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導讀:外道的見解]

佛世時印度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種類:

  • 常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
  •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宇宙有恆常的部分、也有不恆常的部分,例如造物主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
  •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宇宙有邊界、沒有邊界、既有邊界也沒有邊界、既非有邊界也非沒有邊界,乃至推測宇宙的形狀。
  • 異問異答:問東答西,不肯定自己的立場,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類似中國的「白馬非馬論」。
  •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
  •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
  •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一了百了,沒有來生。
  • 現世涅槃論:以不究竟的快樂,認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張五欲的快樂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第四禪為最高的境界。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外道產生錯誤的見解也是有因有緣的,在本經中即一一加以說明。

(二一)長阿含第三分梵動經第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遊摩竭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遊行人間竹林,止宿在王堂上。時,有梵志名曰善念,善念弟子名梵摩達,師徒常共隨佛後行,而善念梵志以無數方便毀謗佛、法及比丘僧,其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佛、法及比丘僧,師徒二人各懷異心,共相違背。所以者何?斯由異習、異見、異親近故。

爾時,眾多比丘於乞食後集會講堂,作如是論:「甚奇!甚特!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盡知眾生志意所趣。而此善念梵志及其弟子梵摩達隨逐如來及比丘僧;而善念梵志以無數方便毀謗佛、法及與眾僧,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如來及法、眾僧;師徒二人各懷異心,異見、異習、異親近故。」

爾時,世尊於靜室中以天耳淨過於人耳,聞諸比丘有如是論,世尊於靜室起詣講堂所,大眾前坐,知而故問:「諸比丘!汝等以何因緣集此講堂?何所論說?」

時,諸比丘白佛言:「我等於乞食後集此講堂,眾共議言:『甚奇!甚特!如來有大神力,威德具足,盡知眾生心志所趣。而今善念梵志及弟子梵摩達常隨如來及與眾僧,而善念以無數方便毀謗如來及法、眾僧,弟子梵摩達以無數方便稱讚如來及法、眾僧。所以者何?以其異見、異習、異親近故。』向集講堂議如此事。」

毀謗讚譽皆不動心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方便毀謗如來及法、眾僧者,汝等不得懷忿結心,害意於彼所以者何若誹謗我、法及比丘僧,汝等懷忿結心,起害意者,則自陷溺,是故汝等不得懷忿結心,害意於彼。比丘若稱譽及佛法、眾僧者,汝等於中亦不足以為歡喜慶幸,所以者何?若汝等生歡喜心,即為陷溺,是故汝等不應生喜。所以者何?此是小緣威儀戒行凡夫寡聞,不達深義,直以所見如實讚嘆。

世間人認為了不起的事,在佛法只是基本功

「云何小緣威儀戒行,凡夫寡聞,直以所見如實稱讚?彼讚嘆言:『沙門瞿曇滅殺、除殺,捨於刀仗,懷慙愧心,慈愍一切。』此是小緣威儀戒行,彼寡聞凡夫以此歎佛。又嘆:『沙門瞿曇捨不與取,滅不與取,無有盜心。』又嘆:『沙門瞿曇捨於婬欲,淨修梵行,一向護戒,不習婬泆,所行清潔。』又嘆:『沙門瞿曇捨滅妄語,所言至誠,所說真實,不世人。沙門瞿曇捨滅兩舌,不以此言壞亂於彼,不以彼言壞亂於此;有諍訟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歡喜,有所言說不離和合,誠實入心,所言知時。沙門瞿曇捨滅惡口,若有麤言傷損於人,增彼結恨怨憎者,如此麤言盡皆不為;常以善言悅可人心,眾所愛樂,聽無厭足,但說此言。沙門瞿曇捨滅綺語知時之語、實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但說是言。

