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第736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

這五種是什麼意思?


David Chiou:

這五種是所謂的「五種不還」,即證得阿那含果(不還果)之後,往生色界天的五種情況。

這五種不還在論藏中的解釋不一,較普遍的解讀如下:

  •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 無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

David Chiou:

前面提到,論藏中的解釋不一,舉例來說:

●「中般涅槃」是否為「中有」:

「中般涅槃」,在北傳可見到的各部派論藏,個人見過的印象中都解釋為「中有」(中陰)。南傳則主要有二種看法:

  1. 《顯揚真義》等說,他不超越(生到淨居天)壽命一半證涅槃:這是因為南傳的部派主張沒有「中有」(中陰),那麼主流的於中陰涅槃就說不通,因此解為於色界天生命的中間而般涅槃。
  2. 菩提比丘認為,如果從[antara]字面上的意思,那應該是在兩個生命之間的間隔證涅槃(attains Nibbāna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lives),也許是在細身(subtle body)存在的中間狀態。

(以上節錄自莊居士網站。)

個人覺得2這解釋從經文來看(不管是南北傳)較合理,因為提到五種不還的經文中「中般涅槃」都是五種不還中最高等的,也可解讀為最快證涅槃的,若將「中般涅槃」解讀為「不超越壽命一半」,「生般涅槃」的解釋就會較牽強,整個文義的次序怪怪的。而且還不是一經如此,而是南北傳各經都如此。

就北傳不同部派的論來看,則一致都主張「中般涅槃」為中有證涅槃,雖然我沒仔細去比對含括哪些部派,但這些論應包括了幾個不同部派的看法。

●「有行般涅槃」和「無行般涅槃」在經文中的次序:

另一個歧異點是「有行般涅槃」和「無行般涅槃」的次序,在《雜阿含經》中如果將這五種不還證涅槃的速度排列,有的經文將「有行般涅槃」列在「無行般涅槃」前面,有的經文將「無行般涅槃」列在「有行般涅槃」前面。

將「有行般涅槃」排在前的經文,可以解釋為「有行」是往生天界後有努力精進(有精勤修行),因此會比較快證得涅槃,而「無行」在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精進,就要等很久的時間才能證涅槃了。這麼排列的經論包括《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大般涅槃經》。

將「無行般涅槃」排在前的經文,可以解釋為「無行」不需要做什麼事就能證涅槃,是因為這種聖者在生前就修得較好、資質較高,因此閒閒沒代誌就證得了涅槃,而「有行」還須要努力精進才能證得涅槃,所以資質比較差些。也有解為「無行」是依無為定而證涅槃,是較高的資質。這麼排列的經論包括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瑜伽師地論》、《三法度論》。《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兩種解讀都列出,但以前一種解讀為主。

這兩種解讀沒有一定的對錯,都說得通,對於修行也沒影響就是了。

因此我們的註解「有行」與「無行」時,就不特別提時間的長短,只直譯「有努力修行」及「沒有努力修行」,至於採用以上兩種不同解釋的哪一種以配合經文次序,就讓讀者自行解讀。

●「上流般涅槃」是否可能上流到無色界:

在一些論中還提到「上流般涅槃」不只能上流到色界最高天(色究竟天),也可能上流到無色界的有頂天。

●「五種不還」是否包含無色界:

還有個議題:「五種不還」就是所有的阿那含果聖人了嗎?答案為否。因為阿那含果的聖人,最精進修行的,可以當生就證得涅槃,那麼就不在「五種不還」之中了。另一方面,阿那含果的聖人理論上也可能往生無色界然後證得涅槃,那就不在論中對「五種不還」的「往生色界天」的前提下了。也因此,經中將「阿那含果」與「五種不還」都列出來作為十八學人的種類,就沒有重複的問題,畢竟「阿那含果」不等同於「五種不還」。

其實個人覺得經中提到五種不還的地方,不見得一定要如論中限制在「往生色界天」,如果廣義地解釋這五種不還往生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解釋得通,解釋某些經文看起來還更完整。

●「生般涅槃」的狹義與廣義解釋:

在大多數經文中「生般涅槃」是在五種不還之一。但在某些經文中,竟以「生般涅槃」代表阿那含果,例如: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15經:「有比丘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20、822經、823:「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在這些經文中個人推測「生般涅槃」也可作廣義的解釋,解為「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涵蓋大多數的阿那含的情況(除了當生證涅槃外,其餘各種阿那含都是往生天界證涅槃)。

