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聽法品第三十六

導讀

增一阿含經的各品名稱命名規則是:某一品的第一經是什麼主題,這品就會用這主題命名。本品第一經是聽法相關主題,也就命名成聽法品。

(一)[0702c2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時聽法有五功德,隨時承受不失次第。云何為五?未曾聞者,便得聞之;以得聞者,重諷誦之;見不邪傾;無有狐疑;即解甚深之義。隨時聽法有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隨時聽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A. V. 202. Dhammasavana.

  ???

以得聞者=已聞【宋】【元】【明】

  「以得聞者」,宋、元、明三本作「已聞」。
  「已聞」,大正藏原為「以得聞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聞」。

[註解]

諷誦:抑揚頓挫的讀誦經文

解甚深之義:重新聽聞佛法,可以加深對佛法的思考理解以及對佛法的體驗程度。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了隨時聽法有五功德,若再加上一開始提到的總共有六功德如下: 1.不忘記法義的次第,例子:聽法讓自己知道先修五戒十善,再修四聖諦,如果沒聽法的話會混淆佛法的修行順序。 2.之前沒聽聞過佛法的話,聞法可以讓自己知道佛法。 3.之前聽過佛法的人,再聽佛法可以跟著再讀誦一遍。 4.去除邪見,使自身見解順於正見。 5.去除對佛法的懷疑 6.對佛法有更深入的思考或體驗,或是讓自己之前聽聞過的佛法更清楚(參考南傳之sutaṃ pariyodāpeti) 7.由南傳對應經典加入:聽聞佛法使心清淨(參考南傳之cittamassa pasīdati)

依照上述,本經也表示我們學習佛法其實是會忘記的,也會因忘記佛法或生起懷疑而在生活中無法應用,故隨時聽法是提起自己佛法記憶的方法,甚至可加深對佛法的理解。 應用上,現代人有許多隨身電子音樂播放器,或許隨時聽聞佛法錄音檔會有幫助,但也不能因此而荒廢生活。 別的經中則有提到念法,即是把佛法放在意識焦點而不忘失。

[進階辯正]

(二)[0703a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病得,三者除去塵垢,四者身體輕便,五者得肥白。是謂,比丘!造作浴室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若有四部之眾欲求此五功德者,當求方便,造立浴室。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病+(者)【宋】【元】【明】【聖】

  「病」,宋、元、明、聖四本作「病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註解]

除風:除去風寒。

差:同「瘥」,病痊癒。讀音為「拆」作四聲。

肥白:瘦弱、髒黑的相反,指身體健康。

[對應經典]

 

(三)[0703a10]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施人楊枝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除涎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臭,五者眼得清淨。是謂,比丘!施人楊枝有五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求此五功德,當念以楊枝用惠施。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 200. Kaṭṭhaṃ.

  ???

楊枝~Dantakaṭṭha.

  ???

涎=唌【宋】【元】【明】

  「涎」,宋、元、明三本作「唌」。
  「唌」,大正藏原為「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唌」。

[註解]

楊枝:清潔口腔用的木片,可磨齒和刮舌。又譯為「齒木」。

涎唾:口水;對應經典作「包覆食物的體液」

生藏:尚未消化的食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提到刷牙可讓眼清淨,推測是:因為許多口腔病菌會經由眼睛與鼻子的管道影響到眼睛,而產生眼病。

(四)[0703a18]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屠牛之人,以此財業後得乘車馬、大象乎?」

諸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善哉!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屠牛之人殺害牛已,得乘車馬、大象。所以然者,我亦不見屠牛之人得乘車馬、大象,終無此理。云何,比丘!汝等頗見屠羊、殺豬,或獵捕鹿,如此之人作此惡已,得此財業後得乘車馬、大象乎?」

諸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善哉!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屠牛之人殺害生類已,得乘車馬、大象,終無此理。汝等比丘,若見殺牛之人乘車馬者,此是前世之德,非今世福也;皆是前世宿行所致也。汝等若見殺羊之人得乘車馬者,當知此人前世宿福之所種也。所以然者,皆由殺心不除故也。何以故。若有人親近惡人,好喜殺生,種地獄之罪。若來人中,壽命極短。若復有人好喜偷盜,種地獄罪,如彼屠牛之人,賤取貴賣,誑惑世人,不按正法。屠[*]牛之人亦復如是,由殺心故,致此罪咎,不得乘車馬、大象。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於一切眾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豬=䐗【聖】

  「豬」,聖本作「䐗」。
  「䐗」,大正藏原為「豬」,今依據聖本改作「䐗」。

牛=羊【宋】【元】【明】[>*]

  「牛」,宋、元、明三本作「羊」。
  「羊」,大正藏原為「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羊」。

按=案【宋】【元】【明】【聖】

  「按」,宋、元、明、聖四本作「案」。
  「案」,大正藏原為「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案」。

[註解]

若復有人好喜偷盜,種地獄罪,如彼屠牛之人,賤取貴賣,誑惑世人,不按正法:又如果有人喜好偷盜,以下賤的手段盜取後(或 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欺騙世人,違背正法,也和殺牛的人一般造作地獄的罪業。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也可參考《雜阿含經》第916經,殺生的惡業可配合懺悔、正念以及修習慈心加以對治。