「『沙門瞿曇捨離飲酒,不著香華,不觀歌舞,不坐高非時不食,不執金銀,不畜妻息僮僕婢使,不畜象馬、猪羊、鷄犬及諸鳥獸,不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不畜田宅種植五穀,不以手拳與人相加,不以斗欺誑於人,亦不販賣券約斷當,亦不取受觝債橫生無端,亦不陰謀面背有異,非時不行;為身養壽,量腹而食,其所至處,衣隨身,譬如飛鳥,羽身俱。』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歎佛。

「如餘沙門、婆羅門受他信施,更求儲積,衣服飲食無有厭足,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自營生業,種植[*]樹木,鬼神所依,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諸利養,象牙、雜寶、高廣大床、種種文繡氍毹𣰆、綩綖被褥,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莊嚴,酥油摩身,香水洗浴,香自塗,香澤梳頭,著好華鬘,染目紺色,拭面莊嚴澡潔,以鏡自照,著寶革屣,上服純白,戴莊嚴[*],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專為嬉博奕,八道、十道,至百千道,種種戱法以自娛樂,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說遮道無益之言,王者、戰鬪、軍馬之事,群、大臣、騎乘出入、遊戱園觀,及論臥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飲食、親里之事,又說入海採寶之事,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無數方便,但作邪命諂諛美辭,現相毀呰,以利求利,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共諍訟,或於園觀,或在浴池,或於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經律,汝無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徑;以前著後,以後著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說,皆不真正;若有所疑,當來問我,我盡能答。』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為使命,若為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通信使,從此詣彼,從彼至此,持此信授彼,持彼信授此,或自為,或他為,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但習戰陣鬪諍之事,或習刀仗、弓矢之事,或鬪鷄犬、猪羊、象馬、牛駝諸獸,或鬪男女,或作眾聲,吹聲、鼓聲、歌聲、舞聲,緣幢倒絕,種種技戱,無不翫習,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男女,吉凶好醜,及相畜生,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事。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喚鬼神,或復驅遣,種種,無數方道,恐熱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又能為人安胎出衣,亦能人使作驢馬,亦能使人聾盲瘖瘂,現諸技術,叉手向日月,作諸苦行以求利養,沙門瞿曇無如是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為人呪病,或誦惡術,或誦善呪,或為醫方鍼灸藥石,療治眾疾,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呪水火,或為鬼呪,或誦剎利呪,或誦鳥呪,或支節呪,或安宅符呪,或火燒、鼠能為解呪,或誦知死生書,或誦夢書,或相手面,或誦天文書,或誦一切音書,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占[*]相天時,言雨不雨,穀貴穀賤,多病少病,恐怖安隱,或說地動、彗星、月蝕、日蝕,或言星蝕,或言不蝕,方面所在,皆能記之,沙門瞿曇無如此事。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言此國當勝,彼國不如,或言彼國當勝,此國不如,占[*]相吉凶,說其盛衰,沙門瞿曇無如是事。諸比丘!此是持戒小小因緣,彼寡聞凡夫以此嘆佛。」

外道六十二見

佛告諸比丘:「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不能出過六十二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

外道六十二見中基於對過去的觀察的十八見(1~18)

「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不能過十八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齊是[*]不過?

1~4 常論

「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齊是不過。

定中所見是有侷限的「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純以世間智慧推論「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觀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我及世間是常。』此是四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此一切盡入四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嘆如來。

5~8 半常半無常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嘆如來,何等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言:『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是時,此劫始成,有餘眾生福盡、命盡、行盡,從光音命終,生空梵天中,便於彼處生愛著心,復願餘眾生共生此處。此眾生既生愛著願已,復有餘眾生命、行、福盡,於光音天命終,來生此空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於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後眾生復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彼獨先有,後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彼梵眾生命、行盡已,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隨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彼大梵者能自造作,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常住不變,而彼梵化造我等,我等無常變易,不得久住,是故當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謂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眾生喜戲笑懈怠數戲笑以自娛樂,彼戲笑娛樂時,身體疲極便失意,以失意便命終,來生世間,年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彼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自識本生,便作是言:『彼餘眾生不數戲笑娛樂,常在彼處,永住不變,由我數戲笑故,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是故我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二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此不過。

