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 Practice Guide and Translations 書摘分享本書是無著比丘根據《入出息念經》各譯本以及自己修習的經驗,整理出來經上所教的安那般那念修法,其依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入出息相應54〉第1經一法經所整理的十六個步驟簡化條列如下:
0.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使念建立在前; mindful breathing in/out 覺知吸氣、覺知呼氣
5. experiencing joy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喜 & 呼吸
9. experienc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心 & 呼吸
13.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 breathing in/out 隨觀無常 & 呼吸 本書可線上下載PDF閱讀,也可自Amazon或博客來購買,尚無中文版。 安那般那念的禪修引導語音檔可見BCBS網站(英文)。其實這語音檔的內容可說就是本書重點中的重點了。對於有參與禪九的同學,還可以見到一個解說的視頻,大體上也就是根據語音檔的內容多作說明,書中所寫則更為詳盡。因此對於沒有時間閱讀全書的人,可以先仔細研究經文及該經的「讀經拾得」後,根據語音檔練習,不清楚的地方再翻查書中解說。 以下每一章的內容,第一篇是經文中佛陀對修安那般那念該步驟的指示(英譯),接下來則為 2019、2021 年無著比丘帶領的安那般那念禪九中,相關的開示或討論摘要筆記(在第803經「讀經拾得」有的基礎解說就不重覆記了)。建議最少在照著禪修引導語音檔練習後,才看筆記,比較能知道在討論什麼。(以下作者若為 “Ven. Analayo”,是無著比丘以英文講述後,筆者個人抄下的中文筆記,若有疏失歡迎告知,以便更正。) 第一章:念與呼吸(預備步驟)Here gone to a forest or to the root of a tree or to an empty hut, one sits down, having folded the legs crosswise, keeping the body erect, and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mindful one breathes in and mindful one breathes out. Ven. Analayo: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繫念在前)在其他經文也常見,例如: 因此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是指活在當下,這個「在前」只是講「當下」的比喻,照經文意義來看並不是指特定的位置。當然若就攝心的方便來說,要圈一個位置也無不可,那就是教打坐的禪師各自採用的方便了。 Ven. Analayo: 有的宗派教觀呼吸是完全依賴「身觸」(身體的觸覺),其實「身體的感覺」和「呼吸」不完全相同。身體的感覺就像指月的手指,可以指向呼吸,但不是呼吸本身。就《安那般那念經》(《雜阿含經》第803經)所教而言,是要看到呼吸(月亮)而不是身觸(手指)。如果是依《雜阿含經》第803經所教的安那般那念,那麼要留意目標是「呼吸」而不單是「身觸」。 修安那般那念時如果過度集中在身觸,有的人會太抓緊身觸,而在難以抓緊時生瞋。若有這種狀況的人,可試著不要緊盯集中在身觸,而是較寬廣地覺知呼吸。 Q: 無著比丘說:「入出息念不只在觸受上,而是在呼吸上,觸受只是指月指。」但不透過觸受,我怎麼知道呼吸? A: 並不是不感覺觸受,而是以較開放、接納、不狹礙的視野來看著呼吸,不是只針對觸受而排斥其他覺知,或限制視野在觸受上,而是以較開放的心來專注呼吸。 guest: 無著比丘禪修導引語音檔中,英文: “And coming right to the present moment, we make mindfulness predominant, bringing it to the fore.” “make mindfulness predominant” 中文是「讓念在心中具有主導地位」,但在《念住經》或《入出息念經》都沒有「讓念在心中具有主導地位」這個步驟呀,為什麼會多出這一步? David Chiou: 依照經典,這邊的確是指讓心念安住於當前,也就是經中說的:「使念建立在前」或「繫念在前」。 