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卷第六ⓑ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利養品第十三 導讀(一)[0571a27]聞如是: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處ⓒ。所以然者,若修羅陀①比丘不貪利養者,終不於我ⓓ法中,捨三法衣而作居家。 「修羅陀比丘本ⓔ作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或正中食,樹下露坐,樂閑居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懃ⓕ身苦形ⓖ,行此頭陀。 「是時,修羅陀比丘常受滿呼②ⓗ國王供養,以百味食ⓘ,日來給與。爾時,彼比丘意染此食,漸捨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正中食,樹下露坐,閑居之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懃身苦體。盡捨此已,去三法衣,還為白衣,屠牛殺生ⓙ,不可稱計,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故ⓚ,諸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心ⓜ,制令不生,已ⓝ生,求方便使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聖本作「鋡」。*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大正藏在「處」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本」,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 ⓕ 「懃」,宋、元、明三本作「勤」。 ⓖ 「形」,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形」。 ⓗ 「滿呼」,大正藏原為「蒲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滿呼」。 ⓘ 大正藏在「食」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生」,聖本作「羊」。 ⓚ 大正藏無「是故」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已」,聖本作「以」。 [註解]① 修羅陀:比丘名,曾行頭陀行並有神通,提婆達兜也曾向他學習神通,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七〈放牛品 49〉。後來貪著於供養,終至還俗出家,以屠牛為業。 ② 滿呼:優婆塞名,是跋耆國(首都毘舍離)的國王,離車族人。他可能是曾在毘舍離城北邊建立重閣講堂的菩提王子,或菩提王子的長輩。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跋耆國的滿呼國王用盛大的美味佳肴供養修羅陀比丘,修羅陀比丘卻因為這些供養而墮落;與跋耆國敵對的摩竭提國的阿闍世王,也用盛大的美味佳肴供養提婆達兜,提婆達兜卻因為這些供養而墮落。另一方面,這些施主們也供養了許多聖僧,這些聖僧因此精進修行而證阿羅漢。 是否能成道,修行在個人,而不是由護法施主(對立的施主,都造就了聖者以及惡人)、法脈傳承(提婆達兜和修羅陀比丘都是佛陀弟子)、身世血統(提婆達兜是佛陀的堂弟、阿難的哥哥)等外在因素所能斷定。 [進階辨正](二)[0571b17]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汝等成果ⓐ神通,諸漏得盡。云何為一法?所謂味欲①。是故ⓑ,諸比丘!當滅此味欲,我證汝等成神通果ⓒ,諸漏得盡。」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眾生著此味②, 死墮惡趣中; 「是故,諸比丘!常當捨此味著之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汝等成果」四字。 ⓑ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 宋、元、明三本無「果」字。 [註解]① 味欲:愛著於欲望的滋味。 ② 著此味:愛著於其滋味。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三)[0571b28]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於舍衛城內,有一長者,適喪一子,甚愛敬念,未曾能捨。彼見子死,便生狂惑,周旋往來,不停一處。若見人時,便作是語:「頗有見我兒乎?」 爾時,彼人漸漸往至祇洹ⓐ精舍①,到世尊所,在一面住。爾時,彼人白世尊曰:「瞿曇②沙門!頗見我兒乎?」 世尊告長者曰:「何故顏貌不悅,諸根③錯亂?」 爾時,長者報瞿曇曰:「焉得不爾。所以然者,我今唯有一子,捨我無常④。甚愛敬念,未曾離目前;哀愍彼子,故令我生狂。我今問沙門,見我兒耶?」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問,生、老、病、死,世之常法;恩愛別ⓑ離苦⑤、怨憎會苦⑥,子捨汝無常,豈得不念乎⑦。」 爾時,彼人聞世尊所說,不入其懷⑧,便捨ⓒ退去。前行見人,復作是語:「沙門瞿曇說斯ⓓ言曰:『恩愛ⓔ分別,便有快樂⑨。』如沙門所說,審⑩實ⓕ爾不?」 前人對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 當於爾時,去舍衛城不遠,有眾多人而共博戲⑪。爾時,彼人便作是念:「此諸男子聰明智慧,無事不知,我今當以此義問彼諸人。」爾時,即詣博戲所,問眾人曰:「沙門瞿曇向我說曰:『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此者快樂。』諸人等今於意云何?」 是時,諸博戲者報斯人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言快樂者,此義不然。」 是時,眾ⓗ人便作是念:「審知ⓘ如來言終不虛妄。云何ⓙ恩愛別離,當有樂耶?此義不然。」 爾時,彼人入舍衛城,至宮門外稱:「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者快樂。』」爾時,舍衛城及中宮內,普傳此語,靡不周遍⑫。 爾ⓚ時,大王波斯匿⑬及摩利ⓛ⑭夫人,共在高樓之上相娛樂戲。爾時,王波斯匿告摩利夫人曰:「沙門瞿曇審有斯語:『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皆快樂ⓝ。』」 夫人報曰:「吾不從如來聞此言教,設當如來有此教者,事亦不虛。」⑮ 王波斯匿告曰:「猶如師教弟子:『為是、捨是。』弟子報言:『如是,大師!』汝今摩利亦復如是,彼瞿曇沙門雖作是說,汝應作是言:『如是不異,無有虛妄。』然卿速去,不須在吾前立。」 爾時,摩利夫人語竹膊⑯ⓞ婆羅門曰:「汝今往詣祇洹[*]精舍,到如來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復以此義具白世尊云:『舍衛城內及中宮人有此言論,沙門瞿曇言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快樂。