「或有眾生展轉相看已,便失意,由此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便作是言:『如彼眾生以不展轉相看,不失意故,常住不變;我等於彼數相看,數相看已便失意,致此無常,為變易法,我以此知: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此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以捷疾觀察相智,以己智辯言:『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9~12 有邊無邊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等法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彼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邊想,彼作是說:『此世間有邊,是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有邊,是故知世間有邊,此實餘虛。』是謂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起無邊想,彼作是言:『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無邊,是故知世間無邊,此實餘虛。』是第二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無邊,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世間,謂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彼作是言:『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觀上方有邊,四方無邊,是故我知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於觀察,彼以捷疾觀察智,以己智辯言:『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是為第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此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論:我及世間有邊無邊,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13~16 異問異答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者是?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彼彼問時,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因為不知,所以模擬兩可地回答『我不見不知善惡有報耶、善惡無報耶?我以不見不知故,作如是說:善惡有報耶?無報耶?』世間有沙門、婆羅門廣博多聞,聰明智慧,常樂閑靜,機辯精微,世所尊重,能以智慧善別諸見。當問我諸深義者,我不能答,有愧於彼,於彼有畏,當以此答以為歸依、為、為,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不見不知為有他世耶?無他世耶?』諸世間沙門、婆羅門以天眼知、他心智,能見遠事,已雖近他,他人不見。如此人等能知有他世、無他世;我不知不見有他世、無他世。若我說者,則為妄語,我惡畏妄語,故以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不知不見何者為善?何者不善?我不知不見如是說是善、是不善?』我則於此生愛,從愛生,有愛有恚,則有受生;我欲滅受,故出家修行;彼惡畏受,故以此為歸依、為洲、為舍,為究竟道。彼設問者,當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第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問異答異,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愚鈍,他有問者,彼隨他言答:『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不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是為四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異問異答,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異問異答,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是為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

17~18 無因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使賢聖弟子真實平等讚歎如來,何等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出有此世間,彼盡入二見中,於本劫本見無因而出有此世間,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本劫本見,謂無因而有,於此二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眾生無想無知,若彼眾生起想,則便命終,來生世間,漸漸長大,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識本所生,彼作是語:『我本無有,今忽然有,此世間本無、今有,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謂無因有,於二見中,齊是不過。

「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彼已[*]捷疾觀察智觀,以己智辯能如是說:『此世間無因而有,此實餘虛。』此第二見。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有此世間,於二見中,齊是不過。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因而有,盡入二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是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十八見,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外道六十二見中基於對未來的推論的四十四見(19~62)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於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齊此不過?

19~34 有想論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有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入十六見中,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彼盡入十六見中,齊是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如是見,言:『我此終後,生有色有想,此實餘虛。』是為初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十六見中,齊是不過。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而一向有樂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而一向有苦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樂有苦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不苦不樂有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一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若干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少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無量想,此實餘虛。』是為十六見。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想論,說世間有想;於此十六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35~42 無想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無想;彼盡入八見中,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於此八見中,齊此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無想,於八見中,齊此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論:『我此終後,生有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此實餘虛。』是為八見。若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說世間無想;彼盡入八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43~50 非想非非想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非想論,說此世間非想非非想;彼盡入八見中,於末劫末見,作非想非非想論,說世間非想非非想,於八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非想論,說世間非想非非想,於八見中,齊是不過?

「諸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此終後,生有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有邊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有言:『我此終後,生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此實餘虛。』是為八見。若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生非有想非無想論,說世間非有想非無想;盡入八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51~57 斷滅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彼盡入七見中,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是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論,作如是見:『我身四大六入,從父母生,乳養育,衣食成長,摩捫擁護,然是無常,必歸磨滅,齊是名為斷滅。』第一見也。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我不得名斷滅,我欲界天斷滅無餘,齊是為斷滅。』是為二見。或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非斷滅我色界化身諸根具足,斷滅無餘,是為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空處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識處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不用處斷滅。』有言:『此非斷滅,我無色有想無想處斷滅,是第七斷滅。』是為七見。諸有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末劫末見,言此眾生類斷滅無餘;於七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58~62 現世涅槃論

「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何等法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現在生泥洹論,說眾生現在有泥洹;彼盡入五見中,於末劫末見說現在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因何事於末劫末見,說眾生現有泥洹,於五見中,齊是不過?