在現代的大規模動物殺生產業下,業者可能可以賺到買大車的錢(古代殺動物的屠夫多是低階級者,有錢也難以買馬或象),但這樣的殺生方式卻是折損個人福業的。

(五)[0703b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釋提桓因如屈申臂頃,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如來亦說:『夫如來出世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當轉法輪;當度父母;無信之人立於信地;未發菩薩心令發菩薩意;於其中間當受佛決。此五因緣如來出現必當為之。』今如來母在三十三天,欲得聞法,今如來在閻浮里內,四部圍遶,國王人民皆來運集。善哉!世尊!可至三十三天與母說法。」是時,世尊默然受之。

爾時,難陀、優槃難陀龍王便作是念:「此諸禿沙門在我上飛,當作方便,使不陵易。」是時,龍王便興瞋恚,放大火風,使閻浮里內洞然火燃。

是時,阿難白佛言:「此閻浮里內,何故有此煙火?」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便生此念:『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我等當共制之,令不陵虛。』便興瞋恚,放此[*]煙火,由此因緣,故致此變。」

是時,大迦葉即從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與彼共戰。」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受化,卿還就[*]坐。」

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從[*]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彼惡龍。」

世尊告曰:「此二惡龍極為兇暴,難可受化,卿還就[*]坐。」

時,離越、尊者迦旃延、尊者須菩提、尊者優陀夷、尊者婆竭,各從[*]坐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伏惡龍。」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受化,卿還就[*]坐。」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佛言:「欲往詣彼,降伏惡龍。」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降化,卿今云何化彼龍王?」

目連白佛言:「我先至彼,化形極大,恐怯彼龍,後復化形極為微小,然後以常法則而降伏之。」

世尊告曰:「善哉!目連!汝能堪任降伏惡龍。然今,目連!堅持心意,勿興亂想。所以然者,彼龍兇惡備觸嬈汝。」

是時,目連即禮佛足,屈[*]申臂頃,於彼沒不現,往至須彌山上。爾時,難陀、優[*]槃難陀龍王遶須彌山七匝,極興瞋恚,放大[*]煙火。

是時,目連自隱本形,化作大龍王,有十四頭,遶須彌山十四匝,放大火[*]煙,當在二龍王上住。

是時,難陀、優[*]槃難陀龍王見大龍王有十四頭,便[壞>懷]恐怖,自相謂言:「我等今日當試此龍王威力,為審勝吾不乎?」

爾時,難陀、優[*]槃難陀龍王以尾擲大海中,以水灑三十三天,亦不著目連身。是時,尊者大目連復以尾著大海水中,水乃至到梵迦夷天,并復灑二龍王身上。

是時,二龍王自相謂言:「我等盡其力勢,以水灑三十三天;然此大龍王復過我上去,我等正有七頭,今此龍王十四頭;我等遶須彌山七匝,今此龍王遶須彌山十四匝;我今二龍王當共并力與共戰鬥。」

是時,二龍王極懷瞋恚,雷電霹靂放大火炎。是時,尊者大目連便作是念:「凡龍戰鬥以火[*]霹靂,設我以火[*]霹靂共戰鬥者,閻浮里內人民之類,及三十三天皆當被害。我今化形極小,當與戰鬥。」是時,目連即化形使小,便入龍口中,從鼻中出;或從鼻入,從耳中出;或入耳中,從眼中出;以出眼中,在眉上行。

爾時,二龍王極懷恐懼,即作是念:「此大龍王極有威力,乃能從口中入,鼻中出;從鼻入,眼中出。我等今日實為不如。我等龍種今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然無有出我等者,今此龍王威力乃爾,不堪共鬥,我等性命死在斯須。」皆懷恐懼,衣毛皆豎。

是時,目連以見龍王心懷恐懼,還隱其形,作常形容,在眼睫上行。是時,二龍王見大目連,自相謂言:「此是目連沙門!亦非龍王。甚奇!甚特!有大威力,乃能與我等共鬥。」是時,二龍王白目連言:「尊者何為觸嬈我乃爾,欲何所誡敕?」

目連報曰:「汝等昨日而作是念:『云何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今當制御之。』」

龍王報曰:「如是,目連!」

目連告曰:「龍王當知,此須彌山者是諸天道路,非汝所居之處。」

龍王報曰:「唯願恕之,不見重責,自今以後更不敢觸嬈,興惡亂想,唯願聽為弟子。」

目連報曰:「汝等莫自歸我身,我所自歸者,汝等便自歸之。」

龍王白目連:「我等今日自歸如來。」

目連告曰:「汝等不可依此須彌山,自歸世尊;今可共我至舍衛城,乃得自歸。」

是時,目連將二龍王,如屈[*]申臂頃,從須彌山上至舍衛城。爾時,世尊與無央數之眾而為說法。是時,目連告二龍王曰:「汝等當知,今日世尊與無[*]央數之眾而為說法,不可作汝形至世尊所。」

龍王報曰:「如是,目連!」

是時,龍王還隱龍形,化作人形,不長不短,容貌端正,如桃華色。

是時,目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目連語龍王曰:「今正是時,宜可前進。」

是時,龍王聞目連語,即從[*]坐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我等二族姓子,一名難陀,二名優[*]槃難陀,自歸如來,受持五戒,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復殺生。」爾時,世尊彈指可之。時,二龍王還復故坐,欲得聞法。

