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品第一ⓐ(有二十五經)(第三念誦)ⓑ(有二品①合有二十五經)②ⓒ
柔軟、龍象、處 無常、請、瞻波 導讀(一一七)中阿含ⓓ大品柔軟經第一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自我昔日出家學道,為從優遊③、從ⓔ容閑樂、極柔輭ⓕ來,我在父王悅頭檀④家時,為我造作種種宮殿,春殿、夏殿及以冬殿,為我好遊戲故。去殿不遠,復造種種若干華池,青蓮華池、紅蓮華池、赤蓮華池、白蓮華池。於彼池中植ⓖ種種水華、青蓮華、紅蓮華、赤蓮華、白蓮華,常水常華,使人守護,不通一切,為我好遊戲故。於其池岸植[*]種種陸華,修摩那華⑤、婆師華⑥、瞻蔔華⑦、修揵提華⑧、摩頭揵提華⑨、阿提牟多華⑩、波羅賴ⓗ華⑪,為我好遊戲故。而使四人沐浴於我,沐浴我已,赤旃檀⑫香用塗我身,香塗身已,著新繒衣⑬,上下、內外、表裏皆新,晝夜常以繖⑭蓋覆我,莫令太子夜為露所沾,晝為日所炙。如常他家麤𪍿ⓘ、麥飯、豆羹、薑菜,為第一食,如是我父悅頭檀家最下使人,粳糧餚饌為第一食。 「復次,若有野田禽獸,最美禽獸,提帝邏和ⓙ吒⑮、劫賓闍邏⑯、奚ⓚ米何犁泥奢拖ⓛ羅米⑰,如是野田禽獸,最美禽獸,常為我設如是之食。 「我憶昔時父悅頭檀家,於夏四月昇正殿上,無有男子,唯有女妓而自娛樂,初不來下,我欲出至園觀之時,三十名騎,簡選上乘,鹵簿前後,侍從導引,況復其餘?我有是如意足,此最柔軟。 「我復憶昔時看田作⑱人止息田上,往詣閻浮樹⑲下,結跏趺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我作是念:『不多聞愚癡凡夫自有病法,不離於病,見他人病,憎惡薄賤、不愛不喜ⓜ,不自觀己。』我復作是念:『我自有病法,不離於病,若我見他病而憎惡薄賤,不愛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觀已,因不病起貢高者,即便自滅。我復作是念:『不多聞愚癡凡夫自有老法,不離於老,見他人老,憎惡薄賤,不愛不喜[*],不自觀己。』 「我復作是念:『我自有老法,不離於老,若我見他老而憎惡薄賤、不愛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觀已,若因壽起貢高者,即便自滅。不多聞愚癡凡夫為不病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不多聞愚癡凡夫為少壯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不多聞愚癡凡夫為壽貢高豪貴放逸,因欲生癡,不行梵行。」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病法老法, 及死亡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柔軟經第一竟ⓝ(七百九十一字)ⓞ [校勘]ⓐ 「一」,明本作「十一」。 ⓑ 「念誦」,大正藏原為「一日誦名念」,今依據明本改作「念誦」。 ⓒ 「有二品合有二十五經」,宋、元二本作「有一品半合有二十五經」,明本無此九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從」,知恩院本作「縱」。 ⓕ 「從容閑樂極柔輭」,巴利本作 Sukhumālo paramasukhumālu accanta sukhumālo。 ⓖ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賴」,大正藏原為「頭」,今依據宋、元、明、知恩院本四本改作「賴」。 ⓘ 「𪍿」,知恩院本作「䵃」。 ⓙ 「邏和」,大正藏原為「邏惒」,宋、元、明三本作「邏和」,知恩院本作「羅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邏和」。 ⓚ 「奚」,知恩院本作「灸」。 ⓛ 「拖」,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拖」。 ⓜ 「喜」,知恩院本作「憙」。[*] ⓝ 明本無「柔軟經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九十一字」六字。 [註解]① 二品:指「唸誦」所涵蓋的二品:大品、梵志品。 ② 二十五經:指大品的二十五經,計有:柔軟經、龍象經、說處經、說無常經、請請經、瞻波經、沙門二十億經、八難經、貧窮經、行欲經、福田經、優婆塞經、怨家經、教曇彌經、降魔經、賴吒惒羅、優婆離經、釋問經、善生經、商人求財經、世間經、福經、息止道經、至邊經、喻經。 ③ 優遊:優渥的家庭。 ④ 悅頭檀:飯淨王。 ⑤ 修摩那華:肉豆蔻的一種。米黃色的花,具有香氣。修摩那花是”賞心悅目的花”意思。 ?? ⑥ 婆師華:素馨的一種。白色的花,頗具香氣。婆師花是”雨時生或夏生的花”的意思。?? ⑦ 瞻蔔華:屬木蘭科。淡黃色或橘色的花,頗具香氣。瞻蔔花是”金色的花”的意思。?? ⑧ 修揵提華:蓮花的一種。黑色和紅色的花。修揵提華是”好香的花”的意思。?? ⑨ 摩頭揵提華:”蜜香花”的意思。?? ⑩ 阿提牟多華:”善思花”的意思。?? ⑪ 波羅賴華:”紅花”的意思。?? ⑫ 旃檀:檀香。 ⑬ 繒衣:絲綢衣。 ⑭ 繖:傘。 ⑮ 提帝邏和吒:鴙的一種。?? ⑯ 劫賓闍邏:鷓鴣鳥的一種。(??) ⑰ 奚米何犁泥奢拖羅米:鹿的一種。?? ⑱ 田作:耕作。 ⑲ 閻浮樹:肯氏蒲桃樹,為桃金孃科赤楠屬的大喬木,原產於印度,株高可達二十五公尺,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近葡萄香味,可供食用及藥用,為古代為重要的藥材,在糖尿病藥物發明前為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印度古代稱地球為「閻浮提」即因此樹而命名。 ⑳ 知法離生,無病少壯,為壽貢高:知道自身亦有老病死,而離開產生無病、少壯、長壽等傲慢的想法。??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一一八)中阿含ⓐ大品龍象經第二(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世尊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堂上來下,告曰:「烏陀夷!共汝往至東河澡浴。」 尊者烏陀夷白曰:「唯然。」 於是,世尊將尊者烏陀夷往至東河,脫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還出,拭體著衣。 爾時,波斯匿ⓔ王有龍象①,名曰念ⓕ,作一切妓樂,歷渡ⓖ東河。眾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 尊者烏陀夷ⓘ叉手②向佛,白曰:「世尊!象受大身,眾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 世尊告曰:「如是。烏陀夷!如是。烏陀夷!象受大身,眾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烏陀夷!馬、駱駝、牛、驢、胸行③、人、樹,生大形,烏陀夷ⓙ!眾人見已,便作是說:『是龍中龍,為大龍王,為是誰耶[*]?』烏陀夷!若有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者,我說彼是龍。烏陀夷!如來於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是故我名龍。」 於是,尊者烏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願世尊加我威力,善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前,以龍相應頌ⓚ頌讚世尊。」 世尊告曰:「隨汝所欲。」 於是,尊者烏陀夷在於佛前,以龍相應頌讚世尊曰:
「正覺生人間, 自御得正定, 佛說如是。尊者烏陀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龍象經第二竟ⓟ(七百三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東園鹿子母堂」,巴利本作 Pubbārāma Migāramātu-pāsāda。 ⓓ 「宴」,知恩院本作「燕」。 ⓔ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 「念」,巴利本作 Seta。 ⓖ 「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渡」。 ⓗ 「耶」,知恩院本作「邪」。[*] ⓘ 「烏陀夷」,巴利本作 Udāyī。 ⓙ 宋、元、明三本無「烏陀夷」三字。 ⓚ 知恩院本無「頌」字。 ⓛ 「超越」,大正藏原為「越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超越」。 ⓜ 「止」,宋、知恩院本二本作「正」。 ⓝ 「音」,大正藏原為「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音」。 ⓞ 「謂」,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謂」。 ⓟ 明本無「龍象經第二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三十字」五字。 [註解]① 龍象:梵文及巴利文Nāga為龍及象的合稱,在這裡指大象。水中龍的力量最大,陸上象的力量最大,因此經中常以龍象比喻佛或阿羅漢。 ② 叉手: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合掌」、「叉十」。 ③ 胸行:運動胸(腹)部以前進者,像蛇、蜥蜴等。 ④ 於林離林去:處於叢林但已捨離了叢林,指不染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從欲林來到無欲林者」。 ⑤ 苦行:在這裡特指勤苦修行、為了修行而吃苦,而不是外道誤以為自殘能消業而作的苦行。 ⑥ 信施:基於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本經的偈誦或許可以對應到「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的十種稱號)當中的其中幾個,例如:
[進階辨正](一一九)中阿含ⓐ大品說處經第三(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有三說處①,無四無五②。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③,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時有④;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時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時有;是謂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因所說善習得義,因不說不善習得義⑤。 「賢聖弟子兩耳一心聽法,彼兩耳一心聽法已,斷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證,彼斷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證已,便得正定。賢聖弟子心得正定已,便斷一切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得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因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⑥、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⑦者,分別論、不分別答⑧者,詰論、不詰答⑨者,止論、不止答⑩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復次,因其所說,更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⑪者,所知不住⑫者,說喻不住⑬者,道跡不住⑭者,如是此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說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此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因所說時止息口行,捨已所見,捨怨結意,捨欲、捨恚、捨癡、捨慢、捨不語、捨慳嫉、不求勝、不伏他,莫取所失,說義說法。說義說法已,教復教止⑮,自歡喜、令彼歡喜,如是說義,如是說事,是聖說義,是聖說事,謂至竟漏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諍論議, 雜意懷貢高,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處經第三竟ⓖ(七百二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巴利本作 Ekaṃsavyākaraṇīyam pañhaṃ na ekaṃsena. vyākaroti, vibhajjha- vyākaraṇīyam p. na vibhajjha vy., paṭipucchā vy. p. na patipucchā vy., thapanīyam p. na thapeti.。 ⓓ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 「呰」,宋本作「此」。 ⓕ 「諍」,巴利本作 Viruddha。 ⓖ 明本無「說處經第三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二十三字」六字。 [註解]① 三說處:談論的三種根據。「說」在這裡特指談論、討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三種談論的基礎」。 ② 無四無五:不是四個(說處)、也不是五個(說處)。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 ③ 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因為有那些(事實),而說我看到了、聽到了、認識了、知道了。