「諸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見,作是論,說:『我於現在五欲自恣,此是我得現在泥洹。』是第一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去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此名現在泥洹。』是第二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滅有覺、觀,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齊是名現在泥洹,是為第三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復有現在泥洹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除念、捨、喜、住樂,護念一心,自知身樂,賢聖所說,入第三禪。』齊是名現在泥洹,是為第四見。復有沙門、婆羅門作是說,言:『此是現在泥洹,非不是,現在泥洹復有微妙第一,汝所不知,獨我知耳;如我樂滅、苦滅,先除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此名第一泥洹,是為第五見。若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現在泥洹論,於五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亦復如是。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四十四見中,齊是不過,唯佛能知此諸見處,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於六十二見中,齊此不過,唯如來知此見處,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生常論,說:『我、世間是常。』彼沙門、婆羅門於此生智,謂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因此生智,彼以則名為受,——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生常論,言:『世間是常。』彼因受緣,起愛生愛而不自覺知,染著於愛,為愛所伏,——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生常論,言:『世間是常。』彼因觸緣故,若離觸緣而立論者,無有是處,——乃至現在泥洹,亦復如是。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各隨所見說,彼盡入六十二見中,各隨所見說,盡依中在中,齊是不過。猶如巧捕魚師,以細目網覆小池上,當知池中水性之類,皆入網內,無逃避處,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

佛教如實知六觸的集、滅、味、患、離,達到真正的涅槃

「若比丘於六觸集、滅、味、過、出要,如實而知,則為最勝,出彼諸見。如來自知生死已盡,所以有身,為欲福度諸天、人故,若其無身,則諸天、世人無所恃怙,猶如多羅樹斷其頭者,則不復生。佛亦如是,已斷生死,永不復生。」

當佛說此法時,大千世界三返六種震動。爾時,阿難在佛後執扇扇佛,偏露右臂長跪叉手,白佛言:「此法甚深,當以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當名此經為義動、法動、見動、魔動、梵動。」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四

[校勘]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姚秦三藏法師」,大正藏原為「後秦弘始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師」。

大正藏無「長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林」,宋、元、明三本作「村」。

「善念」,巴利本作 Suppiya。

「梵摩達」,巴利本作 Brahmadatta。

「耳淨」,大正藏原為「淨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耳淨」。

「靜」,大正藏原為「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大正藏無「而善念」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及佛」,大正藏原為「佛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及佛」。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泆」,大正藏原為「逸」,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泆」。

「植」,大正藏原為「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斗」,宋、元二本作「㪷」。

「約」,大正藏原為「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約」。

大正藏在「無」字之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毹毾」,大正藏原為「氀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毹毾」。

「綖」,宋本作「莚」,元本作「筵」。

「末」,宋、元、明三本作「粖」。

「嚴」,大正藏原為「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嚴」。[*]

「紐」,宋本作「約」。

「里」,宋、元、明三本作「理」。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大正藏在「或」字之後有一「教」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技」,大正藏原為「伎」,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技」。

「占」,大正藏原為「瞻」,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占」。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厭」,大正藏原為「𧞣」,宋、元二本作「猒」,明本作「厭」,今依據明本改作「厭」。

「技」,宋本作「伎」。

「術」,大正藏原為「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術」。

「灸」,大正藏原為「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灸」。

「疾」,大正藏原為「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鳥」,大正藏原為「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鳥」。

「記」,宋本作「說」。

「法」,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磧砂藏、永樂北藏二本改作「是」。[*]

