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三四)大品釋問經第十八(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陀①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②。 爾時,天王釋③聞佛遊摩竭陀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時,天王釋告五結④樂子⑤:「我聞世尊遊摩竭陀國,在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五結!汝來共往見佛。」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於是,五結樂子挾琉璃ⓕ琴從天王釋行,三十三天聞天王釋其意至重,欲往見佛,三十三天亦復侍從天王釋行。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猶如力士屈申ⓖ臂頃,於三十三天忽沒不現已,住摩竭陀國王舍城東,㮈林村北,鞞陀提山,去石室不遠。 爾時,鞞陀提山光曜ⓗ極照,火㷿⑥,彼山左右居民見之,便作是念:「鞞陀提山火燒普燃ⓘ。」 時,天王釋住一處已,告曰:「五結!世尊如是住無事處⑦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有大威德,諸天共俱,樂彼遠離,宴[*]坐安隱,快樂遊行。我等未通,不應便前。五結!汝往先通,我等然後當進。」 執樂神以情歌讚佛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於是,五結樂子受天王釋教已,挾琉璃[*]琴即先往至因陀羅石室,便作是念:「知此處離佛不近不遠,令佛知我,聞我音聲。」住彼處已,調琉璃[*]琴,作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⑧,而歌頌曰:
「賢⑨禮汝父母, 月及耽浮樓ⓚ⑩, 於是,世尊從三昧起,讚歎五結樂子曰:「善哉,善哉,五結!汝歌音與琴聲相應,琴聲與歌音相應,歌音不出琴聲外,琴聲不出歌音外。五結!汝頗憶昔時歌頌此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耶?」 五結樂子白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昔時世尊初得覺道,遊鬱鞞羅ⓠ⑭尼連禪ⓡ河ⓢ⑮岸,阿闍和ⓣ羅尼拘類ⓤ樹下。爾時,耽浮樓樂王女,名賢月色ⓥ。有天名結,摩兜麗御車子,求欲彼女。大仙人!彼當求欲於彼女時,我亦復求欲得彼女。然,大仙人!求彼女時竟不能得,我於爾時住彼女後,便歌頌此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大仙人!我歌頌此偈時,彼女迴顧,怡然含笑而語我曰:『五結!我未曾見彼佛世尊,然我已從三十三天聞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五結!若汝能數稱歎世尊者,可與汝共事大仙人。』我唯一共會,自後不復見。」 天帝釋求教於佛 於是,天王釋而作是念:「五結樂子已令世尊從定覺起已,通我於善逝。」彼時,天王釋告曰:「五結!汝即往ⓦ彼,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語:『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天王釋及三十三天欲見世尊!』」 五結樂子白曰:「唯然。」 於是,五結樂子捨琉璃[*]琴,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天王釋及三十三天欲見世尊!」 爾時,世尊告曰:「五結!今ⓧ天王釋安隱快樂,及諸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安隱快樂。五結!天王釋欲見我者,隨其所欲。」 於是,五結樂子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天王釋所,白曰:「天王!我已為白世尊,世尊今待天王,唯願天王自當知時。」 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往詣佛所。時,天王釋稽首佛足,再三自稱名姓ⓩ言:「唯大仙人!我是天王釋,我是天王釋。」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拘翼⑯!汝是天王釋。」 時,天王釋再三自稱名姓[*],稽首佛足,卻住一面;三十三天及五結樂子亦稽首佛足,卻住一面。時天王釋白曰:「唯大仙人!我去世尊近遠坐耶?」 世尊告曰:「汝近我坐。所以者何?汝有大天眷屬。」於是,天王釋稽首佛足,卻坐一面,三十三天及五結樂子亦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爾時,因陀羅石室忽然廣大。所以者何?佛之威神及諸天威德。 時,天王釋坐已,白曰:「唯大仙人!我於長夜欲見世尊,欲請問法Ⓐ。大仙人!往昔一時世尊遊舍衛國,住石巖中,大仙人!我爾時自為及為三十三天,乘千象車,往至鞞沙門大王家。爾時,鞞沙門大王家有妾,名槃闍那,爾時,世尊入定寂然,彼妾叉手禮世尊足。大仙人!我語彼曰:『妹!我今非往見世尊時,世尊入定,若世尊從定覺Ⓑ者,妹便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作如是說:「唯大仙人!天王釋稽首佛足,問訊世尊聖體康強,安快無病,起居輕便,氣力如常耶?」』大仙人!彼妹為我稽首佛足,問訊世尊,世尊為憶不耶?」 世尊告曰:「拘翼!彼妹為汝稽首我足,具宣汝意,問訊於我,我亦憶,拘翼!當汝去時,聞此音聲,便從定覺[*]。」 女居士生為天子,三比丘生為低階天眾 「大仙人!昔時我聞Ⓒ,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於世時,增諸天眾,減Ⓓ阿修羅。大仙人!我自眼見世尊弟子比丘從世尊修習梵行,捨欲離欲,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大仙人!瞿毘Ⓔ釋女是世尊弟子,亦從世尊修習梵行,憎惡是女身,愛樂男形,轉女人身,得Ⓕ男子形,捨欲離欲,身壞命終,得生妙處三十三天,為我作子。彼既生已,諸天悉知,瞿婆Ⓖ天子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 「大仙人!我復見有世尊弟子三比丘等,亦從世尊修習梵行,不捨離欲,身壞命終,生餘下賤伎Ⓗ樂宮中,彼既生已,日日來至三十三天供事諸天,奉侍瞿婆天子。天子見彼已,而說頌曰:
「『與眼優婆私⑰Ⓘ, 我字名瞿毘, 兩位低階天眾被苛責後憶起前世而離欲,往生梵天 「彼訶瞿曇子Ⓜ,厭已歎瞿曇:『我今當進行,天子真諦說。』 「二於彼勤Ⓝ行,憶瞿曇法律,知欲有災患,即彼捨離欲。彼為欲結縛,即得捨遠離,如象斷羈絆Ⓞ,度三十三天。因陀羅天梵,一切皆來集,即彼座Ⓟ上去,雄猛捨塵欲。 「帝釋見已厭,勝天天中天⑱:『彼本生下賤,度三十三天。』」 「厭已妙息言,瞿婆後說曰:
『人中有佛勝, 釋牟尼知欲。 「彼得昇[*]進已,生於梵天中,我等知彼法,大仙來至此。」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此鬼⑲長夜無有諛Ⓢ諂,亦無欺誑,無幻質直。若有問者,盡欲知故,不欲觸嬈Ⓣ彼之所問亦復如是,我寧可說甚深阿毘曇⑳。」世尊知已,為天王釋說此頌曰:
「於現法樂㉑故, 亦為後世樂,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 於是,天王釋白曰:「世尊!天、人、阿修羅、揵沓和[*]Ⓥ㉓、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幾結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二結,慳及嫉也。彼各各作是念:『令我無杖㉔、無結㉕、無怨、無恚、無諍、無鬥、無苦,安樂遊行。』彼雖作是念,然故有杖、有結、有怨、有恚、有諍、有鬥、有苦,無安樂遊行。」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天、人、阿修羅、揵沓和[*]、羅剎及餘種種身,各各有二結。彼作是念:『令我無杖、無結、無怨、無恚、無諍、無鬥、無苦,安樂遊行。』彼雖作是念,然故有杖有結、有怨、有恚、有諍、有鬥、有苦,無安樂遊行。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慳、嫉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慳、嫉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慳、嫉者,因愛、不愛㉖,緣愛、不愛,從愛、不愛生,由愛、不愛有。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也。」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慳、嫉者,因愛、不愛,緣愛、不愛,從愛、不愛生,由愛、不愛有。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也。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愛、不愛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愛、不愛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愛、不愛者,因欲緣欲,從欲而生,由欲故有。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愛、不愛者,因欲緣欲,從欲而生,由欲故有,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欲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有欲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欲者,因念緣念,從念而生,由念故有。若無念者,則無有欲。」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欲者,因念緣念,從念而生,由念故有,若無念者,則無有欲。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念者,何因何緣,為從何生,由何而有?復何因由無有念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念者,因思緣思,從思而生,由思故有,若無思者,則無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愛、不愛,由愛、不愛故有慳、嫉,由慳、嫉故有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若無思者,則無有念,若無念者,則無有欲,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若無慳、嫉者,則無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念者,因思緣思,從思而生,由思故有,若無思者,則無有念,由念故有欲,由欲故有愛、不愛,由愛、不愛故有慳、嫉,由慳、嫉故有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若無思者,則無有念,若無念者,則無有欲,若無欲者,則無愛、不愛,若無愛、不愛者,則無慳、嫉,若無慳、嫉者,則無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不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滅除煩惱的途徑 復問曰:「大仙人!何者滅戲道跡㉗?比丘何行趣向滅戲道跡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滅戲道跡者,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拘翼,是謂滅戲道跡。比丘者,行此趣向滅戲道跡。」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滅戲道跡者,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大仙人!是為滅戲道跡。比丘者,行此趣向滅戲道跡。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幾法,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三法,修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㉘。拘翼!念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念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念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拘翼!求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求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求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斷三法,修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大仙人說念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念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便斷彼,若念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大仙人說求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求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便斷彼。若求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有幾法,護從解脫㉙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有六法,護從解脫行六法也。云何為六?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拘翼!眼視色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眼視色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眼視色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意知法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者有六法,護從解脫行六法。云何為六?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大仙人說眼視色者,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眼視色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眼視色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大仙人說意知法者,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意知法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㉚,復斷幾法,行幾法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復斷三法,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喜,二曰憂,三曰捨。拘翼!