「繫念在前 = 念住在當前 = mindfulness to the fore」的「前」可以解為「當前」,也就是當下,這在梵巴、中文、甚至是台語中,印度人及華人都能理解「當前」可指「當下」,可能兩千年來這種用法就融入在彼此文化中了。(也有的部派論師將這邊的「當前」解為物理位置上的前面,只是兩種選項之一。) 但是英文裡面沒有「當前=當下」這種理解,”to the fore” 在英文中講得就是在前面(物理位置),絕對不是指 now、絕不是指 present moment。無著比丘將 “to the fore” 解為 “當前”,為了讓西方讀者能接受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跟念住的關係,所以很有創意地採用 “predominant” 這個字,透過這個字的拉丁字根 pre 是 “前” 的方式讓西方讀者比較順得能接受 “to the fore” 跟 “念住” 的關係,但其實原經文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完全針對英文的方便。 這個只針對英文的方便,譯為中文就比較古怪了,因為 predominant 譯為中文後字根自然是無法翻譯的,意義上就比較生硬。 在中文裡,如果是我自己寫的文章,就直接照漢譯經文翻譯為「念住在當前」就搞定了,完全不需要額外的「讓念處於主導地位」這個新添的步驟。然而無著比丘曾要求大家翻譯他的文章必須一對一的翻譯(這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很多句子背後是一對一對應到經文的,不明究理的譯者採用意譯會常常錯譯),加上先前無著比丘閉關一整年,也無法詢問他是否中文版可省略英文版特殊添加的這個步驟,所以就還是譯為中文了。還是說得通,只是經教底子特別紮實的讀者就會覺得怎麼多出一個額外的步驟,其實只是為了英文讀者添加的步驟。 第二章:身念住(第1-4步驟)Breathing in long,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in long’; breathing out long,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out long.’ Breathing in short,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in short’; breathing out short,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out shor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alming bodil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alming boldl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息長、息短」是「覺知吸氣與呼氣的長短」,那麼是要先注意長的呼吸,然後再注意短的呼吸,還是注意每一個呼吸的長短? 根據巴利經文,兩種都說得通,不同的禪師教法不同,學術上對於「先注意長的呼吸,然後再注意短的呼吸」或是「注意每一個呼吸的長短」沒有定論,不過對於實修上來說,能夠幫助心念專注就可以了。 在開始練習時,可以先進行一次深長的呼吸,在吸滿空氣後才將空氣吐出。這是長的呼吸,好好觀察長呼吸的過程,以及長呼吸帶給身體什麼影響,以能分辨長呼吸的狀態。深長的呼吸後,讓身體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觀察呼吸自然變成較短、較輕柔的呼吸。 呼吸的長短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知道相對的長短即可。在這過程中要帶著好奇心觀察,有助於減少分心,也是在培育擇法覺支。 如果心念已較清明,例如是在連續修習安那般那念當中,第二次、第三次走這十六個步驟的流程,心已清明了,那麼就不要刻意拉長呼吸,單純覺知呼吸長或短即可。 Ven. Analayo: 經中這十六個步驟可以讓我們探索不同形式的覺知: 「覺知呼吸的進、出(念於內息、念於外息);覺知呼吸的長、短(息長息短)」 vs. 「覺知全身加上呼吸在背景(覺知一切身入息、覺知一切身出息)」 前者較集中,後者則是對全身的覺知在前景、呼吸在背景、較寬闊的覺知。 至於覺知要多集中、或是多寬闊?這就有賴我們的好朋友「念」來依據當下的狀況加以判斷了。 Q: 覺知時有「前景」、「背景」(peripheral awareness)的分別(例如 embodied awareness 在日生活時作為背景,或是安那般那念第二步驟至第三步驟時的前景、背景互換),從字面上來看,是獨立的兩個覺知嗎?他修起來時覺得是連成一體放射狀的覺知,而不是兩個獨立的東西。 