「存」,宋、元、明三本作「在」。

宋、元、明三本無「來」字。

「已」,明本作「以」。[*]

大正藏在「過」字之後有「或過」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音」,宋、元、明三本作「音天」。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年」,元本作「生」。

大正藏在「數」字之後有「生不數」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見」,宋本作「是」。

宋本無「無邊」二字。

大正藏在「於」字之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此」字之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異問異答」,巴利本作 Amarāvikkhepika。

大正藏無「耶善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諸」。

大正藏無「不實此事」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今」,大正藏原為「今有」,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有今」。

「見」,大正藏原為「際」,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見」。

大正藏在「彼」字之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宋、元、明三本無「有言」二字。

宋、元、明三本無「生」字。

「諸」,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補上。

「七」,宋、元、明三本作「一」。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補上。

「布」,大正藏原為「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布」。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宋、元二本無「佛說」二字。

[註解]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摩竭陀」。

梵志: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音譯為「婆羅門」。

異習、異見、異親近:不同的學習、見解、親近。

威德:聲威與德行,表現在對人的影響力及受人的敬愛。

志意:志氣願望。

隨逐:跟隨、親近。

天耳淨:即「天耳通」,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淨天耳」、「天耳」、「天耳智」、「天耳智通」。

害意於彼:對他們有加害的想法。

陷溺:陷入、沉溺。在此特指陷入冤冤相報的惡因緣中。

稱譽:稱揚讚譽。

慶幸:因出乎意料的好成果,而感到值得安慰與慶賀。

小緣:

凡夫:指凡庸之人。就修行而言,指未見四聖諦的道理,見識淺薄者,均稱凡夫。

寡聞:沒有廣泛的見聞。

不與取:沒有經過允許即私自拿取。

和合:和好;相處融洽。

麤言:粗魯的言語。「麤」是「粗」的異體字。

結恨:煩惱;仇恨。

怨憎:仇恨厭惡。「憎」是厭惡,如:「愛憎分明」、「面目可憎」。讀音同「增」。

愛樂:歡喜。

厭足:滿足。

知時之語、實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於適當時機言說、所說內容真實、有利於眾生、相應於佛法、相應於戒律、遮止錯誤。

妻息:妻子兒女。「息」是子女、兒子。如:「子息」。

婢使:使喚的丫頭。「婢」讀音同「必」。

欺誑:詐欺、誑騙。

券約:契約。

斷當:(典當業用語)典當物至抵押期限仍未贖回,當鋪直接把貨物出售賣掉。

文繡:錦繡的衣服或織品。

氍毹:毛織品、毛織的地毯,讀音同「渠於」。

毾𣰆:有彩紋的細毛毯,讀音同「踏登」。《雜阿含經》卷十264經「毾㲪」的異體字。

香澤:塗髮的香油。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支節呪:??依四肢手足徵相的占卜術、咒術。

本劫本見:??對於過去生片面的觀察,形成了錯誤的見解。

末劫末見:??對於現在世及後世,產生的錯誤見解。

齊是不過:不能超越(六十二見)的範圍。

六十二見:即「外道六十二見」,外道對於宇宙和人生的六十二種不正確見解。按:即本經接下來列出的「十八見」加上「四十四見」。

十八見:十八種(錯誤)的見解。按:這是指下文中,四個段落(常論、半常半無常論、有邊無邊論、異問異答)各列舉「四見」,加上一個段落(無因論)列舉「二見」,總共十八種錯誤的見解。

常論: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常見」、「有見」。

四見:以下列四種推論方式產生了(錯誤的)見解。按:本經中幾個段落中的「四見」並不是指特定的四種見解,而是指該段所列舉的四種錯誤推論而產生錯誤的見解,因此每段的四見所指不同。下文中的「二見」也同理,是指該段中列舉兩種錯誤推論而產生錯誤的見解。

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入定後依定心回憶起二十次宇宙的生成與敗壞。其中「定意」在南傳作「心定」,和「三昧」同義;「三昧」指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

成劫敗劫:宇宙(世間)的生成與敗壞。

捷疾相智:??