爾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有何因緣,使此閻浮利內[*]煙火乃爾?」是時,王波斯匿乘寶羽之車出舍衛城,至世尊所。爾時,人民之類遙見王來,咸共起迎:「善來,大王!可就此坐。」

時,二龍王默然不起。是時,波斯匿王禮世尊足,在一面坐。是時,大王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問,唯願世尊事事敷演。」

世尊告曰:「欲有所問,今正是時。」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緣,令此閻浮里內[*]煙火乃爾?」

世尊告曰:「難陀、優[*]槃難陀龍王之所造。然今,大王!勿懷恐懼,今日更無[*]煙火之變。」

是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是國之大王!人民宗敬,名聞四遠。今此二人為從何來?見吾至此,亦不起迎。設住吾境界者當取閉之;設他界來者當取殺之。」

是時,龍王知波斯匿心中所念,便興瞋恚。爾時,龍王便作是念:「我等無過於此王所,更欲反害吾身;要當取此國王及迦夷國人,盡取殺之。」是時,龍王即從[*]坐起,禮世尊足即便而去。離祇洹不遠,便不復現。

是時,波斯匿王見此人去,未久,白世尊言:「國事猥多,欲還宮中。」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

是時,波斯匿王即從[*]坐起,便退而去。告群臣曰:「向者二人為從何道去?速捕取之。」是時,諸臣聞王教令,即馳走求之而不知處,便還宮中。

是時,難陀、優槃難陀龍王各生此念:「我等無過於彼王所,方欲取我等害之。我等當共害彼人民,使無遺餘。」是時,龍王復作是念:「國中人民有何過失?當取舍衛城人民害之。」復重作是念:「舍衛國人有何過失於我等?當取王宮官屬盡取殺之。」

爾時,世尊以知龍王心中所念,告目連曰:「汝今當救波斯匿王,無令為難陀、優[*]槃難陀龍王所害。」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受佛教誡,禮世尊足,便退而去;在王宮上,結加趺坐,令身不現。是時,二龍王雷吼[*]霹靂,暴風疾雨,在王宮上,或雨瓦石,或雨刀劍,未墮地之頃,便為優鉢蓮華在虛空中。是時,龍王倍復瞋恚,雨大高山於宮殿上。是時,目連復化使作種種飲食。是時,龍王倍復瞋恚熾盛,雨諸刀劍。是時,目連復化使作極好衣裳。是時,龍王倍復瞋恚,復雨大沙礫石,在波斯匿宮上,未墮地之頃,便化作七寶。

是時,波斯匿王見宮殿中雨種種七寶,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作是念:「閻浮里內有德之人,無復過我,唯除如來。所以然者,我家中種粳米一根上生,收拾得一斛米,飯以甘蔗之漿,極為香美,今復於宮殿上雨七寶,我便能作轉輪聖王乎!」是時,波斯匿王領諸婇女收攝七寶。

是時,二龍王自相謂言:「今將有何意?我等來時欲害波斯匿王,今日變化乃至於斯。所有力勢今日盡現。猶不能動波斯匿王毫氂之分。」

是時,龍王見大目揵連在宮殿上結加趺坐,正身正意,形不傾斜。見已,便作是念:「此必是大目連之所為也。」是時,二龍王以見目連便退而去。是時,目連見龍去,還捨神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今此種種飲食不應先食,當先奉上如來,然後自食。」是時,波斯匿王即車載珍寶,及種種飲食,往至世尊所:「昨日天雨七寶及此飲食,唯願納受。」

爾時,大目揵連去如來不遠,佛告王曰:「汝今可持七寶飲食之具,與大目連。所以然者,蒙目連恩,得更生聖賢之地。」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緣,言我更生?」

世尊告曰:「汝朝不至我所,欲得聽法乎?爾時,有二人亦來聽法。王生此念:『我於此國界,最為豪尊,眾人所敬,然此二人為從何來?見我不起承迎。』」

時王白佛:「實然,世尊!」

世尊告曰:「此亦非人,乃是難陀、優[*]槃難陀龍王。彼知王意,自相謂言:『我等無過於此人王,何故反來害我?要當方宜滅此國界。』我等尋知龍王心中所念,即敕目連:『今可救波斯匿王,無令為龍所害也。』即受我教,在宮殿上,隱形不現,作此變化。是時,龍王極懷瞋恚,雨沙礫石於宮殿上,未墮地之頃,化作七寶、衣裳、飲食之具。由此因緣,大王!今日便為更生。」

是時,波斯匿王便懷恐怖,衣毛皆豎,前跪膝行至如來前,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恩垂過厚,得濟生命。」復禮目連足,頭面禮敬:「蒙尊之恩,得濟生命。」

爾時,國王便說此偈:

「唯尊壽無窮,  長夜護其命,
 度脫苦窮厄,  蒙尊得脫難。」

是時,波斯匿王以天香華散如來身,便作是說:「我今持此七寶奉上三尊,唯願納受。」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四部之眾多有懈怠,替不聽法;亦不求方便,使身作證,亦不復求未獲者獲,未得者得;我今宜可使四部之眾渴仰於法。」爾時,世尊不告四部之眾,復不將侍者,如屈申臂頃,從祇桓不現,往至三十三天。