無著比丘回答說這位同學說的對,他最早時就是用整體的覺知來說明,但大家都聽不懂,因此翻找心理學的書籍,向認知心理學借用了 peripheral awareness 這個詞,這樣才比較多人聽得懂。 他用 peripheral awareness 這個詞是用來表達 open up 的概念,經中所教正念的覺知不是蒙著頭只看一焦點。 因此在安那般那念的十六步驟中,第三步驟時「覺知全身」,並將呼吸放至「背景」,並不是指將「覺知呼吸」和「覺知全身」拆開來、將呼吸獨立出去放至背景,並沒有二分法的意思,呼吸也是覺知、體驗的一部分。而是指覺知主要放在全身上,並延伸至呼吸。 關於全身的覺知(embodied awareness)這種較寬廣的、開放的覺知,在之前修四念處時有較多探討,可見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 Practice Guide 書摘分享。 Q: 修安那般那念時,背景是只有呼吸,還是仍可以有 embodied awareness? 無著比丘答到仍有 embodied awareness,只是較呼吸又在更遠的背景。由於大多人連將呼吸放在背景都有些困難,甚至覺得超過一個東西在背景就不堪負荷,因此在教學上他才沒有在教安那般那念時提到要繼續保持 embodied awareness。 Ven. Analayo: 關於「覺知一切身入息」(的巴利對應經文),解為「在吸氣時,覺知全身」是較通用的解法。 在中國有禪修派別解讀為「覺知滲透到身體所有上下器官組織、達到手指腳趾當中的空氣」,無著比丘個人認為雖然這是種強大而能將心念定錨於身體的方式,但可能不適合作為本經這句話的標準解法,因為後面「心念住」對應的經文有「覺知心行(入息)」(的巴利對應經文),照這解法的話會變成「覺知滲透到心理當中的空氣」,但事實上空氣無法進入心識當中。 Ven. Analayo: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的最後一個字「息」,有解為身體輕安,也有論(例如《清淨道論》)解為呼吸停了(第四禪的情況)。 無著比丘個人的看法:這邊巴利文及漢文經文都是講到「身行息」同時吸氣、呼氣(例如漢譯為「覺知一切身行息 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 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巴利經文亦同),在同時吸氣、呼氣的狀況下,解為「呼吸停了」會有矛盾:怎麼會在吸氣、呼氣的同時、呼吸是停止的? 再者,這裡只在十六步驟中的第四步驟,解為「呼吸停了」似乎跳太快了。四禪照理來說是在第十一步驟「覺知心定」之後達成的應用之一,且此經是《安那般那「念」經》,不是《安那般那「定」經》。不是說觀呼吸不能修四禪,只是這裡看來不是指四禪的狀況,不需要將此段經文縮減為僅限四禪。 因此他認為解為身體輕安,在此經中是較合理的解法。 Ven. Analayo: 後續每個步驟仍都要覺知呼吸的變化(在背景)。 第三章:受念住(第5-8步驟)One trains: ‘experiencing jo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jo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happiness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happiness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初學時只須要試著靜心感受到絲毫的、隱隱的歡喜即可,例如活在當下的喜。如果心中還無法在觀呼吸時自然生起歡喜,可以用邀請歡喜、迎來歡喜的柔軟心態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曾作的善行來生起歡喜,或是憶念這十六個步驟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第807經)而歡喜。只要所生起的歡喜是非世俗的、不是從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絲歡喜就可以。 Ven. Analayo: 知足自然能生起輕柔的快樂(即「知足常樂」),而且縱使在前一步驟無法生起歡喜時,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於現況,自然有知足之樂。 Ven. Analayo: 在「覺知心行」階段,看著念頭而到能「平息心行」時,有三種狀況:
實務上有1即可,提到後兩種只是在Q&A中針對同學提問的討論。 Q: 我學到一招,藉由讓嘴角微笑揚起來,可以讓心中感到一些喜,這樣就能體驗喜。我想瞭解要如何加強這個喜,以及它和樂、悅等的關係。 A: 修行念住及入出息念並不是為了塑造出某種經驗,而是為了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因此「體驗喜」也儘量讓它自然地生起喜,不需要用太過人為的方式去製造喜,頂多留意到生起喜的因緣,例如行善的喜、憶念佛陀也常修入出息念等等。 現在很多修禪那求入定的人也是,都想要獲得禪那,好像那是一個靶子,瞄準了就要射中,以獲得禪那。 如何讓拿著的一杯水靜止?不論怎麼拿那杯水,水都不會靜止,只有將它放下,才會靜止。 我們修行不是要獲取什麼,而是放下什麼。不像獵人瞄準並射下獵物的心態,而是像園丁灑下種子後耐心讓它自己生長的心態。 Q: 如何判斷感覺到的樂受是「喜」,還是別的東西?是偏向身體的感覺,還是心理的感覺?要怎麼精確定義? A: 這就要靠修習。 不管是偏向身體或心理都沒關係,「喜」自然漸漸可導引到更「輕安」、更安定的心,這就是繼續練習來發現的。(十六步驟從「體驗喜」到「體驗樂」到「體驗心行」到「平靜心行」。) 更重要的是「喜」不是來自於感官欲望,而是非世俗的、善的原因。 這不是用概念、文字、或定義來談的,而是靠修習。 Murphy Chen: The Satipaṭṭhāna-sutta itself has a simile to illustrate this exercise — simile of the turner. The turner at the lathe who knows whether they are making a long turn, or a short turn. The turner simile actually only illustrates the first two steps, (1) long and (2) short breath, no? 這裡提到的比喻是什麼? 沒有弄懂. David Chiou: 《念住經》的這段經文是:「如同熟練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一個長轉時,他知道做一個長轉。或當他做一個短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短轉。』同樣地,吸氣長時,他知道:吸氣長。』(接續如上文) Murphy Chen: 嗯嗯,原本以為現代才有車床,查了一下,原來古代就有車床了: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65a5opq.html 第四章:心念住(第9-12步驟)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gladden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gladden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cent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cent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libe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libe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認出五蓋,通常就不會被五蓋整個挾持而無法自拔,那麼五蓋也就不那麼嚴重了。 Ven. Analayo: 「覺知心」的「心」是 knowing part of the mind,也就是「識」。也是 passive, receptive part of the mind。 而不是前一步驟「平息心行」已沈澱的受、想、行陰, active part of the mind (mental activities). Ven. Analayo: 許多同學仍然不知如何「覺知心」,無著比丘拍掌以舉例:拍掌當下,聽到了,一瞬間之後才開始想。 在聽到了後那個就是心的覺知功能(識)。 許多人由於捉摸不到心,要很用力去「覺知心」,這樣的用力使得我們無法 abide (住於)「覺知心」。 因此可 sit back、relax (退一步海闊天空、放鬆)。有這樣狀況的人,一個技巧是在每次吐氣時「覺知心」+放鬆。因為吐氣通常放鬆。 Q: 許多同學覺得愈抓不到心、愈用力去想,然後頭部發漲。 A: 太過習慣認定「心」是「腦」的人,有的在心念住時氣結於頭、頭部僵硬像是氣卡在頭上,因為心念住時意念放在頭部:
Ven. Analayo: 「覺知心」後,心的悅、定本有,只要留意即可發現。有如墮落人間的光音天人,光音天是有悅、定的(但仍有無明),因食地肥過度粗重而陷於人間。 Ven. Analayo: Samadi(三昧)這個詞,巴利文直譯是 to be together,無著比丘的體會是 bring together、embrace ,類似中文的「統一」(unification)。 早期的英文翻譯 concentration 好似只專注一個焦點而排斥所有其它的事物,無著比丘覺得不是很好的翻譯。 舉例而言,經中很常見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是無邊無際的,不宜用只專注一個焦點而排斥所有其它的事物的方法來入定。將三昧解為只專注一個焦點的焦點,在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時就會轉得很硬(類似在物質中挖洞以看到空),其實空和識本來就是沒有邊際的,不須要硬轉。 他覺得好的三昧修法以及狀態是包容(inclusive)的,而不是排斥(exclusive)的。(不是說用排斥法修定的人不能得定,只是多一個選擇。) Ven. Analayo: 從《阿含經》及《尼柯耶》來看,入定並不須要禪相(例如光明禪相),禪相只是副產品。四阿含及巴利經中只有這一處出現禪相的使用。 再者,《中阿含經》(《中部尼柯耶》)提到的光明禪相,是用來輔助判斷,例如專注力退失時則光明消失,而不是像論中當作所緣來使用。 修安般念時,有的人在受念住時即可能發生光明禪相,或是在「覺知心」時發生光明禪相。「讓心悅」時更亮,「讓心定」時更穩定。 Ven. Analayo: 「讓心解脫」可以解為 1) 入定,也可以解為 2) 觀慧。 1) 若要入定,可以在「讓心解脫」這步驟 “放下”,如尼柯耶經文所說: “by making letting go the object, one gains unification of the mind.” 這時要 letting go of control of trying to interfere,讓入定自然發生。(詳細解說見書中。) 如果一定要系統化方法的人,則可參考初禪五支:尋、思、喜、樂、心一境性。尋是將心擺在其上,思是將心繼續擺在、支持其上。喜、樂、心一境性,則可用邀請入心的心態,或是單純知道其現前即可。 更重要的是,出定時可作觀:剛才的經驗也無常。 2) 若要在「讓心解脫」這步驟修觀慧,則解脫於我:I, me, mine, just drop it. 有呼吸但沒有呼吸者,也就是空觀。 也可無 “我” 以入定。入定時無法觀無常,但先前穩固的無我理解是可能陪著入定的。 「讓心解脫」也可以結合入定、觀慧這兩種方式來進行。 Ven. Analayo: 那般十六步驟中,每四個一組,都是邀請、自我探尋,例如:
更細地來說,每組的第一個步驟是個探尋(inquiry),每組的第四個步驟是完成探尋或回覆。每組前面的步驟沒修好、或是太快跳過,就會影響後面的步驟、在後面較吃力。 這十六個步驟是要應用到我們自己身上,反覆練習來應用在自己身上。 Ven. Analayo: 修行要找到對自己適合的 “中間之道”, 不過度嚴苛地要求自己,要能如實接受自己的缺點。 Ven. Analayo: 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下才適合打坐,要跟家人溝通在打坐時如何叫我們的方法,避免家人用粗魯的方式造成驚嚇,那麼可能會對往後的打坐造成陰影。 Q: 痛、甚至疾病造成的劇痛,造成無法 mindful,怎麼辦? A:
Q: 「體驗心」的時候,心一直在那邊,心(識)是連續的,一直在知道,似乎不是無常的。如何知道心是無常的? A: 可以持續地觀察心的無常。心是連續的,不代表心是不變的。連續的東西也能一直變化,就像是一條河,所有河水都是一直在變化的,但是連續的。或是像我們在火車上,腳底下的火車其實是移動的,但我們沒在跑步,但能隱隱覺察是在移動的。 就原理上來說,如果心是恆常的,那麼我們能知的心永不變,永遠就只能知道同一件事了。 就實驗來說,可以觀察一下看東西的眼識,以及聽東西的耳識。是否眼識、耳識不太一樣?這就是心(識)看似連續,但其實不太一樣的例子。(發問者很聰明,接下來說但他感覺不到意識的不一樣。) 另一種方式則是從因緣來看,緣眼、色生眼識……緣意、法生意識,沒有六根或六境,就不會有新的意識,因為有因果的變化,自然就不會是無常的。 Murphy Chen: 從 day 3, day 4 的說明, 心 = 受想行識
David Chiou:
幾年前我註解803經並且與無著比丘教法對照時也覺得這兩步連接到心念住去了。 在學理上,「覺知心行」和「平息心行」主要是覺知「心所」(受蘊、想蘊、行蘊),有了感受後生起認知,然後有各種心行(包含思考 thoughts;thoughts 通常在佛經用語中歸類於行蘊)。因此也不僅是想蘊,而是受蘊、想蘊、行蘊。因此安般十六步驟的這兩個步驟,算是受念住、心念住都有碰到,只是被《安那般那念經》歸類到受念住。 從論藏來看,雖然不同的論對於這經內容如何切成十六個步驟,各自有各自的切法,但我印象中對於「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這兩個步驟,還是都切到「受念住」的階段。所以就看禪師如何在實修上從受蘊帶出這兩個階段的修法了。 無著比丘教的修法中,將「覺知心行」和受蘊連接的技巧是: 在妄念較嚴重的狀態下,可以先觀察這些體驗中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感受比較單純,可避免直接覺知所有心的活動但妄念太多時,念頭跟著妄念跑不停。 也就是從感受引生染著(或有染著的感受)、感受沒有引生染著(或沒有染著的感受),這樣子「覺知心行」這個步驟也算是基於受念住,只是更進一步也連接到心念住。 上次的四念住禪七中,一位韓國教授 Prof. Kim 就有問到能否直接將《念住經》中所載四念住的修法與入出息念的修法直接結合,一對一地對應到入出息念。無著比丘回答說雖然入出息念的步驟也可區分為四念住,但兩者間並不是完全只有一對一的關係,要修入出息念的話還是以《入出息念經》中的十六個步驟為主來修,而不需將《念住經》的修法完全一對一地應用上去。 無著比丘的教學中,建議先練四念住到一定程度,五蓋輕了、已建立了念,才修入出息念(如《安那般那念經》第一段所述,在開始修入出息念前「遠離五蓋煩惱於心」),會比較有效率。而如果已念住的人,就不見得需要這個方便:「在妄念較嚴重的狀態下,可以先觀察這些體驗中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第五章:法念住(第13-16步驟)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三法印中,本經著重在「無常」,「苦」只有第14步驟有直接觸及。 Ven. Analayo: 經中的「無常」是開始 → 持續 → 結束,後世南北傳都有論師主張剎那生滅,實修上則依經中所述即可,不須看到剎那生滅。 當定義一切(包含物質)都剎那生滅時,會產生一些問題,例如生命如何連續等等,因此南傳提出 bhavanga-citta 有分心,北傳提出阿賴耶識,作為銜接之用。如果從《阿含經》及《尼柯耶》的角度,開始 → 持續 → 結束 就能在修行中觀察了。 Ven. Analayo: 七覺支是7個awakening factors,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則是 awakening themes。 Ven. Analayo: 實修上,建議先一次走過十六個步驟,然後即可依自己的創意彈性調整,看是要修哪組。可讓心在喜歡的、覺得適合當時狀況的步驟待滿時間。另一方面,對於已熟練的人,也可在某些步驟只待個呼吸就過去了。 除了修完十六步最後作七覺支的分析外,也可以任一組當中的第四個時,作與七覺支的分析,例如:
建議每次的打坐最後都要以法念住作結尾(如果跳到其他組,最後也接著法念住)。 Ven. Analayo: 有堅決解脫意志的人,可以多在定中待久些,不必怕定力影響慧觀,因為不會永久待在定中,遲早會發現執著。 Ven. Analayo: 《雜阿含經》第803經所教的安那般那念十六步驟(十六勝行),相對於南傳《大念處經》所教(不淨觀、四界分別觀等以修四念處),是較進階的修法,如果能五蓋淡薄再修,比較能掌握。 舉例來說: 《大念處經》教我們認出五蓋、以及對治五蓋的方法;第803經則在一開始就要求「遠離五蓋煩惱於心」。 《大念處經》在身念處的部分有較具挑戰性的修法,例如不淨觀、腐屍觀等等,能讓我們先對治以為身體是淨的誤解;第803經則直接「覺知一切身行息」,讓身體輕安,不再特別強調身不淨等等基礎概念。 《大念處經》要我們認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第803經則因為五蓋已淡薄,可以直接「覺知喜、覺知樂」,主要看樂受了。 《大念處經》要我們認出世俗的與非世俗的受;第803經則是以非世俗的樂受來幫助修行,這須要有《大念處經》的基礎。 《大念處經》教我們認出心的狀態是有無貪、瞋、癡、定、解脫;第803經則直接「覺知心、覺知心樂、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只提到認出心的狀態有無定、解脫。 《大念處經》教我們認出七覺支;第810經則表明第803經的安那般那念修法可令七覺支滿足,實務上十六勝行的每個念處也都可培養七覺支。 Ven. Analayo: 初果見過一次涅槃,解構了所見的世間,因此而無身見。 涅槃無法言語形容,因此不同論師各自表述,無著比丘個人認為勉強可說是「有意識地體驗意識的滅盡」。 Murphy Chen:
Day5 提到了 “the four insight themes”