不審世尊有此教耶?』若世尊有所言ⓠ說者,汝善承受,還向我說。」 是時,竹膊婆羅門受夫人教勅⑰,尋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共相問訊。共ⓡ相問訊已,在一面坐。 時,彼梵志⑱白世尊曰:「摩利夫人禮世尊足,問訊如來起ⓢ居輕利⑲,遊步康強ⓣ⑳乎?訓化盲冥,得無勞耶㉑?」復作是語:「此舍衛城內普傳此言:『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樂快哉!」』不審世尊有是言教耶?」 爾時,世尊告竹膊婆羅門曰:「於此舍衛城內,有一長者喪失一子,彼念此子,狂惑失性,東西馳走,見人便問:『誰見我子?』然,婆羅門!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此皆無有歡樂。昔日此舍衛城中,復有一人ⓤ老母無常,亦復狂惑不識東西;復有一人[*]老父無常;亦復有兄弟姊妹皆悉無常。彼見此無常之變,生狂失性不識東西。婆羅門!昔日此舍衛城中有一人,新迎婦,端正無雙。爾時,彼人未經幾時㉒,便自貧匱ⓥ㉓。時,彼婦父ⓦ母見此人貧,便生此念:『吾當奪彼ⓧ嫁與餘人。』彼人竊聞婦家父母欲奪吾婦,更嫁與餘人ⓨ。爾時,彼人衣裏帶利刀,便往至婦家,爾ⓩ時,彼婦在牆外紡作㉔。是時,彼人往至婦父母所Ⓐ問:『我婦今為所在?』婦父Ⓑ母報言:『卿婦在Ⓒ牆外陰中㉕紡作。』爾時,彼人便往至婦所。到已,問婦曰:『云卿父母欲奪汝ⓐ更餘嫁耶?』婦報言:『信有此語,然我不樂聞此言也ⓑ。』爾時,彼人即拔利劍,取婦刺殺,復取利劍,自刺其ⓒ腹,並作ⓓ是語:『我二人俱取死。』婆羅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會苦,此皆愁憂ⓔ,實不可言。」 爾時,竹膊婆羅門白世尊曰:「如是。世尊!有此諸惱,實苦不樂。所以然者,昔我有一子,捨我無常。晝夜追憶,不離心懷。時我念兒,心意狂惑,馳走東西,見人便問:『誰見我兒?』沙門瞿曇今所說者,誠如所ⓕ言。國事煩多,欲還所止㉖。」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竹膊婆羅門即從座ⓖ起,遶佛三匝㉗而去。至ⓗ摩利夫人所,以此因緣具白夫人。 時,摩利夫人復至波斯匿王所,到已,白大王曰:「今欲有所問,唯願大王事事見報!云何,大王!為念流離ⓘ王子不?」 王報言:「甚念!哀ⓙ愍不去心首。」 夫人問曰:「若當王子有遷變者,大王!為有憂耶ⓚ?」 王復報曰ⓛ:「如是,夫人!如汝所言。」 夫人問曰:「大王當知,恩愛別離,皆興愁想Ⓓ。云何,大王!為念伊羅王子Ⓔ不Ⓕ?」 王報言:「我甚愛敬。」 夫人問曰:「大王!若當王子有遷變者,有愁憂耶?」 王報言:「甚有愁憂。」 夫人報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無有歡樂。云何,大王!念薩羅陀剎利種Ⓖ不?」 王報言:「甚愛敬念。」 夫人言:「云何,大王!若使薩羅陀Ⓗ夫人有變易者,大王為有憂耶?」 王報言:「吾有愁憂。」 夫人言:「大王!當知恩愛別離,此皆是苦。」 夫人言:「王念我不?」 王言:「我Ⓘ愛念汝。」 夫人言:「設當我身有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王言:「設汝身有變易,便有愁憂。」 「大王!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合會,無歡樂心。」 王言:「我甚愛念迦尸、拘薩羅人民。」 夫人言:「迦尸、拘薩羅人民設當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王言:「迦尸、拘薩羅人民當有變易者,我命不存,況言愁憂乎?所以然者,我因迦尸、拘薩羅國人民力,當得自存。以此方便,知命尚不存,何況不生愁憂乎?」 夫人言:「以此知之,恩愛別離,皆有此苦,無有歡樂。」 爾時,王波斯匿右膝著地,叉手合掌而向世尊!作是說:「甚奇!甚奇Ⓚ!彼世尊而說此法。若當彼沙門瞿曇來者,爾乃Ⓛ得共言論㉚。」復語夫人:「自今Ⓜ以後,當更看汝勝於常日,所著服飾與吾無異。」 爾時,世尊聞摩利夫人與大王立此論本,告諸比丘:「摩利夫人甚大聰明,設當王波斯匿問我此語者,我亦當以此義向彼王說之,如夫人向王所說而無有異。」又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得證優婆斯,篤信牢固,所謂摩利夫人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洹」,明本作「桓」。* ⓑ 大正藏無「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捨」字之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分別」,聖本作「別離」。 ⓕ 「審實」,大正藏原為「為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審實」。 ⓖ 「會」,聖本作「合會」。 ⓗ 「眾」,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眾」。 ⓘ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 大正藏在「爾」字之前有「當於」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摩利~Mallika. ⓜ 「別離」,大正藏原為「離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別離」。 ⓝ 「樂」,聖本作「樂也」。 ⓞ 竹膊~Nāḷijaṅgha. ⓟ 「禮世尊」,大正藏原為「跪如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禮世尊」。 ⓠ 「有所言」,大正藏原為「所有」,聖本作「有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所言」。 ⓡ 聖本無「共」字。 ⓢ 「起」,大正藏原為「興」,今依據聖本改作「起」。 ⓣ 「強」,聖本作「彊」。 ⓤ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匱」,大正藏原為「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匱」。 ⓦ 聖本無「父」字。 ⓧ 「彼」,大正藏原為「女更」,聖本為「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人」,大正藏原為「家」,聖本作「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 ⓩ 大正藏在「爾」字之前有「當於」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所」,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所」。 Ⓑ 大正藏無「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在」字。 ⓐ 「汝」,聖本作「我婦」。 ⓑ 「也」,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 大正藏在「作」字之前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愁憂」,宋、元、明三本作「憂愁」。 