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 Chen:

經文大意:

佛陀看到了人們的生老病死,意識到自己也有一樣的問題,興起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便離開了皇宮踏上修行者之路。

偈頌: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如法自有,凡夫見惡。
若我憎惡,不度此法,我不宜然,亦有是法。
彼如是行,知法離生,無病少壯,為壽貢高。
斷諸貢高,見無欲安,彼如是覺,無怖於欲,得無有想,行淨梵行。」

南傳經文(莊春江譯)
「病法、老法,還有死法,
眾生依如是法,一般人厭嫌。
當我住於這樣時,對有這樣法的生類,如果我厭嫌它,這對我不適當。
當我住於這樣時,知道無依著法後,凡在無病時、在年輕時,在活命時的憍慢,看見離欲為安穩後,我征服一切憍慢,當看見涅槃時,有我的勇健。
現在我不可能,受用欲,梵行所趣處,我將成為不退轉。」

心得:

佛陀畢竟是佛陀,看到問題後,就專注地投入於解決之道,並有以下的認知過程:

看見生老病死⇒知道有離欲法的安穩、出離年輕無病的驕慢⇒看見涅槃的可能性,不再受欲,投入清淨梵行。

現在讀佛經,我覺得比以前理解更多的是,佛陀的心理素質在還沒出家前就已經遠遠的超越普羅大眾吧。

看到生老病死後就直接投入沙門梵行、修禪定,這對普羅大眾來說不太可能,所以談經典的生活應用,我覺得還是要關注到當事人的現象場(註1),佛陀的現象場跟我們差太多了,一般人如我還是先從《專注的力量》開始讀吧XD。

連面對問題有時都想逃避的我,先關注當下是否有覺察比較重要。

佛陀從想要解決老病死的尋求安穩之需求出發,雖然一開始還沒辦法完全解決,但就在這個需求下持續地尋找方法,也可以參照心理治療學派的現實治療;從簡單、初步的想法、移動身體動作開始做,或自問並覺察:「我在哪?」「我在做什麼?」;

八正道的話,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一路往前的疊加實踐,正念則每支都搭配。

每個方法、每個當下、每個身體知覺都扣緊這個需求在做,也同時是在訓練自己的專注/正念/正知。

以上想法不是佛經的正式解釋,只是我嘗試以自己對當代心理學的理解,來對佛經進行白話文詮釋,做個佛經的可能詮釋,也跟大家交流看法。

*註1: 現象場定義:Rogers提出現象學觀點,他認為每個人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看待世界,人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知覺構成個人的現象場,所謂的現象場是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或經驗世界。 因此在他看來,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正是這種內心世界而非客觀世界決定著個體的行為,即決定個人行為反應的是個人的主觀現實,非外在現實。
參考連結:https://blog.xuite.net/mandy5407/wretch/97545282

經文連結:http://buddhaspace.org/agama2/29.html


Jian Chen:

20201225後記:

今天再讀,我發現:佛陀可能是看見了,一旦再陷於欲貪,便不可能出離生死,但此時的佛陀還沒發現十二因緣的細部法則,所以可能還會陷於否定感受的錯誤而修苦行,之前也還需要經歷禪定的修學,大方向確定,但細部實踐還需要修正,直到最後的最後,再逆觀因緣而徹底正覺。

應景插個話,西方有聖誕節,東方好像是佛誕節XD


Jason Chen:

有無明有識開始,眾生只會繼續有下去,佛陀也是到了人的極位,国王太子,一切都有,仍補不完那個心里要有的洞,没有宿世因緣,多生為人為行者,大概也是繼續追逐一切有,只有發現有不是究竟,才開始減法,悟空法。


Huiyi Lin:

Chen Jian 的心得很實際。😀

沒錯!佛陀的現象場跟我們差很多,而佛陀的高度心理素質是累生累世的修行來的。所以”經典的生活應用”,也跟每個讀者的現象場有關。讀了佛經之後,理解到什麼,也就關聯到一個人會不會應用,如何應用。

”當事人的現象場”,此當事人是指自己?還是想要幫助的那個人?或兩者都是?

假如一個人無法看清自己的現象場,也就無法關注他人的現象場。所以,想要幫助他人,要先學會面對自己的現象場、覺察內在,從而能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現象場顯露出來的外在行為的問題所在。例如,有些學佛人很精進,喜歡讀經並與人討論,但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討論是意氣之爭,還是自我表現,還是純粹的法義交流?另有一些精進的學佛人雖然得到解行上的進展,但是偏偏沒有覺察到自己越進步越助長我慢,自認高人一等或好為人師。

無論哪一種,這其中都有”有”,即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因為參與討論、詰問別人、指導別人,或寫一些看似深奧的佛法開示,可以滿足自我存在的價值感。但是,這與佛法的滅苦之道是違背的。因為沒有這樣的意識,或覺察力不夠,所以不斷不斷陷入類似的苦的集起,例如”別人不理解我”、”別人不認同我(很厲害)”之類的隱藏情緒,於是,反應於外在的行為就出現了說話容易得罪人。這時候談”經典的生活應用”或想要度人學佛,就有點遠了。

Chen Jian的心得已經寫的很好了,只是畫蛇添足,一點補充。討論版本來就是開放給大家討論的,但是有時候,還沒累積足夠的知識或經驗之前,靜默旁觀、老實修行,絕對比在網路上打嘴砲更實際、更能自利利他。🙏


Chen Jian:

非常感謝學姊的詳細回覆~

我也在學姊這篇的指導下,省思了我自己貼文的動機:

是尋求肯定呢?表現自己的理解呢?或是想跟大家討論呢....?等等等

上述動機其實都有,不過在看到學姊詳細的回饋後,我能對當下的心態做個反省,也是這個討論給我的收穫。

嘗試將學姊的回饋理解為我自己能夠應用的文字:

在進入討論前,先釐清自己想要討論的是什麼、動機是什麼;

然後省視一下:別人是否需要這個討論、別人的需求是什麼、我希望別人看到什麼等等等。

* * * * *

我也聯想到,十二因緣中的「有」,一種內心得到什麼的存在感,也跟四食中的意思食、觸食對應到,的確要常常反觀:「我在這個討論中是想要滿足自己的什麼需求?」

最後也會回到,「我累積了什麼是想要討論的,跟佛法相應嗎?還是只是要滿足自我的存在感而已?」

* * * * *

我覺得,一下子就想得到解脫是困難的,回到當下這個獅子吼文字討論的虛擬道場,省思一下「我的存在感,是怎樣的展現在文字上?」

也算是我理解的「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網路上)」了

* * * * *

如將文字表現在網路,只是為了意氣之爭或是得到肯定而驕慢他人,這也如學姊說的:

不如先安靜觀察、踏實累積生活中的佛法資糧(如讀經、拜懺、或者乾脆打掃房間)更實在。

 
agama2/研討_從佛陀出家的過程來思考心理需求與方法的實踐.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3/09 17:2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57219505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