●「五種不還」屬於「阿那含果」還是「阿羅漢向」:

最後有個議題是「五種不還」是屬於「阿那含果」的層次,還是「阿羅漢向」的層次?不同部派對於四向的定義不同,似乎大多部派較寬鬆,只要是證N果的聖人精進修行,就已在N+1向了,例如證阿那含果的聖人精進修行,就屬於「阿羅漢向」了。但也曾聽南傳學人認為幾乎是證到N+1果前一道心才能稱為N+1向,那麼解讀就可能不同。

如果單從阿含經中來看,經中有提到五種不還的聖人是「阿那含」,那麼就是「阿那含果」的層次。另外也有幾部論是將五種不還的聖人歸於「阿羅漢向」,而這些論中也主張精進的阿那含果聖人就已在阿羅漢向了,因此都說得通。

對於這「五種不還」的定義,印象中論藏中還有差異更大的解讀,但不是主流,就不多提了。

現在CBETA查論藏很方便,我也不須要寫學術論文,只是憑記憶提示一下重點,就不一一列上各論的原文了。有興趣深入的同學可自行以CBETA搜尋「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五不還」、「五種不還」等關鍵字即可自行查出並研究原文。


Heaven Chow:

看你做的十八學人表格,的確清楚好懂,就依不同的分類來處理,不用勉強全部綁在一起。 :)

關於四向四果的關係,例如是「阿那含果」還是「阿羅漢向」,依據南傳阿毗達摩,下圖是在講心路時,證果的心路最後第二是道心,最後是果心。

道心的作用就是斷結,初果斷三結就是在初果道心,然後初果果心生起,就證初果了。

果心日後可以不斷生起,但道心只有一次 (無始以來只有一次,四果的道心都只有一次)

我聽過二個說法,一個是說這整個心路,前面是 “XX向”, 等到果心生起, 就是 XX 果。

另一個說法是道心那一剎那是XX向,果心生起是XX果。
這種說法變成 XX 向只有一剎那。

但這都是聽人說的,論中也沒有提到,或許來自註釋書吧?我不確定。
我自己是不太認同這種說法啦。

剛查到這段經文,看起來沒有嚴格定義,但大概就是指在這中間修行的人,就是 XX 向吧。

《自說經》卷1:「諸比丘!此之法、律多為善者之住處,
在彼處之此等善者即有預流向者,有為預流果之實現而修行者;
一來向者,有為一來果之實現而修行者;
不還向者,有為不還果之實現而修行者;
阿羅漢向者,有為阿羅漢果之實現而修行者。」 (CBETA, N26, no. 10, p. 123, a1-4 // PTS. Ud. 56)


David Chiou:

謝謝 Heaven 提供的資訊!

看過幾部論中提到四向四果共八個,其實體只有五個,因為初果和二果向是一體,二果和三果向是一體……只有當初果的人不修行了,才不是二果向。這種說法在論中看來常見。

不過我也沒仔細去分辨是否不同部派不同,以下是剛剛再搜了一下隨便列幾筆: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3〈證淨品 3〉:「不還果者,謂現法中於五順下分結已永斷遍知,謂有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阿羅漢果證,名不還果。阿羅漢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阿羅漢果,謂此無間證得最上阿羅漢果。或住不還果已,能進求阿羅漢果證,名阿羅漢向。」(CBETA, T26, no. 1537, p. 463, c24-p. 464, a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54:「若住不還果未勝進來名不還果。若從此勝進名阿羅漢向。」(CBETA, T27, no. 1545, p. 278, b27-2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3:「有八補特伽羅。一預流向。二預流果。三一來向。四一來果。五不還向。六不還果。七阿羅漢向。八阿羅漢果。問如是八種補特伽羅。名既有八實體有幾。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名有八實體唯五。謂預流向阿羅漢果。名有二種實體亦二。預流果一來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一來果不還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不還果阿羅漢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帶果行向有情一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八補特伽羅名體俱有八。彼作是說。」(CBETA, T27, no. 1545, p. 325, c14-23)