ⓕ 「所」,聖本作「來」。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大正藏在「至」字之前有「往來」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流離」,大正藏原為「琉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流離」。 ⓘ 流離~Vajīrī. ⓙ 「哀」,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哀」。 ⓚ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 「想」,聖本作「相」。 Ⓔ 伊羅王子~Viḍūḍabha senāpati. Ⓕ 「不」,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薩…種~Vāsabhā khattiyā. Ⓗ 「薩羅陀」,宋、元、明三本作「薩羅」。 Ⓘ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 迦…民~Kāsi-kosalā. Ⓚ 「奇」,聖本作「奇快哉」。 Ⓛ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一「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註解]① 祇洹精舍:即「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其中「洹」讀音同「還」,是梵語中「林」的音譯。 ②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③ 諸根:這裡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種感官。 ④ 捨我無常:離我而去,不見了。 ⑤ 恩愛別離苦:和所愛的離別是苦。 ⑥ 怨憎會苦:遇見怨恨厭惡的對象是苦。 ⑦ 豈得不念乎:怎麼能不想念(而難過)呢?這句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愁悲苦憂惱為由愛生、由愛起」。 ⑧ 不入其懷:不能為他所接受。 ⑨ 恩愛分別,便有快樂:和所愛的離別,就會快樂。(可能是因為長者不願面對現實,而曲解佛陀說的「恩愛別離是世間常法」,將常法就視為快樂。)相當的《中阿含經》和南傳經文則都是講若愛生時,便生憂惱。 ⑩ 審:推究。 ⑪ 博戲:古代一種賭博遊戲,玩法是依照所擲骰子的點數,決定雙方下棋的權利(順序??),後泛指一般的賭博遊戲。 ⑫ 靡不周遍:沒有人沒聽說過的。 ⑬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⑭ 摩利:優婆夷名,即「末利夫人」,是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的王后,佛陀稱讚她「供養如來」第一。她原為貴族,父親過世後淪為舍衛城內釋迦族人摩呵男的婢女,名為黃頭,常守末利園,一天見到佛陀入城乞食,即供養佛陀,並且發願迴向能脫離婢女的身分而成為王妃。一次波斯匿王出外遊獵,為避暑而至末利園,受到她接待到蔭涼的地方,讓波斯匿王很歡喜,最後並娶她為王妃。因為是從末利園請來的,而稱為末利夫人。她接引波斯匿王信佛,讓原先暴惡無信的波斯匿王變成虔誠的佛弟子。 ⑮ 告摩利夫人曰……事亦不虛: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語末利皇后曰:『我聞瞿曇作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末利皇后聞已,白曰:『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告末利妃言:『末利!「愁悲苦憂惱為由愛生、由愛而起」,此為沙門瞿曇之所說。』『大王!若為由世尊所說,則其當甚以為然。』」。 ⑯ 竹膊:波斯匿王的大臣。又譯為「那利鴦伽」。 ⑰ 教勅:命令。 ⑱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⑲ 起居輕利:生活起居輕鬆便利。 ⑳ 遊步康強:走起路來健康強壯。 ㉑ 訓化盲冥,得無勞耶:教育啟發迷昧的眾生,不會辛苦吧? ㉒ 未經幾時:沒過多久。 ㉓ 貧匱:貧窮匱乏。 ㉔ 紡作:織布。 ㉕ 陰中:陰影底下;陰涼的地方。 ㉖ 欲還所止:便請辭回去了。 ㉗ 匝:環繞一圈稱為一匝。 ㉘ 迦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拘薩羅國東南,中印度北部。迦尸國在佛世時由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統治,但過去曾為獨立的國家,和拘薩羅國征戰,因此當時人們通常仍將之獨立列為一國。又譯為「伽尸」。 ㉙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㉚ 爾乃得共言論:這樣子的話應該和他交談。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本經翻譯得較不通順,建議同學們可閱讀對應經典:《中阿含經》卷六十〈例品 4〉第216經愛生經,邏輯較為容易理解。 綜合《中阿含經》及本經的描述,有位長者的兒子死了,這位長者不肯面對現實,發了瘋一直要找他兒子……找到佛陀那邊,佛陀跟他說由愛故生憂,這是自然的。長者聽不進去,認為由愛故生樂才對。 這位長者不僅掉頭而去,還在城內到處和人說,讓全城的人都議論紛紛,為何釋迦牟尼佛說這種沒有常識的話?傳到了波斯匿王耳裡,他就找信佛的王妃末利(摩利)夫人問問。…… 末利夫人於是問波斯匿王愛不愛兒子?兒子哪天過世了,波斯匿王會不會傷心? 當然會。 末利夫人接著問波斯匿王愛不愛妃子、愛不愛國土人民?當然愛。哪天這些消逝時,波斯匿王不會傷心嗎? 於是波斯匿王終於聽懂了,覺得佛陀說得有道理。末利夫人作結道:「恩愛別離,皆有此苦」,她對波斯匿王生活化的說法,後來也被佛陀所認可。
本經顯示在享樂時即已造了苦因。這個概念更深入的闡釋,可見《雜阿含經》關於當下的緣起的經文。【待舉例卷數或經數。】
讀完本經,我們自己也可想想: 自己最愛、最珍視的是什麼? 自己最愛的人事物,能永存嗎? 如果遲早會失去,就得要有能放得下的氣度,否則世間遲早會逼我們不得不放下。 若連最愛的人事物都能放下,其他的事物又有什麼不能放下的呢? 那麼,打坐時的妄念,又為什麼不能放下? [導讀:五陰無我]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凡夫執著認為有「我」的範疇,不出色、受、想、行、識這五陰。舉例而言,就「色」(例如身體)與「我」的關係,凡夫可能誤認:
這些見解的邏輯關係,如以下圖例所示: (如果初學者一時看不懂這些邏輯關係,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認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陰的圖怎麼畫,凡夫都會劃出一塊認為是恆常不變的「我」,但都是錯誤的見解。) 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凡夫執著於有「我」的見解(「身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反而造成業與輪迴,造成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四)[0573a01]聞如是: 爾時,那憂羅公ⓓ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④,退坐白世尊曰:「我今年朽,加復抱病,多諸憂惱,唯願世尊隨時教訓,使眾生類長夜獲安隱。」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如汝所言,身多畏痛,何可恃怙⑤?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依憑此身者,正可見ⓔ須臾之樂;此是愚心,非智ⓕ者所貴。是故,長者!雖身ⓖ有病ⓗ,令心無病。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長者聞說斯言,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爾時,長者復作是念:「我今可往至尊者舍利弗所而ⓘ問斯義。」是時ⓙ,舍利弗去彼不遠,在樹下坐。是時,那優羅公往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舍利弗問長者曰:「如今長者ⓚ顏貌和悅,諸根寂靜,必有所因。長者!故當從佛聞法耶?」 時,長者白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顏貌焉得不和悅乎?所以然者,向者世尊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舍利弗言:「云何,長者!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長者報言:「舍ⓛ利弗!我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我白世尊曰:『年朽長大,恒抱疾病,多諸苦痛ⓜ,不可稱計,唯願世尊分別此身,普使眾生,長獲ⓝ安隱!』爾時,世尊便告我言:『如是,長者!此身多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須臾ⓟ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令ⓠ心無患。如是,長者!當作是學。』世尊以此甘露之法,而見溉灌。」 舍利弗言:「云何,長者!更不重問如來此義乎:『云何身有患心有ⓡ患?云何身有病心無病?』」 長者白舍利弗言:「實無此辯重問世尊,身有患心有患,身有患心無患。尊者舍利弗必有此辯,願具分別。」 舍利弗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 對曰:「如是。舍利弗!」從彼ⓣ受教。 舍利弗告長者曰:「於是,長者ⓤ!凡夫之人不見聖人,不受聖教,不順其訓;亦不見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⑥。彼計色為我,色是我所,我是色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彼色、我色合會一處,彼色、我色[*]以集一處,色便敗壞,遷移不停⑦,於中復起愁憂苦惱。痛、想、行、識,皆觀我有識,識中有我,我中有識,彼識、我識合會ⓥ一處。彼識、我識[*]以會一處,識便敗壞,遷移不停,於中復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是為ⓦ身亦有患,心亦有患。」 長者問舍利弗曰:「云何身有患、心無患耶?」 舍利弗言:「於是,長者!如何生病而心不病賢聖弟子承事⑧聖賢,修行禁法⑨,與善知識從事,親近善知識。彼亦不觀我有色;不見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不見色是我所,我是色所。彼色遷轉不住,彼色[*]以移易,不生愁憂、苦惱、憂色ⓧ之患。亦復不見痛、想、行、識,不見識中有我,我中有識;亦不見識我所,亦不見我所識。彼識、我識以會一處,識便敗壞,於中不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是為[*]身有患而心無患。是故,長者!當作是習,遺身去心,亦無染著⑩。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爾時,那憂ⓩ羅公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拔祇~Bhagga. ⓑ 「收」,大正藏原為「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收」。 ⓒ 尸收摩羅~Suṃsumāragira. ⓓ 那憂羅公~Nakulapitā. ⓔ 大正藏無「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智」字之後有一「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身」,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身」。 ⓗ 「病」,宋、元、明三本作「痛」。 ⓘ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曰如今長者」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在「舍」字之前有「於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苦痛」,宋、元、明三本作「苦惱」。 ⓝ 「長獲」,大正藏原為「獲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長獲」。 ⓞ 「衰」,宋、元、明三本作「畏」。 ⓟ 大正藏無「臾」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令」,大正藏原為「當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有」,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義」,聖本作「誼」。 ⓣ 聖本無「舍利弗從彼」五字。 ⓤ 聖本無「於是長者」四字。 ⓥ 「會」,宋、元、明三本作「在」。 ⓦ 大正藏無「是為」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色」,宋本作「邑」,元、明二本作「悒」。 ⓨ 大正藏無「如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憂」,宋、元、明、聖四本作「優」。 [註解]① 拔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提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又譯為拔耆、跋耆、跋祇、跋闍、婆祇。 ② 尸收摩羅山:地名,山下有許多村落。其中「尸收摩羅」是鱷魚的音譯。又譯為失收摩羅山、設首婆羅山。 ③ 鬼林鹿園:陰森的茂密森林中有許多鹿的地方。又譯為「鹿野深林」、「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④ 須臾:片刻;短時間。 ⑤ 恃怙:依靠、憑藉。 ⑥ 從事:交往。 ⑦ 彼色、我色合會一處,彼色、我色以集一處,色便敗壞,遷移不停:那個物質(色境)和我的物質(眼睛)聚合在一起,那個物質和我的物質聚合在一起後,物質接著還是會衰敗毀壤、無常變化不停。可對照《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73經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⑧ 承事:聽從、事奉。 ⑨ 禁法:指戒律。 ⑩ 遺身去心,亦無染著:縱使丟棄了身體、去除了心靈,都不會貪染執著於身心。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本經中舍利弗尊者教長者如何「身苦而心不苦」的方法,是極為簡化的修行次第,包含:
待整理: c.f. 《雜阿含經》卷5第107經「讀經拾得」中生病時的修法。 [導讀:四聖諦](五)[0573c01]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江側ⓐ婆羅門①身負重擔,便往ⓑ至世尊所。到已捨擔,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爾時,彼ⓒ婆羅門作是思惟:「今日沙門瞿曇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我今清淨,與沙門瞿曇等無有異。所以然者,沙門瞿曇食好粳②糧,種種餚ⓓ饌,今我食果ⓔ蓏③以自濟命。」 爾時,世尊[*]以知婆羅門心中所念,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以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彼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二十一心結讓人墮惡趣云何為二十一結?瞋心結、恚害心結、睡眠心結、調戲心結、疑是心結、怒為心結、忌為心結、惱為心結、嫉ⓕ為心結、憎為心結、無慚心結、無愧心結、幻為心結、姦為心結、偽為心結、諍為心結、憍為心結、慢為心結,妬為心結、增ⓖ上慢為心結、貪為心結。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猶如白㲲ⓗ④新衣,久久朽故,多諸塵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黃、赤、黑終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塵垢ⓘ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 「設復有人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墮地獄中。猶如新淨白㲲[*],隨意欲作何色,青、黃、赤、黑,必成其色,終不敗壞。所以然者,以其淨故。此亦如是,其有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生天上,不墮惡趣。 「若彼賢聖弟子起瞋ⓙ心結,觀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結、起睡眠心結、起調戲心結、起疑心結、起怒心結、起忌心結、起惱心結、起嫉[*]心結、起憎心結、起無慚心結、起無愧心結、起幻心結、起姦心結、起偽心結、起諍心結、起憍心結、起慢心結、起妬心結、起增上慢心結、起貪心結。 「若彼賢聖弟子無瞋、無恚、無有愚惑,心意和悅,以慈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慈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悲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悲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喜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喜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護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護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便於如來所成於信ⓡ,根本不移,豎ⓢ高顯幢,不可移動。諸天、龍、神、阿須倫、沙門、婆羅門,或世人民,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亦復成就於法。如來法者,甚為清淨,不可移動,人所愛敬。如是ⓤ智者當作是觀,便於中而得歡喜,亦復成ⓥ就於眾。如來聖眾甚為清淨,性行純和,法法成就⑤:ⓦ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愛可貴,實可承事。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⑥,諸結ⓨ便盡,亦無ⓩ沾污,性行柔軟,逮於神通,便得自識無量宿命事,所從來處,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敗劫、不成敗劫、成敗不成敗劫、無數成敗劫、無數不成敗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姓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受命長短,從彼終生彼間,從彼終生此間。如是自識無數宿命事。 「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知眾生心所念之事。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心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行,身壞命終,生三惡道,趣Ⓓ泥黎中。或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正見、無有邪見,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謂清淨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無有結使,心性柔軟,逮於神通。復以漏盡通而自娛樂。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⑦,復觀苦盡⑧,復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賢聖弟子心得解脫,雖復Ⓖ食粳糧、善美種種餚饍,Ⓗ摶若須彌,終無有罪。所以然者,以Ⓘ無欲、盡愛故,以Ⓙ無瞋、盡恚故,以無愚癡、盡愚癡故,是謂比丘中比丘!則內極沐浴已。」 爾時,江側婆羅門白世尊曰:「瞿曇沙門!可往至孫陀羅江⑨側沐浴。」 世尊告曰:「云何,婆羅門!名之為孫陀羅江水?」 婆羅門Ⓚ曰:「孫陀羅江水是福之深淵,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諸惡皆悉除盡。」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此身無數劫, ⓐ經歷彼河浴; 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止!