爾時,釋提桓因遙見世尊來,將諸天眾,前迎世尊,頭面禮足,請令就[*]坐,並作是說:「善來,世尊!久違覲省。」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當以神足之力自隱形體,使眾人不見我為所在。」爾時,世尊復作是念:「我今於三十三天,化身極使廣大。」

爾時,天上善法講堂有金石縱廣一由旬。爾時,世尊石上結[*]加趺坐,遍滿石上。爾時,如來母摩耶將諸天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並作是說:「違奉甚久,今來至此,實蒙大幸,渴仰思見,佛今日方來。」是時,母摩耶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釋提桓因亦禮如來足,在一面坐。三十三天禮如來足,在一面坐。是時,諸天之眾見如來在彼增益天眾,減損阿須倫。

爾時,世尊漸與彼諸天之眾說於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婬為穢惡,出要為樂。爾時,世尊以見諸來大眾及諸天人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普與諸天說之。各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復有十八億天女之眾而見道跡,三萬六千天眾得法眼淨。是時,如來母即從坐起,禮如來足,還入宮中。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我今當以何食飯如來乎?為用人間之食,為用自然天食?」

世尊告曰:「可用人間之食用食如來。所以然者,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

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是時,釋提桓因復白佛言:「為用天上時節?為用人間時節?」

世尊告曰:「用人間時節。」

對曰:「如是。世尊!」

是時,釋提桓因即以人間之食,復以人間時節飯食如來。

爾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我等今見如來竟日飯食。」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當入如是三昧,欲使諸天進便進,欲使諸天退便退。」是時,世尊以入此三昧,進卻諸天,隨其時宜。

是時,人間四部之眾不見如來久,往至阿難所,白阿難言:「如來今為所在?渴仰欲見。」

阿難報曰:「我等亦復不知如來所在。」

是時,波斯匿王、優填王至阿難所,問阿難曰:「如來今日竟為所在?」

阿難報曰:「大王!我亦不知如來所在。」

是時,二王思睹如來,遂得苦患。爾時,群臣至優填王所,白優填王曰:「今為所患?」

時王報曰:「我今以愁憂成患。」

群臣白王:「云何以愁憂成患?」

其王報曰:「由不見如來故也。設我不見如來者,便當命終。」

是時,群臣便作是念:「當以何方便,使優填王不令命終?我等宜作如來形像。」是時,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禮。」

時,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告群臣曰:「善哉!卿等所說至妙。」

群臣白王:「當以何寶作如來形像?」

是時,王即敕國界之內諸奇巧師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形像。」

巧匠對曰:「如是。大王!」

是時,優填王即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

是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高五尺而供養。是時,波斯匿王復召國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來形像,汝等當時辦之。」時,波斯匿王而生此念:「當用何寶,作如來形像耶?」斯須復作是念:「如來形體,黃如天金,今當以金作如來形像。」是時,波斯匿王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爾時,閻浮里內始有此二如來形像。

是時,四部之眾往至阿難所,白阿難曰:「我等渴仰於如來,所思欲覲尊,如來今日竟為所在?」

阿難報曰:「我等亦復不知如來所在。但今共至阿那律所而問此義。所以然者,尊者阿那律天眼第一,清淨無瑕穢,彼以天眼見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彼能知見。」

是時,四部之眾共阿難往至阿那律所,白阿那律曰:「今此四部之眾來至我所,而問我曰:『今日如來竟為所在?』唯願尊者以天眼觀如來今為所在!」

是時,尊者阿那律報曰:「汝等且止!吾今欲觀如來竟為所在。」

是時,阿那律正身正意,繫念在前,以天眼觀閻浮里內而不見之,復以天眼觀拘耶尼弗于逮鬱單而不見之,復觀四天王、三十三天、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觀梵天而不見之。復觀千閻浮地、千瞿耶尼、千鬱單[*]曰、千弗于逮、千四天王、千[*]豔天、千兜術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而不見如來。復觀三千大千剎土而復不見。即從[*]坐起語阿難曰:「我今已觀三千大千剎土而不見之。」

是時,阿難及四部之眾默然而止。阿難作是念:「如來將不般涅槃乎?」

是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快得善利,唯願七佛常現於世,天及世人多所潤益。」或有天而作是語:「且置七佛,但使有六佛者,此亦甚善。」或有天子言:「但使有五佛。」或言:「四佛。」或言:「三佛。」或言:「二佛出現世者,多所潤益。」

[*]時,釋提桓因告諸天曰:「且置七佛,乃至二佛,但使今日釋迦文佛久住世者,則多所饒益。」

爾時,如來意欲使諸天來,諸天便來,意欲使諸天去,諸天便去。是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如來何故竟日而食?」

是時,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如來今日食,以人間時節,不用天上時節。」是時,世尊以經三月,便作是念:「閻浮里人四部之眾不見吾久,甚有虛渴之想。我今當捨神足,使諸聲聞知如來在三十三天。」是時,世尊即捨神足。

時,阿難往阿那律所,白阿那律言:「今四部之眾甚有虛渴,欲見如來。然今如來不取滅度乎?」

是時,阿那律語阿難曰:「昨夜有天來至我所,云:『如來在三十三天善法講堂。』汝今且止!吾今欲觀如來所在。」是時,尊者阿那律即結[*]加趺坐,正身正意,心不移動,以天眼觀三十三天,見世尊在壁方一由旬石上坐。是時,阿那律即從三昧起,語阿難曰:「如來今在三十三天與母說法。」

