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今天讀經班進度:增壹阿含善惡品第四十七,第二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47.html#%E4%BA%8C

[...]由兩舌報故,土地生荊ⓖ棘;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由嫉妒故,以致穀不豐熟 [...]

請問大家「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的「語有若干種」是什麼意思?


David Chiou:

目前能想到的解讀為:「有各種不同的語言」。

有同學提問:為什麼「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

這在經中沒有多加說明,一個可能的解讀為:惡口是向對方發出恨意、希望對方痛苦,這樣的心態自然會造成群體的不團結,在語言上的顯現為無法互相溝通的不同語言。

古代一些民族有人們離開天上後,語言由一變多的故事,例如舊約聖經表示因為人們建造一座能夠通天的高塔,上帝就把他們的語言打亂,讓他們不能再明白彼此,並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本經提到「語有若干種」也反映類似的現象,不過造成不同語言的主因是人們所造的業力,而不是上帝。

[以上想法由 Chen Jian, Russ Wang 提供]


Tom Yo:

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

這句讓我聯想到年輕時的一些經歷,高中時念的學校剛好在客家庄,有時候在講某些事,會刻意用對方聽不懂的方言,這個惡習帶到職場上,對著大陸人在談事,偶爾會用台語跟夥伴說幾句,上海人也馬上會用上海話講兩句,於是語言成為同一族的象徵,而聽不懂的對方,則有一種被排斥的感覺,心裏不太舒服,而這樣真的很容易種下惡因。

真是很諷刺:語言本來是要溝通用的,結果變成阻礙溝通的大山。

以上純粹個人經驗的聯想分享,對經文真正指涉並不懂,希望各位大德不吝分享經義。感恩~~~


DL:

「語有若干種」我有些疑惑,剛好那時我再看業報迷蹤,就想嘗試從其他經文找看看能不能找出這句話的意思。以下是我的嘗試,請你指正。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
云何為十?
所謂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鬥亂彼此、嫉妒、恚害、心懷邪見。

身:
由殺生報故,眾生壽命極短;
由不與取故,眾生生便貧賤;
由淫泆報故,眾生門不貞良;
(三種外物衰耗)

口:
由妄語故,眾生口氣醜弊,致不鮮潔:
由綺語故,致土地不平整;
由兩舌報故,土地生荊棘;
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①;

意:
由嫉妒故,以致穀不豐熟;
由恚害報故,多諸穢惡之物;
由邪見報故,自然生八大地獄。

因此十惡報故,使諸外物衰秏,何況內物。
是謂,比丘!當念捨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

從業報迷蹤裡我看到一段經文如下: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復有十業得外惡[*]報:若有眾生於十不善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

(身三)
一者,以殺業故,令諸外報,大地鹹鹵,藥草無力;
二者,以盜業故,感外霜雹、螽蝗蟲等,令世[*]飢饉:
三者,邪婬業故,感惡風雨及諸塵埃;

(口四)
四者,妄語業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穢;
五者,兩舌業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嶮谷株杌槎菜;
六者,惡口業故,感生外報,瓦石、沙礫、麁澁惡物不可觸近;
七者,綺語業故,感生外報,令草木稠林、枝條棘刺;

(意三)
八者,以貪業故,感生外報,令諸苗稼、子實微細;
九者,以瞋業故,感生外報,令諸樹木、果實苦澁;
十者,以邪見業故,感生外報,苗稼不實,收獲尠少。
以是十業得外惡報。」(CBETA, T01, no. 80, p. 894, b14-27)

在這一經就明確說明了十惡所感外報,很接近第二品的經文,只有兩句話不大合:
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
由邪見報故,自然生八大地獄

因為這兩句話的外報似乎是指其他的惡報,有沒有可能是傳抄時,關於惡口報和邪見報的外報遺漏了,所以將這兩個惡業所感的報應從世尊在其他經文講的拿來放在後面?

後來我又從業報迷蹤看到:「惡語業」這個用詞,於是用惡語去找:
《大集法門經》卷1:「復次,四惡語言,是佛所說。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CBETA, T01, no. 12, p. 229, c25-26)
《大方等大集經》卷8:「「云何菩薩口業隨智?所謂遠離六十四種惡口之業:麁語、濁語、非時語、妄語、漏語、大語、高語、輕語、破語、不了語、散語、低語、仰語、錯語、惡語、畏語、吃語、諍語、[5]讇語、[6]調語、誑語、惱語、怯語、邪語、罪語、啞語、入語、燒語、地獄語、虛語、慢語、輕語、不愛語、說罪咎語、失語別、離語、利惡語、兩舌語、無義語、無護語、喜語、狂語、殺語、害語、繫語、閉語、縛語、打語、歌語、非法語、自讚歎語、說他過語、謗三寶語,是名六十四[7](丹本云:少十一種,無處訪本)。」(CBETA, T13, no. 397, p. 51b13-22)

《佛說施燈功德經》:「「舍利弗!云何口業清淨?是人世世常不妄語,若不見聞終不妄說,若見若聞,合時諮問,然後乃語,為利自他,不作異說。設若有人教令妄語,為護實語,終不妄言,不以此語向彼人說,不持彼事向此人道。二朋先壞,不令增長,有所發言,能善和諍。若痛心語,若麁語,若苦惡語、不喜語、不樂語、不愛語、不入心語、惱他語、結怨語,悉皆遠離。有所發言,潤語、[5]軟語、意樂語、不麁語、悅耳語、美妙語、入心語、多人愛語、多人樂語、可愛語、可樂語、能除怨語,恒作如是種種美妙語。復離綺語,不作異想異語,不作異印異期,覆障實事,不煩廣[6]說,不非時語,恒究竟語。舍利弗!如是遠離不清淨口業,成就清淨口業。舍利弗!是名口業清淨。」(CBETA, T16, no. 702, p. 806c10-24)

於是我大膽猜想,第二品的「語有若干種」,所指的「語」,是「『惡』語有若干種」?

如正法念處經說惡口的三種果報:
1.若生人中,處處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惱;無人安慰,
2.於自妻子不得愛語,猶如野鹿畏一切人;
3.遠善知識、近惡知識

《正法念處經》卷1〈十善業道品 1〉:「如是惡口樂行多作,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處處皆畏,一切人所皆得衰惱;無人安慰,於自妻子不得愛語,猶如野鹿畏一切人;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是名惡口三種果報。」(CBETA, T17, no. 721, p. 4, a3-7)

雖說從經文看來,「惡口」有3234筆,「惡語」有1704筆,兩者有時看起來是同一個意思,但有時看起來又有一點點的差異,單只有口不能作用,由意所發而出各種「語」,而這一點點的差異也正是我大膽猜想:「語有若干種」的「語」,或許是「(惡)語有若干種」。


David Chiou:

以這經來比對是不錯的點子。根據你的點子,我也查了《正法念處經》也有一些相關的段落,可惜也無助於比對出該句的意思。

在這一經就明確說明了十惡所感外報,很接近第二品的經文,只有兩句話不大合:

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
由邪見報故,自然生八大地獄

這兩項中,「語有若干種」的確比較奇怪,至於「自然生八大地獄」則符合各經一致的道理,畢竟地獄的原料是「眾業行感」,是因為有人的惡業而有地獄的,而其他經中也有提到邪見是地獄業。

如果解為「惡語有若干種」也蠻奇怪的,若是說惡口報應導致常被人罵,似乎不須要用這樣奇怪的文字描述,這解釋也無法對應到《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的解釋 :Q

 
agama1/研討_由惡口報故_語有若干種.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09471416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