審諦:仔細考察。

辯才:善於說法的才智。

見處:觀察處。

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

寂滅:滅除(煩惱與生死)。

受集、滅、味、過、出要:感受的生起、止息、滋味、過患、出離。詳見《雜阿含經》卷二第42經、卷八第209經

平等觀:??完全、徹底的觀察。

無餘解脫:完全、徹底的解脫。

此劫始成:這個宇宙(世間)剛成立的時候。

行盡:??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壞劫開始的時候,宇宙發生大火災,將光音天之下全部燒毀,但無法燒到光音天,此時光音天之下的各界眾生會輾轉生於光音天。

空梵天:剛形成而還沒有天眾的梵天;第一位化生於梵天的天眾,即為大梵天王。

千世界:一個恆星光明所照的範圍是一世界,當中有須彌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組成。一千個世界的範圍,稱為小千世界。

自識本生:回憶起過去世。

常住:恆常存在。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變易:改變。

戲笑:嬉笑。

懈怠:懶惰;怠惰。

數:時常。

疲極:疲倦。這裡的「極」特指「倦」的意思。

失意:心散亂;失去正念。

變易法:具有會變化的性質,與「無常」意思類似。

展轉相看:沉溺於欲愛。按:欲界高等級的天眾,眼睛相視就可性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互相嫉妒。長時間互相嫉妒的他們互相使心污染,他們有互相污穢的心、疲累的身、疲累的心」。??

智辯:世間的智慧與辯才。

世間有邊無邊:宇宙既是有邊界、又是沒有邊界。

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宇宙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

異問異答:問東答西,不肯定自己的立場,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類似中國的「白馬非馬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詭辯論者」。

機辯:機智而擅長言詞。

精微:精深微妙。

歸依:歸向、依靠。

州:水上的陸塊,引申為「休息地、庇護所」的意思。

舍:房舍;住處。

究竟:最高;無上。

此事如是,此事實,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非異非不異: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也可能並非不是真的、也可能既非不是真的也不是不是真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樣」不被我[回答];「那樣」也不被我;「另一種」也不被我;「不」也不被我;「非不」也不被我」。

他世:過去世或未來世。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他心智:知道他人心裡在想什麼的神通。

無因而出:沒有原因而自然出現。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自然生」。

有想論:死後仍有意識覺知的理論。

世間有想:在這世間死後仍然有(真我)知覺存在。

有色有想:死後(真我)仍有物質(色,例如身體)及知覺(想)。

無色有想:死後(真我)沒有物質,有知覺。

有色無色有想:死後(真我)既有物質也沒有物質,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有色且無色的[、無病、有想]」。

非有色非無色有想:死後(真我)既不是有物質也不是沒有物質,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既非有色且非無色[、無病、有想]」。

有邊有想:死後(真我)有邊界,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有邊的[、無病、有想]」。

無邊有想:死後(真我)沒有邊界,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無邊的[、無病、有想]」。

有邊無邊有想:死後(真我)既有邊界也沒有邊界,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有邊且無邊的[、無病、有想]」。

非有邊非無邊有想:死後(真我)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有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既非有邊也非無邊的[、無病、有想]」。

一向有樂有想:死後(真我)有知覺,並且總是快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一向樂的[、無病、有想]」。

一向有苦有想:死後(真我)有知覺,並且總是痛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一向苦的[、無病、有想]」。

有樂有苦有想:死後(真我)有知覺,並且有苦也有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樂且苦的[、無病、有想]」。

不苦不樂有想:死後(真我)有知覺,並且不苦不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不苦不樂的[、無病、有想]」。

一想:死後(真我)只有一種不變的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單一想的」。

若干想:死後(真我)有各種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種種想的」。

少想:死後(真我)有範圍狹小的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少想的」。

無量想:死後(真我)有無邊無際的知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真我是無量想的」。

無想論:死後沒有知覺的理論。

世間無想:在這世間死後(真我)沒有知覺。

有色無想:死後(真我)是有物質、沒有知覺的。按:例如若主張人死後生為植物,或是人死後成為天上的星星,即可能類似這種見解。

非想非非想論:認為死後幾乎沒有一般的想陰,但又不是完全斷盡想陰的理論。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