是時,阿難及四部之眾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阿難問四部眾曰:「誰能堪任至三十三天問訊如來?」

阿那律曰:「今尊者目連神足第一,願屈神力往問訊佛。」

是時,四部之眾白目連曰:「今日如來在三十三天,唯願尊者持四部姓名,問訊如來!又持此義往白如來:『世尊在閻浮里內世間得道,唯屈威神還至世間!』」

目連報曰:「甚善!諸賢!」

是時,目連受四部之教,屈[*]申臂頃,往至三十三天,到如來所。是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遙見目連來,諸天各生此念:「正是僧使?若當是諸王之使?」是時,諸天皆起往迎:「善來,尊者!」

是時,目連遙見世尊與無[*]央數之眾而為說法。見已,生此念:「世尊在此天中,亦復煩鬧。」目連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目連白佛言:「世尊!四部之眾問訊如來;起居輕利,遊步康強。」又白此事:「如來生長閻浮里內,於世間得道,唯願世尊還來至世間,四部虛渴,欲見世尊!」

世尊告曰:「使四部之眾進業無惓。云何,目連!四部之眾遊化勞乎?無鬥訟耶?外道異學無觸嬈乎?」

目連報曰:「四部之眾行道無[*]惓。」

「但,目連!汝向者作是念言:『如來在此亦煩鬧。』此事不然。所以然者,我說法時亦不經久,設我作是念:『欲使諸天來,便來;欲使諸天不來,諸天則不來。』目連!汝還世間,卻後七日,如來當往僧迦尸國大池水側。」

是時,目連屈[*]申臂頃,還詣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往詣[*]四部眾,而告之曰:「諸賢當知,卻後七日,如來當來下至閻浮里地僧[*]迦尸大池水側。」

爾時,四部眾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波斯匿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頻婆娑羅王,聞如來卻後七日,當至僧[*]迦尸國大池水側,極懷歡喜,不能自勝。是時,毘舍離人民之眾,迦毘羅越釋種,拘夷羅越人民之眾,聞如來當來至閻浮里地,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

爾時,[*]波斯匿集四種之兵,詣池水側,欲見世尊。是時,五王皆集兵眾往世尊所,欲得覲省如來及人民之眾。迦毘羅越釋皆悉往世尊所,及四部之眾皆悉往世尊所,欲得見如來。

爾時,臨七日頭,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汝今從須彌山頂至僧[*]迦尸池水作三道路,觀如來不用神足至閻浮地。」

自在天子報曰:「此事甚佳,正爾時辦。」爾時,自在天子即化作三道金、銀、水精。是時,金道當在中央,俠水精道側、銀道側,化作金樹。當於爾時,諸神妙尊天,七日之中皆來聽法。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說:「五盛陰苦。云何為五?所謂色、痛、想、行、識。云何為色陰?所謂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謂名為色陰也。

「彼云何名為痛陰?所謂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陰。

「彼云何名想陰?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

「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意識,此名識陰。

「彼云何名為色?所謂色者,寒亦是色,熱亦是色,飢亦是色,渴亦是色。

「云何名為痛?所謂痛者,痛者名覺。為覺何物?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故名為覺也。

「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知樂,故名為知。

「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云何名為識?所謂識,識者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

「諸天子當知,此五盛陰,知三惡道、天道、人道;此五盛陰滅,便知有涅槃之道。」爾時,說此法時,有六萬天人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與諸天人說法已,即從[*]坐起,詣須彌山頂,說此偈:

「汝等當勤學,  於佛法聖眾,
 當滅死逕路,  如人鉤調象。
 若能於此法,  而無懈怠者,
 便當盡生死,  無有苦原本。」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詣中道。是時,梵天在如來右處銀道側,釋提桓因在水精道側,及諸天人在虛空中散華燒香,作倡伎樂,娛樂如來。

時,優鉢華色比丘尼聞如來今日當至閻浮提僧[*]迦尸池水側,聞已,便生此念:「四部之眾、國王、大臣、國中人民,靡不往者。設我當以常法往者,此非其宜。我今當作轉輪聖王形容,往見世尊。」是時,優鉢華色比丘尼還隱其形,作轉輪聖王形,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典藏寶,是謂七寶。

爾時,尊者須菩提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在一山側縫衣裳。是時,須菩提聞世尊今日當來至閻浮里地,四部之眾靡不見者,我今者宜可時往問訊禮拜如來。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捨縫衣之業,從[*]坐起,右腳著地。是時,彼復作是念:「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

「『若欲禮佛者,  及諸最勝者,
  陰持入諸種,  皆悉觀無常。
  曩昔過去佛,  及以當來者,
  如今現在佛,  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說於現在中,  當觀於空法。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  當計於無我。』

「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作,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爾時,尊者須菩提還坐縫衣。

是時,優鉢華色比丘尼作轉輪聖王形,七寶導從至世尊所。是時,五國王遙見轉輪聖王來,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自相謂言:「甚奇!甚特!世間出二珍寶,如來、轉輪聖王。」