喜者,我說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喜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喜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憂亦如是。拘翼!捨者,我說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捨不可行者,我即斷彼,若捨可行者,我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滅戲道跡,命存一時頃,斷三法,行三法。云何為三?一曰喜,二曰憂,三曰捨。大仙人說喜者,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喜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喜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憂亦如是。大仙人說捨者,亦有二種,可行、不可行。若捨增長惡不善法,減損善法者,大仙人即斷彼。若捨減損惡不善法,增長善法者,大仙人為彼知時,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修行人的差別 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也。」 時,天王釋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以何等故,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此世有若干種界,有無量界,彼隨所知界,即彼界隨其力,隨其方便,一向說此為真諦,餘者虛妄。拘翼!是故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耳。」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此世有若干種界,有無量界,彼隨⒡所知界,即彼界隨其力,隨其方便,一向說此為真諦,餘者虛妄。大仙人!以是故,一切沙門、梵志不同一說、一欲、一愛、一樂、一意耳。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問曰:「大仙人!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不必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時,天王釋復問曰:「大仙人!以何等故?不必一切沙門、梵志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耶?」 世尊聞已,答曰:「拘翼!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不正善心解脫者,彼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拘翼!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時,天王釋聞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不正善心解脫者,彼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大仙人!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說法,我悉知之,我斷疑度惑,無有猶豫,聞佛所說故。」 時,天王釋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白曰:「大仙人!我於長夜有疑惑刺,世尊今日而拔出之。所以者何?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故。」 佛陀高於外道修行人 世尊問曰:「拘翼!汝頗憶昔時曾問餘沙門、梵志如此事耶?」 時,天王釋答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三十三天集在法堂,各懷愁慼,數數⒢歎說,我等若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者,必當往見。大仙人!然我等不得值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已,便行具足五欲功德㉛。大仙人!我等放逸,行放逸已,大威德天子於極妙處,即便命終,大仙人!我見大威德天子於極妙處,即命終時,便生極厭,身毛皆豎㉜,莫令我於此處速命終。 「大仙人!我因此厭、因此憂慼故,若見餘沙門、梵志在無事處山林樹下,樂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彼樂遠離,宴[*]坐安隱,快樂遊行。我見彼已,便謂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即往奉見。彼不識我,而問我言:『汝為是誰?』我時答彼:『大仙人!我是天王釋。大仙人!我是天王釋。』彼復問我:『我曾見釋,亦見釋種姓,以何等故名為釋?以何等故為釋種姓?』我便答彼:『大仙人!若有來問我事者,我便隨所能、隨其力而答彼。是故我名為釋。』彼作是說:『我等若隨其事以問釋者,釋亦隨其事答我,彼問我事,我不問彼,彼歸命我,我不歸命彼。』大仙人!從彼沙門、梵志竟不得威儀法教,況復得如是問耶?」 時,天王釋而說頌曰:
「釋往釋往已, 釋今作是說, 於是,世尊問曰:「拘翼!汝頗憶昔時,得如是離,得如是歡喜,謂於我得法喜耶?」 時,天王釋答曰:「世尊!唯大仙人自當知之。大仙人!昔一時天及阿修⒦羅而共鬥戰。大仙人!天及阿修[*]羅共鬥戰時,我作是念:『令天得勝,破阿修[*]羅,諸天食及阿修[*]羅食,盡令三十三天食。』大仙人!天及阿修[*]羅共鬥戰時,天便得勝,破阿修[*]羅,諸天食及阿修[*]羅食,盡令三十三天食。大仙人!爾時有離有喜,雜⒧刀杖、結怨、鬥諍、憎嫉,不得神通,不得覺道,不得涅槃。大仙人!今日得離得喜,不雜[*]刀杖、結怨、鬥諍、憎嫉,得通得覺,亦得涅槃。」 天帝釋的未來 世尊問曰:「拘翼!汝何因得離得喜⒨?謂於我得法喜耶?」 時,天王釋答曰:「大仙人!我作是念:『我於此命終,生於人間,彼若有族,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種種具足,謂剎利長者族、梵志長者族、居士長者族及餘族,極大富樂,資財無量,畜牧、產業不可稱計,封戶、食邑種種具足。生如是族已,成就諸根,如來所說法、律有得信者。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學智。學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邊。學智[*],學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若有諸天,有大福祐,色像巍巍,光曜暐曄⒪極有盛⒫力,安隱快樂,長住宮殿,生於最上,我生彼中。』」 於是,天王釋說此⒬頌曰:
「捨離於天身, 來下生人間, 「學智[*],學智[*]已,若得智[*]者,便得究竟智[*],得究竟邊,學智[*],學智[*]已,若得智[*]、不得究竟智[*]者,當作最上妙天⒭,諸天聞名,色究竟天㉝,往生彼中。大仙人!願當得阿那含⒮㉞。大仙人!我今定得須陀洹㉟。」 世尊問曰:「拘翼!汝何因得此極好、極高、極廣差降㊱,而自稱說得須陀洹耶?」 時,天王釋以偈答曰:
「不更有餘尊, 唯世尊境界, 說此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天王釋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有情人終成眷屬 於是,天王釋稱歎五結樂子曰:「善哉,善哉,汝五結大益於我。所以者何?由汝故,佛從定覺[*],以汝先使世尊從定覺[*]故,令我等後得見佛。五結!我從此歸,以耽⒱浮樓伎[*]樂王女賢月色嫁與汝作婦,及其父樂王本國拜與汝作伎[*]樂王。」 淨信人得法眼淨 於是,天王釋告三十三天曰:「汝等共來!若我等本為梵天王⒲,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今盡為世尊恭敬禮事㊲。所以者何?世尊梵天,梵天當造化最尊生眾生,⒳有及當有彼所,可知盡知,可見盡見。」 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若本為梵天,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盡為世尊恭敬禮事,稽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於是,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再三⒴為世尊恭敬禮事,稽首佛足,繞⒵三匝已,即於彼處忽沒不現。 爾時,梵天色像巍巍,光曜暐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即時以偈白世尊曰:
「為多饒益義, 見利義曰天, 「大仙人說此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世尊告梵天曰:「如是,如是。如🄑梵天所說:
「『為多饒益義, 見利義曰天, 「梵天!我說法時,天王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諸天亦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佛說如是。時,天王釋及三十三天、五結樂子并大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問經第十八竟🄒(七千三百六十八字)🄓 [校勘]ⓐ 「含」,聖本作「鋡」。 ⓑ 聖本無「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 ⓒ 明、聖二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㮈林」,巴利本作 Ambasaṇḍā。 ⓔ 「鞞陀提」,巴利本作 Vediyaka。 ⓕ 「挾琉璃」,聖本作「協流離」。[*] ⓖ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申」。 ⓗ 「曜」,大正藏原為「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曜」。 ⓘ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耽浮樓」,巴利本作 Timbaru。 ⓛ 「猶」,聖本作「猶如」。 ⓜ 「金粟沙」,巴利本作 Kiñjakkha。 ⓝ 「求」,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求」。 ⓞ 「志」,大正藏原為「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志」。 ⓟ 「活」,大正藏原為「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活」。 ⓠ 「鬱鞞羅」,巴利本作 Uruvela。 ⓡ 「禪」,宋、元、明、聖四本作「然」。 ⓢ 「尼連禪河」,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 「和」,大正藏原為「惒」,今依據聖本改作「和」。[*] ⓤ 「阿闍和羅尼拘類」,巴利本作 Ajapālanigrodha。 ⓥ 「賢月色」,巴利本作 Bhaddā Suriya。 ⓦ 「往」,宋本作「任」,元、明、聖三本作「住」。 ⓧ 「今」,宋、元、明三本作「樂子」,聖本作「令」。 ⓨ 「繞」,大正藏原為「遶」,今依據聖本改作「繞」。 ⓩ 「姓」,聖本作「性」。[*] Ⓐ 「法」,聖本作「汝」。 Ⓑ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 「聞」,宋、元二本作「問」。 Ⓓ 「減」,聖本作「滅」。 Ⓔ 「瞿毘」,巴利本作 Gopikā。 Ⓕ 「得」,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 「瞿婆」,巴利本作 Gopaka。 Ⓗ 「伎」,元、明二本作「妓」。[*] Ⓘ 「私」,聖本作「夷」。 Ⓙ 「汝」,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以汝」,大正藏原為「汝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汝」。 Ⓛ 「生」,聖本作「坐」。 Ⓜ 「子」,大正藏原為「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子」。 Ⓝ 「勤」,大正藏原為「懃」,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勤」。 Ⓞ 「羈絆」,大正藏原為「羈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羈絆」。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於」,聖本作「施」。 Ⓡ 「昇」,聖本作「升」。[*] Ⓢ 「諛」,聖本作「諭」。[*] Ⓣ 「嬈」,聖本作「繞」。 Ⓤ 「日」,明本作「曰」。 Ⓥ 「揵沓和」,巴利本作 Gandhabha。 Ⓦ 「純」,元本作「結」。 Ⓧ 「憎」,元、明二本作「慳」。 Ⓨ 「支」,聖本作「枝」。 Ⓩ 「減」,聖本作「滅」。 ⒜ 聖本無「曰」字。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減」。 ⒞ 「智」,聖本作「知」。 ⒟ 宋、元二本無「一」字。 ⒠ 聖本無「一欲」二字。 ⒡ 「彼隨」,宋、元、明三本作「隨彼」。 ⒢ 聖本無「數」字。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明」,宋本作「眼」。 ⒥ 「大雄」,大正藏原為「天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大雄」。 ⒦ 「修」,元、明二本作「脩」。[*] ⒧ 「雜」,聖本作「離」。[*] ⒨ 「喜」,宋本作「菩」。 ⒩ 「智」,聖本作「知」。[*] ⒪ 「曜暐曄」,大正藏原為「耀煒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曜暐曄」。[*] ⒫ 「盛」,大正藏原為「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盛」。 ⒬ 「說此」,大正藏原為「而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說此」。 ⒭ 「妙天」,宋本作「天妙」。 ⒮ 「含」,聖本作「鋡」。 ⒯ 「豫」,宋、元二本作「預」。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耽」,大正藏原為「躭」,今依據明本改作「耽」。 ⒲ 「天」,大正藏原為「天王」,宋、元、明三本作「天」,聖本作「志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天」。 ⒳ 大正藏在「眾生」字之後有「眾生」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大正藏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繞」,大正藏原為「遶」,今依據聖本改作「繞」。 🄐 聖本無「離」字。 🄑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明本無「釋問經第十八竟」七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七千三百六十八字」八字。 [註解]①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② 鞞陀提山因陀羅石室:王舍城東邊鞞陀提山上的一個石窟,天帝釋(音譯「因陀羅」)曾在此問法,是佛陀時代王舍城地區的五個佛教精舍之一。又作「毘陀山因陀娑羅窟」、「界隔山天帝釋石窟」、「隔界山石窟」。 ③ 天王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譯為「天帝釋」。 ④ 五結:一位執樂神(天龍八部中的乾闥婆神)的名字,常為天帝釋演奏音樂,參見《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又譯「五髻」,音譯為「波遮旬」、「般遮翼」。 ⑤ 樂子:演奏音樂的師傅。 ⑥ 火㷿:火焰。「㷿」指火的樣子,意義同「焰」。 ⑦ 無事處: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作「無事處」、「空閑」、「空閑處」,音譯為「阿蘭若」、「阿練若」。 ⑧ 欲相應偈、龍相應偈、沙門相應偈、阿羅訶相應偈:五結執樂神所作,為追求執樂神女賢月色,而以龍、沙門、阿羅漢作比喻的情詩。 ⑨ 賢:執樂神女「賢月色」的簡稱。音譯為「跋陀」。 ⑩ 耽浮樓:執樂神之王的名字,他是賢月色的父親。 ⑪ 羅訶愛法:阿羅漢對佛法堅定不移的喜愛。按:根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1經,修行人以修習善法的欲望來斷愛欲,達成解脫後修習善法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因此不是一直有欲望,這裡只是五結執樂神感性的比喻。 ⑫ 無上尊:即佛陀。沒有人、天能超越佛陀的智慧及慈悲,因此稱佛陀為無上尊。 ⑬ 日之親:即「日種」,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在這裡指釋迦牟尼佛。印度神話傳說釋迦族的遠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後甘蔗經過日曬裂開而出生,因此稱為「日種」、「甘蔗種」,音譯為「瞿曇」。 ⑭ 鬱鞞羅:摩揭提國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 Urel 村,義譯為「苦行林」,又譯為「欝毘羅」、「優樓頻螺」。 ⑮ 尼連禪河:恆河支流。位於中印度摩竭提國伽耶城的東方,相當於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帕爾古河。又譯為「尼連然河」。 ⑯ 拘翼: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的姓,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又譯為「憍尸迦」。 ⑰ 優婆私: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又譯為「優婆夷」。 ⑱ 帝釋見已厭,勝天天中天:(兩位低階天眾因為被呵責而反省,得以超越三十三天,往生梵天,)天帝釋見到了,起了厭離的心,三十三天中的勝出者(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看見他們後婆娑婆作急迫感,征服天在天眾中(說)」。 ⑲ 鬼:這裡指人類以外的天龍八部眾生,特指天帝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夜叉」。 ⑳ 阿毘曇:為音譯,其中「阿毘」指殊勝,「阿毘曇」字面直譯為「勝法」,又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㉑ 現法樂:當生的安樂、幸福。 ㉒ 婆娑婆:天帝釋的別名之一。天帝釋的眾多別名,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四十第1106經。又譯為「娑婆婆」。 ㉓ 揵沓和:義譯香神,很會彈琴,是音樂神。不食酒肉,以香氣為食,其身也有香氣。又譯為「乾沓和」、「乾闥婆」。「沓」讀音同「踏」。 ㉔ 杖:拷打、爭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杖罰」。 ㉕ 結:結使;煩惱。 ㉖ 愛、不愛:在這裡特指喜愛與討厭。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可愛、不可愛」。 ㉗ 滅戲道跡:滅除戲論(違反真理或不能增進善法的見解,也近似於前句中的「思」)的途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虛妄想之部分滅之行道的道跡」。 ㉘ 一曰念,二曰言,三曰求:一、惦記,二、口說,三,尋求。按:例如想念娛樂、爭論政治、尋求名利,不能增進善法;念佛、論法、求解脫,則增進善法。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喜[……]憂[……]捨[……]」。 ㉙ 從解脫:戒條,另譯作「波羅提木叉」。 ㉚ 命存一時頃:生命快結束時;臨終時。 ㉛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㉜ 身毛皆豎:全身的毛髮都豎立起來。 ㉝ 色究竟天:色界十八天的最高天、四禪天的最高天,也是五淨居天的最高天。音譯為「阿迦尼吒天」。 ㉞ 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㉟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㊱ 差降:不同的程度。 ㊲ 若我等本為梵天王,住梵天上,再三恭敬禮事者,彼今盡為世尊恭敬禮事:就像我們原先再三恭敬禮拜在梵天上的梵天王,現在通通都要這樣地恭敬禮拜釋迦牟尼佛。按:梵天是色界初禪天的最高天,梵天王是欲界及色界初禪天中,層次最高的天神,因此天帝釋恭敬禮事梵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眾生互相傷害的因緣,也是一種生起苦的過程,本經中舉例為:
思 → 念 → 欲 → 愛、不愛 → 慳、嫉 → 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如是此純大苦陰生 舉例而言,辦公室裡常可見到有人因為覺得無聊而搬弄別人的是非,加油添醋。這種因為無聊而製造小劇場的行為,也是因為躁動的心行(「行」),浮現某些歪念頭(「念」),而想要(「欲」)講別人是非,接著同喜好的人成為小團體、受害者則討厭這些人(「愛、不愛」),人際上的不平等就會增長嫉妒和更多是非(「慳、嫉」),甚至引起各種愛恨情仇(「刀杖、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心中生無量惡不善之法」)。 要導向去除思(「滅戲」)、去除這些煩惱的方法,則為八正道。 行於八正道,意業上要如理思維,不做(「不可行」)增長惡法的惡念、惡言、惡求,做(「行」)增長善法的善念、善言、善求,而正念正知(「有念有智」)。 行於八正道,身業上要持戒,就要善護根門,不做增長惡法的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做增長善法的眼視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而正念正知。 臨終時,面對可愛的境界會生喜受、面對不可愛的境界會生憂受、面對沒差別的境界會生捨受(不苦不樂受),凡夫貪求喜受、憎惡憂受、癡於捨受,而落於輪迴。行於八正道的修行人,則不追求增長惡法的喜、憂、捨,追求增長善法的喜、憂、捨。例如憂於墮落而正念正知,正念正知進而心定則產生喜禪支,進一步則不貪求這喜禪支,追求捨禪支,乃至最後達到無貪瞋癡的涅槃。
本經內容豐富,除了與四聖諦相關的法義外,也含括了天界一些人事的因果,首尾呼應,例如:
本經記載天帝釋於石窟中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當中佛陀提到:「若有沙門、梵志於無上愛盡,正善心解脫者,彼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 基於這句話,日後天帝釋向佛陀進一步詢問什麼是「愛盡解脫」,該段對話又引生後續的問答及事件,算是橫跨四部阿含、尼柯耶,傳誦天上與人間的問答接龍。這些經載彼此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進階辨正](一三五)中阿含ⓐ大品善生經第十九(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饒蝦蟆林。 爾時,善生居士子,父臨終時,因六方故,遺敕其子,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善生居士子聞父教已,白父曰:「唯。當如尊敕。」 於是,善生居士子,父命終後,平旦①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彼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世尊入王舍城乞食時,遙見善生居士子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見已,往至善生居士子所,問曰:「居士子!受何沙門、梵志教,教汝恭敬、供養、禮事,平旦沐浴,著新芻摩[*]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耶?』」 善生居士子答曰:「世尊!我不受餘沙門、梵志教也。世尊!我父臨命終時,因六方故,遺敕於我,善教善訶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世尊!我受父遺教,恭敬、供養、禮事故,平旦沐浴,著新摩[*]磨衣,手執生拘舍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聞已,告曰:「居士子!我說有六方,不說無也。居士子!若有人善別六方,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彼於現法可敬可重,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上生天中。居士子!眾生有四種業、四種穢。云何為四?居士子!殺生者,是眾生業種、穢種,不與取、邪婬ⓔ、妄言者,是眾生業種、穢種。」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殺生不與取, 邪婬[*]犯他妻,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云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②、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欲恚怖及癡, 行惡非法行,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斷欲無恚怖, 無癡行法行, 「居士子!有損財富的六種行為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一曰種種戲③求財物者為非道。二曰非時行④求財物者為非道。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五曰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居士子!若人種種戲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負則生怨。二者失則生恥。三者負則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懷喜。五者使宗親懷憂。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人非時行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不自護。二者不護財物。三者不護妻子。四者為人所疑。五者多生苦患。六者為人所謗。居士子!人非時行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諸鬥諍。四者隱藏發露。五者不稱不護。六者滅慧生癡。居士子!人飲酒放逸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親近賊。二者親近欺誑。三者親近狂醉。四者親近放恣。五者逐會嬉戲。六者以此為親友,以此為伴侶。居士子!若人親近惡知識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人喜ⓗ伎[*]樂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喜[*]聞歌。二者喜[*]見舞。三者喜[*]往作樂。四者喜[*]見弄鈴。五者喜[*]拍兩手。六者喜[*]大聚會。居士子!若人喜[*]伎[*]樂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居士子!若有懶ⓘ惰者,當知有六災患。云何為六?一者大早不作業。二者大晚不作業。三者大寒不作業。四者大熱不作業。五者大飽不作業。六者大飢不作業。居士子!若人懶惰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種種戲逐色, 嗜酒喜[*]作樂, 「居士子!有四不親而似親⑤。云何為四?一者知事⑥非親似ⓢ如親。二者面前愛言⑦非親似如親。三者言語⑧非親似如親。四者惡趣伴⑨非親似如親。居ⓣ士子!因四事故,知事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以知事奪財。二者以少取多。三者或以恐怖。四者或為利狎習。」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人以知為事, 言語至柔軟, 「居士子!因四事故,面前愛言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制妙事。二者教作惡。三者面前稱譽。四者背說其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制妙善法, 教作惡不善, 「居士子!因四事故言語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認過去事。二者必辯當來事。三者虛不真說。四者現事必滅,我當作不作認說。」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認過及未來, 虛論現滅事, 「居士子!因四事故,惡趣伴非親似如親。云何為四?一者教種種戲。二者教非時行。三者教令飲酒。四者教親近惡知識。」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教若干種戲, 飲酒犯他妻, 「居士子!善親當知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二者愍念,當知是善親。三者求利,當知是善親。四者饒益,當知是善親。居士子!因四事故同苦樂,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為彼捨己。二者為彼捨財。三者為彼捨妻子。四者所說堪忍。」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捨欲財妻子, 所說能堪忍, 「居士子!因四事故愍念,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教妙法。二者制惡法。三者面前稱說。四者卻怨家。」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教妙善制惡, 面稱卻怨家, 「居士子!因四事故求利,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密事發露。二者密不覆藏。三者得利為喜。四者不得利不憂。」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密事露不藏, 利喜無不憂, 「居士子!因四事故饒益,當知是善親。云何為四?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便給與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常以愍念。」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知財盡與物, 放逸教愍念, 「居士子!聖法律中有六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居士子!如東方者,如是子觀父母,子當以五事奉敬供養父母。云何為五?一者增益財物。二者備辦眾事。三者所欲則奉。四者自恣不違。五者所有私物盡以奉上。