止!瞿曇!猶如ⓓ軁⑫者得伸,闇者見明,迷者ⓔ示道,於闇室然明,無目者為作眼目。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說此妙法,願聽為道。」 爾時,江側婆羅門即得ⓕ作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⑬,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孫陀羅諦利即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孫陀羅諦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側」,聖本作「測」。 ⓑ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 「餚」,聖本作「豪」。 ⓔ 「果」,大正藏原為「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嫉」。* ⓖ 「增」,宋、元、明三本作「憎」。 ⓗ 「㲲」,聖本作「疊」。* ⓘ 宋、元、明三本無「垢」字。 ⓙ 大正藏在「瞋」字之後有一「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亦」,宋、明二本作「亦爾」。 ⓜ 大正藏在「切」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無量無限」,大正藏原為「無限無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量無限」。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信」字之後有一「根」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豎」,宋本作「堅」,聖本作「竪」。 ⓣ 「成」,大正藏原為「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 智=知【宋】【元】【明】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 〔就〕-【宋】 宋本無「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就」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 戒+(戒)【宋】【元】【明】 「戒」,宋、元、明三本作「戒戒」。 大正藏無「戒」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愛=敬【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敬」。 「敬」,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敬」。 ⓨ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 沾=玷【元】【明】 「沾」,元、明二本作「玷」。 「玷」,大正藏原為「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玷」。 Ⓐ 姓=性【聖】 「姓」,聖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聖本改作「性」。 Ⓑ 受命=壽命【宋】【元】【明】 「受命」,宋、元、明三本作「壽命」。 「壽命」,大正藏原為「受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壽命」。 Ⓒ 大正藏在「造」字之前有「邪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泥黎=泥犁【明】 「泥黎」,明本作「泥犁」。 「泥犁」,大正藏原為「泥黎」,今依據明本改作「泥犁」。 Ⓔ 意=心【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 〔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摶=椯【聖】 「摶」,聖本作「椯」。 「椯」,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聖本改作「椯」。 Ⓘ 無欲盡愛=無欲愛盡欲愛【宋】【元】【明】 「無欲盡愛」,宋、元、明三本作「無欲愛盡欲愛」。 「無欲愛盡欲愛」,大正藏原為「無欲盡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欲愛盡欲愛」。 Ⓙ 無瞋盡恚=無瞋恚盡瞋恚【宋】【元】【明】 「無瞋盡恚」,宋、元、明三本作「無瞋恚盡瞋恚」。 「無瞋恚盡瞋恚」,大正藏原為「無瞋盡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瞋恚盡瞋恚」。 Ⓚ (白世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白世尊曰」。 大正藏無「白世尊」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經=逕【聖】 「經」,聖本作「逕」。 「逕」,大正藏原為「經」,今依據聖本改作「逕」。 ⓑ 救=沐【宋】【元】【明】 「救」,宋、元、明三本作「沐」。 「沐」,大正藏原為「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沐」。 ⓒ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軁=僂【宋】【元】【明】,=膢【聖】 ???? ⓔ 示=視【聖】 「示」,聖本作「視」。 「視」,大正藏原為「示」,今依據聖本改作「視」。 ⓕ 作=為【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註解]① 江側婆羅門:也譯作「孫陀羅諦利」,見此經末。 ② 粳:稻米。讀音同「庚」。 ③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④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⑤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⑥ 瑕穢:瑕疵。原指玉的斑痕、雜質,比喻事物的缺點或人的過失、惡行。 ⑦ 苦習:「苦集」的另譯,指苦的集起,即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中的集諦。 ⑧ 苦盡:「苦滅」的另譯,指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即四聖諦中的滅諦。 ⑨ 孫陀羅江:河名,流經拘薩羅國。「孫陀羅」是音譯,義譯為好、可愛。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為「多水河」。 ⑩ 陂:池塘、湖泊。讀音同「皮」。 ⑪ 闇:即「暗」。 ⑫ 軁:(背脊)彎曲。讀音同「樓」。 ⑬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人生在世有林林總總的煩惱,這些煩惱有多少種呢? 