爾時,世尊將數萬天人從須彌山頂來,至池水側。是時,世尊舉足蹈地,此三千大千世界六震動。是時,化轉輪聖王漸漸至世尊所,諸小國王及人民之類各各避之。是時,化聖王覺知[*]以近世尊,還復本形,作比丘尼禮世尊足。五王見已,[*]各自稱怨,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有所失,我等先應見如來,然今此比丘尼先見之。」

是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我今禮最勝尊,今日先得覲省,我優鉢花色比丘尼是如來弟子。」

爾時,世尊與彼比丘尼而說偈言:

「善業以先禮,  最初無過者,
 空無解脫門,  此是禮佛義。
 若欲禮佛者,  當來及過去,
 當觀空無法,  此名禮佛義。」

是時,五王及人民之眾不可稱計,往至世尊所,各自稱名。「我是迦尸國王波斯匿。」「我是拔嗟國王,名曰優填。」「我是五都人民之主,名曰惡生。」「我是南海之主,名優陀延。」「我是摩竭國頻婆[*]娑羅王。」爾時,十一那術人民[*]運集,及四部之眾,最尊長者,千二百五十人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優填王手執牛頭[*]栴檀像,并以偈向如來說:

「我今欲所問,  慈悲護一切,
 作佛形像者,  為得何等福?」

爾時,世尊復以偈報曰:

「大王今聽之,  少多演其義,
 作佛形像者,  今當粗說之。
 眼根初不壞,  後得天眼視,
 白黑而分明,  作佛形像德。
 形體當完具,  意正不迷惑,
 勢力倍常人,  造佛形像者。
 終不墮惡趣,  終輒生天上,
 於彼作天王,  造佛形像福。
 餘福不可計,  其福不思議,
 名聞遍四遠,  造佛形像福。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饒益,天、人蒙祐。」

爾時,優填王極懷歡悅,不能自勝。

爾時,世尊與四部眾及與五王演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世尊以知四部之眾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盡與彼說之。爾時,[*]坐上天及人民六萬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五王白世尊言:「此處福妙最是神地,如來始從兜術天來下至此說法,今欲建立此處,使永存不朽。」

世尊告曰:「汝等五王,於此處造立神寺,長夜受福,終不朽敗。」

諸王報曰:「當云何造立神寺?」

爾時,世尊[*]申右手,從地中出迦葉如來寺,視五王而告之曰:「欲作神寺者,當以此為法。」

爾時,五王即於彼處起大神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過去恒沙如來翼從多少,亦如今日而無有異。正使當來諸佛世尊翼從多少,亦如今日而無有異。今此經名遊天法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四部之眾及五國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校勘]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受=授【宋】【元】【明】

  「受」,宋、元、明三本作「授」。
  「授」,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授」。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槃=般【宋】*【元】*【明】*

  「槃」,宋、元、明三本作「般」。
  「般」,大正藏原為「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般」。

禿+(頭)【宋】【元】【明】

  「禿」,宋、元、明三本作「禿頭」。
  大正藏無「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陵易=凌虛【宋】【元】【明】

  「陵易」,宋、元、明三本作「凌虛」。
  「凌虛」,大正藏原為「陵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凌虛」。

燃=然【宋】【元】【明】

  「燃」,宋、元、明三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然」。

煙=煙【聖】*

  「煙」,聖本作「煙」。
  「煙」,大正藏原為「煙」,今依據聖本改作「煙」。

(此)+禿【宋】【元】【明】

  「禿」,宋、元、明三本作「此禿」。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陵=凌【宋】【元】【明】

  「陵」,宋、元、明三本作「凌」。
  「凌」,大正藏原為「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凌」。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時+(尊者)【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時尊者」。
  大正藏無「尊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婆=娑【宋】【元】【明】【聖】

  「婆」,宋、元、明、聖四本作「娑」。
  「娑」,大正藏原為「婆」,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娑」。

(前)+白【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前白」。
  大正藏無「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霹靂=霹靂【聖】*

  「霹靂」,聖本作「霹靂」。
  「霹靂」,大正藏原為「霹靂」,今依據聖本改作「霹靂」。

炎=燄【宋】【元】【明】【聖】

  「炎」,宋、元、明、聖四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燄」。

皆=悉【宋】【元】【明】

  「皆」,宋、元、明三本作「悉」。
  「悉」,大正藏原為「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悉」。

〔心〕-【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懼+(故)【宋】【元】【明】

  「懼」,宋、元、明三本作「懼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今)+欲【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今欲」。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誡=戒【宋】【元】【明】【聖】

  「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戒」。

何=此【宋】【元】【明】,何+(此)【聖】

  ????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央=鞅【宋】【聖】*

  「央」,宋、聖二本作「鞅」。
  「鞅」,大正藏原為「央」,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鞅」。

時+(龍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十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利=里【宋】【元】【明】

  「利」,宋、元、明三本作「里」。
  「里」,大正藏原為「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里」。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咸=皆【宋】【元】【明】

  「咸」,宋、元、明三本作「皆」。
  「皆」,大正藏原為「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

令=今【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界=境【明】

  「界」,明本作「境」。
  「境」,大正藏原為「界」,今依據明本改作「境」。

即便=便退【宋】【元】【明】

  「即便」,宋、元、明三本作「便退」。
  「便退」,大正藏原為「即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退」。

宜=王【宋】【元】【明】

  「宜」,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捕取=取捕【宋】【元】【明】

  「捕取」,宋、元、明三本作「取捕」。
  「取捕」,大正藏原為「捕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取捕」。