也就是說不應該沒見到卻說見到、沒聽到卻說聽到……不知道卻說知道。「見、聞、識」知」即「見、聞、覺、知」;眼識的功用是「見」,耳識的功用是「聞」,鼻舌身三識的功用為「覺」,意識的功用為「知」。 ④ 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時有:根據過去世的事,而照實談論過去的事。意指所談論的有確實根據。?? ⑤ 因所說善習得義,因不說不善習得義:因為適合的談論而明白法義,因為沒有不適合的談論而明白法義。 ⑥ 可共說:可以和他談論。 ⑦ 一向論、不一向答:應該決定性回答的問題而不作決定性地回答。 ⑧ 分別論、不分別答:應該分別回答的問題而不作分別回答。 ⑨ 詰論、不詰答:應該反問後回答的問題而不作反問後回答。 ⑩ 止論、不止答:應該被擱置的問題而不擱置。 ⑪ 於處、非處不住:在可能或不可能上不確立。南傳作「他在可能或不可能上不確立」(ṭhānāṭhāne na saṇṭhāti,另譯為「在處非處上不確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他在關於什麼是,什麼不是上站不穩固」(he does not stand firm in regard to what is and what is not the case),並引註解書的解說,「可能或不可能」是指「什麼有理由,什麼沒理由」,例如:恆常論者以合適的理由反駁斷滅論者,斷滅論者如果想:「我為何主張斷滅論。」而回答恆常論者時他不能堅持自己的教義,就是這個情形。按:「處非處」的「處」(ṭhāna),另譯為「場所;住處;狀態;點;理由;原因;道理」。 ⑫ 所知不住:在定見上不確立。 ⑬ 說喻不住:在闡釋上不確立。 ⑭ 道跡不住:在修行的方法上不確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道跡上不確立」。 ⑮ 說義說法已,教復教止:談論義理後,彼此附和或結束討論。 ⑯ 非倒非常說:(基於「三說處」而)不談論違反事實的事,也不總是會談論(例如不符合四處即不談論)。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此經中佛陀表示怎樣的談論是適合的、怎樣的談論是不適合的。 相當的南傳經文意義類似,主要差別在於本經是以這些條件判斷是否對方是值得我談論的人,而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是以這些條件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談論,而是也就是可以這些條件判斷別人、也可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談論。 c.f. 進階辨正的站上討論,可摘要。 [進階辨正](一二〇)中阿含ⓐ大品說無常經第四(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者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①。覺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想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行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識亦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是為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無常則苦,苦則非神。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修習三十ⓒ七道品②,無礙正思正念,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若有眾生及九眾生居③,乃至有想無想處行餘第一有,於其中間是第一、是大、是勝、是最、是尊、是妙,謂世中阿羅訶ⓔ。所以者何?世中阿羅訶得安隱快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無著第一樂, 斷欲無有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無常經第四竟ⓗ(四百一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大正藏無「三十」二字,今依據元、明、知恩院本三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 「阿羅訶」,巴利本作 Arahaṃ。 ⓕ 「尊」,大正藏原為「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尊」。 ⓖ 「支」,知恩院本作「枝」。 ⓗ 明本無「說無常經第四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四百一十三字」六字。 [註解]① 非神:沒有「神我」,也就是沒有永恆不變的真我。 ②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類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又譯為「三十七品」。 ③ 九眾生居: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色界的四禪天(例如無想天無想、無所覺知) (6)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7)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8)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 (9) 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詳見《長阿含經》卷八第5經眾集經。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不在九眾生居中。 ④ 境界七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七善法的行境中」。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七個好的性質中來回」(Ranging in the seven good qualities)。按:《顯揚真義》說,七善法為信、慚、愧、多聞(bāhusaccaṃ)、活力已被發動(āraddhavīriyatā)、念已現起(upaṭṭhitassatitā)、慧。 ④ 成就十支道:南傳作「已具足十支」(Dasahaṅgehi sampan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具有十要素」(Endowed with the ten factors) ,並解說,這是指八支聖道+正智+正解脫。供參考。 ⑤ 眾事不移動:不被各種事物所動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們在種種慢上不動搖」。 ⑥ 彼無有喜樂:他沒有貪愛。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可和《雜阿含經》卷一對比,卷一所說的「當觀色無常」等,還須搭配實際的修行(道品),而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才能真實正觀。 近年有些人聽說耆那教教主又名為「大雄」後,質疑漢傳寺院大殿題名「大雄寶殿」的大雄不是佛陀。其實佛教的確有時形容佛陀為「大雄」,像本經偈中說:「了知於五陰,境界七善法,大雄遊行處,離一切恐怖。」(CBETA, T01, no. 26, p. 609, c23-24) 相當的南傳經文也是作大雄,是大英雄、雄偉的意思。《阿含經》和律藏還有其他地方是稱佛陀為「大雄」的,和耆那教主名字只是巧合。 耆那教教主通常翻譯為「尼犍子」,「尼揵陀若提子」,在佛教的三藏中從來不會稱耆那教教主為「大雄」,可以用 CBETA 搜尋即知。就像佛經不會稱呼耆那教教主為「佛陀」,但耆那教信徒則會稱其教主為「佛陀」,因為那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呼。 或許中國古代為大殿題名時,取「大雄」在中文的雙關語義,一則形容佛陀,二則表示大殿雄偉。其餘國家則沒有稱呼大殿為「大雄寶殿」的習慣,例如日本稱大殿為「金堂」、「本堂」。 (一二一)中阿含ⓐ大品請請經第五(下一請字音淨ⓑ)(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共受夏坐。 爾時,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相請請時①,在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我是梵志,而得滅訖②,無上醫王,我今受身,最是後邊③。我是梵志,得滅訖後,無上醫王,我今受身,最是後邊。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④ 。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 爾時,尊者舍梨子亦在眾中。於是,尊者舍梨子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屬⑤ⓔ之所說:『我是梵志,而得滅訖,無上醫王,我今受身,最是後邊。我是梵志,得滅訖後,無上醫王,我今受身,最是後邊。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世尊!諸不調者令得調御⑥,諸不息者令得止息⑦,諸不度者而令得度,諸不解脫者令得解脫,諸不滅訖者令得滅訖,未得道者令其得道,不施設⑧梵行者ⓕ令施設梵行。知道、覺道、識道、說道,世尊弟子於後得法,受教、受訶、受教、訶已,隨世尊語,即便趣行,得如其意,善知正法。唯然,世尊不嫌⑨我身、口、意行耶?」 彼時,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不嫌汝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汝有聰慧、大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舍梨子!汝成就實慧⑩。舍梨子!猶轉輪王而有太子,不越教已,則便受拜父王所傳,而能復傳。如是,舍梨子!我所轉法輪,汝復能轉。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汝身、口、意行。」 尊者舍梨子復再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世尊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此五百比丘,盡得無著⑪,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盡,而得善義正智正解脫。唯除一比丘,我亦本已記於現法中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 尊者舍梨子復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幾比丘得三明達⑫?幾比丘得俱解脫⑬?幾比丘得慧解脫⑭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舍梨子!此眾無枝無葉,亦無節類ⓖ⑮,清淨真實,得正住立。」 爾時,尊者傍耆舍⑯ⓗ亦在眾中。於是,尊者傍耆舍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加我威力,唯願善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及比丘眾前,以如義相應而作讚頌。」 世尊告曰:「傍耆舍!隨汝所欲。」 於是,尊者傍耆舍在佛及比丘眾前,以如義相應而讚頌曰:
「今十五請日, 集坐五百眾,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請請經第五竟ⓛ(千一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音淨」,大正藏原為「音慈井反」,宋本作「者慈井反」,元本作「音淨」,明本作「慈井切」,今依據元本改作「音淨」。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 「屬」,大正藏原為「嚮」,今依據宋、元、明、知四本改作「屬」。 ⓕ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類」,大正藏原為「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類」。 ⓗ 「傍耆舍」,巴利本作 Vaṅgīsā。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知三本改作「掉」。 ⓙ 「縳」,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知恩院本四本改作「縳」。 ⓚ 「漏」,知恩院本作「有」。 ⓛ 明本無「請請經第五竟」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十三字」五字。 [註解]① 月十五日,說從解脫相請請時:在農曆十五日說戒相並讓比丘懺悔的儀式上。「從解脫」指戒條,即「波羅提木叉」。 ② 滅訖:完成了寂滅(的目標)。「訖」同「迄」,完畢、結束。 ③ 最是後邊:不會再受輪迴。又譯為「不受後有」。 ④ 從口而生,法法所化:從佛陀口說的法而出生(法身),由一個個修行法所教化(的佛弟子)。 ⑤ 屬:方才。 ⑥ 調御:調整駕御。這邊指對心的掌控。 ⑦ 止息:停止;熄滅。這邊指煩惱的停止;熄滅。 ⑧ 施設:安立;使安住。 ⑨ 嫌:不滿意;厭惡。 ⑩ 實慧:真實的智慧。 ⑪ 無著:沒有執著。 ⑫ 三明達:通達宿命、天眼、漏盡三智明。 ⑬ 俱解脫:定、慧皆完全滿足的解脫者。按:「俱解脫」的阿羅漢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都圓滿。八解脫包含能調伏三界一切貪欲的定力,可說是修行定力的極致。