這卷有落落長一大段,說妙音尊者主張四向四果體有八種,但看後來的論述,論的作者似乎不同意這觀點。

謝謝 Heaven 找出一段經文,目前看來經藏中只有你列出的這段有定義,那我們就照此經的定義了。


David Chiou:

中阿含第127經的「十八無學」中,沒列出「阿羅漢向」這個詞,但在「阿羅漢向」該出現的位置上,擺了五種不還: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

看來的確如 Heaven 查到的經中的定義,阿那含果的人只要還有在進修,就是阿羅漢向,因此五種不還也是阿羅漢向。

另一個查經發現的議題:單看阿含經的內容,「五種不還」完全沒說限於往生「色界天」的阿那含聖者,理論上往生「無色界天」的阿那含聖者也可符合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的字面定義。只有論中(我見過的)一律將五種不還定義於往生色界天,但論中又說阿那含果不只五種不還,還有當生證得涅槃的、以及往生無色界天的。

就字面上,五種不還中只有「上流色究竟」限於色界天,畢竟「色究竟」是色界最高天,但若翻譯為「上流般涅槃」,則也適用無色界,畢竟沒限制色究竟天。

以中阿含這經為例,以五種不還取代掉阿羅漢向,那麼照理來說五種不還可代表阿羅漢向,應該要能含括阿羅漢向絕大多數的情況,也就是不限於往生色界的阿那含聖者,包含往生無色界的阿那含聖者還更合理。

因此註釋中五種不還就不限制在「往生色界」,而改為較寬鬆的「往生天界」,或許較適合阿含經中此詞的意義。


Heaven Chow:

關於「中般涅槃」和「生般涅槃」,在清淨道論中是這樣寫的:

(一)“中般涅槃”,即生於任何的淨居天中,未達於中壽而 涅槃的。(二)“生般涅槃”,是過了中壽而般涅槃的。

它的意思大概是指中般是在天界壽命的中間就般涅槃了。
生般就是指天界的一生都過完了,壽命到了才般涅槃。(這是我以前聽過的, 比清淨道論的文字貼切一點, 實在很難懂為什麼要用 “過中壽” .)

這樣解就沒有次序問題.

但若依阿含經中的比喻, 我還是覺得清淨道論的解釋有點勉強.


David Chiou:

依南傳《清淨道論》的定義,次序是有點勉強,畢竟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是依據證道的速疾來分,如果中般和生般就能含括整個天界的一生,那麼就不需要再有「有行般」和「無行般」的區分,該生的涅槃完全可以被「中般」和「生般」含括,而天界當生沒涅槃的話則可以被「上流般」含括。

如 Heaven 所提到,《中阿含經》卷二第6經(及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7〈無記品6〉第55經)的七善人比喻是:

  1. 中般涅槃:譬如燒麩,纔燃便滅。
  2. 中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
  3. 中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
  4. 生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然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地而滅。
  5. 有行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滅。
  6. 無行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盡已滅。
  7. 上流般涅槃: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鎚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煙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

的確若將「中般」解為「未達中壽而涅槃」,和經中比喻的對應會比較勉強。

我還想過一種理論上的情況,就是在色界某一天死後沒有往上流,而是繼續在該色界天出生,然後才證涅槃。這種狀況論中就沒有提了。如果參考「一種」、「家家」是由各向拆出進度較快的情況另立名詞,則「五種不還」也可能是由阿羅漢向當中拆出進度較快的情況另立名詞?這樣子的話,就可能有「五種不還」沒含括的進度較慢的狀況,例如在色界天的同一天出生幾次才涅槃一類的。但這種想法只是純邏輯探討,跟修行沒關係了 :-P


Cathy Kao:

關於卷27,第736經當中的註解「生般涅槃」需不需要統整為:

「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另一個註解內容『「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色界天即證得涅槃者。』感覺比較清楚, 但也覺得用「阿羅漢向」很不錯。所以提出來看需不需要統整,謝謝。


David Chiou:

謝謝指出。我印象中這是因為兩邊經文中專有名詞數量不同,原則上這裡的阿那含果即阿羅漢向,但因為經文前後的名詞數目不同,用兩種不同的寫法,在各自的經典中這樣註解邏輯較分明,讀者較容易看懂,因此是故意在二經中的註解不太相同,而不需要統一了 :-)

 
agama/什麼是_五種不還.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12/13 21:0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67280578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