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mind: 請問經文「舉衣鉢」的「舉」是什麼意思? guest: 下文節錄自 http://www.fuyan.org.tw/download/FBS_vol8-4.pdf 25.《中阿含9經》:舉衣鉢,《鸚鵡經》:藏舉 阿含經中有多處經文為「舉衣鉢」,183例如: 《中阿含•9經》: 尊者舍梨子亦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舍衛國而行乞食,食訖,中後還,舉衣鉢,澡洗手足。 《雜阿含•104經》: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出城,還精舍,舉衣鉢已。 《辭海》列舉十四個字義,似乎其中並無切合上述經文的義釋。參照下列所引經文,「舉衣鉢」相當於「舉藏應器」、「收舉衣鉢」、「攝舉衣鉢」,依「收舉」、「攝舉」、「舉藏」、「藏舉」的詞義,應該是「同義複合詞」,也就是說「舉」的字義與「收、攝、藏」相當,因此,「舉」字應該是意為「收藏」。 《佛說義足經》:「子曹正各起座,到舍衛求食,食竟舉藏應器,還到祇樹入園,為佛作禮。」 《中阿含•32 經》:「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鞞舍離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收舉衣鉢,澡洗手足。」 《雜阿含•272 經》:「世尊責諸比丘故,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出,攝舉衣鉢,洗足,入安陀林,坐一樹下,獨靜思惟。」 《增壹阿含•17.11 經》:「是時,眾多比丘乞食已,還歸所在,攝舉衣鉢,往至世尊所。」 《苦陰經》:「彼得錢財,便守護之、極藏舉之。」 《鸚鵡經》:「當示我父遺財,汝本藏舉,我今不知處。」 上引《鸚鵡經》的對應經文為《中阿含•170 經》「若前世時是我父者,當示於我父本所舉金、銀、水精、珍寶藏處,謂我所不知。」 《中阿含•170經》的「舉」字,也應該是作「收藏」解。 《一切經音義》解釋「藏舉」為「藏弆」。195「弆」字是一個近代罕見的僻字,《一切經音義》解釋為「弆,藏也」。 類似的用語如《雜寶藏經》卷 2:「兄得此肉,藏弃不噉,自割脚肉,夫婦共食。」 董志翹解釋此處經文,認為「藏弃」應作「藏弆」,意思即是「儲藏」。此兩字《大正藏》的校本「宋、元、明藏」作「藏舉」。《法苑珠林》引此文作「兄得此肉,藏棄不敢食之,自割脚肉,夫婦共食。」「藏棄」顯然不合理,因為後文提到「以先藏肉,還與弟食」,此肉是「先前所藏」,並未「拋棄」。此處《法苑珠林》引文的「藏棄」,「宋、元、明藏」也是作「藏舉」,「棄」字與「弆」字形體相近,有極大可能是因「弆」訛寫成「棄」。 有些經文除了將「藏弆」抄寫成「藏棄」之外,也抄寫成「藏去」。例如: 《生經》卷 2:「於是比丘……明旦,著衣持鉢,入彼國邑,若於聚落,護諸根門,分衛始竟,飯食畢訖,藏去衣鉢,洗其手足。」 總結此說,「藏弆」又作「藏舉」、「舉藏」、「藏去」、「藏棄」,都應該是作「收藏」解釋。 節錄自「初期漢譯佛典疑難詞釋義」,蘇錦坤作。 grace: 關於卷三十九中「舉」的註解,中文的”藏”,原意為”匿”,亦有”深”之意涵,因此”收藏”二字比較偏向放置於深處,或長時間放置的意思。但衣鉢是每天在使用的東西,用”收拾”來解釋會比”收藏”來的恰當,故改為「收拾」。 David: 當初是根據上面這篇論文,不過「舉」好像在我曾找的一些辭典也沒有列出「收藏」這意思。 經過grace 所說,剛請谷哥大神作了地毯式搜查,發現這則: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zNDAw 第12項解釋是「拾取」。 我曾看有這詞的經典的對應南傳經文,莊居士翻譯的,印象中沒看到太直接對應的詞彙。 另外請教,(佛世時)僧眾可以將一些東西寄放在一個道場,以後回來時再取出嗎?我好像有印象在經律讀到類似的概念,但早忘了是講什麼東西,是否衣鉢、臥具這類東西可放?先前想到「收藏」這意思會不會是指這類。 grace:
作漢譯佛典名詞的學術研究,文字學、音韻學的知識不可或缺,否則即使參照某些具學者頭銜的人的文章,也不一定能分辨其論點的可信度。
「藏舉」和 「舉衣鉢 」的 「舉」是兩個不同意思。 grace:
寄放東西的動作不一定要用「收藏」來描述, =======以下是僧眾寄放東西的情況=============== 律中可以看到僧眾的衣鉢等物可以寄放在很多處所,例如:
1.寄放在其他道場
2.寄放在居士處