有色非有想非無想:死後有色,幾乎沒有一般的想陰,但又不是完全斷盡想陰。

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死後無色,幾乎沒有一般的想陰,但又不是完全斷盡想陰。

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死後既是有色、又是沒有色,幾乎沒有一般的想陰,但又不是完全斷盡想陰。

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死後既不是有色、也不是沒有色,幾乎沒有一般的想陰,但又不是完全斷盡想陰。

斷滅論: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無餘:沒有剩餘、殘留。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稱為內六入處。也稱為六入處、六內入處、六根。

餔:給予食物、餵食。讀音同「步」。

摩捫:撫摸、拿持。「捫」讀音同「門」。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磨滅:消散。

我欲界天斷滅無餘:我死後會往生欲界天(有淫欲和食欲的天),在欲界天死亡後就一了百了,永遠消滅了。按:例如若主張天或鬼死亡時魂飛魄散,一了百了,即可能類似這種見解。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空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空入處」、「空無邊處」、「無量空處」。

識處:超越空間,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無邊處」。

不用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無所有入處」。

有想無想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是世間最深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又譯為「非想非非想入處」。

現在生泥洹論:現在生就是涅槃(滅除煩惱、生死)的見解。

泥洹:即涅槃。

五欲自恣:放縱於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的享樂。

異信、異欲、異聞、異緣、異覺、異見、異定、異忍:異於正法的信心、喜好、聽聞、因緣、覺悟、見解、禪定、信仰。

布現:宣說、教導(他人)。

恃怙:依靠、憑藉。

多羅樹:扇椰子,為棕櫚科喬木,此樹的樹幹截斷後即無法再發芽生長。在紙發明前,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將佛經刻寫於此樹的葉子保存,稱為貝葉經。又譯為「貝多羅樹」。

三返:重複三次。

六種震動:六種地震的方式,包含六種方向: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以及六種現象:動、涌、震、擊、吼、爆(前三個形容動態,後三個形容聲響)。

長跪: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禮。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跟上。長跪時,則將腰股伸直,以示莊重。

奉持:持守。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所列十四種小緣威儀戒行,為十善和八關齋戒的聯集:

  1. 滅殺、除殺,捨於刀仗,懷慙愧心,慈愍一切
  2. 捨不與取,滅不與取,無有盜心
  3. 捨於婬欲,淨修梵行,一向護戒,不習婬泆,所行清潔
  4. 捨滅妄語,所言至誠,所說真實,不誑世人
  5. 捨滅兩舌,不以此言壞亂於彼,不以彼言壞亂於此
  6. 有諍訟者能令和合,已和合者增其歡喜,有所言說不離和合
  7. 誠實入心,所言知時
  8. 捨滅惡口,若有麤言傷損於人,增彼結恨長怨憎者,如此麤言盡皆不為
  9. 常以善言悅可人心,眾所愛樂,聽無厭足,但說此言
  10. 捨滅綺語,知時之語、實語、利語、法語、律語、止非之語,但說是言)
  11. 捨離飲酒
  12. 不著香華,不觀歌舞
  13. 不坐高床
  14. 非時不食

受他信施時,佛教僧團與外道出家人不同的是:

  1. 更求儲積
  2. 自營生業
  3. 求諸利養
  4. 求自莊嚴
  5. 專為嬉戱
  6. 說遮道無益之言
  7. 作邪命
  8. 共諍訟
  9. 求為使命
  10. 習戰陣鬪諍之事
  11. 行遮道法,邪命自活

本經所載也可和《雜阿含經》卷七第152~171經所載對照參考。

[進階辨正]

 
agama3/長阿含經第二十一經.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8/31 13:4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75989794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