關於阿羅漢「俱解脫」及「慧解脫」的區別,可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6經中的定義。 ⑭ 慧解脫:定力尚未完全滿足,以智慧斷除煩惱的解脫者。按:「慧解脫」的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但還不具有完整的八解脫定力,例如已獲得色界的定力,就依此定力而成就了解脫智慧,但還沒有修無色定。慧解脫阿羅漢雖然尚未修完所有的八解脫,仍然有超凡的定力,才能因定發慧。 ⑮ 節類:植物的莖節所衍生出的「枝微末節」或「旁生枝節」一類,指不重要的事物。 ⑯ 傍耆舍: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佛陀稱讚他「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第一。又譯作「婆耆舍」、「婆耆奢」、「鵬耆舍」。 ⑰ 無礙有盡仙:自在無礙、不再生死的大仙人(聖人)。其中「有」指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作「有盡大仙人」,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盡於後有之大仙」,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再生已盡的仙人」。 ⑱ 縳:縛、綁。讀音同「船」。 ⑲ 三達:即「三明達」。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雜阿含經》、《增壹阿含經》、《受新歲經》與《解夏經》的記載中,在經文的最初,是以佛陀先向大眾自恣作為開頭,亦即是以自身為例,教導比丘如何自恣,建立了往後僧團說戒會流程;而舍利弗尊者深達佛意,也做了第二個自恣者。 本經沒有記錄到佛陀自恣這個階段,而是從舍利弗尊者自恣開始記錄,佛陀接著表示當時在場的舍利弗及其餘僧眾都是清淨的。(下一經則是有不清淨的比丘的狀況。)
本經中佛說「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其餘經中也有說清淨的僧眾是佛子,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2經:「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 《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並沒有說其他佛陀的弟子不是佛子,然而後代有論師以該經文衍生主張只有菩薩才是佛真子,佛陀的聲聞弟子不是佛子,這恐怕是種誤解。 [進階辨正](一二二)中阿含ⓐ大品瞻波經第六(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瞻波ⓒ,在恒伽池邊。 爾時,世尊月十五日說從解脫時,於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即便入定,以他心智觀察眾心,觀眾心已,至初夜竟,默然而坐。於是,有一比丘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訖,佛及比丘眾集坐來久,唯願世尊說從解脫。」爾時,世尊默然不答。於是,世尊復至中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再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過,中夜將訖,佛及比丘眾集坐來久,唯願世尊說從解脫。」世尊亦再默然不答。於是,世尊復至後夜默然而坐。 彼一比丘三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既過,中夜復ⓔ訖,後夜垂盡,將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眾集坐極久,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於此眾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 彼時,尊者大目揵連亦在眾中。於是,尊者大目揵連便作是念:「世尊為何比丘而說此眾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我寧可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眾心。」 尊者大目揵連即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觀察眾心,尊者大目揵連便知世尊所為比丘說此眾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於是,尊者大目揵連即從定起,至彼比丘前,牽臂將出,開門置外:「癡人遠去,莫於此住,不復得與比丘眾會,從今已去,非是比丘。」閉門下鑰ⓖ,還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所為比丘說此眾中有一比丘已為不淨者,我已逐出。世尊!初夜既過,中夜復訖,後夜垂盡,將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眾集坐極久,唯願世尊說從解脫。」 世尊告曰:「大目揵連!彼愚癡人當得大罪,觸嬈世尊及比丘眾。大目揵連!若使如來在不淨眾說從解脫者,彼人則便頭破七分。是故,大目揵連!汝等從今已後說從解脫,如來不復說從解脫。所以者何?如是,大目揵連!或有癡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①,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猶如居士有良稻田,或有麥田,生草名穢麥,其根相似,莖、節、葉、花皆亦似麥,後生實已,居士見之,便作是念:『是麥污辱,是麥憎刺。』知已便拔,擲棄於外。所以者何?莫令污穢餘真好麥。如是,大目揵連!或有癡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猶如居士秋時颺ⓜ穀,穀聚之中若有成實者,颺[*]便止住,若不成實及粃糠②者,便隨風去,居士見已,即持掃帚,掃治令淨。所以者何?莫令污雜餘淨好稻。如是,大目揵連!或有癡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大目揵連!猶如居士為過泉水故,作通水槽,持斧入林,扣打諸樹,若堅實者,其聲便小,若空中者,其聲便大,居士知已,便斫治節,擬作通水槽。如是,大目揵連!或有癡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連!若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門污,是沙門辱,是沙門憎,是沙門刺。』知已,便當共擯[*]棄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諸梵行者。」