經中常提到三毒、五蓋、本經中則提出二十一心結。是怎麼將煩惱區分為這麼多種呢? 其實這些數字並不神秘,而有其背後的脈絡可循: 佛陀表示所有煩惱都是由無明(無智)而來,由於無明而執著於自我,因此有種種的煩惱,若能覺悟就沒煩惱了。 若要再分類,凡夫因為無明、沒有智慧(也就是「癡」),以自我為中心,對於我所喜愛的,就起貪;我所喜愛的得不到、有違逆我的,就生瞋。就這樣區分出貪、瞋、癡這「三毒」。 除此之外,經中對煩惱也有更多種類的列舉,像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五蓋」,是要在禪坐時訓練去除的。五蓋是怎麼數出來的呢? 就感官接觸外境時的應對來看,追逐為貪欲蓋,排斥為瞋恚蓋。就自心狀態的高低來看,沉悶怠惰是睡眠蓋,浮動不安是掉悔蓋。自心猶豫不明則是疑蓋。如下圖所示: 本經則進一步細分出二十一心結,其脈絡如下圖所示: (以上各心結間的關係,有的見仁見智,在不同的部派分類略有不同。) 在更高的層次,甚至連善心都要能超越,《大日經》中即羅列一百六十種須要超越才能解脫的心。 從一念無明,到三毒、五蓋、二十一心結、百六十相續心,這些列舉或分類不是一成不變的,像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就列出十六個心結(南傳稱作「隨雜染」),而不是二十一個。 無論列舉或區分為多少種的煩惱,都是為了讓我們訓練自己由粗至細能一一認出、如實知每個當下心的狀態,進而解脫煩惱。
本經提到的二十一心結,在不同的譯本中翻譯不同,列舉的項目也不太相同,整理如下表: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9:「何謂非法欲染?若母師妻等作欲染行,是名非法欲染。」(大正28,651a5-6)
本經提到了一個極為簡化的修行次第: 四念處的心念處 → 四念處的法念處(去除二十一心結) → 四無量心 → 四不壞淨 → 三明。 本經並非細說修行次第的經文,而著重在以佛法的合理對比外道的無智,因此這個次第只是一個例子,並非唯一的標準。
四念處中的心念處,即覺知當下的心念是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等等狀態,客觀地覺知心念的變化。熟練後,可以擴展到覺知心的更多種類狀態,例如本經提到的二十一心結。自己從日常生活中主觀地、涉入地生起各種心,改為客觀地覺察各種心,看著心念的起滅,而能漸漸地不被念頭帶著走,乃至覺察心念無常的本質。 [進階辨正]明行成為.善逝 or 明行成、為善逝 ?? ⓐ(六)[0575a05]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釋提桓因①日時已ⓓ過,向暮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釋提桓因即以偈頌問如來義:
「能說能宣布, 度ⓕ流成無漏;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四趣②造福無③, 四果具足成;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已,即禮佛足,便於彼退而去。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11. 2. 6. Yajamāna. ⓑ 羅閱城耆闍崛山~Rājagaha Gijjhakūṭa-pabbata. ⓒ 釋提桓因~Sakka devānaminda. ⓓ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 「住」,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住」。 ⓕ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度」。* ⓖ 大正藏無「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宜=直【宋】【元】【明】 「宜」,宋、元、明三本作「直」。 「直」,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直」。 ⓘ 諸此=此諸【宋】【元】【明】 「諸此」,宋、元、明三本作「此諸」。 「此諸」,大正藏原為「諸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諸」。 ⓙ 度=廣【聖】 「度」,聖本作「廣」。 「廣」,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聖本改作「廣」。 ⓚ 「拘翼」,大正藏原為「瞿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翼」。 [註解]① 釋提桓因: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又譯為三十三天)的天主。 ② 四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四個往生處。阿修羅道的眾生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德性不足所以果報有缺陷,因此經中有時也將阿修羅道算入惡道中。 ③ 造福無:造善因而得福的話,則不會(往生四趣)。 ④ 拘翼:天帝釋過去世身為人時的姓,清淨布施而得到成為天主的果報。又譯為「憍尸迦」。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帝釋天詢問施誰能得到最大的果報? 佛陀回答他,施聖眾可得到最大的果報。 本經及下一經都是由天帝釋請法,讓佛弟子知道如何能離苦得樂。另外,《雜阿含經》卷四十及四十六有「帝釋相應」的內容,有更多天帝釋相關的記載及問答。 (七)[0575a29]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爾時,尊者須菩提①亦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側,別作靜屋ⓐ而坐ⓑ禪思。爾時,尊者須菩提身得苦患,甚為沈重,便作是念:「我此苦痛為從何生?復從何滅?為至何所?」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於露地②而敷坐具,直身正意,專精一心,結跏趺坐,思惟諸入,欲害苦痛③。 爾時,釋提桓因知尊者須菩提所念,便以偈勅波遮旬④曰:
「善業脫諸縛, 居在靈鷲山; 時,波遮旬對曰:「如是。尊者!」 爾時,釋提桓因將五百天人及波遮旬,譬如士夫屈伸臂頃,便從三十三天沒,來至靈鷲山中,離尊者須菩提不遠,復以此偈語波遮旬曰:
「汝今覺善業, 樂禪三昧定; 波遮旬對曰:「如是。」 爾時,波遮旬從釋提桓因聞語已,便調琉ⓕ璃之琴,前至須菩提所,便以此偈歎須菩提曰:
「結盡永無餘, 諸念不錯亂ⓖ; 爾時,尊者須菩提即從座ⓙ起,復歎波遮旬曰:「善哉!波遮旬ⓚ!汝今ⓛ音與琴合,ⓜ琴與[*]音合,而無有異。然[*]琴[*]音不離歌[*]音,歌[*]音不離[*]琴[*]音,二聲ⓝ共合,乃成ⓞ妙聲。」 爾時,釋提桓因便往至尊者須菩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釋提桓ⓟ因ⓠ白須菩提言:「云何善業所抱患苦有增損乎?今此身痛ⓡ為從何生?身生耶?意生乎?」 爾時,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⑥。猶如,拘翼!有毒藥,復有害毒藥。天帝釋!此亦如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⑦。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釋!貪欲病者用不淨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癡病者用智慧治。如是,釋提桓因!一切皆歸於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猶如,釋提桓因!風壞大樹,枝葉彫落;ⓣ雷雹壞苗,華果[*]初茂,無水自萎;天降時雨,生苗得存。如是,天帝釋!法法相亂,法法自定,我本所患疼痛苦惱,今日ⓤ已除,無復患苦。」 是時,釋提桓因白須菩提言:「我亦有愁憂苦惱,今聞此法無復有愁憂。眾事猥多,欲還天上。已亦有事及諸天事,皆悉猥多。」 時,須菩提言:「今正是時,宜可時去。」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座[*]起,前禮須菩提足,遶三匝而去。 是時,尊者須菩提便說此偈:
「能仁說此語, 根本悉具足; 爾時,釋提桓因聞尊者須菩提所說,歡喜奉行。
調達及二經 皮及師利ⓥ羅 增壹阿含[*]經卷第六ⓦ [校勘]ⓐ 「靜屋」,大正藏原為「屋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屋」。 ⓑ 「坐」,大正藏原為「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 「上尊」,大正藏原為「尊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上尊」。 ⓓ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起」,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 「琉」,聖本作「流」。 ⓖ 「錯亂」,宋、元、明三本作「亂錯」。 ⓗ 「尊」,元、明二本作「願」。 ⓘ 「主」,大正藏原為「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波遮旬」,大正藏原為「波旬」,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波遮旬」。 ⓛ 音=聲【宋】【元】【明】* 「音」,宋、元、明三本作「聲」。 「聲」,大正藏原為「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聲」。 ⓜ 琴=笒【聖】* 「琴」,聖本作「笒」。 「笒」,大正藏原為「琴」,今依據聖本改作「笒」。 ⓝ 「聲」,大正藏原為「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聲」。 ⓞ 妙聲=妙音【宋】【元】【明】 「妙聲」,宋、元、明三本作「妙音」。 「妙音」,大正藏原為「妙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妙音」。 ⓟ 〔因〕-【宋】【元】 宋、元二本無「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因」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元本改作「曰」。 ⓡ 「痛」,大正藏原為「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痛」。 ⓢ (法能滅法)+黑【宋】【元】【明】 「黑」,宋、元、明三本作「法能滅法黑」。 大正藏無「法能滅法」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雷=雪【聖】 「雷」,聖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為「雷」,今依據聖本改作「雪」。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師利」,大正藏原為「利師」,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師利」。 ⓦ 聖本在「六」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① 須菩提:比丘名,以「解空第一」聞名。 ②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③ 思惟諸入,欲害苦痛:思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的本質,想要去除苦痛。 ④ 波遮旬:一位執樂神(天龍八部中的乾闥婆神)的名字,常為天帝釋演奏音樂,參見《長阿含經》卷十第14經釋提桓因問經。又譯為「般遮翼」,義譯為「五結」、「五髻」。 ⑤ 覲:訪謁。(拜望、省候尊者或長輩。) ⑥ 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萬事萬物自然(依據因緣而)生起,也就自然會(依據因緣而)消滅;萬事萬物互相影響,也就(在生起的條件消失時)自然會消失。 ⑦ 法法相亂,法法自息:萬事萬物互相干擾,也就(在生起的條件消失時)自然會消失。 [對應經典][讀經拾得]
須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本經記載他在某個程度上也能將病苦給空了。 須菩提尊者是如何能將病苦給空了? 本經記載他打坐後觀察六入處苦從何來,而得以將痛苦給去除。 經中說「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可見善於解空者,更能了解因緣的關係,也能適切地對治。
有同學提問:「『法法相亂』和『法法自息』,是否會矛盾呢?」 「法法自息」講得是因緣觀所說事物會因緣生就會因緣滅,因此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 「法法相亂」講得是事物彼此會由因緣而互相影響,也是因緣觀。 佛教的因緣觀是說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其形成的條件消失了,自然也就因緣而滅。因緣組成的事物所造就的事物,也仍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此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乃至自我。 因此這全句「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其實都是在講因緣觀,沒有矛盾。
本經說「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CBETA, T08, no. 235, p. 750, b7) 相通。 [總結:利養品第十三]本品各經看似各有各的重點,然後背後還是有些脈絡可循:
第一、二經都是講由小惡或小善可以滾雪球成大惡或大善,因此警惕我們要注意起心動念。
第三經講凡夫不肯面對現實,而招致苦果,第四經則是學佛人面對現實,反而能夠不苦。
第五、六、七經表達了不管現在是苦或是樂,學佛人都能夠得到後世樂,甚至當下就觀空以解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