相當於安般念第 13-16 步驟. (依遠離除外, 因為依遠離已經是安般念的前提) Kathy: 看到大家的讨论,有几个随后的问题出来。 1. 上次的七天念住禅修,和这次要翻译的十六个步骤的修法,都讲到 达到awakening, 那么似乎是两者可以单独修。当然很明显的是,两者的所缘境不同,十六步骤以入出息为门进身受心法观 2. 这两个修法,从无著比丘的两本书来看,似乎都是讲到awakening 为止,似乎即可作为见道的修行,也可继续作为修道的修行 3. 五停心观对治五盖,其中就有用安那般那念来对治散乱心,用五停心观对治了五盖后,就可以正式修四念住了。在无著比丘的念住:禅修指南里,对治五盖是放在法念住里的。这就是不同的教法了。 所以,对于先学习了不同的教法的人,似乎还是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不过佛法的修行不是机械的,怎么对应,需不需要对应,放弃之前所学,还是自己融汇(融汇需要智慧,融汇不好的话,反倒出问题),还是完全学习新的方法? ? 另,《瑜伽师地论》对安那般那念的解释,非常有次第和清晰。它解释安那般那念先后有五个次第的修习;1 算数修习,2 悟入诸蕴修习,3悟入缘起修习,4 悟入圣谛修习,5,十六胜行修习。十六胜行是划在了修道。所以从入出息念这里为门,可以见道,可以修道,最终成就四果(因为这是在声闻地,所以讲到四果为止)。算数修习这里就是对治散乱心,成就比如九心住 Murphy Chen:
無著比丘在 day1 有回答到這個問題 David Chiou:
因為經上說四念住是修定的基礎(八正道中「正念」生「正定」,七覺支中也是「念覺支」→……→「定覺支」),因此無著比丘建議先修四念住而能念住(《安那般那念經》前行的「繫念面前」)、五蓋較輕(《安那般那念經》前行的「遠離五蓋煩惱於心」),才修定,比較有效率。 個人的經驗是,一般強調修定的方法所緣較微細,而且通常愈微細的所緣能成就愈高的定境,但在五蓋粗重的情況下,所緣愈細愈難專注、愈容易分心,更難入門。而四念住的過程是從較粗重的所緣(身)漸進至較精細的所緣(心、法),因此能收攝心念至利於修定的狀態。(不過當然,廣義的四念住則含攝一切佛教修法,這邊只是指狹義的四念住修法。) 其實經上也強調持戒是修四念住的基礎,《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經強調修行四念處前要先持戒、有正見,清淨身、口、意三業,修四念處才能有所成就。這些合起來的次第也就是 戒→四念住→定。 所以無著比丘也很強調持戒及善護根門。 另一方面,當能念住後,經上也說哪種方法都能導向覺悟,像《雜阿含經》卷二十七就列了各式各樣的修法都能成從念覺支入手,完成七覺支:
所以在五蓋較輕的情況下,的確也是可以單獨修的。 David Chiou: 無著比丘帶的 path program 三種禪七(四念住 → 入出息念 → 四無量心與空)最後都是 awakening。愈進階的課程,心、法的部分切得愈細,多修習進階的部分。 以無著比丘教四念住與入出息念這兩者來比較,如同先前 Murphy 提出的,安那般那念在「覺知心行」(還在受念住的階段)就切入心了,比起四念住的受念住時來得深入:在修四念住的受念住時,受的有貪(經中所謂「食受」)與受的無貪(「無食受」)有點像是順便觀察的,而在修入出息念時,直接就看各種心行,只在定力不夠時才退回只看感受。再者,《入出息念》在心念住的部分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識蘊,精細的程度上通常超過修四念住時心念住(看有無貪瞋癡心)的層次。 根器特利、過去世修夠多的人,在修四念住的法念住階段就能悟道,也就不用學其他的方法了。例如默照禪就蠻像無著比丘所教法念住的部分的修法,沒有很多的步驟,就直觀到悟道。(但也很多人就卡在那邊一直過不去,這時如果有更細部的步驟能慢慢爬,比較不會灰心。) 修四念住還沒悟道的人,就繼續修其他的方法,把功夫打得更深。例如入出息念將識蘊看得更透徹、加深定力,也提高修毗婆舍那時有所突破的機率。 David Chiou:
隨喜 Kathy 犀利的觀察。這的確是不同修行系統的不同次第,可能也有名詞定義的不同。 我們以前也有些相關的討論。 無著比丘教的是依經的系統,他在《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以及《從比較的觀點看念住的實修方法》的「五蓋」(或「諸蓋」)章節,有列出將五蓋的修習列在法念住的各經文依據,如果對相關經文有興趣的話也可參考。 倒不能說哪種系統才是對的或錯的,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
感謝 Kathy 分享《瑜伽師地論》的解釋。 的確,蠻多論中都有教算數的數息法,在後世也成為主流。無著比丘提過阿含經及尼柯耶中卻沒有算數的方法。照經載來看,佛世時在初步收心的階段較常採用(狹義的)四念住修法,然後接安般十六勝行。 不過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不同,就看哪種方法對自己較有效率了。我自己從四念住接安般十六勝行,比起從數息到隨息來得順,不知其他人的經驗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