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共會集當知, 惡欲憎恚疾ⓝ,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瞻波經第六竟ⓟ(一千三百五十一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瞻波」,巴利本作 Campā。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明本改作「座」。[*] ⓔ 「復」,宋、元、明三本作「又」。 ⓕ 「像」,知恩院本作「象」。[*] ⓖ 「鑰」,知恩院本作「籥」。 ⓗ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 「僧伽梨及諸衣鉢」,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ipattacīvara。 ⓙ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知恩院本四本改作「覺」。[*] ⓚ 「擯」,知恩院本作「儐」。[*] ⓛ 「伸」,知恩院本作「申」。[*] ⓜ 「颺」,大正藏原為「揚」,今依據元、明、知三本改作「颺」。[*] ⓝ 「恚疾」,大正藏原為「嫉恚」,今依據宋、元、明、知四本改作「恚疾」。 ⓞ 「不語」,巴利本作 Makkhā。 ⓟ 明本無「瞻波經第六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三百五十一字」八字。 [註解]① 屈伸低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② 粃糠:「粃」是穀物中空不飽滿,「糠」是稻米果實的皮層。比喻無價值的事物。 ③ 在眾詐言息,屏處稱沙門:(公開)對大眾詐稱自己證得寂滅,或是(私下)在隱密的地方自稱清淨的修行人。「屏處」指隱密的地方、人們看不到的地方。 ④ 知時具淨行,擯棄遠離彼:進退得宜、修行清淨的比丘們,要擯棄遠離(犯戒又不知悔過的)他。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僧團應該要擯除犯了重罪卻不肯懺悔、裝作沒事一樣的比丘:「或有癡人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 這段文字中雖然說犯戒比丘「正知出入」,應該不是真正的「正知」(清晰理解),而只是癡人裝作正知,而不是修行人的正知。另一方面,「正知」有究竟的層次、也有較低的層次,或許犯戒比丘犯戒後當作沒事,仍能清晰理解自己在走路、在站著、在坐著,但心中的污穢會導致他修行無法有所成就,不懺悔則將永遠無法清淨。 相當的《瞻婆比丘經》經文則為:「此一愚人如是過已,過觀而觀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鉢,而於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並沒有提到「正知」。
佛陀為了等犯戒比丘懺悔,等了一整晚,這位犯戒比丘卻一直不肯懺悔。 「若使如來在不淨眾說從解脫者,彼人則便頭破七分」,可知佛陀慈悲,怕他頭破七分,最後只好請僧團將犯戒比丘攆出去,以免他自害害人。 (一二三)中阿含ⓐ大品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沙門二十億亦遊舍衛國,在闇林ⓒ中,前夜、後夜學習不眠,精勤正住,修習道品。於是,尊者沙門二十億安靜獨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學習正法、律者,我為第一,然諸漏心不得解脫。我父母家極大富樂,多有錢財,我今寧可捨戒罷道行,欲布施修諸福業耶?」 爾時,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沙門二十億心之所念,便告一比丘:「汝往至彼,呼沙門二十億來。」 於是,一比丘白曰:「唯然。」即從座ⓓ起,稽首禮足,遶三匝而去,往至尊者沙門二十億所而語彼曰:「世尊呼汝!」 尊者沙門二十億聞比丘語,即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世尊告曰:「沙門!汝實安靜獨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學習正法、律者,我為第一,然諸漏心不得解脫。我父母家極大富樂,多有錢財,我今寧可捨戒罷道行,欲布施修諸福業耶?』」 彼時,尊者沙門二十億羞恥慚愧,則無無畏。「世尊知我心之所念。」叉手向佛,白曰:「實爾。」 世尊告曰:「沙門!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於意云何?汝在家時,善調彈琴,琴隨歌音,歌隨琴音耶?」 尊者沙門二十億白曰:「如是。世尊!」 世尊ⓔ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弦ⓕ急,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弦[*]緩,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復問:「於意云何?若彈琴調弦[*]不急不緩,適得其中,為有和音可愛樂耶?」 沙門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沙門!極大精進,令心掉ⓖ亂;不極精進,令心懈怠。是故汝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莫得放逸。」 爾時,尊者沙門二十億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受佛彈琴喻教,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尊者沙門二十億知法已,至得阿羅訶。彼時,尊者沙門二十億得阿羅訶已,而作是念:「今正是時,我寧可往詣世尊所,說得究竟智耶?」 於是,尊者沙門二十億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得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自得善義,正智正ⓗ解脫者,彼於爾時樂此六處,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樂心不移動。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依信故,樂於無欲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欲。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貪利稱譽求供養故,樂於遠離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遠離。①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依戒故,樂於無諍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樂心不移動。世尊!若有比丘得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自得善義,正智正解脫者,彼於爾時樂此六處。 「世尊!