還=住【明】

  「還」,明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為「還」,今依據明本改作「住」。

優槃=般【聖】

  「優槃」,聖本作「般」。
  「般」,大正藏原為「優槃」,今依據聖本改作「般」。

誡=戒【宋】【聖】

  「誡」,宋、聖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戒」。

加=跏【宋】【元】【明】【聖】

  「加」,宋、元、明、聖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身=宮【聖】

  「身」,聖本作「宮」。
  「宮」,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聖本改作「宮」。

大=火【聖】

  「大」,聖本作「火」。
  「火」,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聖本改作「火」。

波斯匿+(王)【宋】【元】【明】【聖】

  「波斯匿」,宋、元、明、聖四本作「波斯匿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宮=見【元】

  「宮」,元本作「見」。
  「見」,大正藏原為「宮」,今依據元本改作「見」。

〔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甘蔗=甘柘【宋】【元】,=干柘【聖】

  ????

漿=𤚀【聖】

  「漿」,聖本作「𤚀」。
  「𤚀」,大正藏原為「漿」,今依據聖本改作「𤚀」。

(得)+作【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得作」。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毫氂=毫釐【聖】

  「毫氂」,聖本作「毫釐」。
  「毫釐」,大正藏原為「毫氂」,今依據聖本改作「毫釐」。

〔揵〕-【聖】

  聖本無「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揵」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加=跏【宋】【明】【聖】*

  「加」,宋、明、聖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跏」。

斜=邪【宋】【元】【明】【聖】

  「斜」,宋、元、明、聖四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為「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邪」。

大目連=大目揵連【宋】【元】【明】

  「大目連」,宋、元、明三本作「大目揵連」。
  「大目揵連」,大正藏原為「大目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目揵連」。

龍+(王)【聖】

  「龍」,聖本作「龍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蒙)+得【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蒙得」。
  大正藏無「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乎=座中【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座中」。
  「座中」,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中」。

此=世【聖】

  「此」,聖本作「世」。
  「世」,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聖本改作「世」。

(欲)+反【宋】【元】【明】

  「反」,宋、元、明三本作「欲反」。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王)+宮【宋】【元】【明】

  「宮」,宋、元、明三本作「王宮」。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化+(使)【宋】【元】【明】

  「化」,宋、元、明三本作「化使」。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飲=飯【聖】

  「飲」,聖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聖本改作「飯」。

替=皆【宋】【元】【明】

  「替」,宋、元、明三本作「皆」。
  「皆」,大正藏原為「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皆」。

不復=復不【宋】【元】【明】

  「不復」,宋、元、明三本作「復不」。
  「復不」,大正藏原為「不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不」。

桓=洹【宋】【元】【明】【聖】

  「桓」,宋、元、明、聖四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洹」。

於=可於此【宋】【元】【明】,於+(此)【聖】

  ????

(諸)+天【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諸天」。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倫+(眾)【宋】【元】【明】

  「倫」,宋、元、明三本作「倫眾」。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各+(各)【宋】*【元】*【明】*

  「各」,宋、元、明三本作「各各」。
  大正藏無「各」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坐=座【宋】【元】【明】【聖】

  「坐」,宋、元、明、聖四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座」。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食=飯【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飯」。
  「飯」,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所〕-【元】

  元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元本刪去。

群=諸【宋】【元】【明】

  「群」,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以=用【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用」。
  「用」,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用」。

大=天【聖】

  「大」,聖本作「天」。
  「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聖本改作「天」。

栴=旃【聖】*

  「栴」,聖本作「旃」。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聖本改作「旃」。

黃=煌【宋】【元】【明】

  「黃」,宋、元、明三本作「煌」。
  「煌」,大正藏原為「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煌」。

拘=瞿【宋】【元】【明】

  「拘」,宋、元、明三本作「瞿」。
  「瞿」,大正藏原為「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瞿」。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豔=炎【宋】*,=燄【元】【明】

  ????

不=無【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無」。
  「無」,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天+(子)【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天子」。
  大正藏無「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或=哉【聖】

  「或」,聖本作「哉」。
  「哉」,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聖本改作「哉」。

〔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以=已【聖】*

  「以」,聖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已」。

壁=辟【宋】【元】【明】

  「壁」,宋、元、明三本作「辟」。
  「辟」,大正藏原為「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辟」。

四部+(之)【宋】*【元】*【明】*

  「四部」,宋、元、明三本作「四部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於)+是【聖】

  「是」,聖本作「於是」。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正是=此必【宋】【元】【明】

  「正是」,宋、元、明三本作「此必」。
  「此必」,大正藏原為「正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必」。

(便)+生【宋】【元】【明】【聖】

  「生」,宋、元、明、聖四本作「便生」。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起=興【宋】【元】【明】【聖】

  「起」,宋、元、明、聖四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興」。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勞=比勞功【聖】

  「勞」,聖本作「比勞功」。
  「比勞功」,大正藏原為「勞」,今依據聖本改作「比勞功」。

外=邪【宋】【元】【明】

  「外」,宋、元、明三本作「邪」。
  「邪」,大正藏原為「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嬈=遶【聖】