[0123c14] 有一比丘寄衣在居士舍,是比丘聞居士舍為火所燒,忘不白餘比丘,從僧坊出向聚落,
[0294c05]復次佛住舍衛城祇洹精舍,爾時舍衛城中失火。時城中諸人象馬車乘男女擔負衣物出城,
3.寄放在長老處
4.比丘將衣鉢寄放在比丘尼處
5.比丘尼將衣鉢寄放在比丘處
6.衣物太多到處寄放
7.比丘代管居士衣物 Cathy:
趁今天有點空檔,再簡單說說「舉衣鉢」這件事。 「尼師壇」就是現在僧眾們在用的「坐具」,現在的具只有在大殿禮佛時才用,嚴格來說,一般性的禮佛用蒲團就好,「具」會使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比如初一十五的拜願,禮懺法會等等,所以現在的「具」只是一個附加使用的工具,和佛世時的使用方法及定義不大一樣。
現在說說我所知道佛世時「尼師壇」的定義及用法,先說,我知道的這些是我去受戒時由戒師授課得知,不是我自己去查資料來的。 「尼師壇」是為了保護三衣而出現的,使用的場合有,外出托鉢後,在樹下吃飯時鋪在地上避免衣服弄髒; 在外遊行,野外露宿時鋪在地上睡覺用。當然,以前的住屋條件不那麼好,大多出家眾即使在精舍中吃飯睡覺的地方也是泥地的話,還是要把「尼師壇」請出來使用。 現在南傳僧人肩上披的那條應該就是「尼師壇」。既然「尼師壇」和鉢是常常要用的,那就不可能「收藏」,只有用完收拾好,放回原位。 以上就是之前我根據實際使用情形,所以認為「舉」衣鉢的舉為收拾而非收藏。 再來是 David 問僧眾寄放東西的情形,同樣的,「正常」來說,因為三衣一鉢是珍貴的,不可遺失的,要隨身掃帶的,所以應該不會有「寄放他處」這件事。果然,Grace 所提出的幾種情形都是曾發生的「特例」所以才會報告佛陀,被當成案例記錄下來。 補充一下,三衣一鉢都是由居士所供養,而當時的衣服,吃飯的鉢等屬於貴重物資,如果遺失或壞了,需要請居士再供養,為避免僧眾不愛惜所有物,讓居士一直破費而有譏嫌,佛陀才製了三衣一鉢不離身的規定,這是我所知道的部分。 grace: 關於「舉」字,在阿含經中會因前後文不同而有數種不同的意思,無法在「舉衣鉢」的「舉」註解中全部列出,否則會造成混亂。為了顧及出版進度,這裡僅針對第三冊的「舉衣鉢」的「舉」作註解。 舉:此處指收拾、整理、放置。 以上的註解是考量阿含經中對梵文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的不同翻譯。
雜阿含經中的「舉衣鉢」有其他翻譯,分別為
中阿含為「收舉衣鉢」。 長阿含為「安置衣鉢」。 增一阿含為「攝舉衣鉢」、「收攝衣鉢」。 別譯雜阿含為「收攝衣鉢」、「攝於衣鉢」、「攝其衣鉢」
另外,雜阿含卷十(二六二)經中的「攝舉衣鉢」及
Ps: 卷十(二六二)已出版,但是dokuwiki上的「攝」和「攝舉」註解可能需要修改。
David Chiou: 謝謝grace 細心的比對分析! 以《好讀》的註解習慣,通常這種單字或單詞,除非註釋的文字本身不易懂,我們會用最簡單的描述,例如能用一個詞就不用兩個詞。由於「收拾」和「整理」在這邊是同義詞,我們就只留一個,請問grace有沒有建議留哪一個呢? 另一方面,收拾、整理、放置,是否能說都是從「舉」為「拿起」的這個動作衍生出來的意思?如果可以這樣說,則以下的註釋是否適合? 讀者會不會比較容易理解:
吃完飯後,回到道場:
出門拜訪,到達對方的所在地,暫時將衣鉢置於一處:
grace: 「舉」用三個詞彙來解釋就是因為有前面的考量, 這樣可以套用到「舉衣缽」、「攝舉衣缽」、「收舉衣鉢」的註解。
「收拾」和「整理」嚴格來說並不是同義詞,要看句子描述。
而「舉衣鉢」、「攝舉衣鉢」在經文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乞食回住處收拾衣鉢,
註解用三個詞彙來解釋是為了方便讀者自己套用。
收拾、整理、放置,都是從「舉」字原義為”雙手抬起”衍生出來的,當然也可以衍生為「拿起」。 舉:拿起。「舉衣缽」在這裡指收拾衣缽。 grace: 關於「舉衣鉢」的「舉」
阿含經中有多處「舉衣鉢」,大部分出現的場景都是僧眾們出去乞食,接著「食已,還精舍,舉衣鉢」。 就乞食而言,「舉衣鉢」是日常行為,將「舉衣鉢」解釋為「收藏衣鉢」並不合理;而拜訪他人時暫放衣鉢,更難以理解為「收藏衣鉢」。 「舉衣鉢」的「舉」原先被當作「藏」來解釋是源自與「藏舉」的「舉」混為一談。但是這兩個詞彙中的「舉」字不必然要是同一個意思。 首先看「藏舉」。據《一切經音義》:「藏舉,上昨郎反,下薑圄反。有經本或作弆,墟圄反,亦音舉也。」前半句是指發音, 後半句是說有些經本把「藏舉」寫為「藏弆」,且「弆」的發音為「舉」。至於「弆」字,《一切經音義》解釋為「弆,藏也。」 因此「藏舉」、「藏弆」皆為同義複詞,也就是「藏」的意思。
