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三十一第883經有講各種禪,三昧、正受這些,有看沒有懂,查資料也看不出所以然來,Google沒見到有法師講過這經,只有獅子吼站的「「三昧」與「正受」的異同」討論。但其他像是住三昧善、三昧起善、三昧時善等等,是什麼意思呢? David Chiou: 分成兩個部分: 一、「三昧、正受」的差別: 請參考第883經的「讀經拾得」。 二、住三昧、三昧起、三昧時等的意思: 我個人的看法:
這些已加入註解。這麼註解的原因及出處,比較繁瑣的細節,下封說明。 David Chiou: 本經的《雜阿含經》經文提到修習禪定時十五個面向的善巧、差別:三昧、正受、住、起、時、處、迎、念、念不念、來、惡、方便、止、舉、捨。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提到十一個面向的善巧:定(等持)善巧、等至善巧、持續善巧、出定善巧、順意善巧、所緣善巧、行境善巧、決意善巧、恭敬作者、常作者、適當作者。然而南傳經文結構和北傳不同,南傳註釋書的詮釋也不太相同。 最簡單而且在許多南北傳經論中都提到的,是三昧(定)、正受(等至)、起(出定善巧)這三項。雖然說對「三昧」和「正受」的差別,北傳經論和南傳註釋書的說明似乎不太相同。 相關的論不好找,我只查到四個論中有相關的敘述,如果有其他適用的論也請大家不吝告知: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2:「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CBETA, T27, no. 1545, p. 821, c7-9) 這整卷都有不少有用的資訊,可和本經對照。 《瑜伽師地論》卷31:「云何名為白品所攝。九種加行。一相應加行。二串習加行。三無倒加行。四不緩加行。五應時加行。六解了加行。七無厭足加行。八不捨軛加行。九正加行。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令三摩地轉更勝進。」(CBETA, T30, no. 1579, p. 455, b17-22) 這整卷內部的義理和本經內容重覆性頗高,雖然用詞不同,值得仔細研讀,例如: 《瑜伽師地論》卷31:「云何名為應時加行?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3]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 云何為止。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云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緣相。由此所緣。令心寂靜。因緣相者。謂依奢摩他所熏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毘鉢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緣相。云何止時。謂心掉舉時。或恐掉舉時。是修止時。又依毘鉢舍那所熏習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惱及諸事業所擾惱時。是修止時。 云何為觀。謂四行三門六事差別所緣觀行。云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毘鉢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緣令慧觀察。因緣相者。謂依毘鉢舍那所熏習心。為令後時毘鉢舍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云何觀時。謂心沈沒時。或恐沈沒時。是修觀時。又依奢摩他所熏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故於爾時是修觀時。 云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緣境界。顯示勸導慶慰其心。云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云何舉時。謂心沈下時。或恐沈下時。是修舉時。 云何為捨。謂於所緣心無染污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云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云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如是名為應時加行。 云何名為解了加行?。謂於如是所說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欲入定時即便能入。欲住定時即便能住。欲起定時即便能起。或時棄捨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緣境界。如是名為解了加行。 云何名為無厭足加行?謂於善法無有厭足修斷無廢。於展轉上展轉勝處。多住希求。不唯獲得少小靜定便於中路而生退屈。於餘所作常有進求。如是名為無厭足加行。 云何名為不捨軛加行?謂於一切所受學處無穿無缺。雖見少年顏容端正可愛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於食平等勤修覺[4]寤。少事少業少諸散亂。於久所作久所說等。能自隨憶令他隨憶。如是等法說名不捨軛加行。由此諸法能正隨順心一境性。不捨其軛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馳流外境。不令其心內不調柔。如是名為不捨軛加行。
云何名正加行?謂於所緣數起勝解。[5]數正除遣是名正加行。如有勤修不淨觀者。數正除遣於諸不淨。作意思惟諸不淨相。由隨相行毘鉢舍那而起作意。於所緣境數數除遣數數現前。其正除遣復有五種。一內攝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於餘作意故。四對治作意故。五無相界作意故。當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毘鉢舍那而為上首。故名內攝其心。由於最初背一切相無亂安住。故名不念作意。由緣餘定地境思惟餘定地。故名於餘作意。由思惟不淨對治於淨。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對治尋思。思惟虛空界對治諸色。故名對治作意。由於一切相不作意思惟。於無相界作意思惟。故名無相界作意。雖遍安立一切所緣。正除遣相總有五種。然此義中正意。唯取內攝其心不念作意。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最初全不於所緣境繫縛其心。或於不淨或復餘處唯作是念。