若有比丘學未得意,求願無上安隱涅槃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根及學戒。彼於後時,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於爾時成就無學根及無學戒。世尊!猶幼少童子,彼於爾時成就小根及小戒,彼於後時具足學根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根及學戒。 「如是,世尊!若有比丘學未得意,求願無上安隱涅槃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根及學戒。彼於後時,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於爾時成就無學根及無學戒。彼若有眼所知色與眼對ⓘ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觀興ⓚ衰法。若有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與對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觀興衰法。 「世尊!猶去村不遠有大石山,不破不缺不脆,堅住不空合一,若東方有大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東方風移至南方,若南方有大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南方風移至西方,若西方有大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西方風移至北方,若北方有大風雨來,不能令搖,不動轉移;亦非北方風移至諸方。如是彼若有眼所知色與對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觀興衰法。若有耳所知聲、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觸、意所知法與對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脫、慧解脫,心在內住,善制守持ⓛ,觀興衰法。」 於是,尊者沙門二十億說此頌曰:
「樂在無欲, 心存遠離, 尊者沙門二十億於佛前說得究竟智已,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爾時,世尊,尊者沙門二十億去後不久,告諸比丘:「諸族姓子!應如是來於我前說得究竟智,如沙門二十億來於我前說得究竟智,不自譽,不慢他,說義現法隨諸處也;莫令如癡增上慢所纏,來於我前說得究竟智,彼不得義,但大煩勞。沙門二十億來於我前說得究竟智,不自譽,不慢他,說義現法隨諸處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竟ⓜ(一千七百三十九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闇林」,巴利本作 Sītavana。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宋、元、明三本無「世尊」二字。 ⓕ 「弦」,大正藏原為「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弦」。[*]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智正」,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智正」。 ⓘ 「眼對」,大正藏原為「對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眼對」。 ⓙ 「彼若有眼所知色與眼對者」,巴利本作 Ce pi cakkhuviññeyyā rūpā cakkhussa āpātham āgacchanti。 ⓚ 「興」,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高麗藏、知恩院本二本改作「興」。 ⓛ 「持」,大正藏原為「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持」。 ⓜ 明本無「沙門二十億經第七竟」九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七百三十九字」八字。 [註解]① 『此賢者以貪利稱譽求供養故,樂於遠離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遠離:不應該認為『賢者是因貪利稱譽求供養才喜歡遠離』,欲盡、恚盡、癡盡才是樂於遠離的原因。 ② 作已不觀,無所求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作的不須增加,不再有所應作的」。 [對應經典]
(一二四)中阿含ⓐ大品八難經第八(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行梵行而有八難、八非時也。云何為八?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生地獄中。是謂人行梵行第一難、第一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生畜生中,生餓鬼中,生長壽天中,生在邊國夷狄之中,無信無恩,無有反復,若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謂人行梵行第五難、第五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雖生中國①,而聾啞如羊鳴,常以手語,不能知說善惡之義。是謂人行梵行第六難、第六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雖生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然有邪見及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咒說②,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第七難、第七非時。 「復次,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不出於世,亦不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生於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而有正見、不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第八難、第八非時。 「人行梵行有一不難、有一是時。云何人行梵行有一不難、有一是時?若時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世說法,趣向止息,趣向滅訖,趣向覺道,為善逝所演。彼人爾時生於中國,不聾、不啞、不[*]如羊鳴,不以手語,又能知說善惡之義,而有正見、不顛倒見,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人行梵行有一不難、有一是時。」