  「嬈」,聖本作「遶」。
  「遶」,大正藏原為「嬈」,今依據聖本改作「遶」。

(諸天)+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諸天便」。
  大正藏無「諸天」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迦=伽【宋】*【元】*【明】*

  「迦」,宋、元、明三本作「伽」。
  「伽」,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伽」。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當+(來)【宋】【元】【明】

  「當」,宋、元、明三本作「當來」。
  大正藏無「來」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宋】

  「已」,宋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本改作「以」。

匿+(王)【聖】

  「匿」,聖本作「匿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往+(至)【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道=徑【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徑」。

如來+(意)【宋】【元】【明】

  「如來」,宋、元、明三本作「如來意」。
  大正藏無「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時=當【宋】【元】【明】【聖】

  「時」,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俠=夾【元】【明】

  「俠」,元、明二本作「夾」。
  「夾」,大正藏原為「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夾」。

「苦痛樂」,宋本作「樂痛苦」。

大正藏無「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苦」,聖本作「苦覺」。

「黃」,聖本作「黃、赤」。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由)+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由此」。
  大正藏無「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陰+(亦)【聖】

  「陰」,聖本作「陰亦」。
  大正藏無「亦」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便)+說【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便說」。
  大正藏無「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偈+(言)【聖】

  「偈」,聖本作「偈言」。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勤=懃【聖】

  「勤」,聖本作「懃」。
  「懃」,大正藏原為「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懃」。

逕=徑【聖】

  「逕」,聖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逕」,今依據聖本改作「徑」。

伎=妓【宋】【元】【明】

  「伎」,宋、元、明三本作「妓」。
  「妓」,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妓」。

〔時〕-【聖】

  聖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典兵=居士【宋】【元】【明】【聖】

  「典兵」,宋、元、明、聖四本作「居士」。
  「居士」,大正藏原為「典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居士」。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而)+[隨>縫]【宋】【元】【明】

  「[隨>縫]」,宋、元、明三本作「而[隨>縫]」。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里=至【元】,=提【明】

  ????

〔者〕-【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者=尊【宋】【元】【明】【聖】

  「者」,宋、元、明、聖四本作「尊」。
  「尊」,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尊」。

說=設【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設」。
  「設」,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

(無)+作【宋】【元】【明】【聖】

  「作」,宋、元、明、聖四本作「無作」。
  大正藏無「無」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爾=於【元】【明】

  「爾」,元、明二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於」。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震=振【聖】

  「震」,聖本作「振」。
  「振」,大正藏原為「震」,今依據聖本改作「振」。

復=服【聖】

  「復」,聖本作「服」。
  「服」,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聖本改作「服」。

(最)+尊【宋】【元】【明】【聖】

  「尊」,宋、元、明、聖四本作「最尊」。
  大正藏無「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偈言=此偈【宋】【元】【明】,(此)+偈【聖】

  ????

匿+(王)【聖】

  「匿」,聖本作「匿王」。
  大正藏無「王」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嗟=耆【宋】【元】【明】

  「嗟」,宋、元、明三本作「耆」。
  「耆」,大正藏原為「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耆」。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等=報【元】【明】

  「等」,元、明二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報」。

令=今【聖】【麗-CB】【CB】

  「令」,聖、麗-CB、CB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今」。

當=常【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常」。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常」。

福=德【宋】【元】【明】【聖】

  「福」,宋、元、明、聖四本作「德」。
  「德」,大正藏原為「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德」。

〔盡〕-【聖】

  聖本無「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盡」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始=如【宋】

  「始」,宋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始」,今依據宋本改作「如」。

兜術=忉利【元】【明】

  「兜術」,元、明二本作「忉利」。
  「忉利」,大正藏原為「兜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忉利」。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視=示【聖】

  「視」,聖本作「示」。
  「示」,大正藏原為「視」,今依據聖本改作「示」。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八=七【聖】

  「八」,聖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聖本改作「七」。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又譯為三十三天)的天主。

於其中間當受佛決:??

離越:比丘名,是舍利弗尊者俗家最年幼的弟弟,常樂坐禪,曾在一株樹下坐禪六年,摩訶拘絺羅尊者拜訪時問他為何坐枯樹下?他才發現樹枯了。佛陀稱讚他「坐禪入定,心不錯亂」第一。又譯為「離越哆」、「離曰」、「離婆多」。

優陀夷:比丘名,迦毗羅衛國國師的兒子,未出家前淨飯王請他帶悉達多太子娛樂,勸悉達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頭。佛陀成道後,跟隨佛陀出家,證阿羅漢。佛陀在回家鄉前先派遣優陀夷尊者回國,度化了原先不喜歡出家人的淨飯王,使得釋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熱烈迎接佛陀進城,佛陀稱讚他「善能勸導、福度人民」第一。又譯為「優陀耶」。

觸嬈:擾亂,嬈音饒。

閻浮里: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瞻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拘耶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二百五十歲,義譯為「西牛貨洲」,因為此洲以牛作為貨幣。另譯為「拘陀尼」、「瞿陀尼」、「瞿陀尼迦」、「瞿耶尼」。

弗于逮: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五百歲,義譯為「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身形殊勝。另譯為「弗婆提舍」、「弗婆提」、「弗婆鞞陀提」。

鬱單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單越」、「欝多羅提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agama1/增壹阿含經聽法品第三十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7:0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09002804756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