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這張圖是學習自無著比丘所著《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的附圖,根據《雜阿含經》的經文略作文字上的調整,特此致謝。

身念處的前兩步驟,無著比丘的書上是分為 1. 長的氣息 2. 短的氣息。

照中文《雜阿含經》的句子來看,如果分為 1. 體驗氣息的進出 2. 體驗氣息的長短 更順。

對實修沒什麼影響,只是分類的不同。上圖是依無著比丘的書,而無著比丘是依南傳的觀點,將長、短拆為兩步。不知道有沒有人見過其他法師或經論的不同拆法,可以分享或提出想法的?


David Chiou:

佛使比丘的書上也是從觀長、短開始算。南傳的大念住經身念住部分和《雜阿含經》第803經的文字很相近,也沒有編號。

CBETA查不同的論中拆成16個步驟的分類也不同,不過實作的內容大同小異。

《成實論》卷14〈道諦聚〉:「阿那波那十六行。謂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隨無常,觀隨斷、離、滅觀。」(CBETA, T32, no. 1646, p. 355, c16-19)

《瑜伽師地論》卷27:「云何名為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CBETA, T30, no. 1579, p. 432, a28-b28)

《大智度論》卷11〈序品 1〉:「出入息中復有十六行:一、觀入息,二、觀出息,三、觀息長息短,四、觀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者、受諸心行,九、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散壞,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CBETA, T25, no. 1509, p. 138, a10-15)

《法界次第初門》卷1:「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長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諸身行 六受喜 七受樂 八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 十心作攝 十一心作解脫 十二觀無常 十三觀出散 十四觀離欲 十五觀滅 十六觀棄捨」(CBETA, T46, no. 1925, p. 673, c2-6)

只有《大智度論》和《法界次第初門》直接標示為十六個步驟,不過和較常見的四念處各對應至四個步驟的分類法差別較大,不是四念處各四個,一方面和經文較無法句句搭配,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作者較有自信而刪掉了一些他認為不重要或是重複的步驟,例如《雜阿含經》的「平靜身行」、「平靜心行」這兩個步驟只留一個,我大概可理解他這樣分類的原理,雖然個人覺得這樣較鬆散 :P

單純考量《雜阿含經》第803經本身的經文,將此經搭配的示意圖調整如下:


Satipatthana Shi:

根據《大毘婆沙論》的說法:念入出息是總相,念短入出息等是別相。所以長息、短息是分為二個階段。

修行繫念在入出息上,隨著心念越來越專注、寂靜,心由粗轉細時,依據《大毘婆沙論》和《成實論》,這時入出息也隨著心寂止而由短轉長。所以長息、短息分二個階段,在實際修行上來說,是從呼吸的長、短,來明辨身心的粗、細。

就修行的體驗來說,心由粗轉細時,呼吸變細時,有行者的經歷是由短到長,但也有行者的經驗是由長到短。論典解說、他人經驗都只是參考,重點是明辨自心由粗轉細時,清楚覺知自己呼吸的長與短。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6:「應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總。念短入出息等是別。」(CBETA, T27, no. 1545, p. 136b8-1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6:「問入出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答先短後長。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後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後長。」(CBETA, T27, no. 1545, p. 136a22-27)

《成實論》卷14:「問曰:云何名息長短?答曰:如人上山,若擔重疲乏故息短。行者亦爾,在麁心中爾時則短。麁心者,所謂躁疾散亂心也。息長者,行者在細心中則息長。所以者何?隨心細故息亦隨細,如即此人疲極止故息[*]則隨細,爾時則長息。」(CBETA, T32, no. 1646, p. 355c20-25)


David Chiou:

感謝 Satipatthana Shi 的指導。

息長、息短分兩個步驟也合理,不過如果我作 devil’s advocate ,印象中較多人認為打坐進入狀況後氣息會增長,那麼順序應該是 1. 息短 2. 息長,但經論中都是息長、息短這樣的順序,剛好相反 :Q (您也有提到也有論中認為氣息是會變短,那麼就符合這順序,只是我個人覺得進入狀況後氣息會變長比較直覺。)

另一方面,拆成 1. 氣息進出 2. 氣息長短,也可以有以下解釋:

身念處的四個步驟可訓練對身體由粗顯至細緻的覺知,由第一步簡單覺知吸氣與呼氣,到第二步增加對呼吸長、短的覺知,覺知呼吸長短時可說要能分辨呼吸的開始與結束,或是要能分辨對應於呼吸長短的身體變化。在第三步則完全地覺知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各階段,更敏銳地增加覺知的細節。其實四念處的身、受、心、法,也是從較粗顯的層次漸進地導向較細緻的層次。

《瑜伽師地論》在對應段落的句型結構可以解釋為覺知氣息進出、覺知氣息長短分別是1、2步驟,也可以解釋為「若長」、「若短」分別是1、2步驟:

《瑜伽師地論》卷27:「云何名為十六勝行。1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2若長若短。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13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CBETA, T30, no. 1579, p. 432, a28-b28)

南傳經文的順序則是先提到「具念」地吸氣、呼氣,然後「了知」長、短,然後「學習」體驗一切身等等,南傳傳統上是從「了知」開始算十六步驟,但依經文本身不見得能斷定「具念地吸氣、呼氣」包不包含在十六步驟內。

Anyway, 不管前兩步驟是分為「覺知進出、覺知長短」或「覺知息長、覺知息短」,都是初學時收攝心念的方式,有一個方法可依循就可以了,倒不影響實際的修行,畢竟各論對這段經文的標號解讀及差異本來就較大。就像現在修安般時大多數會在觀呼吸(隨息)前加上數數字(數息)的步驟,即是在心念更粗的狀況下的前方便。

至於如何分為十六步驟較適合作為《好讀》的內容,還得想想……


Satipatthana Shi:

十六勝行有垂直的解法,也有水平的解法。「垂直」我是指說第一個步驟是第二個步驟的基礎,第二個步驟是第三個步驟的基礎。「水平」是指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是可以平行進行的,不一定要有前者才有後者。

無著比丘就是垂直的解法,在他的書中有列出各種區分為16步驟的方法,你的方法也是其中一種。但南傳經文不支持這種區分。

北傳論中就有水平的解法,參見《瑜珈師地論》及《成實論》。

突然想到16行融合水平線和垂直線的敘述方法,可以五蓋為分水嶺,在去除五蓋前用水平線敘述16行,而去除五蓋後用垂直線敘述16行。也就是16行可以是水平線的對治法,也可以是垂直線成就喜、樂、定的狀態。16行不好敘述,您參考看看!

David Chiou:

分享一下,在無著比丘帶的安般禪九上,他列示的步驟比他的書中詳細:

0.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mindful breathing in/out
1. breathing in/out long
2. breathing in/out short
3.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 breathing in/out
4. calming bodily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5. experiencing joy & breathing in/out
6. experiencing happiness & breathing in/out
7.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8.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9. experienc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0. gladden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1. concent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2. libe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3.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 breathing in/out
14.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 breathing in/out
15.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 breathing in/out
16.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 breathing in/out

根據無著比丘在《入出息念:禪修指南》第二章,這邊有兩種解讀,兩種解讀都可行,修行者可自行選擇適合當時心的狀態的方法:

「第一種解讀會意味著我們應該先覺知長的呼吸,然後轉向短的呼吸。要達成這樣的效果,可以透過在一開始刻意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看著它如何自然地變短。但是如果採取另一種解讀,我們應該只覺知氣息的長度,留意它或長或短,而不改變它。」

支持第一種解讀的看法:
「《念住經》(Satipaṭṭhāna-sutta, MN 10)有一個在其他對應經文中找不到的譬喻,描述了入出息念最初兩個步驟的操作,所用的例子可以認為表達了這兩步在某種程度上有刻意的影響在。」

支持第二種解讀的看法:
「依據《雜阿含經》的敘述,具念地吸氣和呼氣後,禪修者的任務是去辨別呼吸的長度。這只需要把注意力轉向呼吸的長度,然後決定這相較之下是長的或短的,而不需要刻意深呼吸一口氣以確保呼吸是先長然後變短。」

另外,台灣相關的學術論文供有意研究者參考: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97617.htm

 
agama/研討_十六勝行中身念處的項目及編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3/25 17:3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2868080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