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er: 《雜阿含經》第388經:「斷五支,成六分,守護於一,依猗於四,捨除諸諦,離四衢,證諸覺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清白,名為上士。」 其中「離四衢」所指為何? guest: [阿含辭典 (莊春江)] 參看「離諸求」,「四衢」原指「十字路口」(catumahāpatha),引申比喻「世俗的」。 Satipatthana Shi: 經文對比後:SĀ71 離諸求 = SĀ 388離四衢 = DĀ10 勝妙求 也就是南傳AN 10:20所說的: 「比丘如何是尋求已捨並徹底衰滅者呢?比丘們!這裡,比丘之欲的尋求已被捨斷、有的尋求已被捨斷、梵行的尋求已被安息,比丘們!這樣,比丘是尋求已捨並徹底衰滅者。 」 亦是《舍利弗阿毘曇論》卷8所解說:「云何求最勝人。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何謂欲求。欲界未覺未知。欲界未斷法若欲界陰界入。若色聲香味觸。若眾生若法。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欲求。云何有求。色界無色界未覺未知。色界無色界未斷。若色界無色界陰界入。若禪若解脫。若定若三摩跋提。若求此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有求。云何求梵淨行。謂八聖。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求梵淨行人。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是名求最勝人。」(CBETA, T28, no. 1548, p. 588, c18-p. 589, a1) 因此 ⑥離四衢:遠離世間的欲求。「四衢」原指「十字路口」,引申比喻為「世俗的」。 此處解說似乎還可再議 David Chiou: Satipatthana 真是細心。看來這邊遠離的不只是世俗的欲求,而是對三界一切有漏的希求、執著。 我查了查經,先講結論: ⑥離四衢:遠離種種的希求、執著。「四衢」是十字路口,《雜阿含經》卷十第265經將「識無堅實」比喻為幻師在四衢道頭變出各種幻境,其中「四衢」可對應到卷二第39經所說的「四識住」。 由於「四衢」就是十字路口,不算什麼專有名詞,因此在經中通常沒有特殊的意義。但在經中最常見的關於「四衢」的譬喻,就是以下這則: 《雜阿含經》卷10:「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CBETA, T02, no. 99, p. 69, a7-16) 不只是《雜阿含經》有這則譬喻,在種種的經典中都轉用了這則譬喻,可見這在佛世時是非常普遍的一個譬喻: 《五陰譬喻經》卷1:「幻師與幻弟子於四衢道大人眾中,現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馬車乘步從。目士見之觀視省察,即知不有、虛無、不實、無形、化、盡。所以者何?幻無強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識去來現在,內外麁細好醜遠近,比丘見此當熟省視觀,其不有虛無不實,但婬但結但瘡但偽,非真非常,為苦為空為非身為消盡。所以者何?識之性無有強。」」(CBETA, T02, no. 105, p. 501, b9-1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1卷-第200卷)》卷81〈諸天子品23〉:「如巧幻師或彼弟子於四衢道,幻作四眾及一佛身處中說法,於意云何?是中有實能說、能聽、能解者不?」 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現告言:「如是,天子!一切法皆如幻故,般若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都不可得。」」(CBETA, T05, no. 220, p. 454, c3-8) 《放光般若經》卷6〈無住品28〉:「譬如絕工幻師於四衢道化作如來及四輩眾而說於法。諸天子!於意云何,寧有說、有教、有受者不?」 諸天子報言:「實無所有。」」(CBETA, T08, no. 221, p. 40, a4-7) 《光讚經》卷6〈無縛品15〉:「明達幻師、若慧弟子,於大四衢化無數眾不可稱計,為諸化人講說經法,建立十善,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於須菩提意云何,寧有眾人住十善乎?及三十七品、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CBETA, T08, no. 222, p. 186, a14-2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5〈莊嚴品17〉:「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中化作大眾,以十善道教化令行,又以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教化令行。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幻師實有眾生教令行十善道乃至行十八不共法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CBETA, T08, no. 223, p. 248, a14-20)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菩薩明難品6〉:「亦如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種種色,業性亦如是。」(CBETA, T09, no. 278, p. 427, c12-14)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5〈依空滿願品10〉:「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覩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若有眾生愚癡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餘皆虛妄。』於後更不審察思惟。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CBETA, T16, no. 665, p. 425, c24-p. 426, a2) 《瑜伽師地論》卷84:「云何識如幻事。言幻士者。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道者。住四識住。造作四種幻化事者。謂象馬等。如象身等雖現可見。而無真實象身等事。如是應知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識住。雖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見。然無真實我性可得。又識於內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像。」(CBETA, T30, no. 1579, p. 769, a1-8) 《瑜伽師地論》解釋「四衢」可對應到「四識住」,是蠻合理的解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