「藏舉」二字大量出現於隋唐之前翻譯的佛經,但「藏弆」在唐代以後才逐漸被普遍使用。(例如《六臣註文選》卷五十六 有一段唐代李善對西漢陳遵的描述:「陳遵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弆以為榮也。」是說陳遵擅長寫字,他寫給別人的書信都被收信人當成墨寶珍藏起來。這一則紀錄也成為日後文人雅士在描述收藏書畫雅玩時,喜用「藏弆」二字的濫觴。)
就一般常識而言,珍貴的、喜愛的東西才會被收藏,所以佛經中的「藏舉」、「藏去」常用在收藏財寶或珍視之物,例如:
當「舉」字被當成「弆」字的通假使用時有「藏」的意思。因此我們會看到《中阿含經》卷四十四.根本分別品第一七〇的經文中有以下的用法:
即使如此,並非隋唐之前漢譯佛典中的「舉」字都被當成「弆」字使用,我們可以發現經、律中有大量的動作描述使用「舉」字,且大部分以「舉」字的原義及其延伸意義被使用。「舉」字原義為雙手抬起,而人會雙手抬起的情況大多是因為手中拿著東西要做什麼事。以阿含經為例,經文中以「舉」字描述的動作都需要雙手抬起,例如:
pātracīvaraṃ是pātra(鉢) 和cīvara-(衣)的組合,即衣鉢。pratiśāmya則是由prati和√śam-及-aya-組合而成。prati是前綴,在梵英辭典有return的意思;在梵和辭典則是”取り戻す、回復する”。√śam-為語根,-aya-則有指示作用。一般將pratiśāmya英文翻譯為put away。而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在《雜阿含經》中,除了作「舉衣鉢」,有時也作「置衣鉢」、「攝舉衣鉢」、「攝衣鉢」。「攝」即整理之意。至於《增壹阿含經》與《中阿含經》中,除了「舉衣鉢」、「攝舉衣鉢」之外,尚有「收攝衣鉢」和「收舉衣鉢」的翻譯。《長阿含經》則只簡單譯為「安置衣鉢」。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中還可以看到「收攝衣鉢」、「攝於衣鉢」、「攝其衣鉢」的寫法。
除了上述翻譯,再來看看阿含經譯者以外的其他譯經師又是如何翻譯這個梵文詞彙。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元魏留支三藏譯: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唐三藏沙門義淨譯: 從上面的對照,可以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兩位譯經師,及唐代的兩位譯經師都將pātracīvaraṃ pratiśāmya翻譯為「收衣鉢」。當然,也不排除後翻譯者參照了前翻譯的可能性,但至少他們都認同這種描述乞食、用餐結束的後續行為以「收衣鉢」來翻譯是適當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有些譯經師喜用「舉」字來描述進行勞務的動作,這也許是為了更貼切地反映印度人的風俗習慣。印度人拿東西或搬運東西時,習慣將東西高舉,頂在頭上。
此外,從衣鉢的收拾方式也可以看出許多動作需要抬舉雙手。律中紀錄了許多出家眾應注意的生活細節,也包括收拾衣鉢的規矩。
乞食回來後,脫下來的入聚落衣要放置於「常處」,也就是專門放衣服的場所,且世尊建議製作衣架來放置。
出家眾乞食回來後要將換下來的入聚落衣「抖擻襞褻」,即拿起來抖動,以便減輕衣服上的褶痕及清除粘在衣服上的灰塵或污物(襞為衣服上的摺痕;褻指穢物),然後拿到專門放置衣服的處所掛到衣架上去。衣架可以用竹或葛蔓(植物名)或繩來製作,但總之跟現代人晾衣服用的橫桿或晾衣繩一樣。所以,無論是把衣服拿起來抖動的動作或掛上衣架的動作都需要抬起雙手,這些動作使用「舉」字來描述也就不難想像。
其次,乞食、用餐之後的鉢又是如何處理?
用餐後,將綁在鉢上的繩子解開,進行清洗,洗完之後曬乾,曬乾後的鉢再綁上繩子,然後「舉著一處」。所以鉢也有專門放置的場所,且要用鉢龕或鉢籠保護起來。
龕是櫥櫃,嵌在牆壁上,所以世尊的弟子一聽到應做鉢龕就「穿牆而作」,但是這樣會損壞牆壁原有的結構,於是世尊建議鉢龕要在一開始造寺時就順便做進去。如果是茅棚之類的蘭若,就做籠子來放鉢,也要製作蓋子蓋住以避免塵土,且鉢籠不能放在地面,最好掛在樹枝上。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使用「舉」字當動詞,比「置」、「攝」、「收」字更能生動地表現出古代印度人收拾、整理及放置衣鉢的行為。從而,我們也可以知道「舉衣鉢」的「舉」字不等於「藏舉」的「舉」,並非「藏」的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