子以此五事奉敬供養父母,父母亦以五事善念其子,云何為五?一者愛念兒子。二者供給無乏。三者令子不負債[*]。四者婚娶稱可。五者父母可意所有財物盡以付子。父母以此五事善念其子。居士子!如是東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東方者,謂子、父母也。居士子!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南方者,如是弟子觀師,弟子當以五事恭敬供養於師。云何為五?一者善恭順。二者善承事⑩。三者速起[*]。四者所作業善。五者能奉敬師。弟子以此五事恭敬供養於師,師亦以五事善念弟子。云何為五?一者教技ⓥ術。二者速教。三者盡教所知。四者安處善方⑪。五者付囑善知識。師以此五事善念弟子。居士子!如是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南方者,謂弟子、師也。居士子!若人慈順於師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觀妻子,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云何為五?一者憐念妻子。二者不輕慢。三者為作瓔珞嚴具。四者於家中得自在。五者念妻親親。夫以此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⑫,云何十三?一者重愛敬夫。二者重供養夫。三者善念其夫。四者攝持作業。五者善攝眷屬。六者前以瞻侍⑬ⓦ。七者後以愛行⑭。八者言以誠實。九者不禁制門。十者見來讚善。十一者敷設床待。十二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十三者供養沙門梵志。妻子以此十三事善敬順夫。居士子!如是西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西方者,謂夫、妻子也。居士子!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北方者,如是大家⑮觀奴婢使人,大家當以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云何為五?一者隨其力而作業。二者隨時食之。三者隨時飲之。四者及日休息。五者病給湯藥。大家以此五事愍念給恤奴婢使人,奴婢使人當以九事善奉大家。云何為九?一者隨時作業。二者專心作業。三者一切作業。四者前以瞻侍[*]。五者後以愛行。六者言以誠實。七者急時不遠離。八者行他方時則便讚歎。九者稱大家庶幾⑯。奴婢使人以此九事善奉大家。居士子!如是北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北方者,謂大家、奴婢使人也。居士子!若有人慈愍奴婢使人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下方者,如是親友觀親友臣,親友當以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云何為五?一者愛敬。二者不輕慢。三者不欺誑。四者施與珍寶。五者拯ⓧ念親友臣。親友以此五事愛敬供給親友臣,親友臣亦以五事善念親友,云何為五?一者知財物盡。二者知財物盡已ⓨ供給財物。三者見放逸教訶。四者愛念。五者急時可歸依。親友臣以此五事善念親友。居士子!如是下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下方者,謂親友、親友臣也。居士子!若人慈愍親友臣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如上方者,如是施主觀沙門梵志,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云何為五?一者不禁制門。二者見來讚善。三者敷設床待ⓩ。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五者擁護如法。施主以此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一者教信行信念信。二者教禁戒。三者教博聞。四者教布施。五者教慧行慧立慧。沙門梵志以此五事善念施主。居士子!如是上方二俱分別。居士子!聖法律中上方者,謂施主、沙門梵志也。居士子!若人尊奉沙門梵志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居士子,有四攝事,云何為四?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行利。四者等利。」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惠施及愛言, 常為他行利, 佛說如是。善生居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生經第十九竟Ⓖ(四千二百五十五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三念誦)Ⓘ(萬一千六百二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 聖本無「事」字。 ⓔ 「婬」,聖本作「淫」。[*] ⓕ 「伎」,大正藏原為「妓」,今依據聖本改作「伎」。 ⓖ 「懶惰」,聖本作「事墮」。 ⓗ 「喜」,大正藏原為「憙」,今依據聖本改作「喜」。[*] ⓘ 「懶」,聖本作「嬾」。[*] ⓙ 「放」,元、明二本作「於」。 ⓚ 「很」,大正藏原為「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很」。 ⓛ 「兇」,大正藏原為「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兇」。 ⓜ 「債」,聖本作「責」。[*] ⓝ 「逮」,聖本作「逐」。 ⓞ 「止」,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止」。 ⓟ 「喜」,聖本作「憙」。 ⓠ 「睡」,大正藏原為「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睡」。 ⓡ 「安」,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安」。 ⓢ 「似」,宋、元二本作「以」。 ⓣ 「居」,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技」,宋、聖二本作「伎」。[*] ⓦ 「侍」,聖本作「待」。[*] ⓧ 「拯」,宋、元、明三本作「極」。 ⓨ 「已」,聖本作「以」。 ⓩ 「待」,聖本作「侍」。 Ⓐ 「於」,大正藏原為「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於」。 Ⓑ 「護無貢」,大正藏原為「獲無功」,宋、元、明三本作「護無貢」,聖本作「護無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護無貢」。 Ⓒ 「喜」,聖本作「善」。 Ⓓ 「耕」,宋本作「𮇛」,元、明、聖三本作「𥞩」。 Ⓔ 「花」,聖本作「華」。 Ⓕ 「奴婢使」,大正藏原為「為奴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奴婢使」。 Ⓖ 明本無「善生經第十九竟」七字。 Ⓗ 「四千二百五十五字」,宋、元、明三本無「四千二百五十五字」八字,聖本作「第三念誦」。 Ⓘ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 宋、元、明、聖四本無「萬一千六百二十三字」九字。 Ⓚ 聖本在「字」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① 平旦:天亮的時候。 ② 行怖:讓他人恐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去恐怖的不應該行處作惡業」。 ③ 戲:指「博戲」,賭博遊戲。 ④ 非時行:不適當時間的外出,例如半夜離家交際。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適合時間之街道行」。 ⑤ 不親而似親:假朋友裝作是朋友。 ⑥ 知事:耍小聰明而唬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無論什麼東西都取走的人」。 ⑦ 面前愛言:只講我愛聽的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阿諛者」。 ⑧ 言語:只會出一張嘴巴。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光說不練者」。 ⑨ 惡趣伴:壞朋友。 ⑩ 承事:聽從、侍奉。 ⑪ 安處善方:為弟子在各方面作妥善的安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各方上作庇護」。 ⑫ 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妻子應該以這十三件事恭敬順從丈夫。按:本經經文區別地較細,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為五項:「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云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相當的南傳經文為五項:「以這五處憐愍丈夫:她是善整備工作者、攝持從僕者、不通姦者,她守護已得的,她對一切應該作的事是善巧者與不懶惰者。」一種可能性為本經的十三事包括傳抄者的註解混入經文,例如「對一切應該作的事是善巧者與不懶惰者」可區分為其它小項。 ⑬ 前以瞻侍:比丈夫早起而照顧侍奉。 ⑭ 後以愛行:比丈夫晚睡而照顧他。 ⑮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⑯ 稱大家庶幾:稱讚主人的賢明。按:三國及晉時稱賢人為「庶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維護名聲與讚美者」。 ⑰ 如果沒有四攝這樣的善巧,母親(沒帶好兒子)就不會因為兒子而得到供養與恭敬,父親教兒子也是這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沒有這些攝集,母親不因兒子,得到尊敬與供養,父親也一樣。」 ⑱ 舉藏:收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不利在家居士求財的行為
四類惡友
四類善友
<已整理為其他經的導讀,待整合> 對一般在家人來說,生活中最怕面臨的問題便是沒錢了。故而在經典上世尊 便曾叮嚀說:俗人在家要能夠現法安、現法樂的話,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 圓掌護,能極守護是很重要的。 不過,相信大家也曾聽過一則老故事:有一天,佛陀與阿難尊者走在路上, 看到了地底裡的黃金,世尊便說:「財物危身猶如毒蛇。」要阿難不要去貪 著它。 那麼,如此般具有天使與魔鬼兩種特性的財物,為佛弟子該怎麼來面對它呢 ?這其實是我的疑問之一,也因此找了一些相關的經文。雖然或許有所不足 ,但畢竟是拋磚引玉嘛。希望透過大家一起補充,使得這方面的資料更為齊 全。 關於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我將之分成三個部分。一開始是說明求財所需具 備的心態,接著則是取得財物後該如何的分配,最後則是如何避免已獲取財 物的減損。 ◎ 求財心態 在家居士求財營生是難免的,但如何才是正確的心態呢?在<中阿含>中佛陀 便說了「不染不著,不縛不繳」是最好的了。 [佛子營生求財的心態] <中阿含、三十、五、一二六> 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 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 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不染不著,不縛不繳; 不繳已染著,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 第一。 除此之外,也要避免六種錯誤的方法: [求財要避免六種錯誤方法] <中阿含、三十三、一、一三五> 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 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 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 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 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 五曰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 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 財物的分配 透過如法求財獲取財物後,接著的問題便是該如何來分配了。這一方面,佛 陀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解答給善生童子,這可說是古今通用的解答。相關的經 文如底下所列: <中阿含、三十三、一、一三五> <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第十二> <雜阿含、四十八、一二八三> 在經文中,佛陀是鼓勵善生童子將個人所得分成四份,這四份大略的分法為 :四分之一為生活必需(飲食)、四分之一要存起來,剩下的四分之二則是 用在賺錢方面。詳情可參考之前的討論串 → http://0rz.tw/ofBe5 除了佛陀對善生童子的開示外,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亦提供過去久遠 時某一長者的財物分配法,亦可作為參考。 一分財寶,常求息利以贍家業; 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 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 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兩者相較下,可以發覺無論怎麼分配,日常生活的費用需保留,發展事業的 費用亦需保留,剩下的則是看要存在地上的銀行,或是天上的銀行(布施) ,隨個人所好。 除了民眾級(以善生童子為例)的財物分配外,在《大寶積經》中,則是有 提到國王級的財物分配法,提供大財主們參考。 :Q 我(波斯匿王)今願以財物庫藏金銀之屬。分為三分。 一分奉施如來世尊及比丘眾。 一分施與舍衛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 一分財物留資國用。 ◎ 避免財物減損的方法 財物獲取了,也配置好後,剩下最後一項工作便是該怎麼避免它們不翼而飛 。錢財之所以會不翼而飛,可能的原因可歸納為外在與內在。就外在而言, 在 <雜阿含、三十二、九一四> 中便提出了九個財物減損的原因: 王所逼、賊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減、抵債不還、 怨憎殘破、惡子費用…無常 內在而言,則可分為自己的行為與心態。以行為來說,在 <長阿含第二分善 生經第十二> 中,佛陀便說有六種行為會讓人破財: 一者耽湎於酒, 二者博戲, 三者放蕩, 四者迷於伎樂, 五者惡友相得, 六者懈墮, 是為六損財業。 至於心態方面,若人在求財過程中,嚴重貪著,成了金錢的奴隸時,則會深 受其害,可說是被毒蛇咬到般。如 <雜阿含、四十六、一二三二> 中便說: 彼諸世人得勝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作邪行者, 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及《佛般泥洹經》中說的: 人在世間,其有貪欲,自放恣者,即有五惡。何等為五? 一者財產日耗減。 以上便是一些與理財相關經文的整理,不知有沒有遺珠之憾或是疑異之處。 若大家有想到什麼,隨時歡迎幫忙補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