:

也可想成, 因為諸行無常, 生者盡滅, 所以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 法義的脈絡是一致的.

而且, 可能因為讀了阿含經, 對大乘佛法的義理, 可以更準確的詮釋.


Jason Chen:

怕讀完反深入大乘非佛說XD


Bowen Ke:

阿含經是不分大小乘的,它也沒說只有本經才是佛法, 而是教導要以比對律跟經, 來作為判斷是否為合乎佛法的準則.

更不用說, 大乘八宗共祖龍樹菩薩著作中處處引用阿含經文; 大乘唯識論師的著作常以”契經(阿含經)言:...”, 來作為論證的基礎. 他們一定沒想到, 後世自詡為大乘學者有人把他們視為權威的經典, 當成小乘經典. (其實, 也是到中國才有人這樣判). 當然, 應該更沒想到有人連讀都覺得不妥 :Q

聖嚴法師曾說:「如果真想看佛經,應該先由《阿含經》看起。」有興趣的話, 可以看看他怎麼說: 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1237&modid=9&mode&nid=5526&noframe


Jason Chen:

是啊,阿含是,大乘不是


Bowen Ke:

其實, 大乘經典也不會把佛經分成大小乘. 聽起來有點矛盾? 末學剛好也是從讀金剛經之後開始學佛的, 一開始好幾年接觸的都是大乘經典. 但從來沒看過有哪部經典介紹哪些經是大乘經典, 哪些經是小乘經典. 頂多只有說哪種心態, 行為是”小乘行者”. (把經典分大小乘的, 是出於某些論師個人的看法)

跟您分享一段經文, 然後就此打住吧 ^^ 我也沒打算一定要說服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不過, 這邊是讀經版, 所以盡量還是聚焦經典法義的討論, 而非個人的選擇, 好惡或認定 ^^

由雜阿含769經來看, “大乘”是用來形容佛法的, 而非佛法有大小乘之別 ^^ (這種例子其實很多, 有興趣可以查一查經典)

佛告阿難:   「... 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阿難!何等為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阿難!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


Jason Chen:

不過再想,世人追逐慾樂,縱使有天天吃到飽的福報也是坐吃山空到不能滿足;而離慾的行者也許一澹食瓢飲即感恩天地甚至分一半給孤苦弱者,我想佛陀並不是要嚇我們再大佛報都將消盡,而在於有無精進,畢竟世間福有時盡,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無漏的智慧才能隨趣轉生與時俱進期能變現無盡燈探求無盡藏

也許是我想太多喏


Jiss Ye:

法友提到:【「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vs 「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這豈不是互相矛盾嗎?】

這不矛盾!~ ^_^

把理路次第.完整的展開.就能清楚理解:

【不要怕福報,要怕沒福報】→【然而.世間的福報是有漏的、世間的一切福報與善報,終將會變易、盡滅、皆悉磨滅。】→【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應當善加利用世間的有漏福報.進一步的培育出世間的無漏解脫,證得不會變易、磨滅的涅槃。】

- - - - -

重點是:「世間的福報是有漏的.如何善加利用有漏的布施之福.而進一步的培育出世間的無漏解脫?」 ^_^

佛世時.被佛陀稱讚[布施第一]的鹿子母(毗舍怯).就堪稱是經典案例:

鹿子母(毗舍怯)在布施之前.細心的觀察僧團.考慮僧團的實際需要.提供最適合供養僧團的布施物品. 她因為憶念自己將要做的布施.而滿心歡喜!

布施之時.她正念自己所做的布施.更是滿心的歡喜!

布施之後.她利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使自己經常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 因為回憶自己曾經做過的布施.而滿心歡喜!

她藉由憶念自己曾經做過的種種布施.而使自己的內心高興、快樂!
→藉由內心高興、快樂.而進一步的使身體輕安!
→藉由身體輕安.而進一步的使內心喜樂!
→藉由內心喜樂.而進一步的培育起禪定!
→藉由禪定.更進一步的培育五根、五力與七覺支!

- - - - -

因布施而感到的”高興、快樂”,其實就是最直接可見的”現世福報”!~ ^_^

善加利用布施的”現世福報”以培育七覺支.成就聖道!

~鹿子母(毗舍怯)真不愧為[布施第一]的女居士!~


喬瑟夫:

布施之後.她利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使自己經常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vs......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

(幹嘛經常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茅)


Chengshu Wu:

念施法門


Jiss Ye:

法友提到:【幹嘛經常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

善巧的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既可以增長廣大善心.也是培育禪定的一種方法~六隨念的捨隨念!

善巧的回想起自己所曾經做過的種種佈施.也是修觀的一種方法:

例如:【他如是審察、了知:‘此佈施的隨念,也是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凡是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都是無常的、滅法。他住於其處,依其法貪、法喜,滅盡五下分結....】

又例如:

修行[慈無量心]的所緣是[無量的有情眾生]
~這就必需要以[人相、我相、眾生相]而修行.

然而.修行觀禪的所緣是:[觀察五蘊都是無常的、滅法]
~這可是會直接破除[人相、我相、眾生相]的!

那麼.這兩者的修行.會矛盾嗎?

如果懂得善巧的修習慈心.就可以依慈心而直接進修觀禪.進入”不死之門”!~ ^_^

 
agama1/研討_aa_10.7_經和_sa_264_經是否有矛盾.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4/30 13:3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1697893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