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得人身者, 說最微妙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難經第八竟ⓖ(一千三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 知恩院本無「不」字。[*] ⓔ 「遇」,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遇」。 ⓕ 「日」,大正藏在此校勘又作「曰竟」。 ⓖ 明本無「八難經第八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三十三字」六字。 [註解]① 中國:文化的中心,指佛陀遊行教化的地區。 ② 有咒說:咒願(祝福他人)是善的。 [對應經典]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第三念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欲人貧窮,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貧窮舉貸他家財物,世中舉貸他家財物,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舉貸財物,不得時還,白ⓓ曰長息,世中長息,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長息不還,財主責ⓔ索,世中財主責[*]索,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財主責[*]索,不能得償ⓕ,財主數往至彼求索①,世中財主數往至彼求索,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彼故不還,便為財主之所收縛,世中為財主收縛,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是為世中有欲人貧窮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舉貸財物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舉貸長息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財主責[*]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為財主收縛是大苦。如是若有於此聖法之中,無信於善法,無禁戒、無博聞、無布施、無智慧於善法,彼雖多有金、銀、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碼ⓘ瑙、玳瑁ⓙ、硨ⓚ磲ⓛ、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貧窮,無有力勢,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貧窮也。 「彼身惡行,口、意惡行,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舉貸也。彼欲覆藏身之惡行,不自發露,不欲道說,不欲令人訶責ⓜ,意ⓝ不順求②,欲覆藏口、意惡行,不自發露,不欲道說,不欲令人訶責[*],意[*]不順求,是我聖法中說不善長息也。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諸梵行者見已,便作是說:『諸賢!此人如是作、如是行、如是惡、如是不淨,是村邑刺。』彼作是說:『諸賢!我不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惡、不如是不淨,亦非村邑刺。』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責索也。 「彼或在無事處,或在山林樹下,或在空閑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是我聖法中說不善數往求索也。彼作身惡行,口、意惡行,彼作身惡行,口、意惡行已,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我聖法中說不善收縛也。我不見縛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麤、如是不可樂,如地獄、畜生、餓鬼縛也。此三苦縛,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世間貧窮苦, 舉貸他錢財,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貧窮經第九竟ⓥ(一千一十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千八百三字)ⓧ第三念誦ⓨ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耶」,知恩院本作「邪」。[*] ⓓ 「白」,大正藏原為「曰」,宋、元、明三本作「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 「責」,知本作「債」。[*] ⓕ 「償」,知恩院本作「賞」。 ⓖ 「琉」,宋、元、明、知四本作「瑠」。 ⓗ 「琥」,知恩院本作「虎」。 ⓘ 「碼」,知恩院本作「馬」。 ⓙ 「玳瑁」,宋、元、明三本作「蝳蝟」。 ⓚ 「硨」,知恩院本作「車」。 ⓛ 「磲」,大正藏原為「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磲」。 ⓜ 「責」,知恩院本作「意」。[*] ⓝ 大正藏無「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作」,知恩院本作「他」。 ⓟ 「慧」,知恩院本作「息」。 ⓠ 「律」,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知恩院本四本改作「律」。 ⓡ 「安」,大正藏原為「棄」,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安」。 ⓢ 「滿具常安樂」,巴利本作 Ekodi nipako sato。 ⓣ 「安」,明本作「妄」。 ⓤ 「無塵安」,巴利本作 virajaṃ khemam。 ⓥ 明本無「貧窮經第九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一十字」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八百三字」六字。 ⓨ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註解]① 數往至彼求索:屢次到他那討債。 ② 意不順求:(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後)心意不順從對方而求悔過。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