我心云何得無散亂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轉無動無所希望。離諸作用於內適悅。如是精勤於所生起一切外相。無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緣彼於其中修習瑜伽攝受適悅。復行有相有分別不淨等境云何而行謂由隨相行。隨尋思行。隨伺察行。毘鉢舍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向精勤修習毘鉢舍那還捨觀相復於所緣思惟止行。由是因緣彼於爾時。於所緣境。不捨不取。由於所緣止行轉故。不名為捨。即於所緣不作相故。無分別故。不名為取。即由如是內攝其心除遣所緣。又於其中不取觀相故於緣無亂。取止行故。而復緣於所知事相。若於所緣唯數勝解不數除遣。即不令彼所有勝解後後明淨究竟而轉。不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由數勝解數除遣故。後後勝解展轉明淨究竟而轉。亦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CBETA, T30, no. 1579, p. 456, a9-p. 457, a10) 《大智度論》卷19〈序品 1〉:「定根者,菩薩善取定相,能生種種禪定。了了知定門,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定。於定不著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緣,善知壞緣,自在遊戲諸禪定,亦知無緣定。不隨他語,不專隨禪定行,自在出入無礙,是名為定根。」(CBETA, T25, no. 1509, p. 204, b25-c1)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2〈二法品 3〉:「入定善巧[……]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6]縱心,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CBETA, T26, no. 1536, p. 370, c23-26) 這些論的內容和本經名詞沒有完整的直接對應,但概念上算是有共通。 其餘現有的佛學資源中,對於北傳十五個善巧與南傳的對應如下:
至於「惡善」,我想到的是《大智度論》 的「善知壞緣」,指善巧地避開有害於定的因緣,例如不分心於五欲或異象。(像五欲等就是定的壞緣,另外在不同階段時會有不同的壞緣。像禪相在入初禪的階段是可運用的,不過在禪相未穩定前,仍應專心於所緣境上,否則禪相會消失,因此在定力低時禪相反而算作壞緣。) 個人覺得「止善」、「舉善」,明顯是分別適用於對治較浮動散亂的心、以及對治較萎靡不振的心。後來也查到上面所列《瑜伽師地論》當中剛好有一段提到修定時運用止、觀、舉、捨,其中止和觀相對,舉和捨也有點相對(但捨是最高的層次)。雖然和本段經文沒有直接對應關係,若考慮《瑜伽師地論》該段的校勘[3],則在該節第一段剛好跳過「觀」,而是剛剛好在談止、舉、捨,和本經最後三善的用字一模一樣。
《雜阿含經校釋》「止善」的註解列為《清淨道論》所載十種安止善巧:(1) 令事物清淨 (2) 使五根平衡 (3) 善巧於相 (4) 當策勵心時即策勵心 (5) 當抑制心時即抑制心 (6) 當愉悅心時即愉悅心 (7) 當旁觀心時即旁觀心 (8) 遠離無定的人 (9) 親近有定的人 (10) 志向於定。
實際的技巧,或許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提到心微劣時修什麼覺支、掉心時修什麼覺支:
「捨善」的「捨」通常有兩種解讀,一是禪定中每階段要突破都需要捨離,二是「平等捨」(中捨)。就七覺支的架構,以及如上《瑜伽師地論》的內容,則以平等捨(中捨)為佳。 畢竟經論中隻字片語帶過,在沒有更好的參考資料前,只能作這樣的對應。也歡迎大家其他證據,以作更好的對應及解說。 謝謝! David Chiou: 請 Anderson 幫忙看這經文中的翻譯及註解,對比南傳來看,是否有該修正的。 另外也請教這篇經文的「恭敬作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841.htm 是否譯為「謹慎作者」會更好? 這有可能對應到883經的「三昧舉善」,不過關係較薄弱。第883經最後三個善巧是止善巧、舉善巧,捨善巧,剛好和七覺支有對應關係。「舉」的意思有可能是指在心沉悶微劣時,多加強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而有提振精神的效果。如果照這解釋,和「謹慎作者」勉強有些相關,但和「恭敬作者」就完全不相關。 Anderson Chang:
本相應其他的譯詞大致上都可以,兩詞可優化修訂。我在相應部查不到這兩個詞,倒是在增支部找到經文主旨高度相關的一經,
AN.6.72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203.htm
Possessing these six qualities, a bhikkhu is incapable of attaining strength in concentration.
Note: 在增支部中原文沒有【關於定】的字樣。所以直翻為:他是...「謹慎徹底的作者、常作者、隨順有益的作者」
但在34相應中,經文裡有【關於定】的字樣
SN.34.1 samādhismiṃ samāpattikusalo -- 正受善巧
SN.34.4 SN.34.9 samādhismiṃ sātaccakārī (sātaccakārī,另譯為「不斷地行動者;堅忍不拔的作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持續努力的工作者」(a persistent worker)。
SN.34.10 samādhismiṃ sappāyakārī
另一方面,AN.6.71闡述六法對於見證(?)的重要: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202.htm 我們可以從這兩經倒推,所謂翻成恭敬作者的sakkaccakārī應該是什麼意思?
單用謹慎 carefully 一詞似乎不夠涵蓋長老大德的看法(a thorough worker)。
(sappāyakārī)「適當作者」覺得還可優化,: Anderson Chang:
無法確定samādhismiṃ sakkaccakārī 是否對應到三昧舉善? 或許漢譯本採不同結構? David Chiou: 的確可能不同結構。但巴利藏其餘詞幾乎都找到 (可能的) 漢譯對應了,因此我才思考結構類似的可能性。 話說回來,這種詞很籠統,搞不好二千年前就已有不同的解讀也說不定,畢竟只是修定的技巧而不是真理。就像考試一百分可以有三種讀書原則也可以有一百種讀書原則,不同老師教法可能不同…… |
|||||||||||||||||||||||||||||||||||||||||||||||||
|